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台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年台湾》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1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台湾》读后感精选10篇

  《少年台湾》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博集天卷/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台湾》读后感(一):历尽千帆,愿归来仍是少年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记忆

  记忆,每一座城的记忆,纵然从故土到异地多年,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凡是见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声音,或许与故土不然相似,可是只要触及到记忆和心灵深处的某一点,一定会牵扯时间的长河,溯源而下,深处,便是少年故土的点点滴滴

  初读蒋勋《少年台湾》,心里是欢喜的,不谈政治感受台湾遥远的记忆,或许说,感受一座于自己陌生城市的遥远的记忆,是幸福的。散乱读了其中的文章,大概感觉到这本书与蒋勋的《孤独六讲》《舍得,舍不得》《细说红楼梦》是不同的,在这本书中,他不是美学家,不是诗人,不是作家,他是孩子,是少年,是在最柔软的沙地上沉沉睡去,是坐在茶坊看晚照如血,是在月色中听到蛇与花香游移的少年啊。

  作为蒋勋2012年的作品,历时十年,十年是一个很美妙的时间,记忆沉淀再沉淀,文字纯粹再纯粹。十年间,走遍台湾角角落落,写下了一系列关于台湾的记忆。书里描述大多是底层百姓,他们生活在台湾的各个角落,从集集、望安、白河、八里,写到古坑、水头,分布在台湾角落里的小人物,是那样的具有生命力,台湾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在蒋勋的笔下脉脉深情,显现出不一般的温柔

  有人说,“好的文字,并不是让人们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是读完以后把它丢开,去看一看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们。”而我想,好的文字不仅是“让人读完以后把它丢开,去看一看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们”,更是能够想起心里的那一点温柔,冰冷融化,回到故土,再去看一眼曾经生活多年的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如同蒋勋在《少年台湾》中所说,“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失落。”

  我的故土如是,长久生活、触摸土地的那些记忆,天长地久,或许曾经有过不满,或许曾经想过逃离,可是,在最深处,这些记忆,这些深情、天长地久。

  我记得,街角炸臭豆腐和鸡汁豆腐串的小摊,坐在青绿色石头上闲聊着头发花白的老妪,偶尔传来喇“磨铰刀”悠长的声音。

  我记得,长长的巷子边破败的老屋,荒草丛生,白净的罐子里逮住的蜈蚣和不知名的虫子,还有已经找不见音讯的少年少女。

  我记得,爸爸厨房前蒸面皮时冉冉白烟升起,夜市叔叔衣服上油渍、辗转客人间身影,还有,季节更替,我和我的少年们从小草开始长成参天大树痕迹

  当我衰老时,看着岛屿少年走过,依然意气风发;想起心底记忆,仍然缱绻温柔。

  历尽千帆,愿你我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台湾》读后感(二):少年脚下迈过的土地,是每个人铭刻的印记

  即便从未曾踏上过那座被称为“宝岛”的岛屿,却也已经有多个途径让我能对它的“美貌”得以一窥,电视节目上、偶像剧里、杂志报刊中,每次看到岛屿上的风景建筑,人文和风情,都会挑起我要前去走一走的念头。前去,哪怕只是去呼吸一口空气,也是属于那座岛屿的,有其独特气息

  可是如果不亲身去感受一下,看到的这些影像、照片、文字都是无色无味的,再美,它们也无法传达一种真实立体的感觉,可是原因诸多,我迟迟未能迈出脚步

  然而,《少年台湾》却给了我不一样体验,蒋勋先生清丽婉美的文笔仿佛给了这些文字一种活力,宛如携带着一双脚,鲜活生动,又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读起来通顺流畅,加上他对情感真挚表达,每一篇文章都感觉意味深长

“《少年台湾》是我许多挥之不去的青少年岁月的记忆。”

  蒋勋先生成长于宝岛台湾,年少时踏遍了这座岛屿上的每一处地方,后来也去了世界大陆的诸多地方,阅历增多,却并不会减少他对这座岛屿的怀念,这些他曾经听闻的,目睹的,经历的年少时光是他私有的精神财富,书中收录的文章是蒋勋先生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八年间分别载于《自由时报》和《联合文学》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一个印记。

  蒋勋先生有着渊博丰富的美学历史和美学教育方面知识实践经验,曾任杂志主编和社长,著有《舍得,舍不得》《孤独六将》等代表作,在文学方面也有极深厚的功底,各种修辞手法运用自如,比如比喻、借代、引用等等,增添了文章的可阅读性,在多篇文章中都能看到,他用想象将环境氛围具体化、形象化,描绘出动人景色,编织出心动的故事引人入胜

  常说乡愁,每个出门在外的人都尤为感叹,如果长大的地方永远曾经给予了你值得怀念的美好回忆,那它永远在心中都是最值得牵挂的,其实这说白了,不过就是一个人的怀旧情结。思乡,思的是什么?

“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

  在故乡的土地上,走过的每一步都能名叫“成长”,这些印记会刻入记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少年台湾》里,蒋勋写了岛屿上大大小小的村落,最高的山,最远的海岸线,最隐蔽的部落,还有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地方,而在这些地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坑、通宵和龙峒。

  ·龙坑:“我看到礁石的兀立傲岸,遍体鳞伤。我看到海涛激情热烈如死的拥抱冲撞,永不停止。”

  龙坑的怪戾之美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位于岛屿的最尾端,树影婆娑,岩石粗粝,充满了野生气息,随处都能感受到那自然原始力量。这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地方之一,他曾踏足过这里,曾站在鹅銮鼻灯塔上眺望过最南边的日夜被海浪拍打的珊瑚礁,以及无尽无边的大海。如果我也站在这片土地上,也许会和作者一样,认为这里的岩石、泥土和风,都记忆着那些已经遗忘了的事。

  ·通宵:“太阳是有气息的,大海爱人也制造伤痛,文学的隐喻夹杂死亡,沐浴在太阳与大海中,冒险与梦幻,都为了未来新生。”

  通宵只是一个临近海边的平凡村落,这里没有传说,只有阿玉这个平凡妇人的故事,这深深吸引了我,因为里面有着只属于她的伤痛。充满着热情好奇和冒险精神的阿玉喜欢太阳的气息,喜欢微微焦灼的气味,那是鲜活的,和雨点打在身上的疼痛叠加,台风天给予她的伤痛更加清晰。台风来了,阿玉却听闻邻里说儿子在海边泅泳,她万分着急,在看到儿子的瞬间扬手一巴掌,儿子却没有回头。她打的是儿子,也是丈夫,台风天会让她想起死去的阿钦,儿子在他死后百日出生,阿玉不愿相信,不愿承认,在儿子的身体里,有着和阿钦一样的挑战的热情、好奇的力量,就像她不想儿子的名字叫启生。

  ·大龙峒:淡水河与基隆河的交汇处,台北盆地的最北端,是一个叫“大龙峒”的小区,孔庙与保安宫坐落在这里,充满了庙宇文化和庶民文化。

  书中唯独龙峒有七个故事,而且这其中引起的思念回忆之感最为强烈,看得出来蒋勋对在龙峒的日子印象很深刻,也许是因为他们家曾是龙峒唯一的外来家庭,也可能是他最不愿被遗忘的一段记忆。

  提及防空洞的那篇文章,被遗忘在荒凉里的防空洞,仿佛经历过战争的疯子,少年从防空洞里看到的记忆,从低飞的战机到警报声,从播音机的声音到疯子的嚎叫,这一切,似乎都只是每个人心中一片凄凉的回忆,和一段无法忘怀的恐惧,在某一个时刻,仿佛黑影一般摇晃,历久弥新,天长地久。

“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或失落。”

  书中的每个地方,每个故事,代表的是当初那批还是少年时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的人的独特印记,他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冒险,迈着坚实的脚步踏过这片于他们而言的新土地,这是一种精神,是属于少年的精神,如果岛屿天长地久,足以让人迷恋这份年轻时的韧劲,谁也不希望这份热情和喜悦流失,更不希望因此而感到沮丧和失落。

  少年是蒋勋,是你,是我,是他,是阅读《少年台湾》的每一个人,看完这些地方和背后的故事,想要走一走的念头又升起了,如果明天天气晴朗,也许我就会合起书本,背起背包,带着行囊准备出发了。

  《少年台湾》读后感(三):少年台湾

  因买了少年台湾的音乐剧,才关注蒋勋老师的作品。一下读了他的三本书,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匮乏。少年台湾平凡的故事,要有会发现美的眼睛,多么平静内心才能记录如此平凡真实的故事,我们走的太急,都忘却去关注身边发生事情。看过音乐剧之后,也更想走一走蒋勋老师笔下的这些小镇。也对台湾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到震撼。也发现自己虽走过大半个中国,却没有用心去感受每个城市的文化、故事。这跟没有出走过有什么区别

  希望自己也能再次行走,不仅仅是行走,能静下来感受。

  为一个奇特没有听过的地名出发吧,背起背包,随意坐车,摇晃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你 可以找回那个少年。

  【如果你是岛屿,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如果你张起了船帆,我愿是清风吹起的风浪;如果你远行,我愿是那路,准备了平坦,随你去到远方……】

  《少年台湾》读后感(四):浓浓的乡愁,满满的回忆

  《少年台湾》一场纯净的“旅行”,在阅读时带来着台湾小岛的美好。“少年”两个字,也许有着多重的意味,不仅指人的年少,也指少年时美好纯朴的台湾,在笔者儿时的记忆中的台湾是那么安静美丽

  作者蒋勋,台湾作家、画家、诗人等,代表作《蒋勋说红楼梦》、《蒋勋艺术美学系列》等。本书属于散文、札记类,主要记录着笔者少年时期游记台湾各小村的点点滴滴。在内容上,以各地方人的故事为主,通过一个个小事件表达着一个地方的民风、文化,感受着台湾人的纯朴,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简单快乐同时也丰富着台湾古老的民俗,如八家将、庙会、请神等。在写作上,文中出现两种格式,一种叙述着故事,另一种笔者的感悟

  虽然《少年台湾》看似是一场背包的旅行,但其实却是记录纯朴简单的底层生活。回望少年时,充满着浓浓的家乡味道,我也会禁不住嗅嗅那干净的味道。《集集》中灶间混杂的气味,葱、动植物、蒜、热油炸成的焦气,阒安稻田的香气;《月眉》盐白色渍痕中辛苦的汗味,傍晚风吹来的稻田如同粽子般的香气;《苑里》月夜明亮的夜晚,听得见夜枭在森林中嚣嚣的叫声,那是一种宁静、舒心的味道。当味道又夹杂在雨声、海浪声、人与人的混乱声,映在每天的朝夕下,勾起着少年时代的回忆,满满的乡愁。

  书中的《龙峒》一共有七个分节,描写着作者年少时的记忆,他的伙伴们,他的所见所闻,每个人都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龙峒是同安人百年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商业街市,酒铺、米面、油醋店、酱店、金纸店等,嗅到的是不同的家乡味。记忆中的独眼老人会在听风中的纸片声后独自哼唱起戏曲《陈三五娘》;清晨听到最早的声音是猪叫;伙伴陈俊雄的故事;“我”收养了恐惧的蝙蝠以及防空洞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温馨的,还是失落的,在回忆中都是美好、纯真的故事,有时回头看看,我相信笔者也是微笑着的。在懵懂年纪,生活在简单、淳朴、安静的地方,是多么幸福的事。

  作者除了带来他的家乡味,还在诉说着台湾特别的本土文化,书中多处出现台湾人信奉神灵,《笨港》中提到了朝天宫的庙会,纪念妈祖的一系列活动,阿民被树璧“附身”;《通宵》里的重生,阿玉相信她的儿子是丈夫的重生,启生在海中与溺死的父亲泅泳欢笑;《龙峒》中的八家将,童乱就是用来请神明。

  《少年台湾》读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少年记忆中台湾各小村的美好,同时带来了宁静与舒心。

  《少年台湾》读后感(五):童年,乡愁和那片土地

  “我不为什么,写了《少年台湾》,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或失落。

  这不是一本阅读的书,这本书合起来,就可以背起背包,准备出发了。

  你,当然就是书中的“少年”。-蒋勋《少年台湾》自序”

  美学大师蒋勋,四岁随父母来到台湾。如他在自序中描述,“这个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常谈起故乡福建,母亲常谈起她的故乡西安。父母都有他们的乡愁,然而,少年自己,全部的记忆都是台湾。”

  《少年台湾》如同写给他热爱的故乡的一部情书,少年背起背包,走遍台湾的每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轻轻的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琐碎日子里的人物,但是字里行间却深深蕴含着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童年、乡愁、小镇,因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别具美感。

  书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美丽的。随手挑几个,集集、水里、南王、望安、野银、九份,月眉……轻声读出来,都充满着故事感。背包少年坐在路边,坐在小小的车站,望向一只流着口水的黄狗,庙门口打瞌睡的老人,落着树叶的大叔,或者是远处摆摊的小贩。在满是烟火气的踏实生活中,少年感知着孤独,又领略着生活与美的真谛,然后,悄悄的长大。

  在众多的美丽地名中,我唯一去过的只有九份。距离台北不是很远的一个小山城,当年因为淘金热而一度兴盛,待淘金热散去很是冷清了一阵子。当旅游业使得这个地方再度人头攒动,一定要归功于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小城的原型正是在九份。

  我去九份的时候,正是五月的雨季。瓢泼大雨中,游客们打着伞,冻的哆嗦着,颤颤巍巍的挤进狭窄的石板小路,去体会“拾级而上”,其实只有拥挤和寒冷留在如今的记忆里。本来也想去远眺山城下的岛屿和海岸,可是在大风大雨中,雾气弥漫着,望眼过去也只是白茫茫一片。在“少年九份”中,作者对于小城的繁华转瞬幻灭和重生有着深深的思考和探究。而这些,是我们这样外来的俗艳游客所不能体会的了。

  繁华与消颓起于金矿,重生或俗艳全因观光。

  纡曲盘旋的路,通往再熟悉不过的山城,但没人厌倦啊!

  远瞰的海景沐浴着洗练的光。

  一页页的翻动书页,一点点被勾起深藏于心中的乡愁。十八岁成年离家之后,返乡的次数屈指可数。求学期间,尚有寒暑假期,一年两次返乡。工作之后,一年回家一次都是要抽空再抽空的匆忙。即使回了,也是慌慌张张的一瞥,藏不住的焦虑和心慌,直到看到屋后那片宽阔的田野。

  看到,心思就安定了。春天回去,田野里开好了油菜花,新翻的泥土香味混着油菜的甜,躲不过的钻进鼻孔,满心喜悦。夏天回去,麦子金黄耀眼的一片,正在收割,空气中弥漫着烈日酷晒下麦秆散出的枯味,贪婪的嗅一下,收获般的满足。秋冬季,田里萧瑟,深褐色的土地裸露着,田埂上的草黄了,路边的树秃了。荒凉的样子看的让人想哭,但转念想想,春天快要来了嘛。于是,还是笑了。

  在这片四季分明的田野中,那个小小少年,曾如小鸟一般飞奔,掠过。在季节的更替中迅速又缓慢的长大着。少年心里所有的成长的记忆,都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少年许多的喜与愁,都曾经向田野吐露过。承载了这么多回忆的土地,便是我心中的那一片乡愁。

  蒋勋热爱他的故乡台湾,愿意看到的故乡永远是少年的样子,自是源于对故乡的深爱。许多伟大的文学著作也都是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比如高尔基的三部曲,沈从文的自转,贾平凹多部小说中的陕北高原,莫言小说中多次提到的高密村。所有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情感,无一不浸透着作者对于故乡深刻的眷恋和热爱。

  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有如此的真情流露。乡愁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是一条永不停止的思念的河。

  正读此书时,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女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虽然姑娘年幼无知,虽然说言论自由,可如她在那样的场合,用浮夸的修辞,带着得意洋洋卖弄般笑容的表情,无情的否定故乡的做法非常的不妥。

  还好,看到更多的人,包括该大学的留学生都纷纷发声,表达了不赞同以及热爱自己的家乡的观点。于心甚慰。

  对自己的故乡保持尊重及敬畏,是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热爱自己的故乡,则是真情流露、发自肺腑的表达。即使有话要说,请先做到善意的表达,然后用你的微薄之力,去做点什么来让她变得更好更强,这才是当代的青年,当代的留学生,乃至当代的所有人,都应该担负的责任。

  当我衰老时,看着岛屿少年走过,依然意气风发。

  也愿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我们的故乡,永远像个少年,意气风发。

  《少年台湾》读后感(六):少年台湾

  此书描写了蒋勋在游走于台湾各地时的所见所闻、自己年少时的回忆和内心的成长过程,是一本介乎于游记、散文、诗歌之间的“自由文体”的书。

  这并不是一本新书了,但这个版本的设计非常特别。书中附送了九分和水里的风景明信片,做旧的效果显得文艺而又贴切。更难能可贵的是,封面的背后就是蒋勋私藏的台湾浪游指南,真是应和了作者的主题“这本书合起来,就可以背起背包,准备出发了”。

  蒋勋的笔触温和细腻, 叙述平缓, 不咸不淡,勾勒出台湾这个岛屿深处的人物命运和风土人情

  水里、九份、月眉、鹿港 、古坑、龙峒等等,这个一个个美丽的地名后面, 总有一个个少年在独自徘徊,或怅然若失,或少不更事,或莽撞冲动,或懵懂青涩,他们深陷在海洋、岛屿、山水、同伴、女孩、动物、战争、防空洞、 父兄的离去、 异邦的呼唤这些或小或大的心事中。

  书中描写的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都是柴米油盐的样子,而作者的感情却具有一种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度。一个个人物连接起来,便是少年台湾的一生剪影。

  “这些当初从大陆移民过来台湾的几乎都是少年。这些人,他们出去冒险,或者向往一个地方,一片新土地,甚至连两脚都没有机会踏到这块土地上,可是他们的尸骨在这里。”读到此处略微动容。

  少年是谁?少年是对青春形式的一种迷恋,是年轻时背着背包四处游走乱跑的蒋勋,也是我们年少时光遇见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那些美好。

  少年也是蒋勋所期许的那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台湾,是在这块土地上年轻冒进的精神,不知天高地厚,却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书中充满了驳杂的描述,充满了年少时的光影、声音和气味。这个台湾不仅仅是作者少年时代的台湾,更是台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年样子。

  书里收着两个时段的文章,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及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前半段肆意散漫,但过于自我,又杂又淡;我个人更喜欢后半段,以故事入景,少了无病呻吟,一看果然是成长后的文笔。其中的“少年丰山”一文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亦是蒋勋最爱,读来令人怅惘。

  但我最最喜欢的还是后记。为了记录人与事,记录青春,记录阳光在身上移动的变化,这就是人生啊,随便写随便记,不用拘泥于文体,给语言更高的自由和散漫性,这何尝不是给人生更高的自由呢?

  《少年台湾》读后感(七):安放一颗少年之心

  我是对着书封后面的地图读完《少年台湾》的。这本书的目录,每一篇都有一个地名。

  “集集”是我最熟悉的地名。我们家这条街上,向西走500米就有一家“集集小镇”,印象中是本地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餐馆,已经开了十几年了。那家餐馆里的壁纸,是一个火车站的画面,上有“集集”二字,后来才知道,这是台湾南投西部的一个小镇,以铁道观光闻名,也是“921地震”震中地。

  除了“集集”,《少年台湾》里写到的近30个地方,我熟悉的地名,只有“九份”和“鹿港”。

  知道“九份”是因为几年前去台湾旅游,九份是行程之一。导游讲地名的来历,说因为早期镇上只有九户人家,每次去集市买东西,去采买人通常会被委托带九份,每家一份,此地因而得名。这地名也因而让游客觉得温情,有烟火的气息。

  一条窄窄的小巷进去,两侧是卖伴手礼和台湾特产的商铺,也有咖啡馆、芋圆店等,并不让人觉得与国内的古镇如丽江、乌镇、周庄等地在商业格局上有什么差别。如果说有,那就是“文化”了。吴念真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他出生在九份,文章多有提到家乡。蒋勋在《少年台湾》中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这座因淘金而繁荣又因金矿资源枯竭而没落的小镇。配的插图是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的海报,故事是吴念真的少年往事。

  “石块砌磊起来的阶梯,构成宿舍长陡斜的巷道,纡曲盘旋在山坡上。”

  “一幢幢石头砌建的房屋迂回次第依山路修建,形成岛屿东北角上一座景观独特的山城。”

  蒋勋笔下的九份少年“个子特别矮小,圆圆的头颅,憨憨的笑容,带着十足的孩子气。常常脱去了鞋袜,在石阶上奔跑着。”

  “好像是前世的什么记忆召唤着吧。”

  一名穿着粉红底小白花旗袍的女子,脸搽了粉,白扑扑的……

  读到这里,我想起自己作为一个游客也曾站在九份的一个巨幅广告牌下等旅游大巴,是不是那个女子站立的地方呢?她穿一件过时的服装,又在等谁呢?等一个少年吗?

  知道“鹿港”,则是因为罗大佑的那首歌了。此时此刻,我码这篇文字的背景音乐,选的就是《鹿港小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包括“海峡的阻隔”,我们这代人对台湾的了解,大多是从校园歌曲开始的。

  蒋勋出生于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曾负笈法国求学。他的《细说红楼梦》被很多人热捧。《少年台湾》并不是游记,而是散文、小说,或者说是无法归为哪类文体的文章。里面记录的是他“挥之不去的青少年岁月的记忆,这里面的人物很少是知识分子,他们在岛屿各个角落的底层生活着,嘉义月眉、笨港,云林古坑,台东南王,南投集集,高雄弥陀、梓官,花莲盐寮……”

  借由这些地方,蒋勋安放的是自己少年之心。字里行间有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童年、乡愁、小镇,更是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因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别具美感。

  《少年台湾》自1999年开始写,文章发表在《联合文学》上,期间停顿六年。蒋勋在“自序”写道:“为一个奇特的没有听过的地名出发吧,背起背包,随意坐车,摇晃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作者重新续写《少年台湾》后的文章,2007年的那一部分。比如《少年 丰山》,写一个开Mini Cooper,穿着阿玛尼衬衫,拿着普拉达手机,身上有古龙香水味道的IT精英,载了一个搭便车只为了“丰山”这个地名就想去流浪的少年背包族。结尾时,他打电话:“吵醒你了!等你放假来台湾,带你去一个叫丰山的地方,海拔七百多米,有很多瀑布,溪里面都是巨大的岩石——”对丰山的介绍,是搭车的那个少年在路上跟他讲的,而他打电话吵配的那个人,大概是他很在意的一个女生吧?

  续写《少年台湾》时蒋勋已经60岁,再次“常常悄悄离开那些喧嚣的声音,背起背包,摇晃去一个安静的小镇或村落……”像一个16岁的少年,在岛屿上四处流浪,在孤独里跟自己对话,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我们看到的或温情、或懵懂、或无奈、或撕裂、或遗憾的,全部是关于少年的文字。

  而读这些文字,或许真的会产生一种冲动——“这本书合起来,就可以背起背包,准备出发了。”寻着那些少年的足迹,走一走书中写过的那些地方或每个属于自己记忆中的乡愁,以安放我们的少年或少女之心。

  丁是丁: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目光炯炯,内心温暖。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各平台热销中。自媒体公号“丁是丁(ID:dsd55555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