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01》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01》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01》经典读后感10篇

  《1901》是一本由王树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6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01》读后感(一):还原《1901》的历史细节

  在19世纪末尾,即将迎来20世纪的时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帝国统治也迎来来它的新的一年1901,这一年里有变革,有退让,还有屈辱。《1901》这本书还原了这一年的真实的历史故事,细节到人物心理表情动作,仿佛是一部慢动作回放的电影剧本

  首先世纪末的变革,

  1) 谭嗣同,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百日维新

  2) 义和团运动:从大规模破坏铁路和焚烧京城大栅栏开始

  3) 废黜光绪皇帝,慈禧登台

  4) 慈禧颁布《宣战诏书》帝国军队外国联军开战。

  也有退让

  1) 清政府下令保护外国人,保护传教士

  1) 签订《议和大纲》,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还有屈辱

  2) 签订《马关条约》,

  3) 英法德意美等外国联军强行登陆中国领土

  4) 天津大沽口炮台,天津,北京的沦陷

  5) 圆明园的沦陷

  6) 签订瓜分中国的《辛丑条约》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关于康有为,李鸿章还有慈禧的人物刻画。还有义和团运动的前世今生的背景介绍

  迟迟动笔不了,因为不忍重温这一段屈辱的被侵略历史,不敢苟同落后古板的清朝末年的作战实力,不想评价慈禧统治下的专政社会。过去的历史是种鞭策民族前进的动力,不论好坏都已经沉淀成一种不可磨灭回忆,只希望现在或将来不再重蹈覆辙

  《1901》读后感(二):八千里路云和月

  身处于一个瞬息万变时代,借住于一个翻浪弄潮的都市,我为变幻所惊,为发展所诧,为之国之民能不为污潭尘垢与卑鄙龌龊所缚,而筚路蓝缕、佝偻至今所叹。

  即便在这个年代人类远远没有摆脱生物野蛮,反而于这野蛮之上妄图构建文明的大厦。也就是仍在这个年代,正如和所有过去的年代中扼腕叹息又不知所以的群氓们一样人们以为自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血脉——或者至少是自己的血脉。

  可是往往不是。

  没有一个人不是独特的自己。可也没有一个人足称人类。无论这是怎样的光明总有翳暗,总有悲歌,总有感怀;无论那是怎样的灭绝总有坦然,总有忘怀,总要面对。历史的确不是某一个人和某一些人的历史,我们录史的方式本身让太多被忘记。太多被忘记,因而记录本身就有了使命意义

  对历史负责,是一种如何巨大的使命啊。

  《1901》读后感(三):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国家内忧外患,封闭僵化,积贫积弱,领导层腐朽无能盲目自大,慈禧一人大权独揽,错误发动,被端亲王一伙利用,利欲熏心,发动群众,运动群众,你整我,我整你,朝不保夕,一半以上政府官员被杀,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好熟悉的感觉。读历史实际上就是读现实,希望我们不会重蹈覆辙。

  《1901》读后感(四):帝国随着她的容颜衰老而衰亡

  初读王树增的作品,觉得他的“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写的很好。此类作品不同于历史教科书或者原始档案资料,它中间隐藏着作者感情字里行间到处都有作者的温情流露,而不是冰冷冷的史料的堆积,看起来也更有意思。我想这也是文学的可爱之处吧。

  中国近代史相关书籍买的最多,也是目前主要的阅读范围。我想通过这些历史书籍了解中国1840年至当代的历史演变的进路,那个老大帝国何以在坚持了闭关锁国后被迫地打开国门、何以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还要扼杀变革、何以最终被自己培植的“新军”推翻、何以后来的革命一浪高过一浪,步履阑珊走到今天这个样子

  《1901》,只是讲述了上述历程中的一段。1901年前后发生事情,把这个帝国打入了万劫不复深渊。除了屈辱,还是屈辱。那些一个个的英勇无惧的个体,他们无畏地献出了他们的头颅和炙热的生命,他们用鲜血灌溉了这片热土,却怎么也唤不醒站在他们背后当看客的麻木冷漠的臣民。可能是当惯了奴才的臣民们还不适应当家作主生活,怎能让人不想到这个民族的劣根性。

  甲午!甲午!

  当朝鲜国王为镇压国内的一个反政府武装,请求大清帝国出兵援助时,帝国的皇帝感到这是一种上国体面,当然责无旁贷。于是,1894年6月4日,大清国命令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致远”和“扬威”舰赴朝鲜仁川,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一千五百名淮军分乘招商局轮船前去朝鲜。1894年7月初,日本在朝鲜的陆军已近一万人,中国驻牙山的兵力不足三千。中旬之后,李鸿章始决定增兵,向平壤集结。另雇英国轮船两千人赴牙山。日本于两个月前李鸿章大阅海军时,已窥悉北洋舰队的弱点。此次增援,事前毫无保密,天津日谍充斥,日本军舰即出动搜索。

  1894年7月25日早上7时40分,突然的巨响打破了丰岛海面的沉静,一颗炮弹在“济远”舰右舷不远的地方爆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中国水兵没要跑向炮位,而是跑到甲板上四处张望。浓雾中迎面驶来一支规模骇人的联合舰队,旗舰上被雾水浸湿的旗帜已能看得清清楚楚,中国水兵惊叫起来:日本人!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甲午战争开始的瞬间。

  丰岛海战发生七天之后,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皇室同时下诏宣战!

  英、法、美、俄、德等国经过充满惊喜和忧虑的紧急磋商后,立即宣布全体“中立”。

  早在1887年,日本参谋部就拟定了“征讨清国策”,一旦对华作战,以主力进攻北京,分兵略取长江,最后割取辽东半岛、山东登州、舟山群岛、台湾、澎湖及长江两岸,再分裂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华北、江南。以五年为准备期,相机发动。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人对大清帝国在战争状态下重兵把手的边境线的突破,轻易得令人匪夷所思。日本人通常是放一排枪,守军官兵就仓皇逃逸,将领们更是早早地指挥士兵往船上装载自己的家产和饷银为随时可能的弃阵逃跑作准备。在中日海战已经爆发的时候,日本举国倾尽海军力量参加战斗,而大清国的海军并没有全力参战。日本海军的对手仅仅是帝国诸多舰队中的一支,帝国的其他几支舰队都寻找出各种借口拒绝执行朝廷让他们出动的命令,声称要“保持中立”。于是,那些孤立无援地与敌人交战的军官,其勇敢精神往往表现为最后时刻的自杀。

  1894年11月7日,中国那座没有了一兵一卒的城市大连陷落。黄昏时分,城内满城大火,风雪中日军把中国百姓不分老幼驱赶到城外进行报复性屠杀,中国人的血流进护城河已经结了薄冰的河面上,薄冰因为热血流过而融化。同是这一天,大清国的皇太后正在紫荆城内庆祝她的万寿吉日。当慈禧的生日庆典达到高潮的时候,正式辽东门户旅顺陷落时。在日本第一军团司令官山地元沼的命令下,四天之内,日军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对中国妇女肆意凌辱,对平民残酷屠杀。

  1895年2月17日下午16时,雨雪交加,日本联合舰队开进中国威海卫口内,大清帝国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舰队的主力舰被拖到日本本土,停在一个海港的民用码头,被当做日本渔船停泊时人员和货物登岸用的“趸船”。日本人对此举所作的说明是:永久的侮辱厚颜无耻的大清帝国和那个低劣的支那种族。

  1895年3月20日,李鸿章与伊藤、陆奥宗光开始在日本马关谈判,随员中有他的儿子李经方及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与在日本参加的美籍顾问福士德。

  谈判期间,李鸿章再三要求日方把赔款减少些,伊藤博文就表示:日本在广岛有六十搜运兵船,兵粮齐备,只要过了停战期限,中国还不签字,增派大军即可搭乘军舰前往战地,北京的安危不堪设想。而且一旦“再战,则款更巨矣。”

  李鸿章表示:“台湾全岛,日兵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伊藤打断了他的话:“此系彼此订约商让之事,不论兵力到否。如所让之地,必须兵力所到之处,我兵若深入山东各省,将之如何?”

  当李鸿章再次表示“台湾不能相让”时,伊藤博文的答复是“如此,当即遣兵至台湾!”

  李鸿章:“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

  伊藤博文:“两件皆不能稍减,屡次言明,此系尽头地步,不能少改。”

  李鸿章:“总署与我远隔台湾,不能深知情形;最好中国派台湾巡抚与日本大员即在台湾议明交接章程,其时换约后两国和好,何事不可互商?”

  伊藤博文:“一月足矣!”

  李鸿章:“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贵国何必急急,台湾是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尚未下咽,饥甚。”

  李鸿章:“两万万足可疗饥••••••”

  4月17日,李氏父子与伊藤、陆奥将条约画押,即马关条约。其割地均属“腹心根本,膏腴要塞”。赔款二亿两,约为1842年及1860年对英法赔款的七倍,超过中国年收入的两倍。清廷不得不饮鸩止渴。日本则以这笔相当于全国三年收入的巨款发展实业,扩张军备,加紧对华侵略。从此,日本不仅成为侵略中国主要国家之一,且最为凶毒。

  自身的命运永远重于国家的命运;自身的利益永远要高于国家的利益;这是帝国的皇亲国戚和官吏们信奉的不二法门。“大清国”还不能称作“国”,准确的说它是一个“家”,在后期是那个“叶赫那拉氏”的“家”。闭关也好,宣战也罢,谈判也好,改革也罢,都是皇家的事,用不着外人指手画脚。而且这个大家庭存在极端的种族主义歧视,生怕异族抢了一家之主的地位,处处留意防范,哪怕这个“家”马上就要倾覆,也要先安定内部。这也是这个“家”最终家破人亡

  《1901》读后感(五):不能忘却

  1900年,迷失自我的大清王朝,终于不可避免地与洋人面对面的交锋了。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大量引用了当时清政府的公文、慈禧的原话,各国的电报、协议的原文,还原了1900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令人悲伤的一切。全书基本上分了三条线索:变法失败、抗争失败、谈判失败。大的方面,1900-1901年,清政府腐败混乱、列强贪得无厌、义和团愚昧愚忠,把中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本书披露的许多细节,却也值得仔细玩味,例如,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其实并没有送达光绪,真正送达光绪的是官员们组织的上书,康有为曾经提议过举国移民至巴西、联军侵华期间,南方省份的封疆大吏们的东南互保协议,避免了战火烧向长江以南。。。

  很不错的一本书,需要静下心来好好阅读,虽然阅读的心情十分沉重。以全书的最后一句:没有哪一个人和哪一个民族喜欢自己身上的创痛。当这个人和这个民族终于有勇气有力量正视自己的创痛的时候,那种认为侮辱与损害时合理说法应该被郑重地警惕和注意,因为任何说辞只能增加历史情节曲折,却绝不能令历史的实质含混。

  《1901》读后感(六):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军莫作等闲看

  历史本该皆是过去事。但我偏爱一句“如果曾经那树上的叶子晚落一秒,当今也就会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查古观今,所以我们以史为鉴

  有人说“最好的历史著作都不是历史家写就的”,这种说法也许欠妥,因为“好”这个字概念太过宽泛,无法评判。但就我个人而言,所读的历史家写就的著作因注重内容的严谨准确,可读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像王树增先生这样的作家写成的历史作品,倒反颇有趣味,吸引读者。我并非想要对比二者何为更好,但以读者身份,我更喜欢后者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历史不应该是呆板的年份和是事件,而应该鲜活且有血有肉。《1901:一个帝国的背影》,它在书籍分类里面被归为历史小说,大抵因为它曲折离奇的情节参杂了很多野史,大量运用描写增强了趣味性的缘故。但我更倾向于称之历史读物,以对得起王树增先生的的严肃用意。,这部作品聚焦于1900年前后发生在中国北方的那场旷世劫难,但又不限于事件本身,把视野拓宽到清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整体,以宏大的眼光分析庚子国变发生的原因。兼具史学著作的眼睛和文学作品的生动。我很喜欢豆瓣上对于这本书的简介中的一句话选择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是因为中国人千年不变的面孔在那段日子里突然表情极具丰富起来”,“丰富”二字,喻文喻人。

  1901 ,仅看年份就能想到全书不会是轻松的基调。这一年的中国屈辱不安:镇压义和团,大清帝国遭劫掠,皇帝太后远遁西安。《辛丑条约》,就算已过去百年,这份条约仍被编写在中小学课本上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铭记丧权辱国的屈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炼狱。条约的签订者李鸿章也从此被钉在卖国贼的柱子上饱受唾弃。历史教科书一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贪婪的帝国主义列强枪炮逼迫下丧权辱国”给了这段屈辱史最准确的解释,但这样高屋建瓴的归纳滤掉了太多信息,历史的鲜活和深刻就被一笔带过了。

  “卖国贼”三字太沉,已经不仅是信誉和立场,而关乎一个人的尊严和信仰。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都并非非黑即白更何况复杂的人性,所以由人创造的历史也应当鲜活,若不站在旁观者视角而是活到情景中去,我相信很多事情的是非多错就并不是那么容易判断了。站在北京西班牙使馆的会谈桌前,四周都是狰狞的列强面孔,身后却是苟延残喘的清政府,一纸合约摆在面前。签,丧权辱国;不签,生灵涂炭。是你,你会怎样选?若身后是一个繁荣强盛的政府,我坚信李鸿章也会像很多人所希望的那样怒拍桌面而起,撕了这屈辱的条约,大呵“我大中华岂是尔等鼠辈可随意欺侮的!”可那一年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危在旦夕。彼时的李鸿章若仍然“一腔爱国热血”砸了这条约,我大胆猜想,辛丑年便少了一份合约,多了一场屠戮。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李鸿章先生并非软弱不爱国,而是一位理性的了解真相的中国人。一句“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何尝不是一位爱国者内心最无力的呜咽。

  读完全文,内心无法不悲切。帝国的背影像一篇悼词,写给凄惨收场的大清国,也为了警醒后人。在看到甲午战争中水军提督不战而逃时,内心十分没落。脑中浮现出一个笑谈破敌的水军提督“若戚公元敬安在,岂容倭人猖獗?若公瑾俺在,四海茫茫,谁人敢与之争锋?”若军强国盛,又有何人敢来犯我中华。为何一败涂地,我们无以为战。当四万万子民从坠落之日起就带着枷锁,像一个奴隶被捆绑着,生活在巨大的牢笼中,唯有强国才是出路。国强,勇于创新,改革发展,愿意摒弃污秽不断向前;军强,纪律严明,技术过硬,一腔热血的军人奋力抗敌;民强,积极生产,爱国上进,将家国看为一体。又怎会有国不鼎盛,军不傲骨,民不幸福的道理。也唯有不断以史为鉴,方能时刻提醒鞭策,在富国强军安民的道路上一路慷慨高歌。

  于此,以一句“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军莫作等闲看”共勉之。

  《1901》读后感(七):华丽下的仓皇

  这其实可以成为一本彻底剖析整个大清帝国劣根性的书籍。

  中国的历史正如一个舞台,台上上演的,自然是精彩绝伦的戏曲。除去布景无所讲究,其他如化妆、道具、身段、念白,一个步伐一个眼神,一个腰身一个手势,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打磨的,哪怕就是上演的是屠城的悲剧,也容不得你不叫一声好(对吧,张艺谋同志!)。

  但,那都是它想给你看的。百年过去,我们如同远远站在戏院的观众,只能轻轻掀开门帘的一角,隐隐看到台上的身形变换,江山更替。而如果你能把帘子再拉开一点,你就能骇然看到台下其实正在现场上演更残酷更骇人听闻的故事。

  但如果你惊讶,想要再看个仔细,那帘子就再拉不动了。一则因为毕竟时代毕竟年久,台下王二按住了张三要打,你也不知道他俩究竟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还只是好兄弟之间一时闹闹意气,二来,也会有一只手轻轻挡住你,会有一个声音轻轻地响起,说道“您还是看台上的戏吧,家丑还不能外传呢……”

  王老师此书,可以说,是轻轻地拉开了晚清戏院门帘的一角,让你看到了一点戏台之下正在发生的悲喜。但他也是矛盾着的,他对这段历史的情绪太过复杂,既有对时局的感叹,也有对八国联军的憎恨,既有对平民百姓无辜遭逢的同情,也有对义和团拳民愚昧的愤恨。所以他一时不知道该把什么当成重点,只好把稀饭咸菜米粥煎蛋一古脑端上桌来,做成一桌看似丰富的早餐,但你就是不知道这是哪里的风俗,以及你该从哪儿下口了。

  不过这顿早餐却着实丰富得紧,你如果像我一样是个大肚吃货,倒真不妨买这本书来看看。

  然后你会惊讶,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大清国,从上到下,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明白人,四万万子民只生活在一个词语里,那就是“愚昧无知”。

  因为愚昧,所以统治者以为可以不管不顾国际法则,以一己之私权为一己之私利服务;而整个满清统权贵又只是把国事当成家事;汉人的官僚们死死地保守着千年不变的所谓“文明”,对西方先进的事物根本不闻不问;而市民百姓们则只要自己的屋子不漏风,自己的锅子还有米,就根本不会操心城头变幻哪家大王旗;最贫苦最广大的农民们,不但会将愤怒倾泻给他们认为邪恶的洋人,其实他们杀自己人也是毫不手软的……

  你会看得惊心动魄,隔着门帘都会闻见些许的硝烟和血腥味,你同时也会看到一些台上人物的真相,发现原来他们的脸谱不是你想象得样

  子。

  你会知道康有为其实对实事一无所为,你会知道义和团其实很像一个恐怖组织,你会知道其实是慈禧先对八国联军宣战的,你也会知道其实是大清的正规军先进攻外国领事馆,这才引发了联合舰队围攻大沽口,从而揭开了庚子之乱的序幕……

  也就是说,王先生准备的这桌菜,看着好看,吃起来可未必好吃。

  可惜的是,王先生著书,一向史料齐备,但往往不愿割舍细节,又常常沉湎遣词造句(话说老夫亦是如此),所以有件很重要的事,先生是没有指明的:

  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段历史。

  一向,对庚子的评论是,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和蹂躏。不错,确有此事。但如果我们这个民族想象向前走得更远一点,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对手的非正义,无法证明我们的绝对正义。

  正如你当众在别人家墙边小便,被人家打个半死,确实那家人有错,但你也不见得就光明正大了。

  而我们一直没有正视我们的过失。我们一向把那段历史写成我们是如何如何的无辜,外人是如何如何的混蛋,这是不够的。我们须首先正视我们的不足,然后再明察他人的功过,惟其如此,智可开,国可强,民可富,而我中华亦将真正影响寰宇。

  唯惜王先生此书,未能如此。甚憾。

  另注,说先生此书是早餐,因先生之著作,按所写故事时间论,有《1901》、《1911》、《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故称为早饭尔。

  《1901》读后感(八):细节与真实

  我喜欢读历史读物,尤其喜欢读那些关注细节的历史读物,因为在我看来,观点总是有对有错,有左有右,细节却往往能够给我们留下一个独立思考的材料。多看看有细节的历史,很多以往认为天经地义、颠覆不破的东西倏然就塌倒在自己的面前。

  比如说我曾经读过许许多多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论调是惊人的一致,比如说伟大的农民起义啊,比如说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政权啊,比如说洪秀全是如何抱着拯救天下穷苦人民的信念投入这场终生的事业中去啊。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个破书摊上意外买到一本《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的时候,我的这些信念忽然全部都消失了,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太多的细节,太多被主流学术所“忽略”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我读到真实。

  太平天国是这样,义和团运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心中的1901年是个怎样的日子呢?慈禧老佛爷像一个愤怒的中国老妇女,慷慨激扬地发动圣战,为了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华北地区的农民在曹福田和张德成的率领下,浴血奋战,为的自然是保家卫国,捍卫主权。最后无奈在大汉奸李鸿章的弄权、通敌之下,伟大的中国农民的轰轰烈烈反帝运动,陷入了低潮,封建势力又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中国又一次经历了屈辱。唉,写这些文字,都让我为自己的幼稚而羞耻。

  还好总是有一些清醒的人,留下了一些关于细节的文字,就像这本《1901》,王树增先生的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细节。在书里他详细的介绍了这场浩劫的来龙去脉,详细揭秘了慈禧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义和拳从何而来,刀枪不入是怎样的神话,帝国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

  这样的历史,读得很过瘾。有些主流人士会说,现在的书,都喜欢找些歪门邪道来颠覆历史,吸引眼球。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不是颠覆,而是拨乱反正。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用细节,真实的细节。

  王先生的书我是每本必读的,他的《朝鲜战争》、《长征》和《解放战争》我都花了不少时间认真读完。他写作的诚意不难在细节中体现。

  当然细节很多,对于细节的取舍又关系到一个作家或者知识分子的良知。王跃文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很是认可:“当那些新闻机器以无数真实的细节虚构巨大的谎言时,我用众多的无中生有讲述着基本的事实……”

  每天我们看着新闻联播之类的主流媒体,看到那些对我们党和政府感激涕零的新闻细节,我很惶恐,我不认为这些细节一定是虚假的,但是我觉得,它们不能代表现在。就像苏联的《真理报》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说了无数的谎言,充满细节的谎言,真实的谎言。

  还好有《1901》这种书,不是真实的谎言,而是真实的细节。

  《1901》读后感(九):没看完,豆瓣笔记功能有问题,只能先写在这

  一直很奇怪,套在贵族手指上的扳指实在笨重且不好看,原来,这是满清兵士射箭的时候,为防止拉弓的手指被弓弦割伤的。满清入关后,八旗子弟养尊处优,扳指也从军事用途转变为权利财富的象征。

  阅读《1901》,仿佛重新拉看了那个充满了混乱的时代,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一路烧杀向北京逼近。。在这段章节中,主动勤王的地方大员李秉衡,率队与八国军队一触即溃,在一间草房里“仰药死之”。而在皇上的上谕中“李秉衡与西兵鏖战,共毙联军十余万人,实属奋勇可嘉,赏双眼花翎,着带兵克复天津”。。。。。无语了,实在无语了。1901年,这就是真实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事,这不是偶尔,而是反复地发生着。

  《1901》读后感(十):情节丰富的断年史

  人的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必浪费时间自欺欺人,活着,就做自己发自内心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题记

  作为曾带着“理科生”标签进入大学校园的书生,我得承认自己对历史这东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抱着既不尊重也不喜爱的态度。我不准备为自己开脱,因为好在随着自己年纪渐长,我认为自己对待阅读的态度日趋成熟,也发觉了自己对政史哲领域有所增长的好奇心。这也算是顺应了当今的强调所谓“人文教育”之潮流吧。

  开始读《1901》纯属偶然——事实上,互联网担当了很大一部分的我生活中偶然事件的触发媒介。我开始读这本书,一开始是觉得这本书是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大一时曾在书摊买来盗版合集作消遣看)。后来发现《1901》中糅合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和一些文化特征总结类型的文字,而所谓“文化特点”、“民族性”、“跨文化比较”正是我感兴趣的那类领域。

  此前,大学期间自己也读过针对这类领域的书《中西文化比较》(大概2011年初的寒假)、《跨文化沟通心理学》(2012年初的寒假)和《闲话中国人》(大概2012年秋),不过得承认,因为功课做得不到位,这些书似乎没有给自己的长期记忆存储中留下太清晰的痕迹。

  本书附录中,王树增提到,他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没有做任何历史事件上的虚构,因为书中描写生动的人物和情节、撼动人心的故事,都是取材于正史史料、近代野史史料和笔记的,而作者把这些数量庞大的史料谨慎采用并以整体上极其动人的语言编织成文。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大量对资料的直接引摘。这些工作加上作者熟练的写作技巧,都让本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成为一本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断年史作品。

  就像前文提到的,本书作者除了生动地向读者转述和引述清末帝国动荡的那几年的故事以及穿插了几个人物如慈禧、李鸿章的简版传记外,还有作者自己以旁观者的视角试图冷静客观地对历史和文化进行的评述。

  关于“中国人”,王树增可真说了不少,在这里从读书笔记(书摘)中选出并列举几条,再加上几条自己对书中内容的回想:

  1、“中国人的祭天是扎根于汉民族集体性格和行为中形式主义的最典型的体现。”

  2、“在中国,西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根本不存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是跨文化比较中一个经典的衡量轴。《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3、“中华帝国官僚阶层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和最显著的行为特征是:彻底混淆国事与家事的区别。”

  4、中国人没有“公共”的概念(而到了如今相较一百余年前算是有了较大改观——“爱护公物”这句行为准则在十九世纪末的中国肯定是不存在的)。

  5、“中国的戏剧均带有中国人坚信不疑的因果报应的结局。”

  6、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儒学这种伦理制度的天下。

  7、中国没有宗教,但有“泛神化信仰”的倾向(类似日本),中国人的信仰是世俗、入世的——“中国人于苦难之后迅速复苏的能力”,尤其是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灵魂出世而至天堂”相比。

  8、中国人如果有信仰,就在于对“祖先”的敬畏和崇拜,甚至人们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祖坟”之间建立起某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这可以被称作封建迷信,但本质上和西方延续至今的“圣诞老人”或“牙仙”之类的同样带着文化特色的传说没什么区别。对待这种东西,仁者见仁吧。

  9、西方的城邦(《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的封地、村落。“关于城市的概念,中国与西方有着根本的差别。西方的城市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在中国,所谓的城市仅仅是无数个农民后裔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生活村落而已。”

  列举到此为止。

  文化是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更新换代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尽管无论是从哲学还是医学抑或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它是对所有文化都统一的,文化依然成为了“人以群分”的重要标签之一。当然,文化如果缺乏了人的延续,必将永远地死去。不管历史留给它的后代的是不光彩的屈辱还是某种价值观下的荣耀,没有人能够以一己之力否认它,同时人也许能够短暂地定义、掩埋和改写历史,但没有人能够趟过时间的长河。无论是和历史还是和宇宙相比,我们都太渺小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