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9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穿条纹衣服男孩》是一本由[爱尔兰] 约翰·伯恩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一):这辈子不再买条纹衫

  电影拍出来我一定会去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在听着《一个人遗憾》看的这书的结尾。

  竟然难过得想哭。

  虽然这故事和这首歌完全是两回事。

  看到“懦弱导致的错误”之前。

  对这书还有些嘲笑。

  可能与翻译有关。始终觉不到好。

  文字并不美,模仿的感觉也不像一个九岁小孩的。

  觉得从葵手里抢过这书是个错误。

  但现在不了。

  最看不得拿小孩子事儿

  懦弱那一章的故事也完全是俗套的。

  可从那时起心就已经抽紧。

  不好事情就要发生

  作者给的信息已经足够让人猜到结尾。

  剩下的几十页心一直都承担着悲伤的预兆。

  甚至那场雨,磅礴而下的也是明显功能性。

  看完不敢大声的呼吸

  不想动。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二):但愿不会重演

  一个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的儿子,一个是集中营中的犹太男孩,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隔着一张铁丝网,两个男孩靠一年多的聊天建立起了坚固的友谊,即使在骤然变得混乱黑暗房间里,他们也愿放开彼此的手。

  好奇心和助朋友一臂之力愿望让布鲁诺换上条纹衣服,和铁丝网另一边的、一直穿着条纹衣服的希姆尔携手走进营地,却再也没有出来。

  作者的叙述是平静的,简单的,散发着童言童语的味道。然而,其主题却是严肃的,控诉令人发指残忍罪行

  司令官的悔悟太迟了,母亲冷嘲热讽没有让他对自己行为思想产生些许动摇,母亲的去世让他感到遗憾,但这遗憾仅限于他与母亲间的矛盾没有调和。直到他在铁丝网边想明白儿子失踪的原因——正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儿子的失踪,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所以他愿意接受任何处置。一种思想是何其顽固,只有至亲葬送在自己手下才会让拥护者醒悟;如此顽固的思想应该都是背离了人性常理吧,像日本人所干的南京大屠杀。

  作者说,这样的故事再也不会重演,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不知为什么,对此,总是不那么确信,是不是我太悲观了?在幼小的孩子间,没有身份之别,没有不同政见;但是,成人就不一样了,权力土地欲望、征服……当这一切越来越膨胀,走向极端,谁能说清会发生事?再也不会重演,只是一种愿望。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三):越黑暗越灿烂

  听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被《哈利波特》系列制片人大卫•海曼改编为电影,9月份即将在全英上映,想必二战题材的电影作品又会因此而添加一部经典。此类题材可谓电影领域取之不绝的创作资源错综复杂政治形势、动人心魄战争硝烟、微薄震撼的人性光辉,都是艺术创作的绝佳素材。后人也通过种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历史真相,甚至体会到那个时代中各色人物的悲喜。

  反法西斯的战争已经过去六十余年,然而其间的悲喜故事、探寻思考却从未停止过。战争可以说是人性弱点集中爆发的产物,所以它所显现出来的不论丑恶或者美好,都格外震撼。

  在这个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暗中熠熠闪烁的两个金子般的灵魂:9岁的德国小男孩布鲁诺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犹太小男孩希姆尔,虽拥有相同年级和相近的相貌人生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纳粹军官家庭出身的男孩,衣食无忧的生活,天生的利己性和公平观念以及对民族歧视、狭隘爱国主义不以为然使布鲁诺保持着率直、天真本性;而希姆尔小小年纪看尽人间疾苦,忍受着一切成人世界带来的苦难,心里却也保持着善良宽容温和与美好。两个纯净的灵魂相遇后,必然产生一段深刻的友谊。然而,这黑暗时期的灿烂时光却没有能够一直持续,穿越铁丝网的两个男孩第一次站在一起,也是此生的唯一一次……

  作品的叙述风格清新自然,以9岁男孩的眼睛来看待生活、成年人、战争、犯罪等沉重事物。用天真讲述残忍,往往比沉重的笔调更能够抓住人心。就像以喜剧来衬托悲剧,印证彼此的存在,衬托对方的光辉,以对比的力量使读者更为动容。前半部分作品将两个孩描写得越是美好,看到结局愈发感到命运残酷。看完全书,隐隐地感到另一条线索的血腥与残暴。这样的衬托,似乎格外让人不忍心。

  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美丽人生》就是典型例子,纳粹集中营只是作为一个叙述过程中的历史背景,无论多么黑暗,多么残酷都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只有男主人公圭多夸张的肢体动作、小丑的姿态声调、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无比热情。在他的口中,战争只是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的结尾,这位伟大父亲以死亡的代价为幼小的儿子赢得了大奖——生命的大奖。更重要的是,他保护着儿子没有受到战争的恐吓,也没有体会到命运的残酷。对于战争中的儿童,其心灵上受到的伤害相较于身体上的疤痕往往更容易造成巨大影响阴影。一个人童年经历几乎决定了成人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命运的走向。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副标题为“一则寓言”。的确,作者用两个纯真善良的小生命的无辜牺牲向法西斯作出强烈的控诉,最后关于布鲁诺父亲——这位纳粹军官的描写,也是揭露了被种族思想、纳粹主义所蛊惑的德国人民在战后久久沉浸于的愧疚遗憾懊悔的事实。二战这个人类近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长夜中,战火中的人们之所以能够勇敢坚持等待黎明的到来,所依靠的更多的就是像布鲁诺和希姆尔一样美好人性、基于爱的乐观精神,而不是同盟国的原子弹。人生之美丽,不在辉煌的巅峰,而在黑夜中闪烁的那簇微光。

  在历史长河的每一场天灾人祸中,虽是蒙着悲剧的阴霾乌云永远掩盖不了明天的太阳,人性的坚守和光辉越是在黑暗中就越显灿烂,也正是因着这灿烂,我们的家园、生命、世界才得以存在并持续。悲剧终将成为过去,“这就是关于布鲁诺和他家人故事的结局。当然,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很久的以前,这样的事情也不会重演。不会在现在年代重演。”

  来源青年时讯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四):够狠

  可以通过一部文字性的,如此的不直观的东西,让人自然而然感受到那种隐隐的挣扎,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吧。虽然翻译还不怎么样。

  描写纳粹,犹太之类的东西太多了,简直泛滥,再加上那么多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自传阿,回忆录之类的东西,站在这么远的中国,我都快对这个主题感到麻木了。泛滥的东西,很难再出现新意。

  但这样一本书还能畅销,雪亮的人民双眼,必定有理所当然的原因。

  其实作者的思路异常简单,他就轻松的直接走上一条与大多数完全反向的路。人们接受过了如此之多关于这个主题的熏陶,严肃详细直观的东西要想再次为人们带来震撼,实在太难。

  看得出作者在有意的避开任何直接的有关那段历史的描述。避开所有严肃认真的思考,因为我们早已有了足够的思考;尽可能的避开正面的冲突,因为我们几乎已经厌倦了那些直白的事实;甚至避开完整理解,让主角陷入到困惑里,有意地把一切都搞得含糊不清。好像为我们原本熟知的一些东西,罩上一层有色的还带点反光的磨砂玻璃,当一切开始显得模糊,并多少有点新鲜时,故事便可以有了新的灵魂。

  由于偏向于儿童读物,于是也没有了那些强迫性的思考,依旧残酷的一切被包裹进了简单的外壳。

  然而为什么说这本书狠,就狠在了这里。因为一切从来就没有简单,没有轻松过,无论带着怎样的面具出场,那都始终是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正因为我们早已有了那样的觉悟,于是看到难得简单的故事,便不得不开始自己构筑起各自的感慨感伤,于是,不经意间,关于那段历史的认知,反而被划下了更深的一刀。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五):震惊的结果

  看完书的最后一页,我很震惊,那种震惊竟让我在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大脑无法思考。

  其实在看到倒数第二章,看到布鲁诺冒着大雨前行来到铁丝网旁边,遇见字布希姆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害怕布鲁诺会收到伤害,但没想到这个上海竟是如此残酷。

  小说至始至终都在用一种看似并不沉重的笔调遮遮掩掩地讲着故事,所有的情节其实都昭然若揭,但是作者从来都不说清楚,好像是在保护无辜的孩子,保护善良的布鲁诺不受伤害。

  在像雨像雾又象风的朦胧中,布鲁诺和铁丝网另一旁的布希姆美好地交往着。他不知道时间太多丑陋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尊敬的父亲究竟做了什么,他被保护的很好,一直闪亮而天真,有时也会有些胆小。最终他将不会发现所有的丑陋。如果说这是布鲁诺最后永远地离开的唯一的安慰的话,那么我希望他能看到真实,他能看到阳光背后也会有乌云。

  所有的故事,最终的结果都是弱小的人做出牺牲,难道我们一定要用这种残忍才能让自己不麻木?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六):无论什么时候在哪,皆需爱。

  很喜欢这样的书——封面简约而充满艺术感,纸张厚度和粗糙程度适中,每一面的文字大小数量也正合我意。

  布鲁诺和姐姐格雷特尔、母亲、父亲、祖父母原本住在柏林的一栋大大的房子里,有女佣服侍,有自己的探险之处,附近有自己要好的玩伴,以为生活可以这样一尘不变地快乐下去。不料,元首的一次到访,打破了这个原本和谐的一家......

  为了父亲的“特殊工作”,布鲁诺和姐姐、父母、女佣玛利亚一起搬到了波兰,在那里的住所比柏林这儿的小,比柏林这儿的脏,没有玩伴,布鲁诺很不情愿,常常闹情绪,父亲说“有时候,生命中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做,别无选择”。

  布鲁诺试着自己寻找快乐,找轮胎做秋千,去探险,等等。终于,在铁丝网的远处一端遇见了希姆尔——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跟铁丝网那边的人一样,他瘦骨嶙峋,也穿着条纹衣服。布鲁诺很好奇,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探险家,“探险家永远不知道他会发现什么”。

  希姆尔对布鲁诺而言,是一位越来越重要的朋友。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布鲁诺每天都会带上些许吃的来这里,隔着铁丝网和希姆尔聊一会儿,这个时候往往都是最快乐的。

  一年多,布鲁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对于回柏林,他已经没有当初那种渴望,甚至舍不得希姆尔。“布鲁诺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感觉,只是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自己都会毫无怨言地接受安排”。为了在临走前和希姆尔真正地一起玩一次,布鲁诺穿上希姆尔弄来的条纹衣服,从铁丝网底下滚过去,和希姆尔来一次探险——去看看自己一直想要了解的铁丝网的那边,以及帮希姆尔找他的父亲失踪的线索。

  然而,最后,布鲁诺和希姆尔都消失在了铁丝网的那边——犹太人集中营。

  布鲁诺的父亲继续在波兰呆了一年后,变得更加想念儿子,来到布鲁诺换上条纹衣服的地方,明白了布鲁诺是混到集中营里,消失在了士兵的手里——而这些士兵是受命于自己。

  他一定痛恨自己,是他的无情的命令,让自己的孩子......

  布鲁诺的父亲坐倒在地上,几个月后,士兵把他带走,“他没有怨言,也乐意服从,因为他不再在乎他们如何对待他”。

  ......

  有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是布鲁诺的父亲自己太无情,反倒害了自己的孩子。布鲁诺很单纯,很有爱心,作为一个纳粹男孩,能和犹太男孩做朋友,是那个年代和时势所不允许的。最后,纳粹人屠杀犹太人,作为受命于元首而倍感光荣去执行这个任务的人——布鲁诺的父亲,最终也该明白了——屠杀和残害并不光荣,爱与和谐才是我们该做的。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七):铁丝网把他们隔开,又让他们在一起

  这是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是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对那个让无数人血肉模糊,让历史都心痛的无情肆虐的纯真亲见。整个故事看上去是那么简单甚至是轻松,没有平日里提及二战的残酷和仇恨,正如用孩子的视角所衡量的那样,即使是在"奥斯维辛"边生活,虽然有点不一样,但一切却都还是显得那么简单,直到我读到它的结尾,合上书页,才感到一股莫名的沉重汹涌袭来。

  铁丝网把布鲁诺和希姆尔隔开,我们看见的是在奥斯维辛铁丝网两边的两个渴望朋友陪伴的孩子,铁丝网把犹太种族和和雅利安种族隔开,我们看到的是纳粹分子种族歧视的无情荒谬和穷凶恶极。然而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似乎看不到二战时期纳粹那些可怕的作为,只是看到两个孩子每天对铁丝网那边彼此的想念和隔着铁丝网坐下聊天的快乐。事实上作者拐了个弯,间接地描写着奥斯维辛的环境,而我们从书中看到的,正是孩子眼中的“一起出去”。这个故事似乎颠覆了二战在书中一贯的凶恶之感,这是因为作者用孩子的世界把它平常化了,但平常化只是善意地为那些幼小的心灵隐匿了他们所不知道的血腥的真相,而不是遮掩二战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希姆尔是布鲁诺在“一起出去”唯一的朋友,当他得知得回去柏林的时候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兴,如愿以偿,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惊讶他怎么会不想念柏林的咖啡屋和糖果店,怎么会不想念柏林家那共有五层的大房子,怎么会不想念柏林那三个要好的小伙伴,怎么会不想念柏林熟悉的街道和人群,他觉得奇怪,在“一起出去”这个不毛之地仅仅因为希姆尔他就不那么想回柏林了,这个九岁的小男孩有些不解。可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站在局外的我们怎会不明白呢,在奥斯维辛的日子是枯燥乏味而单调的,没有半点生气,对于活泼孩子来说,那里更是闭塞的,无聊得让人喘不过气,而希姆尔是布鲁诺在“一起出去”所能找到的唯一的朋友和伙伴,他怎不会把所有的朋友的渴望和对与朋友一起玩耍的梦想寄托在希姆尔的身上呢?对于希姆尔就更是如此,一个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士兵和枪声的怒吼吓坏的孩子,一个在人间地狱里被孤单和饥饿暴虐得遍体鳞伤的孩子,布鲁诺就像一缕新鲜的空气让他可以呼吸,一束的柔和阳光让他温暖,给他希望。于是这便使得他们的友谊一天一天加深得比任何人之间更快,扎根得更深,虽然他们只是孩子,但也正是因为这点,他们才在隔着铁丝网聊天的日子里得到了许多那些大人不知道也永远不能领悟的快乐。

  最后那一天铁丝网让两个男孩在一起了,可这真的是最后一天,。原本只是布鲁诺呆在“一起出去”的最后一天,但谁却知道它竟成了两个男孩的末日。误打误撞地进入“一起出去”的布鲁诺本是去享受和希姆尔在一起玩耍的快乐和自由,本是去体验帮希姆尔找爸爸的新一轮探险,谁知道这两个男孩走往的是一个再也出不去的地方,是死亡的深渊。当布鲁诺握着希姆尔的小手蹲坐在的那“坟墓”里的时候只是天真地想着也许这只是在避雨,不然大家都会感冒的,他却永远不知道他们不仅再也淋不到雨里,而且也再也无法见到天空和太阳,再也无法听见鸟儿歌唱,再也无法吃着那天最后的晚餐,再也无法见到他在柏林的小伙伴们,再也无法找回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家。布鲁诺紧紧地握着希姆尔的小手,好像再也不打算松开一样,正如书中说的那样,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放开希姆尔地小手。他们安静地离开了可是他们却在死亡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永恒,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聊天,不用再隔着那让人厌恶的铁丝网了,布鲁诺不用再麻烦地换上条纹衣服又从地上钻过去弄得满身是泥,不用再骗格雷特尔说希姆尔是他想象中的朋友,不用再忍受科特勒对友情的挑衅和威逼了,全都不用了。

  当我看完这一章,我合上了书,百感交集地躺在床上等待这个接受沉重尾声过程的结束,就像看《追风真的人》时看见哈桑在那个雨天的离开一样,想着他们一样瘦弱干枯的身体,一样忧郁沉默的眼睛,感到一股莫名的沉重汹涌袭来,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这是一个多么纯真的故事,而发生在二战时期那样一个残酷的时代则让它更显纯净,也让它更显残酷。书的最后一页结束了这个故事——这就是布鲁诺和他家人故事的结局——就像任何一个讲故事的人结束故事的口吻,但这却让人突然因感到它也许只是个故事而有些失落,然而又想一想在那个荒谬无情的时期,铁丝网的两边是不是真有过两个一起谈笑的孩子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一定有的。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八):每个人都忍受不了孤独,但他选择了天真

  由于“元首的问题”,他们一家人从柏林那个充满快乐好多朋友的地方搬到这个孤寂的“一起出去”营地。在这里,也有好多人,他们穿着条纹衣服,但是他们在铁丝网的另一端他们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除此,这里还有好多威武的士兵,但是他们咄咄逼人他们只相信希特勒。在这里,甚至远离了最喜爱的祖母和祖父。所以,他们好孤独。

  为此,

  父亲虽然一天天地受到元首的厚望,但内容不免彷徨,士兵们并不喜欢他,他也很难受。

  母亲只能喝酒麻醉自己,消磨时间。唯一的朋友科特勒军官还被调走。所以,母亲终于提出了回柏林的决定,逃离那该死的任务!

  姐姐格蕾特尔更是乏味,看看报纸逗逗玩具娃娃,有时还去骚扰弟弟,纯粹无聊所致。独孤,没有朋友,好辛苦。

  布鲁诺是天真是特别的。他也有自己的玩伴,都也在柏林。在这里,他很孤独。可是,他带着自己天真的心灵去冒险,去交朋友。天真自由的时代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希姆尔”他紧紧地握住瘦小男孩的手。希姆尔还没来得及回应,门关上了,黑暗的邪恶的门。

  其实,友谊不是这么简答的事情吗?交流,有共同的话题,一起玩,一起分享开心地和烦恼的,一起分享东西吃,还管什么现实条例什么戒心!

  可我冷静后细想,如果布鲁诺知道他们是他们国家的“敌人”,他们是被屠杀的对象,铁丝网的另一端是绝对的禁地,他还会和他做朋友吗?

  “不会在现在的时代重演”作者的最后一句话或许暗示了我们。也许我们长大了,也许这个时代真的不天真了..........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九):以烈火致敬

  我一直想,作者让主角叫Bruno,是不是想暗示中世纪被宗教法庭处死在火刑架上的那个布鲁诺呢?当时的教会宣称火刑有净化作用,以便将异端分子置之死地,挫骨扬灰。皮肉炸裂的噼啪声、蛋白质烧焦的臭味还可以警告那些异端同党自重。

  在真理被宗教裁判所垄断的时代,被施以极刑的持异见者人头滚滚,焦躯如山。直到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到来,这些死难者才得以平反,被尊为先驱、封为圣人。

  看吧,当某一个人,或某一组织成为唯一的正确,那些不容于主流的声音,必须,也必然被消灭。Bruno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他没有遭到纳粹主义的侵染,他身上还保留着平等、同情、爱。但也正是这平等、同情和爱,最终将他推向了灭亡。在人人高举右手向元首致敬的时候,你怎么能质疑他的正确,和那类人交朋友呢?于是Bruno死了,死于先人处死异端用的火刑。铁门关上的瞬间,作者传达的是残忍而赤裸的真相:Bruno是时代的异端,他身上的特质不容于时代。Bruno身上承载了所有法西斯主义治下受难的灵魂,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用反思作品为他们正名。

  历史惊人地相似。那时的他们和后来的我们都将某个人奉为神一般的存在,区别仅在他们喊“万岁元首”,我们喊的是“主席万岁”。我们的志新、林昭也是在一个时代屈辱无声地死去,又在下一个时代被称颂着重生。

  不知是作者的有心之作,还是我的刻意理解,火刑将肉体化为白灰,却注定了灵魂的不朽——试看圣女贞德、赛尔维特,还有跟Bruno同名的布鲁诺。

  我想,这部作品是向他们——在真相被垄断、是非被混淆之时,依旧良知未泯、拒绝沉默的少数人——致敬。尽管他们当时被称为异类。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十):孩子的表达

  最近一段时间每每逛书店总会带回一两本儿童读物,比如《窗边的小豆豆》、《芒果街上的小屋》、《洛克的网》、《小熊维尼》......或许是这段时间心太疲惫了,但往往读过后会有不同于儿童读物的收获。上周末带回来的是《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过后觉得它实在不应该规为儿童图书,而应该属于描述儿童的书,或者说儿童眼中的世界一类。但不管怎么说,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真的很能让人感动,或者说是触动更确切,会深深地触动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内心最柔软最深藏的部分。我看完这本书以后触动我的却是孩子对友谊的表达,尤其是布鲁诺。

  身边的人不断地告诫你已经长大,已经成年,这种种提醒的潜台词就是,你应该用一种大人的方式为人处世了。到底什么是大人的方式,到底什么是所谓的成熟?难道是任由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仍波澜不惊,还是对世俗的那些约定俗成烂熟于心?孩子般的直率、透明有什么不好呢?记得郑渊洁在舒克贝塔里曾有一句话大概是说如果大家都不穿衣服,都不遮遮掩掩就不会有强奸犯了。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事实确实是我们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猜测别人的态度别人的想法,就这样还常常会错意,弄巧成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是能省很多事吗?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问题最后往往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最有效,处世为什么就不行呢?我想要是把《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改成《穿条纹衣服的男人》会很戏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