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10篇

2018-02-01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10篇

  《甲申三百年祭》是一本由郭沫若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一):服务政治

  郭沫若反驳了他人关于“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观点,对于崇祯不抱丝毫的同情,却又在文中明确阐述大顺政权的灭亡主要责任在于牛金星、刘宗敏等人身上,而为李自成做了彻底的开脱。联想到毛泽东对于李自成的态度,与他把这篇文章作为整风的材料,我越发觉得文章折射了太多太多的现实政治,越发觉得思维并不总是理性的,在运作的时候社会个人的双重环境都会起到很强的牵制作用。这篇文章对于整风可能会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远远高于其在思想上的。

  作为一篇普通的文章,之所以能够以单行本的形式一版再版,自然源于毛泽东的巨大威望。文章因政治而生,又因政治而显得璀璨。

  如此一来也说明,一件东西的好,除开本身的质量外其它力量的辅助更能成就它的光芒四射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二):粗看 乱弹

  粗粗读了一回,开头挺认真,因为是老师上课时提起的。看到分析吊树死的主时,甚感单薄,只从正反二面,我想看的上下左右呢?没看到全方位的,当然煤山上的主不是本文的重点。继续看下去,大量引的《明季北略》,就提不大起劲来了。于是越看越快。

  很多人说此文是迎合我党,其实1944年,我想说,我党正在比较艰苦的各种作战期,而知识份子应该是在一线城市更多,我党当时更多的在二线( 及以下)城市,所以想来我党迎合他的可能性或许大于他迎合我党(没有考证郭当时是身处哪里哈,纯粹只是这么想,应该在大城市的说)。

  毛是史学家,“明史”读了30遍的家伙,为什么对此文推崇备至呢?我想来应该是符合当下环境的。此文但凡有一句话二句话,对当时我党所存在重大弱项,起到了提示警醒作用,那么就是值得去推广认识学习并改正的了。这可能就是此文的意义,倒也单不是说“政治意义大于学术”这么来看。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在职培训,虽然学费吓s人的贵,总觉的不值这个钱,不过,但凡老师的话有一句听进去了,并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使你受益一生了,那么其实这学费就值了。我想我值了,因为我在昂贵学费里学会了在春夏秋季时要吃冷鲜肉~所以我也会大力的和朋友同学说:这个学习真好,你们也去学学呢,因为我受益了~(虽然这个知识点我应该在生鲜超市花个40元钱买肉时,让卖生鲜的专家告诉我,而不是让如此昂贵的学校来告诉我,但这个只能说是我自己效率不高的问题了)

  其它感受,和各友们一样:文笔8错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三):所谓历史局限性和自觉性.

  我们批评历史人物,往往觉得有些历史人物偏狭愚昧短视的厉害.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和"缺乏自觉性"

  大明的百姓都人相食了,大明都要亡国了,以勤勉著称的崇祯帝国为什么有金银布帛烂于内库?几十万清兵已经快压境了,为什么大顺的几十万农民军还在京城里搜刮劫掠享乐?

  可是历史人物处于自己的时代,并没有我们享有的一个巨大优势---我们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能知道大明亡在旦夕,大顺一触即溃. 不管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当时的人物并没有这种感知.

  因此,除非有超人的前瞻力和近乎妄想症的机警, 否则一个历史角色无法对抗开国享乐的喜悦.也无法克服散财于民的痛苦-内库财帛不肯用于救济军民,因为要应付明年后年大后年的支用. 士兵打仗多了,刚开国享受一下也未尝不可.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要亡国灭族了, 当然情形大大不同.可是他们不知道.

  谁知道?

  就在此时此刻,也有一些人不肯克制私欲,不肯遍富济民,不肯勒贪警堕.

  也许他们知道自己要亡国灭族了,也会大大不同?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评《甲申三百年祭》

  中国历代王朝更替,总是有很多的政治、社会、文化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郭老1944年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明朝的灭亡和李自成的失败,也从中再次验证了“民心乃固邦之本”的历史论断。对于《甲申三百年祭》,我觉得有三个人值得祭奠。

  一来祭奠崇祯皇帝

  崇祯即明思宗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崇祯”。1627-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34岁,葬于思陵。

  崇祯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有两件功绩值得提一下:一是铲除魏忠贤,二是收复全辽。在之争上,以勤政爱仁博得了后世的同情,但是还是未能挽救大明。从结果上看,他是个悲剧,因为大明朝的灭亡是王朝多年遗留下来的民心尽失,加上天灾人祸造成的。但从修为上说,崇祯并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比如他在任之初,国家还算比较安定,可是后来他听信谗言,重用亲信,又喜欢形式主义。民心不得,社稷就无法安定,天朝就要换主人,这是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的基本原则

  二来祭奠李自成。

  李自成是《甲申三百年祭》书中的主角,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大凡开国奠基者的开国之路都比较坎坷,但是他们有坚韧毅力、非凡的能力,和自己的部下称兄道弟,用一份感情和感召力凝聚群体,最终取得了天下;而取得天下以后的秉性却几乎是一下子发生大转弯的改变:要么开始杀忠良、树威信,要么开始醉三宫,不理朝政,要么开始征收赋税供己娱乐。

  毛主席说:当领导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李自成毁在了第二条上,按郭老的意见,牛金星、刘宗敏为李自成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打下江山后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吴三桂的反戈,导致了大顺朝的顷刻灭亡。那么李自成在用干部上是不是就有很大的责任呢?首先是选人用人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德才兼备,李岩、宋献策这些人不张扬,且容易克制自己,但却没有得到李自成的重用。亲小人,远贤臣,所以国家社稷就慢慢(或者快速)走向了灭亡。

  李自成的起家,是因为社会的动荡,天灾的横行,他把握机会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个性上的缺陷导致了一生辛苦的荒废,令人可惜,但是换在整个封建王朝角度上看,他又是一个必然:你忠于社会、忠于人民的时候,人民就会相信你,把他们的命运交给你;当你背叛人民,或者忤逆民意的时候,人民总会把你赶下台来的。

  三来祭奠李岩,中国历代不少忠臣良将,为国家披肝沥胆死而后已,他们是国家真正的脊梁。但是很多忠良都很难带着荣誉终老以上呢个,一部分甚至都被陷于“莫须有”的罪名后含冤而死,李岩也是这样的人物,他不仅举家投靠了李自成,还给李自成推荐了牛金星、刘宗敏为他打江山,在李自成社稷危机的时候还回到河南为他召集民众,希望力挽狂澜,可惜的是李自成没给他机会,历史也就没有给李自成重新修改自己命运的机会。

  忠臣惨死的现象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给我们的反思就是人治体制人才的生存无法得到保证。天子代天行使天道,有绝对权威,但是他们在用人方面却无法保证从一而终理智:在国家危急、面临内部外界威胁的时候,君主们总会授权于忠良,让他们为国立功、除暴安良;而在太平盛世时,这些国家的栋梁们却甚至不如君主旁边的一个小厮。

  忠良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时代发展到如今,人才仍是国家、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珍惜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仍是每个国家、企业思考重要问题。而国家、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形态的发展,如何保持基业长青甚至是持续进步同样是每位成员特别是领导者思考问题的。

  用历史的教训来警戒我们,用现实的思考发展我们。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五):在历史求索中前行

  朝代更迭,治乱兴衰,本是自然规律,但一个政权被推翻,再加上一个悲情皇帝的黯然谢幕,将近三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的大明王朝逝去,终究让人唏嘘不已。

  《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回顾了明朝的兴亡得失,李自成打江山曲折历经最终功败垂成的原因。当时毛主席阅后高度重视此文,把它当做历史教材刊发给全党干部群众。让大家深刻吸取这里面的成败得失,从而为我党所用。一年后黄炎培先生提出了“周期律”的说法,毛主席找到了对策,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只有人人负起责来,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华文明浩浩汤汤,从古至今人类筚路蓝缕,文明薪火相传,进步最快的是物质文明,而进步最慢的却是人心。读史书可以看到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将决定人物的最终归宿

  明末风起云涌,不少史书对此有很详细的描述。通过了解阅读相关的资料,我仔细品读了崇祯帝,他从开始的隐忍,到清除魏忠贤的果决,成功后的励精图治,错杀袁崇焕的痛心,民变时的用力过猛,城破时的绝望,一步步走上了一条悲情的路线客观地讲大明王朝的悲剧不是完全由他造成的,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环境原因,但他作为大明王朝的CEO,却不得不负全部的责任。他曾经愤愤地说过:“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左传》云:“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意思是:桀和纣怪罪他人,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

  李自成被逼无奈走上了一条下岗再创业道路,从最初的小跟班做起,十八年来风里来雨里去,几次命都快没了,终于熬出了头,建立了大顺王朝,为自己设下了安乐窝,就蒙头准备睡大觉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江山没有坐稳就要贪图享乐,这是注定是悲剧的结局。这也是农民出身的他性格使然——小富即安,不图更大的梦想革命,从来就不相信眼泪

  掩卷沉思,大明王朝沉浮的历史,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命运的缩影,这段历史有跌宕有兴衰,有悲壮也有磅礴,都让人感到无奈与震撼,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索

  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社会上道德败坏的现象却频频发生,这都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危机的体现。历史人物总是在改头换面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在某个时间段。从当年的刘宗敏张献忠贪财,到近期落马的数名贪官就说明了在金钱人性考验面前,他们是灵魂的溺水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隐患也许就是将来致命打击

  用什么来拯救道德危机呢?重读《甲申三百年祭》或许会有一种全新的诠释,带给我们更多启迪。近期开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与反对“四风”活动,其实,读史也好,教育实践活动也好,最终目的是要敦促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为国家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它能启迪今天,也会影响未来。它能让我们在理性思索中前行,能在艰难蜕变中进步。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只有以史为鉴,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才能防微杜渐,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历史,从古人身上汲取精髓的真正目的。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六):明朝为什么灭亡?李自成凭什么成功?

  六十年一甲子,郭沫若写《甲申》的时候正好是明亡后的第五个周期,也就是说三百年过去了,我们回首三百年前,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其实很难推测郭沫若写书的初衷是什么?说蒋是“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的崇祯皇帝,还是说毛是“不好酒色,脱栗粗粝,与其下同甘共苦”知人善用的李自成?郭沫若是想要唱衰国民D还是给他们个提醒?我们都说不好。。

  下面说说明朝为什么会亡?

  首先得说皇帝的“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然后是朝廷的吏治腐败,加上当时天灾肆意,朝廷无力救助。而这时朝廷不是全无办法的,李琏上书“请搜刮臣宰助饷”,但是皇帝没听他的,因为大学士钱士升说“郡邑之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就是这话打动了崇祯皇帝,让他绝了入豪民之财救济百姓的念头。崇祯这是个昏招,后来毛主席显然没有这么干,在毛主政的时候,他取富家之财救济穷家,又不允许富家继续挣钱,这样就造成了富家越来越穷,这样贫家自然也是。他们俩做的都不是最好的,危急时要取富家之财救济贫家,过了危急之时富家要带领贫家一起挣钱,这就是钱大学士说的“富家亦贫家衣食之源也”。

  再说说李自成为什么成功吧。

  这里指的成功是说他为什么能推翻了明朝建立大顺朝。首先是李自成个人的原因,他“不好酒色,脱栗粗粝与下同甘共苦”,然后就要归功于钱大学士口中的富家了,饥荒时不是没粮食,而是富家卖的粮食太贵贫家吃不起,换句话就是物价太贵,在饿死与造反(不被饿死)之间,这是个很容易选的选择题,第三个原因是明朝的军队扰民,说扰民都是轻的,官兵过境犹如兵灾,老百姓却希望匪剿兵,这和警察抓小偷正好反过来,也是个奇迹。第四是重用人才,建立了官制(现在叫科学的管理体制),这标志了李自成不再是匪,是正规军,从此“设官分治,守土不流,气象便迥然不同了”。这样,李自成一点点的打败了由崇祯皇帝领导的大明集团,建立了大顺集团。

  最后郭沫若说了李自成是怎么把江山丢了的。

  他是怎么当了汉族的罪人的?原因就是内部分功不均,内斗,杀功臣。我认为比较明显的就是没有给镇守边关、为李自成创造了一个美好的造反环境的吴三桂集团足够的好处,这让吴三桂他们很不爽。而这时李自成还杀了大量的功臣,衰弱了自己的实力。满清看着情况有利赶快过来许吴三桂高官厚禄,要知道裂土封王的诱惑不是谁都能诱惑的。

  李自成为他的短视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是他的生命和汉人的江山。

  今天,经济危机当前,我们当如何处置乎?我想,以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这不难解决,不管你相不相信,GCD里集中了全中国大部分精英。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七):迎闯王,不纳粮一一明朝为何灭亡,崇祯为何下台

  迎闯王,不纳粮一一明朝为何灭亡,崇祯为何下台

  失民,如郭沫若说:"事实上它久已失掉民心,不等到甲申年,早就是仅存形式的 了。"明灭多因历史积累的问题,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天启好木工不理朝政,魏忠贤乱政灬如上种种,在崇祯即位前,隐患已埋。最主要的还是失民心"申说爱民,但都是 口惠而实不至",崇祯心是好的,但实则税赋有增无减,特别是与皇太极的连年征战,为了发军饷,不断提升百姓之负担。

  失政,"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 荒或盗贼,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正因为对饥民流民没有足够的救灾,损有余补不足,向商人群臣征捐救济,才导致下层人民迟迟得不到救济。籍没富家固然太过残酷,但如此情形下,捐款赈灾则是必要。然而,更甚者是,皇室"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 镌有永乐字",即皇帝有钱却不赈灾。但,这是李自成的说法,可以生疑。

  他对崇祯只罪己,不作为亦多有愤懑。如"把一位认真在" 公忠体国 " 的好人和无数残喘仅 存的饥民都逼成了" 匪贼".这还不够说明崇祯究竟是怎样励精图治的吗?这不过是整 个明末社会的一个局部的反映而已。明朝统治之当得颠覆,崇祯帝实在不能说毫无责任。"

  佞臣,这点郭沫若谈及,"除去客、魏和他 们的心腹爪牙固然是应该的,但政治不从根本上去澄清,一定要罗致内外臣工数百人 而尽纳诸" 逆" 中,而自己却仍然倚仗近侍,分明是不合道理的事。"即,宦官再次干政。

  兵乱,又是一因。"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即因兵管理不严格,故而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防兵甚于防贼。于是民不得已投入闯王怀抱。说到底,还是失民。

  内外交困,文臣主战,不议和,使政局面临国内,国外双重压力,而"不识时务"(当年明月)。这个观点很重要,实则若议和,专心治内患,则无有最后十几万军队丧于皇太极之手,以至于平定内患无兵。双线作战,压力甚大。这点如崇祯言"诸臣误我"。

  总之,对内,官逼民反。对外,无充足战力,且未议和。内因为重。

  最后,却也很重要,运气。连年大旱,使得国内政局不断恶化,流民四起。大旱欠收,民不聊生,加上苛税,实在官逼民反。天灾,是国内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

  另,李自成军

  郭老颇同情李岩,为之被小说诬而愤慨,从中知小说语不可尽信。如"这位作者却未免太忍心了,竟 把李岩作为丑角,红娘子作为彩旦,李岩的" 出粟赈饥" ,被解释为" 勉作散财之举, 聊博好义之名".正史所不敢加以诬蔑的事,由私家的曲笔,歪解得不成名器了。"

  李岩的军事与宣传。"但他对于宣传工作做得特别高妙,把军事与人 民打成了一片,却是有笔共书的。自十三年以后至自成入北京,三四年间虽然也有过 几次大战,如围开封、破潼关几役,但大抵都是" 所至风靡".可知李岩的收揽民意, 瓦解官兵的宣传,千真万确地是收了很大的效果。"

  李自成礼贤下士,识人之明。" 岩初见自成,自成礼之。岩曰:‘ 久钦帐下宏猷,岩恨谒见之晚。‘ 自成曰:‘ 草莽无知,自惭菲德,乃 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 岩曰:‘ 将军恩德在人,莫不欣然鼓舞。是 以谨率众数千,愿效前驱。‘ 自成曰:‘ 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 举,创业开基者也。‘ 遂相得甚欢。"

  此外,李自成军纪严明,生活朴素。郭沫若评之"在这样的人物和作风之下,势力自然会日见增加,而实现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李自成破京后,仍宽佑明室,分封归顺王。"李自成本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在未入北京前,诸 王归顺者多受封。在入北京后,帝与后也得到礼殡,太子和永、定二王也并未遭杀戮。 当他入宫时,看见长会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在地,还曾叹息说道: " 上太忍, 令扶还本宫调理"

  然而,一旦胜利后,李军从帅至将,以下军队,皆陷入了陶醉之中,实是覆灭主因。"大家都象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 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 面享乐。尽管平时的军令是怎样严,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时候,竟弄得刘将军" 杀人无 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其中最致命的,是听信谗言,早杀忠臣。初入北京不听李岩的四条忠告,后又听牛金星之言除之。而当时清兵已入关!仍在内斗。省人的,是李岩的结局。"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 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假使初进北京时,自成听了李岩的话,使士卒不要懈怠而 败了军纪,对于吴三桂等及早采取了牢笼政策,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的便入了关。又 假使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把农民解放的 战斗转化而为种族之间的战争。假使形成了那样的局势,清兵在第二年决不敢轻易冒 险去攻潼关,而在潼关失守之后也决不敢那样劳师穷追,使自成陷于绝地。假使免掉 了这些错误,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了 吗?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

  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还真是历史学家,本文处处有人物出身,事件进程之考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