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10篇

2018-02-16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10篇

  《金粉世家(上下)》是一本由张恨水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7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一):人生只若初见

  金家的少爷邂逅了冷家的小姐,她的乖巧,她的脱俗,给这位七少爷带来了不一样的风。

  他心想,这样乖巧的女子,若是娶回来做老婆,定不会像米斯特白那样处处管着我。

  她琢磨,只听说金家家大业大,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能去他家看看就好了。

  就这样,经过各种“巧合”,两人相识,相爱,私定终身

  冷太太说了四个字:齐大非偶。

  她说:妈,等到我和燕西结婚了,我们就一起读大学,一起出国。

  带着这样的信念,冷小姐披上了婚纱,成了了金家的七少奶奶

  新婚里,她想回娘家,他带她偷偷回去。她不想过得太奢侈,他把账目交给她。

  新婚后,她觉得丈夫花钱大手大脚,他觉得太太不懂得为人处世。她觉得丈夫不学无术,他觉得太太顽固无情趣

  就这样,小变扭变成了大矛盾,大矛盾变成了大争吵,大争吵又变成了大冷战,最后变成了一纸诀别书。

  冷清秋带着孩子走了,靠卖字为生,养活儿子,对燕西竟没有了一丝留恋。金燕西也走了,收到诀别书时,没有任何的感伤,就连儿子离开他,也毫无感觉。一家人只是在担心,清秋的离开会不会把金家的丑事揭露。

  就这样,两个不一样的人吵着闹着要在一起,最终又吵着闹着要离开。没有凄美,只有凄凉

  还记得电视剧中金燕西的一段台词“百合花就是百合花,种在葡萄架上,最终还是会凋谢。”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自己都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那么爱着对方。于是,先骗了自己,也骗了彼此。

  若人生只若初见,或许结局会比这个更好吧。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二):金粉世家杂感

  五一期间,闲着没事,想起金粉世家,突然想到高中时光,便立刻跑到图书馆又把书借了出来。高二寒假,老师总是布置很多作业,自已又没有心思做,但又不能正大光明的出去玩,于是用攒的生活费书店买了一套金粉世家,藏到书本底下或者枕头下面,每天晚上读到很晚。一个寒假,一口气读完,至今想起,仍感觉那个寒假是如此之快。开始读时,冷清秋小家碧玉形象就再也无法从头脑中抹去了,金燕西,从小养尊处优,一切顺风顺水,冷清秋,虽是普通人家出身,但是内心坚强,外柔内刚,饱具才情诗意,正如一朵向日葵和百合花,而百合花正如冷清秋一般,开始时安静的含苞待放,到最后花落人去,决绝一别,可以说张恨水先生把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实在完美,冷清秋最终抵挡不住金燕西潮水般的攻势,进入了金府,可侯门一入深似海,金府远非冷清秋想象的那样,而金燕西性格中的本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两个人价值观差异使两人越来越远,最终各自飘零。在第一遍读时,仅仅标题就足以让人叹息,从华堂成大礼美眷如仙到素车白马冷热个中人,再到决绝一书旧家成隔世,模糊双影盛事忆当年,每读至此,就为他们感到惋惜,更是读到凄凉小院雨夜忆家山一节,顿感寒意袭来。当时对此书如此痴迷,以至于连上课脑子里也是经常浮现出书中的情节一句话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不同

  高中时代已经过去,上了大学,也读过不少书,但是仍旧不能忘记当时读书时的感受,至少给我提供了另一片思索空间,在那个满是书山卷海、分数至上的年代,能给我带来几分安静和思考,这大概就是我现在仍能不断怀念的原因吧。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三):且当是年轻时的痴心错付

  燕西和清秋相识于西山的不期而遇。燕西对清秋一见倾心,于是乎纨绔子弟的那套追女孩的铺张奢侈在燕西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再于是乎人性弱点财富渴望在清秋身上又得以窥见。燕西的步步进攻,清秋的欲拒还迎,这场本就来势汹汹爱情终在西山的一次意外中更变得无法逆转。原是两个世界的人,价值观、爱情观皆有不同,却是匆匆忙忙走入了婚姻殿堂。若说这样不同的两人,先前是因燕西在追求下的一味谦让看似和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男子求好的和善却待瓜熟蒂落之时不在,可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婚后燕西保持着公子哥的作风,甚至大婚当天还发出无论男子和女子,还是不结婚的好,结了婚身子有所属,就不能得大多数的人来怜爱了的感慨。这不是渣男是什么?用钱买来的爱情,诚是一瞬间的绚烂,而后用一生的空寂来弥补。今后的许多夜晚,燕西在打牌,陪戏子,出入歌舞厅。清秋从来是一人孑然于金家的口舌是非。大家族之间的挑拨离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岂是清秋能应付得了的。罢了,从书中取得一些快乐也是可以的。若是没有金总理的死,这样不冷不热不好不坏的生活尚可维持。总理一去,物是人非。清秋也终是在婚后感悟了:齐大非偶。柔肠百转绕损折,流水东去不复回。不知现在的落花,是否会懊丧当初的痴心错付。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四):人生如梦一场空

  很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记得最后一幕燕西和清秋乘火车一个南上,一个北下。当时为此很是伤心了一阵子。小孩子的心里当然希望这个世界上都是大团圆结局,热热闹闹的岂不是好。他们后来究竟能再相遇吗·······我常常想起这个问题

  带着小时候的这点记忆和高中读恨水先生《春明外史》留下的好印象,在kindle上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这个长的有点吓人的超长篇小说。我不得不说通篇的对话读起来实在是费劲儿,看得出来作者在极力模仿《红楼梦》。不过为什么感觉金燕西口中说出我要当和尚去,会让人感到非常可笑呢?但着实才力有限。我对于作者的文笔评价,不大高。以为不过是对话的堆砌而已,情节的变化故事的转折,也并没有很打动我。

  贫家女加入豪门最后丈夫变心惨遭抛弃这样的事情,我在生活中听到过很多。让感情破裂的根源不在于贫和富的对立,所谓门当户对道理,但并非是真理。燕西和清秋感情破裂的根源在于他们俩价值观不一样,而燕西又是个自己都没有长大成熟,被家里宠坏的孩子,不论是谁,嫁给这种男孩子幸福可能性都是很小的。或者会有那种真的非常厉害的狠角色,对于人生的一切都很有一套办法的那种女子,或许会有特殊情况

  结局的万事到头总是空,倒着实让我哀伤了一会儿。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五):火遁 ——读《金粉世家》续记

  清秋是金家最后一缕精魂。她一走,金家便如失掉了生气,“迅速地萎谢了”。满屋华贵也不抵一袭素衣。清秋也是料到了如此吧,加之燕西对她既无伉俪之情,于怀中骨肉更无父子之义,便借火而遁,宁肯旧家成隔世,盛世忆当年,也不愿异心以散居,貌合而神离。先前我说她是涉世未深的肤浅女子,只因她碰见的是燕西这般的翩翩公子,出手大方,言谈生趣,叫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如何拒绝?“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有今日,秋自取之”,这样的句子,只会教人心痛,谁舍得责她当年清纯无知

  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舍掉万千繁华,纵蓬窗茅户,几榻生尘,亦可安身。那个清丽淡雅的女子身体里面蕴藏着令人心惊的悲壮与绝美,一旦迸发,便足以淹没那金玉砌成的败絮之家。这一股洪流,燃气了那场大火,卷走了最燕西的最后一丝念想,把他阻挡在自己的生命之外。更何况,他早已投向了白秀珠,以往的钟情,不知又分给了几人。

  鲁迅说娜拉出走以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可清秋这一下实在漂亮,诀别书更是字字铿锵,觉悟怨妇弃妇的声气。“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虎尾春冰,宜有以防其渐。以先翁位高德茂,继祖业而起来兹,本无可议。若至晚辈,则南朝金粉之香,冠盖京华之盛,未免兼取而并进,是非青年所以自处之道也。”与君长诀后,不忘醒其家人,可惜这一堂混账,无文治武功,长挑拨弄巧,如此沉重肃正之言,众人只见其文采,却略其苦心,祖宗荫德败光之日不远矣。

  忽又想起卓文君那一首《白头吟》,未尝不是清嘉响亮,却带有她特有的智慧深情仍不忘,留君退路耳。她气犹未平,又补写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是在与一个已无意的男人诀别,而清秋要舍却的,更有家族与时代的锁链!

  从古观之,闺怨诗弃妇诗不尽其数,连那骄奢权重的陈阿娇也请司马相如作了《长门赋》凭吊自己的爱情。写了又如何?那司马相如也曾无意卓文君而欲纳妾,又怎明白女儿心思?这厢书罢墨犹香,那厢多情手已把玩新人发。女人家哭哭啼啼,实在叫人心烦。倒不如手放开,还他清净,归我本心。中国的这些诗就是一阵又一阵的哭声,怨男子不专,恨自己命苦,几千年间有几人逃出了这固有的模式

  清秋的这一把火,燃尽旧日尘念,烧光种种羁绊,更把女子的怨变成了灰烬。我可以看见,从火光里走出的清秋,已不是那个不谙世事少女。与其说她逃离了这个囚笼,不如说她琵琶别抱为自己另开了一扇门。她身后,是无尽旧日空茫迷梦。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六):嫁错郎的杯具~~

  事实上,这本书,我大概拖了快一年才终于在今天把它了结了。之于我这是一种解脱原本是因为当年央视那样一部精彩的电视而去看的原著。。。但却在阅读中屡屡无法前进~~

  这种旧体制下的书籍,让人看起来颇有些费神,半白话的语言虽然大抵都能懂,但还是有种违和感。

  明知道是杯具还是一点点的看了下来,为冷清秋抱不平,看着金燕西不成器的样子,真是替她悲从中来。

  这里面的男人轻易就被美女蛊惑了,或许真实版的男人就是这个样子吧~~尤其是后半段出现的白玉花和白莲花姐妹,分明就是钓凯子,结果金燕西依然不由自主的上当,明明自己家已经破败,却不知反省。

  当白秀珠可以讨好时,立即就接纳了。置自己的妻子于不顾,实在让人看得愤慨,他这样的人果然最后还是跟邱小姐这样的交际花在一起是比较好的结局。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七):一入豪门果然深似海。

  我也来写个书评。向来读书读得很浅薄

  以前有看过一点点电视剧。当然那是冷清秋和金燕西未结婚之前。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映出来的冷清秋就是董洁那一身蓝布衣,陈坤那一袭白西装。假装的诗社以及那坍塌的半壁墙。还有韩妈偷偷拉着冷清秋去隔壁看百合。

  这部剧的演员选的实在是天生的一样。难怪我一直讨厌刘亦菲啊。

  看了好久好久,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五今天也是看了好几个小时。其实我读得出来的东西真是很少。但是作者把金家大门里的各种人物勾画得性格很分明也很让我这样的人类讨厌。

  谁说的讨厌冷清秋这样清清寡寡的性格,却爱白秀珠那般敢爱敢恨的姑娘。放屁。白秀珠为着自己的颜面而已,一直被人以为笃定的婚事却没有实现,连带着讨厌的表姐玉芬(好讨厌她,傻逼- -!),金燕西婚后又一直缠着他,分明就是个恶心小三。及至最后冷清秋生产之时这金家少爷行为各种恶心,眼看与白秀珠德国之行去不成被冷落,索性断交自谋悲戚生路出洋。

  纵然很多人不识清秋的好,我还算是欣赏她的,可惜命里遇错了人,托付错了终生,还不小心怀上了孩子,不得不苍促结婚,不得不说是一段憾事。

  我把金燕西定义成薄情寡义之人。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红楼梦。单是那份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就不是金燕西能比得上的。

  再来说说那些戏子,交际花。果然无情。果然够交际。

  只是可怜一个才女最后只能卖字为生。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大宅子里的事也确实太复杂。豪门确实不是那么好嫁的。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八):清歌何处起

  初中时看完同名电视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同桌:“燕西是爱过清秋的吧?”同桌幽幽地来了一句:“什么叫‘爱过’,分明是一直爱!”两人便又在一片百合的意象中嗟叹不已。高中终于有机会看原著,说来惭愧,洋洋百万字都是在语文课上翻过。张恨水先生《读书百宜录》兴许可加一条:清风扶柳,淡日满身,学堂无事,旁有知己,宜共读《金粉世家》。后排一男生,同我一样对电视剧版推崇之至,便邀来同读。在那样紧张气氛里,我们一同挥霍那所剩无多的青春

  这情景,大概和剧里燕西任国文老师一幕有些相似。清秋这样的女子,如何才能和燕西刚刚好碰撞?一个怒放在幽谷,一个盛开在闹世;一个是一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淡淡春痕,一个是一缕“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浓浓夏风。公园、酒馆、舞厅、诗社,似乎都不合适。只有在大街上。最是平常地方,能让人看透一切背景。千千万万人之中,他独看见了她的掩嘴一笑,马鞭落地而不自知。我喜欢品玩人这样的痴态,置万物于不顾,随着自己的心性,目光所及之处,便成一片风景。

  这样的开头在现在可能充满梦幻,结局亦是团圆,可直至看完最后一章,相似的场景再次出现,金粉依然飘零,千言万语只剩一把惘然。他们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燕西的不经意一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可是,是从什么时候起,清秋已暗暗接纳了他?布料,剪发,珍珠?都是些物质的东西,难不成要我承认冷清秋是那种被表象蒙蔽的涉世未深的肤浅女子?及至后来的未婚先孕,我才霎时从自己的世界里掉了出来——燕西或是不愿意吧,若不是为了这事。他一步步地搭建同乡苍穹的梯子,想要得到那颗他认为不同寻常的星星,他是得到了,拿在手里却无从适从,那么,便带它回世间罢,星星倒是还散发着光芒,他却渐渐发现了,在世间他可以随手携来一片云,降下一阵雨,采取一捧花,献给一群人。他把星星温柔地用丝裹起,放在其他人其实自己也不会去碰的地方,安心地去做各种省力且讨好的营生。燕西是纨绔子弟,清秋不是不知道,她只是在努力维持一段不知何时开始却在开始的一刹那便已结束的爱情。情感本虚无,沉浸在感情的世界里,惝恍迷离,不知所往。

  世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怀着未知踏上征程,醒来时才发觉,我们仍旧停留在开始的地方。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九):金风玉露还是是露水姻缘

  高中时看了电视剧版<金>,十五六岁,正是对爱情神往和信仰的年纪,自然就沦陷在了这段爱情故事里。鲜衣怒马桀骜深情的公子哥金燕西,清丽脱俗才华诗意的冷清秋,两个人的名字都那么有诗意。西山初见的惊鸿一敝,便已挂心头念念不忘,于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百合丛中,街上再遇后的狂奔追随,终得佳人音信后欣喜若狂,接着就是一个公子哥对心上人的追取。买宅子做邻居办诗社送鞋子求墨宝做师徒,燕西不愧是留恋花丛的情场高手,纵然清秋这种高冷脱俗的女子,也在那一次次浪漫中沦陷。对电视剧的前半段我看了好多遍,他们的爱恋就像一段琦旎风光,让我流连忘返!而后面,结婚后的故事,却不愿去看!那时年少的我还不明白,为什么相爱的人会是这样的结局,问题在哪里?

  最近又看了原著的下半部,主要是讲两人婚后的生活。都说电视剧美化了燕西对清秋的爱,其实自始至终金家七少爷都是一位风流多情的公子哥。我相信一开始燕西是喜欢清秋的,用了情也用了财。清秋于他像百合,他喜欢她有别与其他莺莺燕燕的清丽脱俗,于是深入幽谷去找寻采摘,这个过程跟之前那种逛花园的感觉很不一样,有探寻的新鲜和刺激!但是,当真正摘到了,新鲜感褪去,他终究不是一个可以甘于守着一朵花的人……

  也许他们两个真正走入婚姻于燕西来讲,不过是奉子成婚或者感觉这种小门小户的女人自己比较易于掌控,就像他一直对白秀珠的敌对是因为怕像自己其他三位哥哥一样受老婆约束!他希望自己婚前婚后一直都是自由的,这个是清秋应该能给他的,所以他在文里多次跟别人说:七爷能跟别人一样吗?而清秋一旦稍微探寻点他的私事,他便很不高兴!婚后没多久,便在外面玩闹到半夜,即使在清秋坐月子时,开心的是没人管他在外面与戏子厮混了!分的的遗产一掷千金,一点没考虑自己的妻儿。褪去初遇时的喜欢,当爱情的激素分泌殆尽时,燕西终究不过是一个纨绔不专的公子哥。

  清秋当时为什么会爱上燕西,真的是因为物质吗?当然不是!那个人那么用心的对自己,被这一片深情感动了,也爱上了,后来才发现所托非人!自己个对方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抛去门第和观念的不同,就连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爱情也那么脆弱不堪,燕西的爱和自己的爱终究不一样,其实这个枕边人对自己的爱一直没变,是自己误解了,他爱自己从来像爱一样东西,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心体会过自己的情……纵然这样有才华不媚俗的女子,在婚姻一开始漏出千疮百孔时也是在缄默隐忍,像所有旧式女子一样,混着日子,最多只有黯然神伤!

  于最后,一场大火之后她带着幼子离开,这一段深宅中钟鸣鼎食生活,最后终像人生一场梦……而燕西到最后也没能理解清秋,他对她终究只是恨,他终究认为是她辜负了他!这是可笑还是可悲呢!

  这段故事里,有爱情有婚姻,他们的爱情最终是死在婚姻里,但却不是说明婚姻是爱情坟墓的故事!因为,自始至终,他们的爱情就不是真正的爱情,也从来爱的不够,太多的差异,即使没有婚姻也终究会殊途!

  还以为是金风玉露的相逢,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露水姻缘!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十):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原先只是看过电视剧,后来听说和原著差别很大连续几天把原著给看完了。一看毁所有啊。

  原著里,冷清秋并不是一个美好的似人间仙女的存在,她更真实,真实的让我厌恶。这不过是一个有美貌和才气的贫寒女子如何一步步被物质攻陷罢了。

  我并不是对她强求,扪心而言,换做是我,也许不能比他做的更好,她涉世未深,之前都只是活在书本和自己的世界中,又怎能抗拒的了这巨大的物质堆砌的巨大诱惑呢?只是,我总对她抱着一些希望以为她总能比我做的更好,为我的榜样。

  齐大非偶,这是小说一直贯穿的思想,金燕西因为冷清秋的不同爱上她也因为她的不同背弃她。冷清秋的清冷远观让人如痴如醉,近则生怨。她因为金燕西为她做了这许多而感动不抗拒,慢慢的爱上他,甚至未婚怀孕,但在金燕西而言,这不过又是一场恋爱追逐的游戏罢了。他挥金如土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在清秋看来确实受了莫大的恩情与宠爱。

  这不得不说是两人地位上的差距造成的观念差异。金燕西从一开始对冷清秋的追求就不是单纯的,他受够了白秀珠的小姐性子,只想自己过得恣意,旧式的女子很能安分,清秋新旧交合,又清新脱俗,稍加撩拨就乖乖投降,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

  在冷清秋看来的100,对金燕西来说不过是1而已,后面金燕西对白花姐妹不也是疼爱之至吗?难道我们又能称为爱情吗?

  即使他们最后走到了结婚这一步,我还是认为他们是没有爱情的。如果是有爱情的,即使婚后二人几多摩擦几多争吵,又或是新鲜感不在出去打野味,在清秋后来离去又怎会如此漠不关心?

  可见金燕西本人就是这样,他不会产生爱情,或者说他只会产生自己认为的爱情,他最爱的还是自己,纵然对清秋几多心思,一开的最初的心理还是想婚后不受束缚,可以出去寻欢作乐。他以为给了清秋一个七少奶奶的位置就够了,但对于清秋还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小说就是这样未免失去主角魅力,清秋的魅力在于她结婚以后对于以前的反思以及最后的反抗。她终于运用她十几年学的书反思自己,被物质蒙蔽陷入了婚姻不幸的漩涡。火遁更是说明她和这种生活的决裂。这终于有了点独立精神,最后的信更是催人泪下。

  可是我想即使重新选一次结果还是这样。结婚前她最大的痛苦是物质上的不满足,因为家庭的贫困无法满足她物质的需求,所以选择了金燕西,婚后她最大的痛苦是感情上的不满足,她开始怀念起自己还是女儿时悠闲惬意的时光,但此时她已经是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了。先物质满足才要精神满足,两相比较,人们在理想中都倾向于精神满足而非物质满足,而实际都是先物质满足在精神满足。

  离家后清秋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要到卖字为生,但儿子却教养的有礼,只是当他看到金燕西演出的电影泪奔的时候,会不会人生的不可回头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