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10篇

2018-01-27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10篇

  《哈佛极简中国史》是一本由[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自学经济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极简,叫做《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文中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懂多少的经济学知识,你才可参与社交专业的经济学谈话?赫伯特•斯汀以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的身份担任多种职务近50年,他曾说:“对公共政策做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程度。”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只能是专家玩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只要花一部分时间耐心学习,就可以在大部分日常经济的讨论中坚持看法,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可够了。学习经济学并非一定要看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者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才算是入门,极简已足够我们日常受用。

  这是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的时代,睁眼已天亮,眼睛一眨便已下班,时间流走的悄无声息,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只能管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采用大部头式学习,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再多的碎片也是没有效率的,因此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极简系列,与上文相似,上文是极简的经济学,而中信则是以人类、中国、科学海洋文明主题,分别是《极简人类史》、《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极简海洋文明史》所蕴含范围之大,用简洁优雅语言全面精悍的讲述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变化满足了我们对生命地球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了解人类2500年的科学探索历程认识海洋文明,明白为何在1492年之后为什么影响世界历史格局感受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突破传统中国历史叙述格局,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读史明智。虽是极简,内容却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者笔墨大开大合,功底之厚,精细描绘了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海洋文明史,这四个角度,从宇宙大爆炸开端至科学人文,剔除了枯燥无味细节篇幅,精炼的语言,勾出了历史的容貌,极简系列的每个作者功底浑厚,架构清晰。在这之前我看过《极简人类史》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另外一部作品《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前者是后者的精简版,两者相交对比,具有形态上的差别意识上的对比,并无多大不同,前者相较于后者更适合大众阅读,后者相较于前者具有更多的学术推断与理论。极简系列展开知识全貌铺展历史之道,正如克里斯蒂安所说,有意义的知识不仅涉及对细节的理解,还要能力抽身出来看到全貌。

  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去其糟粕的留下精炼的文字,言简意赅表述事物过往,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把灵魂嵌入画布,让人感受画作之意境。人类史,正是如此,挥挥洒洒两百页,讲述了人类10万年的发展历程,抛开传统历史的盲点,以宇宙大爆炸开端为起始,至推测未来结局末端,作者以宏观的笔风,学术探究的形式来撰写。与黄仁宇观点不同的是,书中涵盖内容之广,涉及了宇宙学、地球、生命科技、人类学、历史学等,人类史试图构建整个历史的时间,宇宙大爆炸、星系演变、生命进化、再讲到早期社会的诞生农业文明的出现、现代社会与文明危机,清晰的勾勒出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框架。

  2009年发射了研究宇宙背景的辐射,传回的数据是宇宙成型的时间为138.2亿年,作者引用了宇宙大爆炸来解释虚无的开端,但是又有一个无法解释的悖论,虚无之前存在什么,虚无又是从哪里来?现代物理学推测,认为可能存在一个多维度的“多元宇宙”,我们的宇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审视历史的时候,发现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35亿年之久了,相较之下,人类的诞生对于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只是眨眼之间。

  生命因多种因素相结合而出现,恒星、星系的形成和演变、化学元素的诞生、光的出现、太阳系的演变、地球获取的水与大气,无数衔接的偶然创造了生命诞生的必然。生命因自然环境产生变化,在变化过程选择适合环境且有助于自身的基因而产生变化,这类型的变化产生了基本的生命体系。人猿到智人的出现时生态圈的一种转折,推动了地球历史的发展。作者打破东西方历史的壁障,采用生产力发展来讲述。随着人口的增多,随即便进入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城市的出现帝国的形成,人类的交换能力与集体学习促进了农耕的发展,科技创新把各个不同时期的文明推上顶峰,这些创新促使人类沿着现代文笔进行发展。

  原始的交换能力是现代商业贸易的基础,航海时代的到来,加深了文明的沟通工业与资本的发展迈向了现代社会。人类史为我们呈现一副壮阔的历史大图景,帮我们一目了然的看清,人类历史从哪里来,以及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

  航海时代是世界历史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代的变化,现代的格局,他给人类历史带来包括西方势力版图的重要变革、殖民的兴起,以及地理的大发现、科学丈量法的蓬勃、香料植物的传播与流通等。海洋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原动力,最早的航海工具起源于可以跨越的单一原木,经过改进把原木捆绑起来而建造的简陋船只,再变成用木板简易做成的船,后演变成帆船、桅杆大船、金属的轮船。1298年后《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情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以及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海和新大陆的发现,自此掠夺的野心种子扎在西方人心间。

  航海时代在演变近代历史上,散发着璀璨的光芒。航海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西方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这里让人叹息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退出了这个舞台,虽然在之前中国扮演者创新的角色,并且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但是在离席的岁月中,缺失的难以弥补,乃至于最后被人用大炮轰开国门。明朝的海禁,清朝的闭关锁国,就在这个世界格局变化的时候,毫不关注,虽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开放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此举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的发展。

  航海时代与地上丝绸之路一样,最初只是商业上的贸易,随着不断发展,进而产生了文明与科技上的碰撞。在海洋文明上,最让人瞩目的一段是航海时代,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为开端,殖民与奴隶交易随之兴起,后面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未来世界的格局也逐渐展开。

  工业革命为开端,科技迅速的、大规模的转化为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科技发生质的飞跃。比起其他历史,科学史算是比较简短的一段历史,它贯穿了整个社会波动与变化,但想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必须理解他的过去。科学开端于公元五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科学进度十分缓慢,主要是当时的环境限制了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即便如此亚士里多得凭借个人智慧,开拓出了一条物理与数学之路,如果说物理是万物的起点,那么数学就是宇宙的真理

  在哥白尼出现之前,科学的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且地心学说处于统治地位。他的出现,改变了科学的性质状态,独立了其地位在,并在这之后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岁月里,科学急速发展,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智者,从培根的方法论到伽利略的天体,再到牛顿发现的力学基础创造的经典力学,一个又一个真理的发现,奠定了科学的地位,走进的大众的视野。

  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科学是发展史上必然的一个过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单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出发点,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相比其他世界古文明,中国文明能够延续,不被湮灭,其独有的命运原因何在?要了解中国唯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才能理解现代中国。《哈佛极简中国史》与中国传统历史的叙述方式不同,它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作者打破传统史学叙事方式,建立编年框架进行概述,把中国历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来划分,跨越了朝代的界限。从石器时期到周朝的结束,再从诸子百家到构建最早帝国的秦汉,哲学思想激烈碰撞,同时还诞生孔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他们先后创建了,儒家、道家、纵横家、法家,学派的不断诞生,创生了百家争鸣的“盛世举况”,与希腊文明不同的是,希腊哲学淹没在了,基督浪潮之下,而中国哲学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秦汉构建了最早的帝国,而隋唐宋元又将帝制时代推向高峰。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推六国,统一天下,因商鞅变法而兴,因法家而亡。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盛世的开始,同时也是意志上的束缚,即便是佛教的兴起,也无法撬动儒家的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科学也因儒家的关系被挤压至社会边缘

  随着时代齿轮的转动,帝制时代的高峰在明清,无法阻挡的走向衰落,最后步履蹒跚的走向近代中国。一个帝国随着一个帝国的消亡,依旧不变的是,中国人依旧屹立于在这片大地之上,《哈佛极简中国史》全景的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荣辱兴衰,汇聚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了中国史的不同面貌。如果我们在民族国家层面上思考历史,我们只会看到冲突的可能,但如果我们理解整个人类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协同合作的前进。

  极简系列各方面的融通,展现了不一样的历史,科学至人文,宇宙学至人类学,这些发展都是在历史的范畴之中。犹如克里斯蒂安在《普斯的回归》中所说:如果历史学要恢复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它可能不得不再次关注它所忽视或压抑的许多隐蔽的历史。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二):我们该怎样看待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地保持了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正是因为她的独特神秘,使其成为欧美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哈佛极简中国史》是一本广受欧美读者欢迎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其代表了欧美主流的中国史观。美国汉学家、东亚史权威,作者阿尔伯特•克雷格运用国家、地区间横向对比的方法,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从诸子百家争鸣的早期中国到构建最早帝国的秦汉,再从帝制时代高峰的隋唐宋元到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最后以步履蹒跚、探索出路的近代中国收官,试图解答——相比其他古文明,中华文明何以能够延续至今,不被湮没的终极之问。

  西周末年,生产力发生了飞跃,美得令人窒息的青铜器被粗糙坚韧的铁器所替代。铁器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更精良的劳动工具和武器,进而是更多的财富和更强大的军队。旧的社会秩序开始改变并最终瓦解,由贵族和神职人员掌控的社会规则被打破,人们需要一种更具普世意义行为准则,换句话说,就是道德伦理。早期的中国思想就诞生在这个时代。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圣王”、犹太教的救世主、柏拉图笔下的“哲人王”,三者的相似性绝非偶然,都是为了应对古代的社会危机,都通过在乱世中将伦理和历史重新联系,重建了社会秩序。

  在世界古代史上,这是一个宗教和哲学革命的时代,又被称为“轴心时代”,后世的宗教和哲学的发展都将以这些学说为中心展开。如果把周代的哲学革命与其他哲学革命相对比,它与一神论的犹太教以及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与印度教和佛教也不同,而与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比较相似,两者都极富创造力,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两者虽然相似,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却远远胜过了希腊哲学。“雅典的光荣”之后仅仅几个世纪,希腊哲学就被基督教的浪潮淹没了,成了神学的婢女,直到文艺复兴之前都没能作为独立的思想力量重新出现。相反中国哲学尽管曾在几个世纪里受到佛教的冲击,但重新巩固了自身的优势地位,并一直保持到20世纪早期。当世界各地的其他文化都在宗教浪潮的冲击下日益衰落时,早期的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却能保持对中国的持久影响力。

  书中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其一,历代王朝支持儒家思想与宗教相互制衡,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其二,儒家思想也有宗教的维度,它包含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人立于天地之间。理想情况人间由圣王统治,圣王通过个人德行的力量和祭祀来平衡天地宇宙的力量,达到和谐

  中国与欧洲总体上的相似性一直持续到6世纪。两者都经历了伟大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乍看之下,汉朝灭亡后的三个半世纪与罗马帝国瓦解后的同一时期惊人相似,中央权威崩塌,私有军队出现,贵族财产与地位得以确定。曾与帝国结盟的野蛮部落侵略和掠夺了帝国广大区域。非世俗的宗教传入,挑战之前的正统世界观。一如基督教挑战罗马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在中国新道家及其后的佛教挑战儒家的地位。

  但从6世纪晚期开始,本质上的区别出现了。欧洲日渐衰落,进入了分裂封建和倒退的时期,帝国的幽灵仍然游荡在欧洲的记忆中。但现实却是,即便经过了几个世纪,诸如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这样小的地区,要实现内部统一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更谈不上重建一个泛欧洲或泛地中海帝国。相反,中国与欧洲面积相当,并且在地理上并非一个天然的政治单位,却重建了统一的隋唐帝国,在财富、国力、文化和统一治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书中认为,中国能重建帝国可能有四个原因。其一,佛教在中国的胜利不如基督教在欧洲的胜利那样彻底。其二,中国的文化具有更强的同质性。其三,汉代之后,中国北方各政权均建立在汉人的农业经济实力与草原民族的强大军事力量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其四,或许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人口密度。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处于统一还是分裂的状态,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一人口特点导致了一种与欧洲截然不同的历史。

  人口密度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对蛮族征服者的同化比欧洲快得多。中国拥有更多的耕种者,提供了更多的富余农产品,能够供给北方。更多的人口也意味着更好的交流和更好的商业基础。诚然,汉朝灭亡后的几百年间,中国的经济和城市都出现了衰退。但中国的经济水平依然领先于中世纪早期的欧洲。

  解释隋唐时期重建统一帝国的四个因素,同样适用于宋朝和其后的朝代,甚至更为贴切。随着更多学校的设立和识字率的提升,儒家思想和大一统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10世纪时,中国的文化相比四个世纪前具有更强的同质性,对外来文化的开放程度则有所降低。人口也有所增加,长江流域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心。

  在元代,即使是在蒙古征服者的统治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也能够得到重建,可以用其所创造的利益来解释。对蒙古的军事领袖来说,官僚化的国家是一架庞大的税收机器,能够供养军队,并且提供财政收入,其数额超出同时代欧洲君主的想象。

  到了明代,中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并非是在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前,郑和早已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过东非和红海沿岸,而是中国拥有探索全球的航海技术,却决定不去使用。书中认为,中国人缺乏不安定、贪婪、信仰和好奇心这几种因素的结合,而正是这些促使葡萄牙人出海远航。

  直到16世纪,从多方面衡量,中国仍然领先于欧洲。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或世界上其它地方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为什么在中国那样复杂的商品经济中没有产生工业革命?

  这本书告诉我们,明清的商业增长没有带来机械工业的突破。即使在19世纪,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依旧会使发展西方那样的机械工业无利可图。

  官僚体制是现代性的关键组成要素。它对行政的作用如同流水线对制造业的作用,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任务,使效率大大提高。早在唐代和宋代中国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而西方直到19世纪,才出现可与之比肩的德才兼备的官僚体系。西方的官僚来自新生中产阶级,加强了君主制和后来的民族国家的权力,他们对抗封地贵族,代表了才能对世袭特权的胜利。中国官僚与欧洲官僚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使行政更高效。中国官僚是精英,才能出众,受过中国经典教育,正如英国官僚受过古希腊罗马经典教育。但中国官僚在某种程度上又与欧洲不同。他们掌权了至少一千年,是拥有田产的士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世袭贵族。尽管有才能,但他们并不站在旧制度的对立面,而是拥护旧制度,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主要障碍。

  书中还反复提及,中国对其他文明和民族不感兴趣,视为蛮夷。中国人对其他文明缺乏兴趣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自身文明的丰富性深为欣赏,其核心政治制度——皇帝、官僚、科举制度、士绅和儒学的凝聚力多个世纪以来一直稳如磐石,证明了自身价值。中国人的信仰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和内在化,几乎是一个封闭体系。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成为扩张、侵略的帝国主义力量,其工业产品和坚船利炮到达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信仰自由贸易,并用武力将之强加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引发了遍及全球的变化。19世纪中国的历史图景也被染上了一层黑暗的色调。我们称之为近代中国,但它更多的是中国遭遇近代西方的世纪,而不是中国自己走向近代化的世纪。从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从今天的视角回顾,我们注意到,儒学比任何其它地区的超世俗宗教对科学和现代观念的阻碍都要小。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或基督教不同,在面对更加强大的19世纪科学及相关信条的世俗主义时,儒学的世俗性正好使其分解,让位于科学的世俗主义。另一方面,那些深植于社会的儒家价值观,使曾作为儒家思想组成部分的哲学体系得以留存。事实上,在儒家社会崩塌的废墟之中,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更为强大的民族主义。

  “五四运动”对传统的激烈批判宣告了儒家社会的终结。书中写道:在中国思想革命初期,马克思主义并不引人注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中国的情况并不相符。但是,1917年俄国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列宁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后的危机阶段的定义立刻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因为他将中国的弊病归咎于西方,并为“封建”中国跳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性。

  在《哈佛极简中国史》的最后章节,阿尔伯特•克雷格将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的伟大胜利,描述成利用民族主义赢得的胜利。又将共产党的基层干部与儒家士绅相比较,得出——共产主义强调科学、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在未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与儒家关注形而上、社会和谐与昔日遥远的黄金时代具有本质区别。并且在全书的结尾部分用预言式的笔调写道:事实证明,在组建政党和军队时极为有效的组织方式,用在发展经济上却效果欠佳。而大众动员并不能取代个体积极性,这一点很快就清楚了。

  然而书中却没有提到,一如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应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进行改革、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来摆脱危机。在今天,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找到了发展经济、提高个体积极性的方法。

  我记得,美国高中大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洋洋洒洒一千多页的内容里有六十页有关于中国。该书叙述历史的方法类似于《哈佛极简中国史》,非常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将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中进行讨论,并通过表格和科技树,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可以说,美国人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可是,虽然美国政府称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在这本教科书中,却一直把台湾问题模糊化处理,将“台湾”和“中国”错解成相对立的概念,而不是表述为“中国台湾”。再有,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书中写道:中国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中国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的贸易顺差。而且,书中还对肮脏的鸦片战争进行了粉饰……

  对于美国这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而言,研究和学习别国历史,可以从中汲取精华、寻找捷径、避免走弯路。但是,具有严谨细致的研究方法和相对客观的研究成果,并不代表就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对他国的历史妄加评论,更不能因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就将意志强加于他国。作为历史书中的当事国,我们不能偏听偏信,应该保持清醒,对书中显现出的美国标准提高警惕。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诗叫《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揭示了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当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国家、地区间横向对比的方法,并通过历史与今天的联系,将历史事件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这样就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历史规律。但是,在近现代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研究中,由于国别和政治立场的不同,研究者往往先入为主,对研究的对象带有主观成见。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在创建之初,就拥有“独立、平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共产主义则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在生产和生活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其实,这三种思想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让人们享有幸福的生活。只不过因为,三者所处年代以及历史人文环境的不同,崇高的理想不得不让位于世俗,于是造成了实践上的巨大差异。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写道:“历史的道路不是康庄大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跋涉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人,我坚信人类社会一定能寻找到真理、战胜利己主义、实现道德理想、达成世界大同。

  特别鸣谢拾光书屋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三):论中国史我只服《哈佛极简中国史》,读的我笑出鼻血。(翻译的锅躲不掉)

  布衣皇帝几人说。 汉高祖出身布衣,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后来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 (陈霸先表示:“Are you ok?我知道你指的是朱洪武,但是你作为历史学家是不是忽略了我的存在。”) 脑洞比较学。 罗马人认为,丝绸是从植物上采摘下来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这么理解。) 中国人认为,老子曾经到达印度,释迦摩尼成了其弟子,佛教是道教在印度的分支。 三藩叛乱(见配图1)。 作者将三藩叛乱写做三藩起义,首先起义这个词在中国的文字表达上是褒义的。 其次个人不知道,他是站在何种角度上写书,如果是皇汉那么我无话可说。 如果是真的历史学家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义和拳不应该是仗义和谐的打两拳吗。 拓跋不是我们鲜卑头子的姓氏吗。 不可多讲,吃了文化的亏。[em]e400824[/em]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四):《哈佛极简中国史》纯干货

  中国早期

  中国最早出现人类是十万年前、称为北京人、在中国北方平原地区发现、脑容量较小、用碎石制造工具、并使用火烹调食物。但于5万年前被非洲迁来的智人所取代、智人脑容量较大、以会使用石片制造工具、中国此时进入旧时器时代。公元前6千纪,中国进入新时期时代,新时期与旧石器时代区别在于在磨制石器同时,发展农业、畜牧业、冶陶业。黄河南部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主要作物为粟。南方开始种植水稻,小麦有西方传入中国。

  青铜时代早期-商朝

  公元前2000年、中国进入青铜器早期、通过考古发现了一些刻有字符的甲骨和青铜器、甲骨上记载的诸王名字与史料记载相符,正是当时的商王朝,但是在商王朝之前还有一个夏朝、但是没有载体记载相关朝代的文字、所以没办法判断夏朝是否有文字、也许有、也许没有,现在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甲骨文、早期青铜器是在商朝出现的。先说说甲骨文、甲骨文是当时王室贵族们用来占卜的、因为甲骨有烧过的痕迹,现在判断当时占卜的方法可能是把问题刻在甲骨上,通过焚烧、有部分烧毁还是什么的来得出结论、现在来看很幼稚,当时君主问的问题特别有趣,例如是哪个祖先领国王耳朵疼?要出生的孩子是男孩吗?这类的问题。在商朝的政治机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邦国,在这些邦国周围是一些村落。当时是怎样出现阶级划分的,说来体现了一个真理、武力决定实力、拥有青铜器锻造技术的这些人、能够制造青铜武器、盔甲、战车这类有较强杀伤力的武器、这些人能够凭武力剥削其他群体、这些少数人就控制了大多数人、成为贵族、住在邦国的中心,生活特别奢靡,而在这些中心四周有大量的村落,但这些村落遗址中没有发现任何青铜器制品、依然停留在新时期时代,人们生活在狭小的地穴里、只发现一些陶罐。历来恃强凌弱,在商代就有集大成体现,出现了人殉,王室血统的人去世后,有数以百计的奴隶、俘虏、和之前的侍从都会做陪葬,或者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前也会用活人和牲口做供品,非常残忍。

  在商代人们开始记录日食月食、已经颁布了历法,一月30天、一年360天、这个历法只要用于指导农业、百姓据此来播种和收获。

  青铜时代晚期-西周

  商代时,在黄河支流的河谷地带生活着另一个朝代周,周比商落后,仍处于新时期时代,但很好战,史料记载,商有一位昏庸残暴的国王纣,百姓怨声载道,公元1050年,商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和东方叛乱部落的战争中元气大伤,周趁机联合对暴政不满的诸侯国,推翻了商的统治。推翻后周沿袭商的统治,周王封亲属和其他贵族为诸侯,统治各国。这是一种非中央集权的分封制的统治方式,血缘纽带是周王朝统治的根基。“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类似于英国封建贵族中“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社会等级呈现出:“国王—贵族地主—文官武士—农民、奴隶”。虽然商沿袭了商的统治,保持了青铜礼器的习惯,但周人的铸造技术无法与商相媲美,商代表青铜时代的巅峰。

  铁器时代:东周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1-公元前481) 、战国(公元前460-公元前220)

  西周最后一位君王周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反复下令点燃烽火为了让妃子一笑,当是烽火用于蛮夷入侵时向各诸侯国发出求援信号,褒姒看到诸侯军队整装集结却扑了空后会高兴的拍手。但诸侯国厌倦了被戏弄,当蛮夷真的入侵时,他们以对烽火无动于衷,最终周幽王被杀,都城陷落。周平王继位,将都城迁至陪都洛阳,东周由此开始。

  东周第一阶段史称“春秋”,由史书《春秋》而得名,迁都洛阳后,周王室再也无法恢复旧时权威,政治权利名存实亡,与各诸侯国间的血缘纽带变得十分脆弱。公元前7世纪,已出现各诸侯国自治共存的局面(春秋5霸?),较大的诸侯国开始向外扩张,征服周边小国。东周的第二阶段为战国,由史书《战国策》得来,强国不断吞并,小国不复存在,到公元前4世纪,这时期只剩下八九个国家争霸,最终等待一个国家统一全国。

  这一时期,由于人口增加,农业成为经济的唯一支柱,为了开垦新的土地,铁质工具开始被制造,提高了农业产量,甚至出现结余,灌溉技术也被提到了很高地位,到公元前3世纪,我国人数达了2000万人、一越成为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直至今日。同时商业开始发展,商人利用战时修建的道路,用马匹、牛车、船舶、骆驼等运送货物,地区之间进行产品贸易,铜钱、贵金属等已成为交换媒介,虽然当时战争不断,但考古出的青铜钟、青铜镜、漆器、乐器等证明了当时中国物质生活的丰富。

  因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军队中出现了配备弓箭的骑兵,与传统战车相比,机动灵活。为了扩大军队力量,这些诸侯国家将农业和商业转化为军事力量,开始征税征兵,善于治理国家的谋臣称王管理诸侯国,军队力量非常强大。

  因这时期有文化的人被重用,学校建立起来,在官员之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阶层-士,士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可称为国家的人才储备阶层,因此,出现了创造“诸子百家”局面和改变中国文化的思想家。

  中国哲学的诞生

  春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兴起,同时期的前后几百年间,在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和宗教先后诞生。如南亚的印度教和佛教;地中海的希腊哲学和犹太教,犹太教日后衍生出了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和思想都在河谷文明的发源地附近出现,如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等等,因为农业发达,城市居民中很多人受过教育,从事商贸等、这些文明都具备宗教和思想突破的物质基础。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由贵族和神职人员掌控的社会规则被打破,人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普世意义的行为准则,也就是道德伦理。这些思想和宗教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普世价值观。所声称德思想对所有人都是真理,恒古不变。因此,这些思想可以广为传播,能够被一些如日本、越南等习俗与中国迥异的国家所接受,延续发展至今。

  周代的思想有诸子百家之称,但是否达到百家已无从得知,很多典籍在秦代粉丝坑儒运动中被付之一炬,但留下除儒家、道家、法家等主流学派思想外的学派文献,可见周代思想的包罗万象与蓬勃气息。以下是一些学派代表思想:1、纵横家:主要教授外交谈判中的游说技巧,通过讲历史故事来为诸侯国执政提供指导,实用性强。2、名家:主要探讨逻辑关系。如白马非马,意思马与白马并非一个概念。3、兵家:用兵作战的技巧。4、阴阳家:研究宇宙运动。5、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克服人的私欲,主张简朴,反对战争。提出要想强大国家,臣民必须遵从统治者,统治者必须顺应天道,而天道会惩恶扬善。

  儒家:孔子把自己描述为传统的传承者和捍卫者,而不是革新者,他将商周两代的早期帝王理想化,奉其为道德典范,并从周代典籍中探寻,并将这些典籍及后世一些文本视为儒家经典,如《五经》:易经、春秋、礼记、尚书、诗经。

  面对社会和政治层面,如何治理国家,儒家:提出通过重用君子而实现,因为君子能够成为众人的道德楷模,每个人守道德、下至家庭成员个体、上至帝王达到完美和谐。

  道家:提倡无为。

  法家: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赏罚分明。

  中国最早的帝国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东周晚期各诸侯国中,秦国最强,位于渭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技术发达(都江堰),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且尊崇法家政治,社会井然有序,迁入大量别地人民,军事力量强大,都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国于公元前256年推翻了东周王室的统治,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朝代-秦朝。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他聪明智慧、精力充沛、行事果断却也难以捉摸、冷酷残忍。27岁的秦王嬴政用了11年掉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统一全国后,秦朝建立了郡县制,中央政府下设十四个郡,郡又分为若干县。采用法制而非人治,庶民和贵族都要遵守法律,所有人都要缴纳赋税,由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了之前的分封制。还修建了驰道、统一了度量衡、文字(篆体)、车轨、和思想(法家、焚书坑儒)并为抵御外敌入侵,将周时期各地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2000公里长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宫廷中阴谋四起,宦官赵高唆使秦二世杀掉李斯,因为秦朝的严峻刑法使百姓苦不聊生,此后,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最终,公元前206年、秦朝土崩瓦解,仅延续了一代就分崩离析。

  西汉

  秦朝灭亡后,身为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刘邦起义后建都长安,改朝代为汉,为了避免专权暴政,重蹈秦朝覆辙,前几任君王都轻徭薄赋,勤俭节约,休养生息,使得经济恢复、粮仓充盈,积累和很多财富,史称“文景之治”。

  公元141年,16岁的刘彻继位,他为人果敢、聪明、魄力非凡但也迷信多疑,将个人专职推至高峰。武帝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向商人征税,降低币值,买卖部分官职,对盐、铁、酒等经营收归官有,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并修建黄河运河,连接起中国北方的两大经济区。汉朝可谓内忧外患时期,对外受到匈奴威胁,对内地方诸侯国谋反。战争于和亲是当时处理对外关系的两个重要手段,汉武帝推行“以夷制夷”,与邻近民族结盟通商,并与汉朝和亲,王昭君便是其中之一。但汉武帝之后的几代皇帝都软弱无力,汉王朝气数将尽。王莽改朝换代自立皇帝,改国号为新,并将国家垄断推至巅峰,导致人心疏散,起义军将其杀害并分其尸体而食之,新灭亡。

  起义军刘秀在乱局中取胜,他为西汉皇室后裔,因此建立东汉。东汉早期,中央政权逐渐恢复,较短时间内就使国家恢复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繁荣,并与南匈奴达成同盟,和平相处。但东汉后期的皇帝多软弱无能,使得宦官掌权,权倾朝野。公元190年,军阀董卓废掉少帝,杀太后,设新军汉献帝,屠杀宦官2000余人,剿灭了宦官势力,树立了武官地位。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接替汉室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原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并于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371年,司马睿建立东晋,而北方则被少数名族占据,“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就是这时,刚一统的中原又四分五裂进入南北朝时期。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快速发展,佛教推崇的教义是:人生来是苦难的,苦难的源泉是欲望,但死亡不能摆脱苦难,仍要遭受因果轮回,只有通过现世的修行、涅槃才能摆脱轮回,最终通往极乐世界,北魏时期的佛像艺术声名卓著。当时发展出了一种新道教—玄学,它是玄学推崇老庄,同时把孔子至于更高地位,民间出现一些道教派别,但这些派别于早期道家哲学并无关联,人们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开始炼金术,试图通过炼丹成仙,但炼金术并没能长生不到,但它促成了医药、火药、染料的发现。

  魏晋时期的很多思想家开始隐退,寄情于山水,喜于作诗饮酒,著名的有“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体现了当时名士对自然心性的追求,“放飞自我”。

  帝制时代的高峰—隋、唐、宋、元

  公元589年,将领杨坚统一全国,史称隋文帝,隋文帝重整税制、重修长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其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加上叛乱爆发、自然灾害频发,再次出现了贵族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李渊最终胜出、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统治短暂29年的隋朝宣告灭亡。唐朝建立后,李渊封唐高祖,定都长安其次子李世民即位,封唐太宗。唐朝建立后政治制度采取高度中央集权,皇帝之下分为十二卫(遥领国家军队)、御史台(监察机关)、政事堂(相当于“国务院”)下设三省六部直至县。选贤任能、开拓疆土、佛教达到发展巅峰,如白马寺、敦煌莫高窟等,文化交流空前盛大,对朝鲜、日本等国影响颇深,诗歌造诣达到巅峰,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等。女皇武则天名武曌,本是唐太宗的一名才人,唐太宗死后,她与其他无子嗣的嫔妃被送入感业寺当尼姑,李忠治登基后又将武曌接回宫中并册封,后立后,自李治中风后,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她攻于心计谋杀流放了很多对她政治不满的朝廷重臣,高宗去世后,垂帘听政七年,后废掉自己儿子,自己称帝,迁都洛阳,改朝代为周,史称“周武王朝”,称帝22年后,82岁被迫退位。武则天冷酷无情却精明能干、擅长选贤任能,她统治时期政治稳定,唐朝疆土扩张为最远。

  进入九世纪的唐朝晚期,唐王朝日渐赢弱,藩镇割据已将国家分裂为许多个独立的小政权,公元907年,唐朝覆灭。

  五代十国

  唐后藩镇割据已将国家分裂成多个小政权,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公元923年李克用灭后梁建立后唐,后唐内发生内乱,石敬瑭以割据烟云十六州为代价引契丹军攻灭,建立后晋,后契晋关系恶化,契丹灭后晋建立辽朝,同时刘远之在太原建立后汉郭威篡后汉建立后周,后周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南方地区建立十个最强小国,公元979年被北宋攻灭实现全国统一。

  宋朝:公元960年后周发动兵变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宋朝,建都河南开封史称宋太宗。公元1127年失去北方领土,在南方建立政权,建都杭州,史称南宋,宋朝共统治中国320年。宋朝人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均田制被两税法取代,农民可自行买卖土地;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增加了政府税收,征兵这一残酷赋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南方一种早熟稻被广泛播种,使得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南迁、农业增产、文化南倾,使得中国的重心南移;技术方面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有孔铜钱、指南针等使得宋朝的商业和对外贸易更加发展,商业税的突出为国家创造出较大财富;官吏选拔上,宋代官位最高者通常是平民出身,由科举考试选拔而出,宋朝严格了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选贤任能,国家出现科举精英人才;文化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学校增多、识字人群增多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科举制,宋代文化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峰期,陶瓷技术精湛、诗歌、绘画、文人辈出,如苏东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哲学思想具有创造性,朱熹将儒家思想与佛教形而上概念相结合,重申了千余年前孔子阐明的道德真理,他认为人性是宇宙的一部分,包含道德准则,可以通过学习和冥想来把握,理解了这些内在的道德准则就能实现道德上的升华,士人由此将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典范,而非行政制度。他的儒家思想也是我国延续至今使用的儒家思想。

  元朝

  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是铁木真,凭借卓越的生存能力,他于44岁统一蒙古部落,成为大汗,当时仅有150万人口的蒙古人创造了奇迹,征服世界,将领土扩大到俄罗斯、波斯、缅甸和朝鲜,所向披靡的原因可分析为训练有素的军队、将军队编制,便于灵活操控,并使用杀伤力极强的复合弓,依靠马匹和自身补给,能够迅速远行;政策开放,禁止蒙古部落间征战,拥有了内在凝聚力;蒙古人征服欲强,享受战利品带来的喜悦;公元1241年蒙古占领了整个中国北方,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60年被选为大汗,1271年于大都(北京)建立元朝,并与南宋开战,横扫中国南方,1279年南宋灭亡。建立元朝后,作为外来军事征伐取得的政权,元朝对内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在全国各地驻防部队,官吏采用等级制度,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少数民族、三等为北方汉人、四等为南方汉人,科举考试此时期名存实亡,这种政治制度产生了一种艰难的共生关系,蒙古统治者不信任汉人、而多数汉人也将蒙古政权视为趁乱外来的谋利者,将蒙古统治者视为军事压制,蒙古人不会汉语、朝廷的政令以蒙古文发出,后逐词翻译后发给地方官,但两种语言句法区别巨大,使得译文怪诞难懂。

  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突出贡献是元曲,后与昆曲结合发展为京剧,印刷术、火药和中药等传播至中亚,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行纪中,记述了东方的繁荣与财富,使得欧洲人对东方探索有了浓厚热情。元朝对宗教的态度吃宽容鼓励,基督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都有较大发展繁荣。

  由于蒙汉关系的艰难、赋税沉重、外部威胁、自然灾害等,使得元朝于1368年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

  明朝

  1368年,农民起义中的朱元璋成立起义军,他勇敢、精明、富有远见,对抗蒙古帝国,在长江流域建立了坚固的军事基地,建都南京,建立明朝,称洪武帝。朱元璋是一位独裁者,废除了高官参政的中书省,所有决定由他一人做出,每日处理千份奏折,但同时也是一位暴君,设有自己的密探和监狱,对朝廷有微词的人都会受到残酷折磨,由于自身为贫苦农民出身,他重农抑商,废除垄断官营、禁止对外贸易。

  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帝在位期间组织编纂了伟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囊括了当时全部学科门类,收集了当时中国存世的绝大多数书籍,修建了皇权象征的紫禁城。并派宦官郑和(回族)下西洋,目的不在于贸易,而是宣扬国威,领遥远国家向中国称臣朝贡,当时依靠指南针和星象图已具备探索全球的航海技术,但由于耗资巨大却收效甚微变仓促结束了,比葡萄牙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早了50多年。但明朝的前期几位皇帝的作为强大有力,后期好几位皇帝表现出对政治毫无兴趣,沉迷于游戏和酒色,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被吴三桂于1662年俘杀于昆明。

  清朝

  16世纪后期,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同意了女真各部,其子皇太极称帝,定国号为清,定都沈阳。当明王朝叛乱四起时,满族人趁乱入关,1644年迁都北京,开始了368年之久的清王朝统治,清朝统治前期主要巩固统治,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镇压了三藩起义、收复了台湾,使中国成为中国国家统一整体的一部分。满族统治者与蒙古人不同,在征服中国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汉化,已具备管理满洲地区汉人的经验。清朝前期,繁荣强盛达到鼎盛,两位才能卓绝的皇帝有很大关系,康熙7岁继位,13岁亲政,他精力充沛,每天黎明时分便起床批阅奏折,熟读儒家经典,在位61年间6次南巡,堪称帝王典范;康熙的孙子乾隆在位期间,清朝的繁荣更是达到了顶峰,南巡微服私访、支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励精图治。

  清朝在军事上将军队以旗为单位,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满族人不得与汉人通婚、子女必须学习满语、女儿不得缠足(缠足开始于宋代的部分精英贵族中、到明代时已在贵族中流行、至清朝时,普通百姓全部缠足,只有两个民族不缠足,一个是南方的客家人、一个是满族人,康熙曾下诏令禁止缠足,但汉人仍然缠足);制度上采取“满汉分治”,中央政府的关键职位都任命一满一汉两名官员,至省级以下官员基本全由汉人担任,这也是清朝与元朝相比能够长久统治的原因。

  对外贸易上清朝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的城墙外开展贸易,不得进城,也不可带家眷、必须服从中国法律,乾隆收下英国使者的礼物却拒绝了开放港口的请求。明清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但17世纪大爆发的创造性开始渐渐消退、最终熄灭、变成狭隘、墨守成规和呆板。明代出现青花瓷、清代出现珐琅彩,文学方面小说创作突出,《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言二拍》《肉蒲团》《金瓶梅》等。

  18世纪时我国同英国、印度开展三国贸易,英国向印度销售货物、印度向中国销售棉花、中国向英国销售茶叶,当时我国处于白银流入的贸易顺差,但英国将棉花变成了鸦片,使我国逐渐转为贸易逆差、大量白银外流,我国意识到鸦片危害,开始采取禁烟行动,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关天培夹击英国战舰,惹怒英国于是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将之前乾隆皇帝建立的“广州体系”完全打破并赔款,更多的鸦片进入中国,蚕食国人。但其他商品的贸易增长仍未达到外国人预期,外国人归咎于中国官员设置了人为限制,因此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又与英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巨额赔款,开放了新的通商口岸,及鸦片合法化。同时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地区割给俄国、《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和太平洋沿海割给俄国等。

  太平天国运动

  政府的软弱无能激起了民间强烈不满,洪秀全曾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告以失败,于是患病出现幻觉,接触了新教布道教,宣称自己是耶稣的弟弟,要来拯救受难中的中国人,创立了拜上帝会,破坏孔庙,两年后宣布成立太平天国,太平军人数达百万。太平天国禁烟片、饮酒、赌博、娼妓和缠足、宣称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要求土地平分、将社会狂热和社会平等幻想于一体,但由于领导者们受教育水平低、无法进行有效治理,小农意识严重,使得这些设想都是空谈并没有付诸于行动,洪秀全本人妻妾成群过着奢靡的生活。客观评级太平天国运动,它对中国所造成的伤害也是空前的,太平天国运动14年间,有6000万人口死于战争和灾害,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都没有恢复到叛乱前的水平。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五):感受历史中的细节

  感受历史中的细节

  评《哈佛极简中国史》

  很多人说,历史其实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历史学家和学者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识和判断,描绘他们心中的“小姑娘”。和我们的生活感悟一样,尽管每天过的大同小异,但是每天的感觉都会有很多的不同;我们在一遍一遍地阅读历史,其实也是在一遍一遍地品味历史中的细节。《哈佛极简中国史》用精炼的语言和外来者的眼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在学校里,其实我们就已经读过很多正统的历史知识,随着阅读的扩展和人生阅历的积累,还有很多专业人士在知识上的一些启发,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历史细节和对于历史的判断。不同角度的阐述和不同观点的争辩,会让更多的历史事实得到澄清与确认。这本《哈佛极简中国史》自然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角度,作为一个西方人,他的一些观点更多是基于资料的收集和理性的判断,没有包含太多的自我因素在其中,自然会有“旁观者清”和直接明了的观点。出于学术的直言推理判断,在阐述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放到世界文明历史之中,亦能起到明确中国文明在世界历史中定位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广泛,翻译水平逐步提高,也让文化之间的比对分析和传播弘扬显得更高效,本书的出版发行也是一个例证。

  文章的内容,是按照传统中国历史的断代史写法进行的,这种相似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和我们以前看过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抽象的,这种抽象会让历史的表达到传播都会产生不同的衍变,不同的衍变也只有通过细节的不断回顾、感受和探究才能更加清晰明了一些。文章中作者还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诸如“在中国历史上,对人民的关怀只是一句空话,动乱只发生在政府羸弱而非暴戾时”、“封建帝国大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教化、官僚体系和士绅阶层”等等,这种见解很难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历史书籍中能见到。随着中国历史的推移,把她放到世界文明的大摇篮中进行对比,发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和生命力,也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发现文明的固步自封,用叙述和对比勾勒了一个相对清晰的简明中国历史细节。

  中国的历史还缺少什么?不缺少传统的文明,不缺少历史的经典,流传至今的很多文明依然被众多人引用着。我们缺少的是经典的传承,更缺少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去回顾历史,不停地感受现在,运用传统的经典和文明为我们的现实增加色彩。

  2017-2-27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六):国人的坚守与融通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1个文明社会,其中中国社会是文明特征保留得最完整的样本,是“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中国北接草原,西接沙漠,南连丛林,东凭太平洋,在地理上很容易形成封闭。也正是由于天然屏障的阻隔,中国人克服了自然和空间的障碍,不但将古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保留下来,更在传承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伟大的中国正在昂首阔步走在通向民族崛起的康庄大路之上。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七):极简不简单——哈佛极简中国史

  这阵子,北上广地铁站的丢书大作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这是作秀,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重启全民阅读的新篇章。暂且不提这个行动最后成果如何,至少我所知道的是,现如今中国人的阅读率和阅读量仍然很低。赶英超美就不用想了,甚至于一些亚洲小国比如泰国在读书数量上比中国都要强。在中国除了读书少以外,另一点就是读书难。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人们,对于大厚本的、有深度的科普类、历史类、政治类书籍望而却步,把更多的读书时间分给了通俗小说、心灵鸡汤、成功学、养生保健这些书籍上。并且在读书时也有急于求成,尽快见效的心理,人们很难静得下心来去读一本与生活和工作无关无用的书籍。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读书喜好和读书习惯,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四本的极简系列,包括《极简人类史》 、《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 、《极简海洋文明史》。用有趣、有料、涨姿势为口号,号召人们踏进历史的领地,掀起一场阅读的潮流。

  极简系列虽然号称极简,但是内容却并不简单,作者用极精细的笔墨,勾勒出了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和海洋文明史。历史细说起来讲上一辈子也是做得到的,即使如今已经分出门类,但是要将这一门类的历史讲好依然不容易。现存的史料需要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同时还需要在彼此冲突的史料中做出选择,能够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极简历史除了要做到这些,还需要将语言和时间加倍提炼,这样写就的才能称之为极简,而对于历史来说,只有梗概,没有故事太过于枯燥,而细节多了,篇幅内容必然增加,这里面的取舍是一个大学问,幸好,这个系列的作者们功底都够深厚,这一本本历史读起来,框架清晰,重点突出,在趣味性上也有保留,极简系列将探索历史的门径就此铺就,等待着读者去做更深的探索。

  科学史算来是比较短的一段历史了。开端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科学更准确的形容应该称之为神学。他们研究世界的构成,精神的构成,提出了种种如今看似荒谬的假说,但不可否认,就是当时的那些人,为科学做了一个开端。科学之路发展的既艰难又缓慢,原因主要是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探索。但人群中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依然借助个人的智慧,探索出了一条通往物理和数学的道路,科技的文明因此而有了增长的空间。

  当科学的真正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时光已经流逝了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里,科学的发展几无可谈,直到哥白尼出现,科学开始了他独立于宗教神学的立场,并且在之后的岁月里,急速发展。在哥白尼之前,地心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即使关策所得数据与地心说的计算不符,人们依然固守陈旧的思想,拥护古老的权威。而科学永远没有权威,永远没有绝对的正确,突破宗教的限制为科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生产力的提高为制造更精密的工具提供了基础,而这之前一千余年的积累则成为了科技爆发的动力。在这里,培根提供了方法论,伽利略用实地验证说明了什么才是真理,胡可用实验工具证明人类可以认识更多的未知,的牛顿一手构筑了覆盖宇宙的力学基础。科学终于被人所重视,而我们也在科学的益助下,开始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科学不断发展,人们的研究对象却永恒不变——我们生活的地球,包括我们自身的各种生命,地球之外广袤的宇宙。在科学兴起以前,宗教神学占据一切,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神学家做出论证,证明地球的生命开始于4000年前。但随着化石、岩层的发现,人们开始认为地球的年龄不止于此,但是究竟有多少,人们只能猜测,无法得出准确答案。直到1898年放射性原子的发现,人们找到利用原子衰变计算时间的方法,将地球形成的事件推测至40亿年。

  地球在这漫长的40亿年间如何变化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同样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猜测与研究。起初大灾变理论占据的上风,居维叶认为,世界曾经经历过6次灾难性巨变,他认为巴黎地层发现的截然不同的化石可以证明他的观点,而且这个理论与创世纪6天的故事不谋而合。但是随着年轻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均质论取代了灾变论。世界如今的形貌并非突然而成,而是因为风、水、光的作用,在上亿年的岁月中缓慢改变行程的,而均质论的提倡者赖而也在西西里岛,法国立马涅平原等地找到了支持他观点的证据。然而大灾变理论却又在20世纪80年代重回科学中心,放射性元素铱的异常出现引起了阿尔瓦雷茨的注意,随后他各地寻访调查,找到了位于尤卡坦海岸的陨石坑,证明了地球曾经却是发生过大灾变,而恐龙和其他一些生物的灭绝或许就是与此相关。

  关于生命的科学永远离不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但进化论在当时解决不了靠什么能使子代继承遗传父代的特点,孟德尔靠他的实验得出了遗传的规律,赫胥黎发现的基因则进一步说明了进化的秘密,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生命的秘密一步步被打开,如今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没有能全部解开生命的秘密,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人们对的宇宙认识从最初的想象猜测,到运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变化。从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现在人所皆知的太阳系,银河系等宇宙结构。经典力学也在对宇宙研究产生的量子力学前轰然倒塌,相对论论证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宇宙为我们大开了门,但我们所能接触的依然微乎其微。但人们也尽自己的可能去猜测去推演宇宙的产生和宇宙的变化,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运而生。

  大爆炸开启了宇宙的生命,进而产生了星系,产生了地球,产生了生命,产生了地球上的主宰——人类。一部极简人类史,就由宇宙大爆炸作为开篇。人类史用薄薄一本小册子讲起来实在不易,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朝代、历史时期的划分都是讲述人类史的难题。在这本书中,作者采用了新的划分方式,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作为断代,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人类史。

  文明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生产力也随之不断发展。在文明初始的时期,即公元前25年,那时的人类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处于采集狩猎时期。当时人类数量稀少,发端于非洲地区,那时的非洲物产丰富,靠采集狩猎人们可以生存。人们组建部族,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社会等级制度尚未建立。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不断迁徙,踪迹遍布如今的各大洲。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稳定的农耕时代逐渐取代了采集狩猎时期。公元前8000年,人类开始种植谷物,驯养牲畜,由于种植农作物带来的财富积累,人们开始渐渐习惯于定居在固定的地方。城市慢慢出现,帝国逐渐形成。在农耕时代,科技进步和交流沟通都十分缓慢,各地因此发展出自己独立的特性。总体而言,农耕时期,社会的根基是农村,人口活力明显加强,社会等级开始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农耕时代以各种不同的帝国文明为顶峰。

  接下来就是科技、文明、社会飞速发展的近现代。以工业革命为契机,因大海航时代的到来,技术文明的沟通交流日益增速,科技改变了社会,帝国崩塌,自由民主平等的世界到来。而这一切首先要归因于农耕时代的积累,而商业的发展,全球交通网络的建成,西欧通过工业革命的崛起,最终形成合力,让世界进入到科技文明的近现代。

  让世界进入近代的因素中,其中的一股力量来自于大航海时代,它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资源、人口的沟通交流,促进了农耕时代的发展和转变。而大航海时代正是海洋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受惑于精美插图,在这一辑极简阅读里,我最先翻开的海洋文明史。精美的插图配合着精炼的语言,海洋文明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上推至公元前四千年,人类就已经开始用原木或者芦苇造船,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但海洋文明史的开始则要往后在推2000年才有明显的进展,其实海洋文明史说穿了就是一场对于世界的探索征服掠夺的历史,中国在初始的时候扮演了一个开拓,创新的角色,自然也收益颇丰,但是中国在海洋文明史至关重要并且也是急速发展的那一时段,竟然默默离席,任由他人坐大,后果自然你我皆知。

  作为中国人,在看这种涉及全球各个国家历史影响的时候,总不自觉的关注着中国,其实在海洋文明史上,中国占得分量真的实在太小太小,中国虽然也曾在唐代,尤其是宋代,建立了广泛的海上贸易,也在明代派遣郑和三下西洋,但是这些行为对于海洋文明史的发展,影响实在不大。真正对海洋文明史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推动的力量,主要还是来自欧洲。

  欧洲被地中海分开,地缘的优势让这些国家纷纷进入航海时代。航海时代初始只是为了商业贸易,但随着交流的不断开展,文明、宗教、技术、物产在亚欧非三块大陆上不断交织碰撞,如今世界的雏形因此而成。海上贸易关乎着帝国的经济,也影响着帝国的发展。为了争夺贸易路线,罗马人和波斯人数次战争。而宋朝在北方民族的重压下,能够苟延残喘许多年,必须归功于航海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支撑了王朝的生存。

  海洋文明最浓墨重彩的一段就是大航海时代,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开端,西方文明因此是的航海拓展一举占据世界巅峰。西欧各国在西班牙殖民美洲带来丰厚利益的刺激下,你挣我夺,开始了殖民全球的脚步。他们的步伐在工业革命后不断加快,改变的了美洲这块土地,美国建立。殖民了非洲多年,非洲如今的情况大半归因于次。亚洲也未在航海时代里独善其身,印度沦为殖民地,中国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被迫从封建落后,走向革命民主。

  书写中国历史的笔墨实在太多,哈佛极简中国史是由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主席,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尔伯特•克雷格所著。西方人即使精研中国文化,依然会因为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看待中国史的时候与中国人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我们所好奇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作者并未按照一般惯例上的朝代划分,而是将中国历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分成了五段。第一段为早期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开始至铁器时代的周朝结束。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国拥有夏商周三段朝代,发明了青铜冶炼锻造,陶器烧制和丝绸纺织等。此时的中国处于奴隶社会,直至周朝文明。在周朝,技术发展、政治制度变迁等等都不值得一说,周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思想的激荡碰撞,百家争鸣是这一段历史的最强音。这一时期诞生的孔子、老子、韩非子先后建立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说。这些人的学说流传至今,它们中间蕴藏的精神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也塑造了中国史。

  接下来的是中国最早的帝国及其后期,也就是秦朝和大汉。秦朝打败六国,统一天下,中国后来帝国的形貌都由此沿革继承。秦朝因法家而兴,却也因法家而亡。汉朝立国以后,为了便于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精神也从此指引中国读书人-更扩大范围的说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汉朝曾经无比兴盛,言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与中亚、欧洲国家开始了贸易上的往来。国家的强盛随着战争对经济的消耗而衰退,在连续碰到即为暗弱无能的帝王,西汉政权为王莽所篡夺。在作者的眼中,王莽的失败在于他不切实际的改革。而在中国人眼中,王莽则是败于他的不义的位置和卑劣的人品手段。

  中国在此时占据文人思想的是儒家与道教,但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近来,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宗教。在此时,中国的科学也有发展,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这与儒家思想对科学的鄙弃有很大关系,另外就是中国对于科学理论的描述过于晦涩难懂。比如相似三角形的描述:“度高者重表,测深者累矩,孤离者三望,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靡所不入。”科学未曾在中国真正兴起,而中国也因此在近现代吃尽苦头。

  帝制时代的高峰——隋、唐、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国家再次得以统一因为在治国中用力过猛,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大唐在中国史里是中国人心目中的NO.1。唐朝,在内国力强盛,对外文明兼收并包,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盛极必衰,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结束了唐朝的繁盛。作者在这一段写道:“最初,由于宰相李林甫有才能,玄宗不理朝政并无大碍。”有才干的李林甫大约只能出现在西方人的中国史中吧,作为中国人,只要读过唐史,都会知道李林甫是个什么货色,而玄宗后期的乱世,李林甫要负很大责任。

  宋朝基本继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但与唐朝时相比,宋朝贵族实力减退,更多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士大夫阶层占据了贵族衰退的真空,成为社会上掌握权力的一个大集体。宋朝在商业上、技术上、文化上都有创新和进步。但是北方民族刚好在此时兴起,一路打到欧洲的蒙古人自然也征服了宋朝,蒙古人建都北京,史称中都,大元朝开始了他们的统治。

  帝国时代的后期,明清两朝。明朝继续帝国的统治,在统治期间,中国人口由6000万增至1.2亿。人口的增长刺激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永乐大帝时期曾派人出使西洋,但随后因为航海耗资巨大,明清两朝都秉持这闭关锁国的政策,直至被西方的炮舰打开国门。

  对于中国文明的自守,作者这样理解。中国政治的核心制度足以是国家抵御处理内部的事物,比如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等,发生了规模如此浩大的战争,清政府评定内乱后依然延续了70余年。中国的政治、文明核心足以保持国家的稳定,但是当面度外来侵略时,中国古老的制度终于崩塌。

  中国被迫进入了近现代。近现代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清朝与各个帝国的战争,民国的内战与抗日战争,国共的战争,直至和平统一。

  历史环环相扣,即使是分割为不同类别的历史在其中总有彼此关联的部分。站在更高的视野,看着曾经的历史,有震撼,有感叹。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我们阅读这套极简历史,就是为了知道曾经的往事,以此观照这个世界的未来。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八):最全面的历史

  人们总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确,许多国外友人都是奔着我们的古老文化,而乘坐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学习汉语,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中国的文明是延续最久的,这都是有原因的,然而我们从小学习历史地理政治,却对我们自己先辈们创下的文明感到陌生,说出去简直就是笑话。那么这本书可以满足很多人的好奇心,因为是简史,所以读起来不难,新手也能轻松上道。 本书打破了传统中国史学叙事方式,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历史本身很有意思,但是有些书过于学术,把原本有意思的事变得枯燥,从而很少有人会去图书馆翻阅这些厚重的书。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自己的文明史不了解的话,在许多对话场合也难免会尴尬,所以说,这本书完全可以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带着好奇心主动读下去。 了解中国文明,不仅仅对于我们中国人本身有帮助,也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世界文明的人产生了必须了解的影响。因为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经历了这么久,本质依然没变,仅仅是融合了新时代信息再不断发展。中国的文字体系、哲学和技术传播到了日本人、朝鲜、越南,从而划定了“东亚”这个范围。 中国文明就像汉字一样,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学会听和说就已经很难了,再加上写,我真的很清晰我是一个中国人,只需要学英语这些简单的外语,而对于那些外国人来说,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汉字也正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很难想像,一个学起来都这么难的东西,当初是如何被创造的呢。然而我非常敬佩本书的作者,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用的标注都是汉语拼音,而不是英文,可以看出十分用心。 书中的图片十分丰富,而且非常清晰,在讲述那段历史的时候配以明确的图片,更加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作者不仅讲述了历史中发生的重要的事,并且在许多细节上做了解释,每段历史都有能够代表的一件事或一些发明。总之,一直到近代中国,几乎每件历史事件都有提到,并且都是精华。 这是一本适合全世界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阅读的,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历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说这本书不容错过。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九):新的不新,旧的不旧。

  ——关于本书——

  不可否认是一本漂亮的书籍,无论是插图还是编辑的字体和颜色让人觉得很舒服。

  如果我愿意阅读极简系列的书那么我需要的书籍是简单易懂。这个简单并不是知识上的简单,而是有鲜明的重点标注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一个框架。很遗憾 这本书,达不到这个作用。

  首先,封面设计是图腾很好看,但是特别容易掉落啊。(很多书都是这样子的)

  其次,内容我只读到95页。阅读的体验并不好

  1)内容枯燥——就像是在阅读别人的历史课的笔记一样,别人的笔记自然依据了他的喜好和逻辑来进行节选和摘抄,一点都不照顾读者。

  2)界限模糊——如果这本书是畅销书的话,我看不到作者对中国流行文化的把握,《芈月传》出来之后人们对秦始皇之前的秦朝的历代帝王和历史有了好奇心,这本书体现不到。(好吧,作者是歪果仁。)

  如果这本书算是普及历史的话,恰好,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和排版我也记得一部分,课本的内容这本书更有趣和易读。

  3)排版乱——内容排版有些糟糕。标题是橙色的,拓展部分也是橙色的。没有重点标识。错误的标识彩色不如全部都是黑字。

  如果有人愿意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历史我建议阅读的是中学的课本——也是彩印+插图。至于封皮上吹捧的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的方式,我的感受是:与教科书相比没有太大区别。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教科书出于严禁和编撰人数私货比较少,而这本书作者的观点就比较多。很难很难感受到所谓的站在人类历史大背景中的历史叙述!!!!!

  最后,我以为的极简历史书应该是一个框架,不说能够让人再阅读之后产生填充这个框架的念头(毕竟兴趣是因人而异,至少不要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或是赶紧翻完的感觉。之所以只读到P95页因为之后的历史基本上只是高中历史课了解到的,而殷商,周,秦,是私下有稍微拓展过的。尤其是秦朝在未一统天下之前的年代更迭和君王变化。

  我记得之前读极简世界史的时候虽然只有短短几章但作者所站的高度给人的感觉是有的。

  ——基于内容的笔记——

  前段时间突然想阅读历史书,手头只有一本《史记》于是就开始了翻阅,读至秦本纪就耗尽心力。

  读了一个星期左右。

  兴致盎然的把秦朝从头看到尾,从一开始的养马(?)驾车世家,到得到赏赐的封地但是却是个大坑,牺牲和流血,机会和危机总是并存的,秦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

  这个家族的人有血性——杀犬戎为父报仇

  有底线 ——是周王室末期的倚靠

  他们的成长历程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少年,三观正维护正统——也就是坚持自己过去从教育和世界中得到的观点。

  然后被狡猾的中年人(周王室)坑的一脸血。

  在一次次教训中渐渐发现世界的真相——弱肉强食。发现对手的残酷和无理。暗暗积蓄力量,咬着牙口利用规则和自己的力量站起来,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内部的外部的问题,内部的细胞/器官暗自给自己加戏,外部的争斗不断但渐渐稳固。

  然后正直春秋鼎盛,就亡故了。

  (未完)

  《哈佛极简中国史》读后感(十):穿越王朝的兴替

  (一)

  王朝的兴替,是很多中国历史学者在研究中的一个默认的“标准模式”。不过,在作者看来,能够用一种深邃或者智慧,更加朴实或者“普世”的眼光,穿越历史的迷雾,在朝代更替的明线之下,看到连绵发展“暗线”似乎更加重要。

  历史,有其内在的节律。在一声声万岁万岁山呼中,在一缕缕袅袅婷婷炊烟里,起承转合,兜兜转转,或蜿蜒曲折踯躅行,或轻舟已过万重山。

  约束条件,路径依赖,集体无意识,共同记忆,文化基因,时代英雄,偶尔巧合……

  (二)

  因为是极简,所以可以一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十分过瘾。

  因为是极简,所以在娓娓道来的多数时候忽略枝节,只顾主干。

  但是,

  不因为极简,就没有了历史的深邃。

  不因为极简,而删减了人文关怀。

  不因为极简,而只列事实,不去引发思考。

  (三)

  盛唐气象。多少人梦回唐朝。

  之所以万邦来朝,尤其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作者列举了三点理由:世界性、中世纪佛教和世俗因素。

  或者,换一种表达:多元性、有信仰、大市场。

  有趣的是,如果反思一下现今的美国,发现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美国是大熔炉,是世界移民的汇聚地。美国的信仰是发轫于清教徒的“美国梦”。美国是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典型代表。

  不知道历史是如分型般轮回重演,还是迸流向前永不回头。

  (四)

  东汉铅绿釉陶楼

  80页的图,似曾相识。

  记不清在走马观花,“穿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是否曾驻足留意。

  汉代留下的珍宝,一种沉甸甸的美。

  不知道是否成为甜蜜的回忆还是历史的负担,骄傲的理由还是感伤的喟叹。

  (五)

  进入近代中国(1839-1949),写作风格似乎大变。

  开始标记更多的年份,开始罗列更多的史实,开始出现更多的人名。总之,絮絮叨叨起来了。

  但是,在笔者刚刚有些适应这种风格时,正文最后一句冒了出来:“大众动员不能取代个体积极性,这一点很快就清楚了。”

  戛然而止。

  叙述终结,而历史依然在延续。

  并且,正一刻不停地迈向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