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宝贝家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宝贝家规》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宝贝家规》读后感10篇

  《宝贝家规》是一本由奈杰尔·拉塔著作,29.80元出版的21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2-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宝贝家规》读后感(一):爱,需要这么做

  说实话,20岁出头的时候特别害怕小孩子曾经有过很惨痛的经历,走进电梯看到同事带着她4岁的宝贝儿子在电梯里。我热情的跟他们打了招呼,获得的却是那个小男孩力道十足的一记巴掌,正打在我的大腿上。自认为长相无害、亲和力十足的我,愕然的站在那里反思了半天,结果孩子妈妈一句:“呵呵,我家宝宝不喜欢穿黑衣服阿姨”把我雷得七荤八素。自己的孩子随便出手打人,当妈的没有责怪一句,反而以此为乐,真的很让我震惊。而后又陆续听到周遭有了宝宝的朋友们抱怨,孩子不好带,两岁的叛逆期令人头疼等等,顿时失去了做一个好妈妈的信心,但同时也对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良好习惯,如何用最科学最好的方法教养自己的宝贝这一高精尖命题有了浓厚的兴趣

  新西兰金牌教养专家奈杰尔 拉塔的家庭教育畅销书《宝贝家规——任性、挑食、睡得晚、爱哭闹 头痛问题全解决》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现在就未雨绸缪,算计怎么管教肚子里即将出生的宝宝,好像有点不太厚道,不过不管这么多了,还是多了解些这方面知识做到有备无患,才放心吧。

  与曾经看过的韩国或者中国的宝贝教养书不同,奈杰尔的《宝贝家规》提供了多位家长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案例,并给予了详细生动的解决方案。他在书中最开始的章节便举出了他在教育过程中认为的最重要的八个法则,那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爱他,更要喜欢他;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为孩子立界限;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务必做好教养规划;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做完美父母学会混乱和平共处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为了孩子的不听话甚至逆反而头疼的家长并不孤独全世界有千万个家庭正在饱受捣蛋宝宝的折磨。参照奈杰尔的八个法则,并针对宝宝不同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付出全部的爱和耐心,就能获得一个听话的乖宝宝。一味的对宝宝纵容,认为宝宝所做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天真的,这不是爱,而是溺爱,早晚有一天会自食苦果。看完《宝贝家规》,我对不远的将来如何更好地面对宝宝,有了些信心,也真心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宝贝家规》读后感(二):家规怎样,孩子就怎样

  不吃饭、睡得晚、爱哭闹、脾气躁、任性……这些令很多父母相当头疼的行为习惯教养问题,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到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是,为宝贝立家规。怎么制定家规,又如何执行,在每一个问题之下,都有详细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引用和配以生动案例的形式。读来感受至深,获益至深。

  作者首先在书中谈到“要搞定孩子,先搞懂他的心”。确实,如果不了解孩子,不懂他心里在想什么,就无从教养他,甚至因为不懂孩子心里所想会导成彼此剑拔弩张、互相朝对方发怒的局面。在过去两年的教子经验中,我对这句话有切身且深刻体会,尤其是面对我那正处于“人生第一反抗期”的两岁孩子时。所以,在管教孩子时,我尽可能从他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当下的心里感受,再决定用什么方式方法管教他,这么做通常情况下都会收到比较好的管教效果

  接下来,在“要搞定孩子,先搞懂他的心”这个前提下,当你真正知道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所希望和惧怕的,你就能针对自家孩子出现具体问题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了。

  孩子不吃饭,除了检视有无用餐规矩,菜谱是否合理,此外,也可以让孩子饿着。体验过饥饿,才知道饱食的感觉。甚至有时候,饥饿是解决孩子不吃饭的最好办法。

  爱哭闹、脾气暴,相信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的或大或小的问题,自然可以学习书中的解决方法,“转移注意力”,“从1数到3”,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我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些方法。但是,有时候任你采用什么方法,孩子就是哭闹不止,这时候,不妨风轻云淡地对待,哭闹和发脾气都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小宇宙瞬间爆发了一点超能量而已,稍后就会风平浪静。如果父母一味钻牛角尖,或者跟孩子针尖对麦芒,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两败俱伤

  在作者谈到这些具体教养方案之上的,也就是起到高屋建瓴作用的,是作者对树立家规的态度,那就是——有必要为孩子树立家规,孩子需要家规。我非同赞同为孩子立家规,中国有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外国有教养理论说“孩子需要边界,如果没有边界,他就会一直往前冲”。我发现中国很多家庭采用自然无为的方式对待孩子,那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溺爱不可取啊,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同时,又出现一个与是否需要家规同等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么立家规,家规该松还是严。这一点作者没有在书中具体多谈。我个人观点是在科学合理的家规下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极度反感“虎妈”及她的严苛家规,比如不给吃喝迫使女儿学会一段钢琴曲的故事。规矩是父母为了孩子身心灵更好、更自由地成长而设立的,但绝不是对孩子施暴施虐。

  孩子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自身的问题。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他映射出父母的一切,优点缺点。所以,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一方面要检视父母是否给孩子树立了相应的规矩,另一方面则要检视父母自身做得如何。如果你给孩子立了一套要多读书少看电视的规矩,而自己却整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从不端起书本阅读,那么这个规矩就是无效规矩。在我的理解中,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另一种不成文的家规,也非常重要。

  《宝贝家规》读后感(三):育儿原则要坚持

  现在中国家庭都提倡一个孩子,所以面对这一个孩子,家长们从准爸爸准妈妈开始就搜罗了大量的育儿及儿童教育类书籍,先不管父母们到底选择哪种教育方式,圈养、放养、虎妈、狼爸,总之,大多数父母都面对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孩子有危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所以在孩子逐渐长大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因为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准则,也越来越不受控制。不管父母学历有多高,面对孩子,反映的行为都像个孩子,有的束手无策,有的连打带骂,甚至有的父母会开始怀疑自己。我家孩子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短期行为,我当作没看到,忍几天就过去了,有些长期的行为在我还能忍受的情况下,我也就忍了,大多数时候我也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要求孩子的事情如果我作为孩子确实不喜欢,我也没有勉强过孩子,孩子也慢慢被引导到正轨,毕竟每个孩子性格和发育都不一样,我也不勉强他能完成所有幼儿园老师列出的标准。当孩子有很多的朋友时,我们经常与家长们混在一起,慢慢也发现,每家都呈现出不同的问题,有些4岁的孩子真的跟父母吵翻了天,情况已经不是说句爱就可以控制的了。这本书是育儿专家写的,他不但有自己的孩子还面对过很多的孩子,所以故事里的很多实例都是可以借鉴的。也许家长们面对很多书中没有提到的问题,但是书中提到的面对所有育儿问题的大原则是很值得学习的: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爱他,更要喜欢他,3、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4、为孩子立界限,5、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6、务必做好教养计划,7、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8、不做完美父母,学会与混乱和平相处。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因为是父母,孩子面对父母时,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都会成为问题,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注意,甚至学习父母的行为,但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孩子的处理方式有可能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可以发现孩子的真性情,并深挖孩子有这种行为的原因。 总之,这本书提到了很多实用方法,书籍编写排版都很畅销书,有些方法确实实用,但需要父母有勇气实践

  《宝贝家规》读后感(四):简单管用 解决育儿难题

  就我身边的亲戚小孩来说,有的特别皮,任性妄为,根本不看大人脸色,根本不给大人面子,我也总在反思,问题出在哪里。究竟是孩子天生就调皮,还是跟后天的养育有很大的关系。我越来越相信,孩子的问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跟家庭教育有关系,教育方法不得当要负很大的责任

  任性、挑食、睡得晚、爱哭闹是小孩子很容易存在的4大问题。谈这方面问题的亲子教育书籍也很多,我的感受也是国外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而且观点也比较成熟同意了。国外在儿童睡觉这个问题的教育方式上,和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太一样。我们是喜欢孩子睡的时候哭就抱起孩子,摇啊摇,摇到孩子睡着再放到床上。本书和其他一些国外育儿书介绍的是,孩子不哭才抱,哭就不抱。这方面给我们的警醒还是很深刻的,狠下心来让孩子哭。

  本书的妙处在于比较简洁,我看过一个系列的4本书,解决的也是这4种问题,但本书将4本问题放在了一本书里来介绍解决的办法。我觉得作者的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需要坚决执行。作者因为是儿童行为研究专家,解决方法是经验之谈。解决孩子挑食问题,作者认为解决办法就是饿了就会吃。想想真是简单,但如果真正执行起来,就是管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还真是有道理。那些没有规矩的小孩不是因为教育方法不当吗?方法简单,但是管用。这就是《宝贝家规》之妙。

  《宝贝家规》读后感(五):神奇教养法则

  看到这本《宝贝家规》的封面上写了“任性、挑食、睡得晚、爱哭闹,头痛问题全解决”我就被镇住了,我对自己说:“这本书就是我需要的!”然后就沉浸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的气氛中,以前所未有的热忱阅读了这本书,就象书的封底上写的:“在感觉孩子快把你逼疯前,赶紧读它、用它。”我觉得我已经看晚了,其实这本书应该是在怀孕的时候看的,因为只有提前阅读,才能在孩子来的一开始就让他(她)有规矩可循,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这本书的作者奈杰尔.拉塔是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在工作中遇到过几千名儿童并且是两个孩子父亲,这样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深厚研究的学者专家给出的建议意见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一下!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六个大人那样的看护着长大的,很多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溺爱让他们(她们)更加肆无忌惮的闹腾,大人也变得没有底线,但是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毕竟未来他(她)是要在人群生活,就象作者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全部--如果你能搞好人际关系,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给孩子立界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坚持始终如一的管教就是为了让他(她)能够在以后的岁月更轻松的生活!

  对于外国作者写的育儿类的书我一直是比较喜欢看的,因为他们的书更符合人性,更愿意从根本上和读者交流孩子的行为心性从而来引导父母疏洪排洪,给孩子一个自由而又有规矩的天空,而不是象国内很多育儿书一味的教你如何防止孩子受伤,阻止孩子做蠢事。但是外国作者写的书也经常会有艰涩的理论过多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翻译的水平高低,让人需要比较艰难的阅读,但是这本书还是蛮清晰易懂的,并且有各种案例和读者分享,让读者能对号入座、找到“对付”孩子的直接的方式方法!

  书的每一章后都有一页写了“教养小叮咛”,非常的言简意赅、条理清楚,让读者看的明白记得清楚,非常的实用,虽然能够成功的每一条做到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按着条列往那个方向走了,应该会对教养孩子有着很好的作用的!

  理论和案例只是让父母理清自己的方向,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在实践中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养之路,让爱孩子体现在实际上!

  《宝贝家规》读后感(六):我为什么喜欢?

  这次,我想以《宝贝家规》为例来说一下我为什么喜欢国外的家庭教育书籍而对国内的同类书籍却总是退避三舍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算不上一个崇洋的人,甚至很多时候还非常爱国地选择国货——尽管它们也经常让我失望。在一开始给孩子选择绘本或者给自己选择家庭教育书籍的时候,我也曾努力要寻找一本理想的读物,也曾做过多种尝试,然而,那种失望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选择了其他国外读物之后感觉尤甚。

  不说儿童读物,单说家庭教育类书籍吧:

  国外的教育书籍大多是由有着多年丰富解决亲子问题经验的教育专家来写就,他们的手上有着各种儿童问题的丰富案例,和针对各种不同案例来进行的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用那句广告词来说就是——“总有一款适合您!”所以,在阅读国外亲子教育类书籍的时候,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似乎是专门为我们而创作的章节,而这其中所提到的解决方法因为有了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所以大多是有效而实用的。

  反观我们国内的同类书籍,其作者大多是培养出一个优秀孩子(特别是成绩方面)的父亲或母亲,当然,这类的书籍因为是父母写就而且是从怀孕写到孩子取得“成功”,所以其过程是连贯而生动的,这是它的优点所在,但也仅限于此而已。因为这类书籍只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予以描述,而每一个孩子其实大不相同,它们所能给予读者的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教育概念而已,其指导意义很差。而且,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所致,这类书籍大多是将论述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之上,而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和问题解决涉及较少,这与现代家长的要求其实是相去甚远的。

  再者,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落后,在那个全民都在关注温饱的年代,很少有人可以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所以我们国家真正关注儿童教育的时间充其量不过30年而已,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实在是差之千里。所以,在中国来说,写作这类书籍的作者除去那些教育出“成功孩子”的父母,就是一些所谓的“儿童教育专家”了,而这些专家大多是心理学出身,然后专攻儿童心理,但因为整个国家在这方面经验的缺乏,所以其手中可以掌握的真实案例少之又少,而对于其所提方法的实践意义更是无从知晓。或者更深刻一点说,其实国内很多“专家”的理念方法都是借鉴了国外一些经典作品,所以对于读过大量国外亲子教育书籍的读者来说,国内的书籍更加缺乏新意和有意义的地方。

  其实,我以为,国内的亲子教育来书籍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因为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在世界上是没有的,在西方国家更是闻所未闻,但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却是最难的也是国内父母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术业有专攻方可不至于只跟在别人后面跑……

  《宝贝家规》读后感(七):好孩子来自好教育

  好孩子来自好教育

  评《宝贝家规》

  中国有句老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孩子的“好”、“乖”不是天生的,重要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在教育孩子上,让爸爸妈妈们最头疼的孩子无理由的抗拒和反对;而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如何给孩子确立习惯不引起孩子的反感,引导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宝贝家规》是一位爸爸的立家规心得,里面是针对任性、挑食、哭闹和不好好睡觉等“坏习惯”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不仅仅来自于他的家庭,还来自于他帮助治疗的很多家庭。对于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细心、读过一些育儿书的父母来说,书中很多教育理念并没有很大的新意,但他们在这位爸爸的案例中却能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家规显得可操作、可借鉴,值得爸爸妈妈们思考。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作者提倡的要保持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这是为家规铺垫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基础;二是作者温柔的坚持,教育更多要出于理性,温柔的坚持让孩子既不反感,也能听从。

  书中的案例显得粗浅简单,读起来也很通畅,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例始终是围绕着作者的8个简易法则来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爱他、更要喜欢他;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为孩子立界线;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务必做好教养计划;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做完美父母,学会与混乱和平共处。这八条原则一样简单明了,更重要的是让爸爸妈妈们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要求:首先要去爱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祥和、安全的成长环境;然后努力去亲近孩子,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真实意图,这样才能和他们同情感;最后再是根据孩子的需求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案,为孩子确立正确的方圆、规矩。

  这本书适合10岁孩子之前的教养,10岁之前的孩子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当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和群体时,他们会慢慢走出我们的呵护,去寻求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常有年长的同事和我说:我们家孩子,现在想带他一起玩,他都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了。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我们可以拥有的是孩子的开始,他们的开始故事里面有我们的身影,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将慢慢淡出,直到有一天他们成立自己的家庭,直到有一天他们有了自己的子女,他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照顾。

  所以说,教育要趁早,理性要坚持。也许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已经长大了。

  2012-7-31

  《宝贝家规》读后感(八):不怕孩子难搞,就怕家长无招!

  这本《宝贝家规》是新西兰金牌教育家奈杰尔·拉塔与读者分享的育儿亲身经历。作为儿童行为研究专家和两个孩子的父亲,作者既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又有真实的实践经验,他的育儿之道必然值得一看。全书实用又有趣,帮你轻松搞定孩子的顽皮成长期。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丰富的教养案例,列举令父母头疼的各种教养问题,以幽默的口吻,通过案例讲家教,搭配游戏与图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孩子有不良习惯怎么办?家长请注意,无论孩子表现多糟,你首先要保持淡定,冲动是魔鬼,头脑要清醒。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先要了解孩子特点。学会和孩子说话让沟通无障碍,亲子互动让孩子感觉到关爱,3大步骤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具体描述孩子存在的问题;从能力、技巧、动机方面评估问题所在;帮助孩子培养所缺技能。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制定规矩,以下8个简易法则可供参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爱他,更要喜欢他;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为孩子立界线;管教要坚持始终如一;务必做好教养计划;挖掘孩子背后的真实意图;不做完美父母,学会与混乱和平共处。遵守这8个法则,顺利度过教子难关。规矩的制定有助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但要注意,制定的规矩要在孩子和大人身上同样执行,家长更要以身作则。有时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问题的反映,而很多父母面对问题孩子却很少自省。

  家有小小叛逆者,如何为孩子立界线?通过案例分享,看作者如何实现快乐驾驭孩子的逆转。神奇工具“1-2-3”、“中场休息”法都是管理孩子的好方法,而微波炉和贴纸竟然也能成为孩子行为管理的工具。神奇吧,不可思议吧,我们想不到的,作者替我们想到了,一书在手,宝贝不服管,任性、挑食、哭闹、睡得晚,这些头痛问题全解决!

  作者用大量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用对方法,教子不难。阅读这本书,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会自察、自省和自勉,给予耐心、细心和恒心,做合格的父母亲。

  《宝贝家规》读后感(九):制订规则 树立界限

  成为妈妈以后,平常交往的朋友不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性格去选择,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加以分类了。每次与妈妈朋友们一起吃饭,席间交流最多的便是关于孩子的话题。而每每聊及孩子,妈妈们仿佛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关于孩子成长的点滴喜悦,取得的小小成就,生活中的爆笑片段,令人生气的任性妄为,以及令人崩溃的无理取闹……这其中,又尤以孩子的任性和无理最让人头疼。孩子性格中不安分的反叛精神,就如同他们的可爱乖巧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家长面对他们的哭闹六神无主,轻易妥协,纵容他们性格中“恶”的一面,就会一步步地被其操纵,在将孩子变为恶魔的同时缴械投降,失去主宰自己及孩子人生的机会。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曾经读过一本书:《为孩子立界限》,感觉受益匪浅,还买了三四本送给几位家有孩子的朋友,希望能帮助他们建立和孩子相处的良好行为模式,为孩子的生活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界限。如今这本《宝贝家规》,就观点而言与《为孩子立界限》颇为类似,不过其实施性及可操作性却比《为孩子立界限》更胜一筹。面对孩子诸如哭闹、挑食、任性、睡觉不乖等种种令人头疼的常见问题,书中提出了既简单又有效的几条措施:面对哭闹,别理他。让他挨饿,他就会吃饭。不让步,他才会听话。温和而坚定地执行睡眠计划……从这些简单有效的措施中,传递出一种家长应持有的态度:首先,应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不因孩子的哭闹而轻易妥协;其次,孩子在某方面的任性,往往是因为他并未感觉到真正的危机,当他认识到家长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底限,一味地任性只会令自己自讨苦吃后,他便会自然而然地放弃抵抗,识时务者为俊杰。最后,所有与孩子相关的规则,都应经过深思熟虑,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和性格特征量身定做,让孩子经过小小的努力之后可以达成,只有这样的规则才能真正限定孩子的行为,所有不切实际幻想一步登天的教育计划只会令孩子因无法达成目标而轻易放弃尝试。

  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书中采用了贴纸图、时间阶梯表等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个人感觉很有帮助。孩子总是更容易感受到直观的东西所带来的冲击,贴纸图上一张代表良好表现的笑脸会给他们的行为方式带来莫大的鼓励,而一个代表糟糕行为的大叉叉则会令他们坐立难安。直观生动的贴纸图远比家长们咆哮着大吼:“你再这样就不许吃晚餐!”来得有效得多。而时间阶梯则是以失去时间为惩罚方式,让表现欠佳的孩子丧失本该属于他们的玩耍时间,以此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刚开始孩子可能对此颇为不以为然,但是当家长一直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地执行这样的惩罚计划时,孩子就能慢慢接受这样的现实,从而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

  此外,书中关于用劳动代替惩罚的方式我实践过几次,感觉很有用。事实上,对孩子来说,与扣除零食或打手心相比,他们反而更愿意接受这种弥补性的惩罚方式。另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懂得担当的优良品性,让孩子认识到,所有自己犯下的过错都需要亲自去解决、纠正或弥补。相对于责骂孩子而言(责骂孩子事实上让孩子失去了反省自己过错的机会,他们会认为承受责骂本身就是对自己不当行为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方式对于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显然要有效得多。

  相信这本书对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筹莫展的家长而言,会是不错的一本参考书。

  《宝贝家规》读后感(十):让人摩拳擦掌向宝贝的家规

  有一回,楼下有个小孩在声嘶力竭地哭闹,听起来像是被打了的样子,一边有大人的声音在教训;教训的声音一开始比较严厉,后来就变成了讲道理的声音了,这时反而小孩儿的声音大了起来,似乎在边哭边据理力争——在我看来是强词夺理,大人反而蔫了。后来不知道究竟谁赢了谁。过了两三周的时间,又凭空听见同一个小孩儿在大声跟人理论了。

  这种教养方式我不能赞同。现代教育的观点提倡尊重幼儿的人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发展自主能动性;在这样无前提的大方针底下,很多家长的教养变得缚手缚脚,家长的无所作为或过度作为,导致了幼儿行为问题的出现。而《宝贝家规》这本书,则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

  作者是一个男性育儿专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经验的父亲。这种性别特点使他的书从第一页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言语上斩钉截铁,给人以有执行力的感觉,甚至带点“成功学”式的魅惑;不像女性育儿作家那样柔情似水,体贴入微,因为家长们没有时间耽误在自怜自艾中;没有大道理,没有让人自惭形秽的“应然”式教训,坦然在育儿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成就感或沮丧感、得意或抓狂都是必经的,而且每一个问题的解决的办法都具条理性、可操作性和可迁移性,摆脱了女性育儿作家在提出育儿建议时的复杂和凌乱,总而言之,这本书会让家长觉得:我解决了宝宝的这个育儿问题,我也能用类似的原则和方法去解决他的其他问题。

  虽然作者没有讲大理论大道理,但还是能看出他的育儿方法是行为主义的,明显的表现为对行为反馈的重视。“贴纸图”和“时间阶梯”就是行为反馈从泛化到有形化的转变;同时作者也强调家长对好行为的及时表扬。而“喂养好行为,让坏行为挨饿”的原则直接就是行为主义式的表述。行为疗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不拖泥带水,不追本溯源,在第12章,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教养问题中,传统思维总是将孩子的问题归因于父亲的离去而带来的连锁效应——which is 我们不可改变的因素——这将导致问题流于束手无策。作者明确指出:“很多人总在为复杂的行为寻找复杂的答案,对此我深表怀疑和抗议。”只着眼于问题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起码是一种能见效的办法。

  当然本书的教养原则,也有着其他理论的支撑,例如“为孩子立界线”,有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期为秩序感建立的关键期观点的支持。P180“教孩子学会聆听内在的警铃”,在《解放家长 解放孩子》书中有更详细的讨论,值得大家阅读。

  当然,作为一个搞理论的,这种实践型书籍对教育理论的探索也有着一定的启发,例如,在当下流行的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大观点下,到底亲子之间的教养关系是怎样的?是一种想当然的平等关系,还是像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样,要家长hold住亲子关系的主导(P16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