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经典读后感10篇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是一本由绿妖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5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一):在土地上绣花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 南山”,从古至今文人大抵都向往这样我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理想境界生活在现代闹市中的一般人,也大多时常会有回归大自然冲动。正因为如此,近些年乡村旅游、农家乐才迅猛发展

  然而,情怀归情怀,旅游归旅游。中国现实情况仍然是农村人急于出逃,村庄唱起空城记,大城市人满为患。城市人每每赞叹农村空气好、泉水甜,在清山绿水间不停地按下快门留念,但真要他要农村定居,却又有种种不得已借口。但我相信,这些人看了《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里的台湾农村,对定居农村的也许会多出几分向往和信心

  台湾一直是大陆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考察取经的重点对象之一。相比西方的大农场,台湾现代农业与大陆农业有共同的中国传统小农制度背景。但当大陆农业还在集约化、规模化的迷宫里寻找出路时,台湾却走出了一条小型的“精致农业”技术路线

  绿妖将台湾农业形容为“在土地上绣花”。“新社农会”的刘胜雄有10分地,山下平地种辣椒、茄子等,山上坡地种苦瓜,枇杷。一块土地要用轮作方式利用;肥料要用发酵的有机肥;高处的网是用来防鸟和蜜蜂的,上下的麻绳网是用来挂小黄瓜的;丝瓜上面种苦瓜长得更好,甜桃要用苦桃嫁接,苦瓜一结果就要套袋……刘胜雄一面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对作物和土地对话,一面又参加各种农业课堂,与专业教授共同研究农业种植。就像绿妖感受到的一样,台湾农民没有把农业当成迫不得已的生计,而是怀着对土地的热爱在上面精心绣出一棵棵绿苗,一只只瓜果。种出可以养育人们的优质瓜果蔬菜,也使台湾农民生出一种自豪。这种自豪,与大陆农民的自贬自卑形成强烈反差。

  绿妖是散文家、小说家,当《读库》的主编张立宪邀请她考察台湾现代农业并写成笔记进她自己都觉得奇怪。结果证明,张立宪这一偏招自有他的用意。绿妖以其女性敏感柔情,探访了台湾60余位农民、10余个民间团体与台湾当局。她以农民的个人故事与乡村的普遍现状,勾连台湾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社会创新等多个维度,相当丰富地呈现了台湾乡村的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

  去年,一本《崖边: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写出了中国乡村传统与现代的裂变。台湾农业却用现实证明,“古老传统经过现代人的发掘,同样可以焕发魅力,这需要“现代”克服自己的傲慢,“传统”展示自己的包容“。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二):去台湾做农民,诗意的栖居

  书中给我们描述了一种不一样的农民生活,当农民不再是一种社会阶层,而是一种生活选择,是一种态度

  台湾作为世界先进的农业地区之一,他们的乡村生活,农业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书的封面上写着,我们终将诗意的栖居,这是可能到来的美好,这样做一个农民还是很符合我心意的。

  书是装帧很漂亮,也很有质感,封面是瓜果蔬菜,让人没来由的亲切之外,也感觉到一种美的享受,书的内容充实,排版也很好,配的插图也很漂亮,书印刷和纸张的质量也都是非常的棒。

  作者走访台湾60余位农民、10余个民间团体与台湾当局、以农民的个人故事与乡村的普遍现状,勾连台湾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社会创新等多个维度,相当丰富地呈现了台湾乡村的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农人的职业、创造与坚守,以及他们的尊严骄傲,他们的闲适

  书中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作者的文字简单却不是婉约,很有底蕴,带着台湾的小清新,让在远方的似乎能够想到台湾那片土地上的那一群农民,如果是这样的生活,我也想要去台湾当一个农民,种花弄草,热爱粮食和蔬菜。

  书中这样描写一个个的农民,在青山绿水间,一个乡村,能将自己的粮食, 蔬菜,水果,有保障的进入它该有的商品渠道,农人也是商人。在乡间喝茶的农人,在他城市的客户眼中是个有个人品牌的商人。

  当农民是生活的创造者与享有者,而不只是承受者,不再代表阶层与社会地位,而是代表以土地为对象的职业,一种身份,一种生活方式,不是沉默的,是积极参与的。

  当现代化科技与传统乡村生活结合,与土地细水长流,人们终将收获安静、阔大又家常、温暖满足的生活。

  我想,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当农民,那么生活将是诗意而浪漫的,人生也将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也会因为这样的美好而更加美好。

  如果所有的农民都能够这样去做农民,而我们也能够自己去做自己,那么不管这个世界如何,不管人生如何,我们的生活终将是自由和美好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只是这一点就让我们充满自信,去走得自己的路,去自豪而骄傲的活着。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很想要去台湾做农民,诗意的栖居。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三):台湾美好所在

  本文为2016年DIAO计划第10期《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荐文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设问式书名和美化的封面,包括封面的引言:“当农民不再代表社会地位,而是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似乎都在引导大家对当农民的向往——那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与当下紧张环境糟糕的的城市生活相比较。

  去年冬天去观摩全球第六届CSA(社区支持农业)大会,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农民到北京交流经验同时还有一个在北京当地从事小农的有机农产品展览。我走了一圈,和农主们聊天,发现这样的大会并不是特别欢欣鼓舞,农主们从事农业的动机和逻辑单纯,如何吃得安全健康是当下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大商机,如果能够赚钱的同时,又能过上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这不是两全其美么?但事实是,从事这个工作的人都很艰难,启动成本高昂,农业有自己很强的技术性,工作辛苦的同时,还要靠天吃饭,种植出来还要寻找销售渠道,品牌物流生意……这些事每一件都不是开始之初想象的那么美妙容易

  看完《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台湾虽然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先进经验,公权照顾政策保障、农民福利贷款便利、农业推广、技术支持、农会产销、社群抱团,但具体到做一个农民,也是殊为不易提心吊胆,一分钱一分钱的计算,日晒雨淋全家上阵,一个动作每天重复上千次,非常辛苦,甚至是一种枯燥的辛苦,农民的生活,哪来浪漫,大多是城市的想象,在地的情怀?土地的庇护?礼乐的风景?很容易让人掉入动情的联想。

  辛苦归辛苦,但是他们确实从农业中有获得骄傲。工作原因,也了解一些台湾农业的状况,甚至近距离的与农会的人交流攀谈,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苦相,乐于分享,念兹在兹,“没有我们熟悉的认命和沉默的气质”,和这本书中描述的农民状态非常一致。回顾所见台湾人和所读台湾文,虽然台湾人对现实也有诸多不满,但这个社会好像有一种非常一致的价值观。《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到最后,“主妇联盟”理事主席陈岫之的一句话让我有一种顿悟感觉,这句话就是:“成不成是次要的,关键是应不应该。”

  “种有机不容易,可能搞不过别人,但是是应该的呀!”,做应该的事,就能得到尊重,从政府官员到黎民百姓,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好像都有这份信念,也才可能有农民的争取,政策的回应,建立能够听懂对方说话的管道。我甚至觉得台湾人应该好好重新评价一下马英九的优柔寡断,因为思考“应不应该”确实需要权衡更多要素啊。当“成不成”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标准,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效率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还有百口莫辩的理所当然,甚至嚣张跋扈,这种结果我们都有感同身受

  我终于能够体悟到大家觉得台湾美好的原因。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四):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

  因为喜欢五月天,因为喜欢海边的感觉,因为对自由的向往,所以很想了解台湾,想知道海峡对面的他们是怎样过生活。绿妖的这本书展示了台湾农业发展的多个面,从果农、菜农,米农到社会组织,从供应端到销售端。台湾农业走到今天,是农民、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博弈的过程,然而直至今天台湾农民仍不认为自己的政策是完善。

  书中印象深处,一是垃圾分类,二是对民主解释。原来我们认为的高素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台湾的垃圾分类也是经过很多时间努力和政策规范。这样印证了书中对民主的解释,民主并不是民众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反复的磋商,民主来自民间,而后服务民间。民主不是从上而下的强力主导,也是自上而下的反映,而是相互之间沟通协调,虽然这样的过程漫长了一点,虽然民主的过程中也会犯错,但我们不能因此因噎废食,不要民主。

  民主是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大家的耐心,不要因为看不到远方而裹足不前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五):台农为什么值得羡慕?

  刚看完《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颇有感触很喜欢这本书的气质、内容和态度

  在北京生活压力比较大,有时候也会想:我还是滚回家算了。当农民,种点地,也能活。但这话也就是说说,种地要能赚钱,谁还出去打工

  事实上很多人低估了在农村当一个农民的难度

  我自己家里有地,但最多也就4亩。这些地不集中,散落在村庄各处。这么少的地种什么好呢,常规的玉米土豆、高粱,就是大丰收了,你也卖不上钱,因为粮食太便宜了,且产量有限。如果种果蔬,也运不出去还是卖不上钱。所以你看,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大家能去煤矿工作的情况下,种地更多的是习惯使然,不种饿不死,种了也就弄点口粮,自产自销算了。

  这样的情况下,在农村种田几乎没有出路

  真要想搞起来,你首先要弄很多地,虽然支持土地流转,但是要凑齐一大块地很不容易,而且也很费钱。其次,你要学习农业技术,这东西也不能速成。再者粮食卖不上钱,你就要种蔬菜,蔬菜运输成本极其高,往远送菜价会非常高,和直供城市的菜篮子工程没法竞争,往近处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自己种菜,谁吃你的东西。总之,怎么都不对

  但是搞农业肯定不是完全没有出路。养家禽,包鱼塘,种大棚,栽蘑菇,只要成规模,也可以做。但具体要怎么才能搞起来,这个问题就复杂多了。不过有兴趣的也可以多看看央视的一些农业节目,比如致富经之类的。

  现在农村,年轻人忙着投奔城市,城里的人也无暇顾及农村。这种情况下,居然有人跑去台湾去了解和记录台湾的农业现状,这一点还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这是我比较喜欢《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这种书的原因之一。而且整本书以人为主线,故事性很强,也比较好读,没有人为隔绝读者,这是另一个原因。

  很多人看到这个书名,可能会觉得这应该是那种赚到钱的农民分享的发家致富经。其实不是,这本书里的台湾农民远比想象的要立体,字里行间作者多少有些美化,但总体上看来对台湾新社农民的刻画还是非常清晰的。他们那边的日子也是有好有坏。

  这本书重点是通过台中新社的农民的观察,来了解台湾农业。新社这个地方面积不到7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2.5万人,相当于大陆镇一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从这么一个小地方来看台湾农业,角度很好,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很多情况和大陆农业遇到的情况类似,因此对大陆农业发展应该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读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从人性上来看,台湾的农民其实也和我们这边的农民差不多,但是他们之所以过得还可以,本质上来说,这是制度的胜利,他们有争取的渠道,因此能做土地的主人。和内地不同,新社已经有一批年轻人开始返乡,从逃离农村到返乡,背后支撑他们的是对民权的尊重,来自政府的权力市场制衡,各种力量找到了自己的历史地位。

  大陆的农业情况,主要还是受80年代初期大陆的土地改革影响。我们不少人都听说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规定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包产到户,在特定的时代这一套制度可以说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到了巨大作用,结束了人民公社运动的各种负面影响。

  但是这个制度本身也有负面的地方。这些土地不是农民的个人资产,农民只有使用权,所以农民很难自由支配这一资源,通俗地讲没法自由买卖。土地不集中,每个人分一部分,那么就算你想要集体管理,这里面涉及到的土地流转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前文我们也说过,以我为例,我自己有地,但分散在各处,很难搞规模经济,如果不搞规模经济,农业就没钱赚。

  可是反观台湾这边,1951年开始就搞了公地放领政策,把农田国有变私有,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这个政策就执行下去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里看到台湾农民卖了田去城里生活,也可以看到新社这些农民有我们几乎不可理解的自信和归属感。有恒产者有恒心,我相信这是读本书能强烈感受到的东西。

  那是不是说土地私有后,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远不是这样。新社也是小农经济,但是新社的农业搞得红红火火,他们为什么能发展得那样好,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一番。

  北农大的教授靳晋评价台湾的农业说:台湾是“针对中国的传统小农制度的特征,走出一条小型的‘精致农业’技术路线,并将传统农业制度中的优势与现代投入结合起来,进行了成功的技术改造。”这条路实际上何尝不是大陆想走的路呢。

  这里所谓的精致农业,其实可以理解为,既然不能走规模化的道路,那么不如在现有基础上做升级和革新,用书里的话说,就是:发展技术与资金密集农业、由重视产量转为提升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在农用土地被工商业不断挤占之下,力求增加单位农地生产价值及附加值,由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多元化农业。

  这个“精致工业”,1984年台湾当局号召了一下,然后民间就开始搞起来了。

  台湾农业一直以来所面对的环境也是很有挑战性的。首先台湾有台风,一刮风大部分的农产品都得遭殃,自然条件综合比起来未必比大陆的农村好。而且台湾开放性还使得台湾的农业早早就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这些都是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是台湾社会可能还算是一个讲良心的社会。上世纪爆发的癌症潮促使人们反思农药弊端。相反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有一点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意思,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太大,无奇不有。另一方面,从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大陆商家开启互毒模式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底线,因而信任问题难以迅速建立。

  那么台湾的农民是怎么响应这个号召的呢?我们试着举几个例子。

  台湾处于亚热带地区,但是台农却能在亚热带种出高品质的温带梨,高接梨因此成为台湾水果业之骄傲。高接梨是东势农民张榕生嫁接日本梨穗于横山梨上产出的品质优良的果类,但在新社一样有很多人种。东势这边发明出来后,新社马上就学去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传播速度呢?这是因为台农有产销班这种机制。而这种产销班实际就是农民之间交流沟通制度化的外在表现,这里面有合作、有人情,更重要的是有学习和经验交流。《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里多次提到的刘胜雄就是产销班的班长。这个人非常厉害,极富有学习精神,他每年会出门旅游,绿妖在讲他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细节,这个刘胜雄春节前后到大陆旅游,会把大陆见过的种子带回台湾。

  这仅仅是一个小细节,但是一个热爱学习,愿意花时间研究农业技术的形象就出来了。而事实上在新社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

  台农现在大量生产的洋葱、香蕉、凤梨、洋菇等,都是自岛外引种,“凤梨酥”是台湾最热门伴手礼。书中刘胜雄寄予厚望的“春风”,是新社“种苗繁殖场”改良自69号桃树品种。为稻农陈燕卿赢得“十大经典好米”的是桃园区农改场 2004 年推出的“桃园 3 号”香米品种。这些都属于需要技术才能开发和引进的品种。

  育种成功后,会以产销班为单位大力推广,甚至还会提供技术辅导。这一些在新社这个地方都是常态化的,由此也可见台农的勤学上进,甚至你从绿妖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他们非常乐于学习和分享的气息。恕我直言,我从小生活的故土,没有这样精神风貌的人。而且,收益比较高的蘑菇养殖,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去从事了。在大陆很少有大学生毕业去务农,但是在台中的新社,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不由得你产生一种台湾农业有救的感觉。

  当然了,我们在一开始就提过,如果规模化能做到的话,这种精细农业就没有必要。某种程度上来讲,台农选择的这条路这也是权宜之计,是不得不这样。因此回过头来看很多事情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就走成那样了。但这里面有一层意思很重要,那就是下情上达的通道。

  除了农民爱学习之外,台农们也在积极争取自己的利益。

  之前的农民不怎么团结,那时候财力雄厚的盘商就能垄断农民的销售渠道,从中赚取大部分利益。这点和大陆很多情况很类似。后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为了对抗这种垄断,各地的果菜批发市场就纷纷设立了。

  从 1973 年起,台湾开始建立“共同运销”体系,由产地集中运输,至消费地之批发零售,至 1976 年,共同运销已普及台湾各大消费都市,对零散盘商形成有力竞争。

  共同运销体系与盘商的竞争非常激烈,早期因为税务部门要通过农会向生产者收税,所以为了省掉这笔税钱,会有农民将果蔬等卖给盘商。之后,免征印花税及营业税后问题解决了。然后“共同运销”成为农产品主流销售渠道。走“共同运销”拍卖后,新社除运费、百分之三手续费,钱自动打入农民的农会账号。

  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矛盾。这样的事情在大陆内地不知道别的地方如何,在老家山西基本上没有这样的人物来带头做这种事情。说白了,有资金和背景的情况下,大家更愿意去挖掘煤炭资源,因为这个的投入产出比更高。但是随着环境恶化,经济转型势必提上日程,可以想到未来一段时间,也一定会出现像台湾这样的情况。有人出来组织农业升级。只是由于资本主义实在太强大,要有好几代人因此而不得不付出惨痛的代价,你像现在山西很多地下水位因为煤矿开采而下降,原来没有吃水问题的地方,现在都出了问题。煤矿附近的村子空气常年不达标。等等等等。

  言归正传,还是说回这本书。书里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新社农民集体卖菜的地方,没有人用高音喇叭制造噪音。并且大家摆放果蔬都规规矩矩不会有占界的行为。收完摊之后,这些菜贩子都会清扫摊位,用水龙头冲刷地面。

  很多人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素质这么高?其实,这是几十年教育和培训的结果。1996年开始,台湾就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及“三合一资源回收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发袋子给你让你装垃圾,如果随处丢弃垃圾罚巨款。还有像厨余垃圾则有公司和当局合作成立厨余垃圾回收系统。公共服务相当到位。这一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已经在搞了,十年前我回家村子里大家的垃圾是到处乱扔的。后来村子里集体安排垃圾堆放点后,情况有所好转。最近一次回家,发现垃圾点附近也已经没有人在乱堆乱放了。这一方面得益于垃圾点做了一些技术处理,方便了大家去倒垃圾,另一方面这么久的一个时间,实际还是有培训作用。现在家长们教孩子扔垃圾,也是让他们往垃圾点扔了。不过和台湾比起来,我们这个政策的执行,感觉非常平稳。

  作者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到位的评价:

  和许多政策一样,这同样是民间与当政者角力的结果:台湾垃圾最初采取露天堆置、填埋,爆发垃圾污染,填埋场爆满,新址难觅,选在哪里都遭遇猛烈抗议。当局意欲推行垃圾焚烧,“一县市一焚化炉”,却被各县市的“反焚化炉运动”逼停。包括“主妇联盟”在内的民间团体一边推行垃圾分类,一边游说当局停建焚化炉,实行垃圾分类。现今的政策,即公部门向民间学习的结果。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及“环保署”表示,台湾垃圾回收率,从1998 年的百分之五,至2010 年达到百分之四十八点三。而垃圾分类后,垃圾量大减,已经兴建的焚化炉都面对垃圾不够烧的窘境。

  88年,台湾开放美国水果大量进口,本土苹果每斤从一百多元跌到六七块,这时候台湾“农民权益促进会”就号召农民站出来,这一年的3 月16 日,台湾四十年来第一次农民游行爆发,结果就是半年后农保全面试办,1年后正式实施。

  这种抗争和角力,使得台农能够取的更好的结果。读这本书,你总是会感觉到,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话机制”存在,所以才保证了很多有关台农的问题能够得到相对妥善的解决吧。你像农业贷款这个事儿,在我的老家恐怕很难。但是书里讲到台农,从农会贷款,贷款利息是较普通银行要低的年息百分之一点五。

  农会信用部说,种香菇,最高可以贷到约八百万。更夸张的是贷款手续也极其简单,从82年开始,农民只需签约一次即可随时申请贷款。

  这样的条件下,农民们从容自信也不难理解。

  除此之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回乡务农的年轻人,他们文案写得好,又拍得一手好照片,正好赶上社交媒体火爆的今天,网络直销也搞得有声有色。这部分有一个例子我觉得非常有意思,1999年“9·21”地震后,志愿者进入灾区,发现大量水果成熟而销售不畅,台大学生建立网站,帮灾民在网上卖水果。但是这样的好事在国内,恐怕一时半会儿没人敢做。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今年5月份“笨鲜生”天猫店帮助农民卖菠萝,却被坐地起价的事情。我觉得契约精神的培养可能也需要像倒垃圾一下,得几十年的时间来养成。

  不过这种群体行为其实是非常依赖于榜样的带动作用的。希望农村能出来那种塌实肯干思路广,又有契约精神的新时代农民。当然纯粹依靠这种人物出现的概率那就太怠惰了,主要还是得有计划地进行农民教育,在这方面台湾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蒋梦麟从53年开始就着手建立农会:针对农村成年男性,农复会辅导成立农事小组(产销班的前身),以推广新技术;针对农村妇女的现代化教育,成立家政班;农村青少年,则规定凡十三岁以上的青少年农民,都要参加四健

  会,学习文化知识和农业新技术,以培养未来新农民。至七十年代末,四健会为台湾农村先后训练了四十万青少年,使他们获得了生产的技能和良好的公民教育,为未来地方自治打下基础。

  通过这样的组织提高了农民素质,然后农民从中收益,反过来支持这种组织,但是组织的演化是非常有意思的。农会本身随着自身的发展变化,评价也是两极化,甚至不断还有丑闻出来。这时候农民又会用脚投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有益的组织也会变成臃肿腐败的行政机构。最后在各方利益的争夺下,也就会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但好在台湾这边的民主教育也搞了很多年了,这些问题也越来越能快速地得到校正,像杨儒门这种异见分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怎么说呢,看着乱哄哄,但老百姓还是比较有活力。

  这本书所展示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生活经验的冲突,实际上涉及一个选择,就是你是要顺应自发秩序,还是靠集权和计划。某种程度上来看,如果真有世界级的大数据,也许集权反而是有效率的。但是在当下,以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顺应自发秩序可能才是真正的智慧的选择。书名发出的这种向往,与其说是想要做农民,不如说是向往自发秩序。而权力在这里面,需要做的无非是保护这种自由和秩序。比如重建契约精神,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保障那些努力劳动的人的利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建立自我制衡机制,我想,这些大概才是台农几十年发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六):一次台湾农村深度体验游

  看完绿妖的新书《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我就在想会不会有旅行社顺势推出“台湾农村深度体验七日游”什么的,毕竟看了这本书真的会喜欢上当地那群可爱的土地人。这是一本深入了解台湾农民、农业、农村的科普书,特别值得推荐。

  你能想象有这样一群农民吗?对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才怪呢。比如:

  一家一天只烤五个面包的面包房,卖完面包,老板娘喜欢坐在当地半山坡的咖啡馆,很文艺地点一杯咖啡坐在窗前发呆。等等,大陆的小山村,应该不会出现咖啡馆吧。

  用歪歪扭扭的手写体,给你留下纸条的店家,它会告诉你:如果老板不在,就是他上山干活了,有事打电话。

  那个(王连华)开着天蓝色皮卡车,一阵风地开到跟前,对记者大喊一声:你!我们忙死了你还来采访!然后凶悍中透着可爱,继续吼:我焊接你就没法采访了。焊接要戴护目镜。你又没有。

  在采访中,忽然神秘地问绿妖:你小孩多大呢?发现绿妖单身后,看着她,耿直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然后面带愤色,开始论单身的危害性。这……和我们隔壁邻居大爷的表现,也是一样一样的。

  当村民江明勋问绿妖:“你不是写小说的吗,怎么来采访农业,转变那么大!”这也是我第一时间注意到这本书时,内心困惑的。好在结尾的“跋”回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是绿妖呢?那个一直以来和“农民”、“农业”、“农村”都没什么过多联结的女孩子呢。可不得不承认,张立宪交给她的任务,她完成的很好,一户户村民的写实故事,让我们更直接、更真实、更客观、更生动地看到台湾三农的现状,台湾夜晚的月亮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可在其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学习很多东西。

  在我们对他们充满好奇的同时,他们对我们这边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呢,在聊到小孩回农村接班继续种地时,他们也会问记者一句:“大陆那边的年轻人会不会接?”我们这边的孩子们会不会去接班呢?这也是我们的困惑与迷茫。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七):是什么拖住了我们回归田园的脚步?

  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父辈们老了,我们会不会回到故乡,去接手他们耕作了一辈子的土地?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脚步?为什么我们与土地的依存感那么弱?又是什么让我们不愿意回头呢?

  绿妖在《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的跋中,坦诚自己其实是一直带着“为什么是我”的困惑写完这一本书的。她的这份坦诚,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便曾感知到。书中有一篇写到台湾年轻世代由城市回归的农民,对方因为IT行业出生,见面第一时间便质疑她“是个写小说的”身份。愿意这样描述自己的尴尬,其实从某个侧面交待了她在面对这个选题时的不自信。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陌生领域就是这样的心态。因为我们想将它做到极致,所以势必要拿出超出常规的认真来。这大半年时间,我的很多处境其实与绿妖是相似的,虽然接手的工作仍旧是以文字工作为主,但跨行业、跨领域的东西越来越多,所有的知识储备已经全然不够用了。这大半年的时候,我几乎都是带着同样的自我否定面地一些全新的工作。

  这样的心态,有时候会让人缩手缩脚,但也并非全然都是坏处。因为是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所以身上不太会有“身陷其中者”最容易犯的“见怪不怪”。这一点,在我接手的书籍编校工作中特别明显。很多时候,问题和勘误就出在那些根本就不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当我揪着那些寻常的地方不放的时候,内心里其实并不是要找出问题,只是希望能够弄懂弄明白自己面对的问题。虽然这过程也有失手,但更多的还是让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读关于台湾农耕生活的书,此前印象深刻的还有台湾作者阿宝写的《讨山记》。相较于阿宝山中耕作亲历性质的文字,绿妖的文字则有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更侧重于同根同种的农耕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生态中形成诸多差异。但有一点,是我读两本书都强烈感受到的,就是人与土地的依存关系,台湾要比我所知道的内地要强烈许多,而且有一种秉性中的自足感。

  绿妖对此也有描述,“印象深刻的是,台湾农民虽然也风吹日晒面色黝黑,但并无自卑羞怯之色。这样说可能很蠢,农民难道就自卑羞怯?可是我所见的农民,尤其是城市里的农人,总有仓皇自卑之色,沉默寡言。”我没有办法以个人体验来验证她的前半句话,但我在阿宝的文字里读出这样的自在感,而对于绿妖的后半句话,我可是准备举双手赞同。

  公众印象里的台湾是一直都是宝岛,物产丰富。其实只要认真读完那两本书,便会觉得台湾农民其实不易,本身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并不太适合果蔬种植,所以原生的一些品种是酸涩难吃的,后续改良的品种又得饱受虫害、霉变、台风、洪水、土石流等各种灾害的影响。当然在现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还有贸易倾销、农业人口流失等更多外在因素的左右。

  绿妖归结,因为山地居多、因为人口不足、因为条件不佳,注定了台湾农业必定是改良品种、多次套袋等技术复杂的精耕细作,在这个大前提下,台湾农人都是身怀绝技的,骨子的品性更接近于匠人,会有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持。她认为,现如今在文艺创作之中的诸多台式小清新,其实也是有出处的,这些出处的根源便是台湾农业中的这种自在淡定的状况。

  提到精耕细作,我想到了苏大某教授提及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南北文化差异形成的根源,极有可能与南北种植物种差异相关。种麦的,可以粗枝大叶地撒上一把,余下的交给天光;种稻的,得从育秧、制版、沤田、犁地、插秧、管水等一系列的精细化的劳作开始,漫长的进化和演进,这些精细化的劳作化为南方人骨子里的精致细腻、精明细心。

  我们现如今遇到的诸多问题,其实台湾农业也同样遭遇过。饮食结构的调整、粮食需求的减少、农业人口的流换、进口农产的冲击、食品安全的困局等等,也曾同样如山一般地压下来,但透过绿妖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除了农业人口本身的努力之下,除了行政机构的干预之外,还有一股力量来自涉农的民间组织,还有一股力量来自于传承的文化。

  绿妖提及在台湾很多“农业回归人口”之中,有不少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也有不少也许已经过惯了城市生活,但在传承祖业方面却似乎有种莫名的力量将他们拉了回来,在这些力量之中,我看到经济政策的引导,看到传统人文的力量,看到改变现场的企图。对于他们而言,城市生活没有田野、牧场和羊牛,而他们的回归注定会带着溯源寻根的成份。

  而另一些回归农业的人口,可能本身并不是农民,也没有农民的根可以寻,但是这些人也选择了面对土地的生活。对于他们的回归,是不是就像我和绿妖面对陌生领域的文字工作一样,以共通的情理去挑战自己舒适圈里的麻木感,做不一样的文本,弥补自己的未知,并在这不断求索的过程之中,让自己找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存在感。

  反观当下,我们也偶有农业人口逆向回归的例子,但却鲜少有书中提及的推动因素,在反哺这条路上,我们似乎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至于归期可能还需要更多一些时日才能确定。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八):解决“三农”问题的他山之石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2016年1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近18分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联系第13次聚焦三农。由此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九):看完更困惑

  我挺想给我外公读这本书的,他是能指着一头猪说它好俊俏啊的农民,我认识的第一个种香菇垄断了当地菜市场的,种菜也种地的农民,作者这么纪实我也是没想到,一笔笔帐这么算,数字摆在那里。我傻眼了,想说我看了这些能干吗?学着怎么种地?两边政策都不一样,但是现在大陆真的是在走台湾走过的路,从土地由零化整,土地污染导致大家对生产源头更加重视这些事情来看,我很期待未来大陆的走向。

  看到那些农民那些人,我很感慨,他们很聪明,又务实,只要给予帮助,就能做好事情,和我认识的很多农民一样。我也很羡慕那些机构,民间组织,想说国内为什么没有,能不能做起来。一句不该说的话是,政府好像不喜欢民间组织,是担心他们在一步步实现自主独立之后,发现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情,进一步想拥有更多话语权么?

  别的不说,想想大陆工会是多么挂名的组织就知道了。

  最值得思考的是后面一章,对于农会的思考,我确实也对民主的想象太幼稚了,没有想到社会可以是吵吵闹闹,各种声音的,妄想这从此更不困惑,更清晰明了的过日子了,真是太幼稚了。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读后感(十):乐此不疲

  在以前,“农民”是低层辛苦劳作者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更确切地说,是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农民反倒成了一块香饽饽。越来越多人希望自己卸甲归田,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也确实有很多人选择去郊区乡下或买或租一块田地,过起隐居的田园生活。

  在《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这本书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台湾乡村农民的生活方式,他们代表着以土地为对象的职业,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我们也可以像他们那样做农民,那么我们会感受到那份诗意的栖居,他们的生活仍然是拥有自由和美好的。

  作者走访了六十余位台湾农民,向我们呈现了他们的现状,她的描写记录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农民的乐趣。他们种地像在土地上绣花,可想而知,绣花是一项精细活,有的人选择种最难种也是最贵的果蔬,所采用的种植方法当然也不是习惯耕种,而是采用一些新颖的带有科技性的方法,包括选择有机肥料、采用光谱诱捕害虫技术等。种植有机蔬菜是辛苦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在土地上绣花的方式,他们却乐在其中。而换来的当然也是果蔬的更好销售。

  台湾的“归农”(自城市返乡的务农的人)不仅组建论坛相互讨论如何买地、学习技术、销售,并且他们还经常一起开会、一起组织活动一起玩。

  台湾的农民种植出来的有机的果蔬不用自己费心销售,他们有“主妇联盟”这类稳定的销售商,将他们种植出来的安全食物销售给大众,销费者可以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而生产者也有着稳定且利润较高的销售渠道。

  台湾的有机农业“小而美”,不论是种植模式还是销售模式,都让人羡慕,因为有机种植,不仅保障了作物的安全性,也减少了污染,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最向往的。我们也期待自己能这样做农民,然后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吃着安全放心的食物,而我们的环境也不会因此而被破坏。这是一种环保的意识的,也是人类势必要关注和回归的农作方式。

  台湾民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身边有一群这样的农民,和那些倡导并销售有机食物的销售团体。书写得很诚恳,而我们也希望这些观念能够得到普及,每个人既是生活的创造者,那么就有权让生命保持尊严和骄傲,也可以让生活过得更舒畅和美好!

  读过这本书以后,我们会发现“农民”这个职业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