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蜘蛛女之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蜘蛛女之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蜘蛛女之吻经典读后感10篇

  《蜘蛛女之吻》是一本由[阿根廷]普伊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2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一):同性恋的心路历程

  关于本书的另一种解读是它写的通篇都是关于同性恋的心路历程。

  看了本书,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于其新颖的结构,或许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里关于同性恋的禁忌大大放开的缘故吧。

  而关于蜘蛛女之吻的蜘蛛女,在本书最好好像有这么一段

  (莫利纳:)“我出于好奇,还想问你……你那会儿(按:指同性接吻)觉得吻我一下真想恶心吧?”

  (瓦伦丁:)“嗯……也许是怕你也变成一只金钱豹,就像你给我讲的第一部电影中的那个女人一样。”

  “我可不是金钱豹女人。”

  “说得对,你不是金钱豹女人。”

  “做金钱豹女人是十分悲惨的,谁也不能吻她,什么事也不能与她干。”

  “你是蜘蛛女人,用自己的网擒获男人。”

  “妙极了!这我喜欢。”

  或许透露了一些本书作者想法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二):偶遇的好书

  偶遇是指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在学校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拿到书后,我就站在书架旁看了一个下午。晚上躺在床上继续看,到断电后还打着小手电看。很少有书如此吸引我,整整一个月我都沉浸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欣喜当中。那种激动就像找到了一个贴心朋友

  早在04年,我就知道有部电影叫《蜘蛛女之吻》,一直想看,做梦都想。可惜这部电影十分冷门,冷门到电驴上都没有下载,碟更是许多影迷梦寐以求东西。不过看不到电影,能看到原著小说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回到小说上来。这是一部对话体的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并不少见,但想要写好是不容易的,我有深切体会。记得小学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全对话的作文文章长度是我之前写的那些小“豆腐块”的两倍。但没有想到辛苦了一个晚上的结果是当“范文”在班上宣读。遭到老师批评后我就记住了对话会使文章拖沓冗长。写过《红处方》的毕淑敏也说写纯对话的小说吃力不讨好。而《蜘蛛女之吻》读来非常顺畅,这要归功于作者普伊格高超的叙事技巧:不仅保留了对话原有的生动优势,还赋予对话以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小说大致内容如下:莫利纳因搞同性恋入狱,爱上了狱中的革命者瓦伦丁。莫利纳喜欢看电影,狱中生活无聊沉闷,他就给瓦伦丁讲故事来打发时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两个人距离渐渐拉近,彼此敞开心扉。后来为了获得情报,监狱长派人在瓦伦丁的饭里下毒致使他严重腹泻,幸亏莫利纳的照顾,瓦伦丁才得以康复。原来莫利纳是被派来监视瓦伦丁的,但是他爱上了瓦伦丁,所以一直尽力保护他。瓦伦丁被莫利纳善良单纯打动,两人发生关系。后来莫利纳出狱,他接受了瓦伦丁交给他的任务,与他的同志联系。结果在会面地点, 莫利纳被人跟踪,他向同志走去,迎来的是漆黑的枪口。小说的主人公莫利纳是一个同性恋,他爱上的对象是一个颇具男子气概的革命者瓦伦丁,这样的故事很容易流入通俗小说。然而《蜘蛛女之吻》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作者虽然详细地描写了莫利纳和瓦伦丁的情感变化过程,但更多的是在探讨同性恋的形成以及作品中描述的那个时代。

  小说中提到六个电影故事,其中有四个被证实确实拍过电影,但都是美国的B级片。书中开头讲述的电影《豹妹》我在网上下载到了85年的重拍版(小说中的应是30年代的老版),电影拍得极为低俗,充满了色情暴力,我只看了一点就删了。实在想像不到,这种低劣的电影会被普伊格用于小说当中,而且叙述得引人入胜同时这些故事的顺序也是经过精心安排,旨在探讨同性恋的发展过程。书页下方有大量注释,是心理学家对同性恋的研究和争论。注释与小说内容相呼应,因而显得更为深刻

  第一个故事《豹妹》,探讨的是爱情中禁忌。故事中女人的族人曾与豹子订约,她一旦和男子亲吻就会变成豹子,而和她结婚的男子是一个有俄狄浦斯情结的人。女人爱这个男人,所以她才害怕自己会变成豹子,而男子也爱这个女子,却因为内心的情结而不能和她在一起。相爱却不能相守,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这正如同性之恋,受到社会和自己内心双重禁忌约束,不能公开,不能结合,一旦冲破禁忌,就会彼此伤害。这也暗示同性之爱没有可能。到了《森林中的传说》时,一个是容貌受损的贵族,一个是卑微丑陋的女仆,两个人幸福结合。在他们眼中对方是最美的人,而在外人看来,他们只是两个可怜的丑人。原来这是因为他们心中的爱情为他们编织了美丽神话,让他们在对方眼中完美无瑕。他们就这样躲在森林中,没有人会去打扰他们,神话的魔力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同性之恋,是一件私密的事,只属于相爱的两个人。在这里,已经肯定了同性爱情的存在。第四个故事《索比女人的回归》是全书的高潮。这个故事本身曲折动人,索比女人是被巫师利用的死人,她单纯善良,并一直爱着自己的丈夫,最后为了不再伤害其他人,她纵火烧死了自己。而与故事相对应的是莫利纳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的瓦伦丁,瓦伦丁被他打动,两个人发生了关系。就像异性相恋一样,原本不可能产生感情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虽然瓦伦丁与莫利纳发生关系是出于感激,但也不排除他对莫利纳产生了爱情(这点在书中没有明确说出,但我相信他是爱莫利纳的,因为性不可能完全与爱分开),正是因为爱,他才会鼓励莫利纳对生活充满信心,并希望他不在自轻自贱,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正是因为爱,莫利纳获释出狱前,接受了瓦伦丁交给他的任务。而离别时两个人的依依不舍更是缠绵,对话中没有一个爱字,但却处处充满爱意。每次阅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落泪。

  结局是莫利纳被同志开枪打死,而瓦伦丁倍受折磨挣扎在死亡边缘。弥留之际的瓦伦丁在昏迷中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蜘蛛女人,似乎是他一直深爱的女友。但书中提到蜘蛛女是在莫利纳和瓦伦丁的对话中,瓦伦丁说莫利纳是个蜘蛛女人。于是结尾的幻想也显得更为神秘

  《蜘蛛女之吻》是一部格局小,内涵深的小说,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变化,他通过书下的注释,书中的对白和不同的文体把故事本身向外延伸,所以文章的气就足了,就不显得单一了。《蜘蛛女之吻》是作者的第四部小说,我曾看过他的处女作《红红的小嘴巴》,这是一篇多线条的小说,可惜内容完全没有印象,依稀记得也是采用了多种文体。所以《蜘蛛女之吻》可以看作是作者小说的集大成者。很遗憾,对于阅读量不大的我来说,想全面把握这部小说还是很困难的,我的眼睛也只能盯着六个电影故事。当然我是学编剧的,电影对我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据说《蜘蛛女之吻》的电影弱化了两个人的同性之爱(这在小说中的表现也是极为含蓄),而是加强了小说中的政治性。六个故事在电影中只保留了法国歌女的故事。我记得这个故事相比较其他故事来说,并不是最精彩的,但书下的注释最多,也最有内涵。导演放弃其他故事的很大一个原因是那些电影故事的剧情有讨好观众之嫌。其实我内心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是普伊格自己导演这部电影会是怎样?因为普伊格本人曾学习电影,写过剧本并参与执导电影拍摄。但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三):最好的酷儿queer小说之一

  【关于翻译

  这本书在国内的待遇不是很好 在大众眼里拉美文学=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其实不是 可能和文化差异有关 在西方 这本书被翻译成很多种文字 再版过N次 同时 还被改编成电影 舞台剧 可见受欢迎程度之广

  这个译本是屠先生修改过的版本 个人觉得翻译的很有水准

  【关于后现代】

  我不认为这本小说很后现代 如果要说是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的话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算是体现的比较淋漓 几本电影的情节+男男主人公的对白+以注解形式出现的弗洛依德关于力比多的研究+官方卷宗 四者进行着文本互涉 这种手法在现在看来还是比较传统的 至少文本和文本间的关系是一条显形的线 不同话语(discourse)的交错 很容易引人入胜 直接被作者设计的圈套进行按图索骥 抵达那个作者的母题

  题材上 这本小说被归类为“探讨电影的小说” 也可以是“同性恋小说” 甚至是很典型的“爱情小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很露骨的“政治小说”

  【关于电影】

  在同性恋者叙述的六部影片中 有三部是却有其片 分别是美国经典B级片《豹人》(cat people) 和《与僵尸同行》(walk with a zombie)导演为 Jacques Tourneur 和一部浪漫爱情片《小屋之恋》(enchanted cottage) 显然 puig是一位影迷 他的影视专业赋予他的小说具有极其浓郁镜头感 引人入胜

  【关于作者】

  看了puig的另外一本小说《红唇》 这是他的第二部小说 已经具有了很明显的拼贴(collage)手法 puig喜欢用一些档案学、考古学的手法去表现一个故事 从各种多面的视角去呈现一个事件 而不是用传统的线性叙事和客观描写去讲述一个故事

  关于作者生平补充一下 逝世于1990年 得年58岁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四):到底是谁诱骗了谁

  刚看完这书,我就发了条微博——《蜘蛛女之吻》讲述了一个同性恋用六个段子成功诱奸一个政治犯,然而最终为了炮友搭上小命的故事。当然,我这么叙述多少有点过分吸引眼球了。

  不过故事的脉络其实真是如此。同性恋犯人莫利纳和政治犯犯人瓦伦丁在狱中聊天,才开始两人并不熟悉,对彼此的信仰观念也都嗤之以鼻。但是狱中时间难捱,患难中总是会让人放下原本的戒备心,于是,由同性恋莫利纳先开始,讲述令他印象深刻的电影。这一开始讲,就接连讲了6个。每个电影的故事都很讨人喜欢,复杂人物性格,紧凑纠结的剧情,莫利纳吊人胃口的讲述方式引得瓦伦丁兴致盎然且不时插嘴参与。这一来二去,两个感性患难之交就宽衣解带情意绵绵娇喘连连了。

  一边,政治犯忘记了自己原本对同性恋的不解与厌恶;一边,同性恋对抗着自己原本承担着的“间谍”使命而被政治犯争取了过去。

  等等,什么?间谍使命?——是的!就是如此!这两人的相遇本不是巧合么?——巧合?笑话!根本就是阴谋!莫利纳是特务机关派到瓦伦丁身边卧底打探情报的。结果,莫利纳这“姑娘”使命感不强,反而同情心太重,任务没完成不说,还带上了瓦伦丁的任务出狱,最终送上了小命。

  结局,用瓦伦丁的梦境明确了莫利纳确实带上了瓦伦丁的任务,而且瓦伦丁知道莫利纳会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可是他并不表示有什么不安,只是以一个恍惚的梦境来告慰自己。所以,我得出了这样的标题——《到底是谁诱骗了谁》,因为,莫利纳诱骗瓦伦丁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最终他没有背叛他;但是瓦伦丁让莫利纳带着任务,最终让他搭上小命,而这么严重的后果是否早就说明了,我却无法确定

  不过,对感性而真诚的人,到底是谁诱骗了谁,那还重要么 ?

  这部小说的精彩还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一开场便是两个人的对白,没有繁赘的背景介绍,没有多余的情节铺垫,就这么简单的带你进入故事。在接下来的描述中,用六个电影故事和他们对待电影人物、情节的态度带你认识和逐步了解这两个人,非常特别。或许是我自身也是个诉说欲望强烈的人,所以这种情节安排对我而言,非常讨喜。

  此外,小说中穿插讲述的6个电影故事还是非常精彩的,每个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金钱豹女人的。所谓金钱豹女人,她可以亲男人,但是男人不能亲她,如果男人亲了她,她就会变成金钱豹,从而把男人撕碎。电影中的丈夫知道女人会有这个麻烦,却还宽慰着彼此走入了婚姻,而婚后的丈夫由于无法轻吻和更加深入地占有妻子,难免苦恼和背叛,从而引发更大的悲剧。这其实是一个老牌的情节和套路,可是用一个金钱豹女人的形象,便多增了几分惊悚和悬疑。

  这一本小说,其实带着7个血肉丰满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鲜活的人物与精彩的情节。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个感性的人都会收获很多,我一直认为,虽然任何理念对感性的人都不会产生太大的指导意义,但是震撼画面还是会给感性的人的内心一点冲击的。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五):蜘蛛女的泪水为什么让我悲从中来又无动于衷

  她在哭泣。哦,不对,她在微笑,但在面具表面流下一滴滴眼泪

  我问她为什么要哭。在电影快结束时,她通过特写镜头拍摄的形象占据了整个银幕。她回答说,这正是人们无法知道的一件事,因为这是个像谜语一样的结尾。

  ——《蜘蛛女之吻》

  《蜘蛛女的泪水为什么让我悲从中来又无动于衷》

  art1.重逢

  小孩从书店铩羽而归,译林版的《蜘蛛女之吻》售罄。我说没关系,她已经在我心里。

  上个月初刚刻了这部我找了很久的电影,就骇然发现它的原著在课程的书目里。努力回想这本小说和改编的电影,我只记得,故事发生在南美的一间牢房里,同性恋者Molina和左翼革命者,城市游击队员Valentin关在一起,前者给后者讲了几个浪漫的电影故事(当年以为是作者自己编的,惊悉都是真实的老片子),最终Molina爱上Valentin,为他的革命事业而暴毙街头。

  舔舔听后问我:“那谁是蜘蛛女?”她问的是蜘蛛女的隐喻指向什么。舔舔总是这么犀利,一语中的。

  我语塞,书和片子都是三四年前看的了,我甚至忘了作者的名字和国籍(天知道我为什么还记得主角的名字),也忘了每个电影故事的结局。

  先想起的是随处可见的网络电子版简介里总写着的那句话:“他们一起虚构了一个女主角蜘蛛女,逃进虚幻的世界里。”仿佛她是男人们在痛苦中幻构出来聊以自慰的女人。但我飘来飘去的一线回忆告诉我不是这样的,蜘蛛女不是不可企及的幻想。她在书里无处不在。

  想了一会儿,Valentin曾对Molina说过的一句话冒了泡泡,他说:你不是金钱豹女人,你是蜘蛛女。

  于是回答她:就是Molina,Valentin说过的。

  舔舔问为什么,我只好顺势解释道,蜘蛛女诱惑了str革命者,她永远不会像金钱豹女人那样攻击男人,只是张开柔情的网等待猎物。

  一个爱情诱惑革命的故事,这是当年的我能读出的极限。

  可死亡捕获的为什么是蜘蛛女,而不是她的猎物?今天的我回问自己,一时没有答案。

  art2.谜面

  借来书重看。全书以两个人的对话引文为主体,插入少量狱方和警方的公文,注释里长篇综述各流派关于同性恋的生理和社会学研究论述。老师说,这是后现代式的拼贴。网络版开头把狱方公文提到开头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剧情,而原书以两个人对话开篇,他们的身份还需从字里行间分辨。

  第一个电影《金钱豹女人》还是记忆中那么诡异惊悚,阴风阵阵。女画家害怕自己是中世纪传说中的金钱豹女人,一旦吻上一个男人,会立即变成豹子撕碎对方,所以不肯和建筑师丈夫亲热。丈夫有俄狄浦斯情结,一开始也乐得和妻子保持纯洁的关系。但最终在精神科医生和丈夫的女同事介入下,一切失控,女画家变成金钱豹杀死医生,放出动物园的豹子,她也丧命爪下。

  初读时只觉得荒诞不经,匆匆放过没有细想。现在重读,觉得在理智的原则下,女画家杀医生可以解释成精神病发作杀人。金钱豹女人,只是一种魔幻色彩的渲染而已。拉美是魔幻的。

  可金钱豹女人和真实世界牢房里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呢?还没看书,只看了电影的小孩问我。

  她会这么问,是因为我告诉过她们,书里有六个电影故事,可惜电影里只用了其中一个。她和大姐看电影回来说,有两个。我反驳,还是只有一个,Valentin在海滩上见到蜘蛛女和Marta(Valentin的前女友)的场景是他的幻觉,不算在内——其实电影把Valentin梦遇蜘蛛女改成了Molina讲的第二部电影,说这话时我记错了。不过这个梦相当短促,在电影中更为简化,甚至算不上一个情节段落,它是一组长句末尾惊叹号和问号的连写,惊鸿一瞥的点题之笔;与影片主线形成全面对应的,仍然只是我记得的那一部,法国女歌手和纳粹军官相爱的纳粹宣传片,第三帝国出品的电影《命运》。为什么是它?很简单,女歌手身负抵抗组织的任务和纳粹军官接触,却爱上对方,为他而死。在六个电影故事里,它与主线情节最有同构性,戏里戏外,仿佛在不同时空内各自演绎同一故事。如果说纳粹宣传片和主干故事互为镜像,那么其他故事会不会也如此铺设?

  我被小孩问住了,建筑师还好理解,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两位主角身上都有某种表现。

  可作为核心人物的金钱豹女人呢?在外面溜达了一圈,顿悟。答案还在Valentin的那句话里。金钱豹女人作为蜘蛛女的反面出现,女画家曾说害怕陷入和男人的真实关系中,因为意味着被征服,被占有。她拒绝进入社会和自然给女人规定的位置。而Molina却时常幻想着成为真正的女人,向往那种柔顺、屈从的女性定位。金钱豹女人打头阵,蜘蛛女在全书结尾才正式亮相,何其规整的布局。

  接下来的纳粹宣传片,我记得它的华丽,不记得它的结局。也许是现实中Molina的死直白得让我无法忘记,于是只能忘记女歌星梦幻的死。小孩说看电影时受不了这部片中片表演的夸张做作,我说那个年代都那么演,伟大如嘉宝也只在她的胶片里有效。《命运》,小说里唯一一部不是好莱坞B级片的电影,这个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政治不正确的片子,却和其他五部一样分享着滥俗,似曾相识,几乎可以自我复制的浪漫桥段和内在逻辑,如果它是一部抵抗组织,或者拉美左翼,或者我们的宣传片,它情节的起承转合,最终走向会有什么不同么?不会。想想《东京审判》无一处不狗血的爱情副线吧。纳粹也相信他们在拯救欧洲,瞧瞧他们带来了什么?作者选这部极端的片子,无疑给真诚的,或名义上的宣称用政治拯救人类的人们,都大大地画了个问号。Valentin面对“道德败坏”、变态的同性恋者Molina诊治宣判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此后,Molina接近Valentin,想跟他说话,Valentin却以看书学习为由推托。Molina闷闷地在心里回想他看过的另一部电影:在一间森林小屋里,丑陋的女仆和在战争中毁容的男主人没有了世俗的评判,他们在对方眼里都是美的,从各自厌弃自己到彼此深爱。这是唯一一个Happy Ending的故事,为什么它得以善终?为什么它没有讲出来?

  我和看完书的小孩讨论这一段,认为Molina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的一个信念是:林中小屋也好,两个人的牢房也好,在这与世隔绝的放逐之地,在里面就是可以不顾世俗、性别、政治立场地简单相爱。

  它没有讲出来,因为它是Molina的期望而已,所以属于他一个人,所以得以善终。

  政治虚无,空出舞台让爱情登场,虽然只是单方面的,虽然可能仅仅始于欲望,虽然终究只能完满在梦幻里。

  在经历了革命恋爱并重和恋爱拯救革命创伤的两个电影故事后,顺势是一个革命话语压倒爱情的故事。拉美一个大种植园主的儿子和一个年长于他的欧洲女子相爱,年轻人虽然出身上层,但心向革命。他的情人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早早回到欧洲,而他在自己本来属于的阶层和革命队伍左右夹击下“弑父弑母”,自我毁灭。这个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方式也是奇特的:Molina一早便说这不是他喜欢的故事,再加上他还在生气,所以讲得干涩简略。反倒是Valentin听后在梦幻的意识流中把故事修补得丰满完整。很显然他的意识片断里有这部电影的内容,也许还有别的类似电影的类似情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也有Valentin自己的经历。他同样是投奔了自己不属于的阶级,背叛了他的出身——至少是背叛了他母亲。他的思维里出现了Molina未曾讲述的角色,尤其是那个被男主角抛弃的本地女人。这个在电影里无关紧要的角色,却又在全书结局的蜘蛛女现身场景中再次出现:蜘蛛女形象的要素之一就是她的样貌是一个棕榈海滩上的本地女人。这似乎暗示着:这个在电影故事里的女人真的被Valentin抛弃过。不过他把她藏得很深,在病痛中(监狱给他下药)他跟Molina说起从不在人前提起的前女友Marta,也没有提起她。

  Marta和那个欧洲女子一样来自上流社会,一样因为他执著于革命而离开他,所以正如纳粹宣传片是整个小说的预演,种植园主之子的故事就是Valentin前半生的回放,它遭遇Molina森林小屋的爱情梦想会怎样,Valentin会对Molina敞开心扉吗?其实答案不用等不到第五个故事,已在这部电影里隐藏:Valentin已经不再高高在上,把他自己放在男主角的位置上思考了。爱情故事即将上演。

  《索比女人的回归》应该算恐怖片,而且新娘噩梦也是恐怖片的常用模式了。女主角嫁给年轻的庄园主,到他的岛上发现当地巫术能把刚死的人变成没有自主意识,只听巫师摆布的索比,索比只为了给人干活而不死不活地存在着。索比只有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本不该有索比女人,但偏偏有个索比女人半夜潜入他们的宅子……

  我始终有些想不通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不革命,也不怎么爱情的电影被安排在主线故事情节的拐点上——讲完这个故事,他们在一起了。小孩提供了一点解释:金钱豹女人拒绝男女关系,而从纳粹宣传片中男性完全引领两人关系(纳粹军官让女歌星接受了自己的信念而背叛派她来的组织)开始,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导作用逐渐加强,这部里女主角独立而坚强地拯救了自己,而懦弱的男主角毁灭了。而与第五个故事平行的发展是Molina在照顾生病的Valentin,得到了后者的更多信任和好感——他从被Valentin教化的对象成了Valentin倚赖的人。

  但这仅仅是一方面,我相信它与主线还有更深入的内在关联,不过一时思维阻塞,想不到罢了。

  上述的渐变倾向在最后一部女明星和穷记者的电影里达到另一端的极值。记者在爱情事业双重受挫后困顿潦倒,女明星找到他,照料他,出卖身体给他吃饱穿暖治病。现实中,Molina也一边费力和警方周旋,一边弄来食物给Valentin。这部和索比故事里反复出现的沙滩,大海,棕榈树的情调意境和终章Valentin的幻觉极为相近。Molina总也不能给警方提供情报,对方终于决定把他假释做饵,吸引Valentin的同志们来找他以便一网打尽,戏里戏外故事都走到了尽头。

  Molina像法国女歌星一样接受了所爱之人的信念,为他做事,也和她一样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准确说,是死在革命者的枪口下。警方的公文显示,他在死前已经知道多半有去无回,安排好了各项后事。Valentin在警方前一轮安排的软化策略无效后,随即受到严刑拷打。医生给他打了吗啡,他在幻觉中听到了Marta的声音,她又回到他身边,不,是回到他身体里,和他永不分离。他和与他合二为一的Marta一问一答,叙述他最后的梦幻旅程。

  art3.谜底

  老师讲,六个电影都是主线的一种叙述,那么显然Valentin的梦也是,而且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定音符。所有的答案都混沌一团又无比清晰地写在结尾:

  Valentin几乎在海水中潜泳到筋疲力尽时,一个胸口捆扎着男式衬衫的本地女人了拉他上岸。Valentin和她在一起,她就是另一个Marta。夜幕降临,原始森林里他的面前出现一个被自己长出的蛛网缠住的奇异女人。她头戴镶银面具,钻石一样亮晶晶的眼泪从面具上流下。她为饥肠辘辘的他指了一条能找到美味佳肴的路。

  电影里把书的结局截为两段。海滩上流泪的蜘蛛女和拉他上岸的本地女人合为一个角色,成为Molina叙述的第二个电影故事。而片末Valentin的幻觉仅仅是Marta来到昏迷的Valentin床前,领他旁若无人地走出牢房,手拉手跑到海边,乘着小船划向远方。

  老师说,本地女人,Marta,Molina和蜘蛛女是同一人。Valentin提起Marta,给她写信,是在他病中热切渴望Molina时。他并不真正需要Marta,因为他的信向Molina口述完,他立刻毁了信。Marta是Molina的一张面具。

  初听时我是不信的。能说Marta是Molina的面具,为什么不能说Molina是Marta的替身?那样又怎能说他被爱过?即使第二遍读完我也不认为Valentin爱过Molina,电影里他们总是互相说you are so kind to me。Valentin在那夜以后让Molina放宽心,说他认为性是无辜的——无辜的意思就是不一定意味着情爱。从Valentin的言行里我看到善意,看到回报和施舍,但看不到爱。影片中仅仅Marta一句he died happily就安抚了他What about Molina的疑问,他快乐地与Marta出海了。小说里他和Marta说起Molina之死,他们都不为他悲伤,他觉得为革命事业而牺牲是一种幸福,而她反驳说Molina自愿赴死,是为了能像那些女主角一样为爱而死。无论电影还是小说,Marta和Valentin似乎都抛开了Molina的不幸,携手回归他们的二人世界。即使在繁复杂糅的文本结尾,能看到Molina作为本地女人和蜘蛛女,救助照顾Valentin,满足他的情欲和食欲,看到她的爱与柔情,可他仍在声声呼唤着Marta,对Marta说他有多爱她。

  我想这就是蜘蛛女之泪的谜底。蜘蛛女的吻和金钱豹女人的吻同理,本该是致命的,情欲来临的季节雌性对雄性的致命之吻。她为了捕获他而张网,却只网住了自己。孤独的海岛和森林里的木屋一样与世隔绝,生病的他沉浸在她妈妈一样的温柔里,他吻了她,却依然呼唤着另一个女人。被吻的蜘蛛女却因为违反了自然界的游戏规则而死于自己织就的网中,想念着一个爱着别人的男人。

  Molina向往谦卑顺从的女性角色,他也明白金字塔结构中,比女人更低劣的,是男人做的女人。社会对男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做女人,比如乾旦,比如《使女的故事》所描绘的隔离营里穿裙子的男同性恋者。Valentin在他保释前叮嘱他要让别人尊重他,不要因为喜欢做女人就自觉低人一等。而低到尘埃里的Molina不会相信性向正常的Valentin会爱他。他也把那当作友情和回报。

  被动等待的蜘蛛女在猎物落网时反被迷惑,难逃一死,这不是意外,而是她的宿命。因为她不是真的蜘蛛女人,她带着女人的面具,她胸前绑着的男式衬衫透漏了她的身份。

  我们这些假女人一直在等真的男人爱我们,但真的男人只爱这真女人,Molina说。这是同性恋的悖论。也许他们不愿承认,但大多数男同性恋者还是偷着Camp,尽管他们能大大方方come out还是不愿在人前sissy,他们不能降到低于女人的一级去。除了白头到老,圈子里最大的神话恐怕就是掰弯一个str——让一个不可能爱上你的人爱你,是一种爱的极致。这类故事绵绵不绝,真的假的周而往复永远有人写有人看。

  面具女人等待一个爱他的真男人。真女人可能会有很多男人来爱,而面具女人与一个真男人流落到森林木屋和海中荒岛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他将是她的死穴。她逃无可逃。

  art4.告别

  六部电影一场梦幻讲述了同一个故事,本地女人和蜘蛛女都是Molina。那同时出现在梦里的Marta呢?放下先入之见,几日后我又开始考虑Marta。忽然想到上半年的一次讨论,说到Plato和Nietzsche各自的perfect state,他们的完美城邦都不是实体,而是言说中的城邦。正如Molina的电影故事只是他的言说——对比小说注释里引用的《命运》原始资料,可以看到Molina的叙述和影片原貌的天壤之别;正如Marta是言说中的Marta。她和那些虚无缥缈的女主角一样,和蜘蛛女与本地女人一样,从未出场过。她们三个都只在Valentin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游走。这是电影和小说不同的形式难以融通之处,影片片末Marta很难隐去形象。

  幻觉中,Marta说她知道蜘蛛女和Valentin做了什么,但她不嫉妒,因为他再也见不到蜘蛛女了。而Marta会和他永不分离,她就在他之内。再也见不到她,因为她死了;什么样的人才能附在他身上再不离开?死人不死的灵魂。而灵魂是虚妄的,你感觉到一个人的灵魂不过是你在挂念他。留驻在他心里不再离开的,是再也回不来的Molina,不过连Valentin自己都不知道罢了。他对着她的面具说:“玛尔塔,我多么地爱你!这是我当初唯一不敢对你说的一件事。”

  即使没看过原著,绝大部分第一次看影片《蜘蛛女之吻》的观众也能辨识出蜘蛛女和女歌星是一位演员所演(Sonia Braga),同样鲜明的面部线条,健壮丰满的身形和在爱情面前冷傲踌躇的神色。但我直到看演员表才发现Marta也是Sonia演的。一袭白裙,长发及腰的Marta看上去那么娇小玲珑。再打开文件,定格看,我和小孩面面相觑,不得不承认我们眼拙。

  Gandulf说过,不要妄断别人的生死。当年我看到女歌星和Molina同命运,片末Valentin却随Marta而去,下结论说电影编导比起舞台剧编导,是五十步笑百步,前言不搭后语,没有将蜘蛛女的隐喻贯彻到底,是太轻率了。影片中Molina也有三个分身:女歌星,蜘蛛女和Marta。

  老师说,最后一部电影女明星在记者死后感到幸福,是因为她实践了爱本身,他们都曾为爱牺牲。我说,沐浴在相亲相爱的蜜罐里牺牲自己是甜美的,而他爱他这件事两个人谁也不知道,是一种咀嚼不尽的苦涩——没有开始的爱情是不会终结的。

  老师说他们的爱贵在普通。正文是对注释那些把同性恋者当作pervert研究的刻板论述的鲜活反拨,他们拥有的是普遍的,真挚的爱情,而不是冷冰冰的病理学非常态。

  而我不这么看待注释和正文的关系。注释里的一些研究成果,譬如同性恋者的恋母倾向,人们对同性恋者的鄙薄所反映的男女权利等级,都在履行注释正文的职责。而他与他的爱终究是一场荒岛之恋。如果不是特殊的境遇,这样两个天差地别的人是不会有交集的。

  老师反复用“人间真情”这个词组,我下课后心里是苦的。她说“真情”,说“爱的真谛”时飞扬的神采和沉醉的幸福仍如在眼前,可我和小孩难以投入。我和舔舔说起此事,舔舔说她毕竟还是属于她的年代。我说是的,我看到她曾弃在车轮下碾碎了的那些老朋友又在在召唤她。副首领马克斯正在召回的那些旗帜,对《一代人》而言不仅仅是旗帜,注入又吸干他们骨髓的那些老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永不言弃。

  而我们,我们的年代在与他们不同的维度上放松或收紧,我们在她的诱惑和重压之下奋力向前,勤勤恳恳,蝇营狗苟,龙马精神,抱头鼠窜。我们唇边的每一抹微笑都写着“我不相信”,但我们再不是真理在握的质疑者,我们不仅不《相信未来》,不相信别人,也不完全相信自己。实际上我们拒绝怀疑,我们“不用再怀疑”。

  我们宁可相信同样在言说中悬浮的反乌托邦,也不会再调转头去看不是太古老的人道主义一眼。俗气地说,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

  “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关于蜘蛛女的又一次即兴讨论中,我突然冒出一句。

  “你是说书里的爱情?”小孩反问:“你不是说你看得很悲痛么?”

  “是啊。”我应着。

  荒岛之爱,“幻想的幻想”,和那些点缀着亮片的电影故事一样虚无缥缈。

  我开始忘记蜘蛛女的样子了,我得在我提不起笔之前写下我和她的故事。

  资料:

  El Beso de la mujer arena(《蜘蛛女之吻》)(1975)

  作者:普伊格(Manuel Puig)

  电影:Kiss of the Spider Woman(1985)

  导演:Hector Babenco。William Hurt主演。

  影片推荐度:三星半

  (仅就片子而言,三星足矣。半星是因为William Hurt的表演,他凭此片荣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2006年10月16日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六):总有爱情不顾死生

  《蜘蛛女之吻》,阿根廷,普伊格著。

  屠孟超译,意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1】这种对话体看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说主要采用对话体,通过莫利纳和瓦伦丁的对话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意思不差地告诉了我们,甚至人物的心理和动作以及表情都能在对话中体现出来。

  普伊格的神奇之处在于尽管都是对话但是你一般不会认错这句话是谁说的,因为根据句子内容句子语气你轻而易举地就能猜出是谁说的话,所以读来流畅,如闲话家常。

  【2】我才不认同这是部同志小说呢

  莫利纳是同性恋者,瓦伦丁是政治罪犯,处长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为了让莫利纳探听到瓦伦丁所在的政治团体详细情况,但故事最终莫利纳爱上了瓦伦丁。

  普伊格引用了关于同性恋研究的各种观点在注释部分,但他分析了女性化心理的男同性恋者原因,因为这契合莫利纳说自己是“女人”,所以在我看来他引用的关于同性恋的观点并不完整。

  莫利纳觉得自己是个“女人”,所以这更像是一本bg向小说。

  【3】之所以能坚持看完最主要是他讲的电影很吸引人呀

  莫利纳讲了六部电影,分别是:金钱豹女人,德国军官和法国女歌手,森林里的丑姑娘和战争归来脸上一道疤的小伙,赛车小伙子,索比女人的回归,记者与女歌手。一共六个。

  印象最深的是金钱豹女人,因为后来,有这样的对话——

  “我出于好奇,还想问你......你那会儿觉得吻我一下真想恶心吧?”

  “嗯......也许是怕你也变成一只金钱豹,就像你给我讲的第一部电影中的那个女人那样。”

  “我可不是金钱豹女人。”

  “说的对,你不是金钱豹女人。”

  “做金钱豹女人是十分悲惨的,谁也不能吻她,什么事也不能与她干。”

  “你是蜘蛛女人,用自己的网擒获男人。”

  “妙极了!这我喜欢。”

  此处,点题了。

  【4】总有爱情不顾死生

  在瓦伦丁幻觉描写之前,是对莫利纳的监察报告。

  里面说他总是望向西北角。

  因为瓦伦丁在那儿,他爱的人他可以为之而死的男人在那儿,他知道自己要去赴死,为此,他抛弃了自己最爱的妈妈。

  他死的那一刻也是一笔带过,却悲哀了多少读者。

  他反复告诉瓦伦丁他不想知道关于政治团体的一切他想活着,但是瓦伦丁反复要求,为了爱情莫利纳答应了。

  我不相信瓦伦丁爱上了莫利纳。在瓦伦丁的幻觉中,他一直呼唤着玛尔塔,尽管最后出现了蜘蛛女。

  他们发生关系,我猜想是瓦伦丁信赖依赖莫利纳,代表着性的解放,但这无关爱情。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七):评论蜘蛛女之吻

  日本小说有一个通病,或者说是传统,就是对话超级多,一行一话,稍微对几下就几页翻过去了,一本书就这样完了。于是日本人发明了RPG这样的游戏类型。不是日本人写的《蜘蛛女之吻》更狠,全部都是对话,一来一去了一本书,为了只是把一个异性恋变成同性恋,还得手了。世界上如果只剩下两个男人,在一起,一个是同,一个是str8,那么作者的意思是他们两个还是会ML。PUIG是阿根廷作家,拉美爆炸文学时期的旗手,他的书里充满了女性的哀愁和热带的忧郁,《蜘》里面讲了好几个B级片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故事性完全是抄来的,这也能行,非常后现代的作品。我们可怜的男0号就这样勾引我们的男1号,这些B级片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讲男女不能相爱,要么是政治殊途,要么是人鬼殊途,要么是人兽殊途,那么现在的男0号和男1号只是性欲的殊途。再来想一遍,男1号听了男0号说了很多爱情电影的故事,人后他就和他发生关系了?那到不是,他们之间除了讲故事的互动,还有就是男0号一直狠照顾男1号,1号病的不行时是他照顾他痊愈的,那么仅仅是出于感激而让他吃他的鸡巴吗?那也不对!总之不明白的地方很多,这本书狠匪夷所思就是了,亏他还被改变成电影和歌剧,我反正都没看过。两个人能走到这一步还挺不容易,强受和弱攻的故事,嗯,这样想想就合情合理喽。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八):再说几句

  http://xiaoxiaohong.blog.sohu.com/17175675.html

  无比俗套的我自己

  对于《蜘蛛女之吻》结构之精巧,给予任何赞美都是不过分的。小说故事的层面、电影故事的层面,以及在二人的对话和参与之中形成的电影评价层面,三个套层相互映射,如同镜像的迷宫,如同俄罗斯套娃或魔鬼拼图,大量的互文与留白,大量的拼贴与重述,丰富的多义性和迷宫一样的神秘,让我在第一时间爱上了这本小说。化腐朽为神奇,好莱坞B级电影的俗套故事的织缀竟然联结成了一个杰出的经典文本,而到最终,老师眼睛晶亮地说,这是超越性的人间真情——无论如何,这都该是一本我无法抗拒的小说。

  事实上,我很难在我的叙述之中把这三个套层一一剥离开来,因为彼此的分离可能使这本小说最大的魅力荡然无存——正如同电影对小说糟糕的改编。只是在读完这本小说两周之后,我想我必须写下一点什么,必须寻找到在那个下午,在任何评论或解读进入我的视阈之前,我何以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便读完了这本200多页的小说,并且直到此刻依然感受得到灵魂的激荡。那几乎,可以称之为狂喜。

  有的时候,事实上是很多时候,我想我是喜欢那些最俗套的东西的。有比爱情更俗套的主题吗?有比自由更俗套的主题吗?有比人性更俗套的主题吗?然而我至爱《红》《白》《蓝》,至爱《Hamlet》,至爱《红楼梦》。长久的时间里,我寻找着能够让我感动的东西,然而最终总是脱不开孩子纯真的笑脸、恋人真情的相拥与白发芬芳的睿智老人——看吧,我就是一个这样俗套的人。所以,我喜欢《蜘蛛女之吻》,尽管它已经被奉为经典。但是请记得,除了在世界各国得到的无数文学和电影的奖项之外,它还得到了无数的非文学奖——人道主义奖——这就是我所喜欢的俗套的东西了,人道与人文。原谅我,我是一个读书人。

  因为平等,所以相爱

  《蜘蛛女之吻》里的六个故事,从金钱豹女人、命运、爱的真谛、赛车手、索比女人的归来到女明星与穷小子的爱情传奇,一一对应着瓦和莫的“黑牢夜话”,对应着二者从陌路到深爱的心理历程。这六个故事,几乎都是爱情故事,其中充满着我们最为熟悉的各种烂套。然而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无奈地发现自己被感动了,与瓦伦丁一起。瓦伦丁的心理角色由精神分析医生——病人,而莫由病人——护士。我愿意认为,这是一个隔阂与偏见被超越,而沟通与理解真正建立的过程,也是高下尊卑的权力关系被击碎的过程。平等,这是我在书中竭力把握的关键词。

  一个经典的叙述套路在于,认为在男女的关系中,女人充当的始终都是一个母亲的角色,即使是一个年幼的女人,而男人永远是孩子,即使那是一个年长的男人。从第五个故事开始,革命者瓦伦丁,一个经典硬汉,他的自我想象之中加入了受伤的因素,他的内心里开始呼唤柔情,从小说一开始以精神分析医生为自居,到渐渐成为一个需要被照料的病人形象。而莫利纳,一个迫切渴望自己成为女人的男同性恋者,某种意义上处于比女人更受歧视的性别等级,由瓦伦丁眼里的病人/病态者,而成为了一个照顾传染病人的护士,这样一个同样如此经典的女性形象。温柔的,充满怜爱。两个人的潜意识第一次出现了重合之处,黑水,在弗洛伊德的意义上,水是生命与欲望的起始。

  这样的套路,也同样存在于蜘蛛女与瓦伦丁的故事里。在最后的梦境里,蜘蛛女是一个落水者,瓦伦丁力图伸手去救她,但最终却是他为后者所拯救。沉沦与拯救,施救着与获救者,双方的角色达到了一个完全的反转。而显而易见的,是蜘蛛女/本地女人的身上都密布着的莫利纳的影子——在莫利纳与瓦伦丁的关系中,也同样是一个角色反转的过程。因此这一本小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获得了某种普遍性,一种在最极端的情境下、最怪诞的情节设置中,最终却能够让所有人认同的最普遍性的真情。我猜想,这也正是作为女性主义学者的戴JJ对这本小说的推崇原因之一,因为平等,所以相爱,在这其中,一种固有的权力机制终于被击碎,偏见与伪装消失殆尽。赤身裸体,拥抱爱情。从金钱豹女人充满寓意的故事开始,到最后的故事,这是怎样的巨变。

  改变,固守,和而不同。

  在电影故事本身的结构,也即小说的第二个套层之中,由金钱豹女人(诱惑/抗拒)——爱的真谛(沉默的孤独叙述)而至最后一个故事,失去了爱人的女明星不无幸福地远走,无论结局如何,爱的信念已经在心中深种,因为爱从来不曾被放弃过,不曾被打败过。第六个故事也落幕的时候,莫利纳终于完成了他的叙述,这是对第三个故事的一个回归,却更是超越,因为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独自告白,这一次,是诀别的时刻,却也是彼此的拥有达成的时刻。

  如此来考量故事的结局,我只能认同玛尔塔的结论:莫利纳绝不是为革命而牺牲,而是幸福地为爱而赴死,正如同他心爱的电影故事中的女主角。如此说来,莫利纳其实并未改变过,瓦伦丁亦没有。当莫利纳系起了红丝巾,勇敢地去完成那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使命之时,他希望冠诸自己身上的名字,想必也并非一个终于站立起来的男人,而是瓦伦丁之女人。

  既然改变未曾有过,那么爱情从何而来?我困惑地思索这一个问题,直到电光火石之间,我想起了我亲口对一个人戏谑地用过的大词——和而不同。“或许始终,我们都不能够认同对方的选择。但是至少我们能够彼此信任,毫不疑虑地相信彼此的善意,并且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对方幸福。这大约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甚至连我自己都几乎已经忘记了那段话,而且我显然压根一点都没做到,然而那或许,是真理。而对于瓦伦丁与莫利纳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任何人被改变,恰恰是因为双方都放弃了作为审判者的特权。再也没有人自居于正确/真理/医生/法官的角色,再也没有一种价值观念必须让位于另一种,困扰着瓦伦丁与玛尔塔的分歧不复存在,写到这里,我有些自嘲地笑了:原来我在表达的依然是第一个主题:平等。

  然而到这里,这信手的胡写还是给了我两点灵感,不无快乐的想法。这同样,也是我对于这个故事结局之看法。为什么这本小说让小孩无比悲伤,却未曾在读完的时候给予我任何负面的打,在我的理解之中,它依旧光明。

  正义性的消解与面具之谜

  面对一个后现代文学的典范文本,我终究依然无法避开“解构”一词。然而除了显而易见的形式体裁上的创新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解构,如前所述是对固有的权力关系与偏见的解构,而这一过程事实上到了最后才得以完成,解构的最后一步是正义性的消解——革命被明确无误地指认为邪恶。

  在第三个故事里,女歌手身负抵抗组织的任务和纳粹军官接触,却爱上对方,为他而死。在六个电影故事里,它与主线情节最有同构性,戏里戏外,仿佛在不同时空内各自演绎同一故事。如果说纳粹宣传片和主干故事互为镜像,那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反转却在于,瓦伦丁所代表的,却是在一开始被缺省地认定正义的革命者。然而在结局处,莫利纳仓促狼狈的死亡,毫不负责任地被杀死,我们已经看不见他的表情,但这一杀戮给人的启示或许正在于此:解构,依然是解构,推翻,将前定的潜在的一切不言自明彻底推翻。这大约也正是为什么,在电影版中,《命运》,这样一部无论如何都政治不正确的电影却成了导演唯一完整植入的故事,其间巨大的反讽耐人寻味。

  莫利纳死了,瓦伦丁的正义性被消解,然而我却觉得光明了。这是否是一种奇怪的逻辑?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因为我想起了莫利纳的那句话“我?当然,我永远认同女主角。”我笑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实质上是完全地认同了莫利纳。

  正义性被消解之后,瓦伦丁,并且是处于黑牢之中、身陷吗啡造成的幻觉之中的瓦伦丁,他最终在梦境之中依然坚称着的“继续革命”的理想显然是不成立的,玛尔塔与他永不分离的承诺则更不成立。如果说,莫利纳是为了爱情而承担起了属于瓦伦丁的使命,这恰恰不是一种改变而是固守,那么瓦伦丁与玛尔塔之间就更不存在一种“和解”的可能。他最后的呓语是荒谬的。正如小孩所说,人与人是不可能永不分离的,除非是已死之人——莫利纳。

  是的,我永远认同女主角。我认同莫利纳,我认同爱的信念,那是最后一个故事。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九):最棒猎杀者的失手记录

  在最后时刻充满吗啡味道的海滩上呀

  连接吻的气息也是那么潮腻

  记得新嫁娘初到海岛上的兴奋吗

  甘蔗、香蕉、椰子和咸腥的海风都是情欲的化身

  密集的鼓点却并不一定代表欢庆

  不安的黑影噬暗了新婚之夜的圆月

  在翻转的缱绻中投下悄然无声的条带

  在最后时刻听不甚分明的枪声中呀

  连吻过的嘴角也充满火药的味道

  还记得豹女人在动物园闲逛时的矫捷吗

  风衣、速写、晚餐和愤怒的火焰燃烧原始的libido

  撕咬的欲望却并不一定代表不爱

  突然的狂风卷起兽性的画作

  随她一起回到一片漆黑的山岗和原野

  强权 强权 温情天真幻想的毒药 逢场做爱的春药

  不要对自己的蛛网太自信 不要相信虚幻的吻

  最棒猎杀者的失手记录

  《蜘蛛女之吻》读后感(十):蜘蛛女的自由之地

  我喜欢莫利纳,喜欢他讲的电影,喜欢他说话的方式,喜欢他自称小女子时的自如。

  读着它让我想哭,不只在结尾,当他给瓦伦丁讲电影交叉着他们的对话时,都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想流泪。或许那是他最好的结局,爱上一个人,与他发生关系,为他做他想让他做的事,做可以使他幸福的事,在他热情地爱着瓦伦丁而且感受着对方对他的真挚的爱时死去,这对他来说是幸福的结局。莫利纳只是去了自由的天堂。

  像小说中瓦伦丁说的:“人们都应该接受赐予之物,珍视那些即便是历时十分短暂的美好的东西,因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朽的事物”。

  最早知道阿根廷的是源于马拉多纳,然后是贝隆夫人。而对城市的视觉印象则是通过《春光乍泄》中杜可风的镜头,光怪陆离,浓墨重彩,建筑古朴,色彩艳丽,在这里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奇怪。

  虽然看过的南美作家的书并不多,但有相当强烈的感觉,就是与欧洲作家或说传统作品完全不同。拥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力量和神奇的吸引力,就像一个人怀有难以克制的强烈激情必须喷薄而出,不可能是和风细雨或轻描淡写的;像凡高的画,或许不是很像,但有独特的气息与感觉,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人无法忘记。

  :我喜欢里面莫利纳讲的电影,不知能不能找来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