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25 02:0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由庄祖宜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一):做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

  因为缺乏对美食的鉴赏力,所以咱家对这本书基本无感。观感上,图文并茂,是本有趣的书。技术上有点小纰漏,比如某些台译,转换字体的时候没有一并加以编辑,印象深刻的是马克斯与马克思,还有“大溪地”,大陆好像惯称“塔希提”吧。此外,作为一位乐于讨论“真正的左派”的读书人,却要去论证“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梁道长的序言多少有点矫情。

  作者庄祖宜,台湾师大学习英语,接下来赴美留学,人类学硕士、人类学博士……候选人。从书中的只言片语里可以看到,她当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成长,生命历程从容不迫,既可以嫁个面善的洋人,又可以“毅然决然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老妈可以一下赞助半学期学费是一例;“2006年圣诞假期去德国探访姐姐一家人,受邀至全国数一数二的Vendome餐厅用餐”是另一例。大学毕业那年,她“在法国的蒙佩里尔待了两个月……晚上寄宿一个法国家庭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台湾毕业旅行的惯例。

  综上,庄女士大概称得上富二代,不仅如此,还是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

  据一贯不靠谱的百度百科说,“富二代”这词最早出自某期《鲁豫有约》。相信一开始,这个词没啥感情色彩,只不过用来概括某一群人。及至大量倒行逆施的二代出现,影响极恶,这词才不可避免地被污名化,有了价值判断之功效。

  金钱、好家庭和主流族裔等先赋因素,带来的最大好处也许是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寄语在情感上大体不错,但是多用于事后补救。在最终成就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把一帆风顺和愈挫愈勇两种人生摆在人面前,大家大概还是乐于选前一种吧。更何况许多人生被苦逼现实摧残得七零八落呢。

  先前在地铁里看(戴笠封面那期)《南都周刊》关于屌丝的那篇报道,自个忍不住咯咯地乐,也忍不住代入脑补。当然,乐完了就不免悲从中来。据说屌丝们大多有个没办法实现的美国梦,跟勇于放弃美国名校学业的庄女士比起来,这种不自量力的梦想只能以一句“今天天气哈哈哈”概括。相对于沉湎于均贫富大业口惠的民粹主义分子和乐于分享成功经验的金光闪闪“凤凰男”,屌丝是无害的。他们曾经有过更多的梦想,但是很快就选择了认怂这条成本最低的道路。话说回来,他们的门其实往往没窄到非认怂不可。

  没办法,阶层固化是没办法消除的,“同人不同命”是也。不是有各种激进的社会嘛?那个实现他们的宏愿啦?老葛朗台的儿子上了大学,好好学习。孙子兴许就能跟纳博科夫勾肩搭背。由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达致文化资本的全面丰收,看上去是富二三四代的最好路径,同样是个可持续的路径。这个社会给了诸公这么好的环境,就理应让它变得可持续,而非玩命透支,弄得天怨人怒。“仇富”本来是隐忧,二代们再火上浇油,把温顺的屌丝都逼得舞刀弄棒,他们恐怕自己迟早成了受害者。即便有移民这终极后路,大多数二代大约也不复当土财主时的得心应手吧。

  话说回来,庄祖宜女士其实是个蛮好的人,不问世事,只管用心生活。要说放弃学业选择受苦,那倒说不上,她不过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及时找到了自己的路而已。“这次看在我如此爱吃的份上,决心秀出当家绝活,让我这个没钱上餐馆的穷学生见识一下凌驾于平民美食之上的精致大菜。”须知,词语是有多义性的,“爱吃”“没钱上餐馆”和“穷学生”并非你我所想的那样,那是基于“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这个判断才成立的。

  之前看到罗炼的故事,这个高考成绩惨淡的农家子弟,就是因为好读庄子而不用心做油漆工而成了个非常不合时宜的人。相对于米其林大厨,读读《庄子》应该是个再卑微不过的愿望了。如果罗炼安心做屌丝,最后一定不会终于神隐。消失不见,虽然很有文艺范儿,但基本上是小说电影没法结尾时的一个选择。人生大约也是如此,只有没选择时,才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各安其位,永无翻身自然不是好社会。但是传说中的好社会又压根没法实现。一个差不多的社会,应该有一束公平的规则,让“出身”没有绝对的重要性。这里,有梦想的人会有折腾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多几年觉得幸福,晚几年做屌丝,既能让庄祖宜女士开心地做菜,也能让罗炼在工作之余跟庄子聊上几句。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很喜欢这本书,这是我看的写美食的第一本书,印象如此之好,以至我对美食的爱又添加了一分。但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倒是随着书的进展产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当个厨师也不错”到最后的“还是算了吧,只是表面风光,背里高压重体力”,真正进入“圈内”可能就没有那种初恋般朦胧的美好了,就让我还是保持在食客这个身份吧。

  不过我对于如此明白自己要什么并坚持走下去的人都是非常敬重的,庄祖宜能放弃捶手可得的博士文凭转而投入不那么学究的厨师职业,自己的信念固然重要,她先生及父母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她也是非常幸运的。

  她的文字很平实,轻描淡写中将许多艰辛带过,却留下许多的快乐,我甚至在读某些章节和文字时笑出声来,而且是那种放下书闭上眼的放声大笑。可见她诙谐幽默的功力,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有的功力。

  这本书也是为数不多地介绍五星饭店风光的大厨真实生活状态,及创造出精美食物的神秘的五星厨房的书吧。好奇如我者,吃了个美味的鸡蛋想认识产蛋的母鸡的人,此书一定要买来一看!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三):从学厨艺说到学语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二,借了应岑的看,一看就是一个月,翻来覆去几十遍,抄菜谱抄食材,抄上面的一些话。耗在这本书上的时间比我那些日子吃饭的时间还要长,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喜欢,后来再看此类的书,无论是蔡澜欧阳应霁,还是《厨房机密》,都没有那些午后窝在教室里魂不守舍的感觉。

  这个冬天的末端,我在听《神曲》朗诵时想起了意大利菜,然后就顺势想起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里关于米其林餐厅的一系列说法,那年17岁的自己,非常坚定自己一定会去新东方厨师学院这样充满了朝气的学校,然后去香港台湾拜师学艺去米其林餐厅打下手,没有预期到最后是来到了有蓝翔的山东,在崂山里学外语。

  上个月和朋友讲,很多时候你对语言的感觉是没有理由的,像我不喜欢德语却在为她加班加点,喜欢日语却不想下功夫去学,再比如说我不喜欢意大利语。

  朋友说,我倒是喜欢意大利语,也是没什么理由。

  今天听《神曲》的时候非常感动,觉得整个身心都放在他声带的一张一弛里,突然回忆起很小的时候听过意大利歌剧,我是唯一一个从头听到尾的,我不懂语言,但是那些声音那种情绪,非常非常走心。

  走心,这个词,是昨天韩笑和我说的,我们在天津的大太阳下面聊了一个下午。她说语言只是工具,如果真的懂不需要全都摊开聊,一个眼神就够了。然后今天我就在满满的意大利语中沉浸着,心肺充盈着富氧的欢愉感。跑题了,其实我要说的不是我突然喜欢上意大利语这件事。

  我想起当初为什么迷恋这本书,我喜欢那个叫庄祖宜的女人把食材的选择和菜系的制作等等精准地表现出来,抽开的不只是厨房和厨艺,更多是关于人的话,我喜欢她说,意大利人有时真是固执得让人受不了,他们在饮食上不喜欢创新,任何跟妈妈的菜做法不一样的都是错的,往往连品尝一下都不愿意。还有她说,我的手本来就因写字和弹吉他搞得厚茧斑斑,现在少块肉多个疤,算是跟天下的厨师歃血结盟了!

  为什么有人不是为了讨生活而去学厨艺呢?那时候有人问过我,因为我老是说自己要去当大厨。虽然后来没有做成大厨,但是我依然没有给她一个很好的答复。直到今天,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你要不为了讨生活而去学语言呢?

  从这本抛在脑后很久的书里,我可以找到答案。当然了这个答案本身和讨生活无关。

  我之前非常不喜欢学语言,包括中文,我觉得当我在喜欢文字带给我各种触觉和味道的时候,过分去探讨背后的构成方式和深化方法非常可笑,当我学德语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在日语和英语和德语和中文之间纠结,我喜欢日本和美洲的作家,喜欢中国文言文,但是我不能够接受去结亲自单词语法……但是如今,越来越熟悉文字本身的玩弄性,我太清楚我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永远大相庭径的原因了,对现代汉语的那种熟悉,反而让我在表达的时候过分重视形式而真诚度大大降低。而近来接触其他的语言,因为期冀直接表达,反而没有太多的言语变化。

  然后可能就是文化,我到底想看什么呢,看人,我永远是想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看文化也是如此吧,而尤其是用那个语言看过去,会很不一样,就好像你看一个电影和你走在电影般的故事情节里浑然忘我本色演绎是不一样的。

  这些话,至少是我现在,决意回归语言的时候想到的。希望开学的时候还没有被混沌冲淡。

  ——2013、2、24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四):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

  好朋友去外地出差,把一大摞书和杂志借给我看。如果不是她,我怎么会看到这样一本有意思的书?

  这是我第一次看厨房和做菜的故事。评论里很多人争论书名起得不精确,作者称不上人类“学家”,书的内容也与人类学无关。我认为现在自称作家的书名还经常不明就里,为什么对一名厨师如此苛责呢?

  这本书给即将出国面临自己做饭的我来说简直太及时。虽然我现在生活重心不在做营养搭配、食材丰富的饭菜上,出国做饭也只求饿不着,但这本书让我对做饭的兴趣提高了不少。本来就喜欢采买原料让爸妈随意搭配做菜,现在更是在买之前就想好新奇的做法和未来几天的菜谱。

  这本书另一个功效就是让我认识到高级餐厅的高价菜真的是物有所值。每一家餐厅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严肃有的轻松,菜品的风格体现后厨的氛围,但不变的是对食材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有不同人,分工极明确,“像跳双人舞一样”。

  看到一半,我在心中给这本书打了四星,我在等那个打动我的点让我再添一星,今天,我等到了。

  在《开餐厅不容易》一章,我看到了除了之前愉悦、满足、兴奋以外的情绪,我看到了临危受命时作者的忙乱,忙乱中大厨的定海神针,这种真实的状态仿佛让我置身其中。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五):终于读完了。

  这本书拖拖拉拉总算是读完了。其实要不是加入读书会督促着自己读书,估计再过个一年两年三年也读不完吧。放上在读书会时写的一段伪读书笔记。

  开启蛇精病模式:心血来潮的时候干了许多蠢事儿,这本书就是其中的牺牲品。不知道当时脑壳里灌了什么汤,竟然买回来这么一本光序言就占了30页的书,我是有耐心的人吗,才不是。

  放上读这本书时的艰(er)难(bi)路程:

  以最快的速度写完好多字好多字的作业 嘿 你要在第十一章等我吖 2012-3-22 20:08

  和外面温暖橘黄调调的封面比起来 我更愿意把这个当做封面 一起看书 真好。[兔子] 2012-3-22 20:10

  [泪]怎么办 我都没看。[抓狂]要抓紧时间看。 2012-3-25 22:04

  至今都没有读完。2013-10-16 09:32

  一本书从去年读到今年。大概明年也读不完了吧。[泪][泪] 2013-12-27 12:20

  其实除了冗长的序和打广告一般的书名之外,这本书有些地方还是很有趣的。挑了些自己感兴趣的写了读书笔记,关于她的求学和工作历程,对我吸引不大,草草读完了,也许想要实践书里的一些“菜谱”的时候,才会再拿出来看吧,很多事情对我来说,拖的久了,就再也没有当初的热情了,欸,也许不是真的热爱。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六):意味的人生

  下了一本电子书,推荐序就占了200页左右。正文只有100多页。

  不过所幸正文很有意思,一口气读完,原来对厨艺熄灭的火焰又开始熊熊燃烧,这类插科打诨的课外读物让人在学习大部头学术类书中会心一笑。

  书中也有很有意思的片断解释了我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人恍然大悟。

  比如五分钟欧式面包,让平时做蛋糕老是不及格的人有了哇,原来面包这么做,原来酵母是这样的。一百年都可以用耶。

  比如意大利面,自己学习做饭的初级阶段曾经学过,无奈做出来的面湿哒哒的一点口味都没有。现在发现原来要加大量的盐,原来要烧大锅的水,煮出之后就要立马吃,感觉面香已经从书中溢出来了。

  也有干洗店学烹饪一章中说的水煮菠菜的小菜谱,赶明儿试试做。

  有意思的书,让人仿佛揭开帘幕一窥法国蓝带学院的厨房,且不管是不是富二代,有才思有意味的生活才是我们愿意看见的。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七):非我所需

  是在百度文库上看到这本书的,当时想查一位口述史历史学家定宜庄的文章,名字记成庄相宜,就碰巧看到了这本书。

  开始很激动,原来也有人和我一样为论文苦恼,只是我没有她的魄力和勇气,选择放弃。

  很羡慕她重拾生活的乐趣,也祝福她。

  只是粗略翻看一遍,没有看到她叙述中深刻的人类学思考,所以还是有些失望,怎么可以算作“田野调查”,难道单单过程的叙述就是调查了,思考在哪里?怎么可以算作“人类学家”,接触过人类学就可以成“家”,那学术不是太廉价了,书名不过是借个名儿吸引人的噱头而已。

  本书可以读,笔调轻松、有趣,作者的热情和童心,给我启示。只是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八):与人类学家关系不太大的美食、美好生活故事

  这本书的一个噱头即是标题党,有一个唯美且富有深意的标题,当然文章的内容,对于很多喜爱做菜的人而言,应该会有很多借鉴之处,大概读了3/4,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主要可能不是个人喜欢的类型,对于好友推荐和豆瓣评分还不错的书,略显失望,有炒作之嫌,不过书中最大的优点还是很能勾起人类的食欲。

  作者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而转去学做菜,勇气可嘉,但同时也不得不印证了《异类》里提到的观点,起点就不同,很多时候还是由物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回到书中内容,更适合对菜品感兴趣的人阅读,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希望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勇于放弃一些很难舍弃的东西,放弃那些束缚自己,会痛苦却又舍不得放弃的任何事,为了梦想前行,也将不枉此生,不仅要学会做好的菜品,还要真正会品尝美味,那才是生活吧。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九):厨房里的学问

  作为一个吃货,总想着有一天也能围裙一围,勺铲一挥,做出美味的食物。不过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出入的。

  读罢庄祖宜的这本书,初初了解了厨房这小小天地中的喜怒哀乐。任何事情做出来怎么可能是毫不费力的呢?半路出家的学徒厨师,开始的缘故当然是对食物的热爱。在学校求学的经历,动手与动脑双管齐下,不同大厨老师的鲜明性格,考试时的惴惴不安,暗暗感叹原来厨师学校的生活是这个样子,与一般的学校生活既与众不同又大同小异。又看到作者学成开始在知名餐厅厨房实习,每天长时间而不断重复的工作,但练好了基本功也多了更多实战经验,颇为乐此不彼。及至三个月实习满的那顿结婚纪念日特别晚宴,随着作者一起对这些最终呈现在客人面前的食物有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每一盘食物背后都是厨师匠心独运的心思和对追求更多味蕾享受的理想。而最后一部分的饮食杂文又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她的美食心得。同时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出身的学生,在侃侃而谈食物的时候恰当地引入一些人类学著作为佐证,深入浅出,谁说食物就没有大学问呢?

  这样的书让人读来便不忍放手,似口有余香。大概有一天自己也能一头扎入美食王国,做一个不仅仅只会吃的饕餮吧~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十):厨房是们大学问

  我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书里介绍了很多别人不曾介绍过的思想

  红枣可以美容养颜,顺藤网-亚洲最具影响力品牌红枣加工集团

  我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书里介绍了很多别人不曾介绍过的思想

  红枣可以美容养颜,顺藤网-亚洲最具影响力品牌红枣加工集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