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重置的人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重置的人生》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8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重置的人生》的读后感10篇

  《被重置的人生》是一本由阿布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一):生命尽头的人性光芒

  才读到第二页,我就被逗乐了,边吃云南米线边笑出声音来。接下来的章节,也会时时被阿布调皮文字逗笑。我身边的人,理解不了,我读一个人在白血病人书写的文字竟还可以乐得如此真心。很难想象带给读者带来欢笑的阿布,本人却处于这样极致痛苦之中。 阿布生病之后对世间的恶意报以适度的恨意,令人反思。不论是行到荒地弃他而去的黑车司机,还是因他不是性价比高的病人而拒绝收治的医院,又或是不尊重病人隐私且技法低劣的主治医生。这些描写“恨意”的言辞,反而体现出阿布的善良宽容豁达态度。 庆幸阿布留下了这些文字。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们不会体会他对世间所有苦难的信和爱。 人生按下重置键,越黑暗的生命尽头越可以看到人性闪烁的光芒。阿布说,事实往往简单残酷。 阿布,谢谢你,你真的很优秀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二):永远停留在时间长河里的阿布

  不知道哪位哲人曾说过:“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在这个旅行中,有的人活得精彩纷呈,有的人活得平凡无奇,还有的人活的如同行尸走肉,不管哪一种状态,最后的终点站都是那个被死神生拉硬拽到他的殿堂里。所以总是会问自己,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当上帝把你当猴耍完了,腻味的把你一抛,“从哪来的回哪去,别碍我事儿。”然后继续霍霍下一个,不,应该更多才是,继续玩弄于股掌之间。想一想,真来气,可你又能耐他何?

  命运东西谁又能说的清,让你吃的苦,不是早就是晚,肯定会给你来那么“一锤”,要不锤死你,要不让你变的麻木得过且过一辈子。然后上帝会高高在上的贼笑,玩的就是这个刺激。而阿布这个被上帝玩够了,即将被扒拉到阎罗殿的弃子,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的,叉着腰,翻着白眼对上帝说:“你能耐我何?我就是要让你看看我的‘战斗力’。”上帝不屑的说:“向你这样的多了去了,最后不还是歇菜,去见那黑不溜湫的阎王老子。我才没功夫搭理你,你愿意蹦跶到什么时候就蹦跶到什么时候。我还忙着呢。”阿布肯定会愤愤然的叽叽歪歪一顿“招呼”上帝。

  当阿布得知自己死期将至,从开始悲伤想早点放手,到坦然,到为了对父母恩情和那份不能尽的一份责任与孝道,他的艰辛,他的脆弱,转化着一把乐观豁达,坚韧不屈的利剑,支撑着本就命悬一线的虚弱的不能再虚弱的身体竭尽全力的活过每一天。看着这些充满爱与温暖的文字,跟个精神一样,一会儿泪眼模糊,一会儿又破涕为笑。被重置的人生?就是在与病魔斗争的这些时日里完全颠覆了原来的生活,而被称为的重置吗?一个个文字,一段段话语看后是心痛心酸,那一次次与死神的竞夺,那一次次病痛的折磨,都为他捏了一次又一次汗,可最后他还是败给了上帝,走入了那混沌的永恒里,但虽败犹荣。阿布,用自己的言语告诉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爱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因为未来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那个抽疯的上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向你伸出魔爪,一把想捏死你。因为死亡,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离愁别绪;因为死亡,才会看到世间一切的真善美。愿阿布在永恒里永远没有疼痛,永远都是一副乐观豁达的小强样儿,愿那里也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可以让你无休止的得瑟。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三):《为精神的余生》

  《为精神的余生》

  西医讲望触叩听,中医讲望闻问切,都把望放在第一位。有经验的医生,确实可以从患者的身高,体重,面色,精神状态,语言精准和活动能力上,初步判断疾病轻重缓急。但是,如何坐实这“眼见为实”,需要闻问切和触叩听。这其中,问最重要,因为,问是患者自身的主观感受,闻和切也好,触叩听也好,只是医生的临床和经验判断。问不仅是问现病史,看似跟疾病无关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家庭关系,个人的感情隐私等等,他们,属于临床的过去史,家族史和遗传史,都和患者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这是其他手段无法得到的。因此,一个好的临床医生,询问病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具体到我,以医院,医生和医患为中心,写过几篇小说的临床医生来说,从患者处询问得来的每个情节细节,都是我小说取之不尽的源头。但是,他毕竟是我,站在医生,或者作者的立场,书写的患者,总有一层“隔”会在。因此,当我拿起阿布的《被重置的人生》,我的第一反应,在阿布的笔下,这个“隔”究竟在哪里。

  一个疾病的发生,有诱因和先天因素;一个疾病的治疗,有临床指南;一个疾病的转归,要么临床痊愈,要么死亡;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可以形成共识的,唯独具体的个体,对具体疾病的切肤之痛,这个身在其中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对人生独到的思考,是另外的个体无法替代的。这是“隔”的所在

  书中有关腰穿,有两处描述,一是说,钢针摩擦骨头的声音,和偶尔碰到神经的电击感;另一处的描述是疼翻了。我虽然给患者做过腰穿,但是,腰穿的具体感受,还是从阿布这里得来的,这个隔就可以消除了,但是,我疼。

  在书中,阿布这样写的:紫外线消毒的时候我也在房内,全身铺满报纸,并用阳伞遮住头部,全身不能动弹,室内闷热且气味难闻。那个滋味不可言状。紫外线消毒,医院的每个科室,每天都在使用,作为医生的我,早就熟视无睹了。我知道紫外线消毒的时候,患者最好离开,如果在室内,需要遮蔽眼睛和头部。但是,如此具体的感受和描述,只有阿布能给予我们。

  还有抽烟对疾病的影响,阿布通过亲自对比过抽烟和不抽烟的血常规,骨髓象,颅压,明确地告诉我们,别抽烟。这是任何医生都做不到的。

  在书中,除了真切的感受,阿布在很多地方,借助自身的感受,延伸出来的思考,也是很独特的。在《复发》这个章节,他想到了死后的一些场景和感受。关于气功治病,他很中肯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七分运气,二分毅力,一分勇气。在《希望记事本》这个部分,阿布大多数文字,都是记录内心的感受和快乐。形容自己是“病鸡中的战斗机”;形容桂林的天气,是“变态膀胱”;说火葬场的冰柜,才是绝对安静的地方;和女贱友拥抱,用唯一不变的A杯作为告别语;书中有一段话,可以跟大家分享,并借此共勉:钱,自由梦想如果能够换来生命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因为这些而让你思想过于沉重阻碍了你赢得生命的权利,不要也罢!这才是真正的阿布,一个有尊严热爱生命,充满正义的阿布。

  疾病的治疗过程,乃至阿布的人生结局,我不想在这里叙说了,留给花钱买书的读者,自己慢慢体会。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渊源的。我是一个临床医生,业余爱好写小说,因天时地利人和,今年三月出版了平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和灵魂一起守夜》,小说的责编,也正是阿布这部小说的最初的责编,梁清波。在《五年,我最终还是没能亲手出版这本书》一文中,梁清波小姐完整记录这本书出版的整个过程,和她自己的心路历程。为她骄傲同时,我无法忘记她对我说的话:你是大夫,更应该好好写一篇文章。我是不是好好写了,我不敢说,但是我用心写了,我可以说。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文章的题目,到底叫什么好呢?正好看到书中,阿布引用的雨果的话。

  雨果说:脚步无法达到的地方,目光可以抵达;目光无法延伸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去。我就把这篇文章,命名为《为精神的余生》。

  我们生而为人,此后的每一天,都可以叫做余生。余生有肉体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要想活成真正的人,就要像阿布一样,要活出一种精神来。阿布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生前事迹还在,他的《被重置的人生》还在,我们正可以借助阅读这本书,思考自己的人生,起码的,我们可以要求自己的余生,必须有一种精神。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四):生命以痛吻我,我唯报之以歌

  生命以痛吻我,我唯报之以歌

  每次看完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一堆说辞作总结;被重置的人生,哪里有什么重置的人生呢!生命不需要进行比对,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成功;可当人生还未开始,就已经面临终结,谁会甘心谁愿甘心,面对病魔面对已知的人生,甚至开始倒计时般的计数自己的还能呼吸还能睁开眼的日子,这是何等的残忍

  读这本书的同时,查阅了大量关于白血病的资料了解了白血病吧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向阿布一样的主动乐观积极的进行治疗,饱受病痛的同时,也面临着家庭的压力精神上的折磨,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但,活着绝对绝对绝对是一项奖励。自己不想在这里说什么珍惜生命的话,也不愿说关于教育标榜式的话,生命得以被尊重,不论他以何种形式在世间走过。他们需要亲人的呵护,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需要千千万万的人给他们生的希望和帮助;造血干细胞捐献,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五):“走”到最后的阿布

  这是一本死前回忆录,却没有预想中的悲伤弥漫,而是一个敢于挑战命运的“狂放”青年面对死亡最真实嬉笑怒骂,让你哭,也让你笑,更让你思考,让你想要变得更好。

  阿布,一个在社会打拼流浪后重新回到梦想中的校园,满心期待准备着毕业论文,憧憬着毕业后恋爱结婚生子打拼事业的大好青年,却被命运之神捉弄,判了死刑。

  从09年被查出白血病到2011年开始在“白吧”书写死前回忆录,中间有将近两年的时间,阿布经历了什么样的身体和精神折磨才有现在的坦然,我们并不清楚,只是从开篇的文字中看出,那过程并不容易

  “多年后的一个夜晚,我抱住父亲,双膝跪地,失声大哭,求他不要再给我治疗,只求一死,望死后火葬,一切从简,但求死在家乡。透过模糊的双眼我看见父亲爬满皱纹的脸满是泪水,一年间好像头发都白了…… “

  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坦然面对死亡,阿布也一样。他也曾夜夜失眠,想着活着该如何,病好了如何,死后家人怎么办,想着很多很多,思绪凌乱,泪流满面。病痛的折磨,昂贵的费用,家人的奔波,人财两空的担忧,都曾让他决定放弃治疗,一死了之。然而,离异父母的日夜守护,拼死挽救,最终唤醒了他。他明白活着已不再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为了更好更长久陪伴

  凤凰涅槃,他活得比任何人都更认真,更洒脱

  阿布的活法,是最真实的活,他没有因为头上悬着的死亡之剑而活得唯唯诺诺,放弃生的乐趣

  开心了就笑,生气了就骂,敢爱敢恨,时而贫嘴,时而文艺,时而傲娇,时而闷骚。即使在病痛中他也想尽一切办法找快乐。他与身边人贫嘴逗乐;他寻家好店吃小餐;他于幽静的角落迎风读书;他网购小提琴学着拉曲子;他玩自己喜欢游戏,听自己喜欢音乐……

  他说专注于一件美好事情时总会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不过,别以为这样的阿布就好欺负。

  你打他一下,他绝对追着还你两下。

  怎么?将死之人就不该计较,将死之人就该对种种不公忍气吞声充耳不闻,避而不见?不,阿布不一样。即使在人生的最后,他依然认真地活着,该计较就认真地计较,该骂的狠狠地骂,该谢的真挚地谢,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性情。对于某些医院的唯利是图,推卸责任,他以自己的机智回击报复。对于社会的不公,他用诙谐的文字狠狠揭露。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他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表示感谢。对于病友的痛苦,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共勉之。这就是阿布。

  我们扪心自问,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当今社会,活得好好的自己是否在早已忘了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是否还敢于说真话,表达真实的自己,也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

  我们会找借口,但与阿布的处境相比,我们的借口多么不值一提

  当生存的压力让我们变得慌乱,逐渐放弃梦想时,面对死亡的威胁,最该慌乱的阿布却镇定而坚强

  当父母在独生子的病痛前乱了思绪,慌了手脚时,阿布成了父母的主心骨,只要意识还在,阿布总是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是入院化疗还是回家保守治疗,是要腿还是保命,是呆着不动等死还是拼了命赌一赌,他把命运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说,输赢都不怕,只是想看看老天爷还能怎么玩他。

  所以,只要估计着可行,他总是倔强坚持自己走到目的地,几步路,两层楼梯,我们走来轻而易举,他要分六七段甚至更多才能到达,而且几乎每次都要丢掉小半条命,可他却认真而倔强地一直走着。

  靠着强大意志力,他走过了一关又一关,有尊严地靠着自己的双腿“走”到了最后……

  他曾说,“现在的我已能面对死亡,也在渴望生活”。

  而每天努力“生活“的我们,在渴望什么?

  读阿布的故事,会让你思考,让你想要变得更好。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六):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坚强的。

  本来想借用阿布撰文时引的泰戈尔的诗句“生命以痛吻我,却让我报之以歌”,可惜晚来一步被用过了。从阿布的倒叙再到正叙,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他的欢乐和希望,深深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刚开始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太过痛苦,因为我的性格使然,使得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把自身带入,仿佛我就是阿布,他所承受的仿佛也一一实现在我的身上。尽管阿布有那么多的苦中作乐也依然无法治愈我“被得病”的痛苦。这本书拿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拿起来,反反复复数次,今天终于一口气读到了结尾。阿布还没来得及说完,这本书就结束了。但是现在我终于敢真正面对这本书了,面对现实了,阿布走了,他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他的患病和治疗过程,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中阿布的心情和思想也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时有波澜,有时他是积极乐观的,他是勇敢顽强的,有时他又是痛苦的想要骂娘的,有时他感谢一切,有时他又憎恶着一切。阿布的乐观语句中也充斥着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不满,这是我其中数次放下这本书的一个因素,可惜我已经不能与阿布交流了,我只能把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书的空白处,阿布有他的经历,我不能因为自己是医护人员就对他提出过多的反对和抨击。阿布的心理变化也给了我诸多启发,以后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患者,我们该怎样建议他们制定治疗方案。另外,阿布说的一段话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你若是觉得你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看起来都是与你相违背的,他们违背着你的意愿,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只是在你充满逆境的生活中多了一道坎,如此而已。在你不幸的人生中更加深了一层不幸,你会把所有的错误和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东西归咎到你的不幸的遭遇中,若是不幸,何以复加?我没有觉得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我还没有失去我的所有。阿布就是这样顽强的抗争着,带我们更多的希望。还有那些跟他一起奋斗抗争的人,还有那些不幸罹难的战友,还有那些战友可怜的家人,还有那些岁月里陪伴着阿布的人们和猫猫狗狗们,感谢你们,感谢阿布,感谢能够出版这本书的人们,你们的努力是为了让阿布的精神食粮不会被埋没于浮躁的互联网中,并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我们,让我们获益一生。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七):代序 他是千万人的精神领袖——致永远的阿布 文:原河北青年报记者 白娟

  这一篇序拖了很长时间,在离开媒体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以为我已经完美治好了自己的拖延症,谁知道一碰到写稿件,拖延症无可避免地复发。写稿子拖延症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话可说,一种是想说的太多。对于阿布,我的情绪比较复杂,自己也说不清该属于上面哪种情况。

  这是记者生涯中少数没有见过面的采访对象。时任深度记者的我,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时,阿布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听说是这样一个白血病患者离世的故事时,一开始我是抗拒的。我短暂的记者生涯中,算上阿布在内,只做过两个白血病患者的稿件。其中一个是一名12岁的女孩,倾全家之力治疗后依旧不可避免地去世,当女孩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反复确认好几遍后号啕大哭。至此之后,我不再接触这类稿件,因为这样的稿件太容易凸显媒体人的无力感,我怕它会将我仅有的新闻理想的火苗浇得越来越小。

  用了整整一晚上的时间流着泪看完了阿布留在“白血病吧”的所有文字,我给主任打电话,我要去一趟桂林。

  如同这本书出版的艰难,采访其家人的过程也很艰难,父亲留在医院的电话已经成空号,我发挥记者的人肉搜索功力查到的桂林本地号一直无人接听;阿布母亲的情绪时好时坏,好起来叫我“孩子”,可下一分钟就会哭着说“你们这些坏人”;阿布时任女友的一篇帖子更是给我招来了全吧网友的痛骂,公开的和私信的……做惯了舆论监督报道的我,竟被当时的压力压到失声痛哭。

  也是因为这些压力,我重新开始思考阿布对于这些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于父亲母亲,他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虽然阿布生病前的二十多年,一直在怀疑父母究竟爱不爱他,可在阿布被确诊后,父母表现出来的伤痛和坚持,在生病的几年里既是阿布最坚实的后盾,也因此让阿布负罪和愧疚。他一直认为是自己拖累了父母,甚至数度放弃治疗希望给父母减轻负担。但是阿布最终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离世,原本他认为并不爱他、 长期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父亲,因为悲伤过度第二年就匆匆离世。因为他的离世,原本他认为对他漠不关心甚至不够靠谱的妈妈,也因精神刺激一度难以自制。

  于爷爷奶奶,他是他们所有爱的倾注。作为长子长孙,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宠他到其他的兄弟姐妹嫉妒的分儿上,“如果菜里有十块肉,他爷爷奶奶会将八块夹到他碗里,剩下所有的兄弟姐妹分剩下的两块”。也因为曾经历过孩童之间小小的排斥,阿布分外珍惜亲人给予的小小温暖。在他离世前住院期间,阿布的一个亲人拿着熬好的鸡汤来医院看望,分明是从2009年发病后就谨遵医嘱不再吃鸡肉的他,为了不让亲人失望,还是硬喝下了几口。阿布身上寄托了两位老人对于生命血脉延续的所有希望,他的猝然离世,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无可挽回、无法治愈的伤痛。

  于死党,他是他们少年和青年时不能回避的美好记忆,是之后不能碰的伤疤。在跟他两个死党对话时,采访一度难以进行,大家谈话时天南海北,但谁也不把话题往阿布身上引,对于做惯了人物采访的我,这还是第一次难以触摸到采访的核心。当终于言归正传,嘻嘻哈哈的场面一下子凝重了起来,阿布文中反复提及的这个死党,眼眶一红就狠狠地嘬烟,一根烟五六口就能抽完。

  而对于“白血病吧”里的吧友们,阿布是整个贴吧的精神领袖。在这样一群病友聚集的地方,大家相互取暖相互安慰,而阿布对待病魔的乐观态度,如同一缕清风般给了病友们不一样的希望,甚至吸引了不少非白血病的人来到“白血病吧”。

  如果没有2009年暑假的那次确诊,阿布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正准备做完一篇名为《仿制某电脑板检测仪器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报告》的毕业论文,然后毕业恋爱结婚生子,按照他之前的生活轨迹,也许再没机会确认父母对他的爱有多深,也很难收获一份天南海北的爱情,更难成为数万人的精神领袖。

  那段时间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人,趴在电脑前看阿布有没有更新,等着阿布敲下的“精神食粮”。不知道如果阿布临终前能再敲下一篇帖子,会不会是“我来过,我不悔”。

  写到这想起一首诗:“当你走过,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如果你好奇阿布是怎样一个人,请安静地读完他写下的这些文字,触摸一个调皮、温暖而乐观的阿布。

  原《河北青年报》记着 白娟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八):怀念阿布

  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完全是因为依稀记得某著名贴吧曾经有过这么一位为人所熟知的大神。但是我一直以来都对贴吧不太感兴趣,所以知道就知道了,也没有去留意过。现在出书了,我希望可以通过集结成章的文字去了解作者所经历的人生——26岁,正值大好年华,但是生命就这样嘎然而止,谁也无法控制。

  我没有刻意去了解作者的具体背景,但从书中也可以窥见一斑:作者的家境并不算是很好。作者选择了保~~~守~~~治~~~疗甚至是觉得自己走了反而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医生忙着为病人求生,病人心里,却在计算着活下去的成本”。而这个成本大到足以让人情愿放弃生命。值得安慰的是,在家人的爱面前,作者还是坚持了治疗,无论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作者还是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并通过自己温暖、调皮、乐观的文字鼓舞着身边的所有人,带给大家动力和希望。

  而每次作者写到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时,我心里也是欣慰的,虽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但是我还是被作者的文字感染了。经常看着书本就会觉得作者还活着,还能跟着作者的文字同喜同悲。

  通过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白血病患者这个群体,以及千千万万受病痛困扰而无法治疗的弱势群体所处的窘境,甚至是险境。不能保证治疗一定可以把所有病痛治好,但是如果连治疗的机会都没有或者有这样的机会都要被迫放弃,这样的社会太残酷,而我们在一系列的中~~国~~现~~实下,却无能为力。单凭个人或者短时间内是无法撬动现实的大石的,在期盼社会~~~保~~~障~~~体系变得更好更完善的同时,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呢?

  也许小小的捐款只是杯水车薪,也许我们只可以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和理解,给他们的家人多点关爱,也许可以身体力行捐~~赠~~~骨~~~髓、捐~~~~血等,无论怎么样,略尽绵薄之力,也许像阿布一样的其他人就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最后,真诚地希望“被留下来”的人都可以坚强地活下去。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九):白族人生,阿布同行

  白血病人在中国已经是400多万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他们聚集在北京、天津、上海以及各省会城市的医院或者医院周围,用坚韧的意志和求生的渴望与命运周旋和死神对抗。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渺小到用显微镜都看不见,可是他们也是改变世界的先锋,正是他们一批批地倒下,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精神,用自己的人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历精图治的成果,成就了科技的进步,迎来了医疗的发展,总有一天白血病会被攻克,这是我们一直坚信的。我们卑微的活着,痛苦和折磨让我们内心无比柔软,比一般人更加善良更加宽容。

  这其实是一个家族抑或一个民族。

  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些虚弱的身体因为有了强大的信念扛过了一次次让人为之颤栗的化疗、移植、骨穿、腰穿,每一次钢针透过肌肤穿过骨骼发出咯吱咯吱毛骨悚人的声音时,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从脚踝到大腿的骨髓被嘶嘶地吮吸着,阵阵酸麻,阵阵颤栗,我们都是“坏到骨髓”里的人。而每一位家属都是病人希望的载体和信念的源泉,他们在和病人抗击的过程中一次次显现出了超乎想象的耐力、勇气和坚强。一切为了活着,无论是为了爱人,为了孩子,还是为了父母,活着是唯一的目的,拖着自己残缺虚弱的身体,穿过枪林弹雨般的治疗,后边是紧追不舍的死神,强大而又冷酷。

  阿布一直在。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十):编者的话

  从我被阿布发表在百度“白血病吧”(吧友简称“白吧”)的帖子《死前写个回忆录》深深震撼和感动,到现在能为他出版这本书,已经四年有余了。

  阿布是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二○○九年他不幸患上了治愈率较低的急性淋巴细胞混合型白血病。高昂的治疗费用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他也担心最后会落得人财两失的结果,所以放弃骨髓移植,这背后唯有无奈。在治疗的过程中,看着为自己奔波、煎熬的父母,面对着他们悲伤无助的泪水和强颜欢笑的鼓励,有多少次阿布天真地以为如果没有自己的拖累,他们会活得更好……

  在回忆录中,阿布用乐观、诙谐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求医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面对病魔的坚强,不想拖累亲人的善良,对有尊严生活的执着和面对死亡的豁达,使得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为之动容、落泪。阿布也因此成了“白吧”的灵魂人物,成了贴吧中无数患者和家属的精神支柱,更启发了大家对生活、生命的反思,不再彷徨、蹉跎。

  阿布走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这是一个有太多梦想的年纪,但对于阿布,有的只是太多的来不及。好在,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留下了自己“平凡的世界”——再没有浮躁,没有喧嚣,也没有伪装,更不要说什么所谓的崇高,有的只是两个看似简单却又矛盾的愿望:不拖累家人,活下去。

  遗憾的是,事情并不像阿布曾经以为的那样“少了他这个包袱父母会过得更好”。阿布的父亲在阿布故去的第二年,因为悲伤过度罹患肝癌随阿布而去了。没有做过父母的人,终究不能懂得“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再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安地活着更重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环境下,在大病与意外的吞噬下,失独父母在承受精神打击的同时,又面临经济困难,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痛点。

  对于本书的出版,从第一次联系因悲伤过度而不愿再提此事的阿布母亲,到如今老人家愿意授权出版本书,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老人家几经犹豫,才终于下定出版的决心,希望阿布的这些文字可以鼓舞更多的人。根据阿布母亲的意愿,希望读者“静静读书,好好生活,不要以任何形式的‘慰问’打扰她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生活”。

  此书决定出版之后,在“白吧”引起了热议,多是由于阿布生前的病友出于对阿布家人的关切、爱护引起的,令人万分感动。希望阿布的乐观、豁达能够感染更多人:对光阴,学会珍惜,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认真度过;对梦想要努力,即使失败,也不留遗憾;善待自己的家人,在苦痛降临时,最终守护在身边的唯有那份亲情;对困难要学会坚强,学会乐观,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助人为乐,像那些听说阿布的病情曾为他免去车费的善良的出租车司机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人世间的一切……

  在这里,我也希望各位心怀善念的读者,能够力所能及地向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身体健康、满足条件的朋友可以参与无偿献血,可以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入库志愿者,可以为患病的亲朋、同学,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关爱。让可以避免的悲剧不再在那些白血病患者的家庭重演,才是本书出版的最美好的意义之所在。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深爱阿布的大家,献给伟大的父亲、母亲,献给热爱生命的所有人。

  梁清波 20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