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在台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在台湾》读后感10篇

2018-02-06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在台湾》读后感10篇

  《自在台湾》是一本由陈斌华著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在台湾》读后感(一):读懂台湾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台湾是有某种情结的。97年香港回归了,99年澳门回归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台湾的回归仍旧无期。一湾浅浅的海峡,隔开了宝岛和大陆。如同被寄养在别人家孩子,我们想要却暂时要不回来。

  几十年的隔阂,台湾现在究竟什么样?台湾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如何?很多大陆人知之甚少。开通时间不长的大陆赴台旅游持续火爆,都表明了,大陆人急于揭开宝岛神秘的面纱。

  台湾,离我很远。但美丽日月潭,阿里山,大名如雷贯耳,“外婆的澎湖湾”也会唱。台湾被我们叫做“宝岛”,一个宝字可以看出我们的感情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在台湾驻点采访十年,在十年里,他一定走遍了台湾的山山水水,著有几部有关台湾的书籍。《自在台湾——一个大陆人的十年行旅》是其新作。本书亮点一:精美图片。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照片能教真实的反映出台湾的面貌。本书有小图,也有2连页的大图。这些图以风景风光图为主。这些照片可以直观的看出与大陆风光的不同。让读者能找到台湾的感觉。也有街景,也有人物风俗照。可以看到台湾密集的招牌,使用着繁体字。我很喜欢这些图片,张张高清。可以看出台湾的绿化搞得好,到处都是绿树。二、本书为了方便读者朋友自助游台湾,书中对一些景点配有地图。还配有竖排的小贴士,指点游览观光秘笈。三、作者足迹到了少帅张学良幽禁之地、邓丽君墓。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张学良名族大义之举,可谓影响了中国的进程。但蒋介石对其狠之深,囚禁几十年之久,知道蒋经国也去吃,1988年才完全恢复自由。作者对新竹县少帅故居的拜访,让人感慨历史沧桑变幻。还有,作者的行踪甚广,所见皆展现在笔下

  作者对台湾大学的考察让人唏嘘。清华、交通、中山、暨南……为何两岸有这么多同名的知名大学?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它们同根同源。这些大学建得美丽漂亮,大陆和台湾同名大学是不是可以在一起媲美呢?

  十年的时光,可以让人对一个地方了解得更深入饮食啊,文化、习俗啊,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懂的,不是浮光绿影的走马观花可以读懂的。《自在台湾》可以帮助您缩短您和台湾的距离,加深对她的了解。

  《自在台湾》读后感(二):体会台湾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派驻台湾近10年,根据他的游历编著的这一本《自在台湾》,则不仅给出了优美景色的路书,同时也讲述不少小故事,让我们能从一个侧面去了解台湾。

  他说道,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时候,20多岁的小伙子刘家荣却在读书后回到家乡,继承和发展了“奋箕湖火车饼”的美食专利,并把小饼店做成月入百万新台币的生意。路过那里的人都不会忘记品尝下火车饼,更不会忘记这个戴着眼镜清秀儒雅小生的笑容

  作者说,小琉球岛上的居民60%以上仍从事渔业,因此会举行祭奠,祈求神灵保佑。那天,一个小村落里,作者看到一个祭奠,两个戏班子在台上演出,台下除了一个七八岁大的小朋友似懂非懂的看着以外,别无他人。但演员们仍一板一眼第唱念坐打,毕竟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神。人在演,神在看。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对神的敬畏之心,即使在没人欣赏角落也要做最好的自己

  台湾还有一些很有趣的景点,比如鹿港这个小镇里有条很多人都知道的小巷,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实只不过是房屋之间的一条狭长防火巷,逼仄之处只容一人通过,“君子礼让,小人摸乳”,这就是摸乳巷名字的由来…可实际上,这条巷子没有那么窄,稍微侧身一下还是可以避让通过的。

  澎湖马公岛上有一棵长了300多年的榕树,绿荫覆盖660多平米,很多当地人在树下打牌、喝茶、聊天,还有小朋友嬉笑打闹,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很有预见性。

  作为旅游的很大的一部分乐趣来源,大概就是吃。所以吃货们一定不想错过各种夜市,种类最全的基隆的城隍庙口,最著名的台北的士林,买胡椒饼的台北饶河街夜市,纯粹的美食夜市台北宁夏夜市,买大肠包小肠的台中逢甲夜市,高雄的六合、南华、中小、兴中、光华夜市,台南的充满古味的花园夜市和买“棺材板”的的小北夜市….

  如果要去台湾,找辆自行车或者机车,做一个环岛旅行,特别是走走惊险的南横段和东边的海岸公路。然后再去绿岛泡海水温泉,做小型直升机去到最后一片净土兰屿和已经没有了毒蛇和军队的神秘龟山岛、有着清澈海水的珊瑚礁岛小琉球,体会自在的台湾。

  :书中P166有错误,该页第4段中说到四眼井,“建于明代初叶(1592年)”,可是明代一般认为是1368年-1644年,所以如果是1592年的话应该不是初叶了,呵呵。

  《自在台湾》读后感(三):即使不全面,也是最真实的

  得到书后,是一口气读完的。倒不是这本书对我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台湾吸引我去读它。对台湾感兴趣,却没有去系统了解她,于是我把这本书作为我认识台湾的第一本教科书。

  这本书各个方面都有涉猎,你可以把它当成旅游介绍书,作者把把台湾大部分市县介绍了个遍,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都有涉及;你也可以把它当成台湾的人文书,它不是单纯的介绍旅游景点,它有历史,有风俗,有美食,有情怀。但是我更愿意把它当做是作者的旅行记录,虽然有些章节有百度gooooal之嫌,但是文中提到的地方都是作者亲自用脚踏上过的土地,每个章节都有作者的个人感受,每个章节都有“斌华tips”这都是作者游历过后给出的提示。所以,即使他介绍的景点不是最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这也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因为文中所写都是最真实的。

  如果想要全面,可以去看公式化的专门的旅游书;如果想要深入,可以去看各位名人莫衷一是吵吵闹闹的争论。作为一本台湾旅游入门书,这本就够了。

  《自在台湾》读后感(四):福尔摩沙之梦

  相传在十五、十六世纪时,葡萄牙人初登宝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福尔摩沙",这个词源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虽然世界上有很多的“Formosa”,但是在中文的世界里,"福尔摩沙"这个美丽的名字早已与宝岛融为了一体。

  记得在读这本书的某一天早上,梦见自己正在台湾某地看风景,枕边的闹铃响了思想却还在挣扎着,停留在梦中不想醒来。想来自己是有多想去台湾呢,在梦里还这样的念念不忘依依不舍。每一个中国人大概都有自己一个关于台湾的梦,比起世界上其他那些风景更好的地方,这片土地上有着我们更深更浓的情感,连我七十多岁的外公都说他最想去台湾看看。

  职业旅行者兼作者大卫独夫说,他九十年代第一次在尼泊尔,遇到一位台湾的小姐对他说:“你们不是生活水深火热中吗?你怎么有钱出来旅行?”他当时回答:“你把我惊讶说出来了,我们正要去解放你们,让你们早日脱离苦海……”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原来海峡两岸受的教育居然是一样的!”而在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里也写过类似故事。虽然在物理上被隔开了这么多年,但这大中华教育系统似乎从来没有被隔断过。

  08年的时候,一位台湾的朋友来大陆旅行,他走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他说就是想亲眼来看看大陆是什么样的,大陆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上海与他见面聊天,最后我们都不得不感慨,原来我们从新闻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都不是对方最真实的样子

  这些年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多,尤其是自由行的开放,让我们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台湾。而陈斌华在这本书里,正是以一个普通游客身份,带你走遍台湾的大街小巷,告诉你如何像一个台湾人一样来吃喝玩乐。当然作者的记者身份,让他在很多方面多了不少的方便,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有心无力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台湾对于我们的影响一定离不开文学音乐电影。在张大春、朱天文等人的文字里,我们知道了眷村文化;在邓丽君、罗大佑等人的歌声里我们听到了民谣和摇滚;在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生活……

  所以对于台湾,我期待的并不是她的风景,而是她的人文。不管是听着陈绮贞的歌去九份喝一杯咖啡,还是踩着戴佩妮的节奏去观赏阳明山上那一片海芋,或是跟着侯孝贤的镜头去风柜吹吹海风,抑或是随着罗大佑的声音走遍鹿港的小巷……最最想体验的,则是学着《练习曲》里的主人公骑着单车环岛旅行。

  除此之外,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有另外两件在台湾不得不做的事,那就是去台北故宫看展览以及去台北小巨蛋看一场演唱会。不知道是出版的问题还是作者个人的原因,书中只字未提台北故宫,这是让我有点小失望的。

  最后,还有一处小小的吐槽:在第213页,有一句:“侯孝贤则在2007年推出了再度在九份取景的电影《恋恋风尘》,使得九份的盛名更加远播。”可是《恋恋风尘》不是侯导1987年的片子么?

  整体而言,这本书是非不错功能书,比起乏味工具书更精彩,又比啰嗦的游记更精华,最主要的是几乎包含了台湾所有值得一走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在近阶段有去台湾的计划,不妨看看这本书,为自己制定一条独一无二的旅行路线,甚至也可以带着她一起行走台湾。

  《自在台湾》读后感(五):台湾“深度游”

  台湾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独特魅力特殊意义,这其中除了地理风貌之外,自然还包含了政治的因素和文化的原因。台湾不仅风景秀美,而且与大陆同文同种。有很多的地方甚至超越了大陆,引领着大陆的流行风潮。80年代的流行歌曲、言情剧,乃今天的娱乐界,无不活跃着台湾艺人和制作人的身影,邓丽君、罗大佑、赵传、齐秦等都已成为流行歌曲常青的偶像。历史文化方面,台湾更是毫不逊色于大陆。据说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要比大陆的故宫博物馆含金量高。台湾的许多作家在大陆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柏杨、李敖、白先勇、林清玄、林语堂、余光中、龙应台、席慕蓉,还有琼瑶、三毛、古龙等等,他们的作品在整个华人圈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记者,从事涉台新闻报道和台湾问题研究近20年,2001年至2011年驻台。十年的时间,再加上职业的关系,作者不仅游览了所有的风景名胜,也几乎走遍了大街小巷。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一样,这是一个大陆人在台湾的十年行旅。和所有的地理图书一样,这本书中也添加了一些风景图片。但我觉得图片并不是本书的重点(有些图片比较小,更像是资料图片),本书的看点是对于各地风光景物的观感和点评,作者还对每一处的景点另外附加了贴心的小攻略和水彩画般的路线图,温馨可人。所以这应该是一本关于台湾的“深度游”的图书。全书分为五章,环岛看台湾、历史的印记、横行台湾岛、离岛走透透偶、市井与人生。涉及了大陆人耳熟能详的景点,比如阿里山、日月潭、鹿港小镇;也包括了许多不甚了解的地区,比如台南、垦丁、花莲等;还有大陆人来说“人迹罕至”的离岛,算得上全面覆盖了。

  台湾,中国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宝岛”,有机会是一定要去看看的。虽然蒋介石为了避讳把草山改成了阳明山,但是历史的命运无法改变。蒋介石虽然兵败蜗居在了台湾,他在台湾推行的国语教育还是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就连现在很多大陆人都觉得台湾的国语教育要比大陆好。百闻不如一见,台湾的风情究竟如何,还是要真正地去走走看看,就以这本书为指南,准备启程。

  《自在台湾》读后感(六):四季温暖的岛和岛上可爱人们

  毫无依据地,心中始终存在一种感觉,住在阳光充足地方的人们,气质也会同气候相似,充满能量、温暖和煦。对台湾的印象是片断、零碎的,她是尚未回归的孩童、台南超级美味的小吃、宜人的风景、淳朴好客的原住民、《康熙来了》……台湾是个价值多样、包容性强的地方,我所见到的台湾人他们对成功标准定义不同,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对功利没有那么强的追逐。他们轻松乐观生活态度让自己有了特别的温度。同时,台湾人找不到根基,会出现信仰危机,偶感飘散无依吧。

  这本书中记录的台湾,和短期在台旅游大陆观光客眼中的旅游胜地不尽相同。作者以一个大陆人的身份在台居住10年,他笔下的台湾是有历史渊源、人文气息的,同时散发着浓厚的烟火气,可以了解到全台各色小吃以及丰富的饮食文化。

  记得有人说过,要真正了解一个城市,只要你多坐几遍公交,因为它会带你走过大街小巷,经过这个城市所有蕴含生机的地方。而《自在台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立体、最真实的台湾。<图片1><图片2><图片3>

  《自在台湾》读后感(七):自助行走小岛

  台湾是一个弹丸之地,却是很多人的青春和精神的故乡。说来惭愧,自己对台湾的了解,大多通过影视作品。小时候还记得一部电视剧,是关于日月潭的那个传说。一对兄弟俩的日月神剑,圆月之夜合璧才能干掉大boss,至今就觉得日月潭很神奇。作者的“一潭好水洗日月”,更好的还原了我对日月潭的印象。

  作者十年的岛上行走,讲述台湾的生活与景点,给我们一个未曾知晓的原土风情,同时又以一个特别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遥远的那一块小土地。

  《自在台湾》取名满含深意,这是作者自己一个人的台湾,他分享属于作为大陆人的一份台湾情,也是自助台湾,为游玩台湾的旅客们提供一本翔实的攻略书。好一个自在的台湾。台湾的美食,台湾的美景,都是超赞的哦。还有那些曾经的古迹,历史故事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之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如今热血的《艋舺》于《赛德克·巴莱》,还有青春纪念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以及台湾特有的小清新电影,诸多偶像剧的登陆,让我们接收到台湾的一些别样风情。可是看得越多,也对台湾的向往也愈发浓烈,当你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接近这个地方,会触摸那样的美。这可以视作切身体会台湾,因为作者的资讯以及旅行小贴士,都是相当有用的,这为我们旅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台北东区的不眠,那里有第一高楼——101大楼,在繁花的夜色下更显得其高,可是它不是成双的筷子,总感觉有点孤单,也许高处不胜寒的孤意在作怪。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台湾的诚品书店,那里有很多的好书,而且是我们这边没有的。我一直有个期冀,就是跑到台北翻那些喜欢的书。

  遍访台湾名校的作者也提及一些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又与北京清华大学有渊源,而且台湾大学,高雄中山大学,东海大学这些大学同样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一些美丽的建筑。虽然地方很小,但是完善。台湾对文化的重视,是很注重的。难怪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在那一边完好的保存了。

  作者,作为一个驻台记者,他所看到的,想表达的,又与普通的旅客存在某些不一样。他深深地希望两岸可以自在交谈沟通,解决某些遗留的问题。

  《自在台湾》读后感(八):台湾,我的下一站旅程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回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带给人温馨、浪漫、闲适的感觉,带着这份感觉翻开《自在台湾》,跟随陈斌华的目光,开始这场台湾之旅。

  淳朴的阿里山居民,优美的自然风光,精美的照片,细腻的文字,视觉上的盛宴在这里拉开,让你用眼睛去旅行,用心灵去旅行,用爱去旅行。或许这场旅行,有热闹处的孤独,有安静处的浮躁,叩问自己的内心,你的需求是在享受旅游的美好,享受每一次过程,还是向外宣称自己去过此地。

  旅行让人自由,只不过旅行的时候,你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的不同的人,他们各不相同的人性闪烁,在那个与你交错的瞬间,改变、点化、充盈着你的人生。这些年的行走,或许是种寻找,是种追随。泛舟西湖,领略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觉;登上黄山,明白徐霞客“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漫步维多利亚湾,翻看香港的百年历史,我驻足那里与古人“交谈”,感受造物主的神奇。

  邓丽君、林青霞带给我最初对台湾的向往,自然的田园风光,浓浓的乡愁,在余光中先生“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句中,慢慢体会。本书分为五个章节,从环岛看台湾起笔,到历史的印迹、“横行”台湾等等,最后落笔于市井与人生,五大主题,采用全新视角,勾勒出台湾全景,让你能够《自在台湾》自在游。

  读罢此书,台湾不再是那些遥远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再现,喜欢宽敞明亮、装潢典雅的诚品敦南书店“阅读零时差,夜夜不打烊”的感觉,喜欢书店从骨子里对读者的尊重,不允许存在任何影响阅读的因素,那一刻,真正体会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陈斌华为我们勾勒出台湾全景,正如封面所言,读懂台湾第一书,我想,台湾,将是我的下一站旅程……

  《自在台湾》读后感(九):新闻功底教你自助游台湾,别把这本书看成书,它就是个攻略集子配图片

  首先给“还行”这个评价,主要是因为书中照片很美,手绘示意地图还可以。如果从字里行间得出的结论只能给“较差”。不过,作者自己在序言中也阐明了“自在台湾”的含义:自己在台湾,一家之言;自助游台湾。

  这本书让我(仅代表我个人的理解)看到了作者自己在台湾,是在,肯定在,有见闻,但谈不上有多吸引力的见闻,或者说有多影响他自己的见闻。既然没有多少影响作者自己,那于读者,就是泛泛阅读,罢了。

  不过,从自助游台湾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确有攻略集子的味道。

  如果从字里行间亦或文学功底来说,以新闻工作为主业的作者,这本书的确没有打动我:

  “浸在乡愁里的老台北”,这篇文字的确写了老台北,但读不出来“浸在乡愁里”,泛泛介绍而已。

  “台北东区夜未眠”,这篇文字,如果从标题理解,主要会写夜未眠吧,可是没有,而是介绍台北东区咋样咋样,配图照片倒是夜色。整个小篇幅的结构就是“介绍-感叹-升华”。这是多么标准的新闻功底啊。

  “台北不可一日无此山”,请去掉这个标题吧,真的配不上这个小篇幅,标题直接叫“阳明山简介”,或是“阳明山一日游记”,初中生水平。

  “一潭好水洗日月”,是简介日月潭,再配上一些诸如“水汽氤氲、轻雾如纱、月光如水、水漾月光”这样优美的高中生水平文字,在高一作文课上可以得高分了。华丽丽的辞藻抖落几页。

  “阿里山不见姑娘美如水”,这个篇幅相对较长。前半段想都不用想是阿里山简介,偶尔掺杂作者感叹找不到美如水的姑娘,都是些阿里山姥姥。后半段开始写“奋起湖不是湖”,仅仅就后半段来说,稍微有点意思的见闻,可惜没读几段呢,文章结束了,不过读的过程请摒弃介绍的潜意识,或许还会有点意思。

  【总之:如果你的书上面的文章,我可以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驴友论坛等处获得的话,那么我买你这本书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你配图照片漂亮,或是我上不了网。如果在我成行台湾前,我想的起来的话,还可以匆匆地一目十行地捡一些信息,自助游。】

  《自在台湾》读后感(十):走近宝岛《自在台湾》

  走近宝岛《自在台湾》

  由于台湾面向大陆开放旅游,所以近几年台湾热持续升温,随着走进台湾的人越来越多,宝岛台湾也在我们的视线中,由神秘陌生而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以前就看过很多介绍台湾历史政治的书,但是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的这还是第一本。毕竟跟着旅行团匆匆走过,还是无法欣赏到台湾的全貌和细节,普通人也没有作者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想要了解台湾,这本书的确可以为你打开一扇大门。

  这本书是国家地理丛书中的一本,这一套书的质量都不错,在浩如烟海的旅行书中,算得上是上乘。书的作者陈斌华是新华社驻台记者,所以可以在台湾进行深入的采访,几年下来,宝岛台湾也就都走遍了。并且拍摄了很多精美的照片,所以这本书也是图文并茂,值得称道的是除了照片,书里还有很多手绘的地图,画得很漂亮很专业,不知道是不是出自作者之手,前后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插图作者的名字,如果真的是作者手绘,那真是太有才了。

  去台湾肯定要去日月潭,不过我身边去过日月潭的人回来都说,和我们抚顺的大伙房水库差不多。也是啊,那么大的一个台湾岛,能有多大的湖啊!只是物以稀为贵,在台湾日月潭让那些无法到大陆赏湖的人,感觉好大好美,对于我们来说,也就算不得什么了。还有阿里山,阿里山可是实打实的高山,在中国的东南,阿里山的高度名列第一,登山的小火车也是一绝,虽然最近出了事故,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真正让我感觉漂亮的是那些台湾的离岛,绿岛、兰屿、琉球、澎湖,真实一串串美丽的珍珠啊!绿岛小夜曲,外婆的澎湖湾,那都是多少年萦绕在我们心中歌,感觉无比亲切。还有邓丽君的墓园,也是很多大陆客最想去看的地方。不过台湾最让我心动的,最吸引我的还是台北,哪里有101大楼,有阳明山,有诚品书店,最重要的是有故宫博物院。学艺术学历史的都知道有多少中华文明瑰宝都藏在哪里啊!不知道合适我们才能够一饱眼福,欣赏到这些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国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