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10篇

  《看名画的眼睛.2》是一本由(日)高阶秀尔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一):《看名画的眼睛2》:再安静一些,再躁动一些

  “丰富的日常生活停止了,在我们心底,仿佛映现出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既没有声响,也没有活动的非现实世界的画面,就像电影中某一个静止不动的镜头一样。”——关于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2》

  画这种东西有趣,在纸上是静止的一片色彩,却可以和我们的眼睛产生化学反应,让人感受到一种活力。名画之所以被称为名画,只因为绘画者对自己作品倾尽了心血,布置了太多玄机,却不期待你的发现,因为他们所表达的只是自己和灵魂状态。但作为赏画者或看画者,去尝试发现画中的秘密是很有趣的,无需太丰富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暂时“付出”我们的灵魂,完完全全交给眼前的画作,就像高阶秀尔教给我们的。

  日本著名美术史论家高阶秀尔在其著作《看名画的眼睛2》中选取了从莫奈到蒙德里安时期14位画家的14幅作品,详尽论述了每一幅作品,并尽力阐述现代绘画的历史规律阅读他的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似乎距离我们很远的美术理论并不枯燥,甚至生动如每一章的配画,原因,无非是著者参与了自己的感情用心在和画作的每一处点滴交流,跨越时光与画家对视,用著者在后记中的话来说,“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挑选作品。”“如果人们理解这些画,而且喜欢这些画,这本书就算达到了目的。”

  画和音乐舞蹈相似,都是人用来表达自我的方式,那么就决定了此类艺术形式必然具有其主观色彩,不能划分单纯类型,就如大师莫奈与文森特•梵高同属于印象派,而二者却各棱角色彩鲜明。所以作者进行描述的方式是“独立”的,甚至同一大师的画与画之间也是相对独立,如果感情倾注方向区别较大的话。这恰恰是艺术最独特魅力之处,因为“唯一性”,所以值得付出和探索。

  克罗齐认为看艺术需要的直觉比逻辑重要,大师们的作品首先能给人视觉上的直观震撼感受,无论是《钢琴前的少女》的温馨,《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平静,或者《阿尔的寝室》的吊诡,以及《呐喊》的恐惧。这种直观感受到的艺术感情就是大师在绘画时的主要情感,甚至大师自己,就处于画的世界里,如作品《呐喊》,蒙克独处旷寂自然时恐惧和不安,就物化成画作中血红的色彩和那张扭曲的脸孔。画家是最不会骗人的,有了怎样的情感,就有了怎样的画,我们就会有怎样的震撼。画家又是极端的,不会用中庸的手法去“拍摄”,流露之处,尽显极致,平静得透彻,不安得怖人。

  比较来说,我更欣赏书中选取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所表现的那种“丑陋”的美,和毕加索先生一些知名画作相似,在这里空间感被颠覆,我们对少女的美的理解也被绘画者引导到另一个岛屿。没有任何肉体美感,甚至不成人相的少女,每一处细节都表现着不安和躁动,因为不安和违和,作品张力和生命力也就此而来,膨胀。作者的意图成了谜,后人猜测莫衷一是,信故事,还是信自己的双眼,这就是看画最好玩地方,如看玄机四伏的小说,如果钻了进去,那片天地绝对不会亏待每一个有心人。

  在最后,作者提及达•芬奇手稿中的一句话,“绘画是精神性的东西。”也许这就是作者写下这本作品的理由。我们身处的时代连番升级,效率剧升,初始版本的“龟速”被淘汰,结果上大多是身体走在了精神前面,精神难以跟上身体的乐趣。不如让我们抽空去翻翻画,不为所谓格调,所谓修养,只是跟着大师们的思绪,去cosplay一把。

  再安静些,或者,再躁动些。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二):《看名画的眼睛2》:“魔术师”的谱系

  所谓“画家”,大概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擅长定格瞬间的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听上去这好像是照相机功能,画家们也确实在像照相机一样,捕捉他们心仪的画面。但至于如何去在画布上表现,他们显然不会像照相机那般“忠实”——完全是“随心所欲”的事情

  这一点,在蒙克的经典画作《呐喊》的创作过程中便有典型的体现。按照蒙克的说法,这幅画是他在挪威的夕阳下,与游人散步郊外时突然想要捕捉的画面。散步郊外,鲜红的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如果让一个平(zheng)庸(chang)一点的画家来表现的话,恐怕就是一幅“夕阳无限好”,充满安逸闲适湖光山色图了。可到了蒙克的笔下,他眼中“夕阳下的湖光山色”却变得异常诡异:

  (此处应该有图,没图请自行想象。)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差不多也是困扰大多数艺术鉴赏方面的“门外汉”们的最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艺术,真的应该是我们“搞不懂”的东西吗?或者具体到绘画领域,对于一幅画,倘若我们越看不懂画画的人画了些什么,是否就意味着这幅画就应该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呢?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任何的“表现手段”,都应当具有来自另一方面的“表现对象”。早期的人们是侧重于写实的——这里的“表现对象”便是实在的事物。到了后来,人们开始表现的是更丰富的东西,可来源还是实在的生活。这就好像是一种魔法,画家们把“操纵世界”的手段写成了“咒语”,对于“麻瓜们”而言,即使拿到了“魔法书”,也实在是“不知所云”。

  好在倒是有一些书,像是给“麻瓜们”准备钥匙,比如这里的《看名画的眼睛》系列。如果说系列的第一本,作者还是侧重于广泛地探讨“常识”,那么第二本,作者则是将笔触聚焦在从莫奈到蒙德里安这七十年的“现代绘画”的解读,那些你搞不明白的“神秘咒语”。

  作者的选材无疑是独具匠心的,他开始更加侧重于对画家的谱系性介绍。这也就是为什么对于梵高,他选择了《阿尔的寝室》;对于毕加索,他选择了《亚威农少女》,来做介绍的原因了。尽管画家们自己可能拥有更具知名度的作品,但他选择的,都是一些“节点式”作品——正是由于这些天才的创作,美术领域被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

  说来也是有趣。让人开始“看不大懂”的现代绘画的源头印象派,其实是“最忠于”写实主义的流派。因为过分忠于对光与影的描写,他们选择分割色彩,而实在的物体的形象反倒因此而被忽略。大概是这种“过激”的手法使得美术创作被逼进了“死胡同”,后来人就开始了“调和之路”。人们又开始描绘形体,可描绘形体之路最终被毕加索发展成了“立体主义”——仍然是一个极端的世界。而对于客观写实的过分追求同样需要被调和,人们又开始发展表现主义,去更多表现内在的精神特写——对于表现主义的开拓,实质上迎合了人类认知意志的发展。一开始提到的蒙克的《呐喊》,便是表现主义者的绝佳范例。表现主义者们并不在意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而只会侧重于看到这些的时候,自己在想什么。侧重于主观情绪的书写,使得“艺术家”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变得有些“不大正常”。可事实上,世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使得“正常与否”这样的人类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其实毫无意义。归根结底,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自己身上的“独一无二”。而成为艺术家,必然是要具有关于表现力的天分和勇气

  很显然,读《看不见的名画》这一系列的作品会是一段有趣的体验。毕竟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对于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知识储备,其实是给自己对待这个世界时,提供了想象另一种可能的路径。

  这其实是蛮有必要的事情,因为多亏了“可能性”,我们的世界才不会更加无趣。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三):借你一双“艺术眼”

  这是一本再版书,第一版1987年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次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推出。相对于第一版而言,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当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译者的译文也有了改善。但实话实说,因印刷水平的限制,这本书中的油画的整体品质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我按图索骥,在网上搜索了这些世界名画,一些画作的色彩的偏差还是挺大的,这对于读者领略这些画作的美感会有一些副作用。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当然这些遗憾不会掩盖着作者高阶秀尔教授对这些世界名画的精彩分析。高阶秀尔教授是日本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曾经留学法国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对这些画作耳熟能详,相关的故事和背景资料是拈手而来。在作为读者的我们,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充分感受这些名画的艺术魅力。这本书文字通达顺畅,图文并茂,不知不觉中就一口气读完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欧美的美术时空的逛了一圈,享受了一场欧美名画的精神盛宴。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学到不少美术知识,提升一些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

  这本书是原书的下半部分,主要解读了十四位画家的十四幅代表性名画。这十四位画家都是西方美术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从莫奈开始到蒙德里安,这位画家属不同的画派。印象派的莫奈、雷诺阿、塞尚等,点彩派的修拉,野兽派的马蒂斯,立体主义的毕加索等。可以这么说吧,通过对这些代表性画家的了解和解读,我们大致可以把握近一百五十年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这对于我们欣赏“现代绘画”会有所助益。

  顺便提及一下,这本书中有些年份是明显错误的。诸如第28页那幅塞尚的《温室里的塞尚夫人》,作品绘制于1890年,而书上标的是“1550”;这本书第48页上,“1588年十月”明显应该是“1890年十月”;第100页,上面说美国收藏家约翰•奎因(John Quinn ,1870——1924),同一页下面的文章中又说这位收藏家1925年去世,那这么明显有一个问题,这位收藏家到底是在哪一年去世的,是1924年?还是1925年?当时这些差错只是这本书中的小瑕疵,但如果能在这本书再版的时候,能改正这些错误,也是一件好事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四):原来如此

  画画是一种精神性的创作,在一个二维的静态平面空间上,表现万千世界,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画面上,最多搭配一个名字。没有前言,没有后记,没有腰封评论。欣赏者看见画面后,享受的就是在精神和感官层面与画面内容的互动和碰撞。

  这本书是系列片的第二部,从画史进程角度,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进入了一个风格大变换的时期,技巧,题材,画面风格呈现出与古典时代极大的不同。对于像我这样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人,在欣赏印象派,抽象主义,现代主义的时候,往往有很深地“疑惑感”,这个画到底画的是什么?这有什么好画的?这东西到底美在哪里?而这些问题很少在欣赏古典画的时候出现

  这本书从一个专业的视角,用一种历史发展的角度,原来在那样一个阶段,一些才华横溢的人自然要去创造这类的东东,这类东东看着随意乱七八糟,原来隐藏在下面的还有这么多的门道,不是随意的涂鸦之作。

  有了这样欣赏视角的方法论和切入论,最起码可以增加一些欣赏近现代艺术的阳光,总是好事。也多了一些吹牛B的资本和谈资。

  但真心话,很多的现当代艺术,无论如何,无法引起我的精神共鸣,带给我的只有精神疑惑和不安。疑惑是为何这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会在艺术界有这么高的声望和评论?不安是我为何无法欣赏,是不是我的层次太low了?但我总觉得最高明的艺术应该是雅俗共赏,浅显易达的。如果姚这么艰深去欣赏,去切入,去探究,无法直观获取精神上的共鸣,是不是太小众和人艰不达了。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五):贴切的赏析

  贴切的赏析

  读《看名画的眼睛.2》/by烟波浩渺1980

  有没有发现蒙克的《呐喊》那副经典惊恐的画作,在QQ符号标签的第一行第六个位置。现在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表情之一,如此看来曾经比较高冷的艺术如今也已飞入寻常聊天中。(好想把那个图片贴过来,但是豆瓣评论不允许发图片。)

  蒙克从描绘人物不安的神态,黑暗系的画风让其在众多画作中独树一帜,绝对是过目不忘。作者在本章节开篇便说【P110】:挂在美术馆中的作品,大多数都会是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定。即使是描绘战争、殉教等流血场面,或者描绘恶魔地狱恐怖主题的画,一旦他们被挂在美术馆中,这恶魔猛兽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而失去它们的恐怖之处。但也有极少数作品,他们无论挂在哪里都会使观者感到恐惧和不安。蒙克的这幅《呐喊》就是这样的极少数作品之一。

  如今这个恐惧的小表情在聊天中经常会用到,虽然没有原画作中那种弥漫暗黑的气质,但是惊恐的情绪还是可以通过这个Q化了表情表达出来,所以本书作者对于蒙克的解读是我乐意读得兴趣所在。蒙克也成为我又一个了解的画家,其画作《青春期》更是精准展示出画家的惧怕之感,画中少女开始发育的身体逐渐变为一个成熟的女性的身体,然而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恐惧不安存在于少女的表情之中也是画家蒙克对生命本质问题的思考,生和死、爱情和失恋、男和女。从历史角度来看不仅是蒙克一人带有这种情绪,19世纪末敏感的青年们都带有这样的不安感。

  之前读了《看名画的眼睛.1》就感觉作者高阶秀尔的赏析很接近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不细看不觉得是日本人的作品,其行文写作和国人的行文习惯几乎无差别,当然也可能是翻译者的缘故,没有高冷遥望,只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当做是名画的艺术入门读物是合适的。第一部觉得读得很过瘾,讲解的名画大部分作品我都很喜欢,透过名画了解很多历史小故事,要是说起名画我最喜欢的是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充满了人性味道,宗教和人性糅合的恰到好处,处于折衷位置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可掩盖。

  不过写过书中的名画赏析的作者很多,多到无法界定是谁写的更好,于是拿到这本书便会觉得这本也不错那本也很不错。

  当读过《看名画的眼睛.2》会发现作者高阶秀尔的赏析非常贴切,至少是符合了我的观点。例如他用“阳光的渴望”形容莫奈的作品;用“色彩的和声”形容雷诺阿的人物画;用“恐惧和不安”形容蒙克的画作;像打标签一样为这些名画家打上标记,这标签帮助记忆其画作特点。莫奈的阳光、雷诺阿的音乐、梵高的疯狂、高更的异域风情、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于书中所说的印象派还可以理解一点,即使之前没有读过类似的书,最基本的还能看出来这些作品很美的,哪怕只是颜色好看。到后期的野兽派、立体主义、后现代的各种流派真是无法理解其内涵之处,也许他们的作品都很好,只是我还未能欣赏出来。我会买一条印有莫奈作品的丝绸围巾,买一幅绘有梵高的向日葵十字绣,其他的后期作品不会在我得考虑之内。在我的心里,也许这些划时代的作品是有深刻的意义,但是我始终无法靠近它们。

  文学家借文言志,画家借画寄情,我们可以查阅资料,翻看画家们的书信往来,来窥探当时创作的二三事。借由作者的文字翻看这些艺术家们的过往曾经,心路历程,一笔一画一事皆有来历。高阶秀尔的赏析做好了这个沟通,就算是没法欣赏这些艺术作品,透过他的书,可以了解其中一二,从画家的背景资料,到创作原因及其他相关故事。简短的说明,梳理归纳方便查看,这本基础的艺术鉴赏读物是我们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手边书。

  2015年4月7日星期二

  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2933702061@qq.com。

  《看名画的眼睛.2》读后感(六):开一扇窗,眺望西洋海

  我之前从未意识过,有些书会在阅读时凝固下一个环境的感觉,当阅读完毕后的某一天,灯光刚好又调整到了当时的亮度,入夜后微凉的风穿过细密的纱窗撩过未干的发梢,白墙上仿佛突然就出现了当时书中的场景。那是一幅幅的西洋油画,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少女》和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列在正中央,你还能记起画面中那无以名状的宁静感;最边上可能还会出现卢梭的《沉睡的吉普赛人》,你还能记起第一眼看到这幅时是怎样被画面上黑皮肤的吉普赛人和棕黑色的狮子所震撼;或许,你还能记起更多。而画面出现的位置,刚好就是你在阅读过程中思索时盯过的墙面的位置。有一度你甚至怀疑,它们是不是以一种特殊的材料印在了墙上,只有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被发现。而事实上,每当你盯紧墙面,每幅画的细节都会清晰地一一浮现,你甚至能回忆起书中对这一细节进行描绘时所用的语言,扎实易懂。

  很多人心中大抵都是存有一个艺术梦的。相比于蕴含颇深的中国画,色彩斑斓的西洋画似乎有着更强的诱惑力。他们有着西方文化影响下独特的选题,他们有着不同于中国画的运笔与用色,他们用一种或轻柔或激烈或神秘的语气,描绘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囿于对西方文化、西洋画历史及画家本人的了解,这些让我们无限遐想、无限神往的画作似乎都蒙着一层似有似无的薄纱,我们徜徉于西洋美术的精神盛宴之中,却找不到与其交流的话题。

  你或许看明白了画中的每一个色块,却不明白为什么《温室里的塞尚夫人》中赛上夫人的脸会以蓝色和红色呈现,为什么《阿尔的寝室》揭示了梵高恐惧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奥特雷克的画作会是海报的形式,等等。

  当我们参观了足够多的美术馆,记住了足够多的名画,知道了足够多的画家,我们便不再仅仅满足于画框前的驻足,而是希望可以跟这些名画“坐下来”,聊聊更深层的东西,比如那些藏于细节中的思想、比如那些经过缜密思考而体现在画面上的突破。于是我们忽然发现,我们之间需要一个介绍人。

  《看名画的眼睛》可谓是一位非常称职的介绍人,他不仅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对方的来龙去脉,而且语言优雅、态度亲和。他讲莫奈,讲他对野外写生的偏爱,以及由此而来的软管材料的出现,他也讲莫奈的家庭及生活背景,以及由莫奈兴起的“印象派”的色彩原则。他讲塞尚,通过描述他在画模特时的特殊癖好来分析他传世作品中的特色;他也讲梵高,讲他的南法画室,讲他与高更的亲密与争斗……

  《看名画的眼睛》不厚,两本加起来也不过介绍了不足30幅西洋名画。但它却通过这不足30幅的名画,穿起了一条波浪起伏的西洋艺术史。他还别出心裁地将画家的背景故事、西洋美术史上的历史事件、画家的创作思想点缀其中,让整本书的文字如同其中的西洋画一般可以带领读者度过一段美好的闲暇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