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7 21: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精选10篇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角落》是一本由Lens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一):两个家庭,一种契约

  一说起家庭,便想起了托老的那句话:“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改版后的Lens杂志出了两个系列的mook杂志,《目客》和《视觉》,《视觉》的第一期主题便是“家庭”。托老用文字来诠释家庭的幸与不幸,但《视觉》的这一期是用照片来展示家庭的困难温情

  《视觉》展示的家庭涵盖范围很广,从一个工业设计师兼摄影师的普通家庭到法国导演“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的家庭,从偏远的格鲁吉亚一个传统的东正教家庭到跨族裔华人家庭周英华,这些家庭的故事在照片中一一展开。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个家庭:一个是“新浪潮之母”瓦尔达的家,另一个是外籍华人周英华的家庭。

  这两个家庭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的家庭都从动荡年代走过来,早年流离失所困顿不安经历了很多苦难。瓦尔达一家在二战时从比利时逃往法国,她的丈夫雅克·德米在南特的家被德军轰炸。此时,周英华的父母中国名声如日中天,其父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演员周信芳,其母是上海的名媛。然而,突如其来打击在60年代降临到了周家,幸亏周英华的母亲先知先觉,将四个孩子送到了国外求学,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在家随父学习京剧。尽管没有受到牵连,独自在外的生活让这五个孩子经历很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况且,那时的周英华才12岁。

  名为求学,周英华早年的海外生活其实和瓦尔达的法国逃难颇为相似。好在,两人的生活在六十年代有了起色,瓦尔达成了著名导演,而周英华开了餐厅,在好莱坞名声大噪,自己也成了名人遗憾的是,周英华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国内的悲惨遭遇,甚至在父母离世后很多年里,大部分子女也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让二老孤独的死在医院里。相比而言,瓦尔达和雅克·德米则幸福多了,尽管雅克·德米在1990年因罹患艾滋病去世,瓦尔达对他的爱一直如此丝毫未减,她为雅克·德米制作了两部影片《南特的德米》和《德米吾爱》。在《南特的德米》中,瓦尔达的旁白如此说:“我知道如何唤回幸福时光,那些誓言,那些清香永恒之吻,能否从深渊里复生……”,甚至在他死前,他的女儿还给父母照了一张合影。这和周信芳孤独的死在医院中,差别犹如天壤。周信芳死时,他的妻子已经于几年前死在另一所医院里,为了减轻周信芳的痛苦,这个消息人们一直没有告诉他。

  如今,瓦尔达已是耄耋之年,仍在不懈的进行电影创作,但是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行动也很不方便,她的女儿为了照顾她,搬到了隔壁住。有一张照片是在一次电影节上,瓦尔达的女儿和儿子正在帮她穿衣服。接受采访时,女儿说:“生命历程就是这样,她曾经为我奉献了许多,所以现在我试着给与她她曾经给过我的。”而在另一个家庭里,当周信芳被允许开追悼会时,也只有一个女儿回国参加。当然,其中的原因可能复杂,但两个不同家庭的命运还是会让人唏嘘不已。

  托老将家庭分为不幸的和幸福的,其实大多数家庭都经历过幸与不幸,只是最终的结局不同让人忽视了过程。我非常喜欢瓦尔达说的那句话:“家庭某种程度上是个契约的概念。”无论幸与不幸,家庭就是一种契约,一种没有时间无限的契约。在2015年周信芳诞辰120年之际,周家的子女终于重新聚在了一起,尽管短暂,但是他们心中对家的这份契约,显然,是长久的。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二):那些光影留下的激情,清晰隽永

  首先这是一本非常有品质的书,制作精良,内容丰富有趣,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用摄影去记录一些东西重要性,就像第一组照片的摄影师说的那样“我用15分钟就看完了孩子的成长,这感觉奇妙,但也有点儿伤感。”在真实性、直观性上图片胜过文字,喜欢的图片看过会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而由文字引发的想象总会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这本书中有些图片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看到了会嫣然一笑,点点头,而且很想拿给别人看看,并且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真实,牵扯着一种情绪,隐藏着一段故事,值得一读再读!

  看有画面的东西,总是非享受,看完之后有一种干燥的海绵终于吸饱水的那种满足感。这本书里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丰富的故事和意义,或者是家庭生活剪影,虽然照片定格的只是一个瞬间,但是我们能从这组照片中感受到整个家庭的氛围;或者是旅途中的瞬间,透过照片我们感受着滑板旅途中的一切风土人情;或者是某地区居民生活状态;或者是不堪回首战争年代……跟着摄影师我们走遍五湖四海,感受着不同的人生以及个中滋味

  读这本书感触最深的章节是: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里;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前者我为父亲精神和这个家庭的凝聚力还有母亲的高瞻远瞩感动,后者我被摄影师对待摄影的态度所感动。如果说生活是一条长长的河流,那么摄影所能够捕捉到的画面不过是涓滴之水,但是这滴水中却包含了太多的意义,里面有主人公当时的情绪,所处的环境,与周围人的关系,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束阳光都透露着信息,仿佛能透过照片穿越到那个时刻,走进那个环境一样

  当然,人们有很多表达自我,表达对世界看法途径,其中摄影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相信个人看完都会有一种冲动,拿起相机去寻找那个充满激情的角落,在寻找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也会有很大进步吧!就像这本书中的一个摄影师说的那样“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觉得是对摄影最精准的描述,她说每拍一张照片都仿佛谈一场恋爱,简直是在用灵魂摄影。

  这本书让我更加留心生活中细节,珍藏生活中的美好,希望等我老了也可以通过看一组一组的照片来回青春时光,哈哈!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三):文艺糖衣包裹的壮志雄心

  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

  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需要什么,年轻身体便去寻找

  那就无所畏惧地老去

  接受彼此的那种亲密

  ………………………

  如果你在书店看到这些书名,或许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归入“文艺小清新”的糖果谱系里。如果你经常逛书店,或许会留意到这些书名都出自同一本MOOK——《Lens 视觉》,你大概会如我一般感叹:能不断在文艺主题中找到不同的变奏,且次次正中下怀,编者必定有超于常人的敏锐细腻

  而一旦你翻开任意一本,翻到目录或是随意翻到任意一页,就能慢慢感觉到它不是又一本文艺刊物那么简单,甚至你会觉得书名和封面只是它诱导小清新们深入复杂性与粗粝现实的一个幌子。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用影像记录这个时代,而不是空谈文艺和情怀,这是我喜欢Lens最重要的原因。”在千篇一律的文艺风景中,Lens在表面平静之下不仅静水深流,也不避讳暗涌和风暴。

  Lens的风格也并非是一款岁月静好滤镜一用到底,而是如世界本身一样多元而迷人,如豆友malingcat所言:有的浪漫,有的沉郁,有的残酷,搭起来滋味复杂。

  它会用影像来讲述“战后时间”里的日本,会呈现无数自杀者最后一眼中的金门大桥,会去记录那些流离失所却仍旧做着梦的美国人,还有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剩女”,当然,还有那些你不曾留意的日常生活的吉光片羽,那些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微妙纠缠,在很多读者心中,“家庭、私人关系题材”是Lens的长项。

  在这个私人影像泛滥成灾拍过即弃晒过即忘的时代,影像的通货膨胀使得几乎没有人再像过去那样,抱着相框仔细端详摩挲,去召唤出一张图像背后的故事。而Lens要做的,就是用主题式的影像和文字的“招魂术”,激活人们阅尽千片几近麻木的视觉。

  读者由此感受到了奇妙的“视觉重启”——“图片很震撼,第一次感觉摄影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以及“越看Lens,越惊惧于自己的熟视无睹,对世界,对生活,从本能自然出发,没有一道光是微弱的。”

  赋予影像以可以永存的意义,让Lens不再是一本阅后即过时的杂志,而是更倾向于MOOK中的BOOK这一端。

  然而(伪装)文艺的外表与富饶的内在之间的冲突一直存在,就像有些读者抱怨的,Lens从主题来看“始终有点在自我重复的味道,被风格局限住了。”我相信,它并不是被风格局限住了,而是市场与志趣之间的高难度平衡术,是选题的野心与调性的统一之间的永恒矛盾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四):真实扼住了我的喉咙

  一种愚蠢的幻觉包围着我们,很难回避。

  我们阅读着一些缺少细节和肌理、充满拙劣戏剧性的故事长大,比如来源可疑的名人轶事,以及断章取义的名人名言

  在需要接触哲学时我们开始道德课和政治课,在应该接触文学年龄,我们开始归纳某段文章中心思想

  这种幻觉自有一种化神奇为腐朽的能力,将文学艺术的美感破坏殆尽,并进一步毁掉了人们的鉴赏力和精神世界

  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地带孩子上各种艺术班的父母们,将擅长乐器等同于考到八级,将擅长绘画等同于把石膏像画得很像,将舞蹈等同于下腰和劈叉,将声乐等同于歌唱得又高又亮,并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对此很有兴趣

  老一辈人缺乏视觉训练,他们接触到的最美好的图像就是云海和牡丹,所以老年摄影爱好者坚持拍摄梅花、牡丹和各色景区风景。

  年轻人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手持单反或带有滤镜的手机,记录自己在咖啡馆或“在路上”的心情,尽管他们无法描述那种被称为“心情”的东西究竟为何物。

  接触不到真实的丑恶和真实的美好,其结果就是在遭遇丑恶时陷入迷惘,因发现不了美好而陷入无聊

  毕业后从连袜子都没洗过的男孩大喊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口号,不消几年就会堕落成大腹便便眼神浑浊的中年男子,只有最简单粗暴的娱乐方式才能让他们兴奋起来;玻璃心的女孩子高考后除了时尚杂志就没看过几本书,若干年后成为呼天抢地的怨妇,致力于婆媳斗争和查看丈夫的手机。

  再就是挣钱,因为缺乏情感和精神指向的社会消费主义毫无抵抗力。看一下图书排行榜,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将占有大量资源财富的人作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网络上的只剩下愤怒和感动两种,萌化的网络赞美单纯无知,再就是宣扬正能量

  一位东欧艺术家曾经向我抱怨说:“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就是一些剽窃或购买艺术家创意的人。”其实那种艺术总监算得上是优秀的艺术总监了,国内的艺术总监还处于剽窃或购买国外艺术总监创意的阶段,有的甚至连剽窃也窃不到点子上。

  图书市场上有不少几乎由白纸装订成的书被称之为“留白”和“设计感”,但自有缺乏鉴赏力的人为此买单,拍张照以后发朋友圈,他们认为自己购买了一种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文艺青年的名声很不好,跟这种盲目跟风和故作姿态不无关系

  那么什么是生活、乃至生活方式呢?相信在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之后,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

  出于传递真实的需求,《Lens·视觉》从不惮于刊登大尺度的图片,并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讨论。这是一种努力,但并不是展现真相的唯一方式。

  所以,改版后的《Lens·视觉》系列更加温柔可亲,更加像一本手边书、枕边书,以及赠送亲友的美好礼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背离初衷,退化成无关痛痒的小清新。真相与生活的复杂性依然是宝贵的。

  政治宣传商业宣传只会带来谎言和幻觉,而抵御幻觉最好的方式是知道真实是什么。真实自有真实的质地和逻辑

  在《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中,讲述了几个关于家庭的故事。京剧“麒派”的创始人周信芳的小儿子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周英华在“文革”时流落西方,后来成了餐饮大亨,他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前妻(现在美版《vogue》杂志的创意总监格蕾丝·柯丁顿),而是他始终保有的贵族气质。周英华还是一位颇为专业画家,他收藏安迪·沃霍尔的画。

  另一个家庭,丈夫有同性恋倾向后因艾滋病去世,其女儿也并非亲生,看起来一塌糊涂,这是罗莎莉·瓦尔达·德米的家庭,她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双亲——法国电影大师雅克·德米和阿涅斯·瓦尔达。

  美国摄影师查尔斯·罗奇尔拍摄自己的家人,照片中没有感动、热泪和拥抱,甚至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他的女儿在发呆时头朝下倒在沙发上的样子是如此让人着迷,他的弟弟患有抑郁症,他捕捉到了他在一个早晨紧紧抓住桌布的手。

  一个滑板青年周游世界,并拍摄了旅行照片,那些在景点做出V字形手势并拍照的人应该向他学学,那些照片生动得让人觉得他比我们更懂中国。

  格鲁吉亚的牧羊人并没有过着想当然的单纯、自然、贴近灵魂的生活,他们忍受着劳累、雪崩和车祸,双手因挤奶而发炎,总是在酗酒后殴打自己的妻子,他们往往活不到五十岁。

  还有1915年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那时,35岁的阿波利奈尔上了一战战场,罗丹的情人发生了精神问题,人们研究毒气和面具来对付自己的同类,宣传避孕会导致牢狱之灾。凝视那些年代久远的陌生面孔,只要凝视得足够久,你会发现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

  还有女摄影师伊娃·鲁宾斯坦的作品,“真实扼住了我的喉咙。”她说。是的,真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领受它需要勇气和平静。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五):安静的忧伤在生死之间流淌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将对生命的深深眷恋刻进了诗中。殊途同归,lens则以图文合集的方式,在光影、文字间谱写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和歌。

  《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是lens十年以来的转型之作——由之前的杂志变为现在的MOOK书,为的是给读者提供一种“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以“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为保证。

  只要翻阅这本散发着淡淡油墨香的厚实《视觉》,你就会明白lens做到了。她完全担得起“中国最好的杂志,没有之一”的赞誉。

  如何表达一个路人转粉的读者的喜悦心情呢?思来想去,也只有“完美”二字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lens会带领我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完美阅读体验。

  生活中最熟悉、最亲切的日常,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被遗忘。幸好有摄影,我们可以透过摄影师的眼睛捕捉那些瞬间,将其定格,使其永恒。当我们漫不经心地浏览这些相片时,才会惊觉于生活的真实——当脸上没有笑容时,事情更容易展现本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自古以来民间的著史传统。比起古代的纯文字,现代的史著增加了更为直观的影响资料。这份成果自然要归功于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史的撰述也从宏大壮阔的国家民族,进入寻常巷陌的平常人家。微观的个人、家庭史成为现实,用以佐证其身处的时代。文字描述有无限想象的空间,而史关注的焦点却在于“真实”。特别是动荡年代,存留下来的影像异常珍贵——在书信不通的日子里,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里。好在,还有相片,可以拼接起一个断断续续的连接。

  我们相爱,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就算死亡也不能将我们分开。这是来自真爱的宣言,将地老天荒的相伴演绎成了一支荡气回肠的绝唱。但是,再浓烈、再深厚的感情也挡不住生死有命的无奈。阿涅斯与雅克的最后合照中,浅浅的微笑荡漾在微微上翘的唇角,凝视的双眸中有着极力克制的忧伤,滚烫的泪水就要冲出发红的眼眶。同年10月,雅克就去世了。之后,阿涅斯一直居住在两人共同的小屋中,保留了雅克所有的东西。60多年之后,提起雅克,阿涅斯依旧不能释怀,以为雅克的去世,是一种耻辱,因为不能两个人一起慢慢变老。尽管他的缺席带来了一种浪漫的忧郁。

  面对这样的感情,任何话语都显苍白,都是多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次次地翻看他们的合照时候,拼命忍住撞痛喉咙的泪水。

  我们终将老去,我们终将离开。生而为人的一世,只不过是一场生命的体验之旅。行走在滚滚红尘的我们,会因缘际会地邂逅一些伙伴。大家结伴而行,相互取暖,彼此照看。但终有分手的那一天。离别之后,各自前行,直至在我们共同的也是最后的归处重逢。那时,那些用微笑迎接我们的人就是曾经的盟友,而我们热烈拥抱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牵挂。

  直觉,第六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真的是说也说不清楚。不过伊娃找到了对她而言承载直觉的最佳方式——摄影,因为相片确实承载着情绪,并穿透了时光。这句话道出了整本书的线索——情绪。是的,一种忧伤的情绪安然地流淌在纸张之间,将你笼罩。你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感受字符与影像的心跳,仿佛倾听久未谋面的老友们的低语,陌生又熟悉,新鲜又亲切。

  1915——2015,百年激荡,化为指间柔情。真好,2015,lens重新出发。从此,我们彼此做伴,携手前行。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六):我们看到的是影像,写下来就成了故事

  什么最能给我们带来感动?影像、文字还是其他?当我们观看一幅摄影作品时,第一眼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便会引起我们的思索,影像引导着我们思考,我们也在把我们的思维强加于这幅作品之上,于是这变为了我们眼中的那幅影像。而如果脱离了这种主观意识,这幅作品原来的意境是什么?我们似乎也更想去寻找这幅作品最初的那份创作经历。而这本《Lens视觉》似乎做到了一些,它带给我们的不单是一本无数让我们震撼的影像,也带给了我们它们背后那些厚重的故事。

  本文通过几位摄影师的讲述,他们提供他们的摄影作品,而专门的文编撰写出一篇介绍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知道了这些系列作品的创作经历和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文章既包含了罗齐尔先生这样对于自己家庭35年的影像记录,周英华先生对于父亲京剧大师周信芳的怀念以及对于整个家庭的兴衰的感慨,这样类似的家庭情感。让我们也不甚唏嘘,原来记录的用处是如此的强大,我们通过这些记录去回忆我们或者我们先辈的种种,来弥补记忆的褪去,从而也给了我们去回忆美好、感慨时光的感动。读完之后,也有了自己能这样坚持不懈的去用影像记录自己的冲动

  文章中也有着一些主题系列作品,像是滑板手瓦尔纳记录了自己在亚洲神奇的滑板之旅,格鲁吉亚人瓦沙对于自己与世隔绝的村子的拍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自己钟爱的事物或者家乡的热爱,这种热爱或者炽热或者沉静,但通过这些照片,我们更多的感悟是只要你能发自内心的喜爱一样事物,并且对此持之以恒,就是美好的。

  本书的结尾是篇对于一个时代的回顾:温故1915,那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端的时代。这篇文章里包含了太多对于那个时代的影响,从西方到东方,从战争到文化。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激烈的年代的对立冲突,通过一幅幅画面,去触碰属于那个年代的温度。

  本文中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各占一半,有些照片是由于年代的关系,而有些则是可以展现为黑白色调,其实我更关注其中的黑白照片,不单是它所能代表的时代感,更因为由于黑白色彩的表现,让我对于其照片中光的感知更为强烈,这些照片会让我更在意其中光线的处理,从而带给我更深刻的印象。本书中也并不在意尺度,很多很有个性的照片也收录其中。

  对于本书的阅读,绝对算得上一份享受,我们看着这些影像,读着那些故事,品味着属于双方的感动。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七):读完以后,有了想要再买其他系列的冲动

  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Lens《视觉》是一本究竟是杂志还是书,是讲摄影的故事还是讲故事。

  看到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国内唯一一本以影像为阅读方式的出版物”,然后看到豆瓣里一致的好评,最重要的是网上读者对于纸张和印刷的盛赞,打消了我最后的疑虑,就算是不小心买了一本摄影杂志至少还有好照片可以看看吧。

  书拿到手里,的确非常的精美,照片清晰,并且散发着墨香,这些,都已是这个快时代所少见的了。

  读完以后,有想要再买其他系列的冲动。

  总结一下,这是一本致力于用照片讲故事的杂志。

  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幅照片或者一段文字或许并未激起你的共鸣,仿佛你本来只是个被动的接受者,然而平静之中在图片之余忽然看到了有关照片前世今生的介绍或者在文字之余忽然感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你就会觉得,心被什么东西戳中了,打动了。

  《当脸上没有笑容时,事情更容易展现本质》

  一个外国摄影师,连续35年拍摄自己的家人,从不存在到降生,从年轻到苍老。将35余年的光影浓缩在短短的几页当中翻阅,看那些或者欢愉、或者温暖、或者荒唐或者干脆全无意义的照片,会令人有白驹过隙的莫名感伤。

  这个主题其实也蛮挑战我的审美的。

  看国内摄影发烧友们的图片,有光影、构图以及种种专业角度的设计和安排,一直以为摄影就应该是这样的。

  同样是摄影,仿佛这个主题的照片都只是为了记录和讲述,没有构图,没有特别的光影,只是自顾讲述而已。

  《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力》

  很多的文字用来讲述周信芳家庭在建国后的破碎和流离,很多的照片用来表现周英华 Mr Chow 餐厅 繁华雍容的表象。

  其实因为周家主母的远见,这个家族的人口和实力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保存,作为伶人贵族,他们本来就不是战火、或者时代洪流里弱小卑微的普通百姓,但是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后代所受到的深深的伤害,就像是那些在孩童时代受到过虐待的人,那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其实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照片所表现的那一部分,其实讲述的是家庭后代与最早的家族核心渐行渐远的离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越不敏感越粗糙、越像个真正的西方外国人一样身上的中国元素越少,就越安全,越不容易受伤害。

  《他的缺席带来了一种浪漫的忧郁》

  一个说不出是温暖还是感伤的故事。

  一个温和的、有双性恋倾向的男人爱上一个有着别人孩子的女人,两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浪漫的艺术气息,后来成为了知名的艺术家,他们互相支持和温存,以常人大概难以理解包容和温柔相知并且相爱,然后男人先离开了,女人依然骄傲的生活下去,把男人留存为内心深处的一道伤痕。

  “生活是一次意外,破碎的板块并不意味着灾难,它意味着我们要把它们合拢。”

  《滑板青年猎奇之旅》

  超级搞笑的一组照片和文字,那些生活中我们视之平常老外看来奇怪的无伤大雅的小小的荒唐,捧腹大笑不已。

  《用微笑迎接我们的人,留下很多牵挂的人》

  一个发生在从未想过要去关心的国家——格鲁吉亚的牧羊人的故事。

  循环反复的生活,贫苦的生活,与世隔绝的封闭的村落,简单原始地生活着的人们,他们又辛劳又孤独,最后,他们都死去了。

  感觉很苍凉。

  《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

  一个坚强独立的独立摄影女性,咽下了生活的苦难,拍下的照片。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专题,这些照片想要描述的都是我能够理解的,因为这个摄影师,在每一次拍摄的时候陷入爱恋,投入了她最大的热情。哪怕只是一把椅子、半个场景,你就是能够明白照片背后的故事。

  《赫拉巴尔拼贴》

  一位名作家荒唐的疯狂的个人生活。

  有时候读了这个觉得自己终于能够理解了,那些写得出天马行空的奇幻的文字的人,可能本身就在过着天马行空的奇幻的生活吧。

  《温故1915》

  选了很多照片,讲述那一年的故事。

  其实每一年都是世界历史上最独特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事,它开启了一个时代;这一年什么都没有发生,它是暗流涌动的始作俑的那只蝴蝶。

  很多年后的我们为了多年前发生的一些平淡小事而唏嘘,再过很多年后会发现一切就像是循环播放。

  :后来,看到了一些Lens《视觉》前世今生的故事,才了解到她的前身其实是一本致力于挖掘社会真相的新闻报道类杂志,因为遭遇敏感性问题(孰是孰非真相不明)而被迫改版为更偏小资色彩的影像故事类杂志。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八):时间凝滞在脆弱的力量里

  今年是Lens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Lens用冷静而温和的方式打开了一扇透过真实的窗,形成了独特的“Lenstyle”,成为国内一流的人文影像读物。经过十年的沉淀,Lens转型升级,打造了两本Mook——《目客》和《视觉》。《目客》以主题策划为主,《目客》第一期“花朵与我”是以花为线索探讨自然与人的微妙关系。而《视觉》则更注重视觉体验,通过影像所表达的内在联系、视觉的真实引发人性的思考。正如翻开这本《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封面的时间凝滞在绾着麻花辫,穿着黑丝,趿着红拖,削着土豆的杜舍蒂少女索菲科身上,凝滞的孤独扼住了我们,于是就出现了那张破了的铁网,上面写着“我们不断地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但又永远为自己的激情与感觉所禁锢。”

  《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为我们讲述了七个故事和一个年代:

  当脸上没有笑容时,事情更容易展现本质

  摄影师罗齐儿通过冷静的镜头记录日常生活中戏剧性的瞬间,但他展现的方式却与众不同——欢乐的气氛隐而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静甚至略带伤感的面孔,呈现出暗藏在家庭生活表象下的愉悦和忧伤。他用平静表现出一种新奇,因为我们乐于展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而不善于用沉默表达自己。生活中一些安静或沉默的瞬间是否更具有力量?关于如何与父母、子女、亲朋的沟通上,我想从这些瞬间中能够找到答案,也许我们周围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在愣神、沉思、幻想的无意识中,才不小心暴露了最真实的自己。

  所有关于家庭的回忆,全部活在断裂的想象里

  明星餐厅“Mr.Chow”的创办人周英华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断裂在沉默中的故事——一个中国家庭在历史潮流中的沉浮——“麒派”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家庭变迁。也许对于周家子女,父亲是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人,甚至面对子女的离去都不曾多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长子沟通都要妻子传话的沉默汉子,却在淞沪会战期间,让整个上海租界都回荡着他铿锵有力的念白:“我君臣虽死,也要死个明白”;由于反对江青的样板戏,周信芳招致口诛笔伐,继而在文革中家破亲亡,游街示众,惨遭凌辱后被红卫兵问道:“周信芳,你是不是不怕死!”的他,仍能不漏一丝恐惧地说出:“不,我但愿现在就死。”;长子周少麟在改造中被剃了头,病入膏肓的“反革命分子”周信芳对儿子说:“不要紧的......这样......干净......”。到了今时今日,世人只知有位蓄胡的梅先生,却少有人记得这位同样铁骨铮铮的周信芳。就连他所留下的“麒派”艺术,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正如学者礼顿所言:“对灾难的预兆置若罔闻,对明显的巧合浑然不觉,对完美的结局充满自信:戏中人显然自己很少看戏,他们面对自己的命运毫无防备,罔顾历史,任由这门艺术的传统程式把他们推向终局。”周先生的一生是多么真诚纯粹,却又多么令人扼腕叹息啊。

  他的缺席带来了一种浪漫的忧郁

  什么样的爱情可以成为永恒?什么样的感情叫做相敬如宾、相濡以沫?雅克·德米和阿涅斯·瓦尔达用30多年的时间为我们作答,这两位新浪潮的先驱者,上演了一场比他们的电影更为丰沛动人的一生。他们在身无分文、家徒四壁中相知相识;作为夫妻从不合作却共同颠覆了整个法国影坛,进而引发了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浪潮;雅克将继女奉若掌上明珠,阿涅斯却对有同性恋倾向,因艾滋病而死的丈夫久久不能释怀:“雅克竟然去世了,这真是一个耻辱。与之同去的是我最幸福的一段生活,我们吃完晚餐后一起回家,我们一起看电影,分享彼此的感受.......”。在世人眼中略显荒唐的爱情确是如此感人至深,于是在《阿涅斯的海滩》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浪漫中的忧郁,而在《南特的雅克·德米》中我们与阿涅斯一起轻语:“誓言啊!清香啊!深吻啊!夜色渐深,我的眼窥见你的眸,我吞饮你的气息,温柔啊!毒药啊!你的双足在我的双手里长眠,夜色渐深......”

  滑板青年猎奇之旅

  人对事物的爱好和热情将产生多大的化学反应?来一次横穿中中亚、走遍波罗的海三国、三进朝鲜、两进印度、长住中国等地的滑板旅行,是任性、荒唐还是毫无价值?在阿富汗街头、印尼小岛、乌兹别克斯坦的黑市、蒙古的草原、朝鲜的主体思想塔遭遇百般阻挠、多次遇险,只是为了几分钟的滑行时间,你会接受吗?匈牙利小伙帕特里克·瓦尔纳用他独有的幽默诙谐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滑板猎奇之旅。小伙瓦尔纳是个有底线的好青年,在spot hunting中,他始终坚持两个标准,一是必须有历史感,二是这个场地从来没有人滑过。在横穿越南中的危险骑行中,他用掉了好几个守护天使;在曼谷,他从出租车司机手中成功夺走了“神奇迪斯科磁带”,并为此洋洋得意;在班达亚齐,我们的帅小伙因为被当地男人勾引而气急败坏;在阿富汗,他亲眼见证滑板解决了当地孩子的吸毒问题;在蒙古,他遭受到暴力抢劫,不得不躲到戈壁里。小伙儿似乎对中国情有独钟,他为中国保安点赞,因为在武汉机场可以爱怎么滑怎么滑(这不科学),小伙儿还对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大家赞扬。滑板、攀岩、蹦极、潜水......这些生命的挑战者因为心中所爱,跨越了贫穷、暴力、孤独、语言,与《180°以南》、《荒野生存》的主人公一起,他们探索了世界的未知、直面了社会的惨淡、忍受了人情的冷漠,却以调侃和笑容发挥出人性坚韧的美好。整组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马尼拉的持枪看守,不是乌兹别克斯坦抽烟的女毒贩,不是举着玩具枪的广东小伙儿,而是那只躺在椅子上的猫,那群昂首阔步走在大马路上的大白鹅,那个站在火车顶上挥舞手臂的孩子,以及我们学小狗趴在地上的匈牙利小伙儿。

  用微笑迎接我们的人,留下很多牵挂的人

  格鲁吉亚的杜舍蒂是一个终年被积雪和草甸覆盖、与世隔绝的牧羊部落。杜舍蒂的男人让女人出去工作并以此为荣;杜舍蒂的男人喋喋不休地抱怨生活的不公,对世代相传的手艺却应付了事;杜舍蒂的男人一到酒桌就成了国王,变成了诗情画意的诗人;杜舍蒂男人的祝酒词都很悲伤,大多关于死亡和孤独;杜舍蒂有个传说:创世纪时,上帝让各民族来选地,杜舍蒂人因为在某处大吃大喝而姗姗来迟,所有的地都被分光了,上帝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那块地给了他们;杜舍蒂的男人还喜欢酒后驾车,他们喝着酒、唱着歌、开着车或骑着马,他们翻下了悬崖。剩下的杜舍蒂人在葬礼的酒席上讲着死者的笑话,日复一日,杜舍蒂的工厂破败了,杜舍蒂的羊进了别墅,杜舍蒂的“婆婆+媳妇”常去扫墓,杜舍蒂的儿子离开飞行学校,继承了父亲的羊。杜舍蒂人的故事,是大多数人的故事。

  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

  按照伊娃·鲁宾斯坦的理论,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右眼分子”,即感性的主观眼,而她的照片却给人一种“左眼”的感觉,只有床的空旷房间、墓地上枯萎的花、公园中倾斜的椅子、杂乱的被子一角......“对我来说。‘空’房间载满了曾在那里生活过的人的痕迹”静止的影像下是饱满的故事和鲜活的情感,极端的客观反现出鲜明的主观情绪,显现出如狄兰·托马斯的诗句:“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般强烈情感,正如本书的名字——激情藏匿在某个安静的角落。

  拼贴赫拉巴尔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米兰•昆德拉口中的“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深受百姓爱戴的文学奇才”,永载文学史册上的不朽者......这些称号和赞言在本书的《赫拉巴尔拼贴》一章中全都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有一个如他作品中的人:普通、孤独、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的垃圾堆上”。他的行为是荒唐的,他的性格是胆怯的,他晚年喜欢上了做拼贴画,正如他那支离破碎的人生。赫拉巴尔从小学习成绩极差,以致其母亲每天早上都哀叹他没出息,在“你能成一块什么料啊”这句话的辗压下,他奇迹般地从中学毕业,选了压根儿不感兴趣的法律系,竟然以不错的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就开始了不停歇的逃避、酗酒,“我觉得难受了,便要来上一杯,只要喝上第二杯,便又成了世界冠军”,直到42岁,赫拉巴尔遇见了30岁的艾丽什卡,正向我们常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更恰当地说,每一个怂蛋都需要一个女王大人才能华丽转身。在艾丽什卡日复一日的责骂、嘲讽和逼迫下,1963年,赫拉巴尔终于出版了他第一部作品集《底层的珍珠》。在与艾丽什卡斗智斗勇的31年中,赫拉巴尔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华,出版了他所有举世瞩目的作品,1987年艾丽什卡去世后,他再也没写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又回归到与艾丽什卡相识前的荒唐生活。即使在总结其一生时,留下的也只有一句疑问句:“大概我没白活吧?”1997年2月3日,这位胆小怯懦、逃避了一辈子的酒鬼,不知是否真的有了直面人生的勇气,从布拉格布洛夫卡医院五层窗户坠楼身亡,“苟活”了10年后,终于走入了艾丽什卡的怀抱。停留在我脑海里的只有那一把精致的Sollingen牌剪刀——“他所剪下的光影只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那个老捷克的草更绿,啤酒喝起来更有啤酒味”,也许他只是想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吧。

  温故1915

  如果要深入一个时代的历史,你会如何讲述?Lens用1915年这一年中的各种小细节投射出一幅有血有肉的历史侧影。为什么选择1915?放入时间的长河中,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每年,世界有无数个角落,无数个人,在发生无数的事,新闻事件源源不绝,历史书厚得让人感觉一辈子都读不完。人的一生算长吗?个体立足于世界对历史又有何意义?玛格丽特·桑格、贾科莫·普契尼、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约翰·沃伯格、阿米迪欧·莫迪里阿尼、卡米尔·克洛岱尔、巴伦西亚·科勒、桥口五叶......这些如今名留史册的人,身处他们的时代,或许也在扼腕叹息命运不公,苦思蠖屈不伸、生不逢时吧。或是在历史的大潮中迎难而上,或是仅仅执着于所好之事,或是放弃了自己的才华选择过着普通的生活。激情、反叛、固执、沉迷、悲伤、妒忌、疯癫、平静,最终都归位一纸声名,投入到历史这波澜壮阔的海中。1915这一年发生的种种,似乎营造了一种幻觉,这幻觉造就了他们的一生,影响了一个时代。

  读过这七个故事,“经历”了这一个年代,我的心境平复了很多,一切浮华、烦躁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归于对他们人生的思索之中。这就是一本有力量的读本所能展现的视野,在这个信息化无限膨胀的时代,我们被强制接受的观点太多,激愤太多,评论太多,似乎每个人都在急于表达自己,在话语权的战争中你死我活。真正能够碰触的事实又有多少?很高兴Lens转型后依然本色不改,正如开头所说,“Lens用冷静而温和的方式打开了一扇透过真实的窗”,给了我一个藏有激情的安静角落。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九):相遇的惊喜

  ·再遇伊娃·鲁宾斯坦

  拿到这本书,一翻就翻到讲摄影师伊娃·鲁宾斯坦的那篇文章,觉得非常有缘。前不久我逛季风书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伊娃·鲁宾斯坦的影集——《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她对于被拍摄者的态度立刻就吸引了我。“莫德尔和阿勃丝认为自己几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理由拍摄任何人。然而鲁宾斯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拍摄方法,她只拍摄那些她有感觉的被摄体。如果被摄体是大街上的人,她首先与被摄者有接触,假如对方不愿意被拍,她就会打消拍摄的念头。”“如果被摄体是人物时,鲁宾斯坦认为,她不仅需要征得被摄体的同意才能拍摄,而且需要认同被摄者。”于是我坐下来一口气看完了那本书。伊娃·鲁宾斯坦在摄影史上并不是很有名,很多讲摄影史的书并没有提到这位人近中年才开始摄影的艺术家。那本书在豆瓣里阅读过的人也很少。我读完那本书之后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摄影家,不过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却不多。因此,当我打开这本《视觉》,居然一下子就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真是喜出望外。虽然文章作者和在《伊娃·鲁宾斯坦摄影作品》里写了一篇介绍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但《视觉》里的这篇文章依然信息量丰富,我感到和这位摄影家又近了一些。同时再次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共鸣。

  对我来说,和伊娃一样,摄影只是在“诚实地表达着自我”,以及“要在不断的拍摄中确认自己”。我也很喜欢拍房间,房间里的景象,取景器里虽然看不到人,但“载满了曾在那里生活的人的痕迹,有时我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震动,甚至为之发抖”。搬到现在这个住处有五个多月了,很多个上午,室友已经去上班,我在准备出门的时间里对整个房间的气息格外敏锐,追随着自己的本能一次次按下快门。“比起室内取景时的肆意,伊娃在拍摄人像时显得有些拘谨”,是的,这也是我在拍摄中一直都有的困惑,我一直以为大师级别的摄影师都可以轻松面对这个问题,因而很高兴读到有类似感受的摄影大师。摄影的侵略性从一开始就存在,作为拍摄者,自己要存在于和被拍摄者统一空间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介入”,即便对方允许,照相机的存在也多多少少是一种“干扰”。前段时间因为参加了一个影像工作坊,我设定的主题想来想去必须拍人,于是我找了几位允许我在他们的住所进行拍摄的朋友。我非常享受拍摄的过程,有那么一次,我看着面前的拍摄对象,感到心里涌出了许许多多的温柔。这种温柔因为难得而显得可贵。不过,即便是他们同意了,我也不太敢一直把相机对着他们的脸部拍摄。当他们抬起脸,和我交谈时,我很想在那一瞬间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但多少有点犹豫,他们之所以那样抬起脸,带着那样的表情,并不是想到要被拍下来才那样,而是因为和我说到了什么。因此即便拍下来了也并不觉得得意,反而觉得抱歉。说到底,“人比艺术重要得多”。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位我非常喜欢非常崇拜的摄影师——南·戈尔丁。如果说伊娃·鲁宾斯坦让我觉得欣赏的同时觉得亲切,南·戈尔丁的作品我一看再看,爱不释手,而每次都会感受到我与大师之间的差距。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拍的身边的人,由于他们生活中紧密的联系,似乎大家都接受了南会拍摄他们的这一情况,尽管如此,南照片里的那些瞬间中所透露出的彼此的信任和亲密依然让人震撼。其中一幅她近距离拍下的好友苏珊娜哭泣的照片是那么真实,被评为“人与人能达到的最近的距离”。对我来说,我既渴望触及他人,触及自己,通过拍摄人物引发内心温柔的流动,又害怕相机的这种“侵略性”,拍摄过程的这种“干扰”。也许南·戈尔丁有着较为特殊的生活方式,她和她的朋友像一大家子人一样彼此亲近,加上她对于记录的强烈渴望造就了她的拍摄方式和特色。我并没有那样的生活方式,没法拍出那样的作品。不过看到伊娃·鲁宾斯坦的作品,我放下和戈尔丁之间的差距带来的苦恼。至于那些认为可以为了艺术而毫无顾忌地拍摄他人的摄影大师,就更没有必要在佩服他们的作品的时候也要求自己和他们一样了。摄影的多元性本就是其巨大的魅力之一。原来也有这样“在拍摄人像时显得有些拘谨”的摄影师,依然拍出了许多好作品,包括人像作品。阅读《视觉》的这篇文章,再次明确了自己在摄影道路上的努力方向。要知道,有个可以学习的榜样是多么重要啊。

  ·与赫拉巴尔的两次初遇

  在欣喜地看完这篇《“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个场景扼住了我的喉咙”》之后,我陆续看完了其他七篇文章。看到《赫拉巴尔的拼贴》的时候,又有了第二次“巧遇”。我是在明复图书馆阅读这几篇的,中间去文学类书架上转了转,随意地走到一排外国文学书架刚好一眼就看到赫拉巴尔的自传三部曲:《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于是我一边读着《赫拉巴尔的拼贴》,“‘我丈夫平时叹气自己来像个国家奖得住,其实就是在废品站上班,有点儿时间就泡酒管。’赫拉巴尔曾模仿艾丽什卡的口吻写道,‘到处都可以待,唯独不愿待在家里的打字机旁,写他那些胡扯淡的东西。’”,一边惊讶地发现,这种模仿妻子的口吻原来不是别的,就是赫拉巴尔写自传的独特语言啊。不是随口对朋友模仿妻子口吻以打趣或嘲讽,不是写道散文里,而是真的写到自传性质的书里,翻一翻好多个”我丈夫“”我丈夫“,真是太有意思了!我想,一定是自己非常重视、并非常重视对方怎么看自己,才会像这样以对方的口吻去写作吧。另外,这样的写作方式也说明赫拉巴尔是多么了解自己、了解妻子以及两人的关系,虽然他说”我的两名不共戴天的女敌就是我的母亲和我的老婆“”几个月以来,我老婆将我的任何写作的线头都剪断了“,但正如文章中所说,”假如没有艾丽什卡日复一日的责骂和嘲讽,恐怕赫拉巴尔什么也写不出来“,就连赫拉巴尔的朋友都不仅没有这位老兄对老婆的害怕,而且甚至还叮嘱艾丽什卡,”艾丽什卡太太,这全在您啦!要加点儿压力!“可见,两人的关系的确是”相爱又敌对“,敌对又相爱啊。这篇文章中没有赫拉巴尔和艾丽什卡的合影,不过我在《婚宴》一书中看到了。照片让我更确信了两人之间命定的纽带,赫拉巴尔对妻子的抱怨中何尝没有依赖呢,而艾丽什卡对丈夫的抱怨中又怎么没有鼓励呢?

  从这篇文章中已经可以体会到赫拉巴尔刻画人物的功夫,他笔下的人物是立体的。这大概源于他对人敏锐的体察,而这种体察首先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体察。深刻的内观是一个写作者的重要品质,将这种内观生动地表达出来是一个写作者的重要能力。赫拉巴尔写自己写得真是准确到位,简洁有力。他写自己靠喝酒来抵抗心底的不自信:”我觉得难受了,便要来上一杯,只要喝上第二杯,便又变成了世界冠军。“一下子让人看到一个有着野心却又胆小自卑的形象。赫拉巴尔最著名的作品估计是他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他自己也说过”也许我活着并写作,仅仅是为了写出《过于喧嚣的孤独》“,我很想读读这本书,但鉴于在读这篇文章的同时看到他的自传给我带来的惊喜,我打算先读他的自传。

  ·期待

  除了这两篇让我最有感触的文章,其他几篇的内容也都很丰富,可读性很强,收获也很多。说实话这也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前这本《视觉001》还没出来的时候,光是看了简介我就很期待,当时他们的宣传语让我觉得这一系列的画册很适合我,但也没想到做得这么好看,能感受到从作者到编者的用心,多少还是有些意外地高兴。现在既想看《视觉002》,又隐约担心2不如1。毕竟看第一本前抱有的期待和看完第一本看第二本时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希望1只是个起点,而不是成了难以逾越的最高点。

  《Lens·视觉001:激情藏在安静的角落》读后感(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Lens创刊于2005年,历经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今年5月起改版为两套Mook读物,分别叫《目客》和《视觉》——《目客》每册聚焦单一主题;《视觉》则延续Lens原来多元的内容架构,两套读物殊途同归,都致力于提供最极致的影像阅读体验,以及对现实和人性的深切关注。

  “深入人性就是接地气,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说我,这就是Lens。”著名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刘树勇(老树画画)如此说道。

  2015年7月26日下午,由Lens和中信出版社举办,老树和法满,在北京字里行间德外店,和Lens的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影像阅读的对谈,名为 “献给认真生活的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wOTI4MA==&mid=208522437&idx=1&sn=b5c9deaed142ffb498a05f348f9e00a2#r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