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也同欢乐也同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也同欢乐也同愁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也同欢乐也同愁的读后感10篇

  《也同欢乐也同愁》是一本由陈流求 / 陈小彭 / 陈美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一):《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

  断断续续地终于将此书看完。不知道是因为心不在焉还是别的什么,此书的名字三番两次被我叫错。

  说起陈寅恪,学古典文献的同学们一定知道他的名字怎么读。但是很惭愧的,我没有看过他写的任何著作。所有关于他的事迹或者学问的说法都是听说。比如,他坚持他的所有书都要用繁体字出版。他的名字“恪”,读成que,而不是恪。读错就是文盲。他的眼睛失明后还坚持写作,他甚至记得自己要的资料在哪本书的哪一页的哪一行。他懂很多门语言,对梵文、蒙文之类的语言也精通。他写了《柳如是别传》。他考证了唐太宗李世民是汉人而不是少数民族等等。诸如此类的有关于他的事迹,让我对他很崇拜。但是仅限于此。因为我没有看过他的书,没有看过有关他的传记。

  这本书是我在书展上买的。似乎有这种感觉。有些书总觉得可有可无,每次去书店看到,总有一种反正网上都有的感觉,于是书店买书渐渐减少。但是也不会真的见我去网上买那些书。书展不想空手而归,而别的书太可有可无。这本书我想我买了我总会看完的吧。于是买下了。

  看此书,经常产生一种回忆往昔,感叹今非昔比的感觉。大多数时候,记录的是颠沛流离,亲人离散。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的是生活的艰难和困苦,却带着精神上的富足。

  陈寅恪说来出身非一般人家,父亲陈三立是晚清的诗人,祖父陈宝箴官拜湖南巡抚。他的姻亲中有绍兴俞家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近代中国,通过姻亲等关系,将处于上层社会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有心人仔细考证,估计近代中国的一些有名的人都是某某的亲戚等,关系错综复杂,家族的力量甚至延续到今日。

  有时候我总觉得家学渊源是对一个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重视传统文化,讲究研习传统典籍的家族,无论他的子孙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身上必定带着传统文化熏染的气息,不致于落入庸俗。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大师”,我想大多有着从小就开始研读中国传统的古典文献的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们掌握了深厚的国学功底。而现如今呢?好吧,不提了。想起就伤心。

  陈寅恪在双目失明后,曾经有着三个助手。每个助手负责不同的科目。当然助手是清华大学派的。而如今的大学呢?

  陈寅恪过世后,他和夫人唐筼的骨灰在2006年还是哪一年被迁入庐山植物园中。正在看此书的时候去了庐山。特地去庐山植物园瞻仰了他们的墓地。周围很安静,游客多不会到此。大石头上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一直贯彻的。此处甚好,没有高音喇叭,陈先生不必战战兢兢。

  傅斯年对陈寅恪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好吧,三百年只得一个的人物就这么消失了。三百年后会不会再出现,我也见不着了。

  书读完了,愁过了,心静了,哀无止~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二):实在乏善可陈

  第一,写的时间到49年结束了,这里有两个闻听,第一个,三兄妹在49年以前 年龄尚小,很多事情实际上没什么记忆,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价值。第二个,49年之后很多事情才是打击很关心的,但是都没写,也就没了新材料。

  第二,由于前面一条,所以基本上这本书都是在引述别人的说法,所以如果你有兴趣,干脆去读读陈寅恪传,都要比这个详细。

  第三,三兄妹是以共同记忆的方式来写的,实际上也就等于没写,每个人的感知角度是不一样的,混在一起,好像表明了姊妹团结,实际上就失去了看点了。

  第四,真正自己的感受写得很少,都是在重复很多我们都知道的事情,没价值,实在是没价值,你要买了就会后悔的。

  最后要的说的是:装帧还是不错的,真可惜了这好印刷啊。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三):《也同欢乐也同愁》

  身处的年代没有那么陈寅恪胡适傅斯年这样的大师让我感到遗憾非常,我想自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我们和中国的两千年就早已经割裂了,比如我希望了解陈寅恪,却在面对他的文言文章不得不却步了,同样的还有钱钟书,这也许是他们的一份坚持,另一种坚持就是繁体字,《管锥编》完全是繁体版,这本《也同欢乐也同愁》也是,这种断裂我想是不复弥合的了。每每想到在西方,古希腊一直那样被得到研究就感慨不已,每每想到以色列的建国使得死掉的希伯来语重新复活也羡慕不已。现如今有许多人会读西方的经典,它们被翻译大师翻译过来,我们可以读,而古代的那么多好文章,那么多闪耀的思想埋在文言文中,我们却无法自由获取,真是很羡慕陈寅恪这最后一代的有深厚古文功底的人,能够推重归有光的文章,能推重章学诚的文章,能推重刘知几的文章,他能领略中国古代思想的深邃。这样想来感到凄凉,我们自己的文章我们读不了,我们的视野限定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因而,每当上哲学课,听到那么多外国古人的牛逼理论被那样的研究和熟知,就会想,中国古代的思想也一定早已触及到此。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得到扎实的古文教育,能和现在的英语得到同样的重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陈寅恪并不是钱穆,他是精通英语的,胡适傅斯年这些旧学功底深厚的人无一不是精通英语的人,所以我希望古文和英文能够被同等的重视,白话文除了拼音和作文,在我看来都没有必要,我多么希望至少能够把一千年的文章和思想能够从高阁中取下,能够让我们自如取用。这是第二本我通读的繁体字书,繁体字真的很好看,虽然写会很困难。我还有一点像表达的,就是我所说的文章,只是说的明清时期的文章,因为这个时期是晚期,往往晚期的思想火花是非常深邃的,那么再具体一些,是中晚明和中晚清,以及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所有文章,我希望在我老迈的时候能够好好读读这些文章。这时总想到一句玩笑,按照自己现在的读书速度,已经知道自己到死可以读多少书了,所以徒叹息。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四):大家之子,文笔朴实,情节感人,值得拜阅!!

  1、陈寅恪,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陈三立(散原老人)之子。

  2、陈寅恪妻子唐筼,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之孙女。

  3、西南联大学生组团从湖南长沙到云南昆明迁徙,易社强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说是71天,而《也同欢乐也同愁》中说是68天。

  4、陈三立先生逝世后,曾停灵在长椿寺!而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曾居住在报国寺旁边。唐筼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体育,即在现在的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里面。

  5、陈寅恪的妈妈是俞大维的唯一的姑母;陈寅恪的妹妹是俞大维的夫人。而俞大维的妈妈,是曾国藩的孙女。俞大维的伯父俞明震、舅父曾广均先生都是前清翰林,与陈氏父子(陈宝箴与陈三立)。因此,俞大维称,他与陈寅恪先生是“两代姻亲,三代世交,七年的同学了”。所谓七年同学,是指哈佛大学,柏林大学而言。

  6、陈寅恪先生说:“读书须先识字”;“在史中求史识”!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五):也同欢乐也同愁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讫。此书繁体横排,装帧素净雅致,附有大量照片、手迹资料。作者为陈氏的三个女儿,回忆父母双亲。以文学作品而论似无足观,其价值更在史料方面。作者名字之由来:流求、小彭(澎湖)皆为日寇所强占,陈以此为女命名,可见忧国之情怀。书中重要的内容,是记述抗战时期的逃难历程。陈寅恪一代大儒,不世出的读书种子,一生却颠沛流离,生活动荡窘迫,频遭苦难。中年目盲,晚年卧病,文稿失落,仍有卓绝的学术成就。若天假以时运,少些困厄,庶几对中华文明有更大的贡献。每念及此,为之扼腕。

  书中对唐筼的描写颇详尽,那一手字,陈散原老人当年也是首肯的。寅恪晚岁担心妻子将殁,写预挽联:

  涕泣对牛衣,(xi)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 九泉稍待眼枯人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六):“一生心苦谁同喻”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读这种书就仿佛在看八卦。从各种角度去解读一个相隔世纪不可重复的年代,和人。平淡朴素的文字里,倒是让人真实了解了上几辈的“家学渊源”和为人处事的“风骨”。

  陈寅恪先生这一生真是实打实的颠沛流离。所幸有坚忍不拔的贤妻和聪慧懂事的女儿们相随。

  习惯了看随便什么人就引用“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差的时代”那句话笼罩自己。其实通读下来,倒觉得这句经典放在那个时代,抗战爆发前的那个时代真好。虽然不很平等,但有才学有家世的年轻人总有机会读书,留洋。留洋者大都回归来。而在大学任教、作研究,远比现在单纯,自然,那是水到渠成的一条路。而说俗一点,那时候学者的地位、工资,也远非现在可比。应用学科的导师不必削尖脑袋拉项目不贪图拿着专利改头换面出去捞钱;作基础学科的不至于被鄙视不如卖茶叶蛋的;做学生的不必担心被导师恶意剥削。那一群人,随便拎出一个名字都是后世各个学科的教材里如雷贯耳的名字。那时候一穷二白的科学界,正是开山拓路的大好时机!!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难道不是有追求的人、爱国的人最有成就感的事儿吗!

  扯远点,再痛骂一次教育产业化的!!产业化有科学的地方,但教育体系的结构是错误的!!大学扩招有什么用??弄出一堆眼高手低不通实践的本科生研究生满世界抱怨就业压力抱怨工作待遇???说句老实话,我真觉得大学扩招是浪费全民人力财力。

  我理解的“好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多层级的,既能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分工需要,也能为任何层级的人寻求“再教育”提供充分、方便的机会。比如八九十年代大专文凭非常有含金量,甚至胜过现在某些本科。想读书的,将来可以继续升本科、考研究生;不想读或者读不下去的,凭借这种水分少分量足的文凭或者一技之长,也能方便地找到工作。

  这才是健康的。把大学当作象牙塔只有少数人可以攀爬,是一种偏颇,把大学变成菜市场更是另一种浪费的极端。

  回来回来。

  继续下一半,那也是个最悲惨的年代。要是陈老生活在现在,功成名就之后,安安生生找几个秘书帮他整理文稿,安然于清华园中漫步,读书,写书。中国通史,新蒙古史,也许早就几经修改完美的呈现在商务印书馆的书架上了。。。这仅仅是一个陈老,其他那些在各个领域的先驱学者,流散在逃难路上的珍籍、文稿;蹉跎挣扎在战乱岁月里的年华和才学。。。唉唉!战争耗去的不仅仅是有形的损失,这些无形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

  那时候能读书做学问的,大概家底都不能太差。也许也正因此,随便找个名字出来,刨根问底一个家谱丝丝线线挂着的都是数得着的姓氏。有阵子对这种“八卦图”颇感兴趣~ 或者说,随便找个大姓,数数名人,妻室夫婿即使听来陌生,再查一下往往又是一个大家族。相当有趣!

  扯远了。

  其实最感慨的是,无论学术环境如何恶劣、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健康情况多么残弱,从北京到南京,从香港到昆明,陈老一直坚持着不懈的教学、研究,而且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绝对不同流合污,不妥协让步!!这就是所谓的风骨吧?

  这样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才是真正配得为人师表、配得留名后世!

  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没有“大家”了?因为学问已经变了味道,变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这才是产业化一切最大的悲哀——一点点纯净的核心都不曾留下。。。这个民族,走到这地步,算是丢了根!

  陈老妖实生活在现在,恐怕更是心苦哇!!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七):兴亡哀感动人思

  陈先生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真正的大儒,中华文化、精神的最后传承。

  写下上面这行字,泪如雨下。

  书中最珍贵的是,大量的照片为其他传记所未见,家人的记述亲切生动,让后学能一窥先生的家庭生活,流传后世,百代敬仰,大功德啊。

  先生的思想学问、为人品格,实惶恐不敢置喙。诚心抄录先生两段话,铭愚心,正己身。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

  清光绪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一日偶检旧书,见有易堂九子集,取而读之,不甚喜其文,唯深羡其事。以为魏丘诸子值明清嬗蛻之际,犹能兄弟戚友保聚一地,相与从容讲文论学于乾撼坤岌之际,不谓天下之至乐大幸,不可也。

  就这么简单,先生的欢乐就这么简单,而他的忧愁,直到现在,还在震撼人心。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八):也同欢乐也同愁

  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安静地栖居着,从未有人借阅过它。也许它也有过读者,同我一样,在图书馆花了一个下午便把它读完。关于陈寅恪先生的书,汗牛充栋。而《也同欢乐也同愁》出自他的三个女儿之笔。从家人的角度去书写关于陈寅恪和他们家族的故事。

  陈家与诸多名门皆为世交,书香门第却又心忧天下。这是一代读书人最高尚的风骨。陈先生的大师,而大师亦是凡人。读此书,时常觉得人情冷暖真是复杂之事,有时幸福而有时悲戚。这便是人生吧,人人经历诸多不同,而大抵都是经历过坎坷与平顺的。

  作者在后记中谦虚地谈到,这本书的价值也许更在于史料,而不在于文笔。书中有丰富的图像资料,还有出自三位女儿的经历与回忆。而至于文笔,我想是非常感人的。生活不在于华丽,而在于踏实。若想还原生活的面貌,此番朴素的文风便可做到。且更让这洗尽铅华的生命显得动人出彩。

  温情,景仰,敬佩,忧伤……这就是阅读的感情体验。我已想不出该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用书名“也同欢乐也同愁”也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九):喔,忧伤的心事

  大约在三联书店翻过,与这本书的真正邂逅,却是此次在南京的先锋书店,捀读在手,认认真真读了其中的一章。水果茶冷却,心却如火般燃烧起来。

  感慨如下这些事:

  1.名门之后,书生风度,陈氏与唐氏之结合,没有比这 更完美的婚姻了,于那一代人当中,陈寅恪无疑算幸运之至。

  2.于此内外动乱之际,却可以留学于欧州诸国之间,著述于兵荒马乱的中国,把学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研究出真义,委实难得。

  3.主义害死人,政治是婊子,书生脱离不了大气侯,人的命运又不 完全受自己支配。

  4.家学渊源,后辈虽不至前代学问,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人品和德行。

  5.那一代大师辈出,交往皆无凡人也。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后感(十):无太多新意

  2010年九月份,在北京先后买了两本书,其一已读完,为三联书店的《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作者为陈的三位女公子,图片有很多,版式印刷精良,不枉三联书店的大名,但文字嫌少。该书做为陈寅恪的研究资料不甚可取,亦无太多新意。平铺直叙,没有文采飞扬之感,罗列的一些人物、史实也多见其他书籍,可当做杂志看。不同的是丰满了唐筼贤妻良母的形象,家人逃难时怕亲人走失,在孩子的衣襟处写上父母的名字及家庭地址和友朋的联系方式,忙乱中现出一份镇定更见思虑之缜密。文中陈寅恪与唐篔夫唱妇随、鸾凤和鸣亦是感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