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阅读整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9 02:0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阅读理学》是一本由[日]外山滋比古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一):阅读已知信息和为了理解阅读

  本书的逻辑结构:

  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阅读现象,例如读不懂说明书,并提到了音读。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教科书、批评类文章和一些恶文的现象。

  第三章引出两种阅读方式,Alpha阅读和Beta阅读,并提出如何将第一种方式切换为第二种,并提出Beta阅读的方法。

  第四章是介绍利用Beta阅读去阅读古典类书籍,用耳阅读。

  书中亮点:

  对阅读的方式进行创新,创新成Alpha阅读和Beta阅读,并指出为了增加了解离,要利用Beta阅读方法多阅读古典书籍。

  个人感悟及与其他书籍的联系:

  见到书名,以为是讲解如何读一本书之后,将书中的信息进行整理。但是通过检视阅读后发现,本文的内容与书名不太相符。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给出了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Alpha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Beta阅读。这种方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还是为了求得理解而读。为了资讯而读,我们很快能够与已知的信息融会贯通,但是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为了求得理解而读就是开始阅读我们并不了解的东西,比阅读的人高一届。《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到学习就是为了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记住更多的资讯-和你已经知道的资讯在同一水平上的信息。

  《阅读整理学》这本书的作者比较推崇的是后一种,认为Beta阅读是所有学科的基本阅读方式。跟《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不谋而合,都是为了增加理解力的读者而写的书。

  《阅读整理学》先解释了音读,就是能记住文字的发音就会音读,会产生读完却没有读懂的危机。

  还有一种方式是素读,像在学校一样,从头到尾没有解说,只让学生大声读书,跟着老师的示范做出来就可以。

  作者提出Beta型阅读的最高手法是通过不断重复阅读内容难懂的书本,达到阅读未知的境界。素读是最好的事例,重复阅读10次,15次,自然就能体会到阅读未知的感觉,给出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

  作者提倡为了增加理解力而读书的理念是好的,但是书中给出的方法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可惜书的语言过于啰嗦,读起来不通顺。阅读体验打了折扣。

  阅读此书便是这种感觉。所谓的阅读整理就是反复阅读,默读,诵读这样的方法论。如果这些能解决人们的阅读问题,那可能阅读不会成为问题,作者开篇提到的问题很好,但作者的方法解决不了。反观《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上给出了非常详细实用的方法,如果掌握这些方法,读书时增加理解力的目标就能很快实现了。

  增加理解力的书籍,古典书籍是其中一部分。郝明义在《越读者》中提到了四种阅读方式,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食阅读,并提到阅读应该像吃饭一样,要做到营养均衡,不能只吃某一类食品。

  古典书籍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应该属于美食阅读类的书籍,但是我们还需要摄入其他类书籍,尤其是为了提高技能、解决生活、职场中的问题,应该多阅读主食类的书籍,以及工具书类的蔬果阅读书籍,还有为了消遣娱乐的甜食阅读。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二):阅读的初心

  有时候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本书被称为经典,到底是因为人云亦云使然,还是因为这本书真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目前的我,越来越偏向第二个答案。因为自己曾有过对那些被“人云亦云”出来的经典的阅读体验,读完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所以告诫自己,还是不要过度怀疑主义为好。

  可是第二个答案,听起来依然很虚无缥缈。什么叫“时间的考验”?怎么考验?又能考验哪些方面呢?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本讲述阅读心得的书,叫《阅读整理学》,里面提到了《红楼梦》。《红楼梦》的经典性不容置疑,研究一本书竟能养活一大批红学专家,可见其魅力。然而作者和我一样,对类似“不容置疑的经典”这样的说法并不满意,试图考查“经典的理由”。

  外山滋比古指出经典作品共有的一个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翁作品也好,《红楼梦》也好,这些经典作品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多维度、开放性的文本。读者、评论家能借着这个文本,引申发散出许多东西;这部文本本身,则会折射出跨越不同时空的共性,凝聚着永恒性的母题。经典不单是作者创作的,读者也参与了塑成过程,所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外山滋比古在书中阐述了α阅读和β阅读两种技能,前者指阅读那些已知事物之文章,后者指阅读未知之事物。作者非常推崇对后者的培养,虽然阅读体验不如前者来得愉快,甚至很艰辛,但对于我们的知识增长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回顾了日本人阅读偏好之嬗变历程,即由原来对艰深大部头的不畏钻研,到现在只热衷于浅显通俗的文字作品。从叙述的态度能看出,外山滋比古还是怀念日本人早先的那种严肃、深度、庄重的阅读态度。

  除了阅读技术层面,作者还讨论了阅读本体论的一些东西,即阅读的哲学。外山滋比古认为,一本读物对读者而言并不是只有“已知”“未知”这种二元对立的情况,“已知知识”也有很多“未知的一面”,所谓的“阅读未知能增加学识”,其实是指让我们重新深化对已知的事物的认识,这一点其实更重要,因为重新发明轮胎的故事毕竟不常见,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此外,作者指出,阅读时带着一定的先入之见,带着问题感,反而是最有成效的,比掏空一切地去阅读要有效得多。

  外山滋比古对古典作品、难读的大部头和非虚构类作品喜爱有加。与作者差不多,我本人也偏爱非虚构类作品,其中尤以三大领域为至爱:哲学、科学、心理学。至于小说散文类作品,之所以看不进去不是因为缺乏好作品,经典依旧是经典,而是因为自己的阅读口味一开始就被定型了。我读书,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态度很明显,就是要在书中获取知识方面的所得。

  2012年一整年,每晚雷打不动看两个半小时哲学。哲学人物主题的,哲学理论主题的,哲学史的,几乎所有“品类”都读过。我要的,就是那种站在顶级视点俯瞰各门类知识和思想的感觉。

  哲学读多了,每天走在路上都会思考问题,写出来的东西深刻了不少,也总算明白了小时候挂在教室墙上那些名人名言的真意。对某些大家来说,思考确实是人生之乐事。后来感觉需要再进补一些踏踏实实、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于是选择经典科普入手,准备把科学各门类概览一番。量子物理,相对论,经典物理,生物进化,分子生物学……整个2013年,重复上一年的业余时间安排,用在了阅读科学上面。

  书读多了,内心就充盈了。对于一个曾经懒惰散漫、思想浅薄、物理得过20分、“三分钟热度”患者的人来说,阅读这些书无疑需要巨大勇气和耐力,当然还要有兴趣。盛夏三伏,趴在没有空调的逼仄房间,手捧着并不清新可人的哲学读物,依然饶有兴趣的读进去,忘了时间,忘了自我,即便偶尔焦躁流汗,也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因为自己不能理解作者的一段论证。如今回想起这些,让我感到自豪和自信的,不只是知识方面的跃进,更在于我也曾对自己的精神毅力刮目相看。

  身处读图时代和网络时代,阅读印刷文字很难,阅读未知元素遍布的印刷文字更加困难。然而,如果我能有幸以一个过来人的口吻感悟一番的话,我要说,阅读就像一座围城。与钱钟书笔下的围城不同的是,进去的人永远也不想出来了。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三):你是不是爱读社论?

  中秋节的时候去看导师,在他家楼下和他聊天(他说正在写论文,家里太乱),其中一部分聊天内容是关于青年学者的生活不易,收入本就有限,光供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开销每年就得10W+,包括英语、数学的补课费,还有学钢琴之类。他在慨叹之余,谈到孩子的成绩,却也面露得色。“语数外门门都名列前茅。特别是语文,我们从她三岁就开始给她读书,一开始读绘本,后来就是给她读故事书,也不知怎么着,她听着听着,书上的字大部分就都认识了,现在学校教的那点,对她来说太简单了。”

  这件事情说明有两种可能:

  1、导师早教得当,成功地开发了孩子的潜能。

  2、导师及师母具有良好的学习基因,他女儿遗传了他俩基因最优秀的那部分,她是天才。

  实际上我觉得以上两个因素都有一点。

  从本书(外山滋比古的《阅读整理学》)来看a型阅读(类似不需动用脑力思考的快餐型阅读)就像阅读绘本,大人看图说话,小孩照着听,毫不费力;你对着手机PAD一目十行,不断地沉浸在跌宕起伏的YY里,最终达到高潮。而B型阅读(开动脑力使用想象力、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反复阅读等)则如同不识字的小朋友通过父母的简单指点,在不通过字典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知识强行识字。

  作者在书中提到“人类是劳则思、逸则淫的动物”,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人更倾向于“忘我的从事通俗的a型阅读”,包括曾经在高校里从事过学术型阅读的人,于是反复告诫千万不要荒废了更具有深度的B型阅读。而这一点在如今社会尤其醒目,a型阅读的含义也更为丰富,包括微博、尤其是各种微信的狂轰乱炸(包括人无意识地去刷朋友圈,而刷出的内容常常更具碎片化或鸡汤化,大多没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提到“孩子了解,如果生活环境很低俗,就需要跟周围隔绝,避免自己深陷其中。据说有小学生带着书本躲进仓库里,没有仓库可躲的小学生,则躲进置物柜里读书,目的就是拒绝受周遭环境影响。在自己与周遭之间拉起一道看不到的帘幕,试图从现实的生活中脱离,这是在制造读书的环境,也是在开辟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通过书的力量摆脱日常生活的影响,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点颇可以借鉴及深思,落实到已经投入到社会的成年人,则有仁者见仁的答案。

  知易行难,如何落实“隔绝低俗的环境”。这牵涉到更为艰深的知性问题,在此不表。

  此外作者说的a型阅读,可以从更宽泛的层次去理解,不仅仅是快餐阅读,那些读起来让人感觉轻松愉快、毫不费力的个人专业里的读物:如学艺术的很少读政治书、学心理的不太读历史书等等等等。。。。。。

  回到我导师,首先他没有像许多其他家长一样长期把孩子暴露在Pad之下,而是长期坚持性地给孩子进行最为传统的日复一日的阅读,其次在孩子自发的发展出识字能力后又给予了良好的引导。你说和天天趴在Ipad上看《熊出没》的比,哪个将来会更牛逼?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四):双阅读模式的切换和应用

  ----------------------

  这本书就快速看看,了解一下当中观念即可。

  α和β阅读。

  说穿了就是一个阅读类型建立在我们已知的经验上。另一个类型是为了了解未知信息而执行的阅读方式。

  通篇不具有实操性,如果想深入了解阅读到底该怎么读的,应该好好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还有时间的话搭配郝明义的《越读者》,本田直之的《杠杆阅读术》扫清观念即可。

  所谓的β阅读也没有那么高深,我们拿任何一门不了解的学科的书来读,其实都是在了解未知的信息。只不过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使用素读和音读(读出声)来读这些东西。

  作者没有提到的是,α阅读并不是坏的,只是人们的运用方式不对而已。他认为在已知经验范围内的阅读材料大多是用来消遣等迎合读者的印刷垃圾。

  我认为,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还是在α阅读对已知的经验结构进行不断归纳总结,泛化思考,举一反三还有对熟知事件不同角度的思考而已。β阅读只是一种有必要掌握,但是实际上运用并不如α阅读多的一种方式。

  所谓创新就是旧有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同样,我们已知的经验结构都是拥有自己的烙印,每一个人的经验结构还有认知方式都是不同,因此只要换一个角度,升降一下维度,在不同层面和防伪理解,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多新鲜的东西。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狭隘了我们的视野和认知,同一材料每个人都能解读出不同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杯半满的水,有些人能开开心心说:”太好了,至少我们还有半杯水“有些人说:“居然只有半杯水了,怎么办?”

  1所用的词语和想要表达的实际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

  作者说这是学生理解力不够导致的,然后举例说每个语言对于小狗的发音都不尽相同,如果真有必然关系的话,应该各种语言的小狗读音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作者没有定义好的原因? 如果说“你描绘事物所用的词语的发音和想表达事物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这样子会不会更好理解呢?其实就是符号学里面的,能指和所指两者是自由的,没有内在联系的观念。

  2母乳语和离乳语

  母乳语:婴儿初步学习语言步骤是在①不会说话前大量无意识的语音输入和刺激。②发声器官成熟后进行的,图形和词语对应的大量重复

  离乳语:抽象词语在早期不可能通过大量重复习得,最多只能得到词语的音响刺激。

  成年人进行外语学习选择婴儿的图形和词语对应这种学习应该是低效的,个人觉得更高效的学习应该是学习基础词汇发音后,大量阅读听力对视觉记忆仓库和听觉记忆仓库进行不断地刺激,同时辅以语法学习。

  3作者在书中说到的素读,之所以在古代流传,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本身用来学习的教材的文字都太过微言大义与精深,“对于小孩子来说,你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可能让他明白民主主义”所以只好先背了再说,如果那时候有一些比较通俗的教材的话,四书五经可能就是作为进阶使用了。

  -------------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还请点击下方 有用 推荐,THANKS~

  -----------------------------------------------------------------------------------------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五):你的阅读方式是哪一种?

  喜欢窝在被子里看青春小说,但一翻开教材就昏昏欲睡;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怎么都读不懂文章的意思;

  看报纸直接翻到娱乐版,谁要读冗长无聊的社论。

  你在阅读中存在这些问题吗?看一看由日本作家外山滋比古所著的《阅读整理学》,刷新你的阅读理念,重新整理个人的阅读方法,升级阅读类型,在阅读中获取新知。

  《阅读整理学》原作名为《读书的方法》,从日本人读书的方法“音读”“素读”“默读”,到α型阅读、β型阅读做了详细的叙述。α型阅读建立在既知的基础上,属于浅层次的阅读。而作者提倡的β型阅读则是阅读未知事物。作者比喻“阅读未知事物与登山非常相似。”有难度有挑战的β阅读,才是获取新知的正确打开方式。

  怎么从从α型转到β型呢?作者建议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故事转换。从这种亲切、引人入胜的方法开始,会比较容易入门。但也要止于文学,因为α型过于轻松,很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停步不前。完成α到β的转换需要读者挑战自身,不要认定β型阅读就是可怕的、困难的,而要选定经典后,抱着好好读的心态重复阅读。

  “β型阅读可以通过不断重复阅读内容难懂的书本,达到阅读未知的境界。古人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明训,素读也就是通往β型阅读最高明的手段。”提倡书不要只读一次,读书百遍。这样的理念确实适用于值得阅读的书籍。一本好书,在每一次读的时候都能有新感受,每次都能汲取新知,这也可谓是俗话说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除了用眼睛去阅读,作者还提出了“用耳朵阅读”的方式。讲述他小时候听母亲念佛经、父亲吟诵典籍《天平记》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或许我们平时阅读中并未仔细辨识自己所用的阅读方式是哪一种,通过这本书可以区分。想要了解什么样的阅读才堪称正真的阅读,以及要锻炼我们的精神,获得真正的新知,应该采用何种阅读方法等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六):对未知的探索才是我们成长的关键

  -1-

  最近陷入了一个阅读的误区,只求广度不求深度,症状表现为各种书都想看,但都没有深入阅读,也没做任何笔记的输出,读的时候也为书中一些精彩的观点叫彩,但是最终能记住的所剩无几。

  更明显的一个表现为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一遇到晦涩难懂的文章或者段落就直接跳过,安慰自己要学会运用二八原则(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些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实在是吃力不讨好,这段时间一直在集中精力阅读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从阅读成效来看,起初也是收获颇丰,学到了不少新的观点和见解,但大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钻研,初读的时候那些生涩无趣的原理也直接选择性忽视,导致现在一碰到时间管理原理的内容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其实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α阅读的陷阱当中,什么是α阅读呢?

  这就得从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外山滋比古所著的《阅读整理学》一书说起。作者把阅读内容分为α型阅读和β型阅读,前者指的是阅读已知信息,后者则是指阅读未知的信息。

  虽然大部分人更偏爱轻松愉快的α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大量的对时间管理类书籍的浅显阅读,一开始收货颇丰也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属于β型阅读,越来越多β型信息已经在我的知识体系中转换为α型信息,而我却没有及时做出改变,朝着新的未知领域深入探索,这也就是后期我阅读时间管理类书籍收获有限的主要原因。

  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未知,一点一滴积累,扩大已知的世界,大人却刚好相反,退步、缩回到已知的阅读世界里,完全切断与教科书的缘分,在此情况下,很难在知识领悟有所进步。一生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β型阅读的人,并不在少数。

  -2-

  《阅读整理学》一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作者把那些喜欢阅读简单易懂文章的读者称为吃粥的读者,因为粥更容易消化,吸收更方便。但是所带来的弊端就是因为长期几乎不用任何咀嚼的饮食就可以填饱肚子,读者的牙齿便衰弱了,肠胃也不够健壮,稍微碰到硬一点的食物,牙齿就无法发挥功能,然后抱怨:“这样的东西能吃吗?”接着要求喝粥,恶性循环下去,就缺乏了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性的享受着做一名吃粥的读者,却不愿意成为一名喜欢啃硬骨头的阅读爱好者。

  理解新事物,说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却很难。面对未知的事物,最好一开始就有“自己可能无法理解”的觉悟,正因为有很多未知的知识需要我们探索,所以这本书对你的价值也比普通读本更有益。

  但是结合现实还是想吐槽一下作者的空想主义,阅读未知的内容确实对我们大有裨益,但是当我们对一本书产生厌恶感,当阅读成了一种负担时,反而丧失了拿起书的勇气,岂不是得不偿失。

  作者书中推荐大家阅读古典书籍,可是还没等学到未知的信息时就已经对该类书籍丧失了兴趣,倒不如以一种轻松的学习态度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其实作者在《阅读整理学》一书中也提到了强迫学习无法理解的事物容易引起反感。但是按套路应该给出解决之道了吧,继续看下去,确实有。但是读完却又忍不住骂一句:什么玩意儿?

  为什么这么吐槽呢?

  作者讲了阅读未知的两面墙,首先出现的障碍是语言和文字,文章之所以难懂,是因为里面的汉字可能涉及多种意义,自己领悟不够。其次是抓不住文章的方向,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用意。

  作者说阅读未知最难的地方,就是很难突破第二层障碍。接着呢?没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我想知道的就是产生抵触情绪后如何强迫自己学习,可惜并没有,不过也或许是自己太追求方法论了。

  -4-

  出于对作者倡导阅读未知书籍的强烈赞同,我开始想要寻找他的解决之道。既然有益,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就很难落实到实践。想法也终归是想法,都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作者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呢?

  接着从书中寻找答案,我找到了作者所说的混合阅读,即α型阅读和β型阅读的结合。

  其实我们看的书都不会是纯粹的α型书籍或者β型书籍,多数都是混合书籍,只是偏向不同罢了。选一本偏向α型阅读的书籍,这一次不要再跳过那些晦涩难懂的部分,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想必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但还是没能找到如何解决抵触学习β型书籍的有效方法。

  抛开这本书,我开始寻找新的答案,咨询了一位自己很崇拜的老师,他回复给我下面这段话,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读书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学习也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一开始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喜欢阅读跟渴望学习是两码事。

  -5-

  书中外山滋比古先生提到一个名词——准经验。什么是准经验呢?本来应该通过身体接触才能理解的东西,光是依赖语言,用头脑去理解,我想还不能算是真的理解。也就是说知识上的理解不能视为经验,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准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常抱怨道理都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时候我们所明白的道理不过就是作者所说的准经验!靠着语言把未知的世界变成准经验(代理经验)的世界,但是原来不属于语言的事物变成语言之后,就算理解语言,是否真的理解其代表的事物,也颇值得怀疑。

  很多时候不是道理没用,只是我们实践后发现和预期存在差距,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彻底放弃。

  我们苦苦的寻找着方法,寻找着捷径,倒头来却发现最好的捷径就是看清本质后的刻苦努力。当我们确定了某一个β型阅读领域之后就要拿出高中时代的学习勇气,虽然讨厌但是不得不读,也因此能让自己的智力有质的提高,等到出了社会,脱离学校的控制,加上β型阅读实在太难了,便又慢慢地退缩,回到α型阅读。

  如果你还想要方法,送大家一句鸡汤——不甘于现状就是你我向未知探索的强大动力。

  现在,你是否对阅读有了一点新的看法呢?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七):如何读书才是真的读书?——读《阅读整理学》有感

  “大家只担心现代人远离印刷文字和书本。然而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一本接一本读完手边的书,真的比没有读书好吗?”书中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这样的疑问最近几年一直困扰着我。

  大概是三年前,我对读书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读过的书几乎大多都忘了。小说或许模糊记得一两个精彩情节,比如《基督山伯爵》;甚至连具体的情节和人名都想不起来,只是觉得当时读得很过瘾,比如《三剑客》啥也想不起来了。诗歌,有的当时觉得很美,大约是中学时代读过普希金的诗,彼时内心为之一振,很是感动,如今却一句也想不起来。

  前几日,一位朋友说起最近读叶芝的诗,很是喜欢,我也想聊上几句,发现自己空间多年用作签名的叶芝的一句诗,居然只能清楚地回忆起前半句。

  而那些哲学类、历史类的书籍,读过之后更是只剩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

  实用类的书,大多读时觉得很好啊,却也没有多少收获。

  两年前,我发现自己读书真是失败,基本是读了就忘,放下就丢。开始探索读书的方法,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大受启发。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读,反复实践的好书。

  近来读完《阅读整理学》也是收获颇多。

  尽管这本书封底的文案写得很诱人,但其实看完之后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如何教人学会阅读的书,不如说是一本理清阅读概念的书。

  作者在全书中苦口婆心地告诉读者,如今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教人阅读的方式有问题,对阅读的理解本身存在大量误解。因此书名中的“整理学”三字很是贴近。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现在的阅读方式普遍存在什么问题,为何为产生这样的问题。阅读的分类,这些分类的必要性和原因。分析不同的书籍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获得阅读的进阶,真正通过阅读获取未知的知识。

  详细说来,作者认为现在的出版业及大众传播迎合肤浅的阅读,而读者自我放纵于享受阅读已知知识的快感,缺乏通过阅读获取未知知识的能力。

  作者重新审视了素读(“不解其意”的阅读,比如儿时不明白唐诗的意思,而大量朗读和背诵)、用耳阅读(沉浸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特别强调阅读要分为α型阅读(阅读已知知识)和β型阅读(阅读未知知识),尤其是后者的重要性。

  最喜欢的部分

  最喜欢作者对阅读类型的区分和对轻松阅读流行成风地批判。因为我就是一度沉迷于阅读的快感之中,喜欢阅读各种轻松有趣的读物,造成自己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的假象。结果就是当时很满足,过后几乎没有留下有用价值的知识。更糟糕的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没有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书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一件有创造性的事

  现在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让人总是想看一本书、听一个微课就能有很大的收获,最直接的就是升职加薪。其实绝大部分人心里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总还是忍不住寄希望于就是这么简单。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书单总是越列越长,读过的却不多,有收获的却更少。可总是忍不住去添加新的书名。

  至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着急也没用,读书要有收获,需要反复读,甚至对有些内容“有必要花费长久的时间用心等待”理解。

  特别是学习实践性的内容,更需要耐心练习,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尝试指读法,小半年过去了,现在的阅读速度终于有了一点点提高。

  “作者生出作品,读者创造古典。阅读绝对具有创造力,凡事不能晋升为古典的东西,就会消失。”读书居然是一件有创造性的事,这是作者刷新我的另一个观点。

  不把作者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读起来应该更有收获吧。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尽管作者反对轻松的阅读,但是作者的写法确是非常地平易近人,深入浅出。这本书的结构简单,但是论述条例非常清晰,而且有大量的很贴切的例子。确实整本书更像是一篇论文,论说作者的观点,但因为作者的刻意处理,读来确实轻松有趣的。

  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值得一再琢磨和学习的。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段文字,希望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能有所收获:

  我们有必要再度检讨自己的读书方法。就此我也要再度强调β型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几何抽象的阅读方法潜藏着能变成“发现”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和新知识的世界就联结在一起。

  通过一个又一个读者的笔,古典诞生了。为达到这种目标,应该用什么阅读方法?我认为只要是还在从事阅读的人,都必须关心这件事。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八):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

  外山滋比古,日本与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这本书原名《读书的方法》,其实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领域。阿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应该说是更为详细的阅读方法的著作,但是作为东方人来说总觉得会有文化上的隔膜,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也总觉得稍显得遥远,因此日本学者外山滋比古这本谈读书方法的书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国内也曾经编过《读书法》的书,最早是根据《朱子语录》中《读书法》一节,编辑过《朱子读书法》。这本书大体是朱子跟弟子们谈论读书方法的笔记,从方法角度自然很好,但是这本书还是编辑的太早,与我们当下不贴合。后来王云五根据历代学者读书经验编辑过类似的《读书法》,材料很丰富,但是却缺乏系统。严耕望在《治史经验谈》中,也谈到不少读书的经验,但是偏重于治学。余英时也有一篇《如何读中国书》,也是谈中国读书的方法,但是大体上不脱朱子读书法和严耕望治学经验。也就是说,国内虽然自古及今都有不少谈论读书方法的书,但是这些书或者过于老旧,或者过于专业,或者过于零散,大体上很难找到合适的读书方法的著作。外山滋比古这本书,从写作角度看,其实并没有太深入的观点,但是对于人们日常的阅读上确实提出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这本书的核心,应该是区分了已知型阅读和未知型阅读,他是用字母加以区分,这反而造成了阅读上的某种不便。但是,这个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就如他在序章中提到一个故事,即许多文学研究专家对于说明书的写作提出许多批评,这些批评对于外山滋比古来说,其实就是没有区分已知型阅读和未知型阅读造成的。因为,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够阅读文学作品,所以就一定拥有阅读能力,但是作者认为,像专业说明书是属于未知型阅读,这需要专业性的知识,因此读不懂是正常的,也是需要克服的。以此,为基础他提出日本当下读书的氛围,即二战前日本有读中国古典的传统,因此阅读专业性的著作是阅读的入门,但是二战后随着《读者文摘》的流行,日本开始了走向轻松阅读的氛围,写作也开始追求轻松易懂,不再强调写作的专业性,这反而导致了日本人阅读水平的持续下降。

  这个问题,中国当下有非常相似的情况,即随着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加习惯在手机上进行阅读,这影响了人们对于阅读的看法,轻松易懂成了网络写作的秘诀,人们看起来阅读了大量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无论从深度还是从逻辑严密上,都无法与专著相比。人们阅读数量大幅增加,但是人们阅读的质量在大幅下降,这与日本的阅读问题非常类似。即人们更加习惯于已知型阅读,而无法尝试未知型学习阅读。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国内,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互联网时代必然催生出大批无心读书,专心网络的青年人,他们看手机看微信,看各种碎片信息,但是却无法系统阅读和缜密思考。这就跟本书作者的忧虑重合了。因此,他提出要重视未知型学习阅读,不能停留在已知型娱乐阅读上,也就是少读小说,多读经典。通过阅读经典,培养人们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但是,我想这种呼声在当下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人们更愿意将时间放在消费娱乐,而不是用于学习和思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趋向。也许将来会出现读书人和读网人,这种区分代表了两种不同思考能力的阶层。

  当然,本书最终还是要回到读书方法上,在这里我觉得外山滋比古并没有比朱熹更高明,他们提出未知型学习阅读,只能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克服困难,不存在阅读的捷径。因此,一句一句的认真阅读仍然是读书学习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仍然感觉是老生常谈,但是孔夫子说,温故知新。想来反复读书仍然是孔门的读书法。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九):皇帝的新装

  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做《皇帝的新装》,皇帝穿上了自己的“新衣服”,而且宣称凡是愚蠢的人便看不到这件神奇的衣服。结果,所有人都对这件本不存在的衣服赞誉有加。人的内心,是一个更神奇的东西,它既充满了自主的渴望,但是又无法摆脱被外界世界诱导、欺骗、控制的命运。

  今天读完日本语言学大师外山滋比古的《阅读整理学》。

  【一】先说“大师”:

  扉页介绍中给外山滋比古加了两个“大师”头衔——语言学大师,阅读大师。

  特地去查阅了百科百度对外山滋比古的介绍:最高荣誉都只是日本国内的荣誉头衔,其语言学的专长,所以涉及了言语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编撰教科书、考试命题等。因为语言学方面的特长,外山滋比古先生还是一个散文家、评论家。

  综上所述,外山滋比古先生是一个语言教育家,并对周围领域有所辐射。但是冠以“语言学大师”,似乎编者的标准过低了。而“阅读大师”一头衔,更是无法考证其贡献。

  什么叫做阅读大师?读书多?从这本书来看,外山滋比古先生更多的是从阅读方法和思维角度来指导我们,最多是阅读指导专家。冠以大师,估计也是编者想多了。

  译者吕美女,是小有名气的日文作品翻译者。就从日本本国文学圈子来看,外山滋比古还是难以称得上大师的。无作品可证,也无知名度可证。

  本书隶属于“后浪小学堂”丛书系列。这套书中最为著名的是“整理的艺术”系列,但是今日读这本书的作者简介,大失所望。抬高作者地位,冠以过实之头衔,大有鼓吹而误导读者之嫌。这是当今外译作品最让人厌恶的事情。

  “大师”,还是让别人读了之后来加比较好。

  【二】再说“整理”:

  外山滋比古先生在后记中提到本书是《读书的方法》一书修改添加而成,但是从“方法”到“整理学”,定义转变有点突兀。只看标题,你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阅读之后获得的信息应该如何整理,似乎属于知识管理。但是实际上,本书讲述的是读书的方法,一是基于已知的阅读,一是面向未知的阅读。作者认为,只有面向未知的阅读才真正能让人成长,所以本书后半部分讲述了很多如何促进面向未知的阅读的方法。

  原书标题突出“方法”,挺好。改成了“整理学”,反而不切题、牵强。

  【三】最后说“皇帝的新装”:

  本书开头,外山滋比古先生讲述了自己的一篇文章选入中学教材,但是中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以至于不懂,就写信给他,指责这篇文章有误。外山先生很是不悦,他提出:不能因为读者 不懂,就判定文章不好。读者只在自己适应的已知领域去阅读,自然就产生阅读难度,错在读者自己,而不是作者与文章。

  开始觉得老先生说得也是有点道理的,本来人与书也有一种缘分,阅读因人而异。不可以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横加判断作品。继续读下去,发现了一些问题:外山滋比古在本书中所说的内容就是已知阅读与未知阅读,区分二者的关系,提出如何开展未知阅读。但是框架分明的情况下,作为语言学专家,他的表述是繁琐而缺乏简洁的。

  但是一想到这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书开始部分的警告:不要因为自己不懂不适应,就判断文章不好。为了表示对此的赞同,我放下了读者中心,谦虚地认为书还是写得不错的。

  用了一个下午读完,我知道了阅读的不同层次,知道了不同阶段对于阅读的需求,知道了促进未知阅读的一些方法。然后,明天我可以做哪些改进?我仔细想了想,就是多读读那些读不懂的书,但是真不懂还是应该等到懂的那天再来读吧。此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翻翻这本书,195页。我不敢说这本书不好,我想我学会了先承认,是我不懂他的表达风格。

  《阅读整理学》读后感(十):两种不同阅读方式你选哪一种?

  书一直被视为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人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开始应接不暇,“浅显易懂”的文风越来越盛行,很多读者在阅读书籍时开始避重就轻,耽溺于阅读易读的书籍,排斥相对生涩的未知领域,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获得成长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什么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盲目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读书好吗?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才能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为阅读找到新的定义。

  在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的β型阅读。作者认为,虽然人们在进行α型阅读阅读时更轻松,更容易找到阅读的快感,但β型阅读才是能帮助人们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阅读方法。作者认为,β型阅读就像徒步登山,即使有缆车,一步一步克服困难、登山山顶的喜悦也无法被代替,就像α型阅读即使再盛行,我们也不能忽略β型阅读一样。

  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将α型阅读转化为β型阅读的方法,让我们在易读书籍泛滥的时代,做勇于挑战困难的读者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