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经典读后感10篇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是一本由果壳guokr.com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一):知识力量

  这书很给力。全方面角度帮我们用科学的角度分析哪些模棱两可生活细节。每当我们有问题时候,总忘不了去找度娘,但度娘也只不过是个讯息的传递者,对于这些讯息的真假,缺少专业的知识,实难辨别。这书算是这类问题的大杂烩,堆堆到一起,通过果壳网这个平台,把这个集体中的相关精英们都集结起来为大家排除疑难。虽说对于这些问题背后的说法各异,但起码给了我们思考空间,引导我们去寻找答案不错

  摘录:

  美剧《海军罪案调查处》(《NCIS》)里极端注意外表形象的探员Tony在某天早上惊慌失措地向人展示了一块纸巾:上面是他早上掉的头发。他每天都数自己掉的头发,一般不超过5根,而那天早上他发现了12根——这让他痛不欲生。当然电视剧情节一向夸张,事实上,一个人每天正常的掉发量在30~100根(所以不要惊慌),有研究发现女性在7月和11月掉发最严重,这种季节性脱发,就像宠物掉毛一样,无须担心,只要换季,大量掉发的现象就会消失。一些消耗性疾病,比如发高热、工作紧张、熬夜加班都可能引起短期内的脱发,但是这些诱因去除以后,完全可以自行恢复。

  肉毒毒素是一种前景广阔神奇药物,缓解病痛,又能带来美丽。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它危险一面,唯有谨慎使用才能风险降到最低。如果需要接受肉毒毒素治疗,一定要充分了解治疗的风险,确定治疗确实有必要,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

  在中国,还有很多人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因为它在中国的认知程度甚至大于短效避孕药。按照2004年上海某厂家的统计结果,紧急避孕药的销售竟然占了所有避孕药的2/3。即使是销售者也始料未及。许多人习惯于用它作为补救措施,其实紧急避孕药发明出来并不是用来作为主流药物,仅仅是在无他法可想时使用。

  竹炭、绿植都不够好,那我们能怎么办呢?有研究者做了“强制通风对室内甲醛浓度的影响”的实验,给予居室强制通风3个月后,室内的甲醛浓度就会由最初的0.248mg/m3降至0.071mg/m3,降幅达到了75%。看来开窗通风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最有效手段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二):生活极客入门指南

  “你会吃饭吗?知道怎么穿衣服?还住在山洞?懂得如何走路?”光这样问,你肯定认为我在找茬。换个角度细想,每天围绕在身边的广告、生活百科、达人妙招,无不暗示:你不会吃饭,不懂穿衣服,住得不咋地,连行走都成问题盲目尊崇“生活资讯”,容易瘦了钱包伤透心。不是任何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我们可以是生活的极客,毕竟,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随手看一下身边产品标签总会发现两个以上陌生名词。我们并不了解生活中充斥的各种物质,正如对自身皮囊的一知半解;我们享受着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的真相。即使接受过基础科学的教育,面对源源不断营销语句、“实用秘方”,仍会情不自禁地深陷、惶恐。《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选取了衣食住行中最贴身的困惑焦点。告诉你日常接触物品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其他类似产品的优劣。这本书可以作为生活科普小册子,每天读一章,也能作为生活小词典,需要时查阅。

  伴随物质膨胀而来的消费陷阱实在太多。信息不对称和细节省略,造成了一个个“神话”的诞生和幻灭。本书提出用科学照顾生活的理念,以极客的思维改变被营销驯化的“习以为常”。

  养成生活极客行为守则,提高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三):过小日子的技术含量

  对大多数人来说,过日子可能考虑的并不是那么周详,按照每天的节奏过下去就是了。但这样的日子有多少质量,却是一个未知数。这就好像我们时下对“幸福感”这个词的评判,可能会根据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决定,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高质量的呢?其评判标准又是怎样的?没有个技术指标,恐怕很难统计和归类。不过,现在果壳guokr.com告诉我们,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在描述如何有技术含量时,却妙趣横生,原来生活还可以如此多姿多彩

  这技术含量是科技的考虑,也有着现实生活的考量,但对我这样的“宅男”来说,其技术无非是利用科技,把生活过得更有条理一些,少一些晨昏颠倒的事情罢了。既然是这样,那就得清理自己生活中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无需仔细对照着《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进行逐一的检测也能发现,衣食住行,看似小事,却事关面子工程,也牵扯到胃与味的辩证关系。比如对化妆品态度,对增高的看法,凡此等等,倘若依照我的“传统”看法,大可不必去跟风,可科技却告诉我,假若把生活分成不同的剖面,而科技则让我们看到改变生活之后的方式可能更为美好一些。

  不过,在科技面前,固然有足够的数据案例可以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在习惯思想里,还有着另一套解释理论,那就是多年流传下的衣食住行的规则,它们虽不是约定俗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会就两者的优劣进行对比。至于对比的结果,科学的结论更为靠谱一些,但仅仅是这样,仍然难以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种种表达出更多的关切,比如对过敏、打呼噜、失眠种种问题的理解,如果用技术来判断自然能很快分个高下。但这并不等于科学就是那么靠谱,科学也是解决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在多元化的生活中,生活根源的问题也可能是多种的,比如引起过敏的原因就可能多样化,但唯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轻易解决它了。

  作者认为,有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要用科技服务生活。对我来说,这也有着另一重担忧,那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标准都科学化了,按照科学去生活,那么,生活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呢,会不会像技术生产那样,只是存在大同小异差异呢。倘若大家都是这般的生活,那生活的情趣又何在?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朋友告诉我说,致癌物质包括:1.一类:烧烤、酒精、烟草;2.2A类:铅笔、氯霉素;3.2B类:咖啡手机、汽油;4.3类:茶、食盐、糖精、三聚氰胺、二甲苯、静电。20年前做过环保科考的人表示,几十个石化基地就没听过癌症村。对无科普伪环保却烟酒烧烤不禁的人表示鄙视。那么,我们是否就真的拒绝这些食物,过健康生活呢?似乎不太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矛盾体,总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它们对生活的危害。这种权衡利弊更多是融入了社交人际关系当中,也并没有那么多的绝对化。而这显然是不符合技术含量要求的。

  过小日子的技术含量,在更多的时候只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参照系,知道那些危害物的所在,如此才能把生活过得更完美一些吧。环保也好,科技也罢,在更多的时候只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向上的力量,如此,才能享受生活中的那些美好。而这正如诗人所言:“把未来留下/就是在当下,我们给生活赋予更多的意义。”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四):“技术”上位,“秘方”走开!

  我的微博上没有关注任何一个“生活百科”“你必须知道的xxx”“实用小秘方”之类的营销账号,但依然成天会被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贴心小窍门”刷屏,并且无一例外打着温情旗号,让我身边的乖妹纸和贴心汉纸转得不亦乐乎

  不仅微博上是这样,走进书店,此类生活圣经基本占领了“生活”类的书架。说实话,抛开那些秘方的科学性不谈,就算它们远离谣言粉碎机的攻击范围,我也早就被这类“小秘方”搞得审美疲劳了,像七老八十大妈整天在你耳边絮絮叨叨这个好那个不好,玄玄乎乎的,仿佛生活这档事有多神秘,需要先知领路人一样把你搀着扶着领着爬上过河一样。

  果壳这次放下“科学”貌似高贵的身段,涉足生活领域,是不是剑指泛滥的“秘方”我不清楚,但确实吹来了一股掺杂着Geek味儿清风。“技术含量”,比起“秘方”的花拳绣腿来说,威力不可谓不大。凡事讲求抛开繁杂、抓住本质,有了本质就能提纲挈领举一反三,这生活也可以变得简单起来。

  的确,这本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到穿,从脸上抹的到脚下踩的,果壳众达人们带你深入浅出,把那些玄乎的“秘方”和“贴士”,清清楚楚地给读者展示出来,告诉读者为什么,让读者点头、恍然大悟。某些名词听着恐怖,比如“塑化剂”“共生菌”“寄生虫”“辐射”,其实从原理入手,并不难理解、也并不值得我们恐惧;而生活中的烦恼,例如失眠、过敏、拉肚子,了解来龙去脉之后虽然不等于找到良药,也能对处理这些烦恼更加自信一点。

  除了答疑解惑,实际上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告诉我们生活并不肤浅,生活的多彩其实在于读懂每个细节。就算你已经是美容达人,读完化妆品、美白、美容等文章,也会有崭新的收获、发现更多的奥秘;哪怕你已经自诩为生活家,不信小秘方、凡事不求人,也不会影响你津津有味地探究飞机和手机背后的故事,或者女生内衣变迁历史——下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搬出来讲讲,说不定还能获得妹纸赞许的目光

  要说不足,可能因为这本书大多出自果壳网的达人作者,所以语言风格无法统一,整本书感觉有点零散。但这并不是小说散文,也并非严肃学术分析,放在枕边每天一两篇,闲来没事随手翻翻,天天长点知识多点见识,也未尝不是好事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五):个人而言,还是有收获【我读书少,不要笑我

  1食物与头皮屑没有直接影响,真菌的过度成长刺激了头皮细胞,产生了大量不成熟的角质细胞,聚集脱落为头皮屑,偏方对于头屑没有直接影响,头屑去掉的原理本质不变,所以不存在仅仅适用于某一人种的说法,洗头发40度左右为适宜,过热刺激皮脂分泌,过冷影响洗头发效果,人对洗头发水没有抗药性

  2男性脱发,遗传因素,女性脱发,压力太大,药物有效,但有副作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头发的生长.

  3水杨酸:去除角质,用于治疗寻常坐唑疮

  果酸:保湿,去角质,抗炎症,增加一定的紫外线感性

  4美白系列活性成分浓度最高的产品——精华素,每天早晚使用

  5尺寸合适的文胸——避免肩带部分拱起,肩带滑落,允许一根手指从肩带和身体之间滑过

  6人字鞋,雪地靴坏脚,程度不相上下高跟鞋

  7食用胶(水胶体)是天然产物,如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来自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出来,同时大部分食用胶多数是糖类

  8拉肚子不禁止食物,不然会导致脱水和贫血,果汁喝粥都可以,避免浓糖水,牛奶也不可以,酸奶可以,咖啡会间接成为拉肚子的帮凶,喝粥里面最好不加青菜,可以选择萝卜土豆,严重的话还是要及时就医

  9啤酒肚即为腹部肥胖,与啤酒不能做出直接关系的断定

  腰臀比小于0.9为正常

  10不存在楼层扬灰层

  11竹炭对甲醛是吸附而不是吸收,吸收甲醛是植物的防御机制,能吸收但不给力

  开窗通风是最直接有效的选择

  12偶尔打呼噜——休息好,换枕头,气道通畅就好

  打呼噜若一周出现5天为这种情况,即为呼吸暂停的征兆,记得及时就医,平时选择侧卧,肥胖也是打呼噜的原因之一

  13现实生活中影响交通状况因素多而且复杂,绝非加或减一条路可以解决

  14缺钙让肌肉不安分,寒冷加疲劳容易腿抽筋

  算是相当朴实笔记了,本书为科普类短文章,纯记录精华不做多余分析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六):编著的书籍 不怎么有条理

  果壳网的咨询汇编的书籍,关于一些有用的科学知识,头发、护肤、长高等问题,但看过之后好像没记住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篇关于头屑的。

  说得是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讲得太多了,每个内容都是浅尝辄止

  不过看完还是有一个感觉,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常的生活中也含有很多科学的知识。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七):内容比较浅

  这是一本开眼界的书,感觉更适合年龄小一点的读者。因为,对于我,这本书里的好多内容都见过,了解,有些甚至觉得是常识。我买的是电子书,有空的时候快速翻翻,偶尔遇到一些片段认真读一下。而对于小一些的读者,这些内容,作为对生活的认识,应该是不错的吧。

  书里的内容,涵盖了不少,生活里的很多方面。多数文章写的也比较浅,读完的感觉需要更多的拓展阅读不喜欢这种点到即止的感觉。既然是读书了,想要读到原来、来源之类的,会更有受益。而这本书的感觉,更像是网络上的小文章汇总。

  对于生活里的事儿,我们有意无意的总会接触到各种信息,孰对孰错,经验是否可靠,都成了考验我们的重要内容。往往前一天还是这么说的,到第二天就成了另一个说法。我们虽然学会了不盲从,但依旧是盲目的,总想知道的更多,好让心里有底。我们自己的知识有限,靠自己的感觉判断,还是容易想当然,轻易就交了智商税。这个时候,果壳真是给了很大的支持。再回到这本书,感觉,这一类的文章,作为杂志、期刊会更好,因为时效性,因为比较浅。对于过日子,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八):做个“技术控”

  果壳网出品的新书《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终于出版了。书并不厚重,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中的“高科技”,看点颇多。全书四个部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给读者提供了不少生活中不为人所知却极其重要的信息。

  “面子工程”,也就是穿衣打扮,是所有人每年走出家门前都要好好考虑一下的问题。什么样的护肤品更适合自己的肤质,什么样的化妆品会损伤皮肤,什么样的洗发水能把自己的头屑一扫而空?也许这些问题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其实穿衣打扮,并不仅限于外人能看到的部分。虽然高级化妆品涂在脸上,却还想通过打肉毒毒素变得更年轻,这样做安全吗?时尚的瘦腿牛仔裤、高跟鞋穿在身上,却想让自己显得更高,通过手术达到增高靠谱吗?花哨炫彩的外衣下面,如何挑选一件合适的文胸,一条适合的内裤,让自己更自信,更舒适?这些问题也许很多人从来没有深入去思考过。阅读这一部分,当您再次出门的时候,用充满技术含量的头脑打扮一下自己,也许每天都会过得更惬意。

  “胃与辩证的关系”,这可是不仅时下流行,而且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可是在这里,讨论得并不是世界各地的美食,而是我们吃饭的家伙事儿——从唇齿到胃肠。可别小看了这“一挂下水”,不仅能够品尝美食,还可以反映出身体的状态。牙龈出血,未必是吃东西时不小心咬破了;舌头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纹路,或者是舌苔尽失,也许说明你的身体出现了某些严重的问题。当然,在自己的味蕾尝遍美味,胃肠饱满之前,也需要关注一下食品安全问题。“三鹿”、“地沟油”这些明显的危险食品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争议较大的塑化剂、食用胶,还有传说会导致中毒的塑料饮料瓶到底有没有危害呢?读完这一部分,您一定会有一个自己的看法。

  “技术•宅”,这可不是一本如何变成胡子拉碴、满地零食却能造出各种奇妙小玩意儿的技术宅的教程,而是真正的“宅”——房子。选第几层的房子可以又干净又安静?新装修的房子有没有甲醛超标的问题?如何去除屋内的异味?这些问题可是折腾了每一位买新房的人,本书虽然不能帮您吸甲醛,去异味,但是却能告诉您什么方式是有效的,什么是又贵又没用的。如果您憧憬几十年后的家庭生活,您也可以找到会发微博的空调、会管家的手机系统。最后,作为本质的关于“宅”的内容,如果您的另外一半打呼噜,您也能从书中找到些许相关信息,解决一下这个影响美梦的“梦魇”。

  “交通以人为本”,涵盖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飞机故障的时候,机长会跳伞,空姐会发放纸笔写遗嘱吗?防冲击姿势是为了“死有全尸”么?地铁里到底有没有一拍就晕的迷魂药?PM2.5到底是什么意思?骑车有啥好处有啥坏处?在这一部分,一定有令人满意的答复。至于每天上班都会遇到的堵车,其实并不是车多路少的问题,堵车的时候看看这本书,甚至还能找到因为堵车而骂人的症结所在。

  生活中的技术无处不在,想要成为一名“技术控”,从《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开始入门,有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

  生活中充满了“技术”,不懂这种技术的人难免上当受骗。譬如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的时候,如果稍微对食盐中的碘有所了解,就不会发生抢空超市万袋盐的闹剧;而在网络上地铁迷药传闻满天飞的时候,也就不会对乘坐地铁心怀恐惧了。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无论任何年龄,任何工作,《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绝对是一本让您过上质量更好,更有品味生活的入门教材。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九):科技改变生活

  收到果壳阅读的新书《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空中一下闪现的就是“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生活,其实就是过日子,只是过日子给我的感觉更具体而细微。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过日子每天都会接触的小事背后究竟有多少技术含量,包含了怎样的科学原理,或许大部分人都没用心留意过。

  在生活中,我还算是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聊起来生活中的技术含量属我知道的最多。看了《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之后,我才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微小而有趣的细节,蕴藏着科技的力量。

  有一些甚至让我意想不到——套套竟然来自于鱼鳔!穿假名牌竟会牵累到内在自我形象?贯穿于家家户户的下水道才存在不久!

  有些我们平日里常常耳熟能详的内容,不稍作思考还真难以发现不妥之处——啤酒肚不就是喝啤酒导致的吗?家电里的辐射竟然是小小的吹风机最大?腹泻了竟然不耽误吃喝?这都是忽悠人的吧!

  网络中广泛流传的资讯竟然不靠谱?!——“养牛”真的没问题?地铁迷药是逗你玩的?飞机失事前的片刻竟然不需要写遗嘱?

  整本书还真是细致得跟过日子一样,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平日里同样的问题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致。这景致不是浮光掠影,而是置身其中反射出其内在的各个方面。捕捉这景致的也不是一般的镜头,是显微镜,是望远镜,是科技处理过特殊镜头,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镜头,才能真实客观地呈现出生活中这些细节的技术含量。

  翻看着文章,我不禁回想起果壳之前和我约稿的情况,让我体会最深的应该是果壳编辑的认真和负责。虽然并非专业论文,但编辑对稿件的质量要求却很严格。不但文字上要求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在内容上更需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臆造。一篇短短的文章从约稿到发布几经修改,编辑发回的修改稿上标红、批注都清晰明了,对内容上的沟通详细全面,甚至连标点的错误也事无巨细地加以完善。编辑还会对我习惯性的表达做一些修改,让文字表达变得更加丰满和精确,编辑驾驭文字的能力确实要比我强不少。通过一次次的约稿,我不断介绍一些知识给读者,同时我也从中获益匪浅。果壳编辑以“从事实出发”的专业精神对每篇文章都严格要求,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将生活中的技术含量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生活于科技光环下的文明生活,所以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的技术含量。其实只要我们稍稍留心,并不难察觉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改善。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当下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美好。不妨放慢匆匆脚步,在茶余饭后琢磨琢磨生活中有哪些技术含量。我相信大家会惊喜地发现,在这平凡生活的背后,有一片浩瀚无垠的精彩。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五花八门的信息通过各类媒体踏浪而来。如何在眼花缭乱的资讯中获取可靠的信息,如何理性应对排山倒海的流言蜚语,如何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加健康有趣,不妨读读这本《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这本书不但提供了细致全面的解读,更传达了思考和解读的方法。当骇人听闻的信息扑面而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盲目相信,还是冷静质疑,然后再通过科学的方式寻求真相?这质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根据常识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加以思考而得到的。如果有违常识自己又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来解答,不妨先存疑,然后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求证。求证的过程中需要听取各方面的声音,更需要听取科学界的主流声音,还可以征询相关专业的朋友来。当然,这可能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和检索解读文献的能力,有兴趣的朋友空下来不妨试试手,也会给往复的日子添加不少乐趣和光彩。

  在这短短百年间,我们的生活质量因科技一再提高,整个世界因科技连在一起,世界小了,生活好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支撑了我们对更高等文明的追求,也让我们领略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所体现出的人性化。你知道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技术含量吗?你想让你的生活过得更高阶更科学更有趣吗?《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你一定不能错过。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读后感(十):那些GEEK们告诉你的生活

  科普读物里最有名的系列恐怕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了,我小时候还流行过动脑筋爷爷和叶永烈什么的。这些书的编辑方式基本都是自上而下的,比如先设立一个大的主题分类,接着敲定主题下各个小的知识点,内容脉络体系搭建好后,再寻找些实际内容和案例充实每个知识点。类似这样高屋建瓴的编辑方式好处是知识体系比较完善,内容结构和表述语言也比较统一,不足之处就是事先已经给自己画了各种条条道道做限定,不太容易跳出传统“百科全书” 式的思维模式,而且由于内容和语言比较正统,很难勾起普通读者的好奇心,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著名的科普网站果壳网,在最近则汇聚了各个领域GEEK们的写的常识帖, 从自下而上的角度编辑本叫做《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的科普读物,让人眼前一亮,WOW,原来科学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呢!

  这本书的选材与时俱进,且从更加生活化的角度解读了“科普”这个词汇。你可以看到专门描写套套和避孕药的章节,防晒和美白的章节,除甲醛和植物的章节,自行车分类和如何开锁的章节。各为作者风格各异,语气轻松随意,让人在轻松的阅读气氛下,不知不觉走入科普的世界。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告诉我们“有正义感置疑和愤怒不等于正确”。单单通过一些简单的推理和常识,或是干脆凭借些小道消息流言蜚语什么的就界定一个事“好”和“坏”是非常武断的。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对“动车盒饭居然能保存半年”一片怒言,书里面就有专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这其实是一种常用的新型罐头技术,早在60年代就由美军研究出来了。又如现在大家都“听说”购房时要注意不要买“扬灰层”的房子,这个“扬灰层”真的存在吗?空气中所有的漂浮颗粒都是一样的吗?还有,大家从小就被告知(以传言和武侠电影里常常出现场景为证)“有气雾迷幻剂,靠近你给你喷一点就被迷幻住了,最后人财两失。。。”这些以及许许多多流传已久的“据说”,这本书里都将一一告诉你正确的解读。(画外音,署名“严酷的魔王”写的关于路况的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推荐)

  而最让人着迷的是里面几篇好文章中透露出的那种GEEK精神。我特别喜欢署名“天蓝提琴”的家伙写的三篇文章。你是否也想打造个智能的家?恩,好像自己复制几张门禁卡也是可以的嘛。。原理公式不单单是存在在课本考试题上的,动动脑筋,开拓下思路吧,发明创造这些事说不定你也可以做哦。

  本书的不足之处来自于之前所提到的“自下而上”编排的方式,知识体系不够系统,语言不太统一。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能列入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满意图书的清单了。剩下三本是《如何成为一个怪物》、《送你一颗子弹》和《毛姆读书随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