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属于我们的世纪》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经典读后感10篇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一本由[美] 马修·托马斯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6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一):用爱拥抱生活

  这部小说的图景完全跟我们平凡的生活底色一致,在细碎的生活描写中,不经意的一个小片段有时都会触动到心底,也许在一瞬间,作者笔下描写的就是你自己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艾琳从小的成长环境到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一家三口的切换似的描写,都可以看出一个平凡的原生家庭,在忙于生活的巨坑中,难免给孩子心理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硬伤,有的人成长的过程中觉得还是无法修补上那个曾经的“破洞”。

  艾琳对家的渴望扭曲的变成了对更换房子欲望,那种自童年带来的印记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都能在他对孩子与爱人态度上有所体现。当两个人的爱情从烈焰变成了平淡如水似的家长里短,面对丈夫的大男子主义,她能妥协,不仅是出于她对他强烈的爱,也许还因为她内心的支点变成了不停的工作才能得到的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吧。她虽有些许虚荣却更多的是有责任感,她的内心如此的疲累却又如此的坚韧,不管生活给她出了什么样的难题,她都能坚强的面对,这是她的成长赋予她的最大的实惠。康奈尔长大后对母亲的爱与温暖的渴望也会在行文的不易觉察间提及,也许我们往往在焦头烂额中,疏忽对孩子渴望母爱向往母爱的心情视而不见,才会造成孩子的心里一度的空虚与所谓做一些自认为很“酷”,却不为大人所知的事儿,所以大人与孩子间就自然而然的上了一把隔绝沟通的锁。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却又是那么自然而然的流露。我们人类是多么自相矛盾个体啊!

  其实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心疼,心疼这一家三口,也心疼在人生中挣扎着的每一个人,我们平凡的与烦恼琐碎相依相伴,我们平凡的在爱与被爱中讨价还价都是想得到那自童年时缺少的对那份爱的索取,记得在尹建莉的新书《好妈妈胜过妈老师2》中有一句话意思是说(原话不记得了),如果组建的家庭正确,那么童年时心理所有带来的伤痛都会在温暖和爱的氛围中得到很好的疗愈,还会影响孩子和身边的每个人。人生动态变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生活的脚步,步入一个又一个阶段岁月握手言和,当我们从青丝变成那满头的华发,死亡每天将我们向他拉近,我们不仅感慨,人生何其苦短,不如从现在起学会用爱拥抱身边的人,拥抱以后的生活。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二):读着它,静候岁月找到你

  这是第一本,我把原版和翻译版都看了的小说。看完原著是在大约两年前,当时感触颇深,于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公开的写了几段文字,算是记录自己的心情和读后感,没想到却成了我再读翻译版本的契机。

  再读起这本小说,我惊讶地发现很多细节我还记得。这不是悬疑推理类的小说,比如一个精妙的手法可能让我铭记很久;这本书可以说就是建筑在生活琐事等等细节之上的故事,再读这些的时候好像我在回忆,好像书里写的是我的回忆。还是之前的那种感觉,我和书中的人们一起度过了一生。

  我记得当时给的第一个评价就是觉得像读乔纳森 弗兰岑的作品 ,没想到当我看到评论家们给出的书评时竟然出奇的一致。看来几年的书没白看。因为我的感觉和他们类似,这本故事里没有那么多的历史背景或者隐喻,不像阿甘那样,如果没有对美国历史相当程度了解,可能都没意识到那部电影有多棒;而是在作者叙述这个爱尔兰后裔家庭几十年的生活当中,你也会发现美国社会发展和变化,比如一开始艾琳在修女学校学习居民区的发展史和后来的移民潮使艾琳不得不搬离住了快三十年的地方

  恐怕作者也没想把美国历史特别地融入这本小说,我倒觉得作者就是单纯想写一部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小说,因为在全书差不多五分之一处的时候埃德就已经出现症状了。书的前五分之一查不多都在讲艾琳的成长,还有很少一部分介绍埃德的家庭,这当然为接下来艾琳一家的故事作了铺垫。我觉得家庭的传承有如轮回,一些好的我们称为继承了下来,而那些不好的,或者说物质情感方面的缺失,却可以在后代的生活当中看到翻版——比如艾琳在年幼时母爱的缺失,让她在面对康奈尔时总不会十分亲密;但艾琳总觉得如果父母能对她多倾注一些关心教育,她绝对比现在要好很多,于是她就要对康奈尔负责;比如她儿时家庭生活的贫困,在后来使艾琳总希望能得到想要的——房子,貂皮大衣……以及无时无刻不显露出的那些虚荣的念头

  因此,单单认为这部小说就是描写阿尔茨海默症的话,它也已经非常成功了,因为无论从叙述还是情感上来讲,作者都写得太真实了,处处生活的细节和每个人物心境情绪反应都无比细腻和真实。让我一直觉得作者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让我觉得作者就是书中的康奈尔。让我觉得作者成功的,不仅仅是对于病患的描写,更包括对周围人的情感和生活的细节以及变化的解读。比如写到艾琳和康奈尔的无助无奈,她用一本日记来记录埃德症状加深和逐渐失去生活能力的过程;康奈尔偏要埃德承认是自己浪费了他的大部分古龙水,但最终看到的却是可怜的埃德。尽管生活艰辛巨大情感上的受挫,不得不在一些时候表现沮丧甚至是粗暴的脾气,但艾琳一家人善良本质和浓浓的亲情还是让我们越来越爱这一家人:艾琳决不会考虑为了领取救济金而跟埃德离婚;即使在埃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之际还会时时刻刻提醒康奈尔注意对埃德的态度;而埃德也还能记得他们相识的纪念日去为了艾琳挑选礼物

  类似的生活细节还有很多,倘如作者都通过叙述的方式将它们一一展现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却更为聪明地通过回忆展现。我觉得这和作者使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还不一样,通过书中主人公的回忆所产生的那些情感上的共鸣是任何叙述方式也达不到的。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作者前面讲过的故事,会在后面用一些象征性的东西,勾起艾琳的回忆,也仿佛勾起了读者的回忆。埃德去世后,艾琳取出他钱包里的东西——这是埃德在还能自己出门的最后一刻,钱包里留存的所有东西——作者把它们清单式地逐一列出,丝毫不觉繁琐,反而如同带你一起回忆埃德一样,你能感受到一股思念酸楚;特别是在翻出那张写有衣服尺寸的小纸条后,往事历历在目,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埃德在最后的日子主动要为艾琳买礼物,并且让服务员取出自己放在钱包里早就写好的那张错误的尺码条的那段画面。另一个让我惊讶的回忆部分发生在最后——康奈尔拿出珍藏的那半颗埃德摔掉的门牙,我完全没想到康奈尔把它留了下来并且还一直留着,读到这里我其实才开始相信前面作者写康奈尔为了自己没有尽自己所能陪在埃德身边而选择在学校里逃避的内疚之情都是真实的。

  我想把最后一段留给埃德的那封信,无疑是全书的高潮部分。埃德可能早就想到自己没法给儿子留下任何遗言了,于是早早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便写好了。这是没想到这“遗言”迟到了一年多。我相信作者这样设置情节,还是想让回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当一切尘埃落定痛苦挣扎过往也已远去的时候,凭着这封信,康奈尔可以再次回忆起与父亲的种种过往——我相信一定都是美好的回忆;通过这封信,他也一定可以清楚体会到当时父亲的心——就像康奈尔在结尾处自己领悟到的一样:即使他自己也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逐渐迷失,他的孩子也会因为无法接受而故意躲避他的话,他也一定会原谅自己的孩子,就像埃德对待他那样,会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很好,很好”……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三):良好家庭是对未来和后辈的承诺

  要精准地评价这本小说是有难度的,在我收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里,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应证了我的猜想,这确实是资本难以一言而尽的书,因为内容丰富,描述够细腻,细节很震撼

  马修,托马斯的文字并不花哨华丽实际上他所记录的事情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大事,而是在我们身边会发生的家庭记事本中微不足道的一笔,但当这一笔以简单直白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时,却深深地震撼了普通百姓。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理想中的自由奋斗美好未来的美国梦一个赤裸裸的巴掌,这一巴掌下手看起来不够狂风来袭,但这一巴掌结结实实打在怀揣着美国梦的向往的普通民众脸上,正好切中了要害。就好比打蛇挑七寸,能够一击毙命,这一巴掌的作用可能正好挖掘出民众内心深处的害怕与绝望,提醒着他们美国梦的虚妄和难度。

  艾琳是在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位于皇后区伍德赛德的一间公寓里。受制于长期的拮据生活,让她把毕生梦想都寄托在拥有一间杰克逊高地的套间房子,和拥有值得骄傲中产阶级生活上。

  艾琳有一点很值得肯定,那就是关于她卓有成效做事计划性和努力程度,从头到尾都体现得太明显不过。在挑选配偶之初,就是按照自己的希望量身定制挑选标准的,初次见面的埃德正好就命中了她这些标准,他足够高大帅气,对待女士表现得彬彬有礼浑身散发着儒雅绅士的气质

  在他们的婚姻过程中,从始至终艾琳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家庭发展中负责掌舵的旗手,不论是在两个人结合初期的夫妻对于生存的共同迈进,抑或到了孩子出生之后的周全安排,还有关于埃德先生的工作安排和事业发展,家庭中的每个人仿佛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得不到喘息的空间,艾琳的这种强烈的掌控和配置欲望,不仅体现在对于家庭成员的守护之下,更甚者蔓延到了周边亲友的身上,比如艾琳的表弟—帕特,还有相处愉快的邻居,我想艾琳和安杰洛一家相处不愉快原因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觉得吵闹无礼过分了,更重要的是害怕这种她避之不及的生活又再度招惹她,她输不起。

  艾琳对家人是如此深沉的爱着,但爱的方式太过压迫,有时会因为爱而被接受,但有时就会逼迫得别人想要逃掉。比如在订婚时刻,艾琳送给埃德的那块价值不菲的金表,又或是她对于康奈尔营造的丰富物质环境,这些都是出自于好意,但并未得到接受人的欢喜。

  两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之后,艾琳终于等到了一个拥有私人套房的机会,这一回她确实牢牢把握住了,而且干得非常成功。 艾琳也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丈夫虽然一直没有按照自己既定的事业计划前进,但好歹算是有了职位提升,而且身兼副业的丈夫对于这个家的经济贡献还是不少的。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但命运的推手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努力的女人,当丈夫遭遇痴呆,儿子遭遇隔阂,这一切宣告着她之前建立的赖以支持的生存观和价值观土崩瓦解,这次她要面对的是自我意识的重新反思,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条如何与家人相处的道路,如何去重新理解生活。

  原本理想中的生活落地到现实才知道它有多少难度和曲折,艾琳原本以为的一帆风顺必然是虚妄,如何去理解这中间的落差,也是她另外一项必须完成的课题。

  而这些内容,在这个初出茅庐的作者笔下,都用一种很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来,可以说马修在这本书里的心理描述和把握极为贴切,而心理发声,是最终于引起的共鸣的,所以我们才能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

  作为一个母亲,自然时刻都会从各方面去思考育儿这个大话题,当我在看这本《不属于我们的世纪》的时候,自然也不例外

  作者在前半段描写了艾琳的家庭生存状态,和其父母日常相处的模式,以及父母亲对于艾琳所展现的态度,而这些都与艾琳在自我人生中的行为轨迹有盘根错节的联系。比如长期的家庭穷困,造成了艾琳对于幸福的一种错觉,以为只要物质满足了,家庭氛围就一定会美好起来,所以她不遗余力追求更妥帖的家庭物质标配;比如父母的无法和谐相处,造成了艾琳对于家庭生活的不完全的认知,她甚少在家庭成员的感情沟通上多花什么功夫;纷乱复杂的家庭氛围,完全没有教给她正确的爱的能力和方式;比如艾琳在不如意时,选择了酗酒的方式来解脱自己;比如她对于爸爸的感情的认同,所以她会坚定不移地学习到父亲的价值观,艾琳的父亲大概也是一辈子都在追求一个虚幻的“美国公民”的身份,在结婚的时候,父亲给予她的那条“关于拥有一个自己的房子的命令”,就像一把困住她思维枷锁;艾琳对于家庭生活的重蹈覆辙的害怕,驱使她努力做着改变,这次她依靠自己走出了一条新的路。

  育儿路上,有一条提纲挈领的准则,那便是在童年时缺少什么,那这一辈子便会不停追求什么,艾琳从未在父母身上学到过的爱的能力,只有她自己去慢慢摸索实践之后,得出真知。育儿是一个不断传递的过程,我们总是会提到原生家庭,实际上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影响即便我们再怎么逃避,也摆脱不了其影响,这从艾琳的心理变化和康纳尔的自我救赎中就可窥见其端倪。

  在阅读完此书之后,我反倒对于家庭环境这个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家庭环境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该真实地体现在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中的对于后辈和未来的承诺。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四):成为埃德蒙德

  2月7日的01:29看完《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想来好一阵子没有这样认真地看一本书了。不知为何,看完合上书之后,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快速涌动起来,很热。

  这本书挺厚的,六百多页。

  我看到介绍上说作者马修·托马斯倾注十年完成了这本近五十余万字的小说。我好奇他是否写写停停,还是反复修改? 译本读起来很舒服,想要惊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表达都让我觉得深有体会。书里所有描绘的细节既独特又普遍。每一个人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已经拼尽了全力。

  你永远不能轻易下论断。

  我热爱这本书里的艾琳·图穆蒂和埃德·利里。大概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他们一定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了。

  很长一阵子以来我都在自我怀疑,读书时的态度。我心里时常想着,看完这一章就算是完成任务,因为连阅读都变得艰苦卓绝。可这本书我有许许多多的共情。我今天下午恳请弟弟妹妹离开我的房间,让我安静地阅读片刻。他们竟然欣然同意。我看了一小时,又沉沉睡去,醒来冲了个澡,下楼扔了半小时飞盘。又上楼煮了晚饭。

  一直以来我真正沉醉的不在于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在于平淡雷同的剧情,和真实活着的人们。我以为,这就是故事的迷人之处,影射的就是每一个你,每一个我。因此,我尤其偏爱没有高潮的出彩小说。我还想到电影《少年时代》,这个电影也没有高潮可言,平淡的剧情。这个电影有几处地方让我停顿,可在《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中,我也许拿笔划了一百处线条。这也是书籍的优越之处。

  看到尾声时,我在极平凡的字句中泛起泪花,想到书中年轻时候的他们,过去的他们。书腰上说:“一个平凡家庭的史诗,一部伟大的孤绝之书” 而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激不在于它是史诗或是孤绝之书。而在于,有一些瞬间,我觉得我成为埃德蒙德,我坐在床上,好像在阅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远远不及埃德的聪明坚忍,可我希望追随他的智慧。

  总之,很久没有这样阅读了,有久违的幸福感。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五):以我们的方式活下去

  太宰治可以从西方文学中诞生吗?在看到这本书前,我会给出否定的答案,阅读到这本书以后,我终于相信,蕴含丰富情感的细腻描绘手法,绝不是东方人的专长。

  这是一本描绘爱的书籍,虽然着重描写了一个家庭的点点滴滴,却也折射出昔日美国的诸多家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一步步成长的身影,甚至浓缩了昔日美国发生的诸多真实历史事件:爱尔兰移民潮,皇后区的土地变革,东京湾决议,闻名全国的波士顿棒球赛……

  作者在情节与时代节奏的安排方面花费了很大一番苦心,因此,这种史诗般的爱情故事,既十分耐看,又很耐人寻味。如果读者能掌握更多相关的美国历史背景知识,想必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深的体悟。当然,哪怕略过其中的历史部分,也绝对会有颇多感慨。

  譬如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无数人的生活真相:或许所谓的浪漫生活并不存在,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生活二字的含义,就是以他们自己习惯的方式存活下去。

  女主人公艾琳是美国经济发展初期,由无产阶级过渡到中产阶级的那批人的代表。她亲耳听过像猫一样无所事事地在长椅上窝一天的贵妇人的生活,也亲眼见过美丽的仅属于有钱人家的巨大绿色草坪,于是对财富与更好的生活的渴望像种子般在她的心底深深扎了根,她属于那种会拼命努力挣钱,然后花很多钱去买少量高档衣物和饰品,却绝不会买低劣产品亏待自己的人,属于有计划,有目的和决心,虽无法忍受一味平淡的生活,却绝不会沉溺于享乐与安逸的那种人。

  她一直渴望能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一所属于贵妇居住的庄园,本以为能在遇到丈夫埃德后实现心中最大的梦想,却一再遇到二人之间意见相悖的困扰。

  她的丈夫虽然业绩杰出,却并不贪图享乐,也不像她那样对物质有过多的渴求。于是她渐渐熄灭了爱情,熄灭了对美满生活的渴望,昔日浓烈的爱情逐渐蜕化成容忍与宽容,一再试图唤起埃德的激情与上进心的举措,竟逐渐将她引导向一个可怕的,越来越清晰的真相——阿尔兹海默症。

  可怕的是,这种症状其实早已发生,只是埃德一直对家人隐瞒,过生日那天的,他明明只记得来宾中的一小部分人,却故意夸张地表示出很高兴的样子,他明明不再记得很多事,连工作都受到影响,但他却谎称自己需要休息一下,因而开始沉溺于音乐中……

  起初真相未揭开时,埃德的行为令艾琳感到困惑与愤怒,也令像我这样的读者站到艾琳的立场,在内心谴责埃德这种人毫无作为,然而真相揭开后,原先隐藏的每件小事都能起到在回味时催泪的功效。

  于是埃德每一个平淡温和的微笑,都像是在向他的家人宣告,我还记得你们,我还在努力地记得你们……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哪种生活,都多多少少会面临一些艰难险阻。

  虽然艾琳的生活与梦想,被阿尔兹海默症彻底改变,然而她很坚强,终究以她自己的方式引领整个家庭一步步走了下去:即便我们没有希望,至少也不会屈服于绝望。

  这句话写的很美,单凭这句话,就足以令人在黑暗中获得温暖,不至于在受挫后沉落到寻欢作乐的危险境地之中。也正是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与故事,为无数人提供活下去的勇气。

  这个世纪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好不容易才活得像我们真正的自己。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六):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今年继《斯通纳》之后看到的又一部能发人自省,深思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本讲父辈对子女影响及生活投射作用,美国移民及美国梦,中产阶级的奋斗与脆弱,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现实的家庭关系,疾病对于个人消耗,青少年自我厌恶式的放逐及成熟等主题的家庭史小说。作者通过琐碎的情节及真实的心理活动构件了一个家庭从诞生到实现代际转换的整个过程。读完《斯通纳》你会觉得自己仿似与斯通纳重合了,他不过是另一个平平庸庸,活在自己小世界的我。而《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则是通过各种微小的细节及心理变化反射到你自我生活中那些小小的明与寂,乐与愁。埃徳与斯通纳有某种意义上的相像。故用《斯通纳》这本书腰封上的一句话来概括本书“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前半部分很像在描述艾琳,而后半部分更适合埃徳。

  1,中产阶级的奋斗与脆弱

  艾琳与埃徳都出身于爱尔兰移民家庭,父母皆是工薪阶层,童年生活拮据但丰富,都渴望通过自身去改变命运。卡耐基说过类似贫穷并不全然对孩子是弊端,反而能迫使他们成才这样的话,乍看之下觉得荒唐,可结合历史及现实,反观父母并不想让其经历一点苦难的康奈尔,便会明白这句话也有可取之处。虽然性格,路径不同,艾琳与埃徳各自通过自己的方式长大,读书,工作并结合。一个成为护士长,一个成为大学教师,从房东手下买了属于自己在纽约的独栋三层房,逃离了父辈居住的狭小的公寓,有些稳定的相似的朋友圈子,有时间和金钱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了世俗意义上的中产阶级。但艾琳感觉自己身上承担了更多父亲想改变生活现状却被自我恶习所禁锢,母亲想改变自身阶级却无能无力的使命感,想追求完美的生活,起码是维持所谓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中产阶级最大的焦虑,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阶级”所以才有了艾琳对埃徳一次次拒绝晋升机会的失望,在社区有大量后来移民后更换房子的执着,对康奈尔教育路线的规划及希冀,以及一直维持自己稳定的社交圈子。而埃徳的疾病却像是温火炖青蛙,一步步的扼杀着这个家庭的活力,让艾琳及整个家庭陷入囹圄,进退不得。中产阶级的脆弱性就表现在不能承受稍大的风险,必须谨慎,小心的活着。

  读此书时,因为各种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一线及超二线城市房价又一轮暴涨已接近尾声,坐拥千万资产又善于投机的富豪们自然渔利颇丰,无力改变命运的纯刚需们也只有望着房价步步上涨了猛敲键盘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却集体陷入了恐慌,买不买,买哪里,花多少钱,成了整个圈子讨论的热点,生怕自己错过了改善的机会,投资的机会,甚至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社会,所居住的房价代表了你的阶级,而所居住的社区代表了你的身份,每个所谓的中产阶级都想上车,每个人都不想被拉下,被替换出自己好不容易挤进去的阶级。

  买房子,换房子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帕慕克《我脑海里的怪东西》里主人公身份的转化也是随着居住场所的改变而改变。房产甚至成了普通人奋斗一生的标志和勋章。

  望进现实,埃徳的病的时候起码还有所谓的医疗保险,退休金制度,而对于国内现在不完备且有缺失的公共体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2,个人自我价值实现

  在人生中后期,艾琳和埃徳不同的价值观就开始显现并碰撞了。埃徳专注于个人事业,而艾琳想要为整个家庭谋求福祉。按照书中描述,埃徳如果接受更好大学的邀请,更高级别的职位,可能整个家庭的命运就会改变,毕竟,人生是在一次次选择中行进的。可世界的意义就在于事实与愿望的分离,即事与愿违。埃徳作为一个献身于科学的学者,将实验室和教室当作了人生最应该停留的地方,他可能清楚自己成为不了管理者,也没有兴趣去找寻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欲望和生活的细枝末节对他可能来说是负累,他只愿沉浸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物上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与斯通纳很相像)但埃徳并不是一个阳春白雪类型的科学家,他也懂证券的投资组合,也热爱棒球,同时也很关心妻儿,埃徳不接受更好的工作,不想换更适合的房子仅仅是因为他心里已经对现已达到的生活标准感到满足,是因为埃徳的性格,成长经历及男性知识分子气质。埃徳眼中的人生价值在于科学家式的人类进步及社会变革,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沉溺在自己当下的课题并执着往前,甚至要忽略各种欲望。

  艾琳是一个目标感及执行力都很强的女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且为之努力,是生活中我们需要钦佩的少数人。艾琳的个人价值取向在于脱离原属的阶级实现自己想要的美国梦生活并裹挟着整个家庭为之奋斗和努力,即使偶有不顺甚至挫折也能不放弃,甚至能独自前行。

  艾琳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世俗化,而埃徳的价值取向代表着自我实现的神圣化。也是代表着自我满足的两个方向-物化及精神化。因着性别,成长经历,甚至是基因的不同造成了这两个方向。但并不代表着两个方向是矛盾的,艾琳和埃徳都会为彼此妥协,从艾琳对埃徳的包容,甚至以他为傲也可以看出艾琳对埃徳价值追求的内心认同。只是作为个人,她选择了不同的方向而已。

  3,现实的家庭关系

  艾琳母亲的酗酒,父亲的嗜赌,埃徳的自我木讷,康奈尔的软弱和迷惘,不完美的人格造就了各种真实的冲突,形成了各种形态的家庭关系。

  ”这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因而没有理由期许自己可以拥有想要的一切,尤其是在她为他的快乐做出了巨大牺牲的情况下“

  这是本书中一句很触动我的话,在两人关系中,在对方做出背离我们预期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多少次都会这样想。

  4,疾病对个人的消耗

  “人一旦有病在身,肉体受苦,心神也跟着它遭难。那时候,我们也就由不得自己了。”作者用李尔王的这句话开篇。

  书中后半部分主要就是围绕着埃徳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后生活,精神及整个家庭因此而产生的变化。马修托马斯递进式的写法让我们跟着故事去了解了埃徳时怎么被疾病一步步击垮的。从开始得病时的强作镇定,到中期的勉力维持,到最后的彻底崩溃,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好多次都得放下书本去做点别的事儿才能接着往下读,被疾病侵蚀的感受太真实也太难受。身体的变化是一方面,失去身体的主动权让人恐慌,可心灵和精神一步步被击溃,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

  后期埃徳意识不清被送往疗养院的阶段,纵然有种种现实因素,可我觉的艾琳更多是不忍看见埃徳被击垮后的样子,及不能接受他已经完全忘了她是谁的现实。

  逃离也是一种解脱。

  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只有珍视自己的身体,五体健全,心智健康已属不易,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尊重父母及浩瀚宇宙对自己的恩赐,而碌碌渡过生命长河,泯然众人。

  5,康奈尔

  我读小说的时候极少会不喜欢小说中的儿童及青少年角色,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明快而招人喜欢的。可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不喜欢康奈尔,不管是他小时候的懦弱,少年时期的叛逆,青年时期对家庭的逃离,及大学末期的迷惘。每个阶段都有目标,可从未自始至终的坚持,总是容易让自己陷入混沌的迷惘之中。康奈尔完全不为父母而活,可他也并没有在逃离了应有的责任下好好的为自己而活。康奈尔不是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可是他身上恰恰有太多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及迷惘阶段。父母即祸害,生活在别处,都是青少年时期很受欢迎的话。不过作为一个中国家庭式教育背景下的人很难理解康奈尔种种不负责任甚至不计后果的选择及冲动,书中有一段艾琳评价康奈尔的话可能是其原因“他从未真正的吃过苦”

  即使后来康奈尔成熟且成长了,但也仅仅是因为艾琳的威压及时间是良药的作用吧。

  6,塞奇

  塞奇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男人啊,沉默,行动力强,有分寸感,有原则,会做饭,动手能力一级棒,深藏功与名。

  我看到塞奇部分的时候一直想让艾琳和他最后在一起。可结果符合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事与愿违。

  但是塞奇的出现可能也是预兆着再差的结果也总会出现一道光,一道闪电。

  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读的过程中会觉得有些细节并没有交代清楚。艾琳的几个朋友夫妻,通过六百多页的频繁出现我也没有搞清楚哪对是哪对,甚至他们还涉及到很多情节。以及艾琳在买下新房子后几次想去联系弗吉尼亚的意义何在,交代的也不是很清楚。

  但还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很真实,确略高于生活,让我们能触及内心又能有所希冀。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七):像你我的生活,像无法逃离的现实

  十分厚实的一本书,读起来虽然不吃力,但还是花了一段时间。书中描写的都是生活平常的琐事,一点也不拖沓,快速地写过去人生所经历的那几十年,不论是描写生活,还是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处处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被作者这样强大而又细致的洞察力给震惊。

  艾琳:她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从她年幼写到她年老。年幼时期,生活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中,尤其是在她母亲酗酒、从医院回来之后,她更是珍惜生活中平淡而又来之不易的小幸福,比如在她亲戚过来占据了她家整个小房间时,她体会到的不是吵闹和拥挤,而是血缘关系带来的她奢求的热闹和羁绊,我能明白她那种看着亲人们都聚在一起的满足感,仿佛这已经是最圆满的结局了。而她内心有过的那些幻想,无论是要脱离从小生活的环境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还是可能找到一个让她各方面满意的伴侣一起携手度过余生,都成为了她未来有所改变的铺垫。自己没能体会过的家庭的温暖和稳定,成为了她后来生活的一项准则,她希望自己能提供给孩子一个她小时候所期盼的家庭以及生活环境;而她之前对伴侣的种种想象却在遇见埃德之后抛到九霄云外,她看到埃德身上的闪光点,她被他魅力所吸引,她明白自己爱他的哪一点,明白自己足够了解他,有能力去理解他。即使共同生活的那几十年间几乎处处充斥着矛盾和考验,艾琳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深深地。而在埃德患病之后,她更是毫无怨言带着怜惜和心疼地去照顾他,艾琳始终是个坚强的女人,她能够承受生活的重担不对他人诉说她生活的不易,但还是忍不住在高强度压抑的生活下寻找不靠谱的出口,这是短暂的解脱,人之常情。终其一生,她也没能彻底完成自己的心愿,可这就是现实,没人能过得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有坎坷和磨难以及意外的打击才是生活的常态。

  埃德:一个有些呆板、固执但又充满了理性智慧的一个男人,不在意那些功名利禄和地位,一心只做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不为诱惑所屈服,有时候难免看起来会有些自私,因为不愿意为了家庭做出妥协,坚持自己的本心,但这也是他的闪光点,也是他令妻子和儿子骄傲的一点,他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和成就,他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而在他发现自己身体异常之后,有过挣扎,却还是没能打败衰退的记忆力和退化的身体机能。他人生的后半段,是无可奈何的,是遗憾的,但又是坦然的。在他确认自己得了老年痴呆之后,再没有无谓地抗争,只是努力而又被疾病蒙在鼓里。 这让我想起来朋友的奶奶,也是得了老年痴呆,放假回家,为了避免奶奶出门乱跑,朋友只得把床搬到门口,睡在门口,还得忍受奶奶时不时的幼稚行径。可是,又有哪个人愿意看到自己是这样的呢?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自知,才让被疾病缠绕的日子更加令人童心。更何况埃德是这样一个有些骄傲又有自尊的男人呢?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无常的现实。

  康奈尔:艾琳和埃德给他营造了一个区别于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家庭更加和谐和稳定,但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和教育,让他在好长一段时间被人叫做娘娘腔,他没办法反驳,也没勇气去反驳,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娘娘腔,实在让人唏嘘。他按照艾琳所期望的去认真读书,上一个好大学,过自己真实的生活,同时又毫不掩饰地逃避父亲生病母亲独自负担的现实。在埃德死之后,他陷入迷茫,他放任自己,甚至把自己交于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环境中,而在看到埃德给他的信以及艾琳的强制要求之后,他慢慢觉醒,又重新回到人生轨道上。因为害怕把病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他甚至拒绝要一个孩子。可是他是渴望和期待的,并且在成为老师以后,他更清楚明白了自己内心所想,他和埃德一样,成为了老师,感受着学生课堂上所散发的青春的活力,也终于抛开压在自己心头的重担,坦然地、诚恳地去创造自己生活未来的可能性,充满勇气和理解的,去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洋洋洒洒这么多字,内心的感慨其实并没有完全抒发出来,又不禁感叹自己运用文字能力的缺陷。

  无论生活给予了我们怎样的重担,无论我们过得如何不顺心,我们都得为了自己而努力,去爱与被爱,去创造可能性,同时也坦然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坎坷磨难,明白我们逃不开的始终会来,在每日每夜丰富的内心活动下,找到完整的自己,感受一切平凡但可贵的,告诉自己,我们可以过得很开心,只要我们愿意。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八):60年:从1951年到2011年的时光

  60年:从1951年到2011年的时光

  美国作家马修.托马斯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展现了60年的时光。诉说了一个平凡家庭的故事,一个伟大的孤绝的触碰内心最柔软的脆弱和软弱的故事。

  翻开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到:第一部,阳光雨露下的日子,1951-1982;第二部,年轻富有幻想的日子,1986年10月23日,星期四;第三部,呼吸富足的空气,1991;第四部,平坦,立体,正直,真实,1991-1995;第五部,欲望满是无尽的距离,1996;第六部,埃德蒙德.利里的财产,1997-2000;尾声,2011。一睹为快了吧。若是没有耐心,你是不会读完整个658页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围绕着爱尔兰裔美国女人艾琳的一生展开。在丈夫身患早发性阿 尔茨海默病之后,家庭三人的生活与个人追求都遭受了强烈的冲击,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现实矛盾与痛楚。这本史诗色彩的家庭小说,流动着深沉而动人的情感,更浓缩着美国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生百态和世事变迁。

  与其说文学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故事情节,还不如说文学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普通家庭折射出来的生活百态,生命强大的适应性与复原力,和爱最终能够凌驾于逆境之上的精神力量。

  如果你未曾亲眼看着你深爱的人因为痴呆症而逐渐被摧毁饱受痛苦,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必你更能明白家族的含义和一个家族应如何共同度过。被朋友隔绝、抛弃,就算身在疗养中心也不过是遭受欺骗,他们就是活在这样一个毫无希望可言的地方。

  “她恍惚了一会儿,”托马斯写道,“不知自己若是把药一次性全都喂给他,他会不会在几天、一个下午或是几个小时之内变回原来的自己。这是值得的,即便他在剩余的时间里都是一团糟。”

  这无疑是一个残酷和无情的时刻。我们所有人都在静待着同一场孤寂。看起来,艾琳的梦想——一座气派的房子、社会流动性、为儿子的教育——所揭示的似乎不是那些站不住脚的条件,而是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因素和她所无法控制的状况。小说以出人意料的转折、错误的承诺、辜负与分歧,生动而开放地映射了生活究竟该是(或不该是)怎样的。《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一部坚实的处女作,构建起一个理性而又动人、维度丰满的失落世界。与此同时,书中还有许多巧妙地串起小说整体的部分:比如艾琳酗酒的母亲,比如康奈尔如何艰难地完成大学学业,更不用说关于他们的家庭财务状况了,那些在毫无体谅之下从脆弱过渡到稳定的岌岌可危的艰难时刻。

  这就是现实。正如在书中的扉页开始李尔王说的那句:人一旦有病在身,肉体受苦,心神也跟着它遭难。那时候,我们也就由不得自己了。也正如作者写道:不过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心中真实的自己正躲藏在哪里,等待着某天被解放出来,而这就是此时此刻真实的他。作品因为这种文学的虚构和生活的真实张力而获得无数赞誉,但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部小说,离我们很近的时间,它反映了记录了这个社会普通家庭生活的无奈和现实,记录了世间百态,离我们这么近,这一点是文学作品的可贵之处,也是作者书名: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带给我们的思索。“我永远都会知道你是谁,我向你保证。即便你以为我已经忘了,即便我看上去已经忘了。”

  是的,我们都不要忘记了: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世纪,这又是一个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九):拥抱生活,不从明天开始,从此刻起航

  拥抱生活,不从明天开始,从此刻起航

  刚拿到这本书,觉得很厚重,一页一页地看下去,很快,被吸引着,一直往下读,一不小心,很快地看完了书本的三分之一,忍不住慢下阅读速度,担心一不留神就看完了,希望能一直看着这本书,没有结尾,没有结束,一直在阅读的路上。

  作者及简介: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作者是马修•托马斯(Matthew Thomas),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文学硕士及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艺术硕士双学位。《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马修倾注10年心血完成的小说处女作,故事围绕着爱尔兰裔美国女人艾琳的一生展开。完整的述说了她的童年,她的成长,她的成熟,她的婚姻,她的家庭。

  内容及设计

  这本书,阅读起来比较轻松,一个又一个故事,一个又一个生活片段,很多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经历过的,正在经历的,让读者觉得很亲近,感觉就像是看自己的生活一样,艾琳的童年,让人同情,让人心酸,没有父母关怀成长下艾琳,并没有走入深渊,反而,让她变得独立,坚强,有主见,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对生活,对精神,对物质有了较高的定位。艾琳的恋爱,虽然短暂,却甜蜜而浪漫,很快进入了婚姻,婚姻的生活,是那么的现实,那么的实在。幸福与不幸福的相互交差,康奈尔的到来,让生活多了一些可能性,总体还是给家庭增添许多的幸福感。家庭的教育总是能影响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世界观。都说,幸福的家庭一个样,不幸的家庭千万样,我相信不管是什么样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共鸣,不管你的生活,你的状态处于什么样。作者非常巧妙地叙述着艾琳一生的同时,也在描述着我们大部人的生活,非常不可思议。

  感悟及未来

  艾琳的婚姻生活,最让人感慨,特别是在艾琳和康奈尔不知情的时候,埃德表现出来的异样,整个家庭,死气沉沉,沉默,是非常可怕一条线,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如此压抑,不如意的生活下,艾琳努力做一些事情,让家庭多一些活力,让丈夫多一些生机。让自己的生活呼吸顺畅一些,想尽办法说服埃德搬家,远离喧嚣,给生活多一些新鲜的空气,给心灵一处净土,非常能理解艾琳看房子的感受,是那么享受,是那么渴望,虽然不属于自己的,虽然离自己很远,但是至少短暂地拥有过。整本书看下来,有心酸,有难过,同时,却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尤其看着艾琳努力让生活变得不一样的时候,特别的振奋人心,艾琳从年幼到年轻,从年轻到年老,让我感慨人生的苦短,感叹时间的飞逝,不由得珍惜起来现在的生活,此刻比以后任何时候都年轻的自己,更加爱生活,告诉自己,拥抱生活,不从明天开始,从此刻起航!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读后感(十):留下的,唯有爱而已

  很多年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去看她。奶奶拉着我站到窗边,指着下面的旧书市对我说:“我老儿子就在下面摆摊,看,就是那个红伞下面!中午的时候呀,他媳妇就会来给他送饭……”我一边听奶奶讲“故事”,一边偷偷地笑。奶奶口中的老儿子,就是我的爸爸,而我也清楚地知道,奶奶口中的故事并不是真实情况。除了这个故事,奶奶还会栩栩如生地讲很多我的想象力都无法get的事情。我模糊地知道,奶奶似乎得了“老年痴呆症”。

  当时,我只是知道一个名词,不知道这种病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阿尔茨海默病”,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脑细胞广泛死亡,会致死的病症。

  《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讲的就是一个有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家庭。

  1. 梦想

  艾琳从小跟随父母来到美国,住在纽约皇后区的公寓里。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国梦似乎近在眼前。然而,生活却是自己的,每天太阳照旧升起,艾琳家境的艰难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有他们的沟通方式,都激发着艾琳去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美国梦,就像远远的灯塔,引领着艾琳,不断前行。

  梦想,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是太容易说出口的承诺,我们想要成为科学家、外交官、老师、演员……正因为很小,所以什么都敢想,内心没有设限,对于未来也充满期待。世界那么大,我们总想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角。艾琳,和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渴望着成长,渴望着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一隅。

  2. 爱情

  爱情就是,在一个美好的午后,你遇到一个人,然后觉得,嗯,就是他了!

  这是我对爱情的定义。并不是什么一见钟情,而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一种想要天长地久的爱慕。

  遇见埃德的艾琳,应该就是这样的心情吧。埃德的学识、风度、对人的态度,都深深吸引着艾琳,这是两个灵魂内心的吸引,比起容貌、身材和家世,这种彼此的吸引更容易长久而美好。她是多么幸福呀,偎在爱人的身边,远离了并不能让她感到快乐的原生家庭,焕然新生一般,美国梦似乎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两个人,比一个人更有力量,更有目标,更有动力。累的时候有个人陪伴,倦的时候有个人依靠,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对于艾琳来说,生活见到了曙光,她还在努力着,为了自己的美国梦,为了和埃德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3. 现实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埃德似乎没那么上进了。这么说也不公平,但他似乎更专注于自己科学教学的一亩三分地,对于艾琳的美国梦,没有任何的支持作用,反而一直在制造干扰。没有了共同支撑的力量,艾琳很疲倦,但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她独自去看房,从最初保持着仅剩一点的自尊和自怜,到最后舍弃伪装的外表看中了一套自己经济实力可以负担的房子。尽管还有很多需要修葺的地方,她仍坚定地买下它。这个房子,不单单是住所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象征——艾琳的美国梦,就要实现了。

  丈夫愈加异常,她颇有耐心却也忍不住抱怨几句,儿子康奈尔更是以逃避来面对所有。当艾琳确认丈夫病了,患上了“阿茨海默病”之后,她反而平复了心情,支持他帮助他。当儿子对埃德大吼大叫时,她告诉儿子,不要这样说话。然而,康奈尔终究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逃开了,尽所有可能远离这个有个生病父亲的家。

  工作的重压让艾琳无法喘息,她将埃德送到了疗养院。并不是不爱了,而是这条支撑的路实在太过艰难,维持生计,修缮房屋,照顾记忆力逐渐消退甚至生理都存在困难的丈夫……艾琳也是一个女子,她也需要依靠和安慰。

  美国梦,想实现真的不容易。艾琳很辛苦,但她仍在坚持,没有放弃,没有倒下。

  4. 依恋

  埃德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任性逃避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康奈尔读着父亲留下来的信,似乎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努力着。他清楚地知道,埃德,他的父亲,其实给他留下了很多财富,并不是金钱,却是能让他受用一生的宝藏。

  艾琳终于交满了社会保险,不用再疲于奔命。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美国梦似乎也在一点一点实现。只是,当一切都拥有的时候,身边少了最亲密的战友、伙伴、爱人。

  她还会怀念,怀念埃德的博学多才、风度翩翩。她慢慢了解到,埃德的病痛虽然曾让她精疲力尽,但她对他的思念却不会因此而消耗殆尽,相反,其实她对埃德的依恋已经深入骨髓。这种爱,是她和埃德留下的,最珍贵的收藏。不论对艾琳自己、对儿子康奈尔、还是对于这个世界。

  康奈尔还是决定做个DNA检查,然后要一个自己的孩子。虽然惧怕父亲的病会遗传下去,但他还是勇敢地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这是情感的传递,一代一代,留下的,唯有爱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