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10篇

2018-02-18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读后感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60元,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回归和延伸

  这段时间恰是内心安定时候,除了习惯性的些许焦虑感。看刀锋之前,总以为它是晦涩的,跳过繁琐的文前简介发现里面的人物故事那么引人入胜,一如三毛的文字那样读起来爽朗上口,作者亦是文中的主角更是观察者。刀锋里的人物故事没有像中国很多小说惯有的那种无奈和压迫感时时袭击你,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过得那样如愿以偿,也都有着如愿以偿的结局,他们的身心灵都跟随着自己自由走动。不管他们的人物个性道路有多么的差异,但都不做作,都是自然鲜活生命体。

  只有拉里,这个我最喜欢的人物,带着对生死、对善恶、对上帝疑问,不能融入主流生活事务中,他听从了渴求弄明白一切的内心的召唤,回归到最本真的自己,他有善良纯真亲切和随性的性格品质,他用了多年的时间逃离俗世去拨开罩在精神上的层层迷雾,寻求异于常人的自我“得救之道”,那就是先完完全全将自己浸入由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科学围建起来的精神世界中,领悟思索。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更多的是与渴望交往的人和随缘结交的人的交流纯粹体力劳动工作,以及随心随缘而到达的天涯海角足迹,让他近乎流浪的生命时段中得到精神上的开阔、释然和通透,寻求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是一种真正的安宁满足。精神富足的他最终回归了现实生活,“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他将以平凡的工作去生存,却依然以加持精神力量去获取属于他的幸福

  对于羡慕拉里的我们呢,有一篇评论里面的一段文字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我们不是拉里,无法像他那样周游世界去寻找真理。现实和理想是一对永远无法真正调和的矛盾,可是我们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克制和闪避其实原本已经是一种化解这对矛盾的有力方法了。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大众隔绝开来,刻意地摆出一幅遗世独立姿态,然后又反诬这个社会亏欠了我们,世界不符合我们的梦想。在看似世俗平庸生活中同样可以追求充满诗意和酷味的精神生活。一定。 ”

  《刀锋》读后感(二):那个女孩哪去了

  毛姆的笔触极为冷静细腻,刀锋因为是以第一人称作为视角,所以很自然地将作者的观点表达出来,可以说是夹叙夹议吧。评价总是淡淡地,很少有煽情的言辞。即使是对哪个人哪件事的冷嘲热讽,也不过寥寥数语,点到为止

  但几乎所有他的想法都很能引起我的感触。所谓看书的缘份的不外乎如此。早几年看,这只是一本古典小说而已,正如之前是肯定看不下《青铜时代》,听不下Lacrimosa 的。无他,时候未到。之前同是女性作家,《简爱》要比《傲慢偏见》令我读来更畅快些。“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直白热烈的话更能吸引不解风情的眼球。而欲迎还拒,迂回压抑情感,不明白也就无从欣赏起来。那时候当然是《基督山伯爵》这种快意恩仇的情节读来让人拍手叫好了。

  总是下笔毫厘,失之千里。言归正传

  想说的是另一个刀锋中的女人-----索菲。

  无庸置疑,索菲是一个不寻常女子。出场时就和宴会的场面人物调调不同,谈吐自有一番清新有力之处。再出场时已然是面目全非烂醉如泥放荡纵情俗艳不堪的妇人了。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原来她经历了非同常人的悲惨遭遇,几乎和《蓝》中茱莉叶·比诺什饰演的女主如出一辙家破人亡失去活下去的意义,用放纵自己来报复上帝的残忍。她获得了三个男人一致深切同情,拉里甚至想要和她结婚。我不知道如果伊莎贝尔没有出来干涉的话,拉里和索菲结婚了会有怎样的结局,是象毛姆所说的,这种感情比爱更强烈,因为对拉里来说这是一种被崇高的献身精神而感动的感情,有着最耀眼光芒。索菲当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感情丰富的女子,否则她不会完全崩溃,殉情不成后用堕落来惩罚活下来的自己,是对爱人愧疚(因为她独自活了下来),还是对所有价值观的颠覆(生命无常而无意义)?拉里的圣洁最后也不能拉她上岸。固然有伊莎贝尔的刻意诱惑,但不如说拉里并不能成为她的上帝,也就完不成对她的救赎。毒品也好,酒色也好,其实她始终是清醒的,所以痛苦不曾离开过她一点点。因为她如此清楚地道出了真相,她不想做拉里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这也才是她离开拉里的真实原因,只是面对拉里这样的圣人,她需要一个外因而已。

  看到拉里回忆少女索菲时,很难不落泪。记忆中那是个严肃的,看着哲学,写着小诗,恬静温和的女孩。那个女孩哪去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那个曾经的,看着小说,怀着梦想,也写着小诗小文的,傻气又灵气的女孩哪去了?

  《刀锋》读后感(三):刀锋上的游走

  “刀锋”,初看来何其尖锐冷冽,然而匆匆将全书读毕,感受到的却是“包容”二字。

  谓其“包容”,一是“涵盖”众生百态

  纯净孤高的拉里•达雷尔,老于世故的艾略特•谈波登,耽于物欲的伊莎贝儿,老实简单的格雷•马图林,甘于堕落的索菲•麦唐纳,理智清醒的苏姗•鲁维埃,以及形形色色但又可轻易以一词尽其特征小人物,交织出一本二十余万言的小说,亦构建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美世界的世相风貌。

  不过我所谓“包容”不仅是“包罗”,更在于“宽容”。

  当读者读至小说结尾,几乎可将情节总结为一个个关于“失败”的故事:艾略特抱着假请帖高喊一声秽语而结束人生;伊莎贝儿招数用尽也终究未能如愿获得拉里;格雷将在伊莎贝儿虚假的爱欲中终其一生;索菲在毒品、烟酒、情欲的簇拥之下最终沦为一具浮尸;拉里无力成就自认为唯一可能婚姻而注定漂泊……唯一不至失败的大概只有苏珊,凭借着她惊人的理智不曾为情所困终于一步步成就了事业家庭

  然而毛姆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认为这是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儿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化的社会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有一笔财产做靠山;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每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上班;苏姗•鲁维埃得到生活保障;索菲获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

  有人将毛姆这里所谓“成功”理解为一种冷峻犀利的讽刺,我却认为未必尽然。

  在小说中,毛姆几乎通篇白描,记录人物言辞也表示“尽量忠实地向读者交代”,并不轻易横加评断。除却偶尔掺入的对艾略特“势利得毫不顾旁人齿冷”的轻微戏谑,以及表达对拉里无牵无挂、追求人生终极境界的艳羡之外,作者往往是游离在人物之外的他者:虽介入情节,却不介入人物心灵;虽统摄结构,却不统摄性格发展;虽左右读者视线,却绝不左右读者主观思虑。怎样评价书中人物,几乎全在于读者的定位,仰赖于读者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去寻找与自身人生价值观念相适的角色,进而批判与之对立的人物。因而对于书中形形色色的百态众生,毛姆谓其“成功”,谓其“如愿以偿”,实质是“包容”了书中人物和书外读者各异的价值观念,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各自迥异的灵魂由衷的“尊重”。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包容”以及“尊重”,所以当伊莎贝儿像大多数时代大多数人一样,将索菲的堕落归咎于其“劣根性”时,毛姆却不忘追述到她丧夫丧子的旧事,甚至追述到她纯净而博学的过往时光;所以当明晰伊莎贝儿只为一己之欲诱导索菲再次堕落的险恶用心之后,作者仍旧坦白“并不因此而影响我对你的欣赏”,全不着墨于高高在上道德批判。

  这又引出了“包容”的另一表现,即“融通”笔法万千。 索菲的故事,由童年的纯净、成年后的贤良,到变故后的堕落,到拉里引导下的道德回归,再到伊莎贝儿诱导下的再次堕落,毛姆有心描摹了人物心理整全的变化轨迹;至于伊莎贝儿的所作所为,从她与拉里关于金钱、生活、未来的争论,以及那一次看到拉里无心裸露的手臂时急促了的呼吸,便可以挖掘到毛姆有心埋下的关于物欲与肉欲的伏笔。这一点颇似自然主义在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时对其心理生理深入探索。只是对于这些自然生理性的特征怎样决定了人物的命运,毛姆的评断,并没有那么斩钉截铁

  此外,毛姆在《刀锋》中塑造了无数特色鲜明形象突出但未免性格扁平的人物,可见批判现实主义那种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能力,毛姆是精于此道的。例如毛姆笔下的艾略特这样一个势利世故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那种叫人哭笑不得的庸俗与执着。只不过巴尔扎克对于这种“庸俗与执着”的揭露、讽刺与批判,已经被毛姆淡化为极为庸常的戏谑与调笑了。

  再者,毛姆作为小说的作者与叙述者,一方面踏实实地将情节贯通,将各式人物系于一身,另一反面又极不安分地游离于小说情节之外,牵扯到现实生活的种种。文本虚构与历史现实间的出出入入带来的虚虚实实的艺术效果,显然是现代主义那种对叙事技巧的探索和对于艺术实验的热衷。已故的史铁生先生在其经典著作《务虚笔记》中无数次呈现的“写作之夜”,不知是否受此启发。不过技艺之“虚”只为服务内容之“实”,正是由于毛姆现实身份的介入,使得形形色色的人物更加贴近生活本身,让读者不至停留于文本中虚构的样貌而作出关切现实的思考

  笔锋如刀锋,毛姆大可以像自然主义倡导的那样,把人物身心分解剖析殆尽;也可以像批判现实主义坚持的那样,将邪恶与丑态赤裸裸地呈现出来,继而恶狠狠地割除出去;更可以像现代主义实践的那样,致力于文章技艺的雕琢。但毛姆似乎并未作此极尽的尝试,他只是用笔锋轻轻划破了读者与书中人物之间的那页纸,让人一窥世界与人生最温文也最无法抗拒的“真实”。

  由此不妨再来看待《刀锋》最本初的论题。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将《奥义书》的箴言取作开篇题记,自然将读者引入这样的思考:刀锋象征着什么?得救之道又是什么?

  毛姆似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不由得作出以下猜想:

  老于世故的艾略特、耽于物欲的伊莎贝儿、老实简单的格雷、甘于堕落的索菲、理智清醒的苏姗,他们立于剃刀的一侧,象征琐屑庸常的现实生活,象征着物质欲望,象征着西方文明在“上帝死了”的时代由衷的困惑

  纯净、善良、坚强、温文而特立独行的拉里,显然立于刀的另一侧。虽多有学者将其考证还原为维特根斯坦这一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我想至少有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一测度之中被忽略了:一是毛姆作为一个满怀哲思的文学家,其自身思想在拉里这一形象上的倾注;二是拉里骨子里浸透的那种神秘主义气质,以及以印度教为代表的东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简言之,立于剃刀另一侧的拉里,象征着清高孤傲的理想生活,象征着精神与知识,象征着东方文明退守、静默、息事宁人的智慧

  而只有作者毛姆游走于刀锋之上。

  “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有时候一些比较接近通常类型的人,我自命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对拉里,我不能。”

  小说结尾这段自述诚恳的表达了写作《刀锋》时的毛姆的真实心态:他俯视“通常类型”的人们内心深处,能够清楚体察其中真实情感;同时他仰视拉里式“精神向导”的孤高表象,能够模糊体味其中澄澈的追求。毛姆显然明晰“得救之道”要求越过刀锋,但他并不奢求“得道”的澄明境界,当然也并不甘于沉沦在百态众生的困惑之中。他只是游走于刀锋之上,怀揣着“包容”心态,把持着对各异灵魂的“尊重”以及对“真实”的虔敬,俯察世相纷繁,仰观苍穹澄澈,两不相干,自得其乐

  故而在我看来,《刀锋》名虽尖锐,实则“包容”,小说的启发未必在于“得救之道”的终极思考,反倒是这种游走于刀锋之上的宽厚与精妙,最是值得玩味。

  《刀锋》读后感(四):《刀锋》读后感

  时下年轻人流行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抛下生活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好就是周游列国、环游世界。《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大概会让他们有所共鸣。一战退役的拉里刚二十出头,抛弃了体面的工作或上大学深造机会、抛弃了美好的前景和体面的生活,一个人的跑到巴黎“晃膀子”。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 其中最令人费解的一段莫过于,拉里那羡煞旁人的青梅竹马同时也是贤良淑德的未婚妻,在拉里巴黎度过两年期间甘愿默默等待守候,换来的只是被他抛弃。本来是众人眼中的金童玉女,曾经幻想长相厮守一下子化为泡影。但拉里认为他只不过是希望可以安心追寻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例如历史、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例如思考人生的奥义。在他看来巴黎是一个可以让他安静学习和思考,充满学术气息的文化之都,而不是纸醉金迷的浮华盛宴。

  一面是优渥安逸的生活,有体面的工作和社会地位、有爱他愿相伴一生的妻子;另外一面是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朴素生活。面对这两种生活,想必大家都会思想挣扎一番。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喜欢后者的只是一时,说到一辈子的选择还是向往前者。毕竟这是社会或者世俗大部分人认同的美好生活。这让我想起那些年轻人声称要追寻自己的内心,要体验自己想过的生活。但他们哪里舍得放下机会拍摄美景附上一段人生感悟放上朋友圈,等待别人在下面点赞。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说到底我们还是在乎别人的看法。

  毛姆笔下《月亮和六便士》、《面纱》(看的是电影)和《刀锋》的主人公都有一种很独特的魅力。他们都有很纯粹的热望和不舍的追寻,宁愿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无视世人的看法,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月亮》里的高更人到中年放弃了体面的证券经纪工作、美满的家庭,只身闯荡巴黎。投身到放浪形骸、三餐不继到画家生涯;《面纱》里的沃尔特抛弃上海安稳体面的政府研究工作,拉着对他不忠的妻子毅然决然地跑到中国大陆腹地一个霍乱瘟疫肆虐的小镇济世救民;《刀锋》里的拉里在抛弃一片大好前途,只为探寻自己的喜好,甚至到最后放弃了曾支撑他度日的房产收入,散尽家财,做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过着平凡的生活。毛姆总是在他们身上洞察到一种很质朴的品质。这种纯粹的品质,和宗教圣贤散发出来的至圣至善不同。他们同样都有自己的世俗欲望和缺陷。例如高更试过鸠占鹊巢,乱搞别人的妻子;沃尔特当初因为妻子的美貌一见钟情而选择和她结婚;拉里则是像我们常说的忘恩负义的“渣男”。这多多少少拉近了读者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可以尝试换位思考。所以说,毛姆在世俗和神圣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通过粗浅和世俗的语言让我们普通人也有机会接近和了解别致的人生。

  《月亮》里的高更和《面纱》里的沃尔特虽然都是离经叛道,但毕竟一个留下了传世的作品,一个也拯救过生命。所以用世俗的标准判断,他们多少也代表着一种成功。但《刀锋》中的拉里真的很普通,没有鸿鹄之志,没有经韬纬略,可以说是百无一物,和普通芸芸众生几乎毫无区别,甚至是世人眼中不求上进的年青人。书中有一段说,如果世界上都是他那样的人,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但看完书,我内心深受触动,拉里在我心目中也是一种隐秘的伟大。在我毕业后的这段时间里,我时常感受到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听到别人刚毕业年薪几十万为很艳羡,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觉得自己多少有些碌碌无为。但是认识了拉里后,我改变了自己一些看法。对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理解。现今中国和《刀锋》笔下的美国时代背景有些相像。都作为一个崛起的后起之秀,充满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时代的洪流召唤我们投入到社会建设中,缔造和见证国家的繁荣昌盛。无可避免地,实用主义和功利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更有效用,更符合时代潮流。看到拉里的经历,我觉得如果仅通过金钱、地位、社会贡献去评判一个自己的成败有失偏颇,也很容易让自己迷茫彷徨浮躁。放下这些执念,我觉得自己内心踏实了一些。

  《刀锋》读后感(五):永恒是西西弗斯的神话,无法到达也无法抗拒

  利用办公室里的闲暇时间,读完了毛姆的《刀锋》(the razor's edge)。这是在《月亮与六便士》之后读的第二部毛姆的作品。整体风格和《月亮与六便士》几乎相同,通过“我”的视角来写所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月亮与六便士》以高更为原型,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天才画家的追求,最后的结局,他终于超脱了人事,涅槃了。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里面作者事先就已表现出自己的爱憎选择,特别是很明显地表达了对斯特里克兰德妻儿一类人的鄙夷之情,那么《刀锋》则与之不同了。《刀锋》里面,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诸如艾略特,伊莎贝尔这类人,他只是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像商品一样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评判。甚至对于拉里,他也没有过多地赞扬,反而在最后,他像所有人一样,对拉里抛弃金钱的决定给予了怀疑的态度。

  如果非要对这篇小说有所概括的话,我认为这是写生活的。以艾略特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人,可以说他们极度爱慕虚荣,追求权贵,极尽奢华,生活腐朽,而这正是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切普通人费尽心机想要企及的生活方式。艾略特直到临死前还为别人没有给他送来宴会的请帖而伤心愤怒。伊莎贝尔,虽说喜欢拉里,却为了得到舒适的生活而抛弃他嫁给另一个可以给她一切荣华富贵的人。但是他们都不是坏人,虽然他们也做过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本质上他们并不坏,他们只是相信世俗,相信权贵,认为物质财富权贵才是人应该追求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拉里却是一个特例,他本可以通过关系接近权贵,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前途无量”,然而他却想都不想就放弃了,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他心中有疑惑,亲眼看到自己的伙伴在战争中死去,让他感觉死亡是那么丑恶。一个活生生的人,昨天还在活蹦乱跳,今天就像一堆烂肉一样躺在废墟里,这对他是无限的打击,同时也让他开始思考生活。他读很多的书,到煤矿去挖煤,去周游世界。他遇到很多的人,和矿工一起打牌喝酒,一起去农场干活,后来又遇见一位学识渊博的黑衣主教,引领他走向宗教,然而仍然无法解决他的疑问。最后他来到印度,在那里他终于找到心灵的宁静。然而他要走的路却才开始。故事的结尾,拉里抛弃了金钱,到美国,过着“大隐于市”的生活。

  故事到了结尾也没有给出我们一个答案。到底应该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呢?应该像艾略特之类的人一样追求财富和权贵呢,还是应该像拉里一样追求无限的永恒。

  有人说拉里的原型是维特根斯坦,有点那种味道,不过我相信维特根斯坦绝对不会有拉里这么温和的性格。也许毛姆把他塑造得这么温柔只是想要把他写成一个普通人吧。我很喜欢关于无限的描述,“尘世的满足都是暂时的,只有无限能提供持久的快乐和幸福”,在人世间,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如此浮华和短暂,这些事物无论当初有多么繁华,到最后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的一生对于整个宇宙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比微尘还要微尘,然而如果我们这样的微尘能够触碰到无限的一点点微光,那也算无比幸福了。

  《刀锋》读后感(六):被毛姆神化的维特根斯坦

  毛姆笔下的美国有点像现在的中国,浮躁混乱渴求名望与财富,却让一切碎若浮影。

  毛姆笔下的维特根斯坦有点像嬉皮士那一代人,衣衫褴褛,四处远游,在印度求道。

  可是写的却是二战之前。

  不知道是毛姆本身的预言性还是毛姆笔下的维特根斯坦的预言性,在二战来临前角色就已经有了战争毁坏一切之后的那种迷茫和去物质化。

  无论是传记还是刀锋里写的,维特根斯坦都是很强调体力劳动对思想者的重要性,在现实世界里他当了一个园丁和老师,在小说里成为了出租车司机。但是小说里的维特根斯坦似乎真的通神了,可以用用语言焕发人的身体潜能,也可以维持某种毛姆不断强调的精神游离。

  当然和小说设计的他离开法国之后对宗教的质问和追寻有关,在寻找恶的来源的路上完成某种进化,evolution。

  当然,突出维特根斯坦的神化更多的是对当时的法国上层混乱而无意义的生活的细致描写,而在伊始,第一次线索人物和维特根斯坦的会面就是在阅览室,看心理学原理看了十个小时的主人公,就像参悟大道的宗教人物。

  当然本来的维特根斯坦(起码在传记里)是没有那么神性的,更多的是像个永远纯真永远对世界诚实而尖锐的聪明孩子。

  我都忘了我是先接触了关于毛姆的描述还是先接触了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描述,但是看这本书却和最初的预想不一样。

  刀锋的第一句是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而书里的维特根斯坦,在历史的悬浮碰撞中消失在留白间,出现的时候,已经得到归来了。

  番外:书中女性角色对维特根斯坦的那种偏执狂恋,真的很符合我第一次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照片给我的第一印象:精致而好看的哲学家的脸。(大概和其他看过的哲学家照片都是大胡子有关....

  《刀锋》读后感(七):《刀锋》中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摘录与感)

  “也许就没有什么答案,也许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罗摩克里希把世界看作是神的一种游戏。他说,‘世界就是游戏,在这种游戏里,有乐有忧,有道德亦有堕落,有知识亦有愚昧,有善亦有恶。如果罪恶和痛苦在创世时就被完全排除掉,游戏还能继续玩下去吗?’我将以全力否定这种说法。我能提出的最好的设想是,当绝对在这世界上表现为善时,恶也自然而然联带着出现。没有地壳灾变的那种无法想象的恐惧,你就据不会见到喜马拉雅山的壮丽景色。中国烧瓷的匠人能够把花瓶烧得像蛋壳一样薄,烧得造型那样优美,点缀上美丽的花饰,着上迷人的色彩,涂上粲然的光泽,但是,由于它的本质是瓷,他就没法改变它的脆弱性。如果失手落在地上,它就会变成许多碎片。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只能和丑陋的东西共同存在,你说是不是呢?”

  “拉里,这是一个很别致的想法。我觉得并不怎样令人满意。”

  “我也不满意,”他微笑说。“顶多只能说,既然得出某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结论,一个人就只能尽力而为。”

  “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我有一件工作要在这里做掉,然后回美国去。”

  “回去干什么?”

  “生活。”

  “怎样生活?”

  他的回答很冷静,但是,眼睛里闪出一种好笑的神气,因为他料准我会完全意想不到。

  “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

  quot;我还以为最明智的生活方式是在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呢。"

  “印度人认为这恰恰是我们西方人所没有做到的;认为我们有了许许多多的发明,许许多多的工厂和及其以及生产出来的商品,总想把幸福建筑在物质上,但是,幸福的取得并不靠这些,而是靠精神。他们而且认为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毁灭的道路。”

  “你以为美国那种地方对实现你的理想合适吗?”

  “我看不出为什么不合适。你们欧洲人一点不理解美国。因为我们积累了大笔财富,你们以为我们只是需要钱。我们一点不要钱;我们一有钱就拿来花掉,有时候花得好,有时候花得不好,但我们总是花掉。钱对我们说是不在话下的,它只是成功的象征。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只是认为我们把理想放错了地方,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是自我的完善。”

  “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拉里。”

  “这种理想值不值得人努力去实现呢?”

  “但是,有没有想到,以你这样一个人,对美国这样一个贸易匆匆、忙忙碌碌、目无法纪、极端个人主义的民族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无异于想要赤手空拳阻止密西西比河的河水不流。”

  “我可以试试。是一个人发明轮子的;是一个人发现引力的定律的。没有一件事情不会产生影响。你把一粒石子投入池中,宇宙就不完全是它先前那样子。把印度的那些圣者看作生无益于时,是错误的。他们是黑暗中的明灯。他们代表一种理想,这对他们的同类是一帖清凉剂;普通的人可能永远做不到,但是,他们尊重这种理想,而且生活始终受到它的影响。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之后,他的性格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得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很自然地去接近他。如果我过着给自己安排的那种生活,它也可能影响到别人。这种影响也许并不比石子投入池中引起的涟漪影响更大,但是,一道涟漪引起第二道涟漪,而第二道涟漪又引起第三道涟漪;很可能有少数几个人会看出我的生活方式带来幸福和安逸,而他们也会转而把自己所学到的传给别人。”

  “我不知道你可知道自己在和什么人作对,拉里。要知道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过去用拉肢架和火刑架镇压他们害怕的意见,现在早已放弃不用了;他们现在发明了一种更为恶毒的毁灭武器——说俏皮话。”

  “我这个人相当顽强,”拉里微笑说。

  “好吧,我只能说你有点个人收益总算有你的狗运。”

  “这对我是很大的帮助。如果不是靠这点钱,我就没法像过去那样天南地北地跑。可是,我的学徒阶段结束了。从现在起,它将成为我的包袱。我要扔掉它了。”

  “这将是非常不明智的事。你打算过的那种生活之所以可能,唯一靠的就是经济上不仰求别人。”

  “相反,经济上不仰求别人,将使我计划的那种生活成为没有意义。”

  我实在按耐不住了,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来。

  “这对印度那些云游四方的托钵僧也许很合适;他可以在树下过夜,而那些虔诚的人,为了结缘,都很愿意把他的讨饭钵字装满吃的。可是,美国气候对露宿是很不相宜的,而且我虽然不敢自命对美国十分了解,至少有一件事是美国人全部同意的,就是要吃饭就得工作。可怜的拉里,恐怕你还没有起步,就会被人当作流浪汉抓到教养院去了。”

  ......

  “你大约忘记钱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时间。生命太短促了,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那样多,所以一分钟也不能浪费......”

  拉里笑了。

  “讲得很对,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我可以拥有自己的出租汽车来解决这个困难。”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将在纽约定居下来,别的理由不说,还因为纽约拥有最大的图书馆。我只需要很少一点生活费;我对住宿的地方毫不在乎;一天只要吃一顿饭就够了;等我把美国要逛的地方全逛到了,我将会省下一笔钱来买一部出租汽车,自己当司机。”

  ......

  quot;在你处理掉你的那一点点财产之前,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因为一旦脱手之后,就永远不会回来。说不定有一天你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别人迫切需要钱用,那时你就会后悔莫及,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

  ......

  “你比我把钱更加看得重。”

  “我很重视,”我直率地回答他。“要知道,你一直有钱,而我并不如此。钱能够给我带来人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一想到现在只要我愿意,我就能够骂任何人滚他妈的蛋,真是开心至极,你懂吗?”

  “可是,我并不要骂任何人滚他妈的蛋;而如果我要骂的话,也不会因为银行里没有存款就不骂。你懂吗,钱对你来说意味着自由,对我则是束缚。”

  ————————P325-330

  这是一段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这段话的前文是拉里自述自己幡然领悟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或者不能说是答案,拉里获得了一种力量。拉里说,“我觉得体内有种力量急于要扩展出来。要我离开世界,住进一个修道院,我决计不干;相反,我要生活在世界上,爱这世界上的一切,老实说不是为它们本身,而是为了它们里面的无限。(p323)”拉里寻找到一个答案,能够让他热爱生活。拉里找到的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继而得到的是支撑这个理想的力量。文中的“我”充当着现实的提醒官,而拉里则是理想的代表。二者交锋。这段话是最精彩的部分,我忍不住一字字地打出来。就算我牢牢地记住这段话了,也不能坚定地回答,现实和理想哪一个可以获胜,就像拉里说的:也许就没有什么答案,也许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但这段话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觉得我向下的根更加扎实了一点。而拉里的态度让我想起一首诗——《艾洛伊斯致亚伯拉德》中十分著名的一段:

  “纯洁的维斯塔处女是多么快乐!

  遗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遗忘,

  美丽的心灵闪烁永恒阳光!

  每次祈祷都被接受,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

  我感觉拉里说答案不重要的时候潜意识是蕴藏着这句话的,“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正因为“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所以才可以不执着于答案。他达到的是一种超然于外物的境界。至于怎样才能幡然领舞这些,拉里的话并没有给我们什么可寻之迹。因为每个人的方式都不太一样,但是,起码,我看到了一个明亮的方向和一条通达的道路。

  举报

  《刀锋》读后感(八):拉里

  《刀锋》的写作技巧很出色。

  但最打动我的是主人公拉里的心路历程。

  拉里本来是个美国城镇常见的男青年,谈谈情跳跳舞,找份体面的工作,成个家,养一堆孩子,最终躺在床上进天堂。

  可是他遇到了战争。一战时去当了飞行员,眼睁睁看着最好的朋友死去。一个他所见过的最有生命力的人转眼间变成木偶似的死人。

  于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改变了。战争让他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会死。人是什么。

  然后他的人生也改变了。离开家乡到巴黎去。读书。和漂亮未婚妻分手。到印度去。回巴黎。爱上被命运摧毁的女郎又失去了她。直至散尽家财。孤独一人。大隐于市。

  也许是因为写到印度的原因。我总是把他和基姆弄混。当然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但这两个西方人都在东方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追寻的东西。拉里找到了精神的解脱。基姆找到了精神的归属。分析毛姆和吉卜林的写作异同应是很有趣的。毛姆,1874年生于巴黎,吉卜林,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两个应该算是同时代的英国作家,对殖民地印度的态度也有不同,感觉毛姆更多的是好奇,吉卜林则有更深的感情在里面。有时间要把两人的书好好读读。

  拉里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在这一点上他是勇敢的。虽然他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但他去寻找了。和梭罗一样,听从内心的声音。和梭罗一样,明知有些事情很愚蠢,还是努力去做了。

  《刀锋》读后感(九):《刀锋》中西方宗教的交流。

  第一次看这本书,周煦良的翻译太棒了。没有这样的翻译水平,对于大段的哲学思想是读不下来的。

  对于研究过佛学的朋友,拉里的世界观就不难理解了。

  放下一切,关察自己的内心就是佛。包括佛学中修炼的布施、忍辱、精进等修学过程。在我看来,拉里也就是沿着这条路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解脱。有点像我们的僧侣。

  但佛学对于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国家,这个就很难理解。所以毛姆的《刀锋》在西方国家会引起反响。对于西方人来说拉里的世界观充满了神秘。就我们国家目前的佛教来说,好像烧香拜佛就是信教一样。一切都流于形式了,对于佛学中最注重的内心的修学根本就没人做,大家把佛学做为消遣娱乐了。对于佛学的理解甚至没有达到《刀锋》中所阐述的水平。

  很喜欢小说中的结尾,大家都成功了。拉里成功了。每个人的追求都成功了。

  我学过一段时间佛学,后来放弃了,因为我物欲太重,放不下。

  《刀锋》读后感(十):拉里的八卦

  十年后,拉里,伊莎贝尔,格雷巴黎重逢,当拉里随随便便又超级隆重的步入伊莎贝尔的客厅,欢乐英雄里,王动,郭大路,燕七的故事就像放电影般在脑海里一帧一帧的跳起来。

  当可怜的苏珊流落街头,拉里伸出援手,李寻欢的温柔体贴开始生动起来。

  一部英国名著让我掉入了古龙的武侠世界。

  我不清楚毛姆在现实里的性格,但是他能写出这么多形色生动的小说,他的人缘断然不会差,而他的主角又都是超然物外而大爱世间,似佛似道似侠又疯癫邪气,毛姆也许相信人性中确实有高贵的东西存在,但还是忍不住揶揄嘲弄当代,也许每个时代的人都配不上所处的时代。时代都是可爱的,时代中人往往神色紧张猥琐,实在是太不可爱。独秀于林,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满满的在纸上流淌。

  人都比他自视的为高,而智慧是解脱之道。

  物质生活

  代表人物:伊莎贝尔,艾略特

  特质:

  书房装修的非常豪华,除了没有地方放书以外,可以说无懈可击。

  就像一个伟大的演员,在一出蹩脚戏里把一个角色演得无懈可击。

  贴士:只要对老太婆献些小殷勤,对名流的谈话,不管怎么腻味,都洗耳恭听,便是一个举目无亲的人也能钻进社交界。

  矫情建议:一个人要是走得太快,停一下,让灵魂跟上来。

  建议个屁:需要被启蒙的人往往是活的最滋润的人。没有智慧就是智慧。

  口头禅:If you want to eat, you must work.

  生活指数:五星

  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拉里

  人物背景:单亲家庭,孤儿,被收养,参加一战,受刺激,迷茫,行脚,出世,悟道,散财,入世

  想干吗:平静,随和,慈悲,无我,不近女色

  规律:It’s a toss-up when you decide to leave the beaten track. many are called and few are chosen.(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这是一次赌博,很多人被点了名,当选的寥寥无几。)

  名言:I am the doubter and the doubt.(我怀疑一切,连这个我也怀疑)

  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

  If you throw a stone in a pond the universe isn't quite the same as it was before.(你把一粒石子投入池中,宇宙就不完全是它先前的样子。)

  生活指数:一星

  拉里的八卦

  谈话

  伊莎贝尔: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拉里:获得知识。

  伊莎贝尔:这样好像不太实际。

  拉里:也许不太实际,另一方面也许很实际,总之非常有趣。你决计想不到读《奥德修记》的原文时多么令人兴奋。仿佛你只要踮起脚伸出手,就可以碰到天上的星星。

  灵魂没有交集的恋人由于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碰巧结合了,后来的日子无非是,鸡飞狗跳,泪水悔恨,苍白无趣,出轨,离婚,孩子,认命,习惯,终于处成了亲戚。

  伊莎贝尔摘下了戒指,而拉里似乎在她的生活里放进了一点东西,在她激情时,热宴后,这东西时不时的让她心慌甚而有点痛。

  拉里失望了吗?是的,同时他也解脱了。

  性欲

  苏珊是这样描述拉里的性需求:他就像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忘记吃饭一样,你只要给他烧一顿好饭,他也能吃的有滋有味。

  其实,情欲带来的高潮在他的人生乐趣里排后面。他倒不是怕性交会带来健康的隐患,他实在是觉得情欲太耗费精力与时间。如果,有一种药,按时服用,就不会心慌眼热,不用打飞机。天涯海角,他也会马上去找来吃。

  住所

  他不愿把住处示人,是自卑吗?超然的他应该不至于。

  怕打扰?很说得过去,他本没有家,所以,每一次短暂的驻留,都是他的家。

  印象中,去过他家的只有伊莎贝尔,而伊莎贝尔的不屑与厌弃,多少刺痛了他。

  家,对于精神洁癖者而言,是绝对私密,哪怕是仅仅想到可能会有人来拜访的念头都会让他焦躁。毛姆把拉里打造成了圣徒,只有在家里允许他释放人性的弱点,比如烦躁,焦虑,愤怒。当然,这都是他悟道之前的习气,至于在美国开出租,他的家里是否高朋满座,谁知道呢?

  皱纹

  毛姆:拉里有的是时间,岁月在他身上没有留下痕迹。不管从哪一方面说,他还是个青年。

  蓬头垢面的拉里,衣不蔽体的拉里,行踪不定的拉里,毫无规律的拉里。

  其实,拉里的规律是内向型,表面上一团乱麻,内心里一尘不染。

  一般人是被时间拽着往前跑,也有吃药抹膏动刀子贿赂时间的,总算是跑的慢了些,踉踉跄跄的姿势又能坚持多久?

  拉里是逆着时间,或者说,拉里太安静了,时间跑得太快遗忘了他的存在。

  慈悲,冥想,打坐,寡欲,朴素,冷水浴

  上面的任意一条,坚持下去,都会比身边的人显得年轻。

  而这些都是拉里的生活习惯,拉里怎么老呢?

  钱

  毛姆:Well, all I can say is that it's damned lucky for you that you have a private income.(我还能说的就是,算你小子走了狗屎运可以拥有一笔私人的收入)

  拉里:这对我是很大的帮助,如果不是靠这点钱,我就没法象过去那样天南海北的跑,可是,我的学徒阶段结束了,从现在起,它将成为我的包袱,我要扔掉它了。

  喜欢拉里,向往他的生活方式的朋友,一定羡慕极了他的定期收入。

  他却说,钱对你来说是自由(针对毛姆先前提到的,有钱才能独立,才能不看人眼色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我是束缚。

  这时候,拉里的形象再次升华。

  对于鄙俗的我,对于又鄙俗又自觉了不起的我,现在彻底败下阵来。钱,物质,我所要求的也不多,只要能糊口能穿衣能有个住处能洗澡能买书能上网,好像差不多了,而所有这些前提都指着一个方向,那就是为了以后能赚大钱顶好能出大名。

  拉里说,我要把钱散了。

  关于翻译

  由于英文水平有限,我看了三个版本,杨煦良,秭佩,英文原版。

  杨煦良版是黄老邪,秭佩版是郭靖,记得央视版的神雕侠侣为了民族和谐,把原著里的“尔乃蛮夷,”改为“你是坏人,” 杨煦良贴近尔乃蛮夷,秭佩贴近你是坏人,杨煦良的文字功力略高一筹,有的译文甚而比原文还要精彩,但是,错译,干巴巴,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一小段漏译。秭佩的版本则通俗的多,相对易读。

  我的读法是,以杨煦良的版本为主,遇到上下文驴唇不对马嘴,就看看秭佩的版本,时不时的再瞅瞅原版。

  2015-2-1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刀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