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2018-03-03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瓦尔登湖》读后感10篇

  《瓦尔登湖》是一本由(美)亨利.梭罗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登湖》读后感(一):好想去湖上吹吹风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它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象你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里他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爱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时光。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同在消融。我亲眼目睹,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宫里一样。生活得如此开心又如此满足

  ——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人说,要多和一些生活态度积极的人相处生活会过得快乐一些。所以,极度灰暗的时候,我找出了这本《瓦尔登湖》。

  湖上吹来的轻风湖面照映的浮云,是不是还有远处悠扬的笛声?

  而是不是看看书,风雨就会过去?风雨过后,会不会有美好天空?生活还是需要信心,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见笑容,但愿你离后每一梦,不会一场空,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瓦尔登湖》读后感(二):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

  《瓦尔登湖》(Walden,or Life in Woods)一书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记述自己在瓦尔登湖畔两年隐居生活的一本自然随笔集,该书出版时由于当时的美国文坛是以小说主流格局,在作者生前一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它的价值直到20世纪才逐渐为文坛所重新认识,并陆续被译成多种语言。该书于1945年经著名翻译家徐迟先生介绍到国内后,开始中国的读者所熟知与喜爱,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出版社的不同版本相继问世。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小镇,183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由于感情上的挫折及兄长去世等一连串打击,1841年起他辞去教职转而专注写作。1845年的美国独立日这天,梭罗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尝试,他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这片土地归属于和他亦师亦友的美国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的名下,根据梭罗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的记述,木屋的搭建都是梭罗亲力亲为,整个造价为28.175美圆。此后,梭罗就开始了在这片林中湖畔离群索居自食其力的一段隐居生活,日日与山光水色相伴,夜夜与虫鱼鸟兽为邻,享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远离工业文明聒噪的恬淡生活。

  1847年9月6日,梭罗结束了这段为期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康科德小镇,过起了斯宾诺莎式的闭门著书生活,并于1854年出版了《瓦尔登湖》一书。此后梭罗积极参与到美国的废奴运动中,因为不幸感染肺病,梭罗于1862年5月6日去世,时年44岁。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在林中的隐居生活,就连自己的生活费用等都一笔一笔非常细致地一一列出,书中的大量篇幅都是关于湖中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的观察记录生动描写,这使得该书一度被许多人看成是一本关于隐居生活的全记录,甚至曾有人撰文考证梭罗是个“假隐士”因为他隐居期间经常去参加爱默生家的晚宴并大快朵颐,并据此斥其矫情、虚伪等,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瓦尔登湖》一书被广泛误读的尴尬

  《瓦尔登湖》描写的固然是作者本人的隐居生活,但梭罗绝非是陶渊明式的祈望借隐居来逃避现实、忘却失意文人,他其实是一个入世精神非常强烈的作家,他选择隐居并非是在排斥现代文明,恰恰相反,他对现代科技本身是持肯定态度的。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反思的是人类对现代文明的迷恋与放纵,在那个工业文明日益毁坏自然世界时代,梭罗感到人们内心所坚守和信仰东西越来越少,人们正沉迷在对纯粹物质享受追求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画卷已经被人类所淡忘。正因如此,在语言看似平淡无奇的《瓦尔登湖》一书里,“寂寞”、“春天”、“冬天的湖”、“禽兽为邻”这样的标题总是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原始而久远的情愫简单甚至是简陋的生活也许能让我们失去一些感官上的享受,但未必不能让我们收获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一晃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梭罗当年提出的工业文明与自然和谐相冲突、人类的欲望限制膨胀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日益加剧,正因如此,《瓦尔登湖》一书不但没有过时,现在读来反而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地球年代,人类的足迹几乎无所不至,象梭罗那样的简朴隐居已经是不可能事情。但在劳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中之后,开一盏台灯,泡一杯香茗,在案前翻读两页梭罗的宁静文字,也许可以让我们的内心获得几许暂时的平静,在文字中守望一方心中的瓦尔登湖吧。

  2003-06-07,南京

  《瓦尔登湖》读后感(三):整体

  1. 国家不应该用高楼大厦来给他们自己树立纪念碑,为什么不用抽象的思维呢?东方的全部废墟,也绝不比一卷《对话录》更可赞叹!

  许多国家沉迷在疯狂野心中,要想靠留下多少雕琢过的石头来使他们自己永垂不朽。……一件有理性的事情,要比矗立一个高到月球的纪念碑还更值得流传。

  总的代价大于实际虚荣源泉。52-53页

  2. 一个王子流落民间,他便以平民对态度生活,当一天他的父母找到他告诉他王子的身份,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开始以王子对心态生活和看待生活。所以,生活是什么样子跟自己用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自己直接相关。

  《瓦尔登湖》读后感(四):循规蹈矩大人们和嬉戏儿童

  从百叶窗缝隙中流进来的光线,在百叶窗完全打开以后便不再被记得了,没有一种方法,也没有一种训练可以代替永远保持警惕的必要性,能够看见的要常常去看。不过我们不慌不忙而且聪明我们会认识为有伟大优美事物,才有永久的绝对存在。琐琐的恐惧和碎碎的欢喜不过是现实的阴影,现实常常是活泼崇高的。由于闭上了眼睛,神魂颠倒任凭自己受影子的欺骗,人类才建立起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轨道习惯,到处遵守它们。其实他们是建筑在纯粹幻想基础之上的,嘻嘻地生活着的儿童,反而能反而更能发现,生活的规律和真正的关系胜过了大人,大人不能有价值地活着。还以为他们是更聪明的。因为他们有经验,这就是说他们时常失败。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些一往的例证以及其应用呢。对于一个哲学家,这些被称为新闻的,不过是瞎扯的,编辑和读者就只不过在喝茶的长舌妇。然而不少人都贪婪地听着这种瞎扯。什么才是新闻,要知道永不衰老事件,那才是重要得多的。卫大夫派人到孔子那里去,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子曰:使呼,使呼。谎骗和谬见已经被高估为最健全的真理,现实倒是荒诞不经的。如果世人只是稳健地观察现实,不允许他们自己受欺骗受,那么,我们用所知道的来譬喻,生活就好像一篇童话,仿佛是一部天荒夜谈了。如果我们只尊敬一切不可避免的并有存在权利的事物,音乐诗歌便会响彻街头。

  《瓦尔登湖》读后感(五):愧对梭罗 愧对《瓦尔登湖》

  愧对梭罗 愧对《瓦尔登湖》

  引用译者在译后记中对《瓦尔登湖》的评价——“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 “本书内也有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精辟,具有启发性。这虽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至今还未失去它的意义。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我们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似乎这本书忽然又不那么可爱可喜了,觉得它什么好处也没有。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地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觉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处辨不出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但是很遗憾,虽然我读此书时也是在作者所言的“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但由于明日就要启程回家,时间仓促,我实在来不及细品,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完全感受到作者以上所说的情境,而只是产生些许隐约的体会

  作者撇开金钱羁绊,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一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并将其对此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记录于案,遂有此书。而这本凝聚其两年心血思索的书,我只用6、7个小时就将其读完。而且很多篇幅我都是目光游荡、心猿意马、浮光掠影而过的,像某些人看电视剧不用脑一样,我当时也是没用脑仔细思考,而只是单纯地用眼睛阅读。所以与没有读过此书的人相比,我非但没有优越感,反生负罪感感觉自己是在以一种更加危险方式亵渎此书,所以不免抱愧于心。

  但这样不甚理想的阅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作者文本的特点决定的。作者所处时代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起始阶段,而资本主义野蛮机器的运转是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依靠的,所以不可避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加之旧的道德观念土崩瓦解,新道德观未能及时建立,所以导致世态浇薄,人心不古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这也不难令人接受。从现在的观点看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个人与其抗拒是毫无效果的,充其量也只是螳臂当车,无碍其进。而作者却痛心疾首椎心泣血,对于资本主义文明视若无睹,而对其所带来的种种副作用“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虽然作者在书中大肆宣称“我本可以强悍地抵抗一下,多少可以有点结果的,我本来可以疯狂地反对社会,但我宁可让社会疯狂地来反对我,因为它才是绝望的那一方。” 但结果明眼人都知道,这种矛盾的结果他选择了屈服。或者说得好听点,选择了“明哲保身”,不受资本主义文明肮脏的玷污。一个当时接受过优秀教育高级知识分子满腹经纶,却无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更无法将知识转化为Money。因自身境况所限,怀着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仇恨、鄙视和厌恶,草草地收拾了行李,手拿板斧,来到了瓦尔登湖,开始了一段远离世俗尘埃,接近原始人状态的“还璞归真”的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清新自然,纯洁智慧的文字。

  但是反观现如今,这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一个商业大潮汹涌的时代。太快的节奏和太多的诱惑飞流直下三千尺”,早已令人难以潜下心来走进文字,坚守书斋。更遑论回归自然,“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对于作者超凡脱俗行为我们只能表示感叹钦佩,向往而不会想去实践。就像我们口口声声喊着学雷锋一样,除了口号外,没人会真的身体力行。所以欲想出世入世,不一定得真正实践,读点此类文字足矣。

  再说本书内容。除了前三篇文章处处闪耀智慧光芒,时有警醒顿悟之语外,其他的部分鲜有可观。因为对日常琐事的描绘如果没有思想性的话再怎么精细准确,对我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现在我已经没时间,也没耐性通过作者的文字了解其纯粹的隐居生活。可能由于这潜在的“功利性”,我至始至终无法感觉到作者在一些寓言中隐含的人生体悟与深刻哲理。这点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除此之外,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也出乎我意料。读了不少外国的书,没见哪位作者能够如此随意地将孔子孟子语录信手拈来以佐证其言。即使是伏尔泰,虽然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赞不绝口,但似乎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也是一知半解,这从他的《风俗论(下)》下中引用中国历史资料发生愚蠢错误就可知晓。而生在大洋彼岸与中国相隔往里的作者竟可以整句甚至整段地引用《孔子》、《孟子》这使我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中等知识分子颇为汗颜。因为许多在我看来纯属陌生。但作者最大的失误我想就是没有读老子同志的《老子》或者没有读到《老子》中这样的一句话——“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否则何必费那么大力气跑到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去“隐”呢?

  2007年1月29日14:48

  《瓦尔登湖》读后感(六):也想说说这本书

  我在西安大差市的旧书店买到这本书。当时只是为了书名而买下。我希望它是一本描述逃避和孤独的书。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简朴生活的书吧?教人学会把生活中的琐碎离开,剩下纯粹的享受生活的心情。

  我还是没能把这本书看完。作为一个特俗的人,我还是希望我的人生是积极的,就算我所追求的东西都终究会没有意义。那我也不希望自己在获得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之前就放弃追求。究竟它有没有意义。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求证的过程,有没有意义只有自己知道。

  听很多朋友都介绍这本书。我也打算把这本书再继续看完。谢谢。

  《瓦尔登湖》读后感(七):梭罗的隐世哲学

  梭罗的《瓦尔登湖》闻名已久,据说是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一直都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看看,直到不久之前慢慢翻阅了一些,不免大失所望。

  他的《经济篇》我看了两章不到,就从刚开始的欣赏转向了怀疑,批判,最后到了抬杠的地步,以至于读不下去了。

  梭罗在《经济篇(一)》里说:

  在目前时代,在我们国内,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只要有少数工具就足够生活了,一把刀,一柄斧头,一把铲子,一辆手推车,如此而已,对于勤学的人,还要灯火和文具,再加上儿本书,这些已是次要的必需品,只要少数费用就能购得。

  他的意思是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累赘,回归生活的本质。且不说他把手推车归为生活必须品的让人难以理解,我在想如果大家都选择像他一样的生活,那刀、斧头、铲子、手推车、灯火、文具还有书又是由谁来生产的呢?况且他所说的少数费用又是从何而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有人给他提供这些生活的必需品,或是替他交人头税把他从监狱里赎出来;当在瓦尔登湖呆不下去的时候,他可以回到大哲学家爱默生的家里,继续住下去。

  而且他的这种想法也算不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有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断章取义可以理解为这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一些基本的东西演变而来。就生活用具而言,也有一些最基本的,但我估计二人在最基本的东西的选取上会存在分歧。庄子的《天地篇》中有老翁抱瓮灌园,为梭罗做出了榜样。他们二人的思想已经比梭罗更进一步,将生活中的机巧和人性和大道联系起来。而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一百多年以后,有一个叫王怜花的年轻人,也从古金的武侠江湖中领悟到了用减法生活的处世哲学,殊途同归。

  在《经济篇(二)》里,梭罗对于一个商人的生活有如下的描述:

  如果你的生意是和天朝帝国往来的,你得在海岸上有个会计室,设在某个撒勒姆的港口,确定了这个就够了。你可以把本国出品,纯粹的土产输出,许多的冰、松木和一点儿花岗石,都是本土本乡的地道产品。这一定是好生意。亲自照顾一切大小事务;兼任领航员与船长,业主与保险商;买进卖出又记账;收到的信件每封都读过,发出的信件每封都亲自撰写或审阅;日夜监督进口货的卸落;几乎在海岸上的许多地方,你都同时出现了似的;——那装货最多的船总是在泽西岸上卸落的; ——自己还兼电报员,不知疲倦地发通讯到远方去,和所有驰向海岸的船只联络;稳当地售出货物,供给远方的一个无餍足的市场,既要熟悉行情,你还要明了各处的战争与和平的情况,预测贸易和文明的趋向;——利用所有探险的成果,走最新的航道,利用一切航海技术上的进步;——再要研究海图,确定珊瑚礁和新的灯塔、浮标的位置,而航海图表是永远地改而又改,因为着计算上有了一点错误,船只会冲撞在一块岩石上而至于粉碎的,不然它早该到达了一个友好的码头了——,此外,还有拉·贝鲁斯的未知的命运;——还得步步跟上字宙科学,要研究一切伟大的发现者、航海家、探险家和商人,从迦探险家饭能和腓尼基人直到现在所有这些人的一生,最后,时刻要记录栈房中的货物,你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上。这真是一个辛苦的劳役,考验着一个人的全部官能,——这些赢利或损失的问题,利息的问题,扣除皮重的计算问题,一切都要确实数字,非得有全宇宙的知识不可。

  在梭罗所处的时代,现代的企业管理还没有成形,所以他对于一个成功商人的理解是一个全才,而且需要辛苦的劳作。尽管如此,我甚至怀疑梭罗是否体验过或者近距离观察过一个商人的生活。因为他对商人的这一番描述,完全像是一个他臆想出来的形象。

  梭罗喜欢孤独,所以他曾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住了两年,但这是在心上人艾伦离开,哥哥约翰英年早逝之后,所以不免带有一些逃避尘世自我封闭的意味。梭罗在瓦尔登湖过了两年隐居生活,仿佛佛家的坐禅,寻求内心的平静安宁。但是这种虚无的寂静是否能带来内心的安定很让人怀疑。《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和俞秀莲有一段对白:

  quot; 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

  “你得道了?"

  “因为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办法再继续。有些事..我需要想一想 .”

  “ 什么事?”

  “ 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

  最后李慕白死在了碧眼狐狸的毒针之下,临死之前,他放弃了炼神还虚的机会,对俞秀莲来了段最终的深情告白,这样的李慕白比一个长生不死的剑仙李慕白更让人欣喜。我想梭罗也是有放不下的事,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城市。

  梭罗的隐只能算是小隐。古人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里的隐,并不是逃避人世,而是回归内心的宁静,不随波逐流,和光同尘。小隐者如竹林七贤,避居山林,寄情诗酒。中隐者如《刀锋》的主人公莱雷。在经历了漫长的阅读、思索和寻求后,莱雷选择了做一个出租车司机来安度余生。而能达到大隐的境界的人寥寥。大抵是位居高位,在权利,金钱,美色的诱惑下,能守住本心何其艰难。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还当过皇帝的老师。但是据宋人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记载,朱老夫子“引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与官所,则与偕行,谓为能修身也,得乎。”后被人弹劾,这个老流氓赶紧上表请罪: “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传为天下笑谈。而《天行健》里的楚休红从百夫长直到三军统帅都能信守“兵凶战危”的用兵理念,不妄动刀兵。在残酷无情的战场了经历了这么久,却没有因杀戮而迷失本性,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的佩刀上的刀铭:唯刀百辟,唯心不易,为他的这种坚持做了绝佳的注解。另一个则是《天龙八部》中的无名老僧,无论是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人,还是第一大派的掌门,都能无改内心的宁静修远。他们可谓达到了大隐的境界。

  梭罗最终有没有找到内心的宁静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他回到城市后,积极投身于废奴运动,直到因肺病辞世,这件事情做的比他写的这本书漂亮的多,也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以后有时间且心情好,可以考虑把这本书读完,然后来个否定之否定也不一定。

  《瓦尔登湖》读后感(八):唯心远而地自偏(含补注)

  自古及今,“归隐”这一词眼,向来引发世人连番遐想。这个包涵太多主观意念的动作,每每谈及,总有种引人入胜的难尽力量。彼此作为大自然的子民,结庐而居于辟野,似是在呼应大自然的召唤,恰而寻找到了自我内心的自留地,以及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模型。

  然结庐之举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其影响也仅仅停留在如此表层的遐想而已。虽说直截用“物欲横流”来否定这个社会,显然太过武断。然这个唯物主义凌驾于唯心思想之上的价值体系,人类是否依然能够塑造起,彼此的端然。

  同是哈佛学生,比尔·盖茨选择了立足聪慧,经营特长,终究富甲全球。梭罗告别哈佛后,年未逾三十岁,仅手持一把斧头,便孤身潜入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他曾有过一句耐人咀嚼的文字:“我喜欢走路,它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得先挣够路费才能成行。”简约的语言表达,却将这个生活开拓者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我曾翻阅美国地图,试图在其间确认瓦尔登湖的位置。在最新版的地图中,我终于寻找到了梭罗的家乡康科德镇。但无论如何,我无法再找出瓦尔登湖的方向——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正也是梭罗,将这个小湖泊推向了世人的眼眶。然这个看起来酷爱行走的青年,脚步所及之处,也仅仅就是这片方圆——据记载,他从未离开过康科德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然而他却将那片天地走得彻底,走得广阔。于是在他心中,那里虽狭窄,却绝不狭隘。而这显然比时下不少自诩的旅行家、在无尽的走马观花之后、欣喜于自己总结出的一份“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要有价值得多——旅行家们或许能够读懂每一个地方的地图,却无法如梭罗一般,读懂其中哪怕是一个地方的一片树叶的沟沟脉脉,抑或春夏秋冬。

  我从来不试图给梭罗以及他的作品敲下一个定位。自然有文学理论家将之归属于“自然作家”之列,然我却向来难以这样认为。死板的定位无疑将他过度平庸化了。不少东西,都不仅仅局限地反映出它的本身而已。梭罗便是这样,他的价值,显然超出了那几册在他生前从未引人关注的作品札集。他是一个开拓者的形象——他开始寻访并建设自己独立的精神取向,他尝试向世人彰显他所意识中的、生活的极大简单。

  书中,他描写到,他的工具仅有一个斧头,但他很快便造好了一座坚实得足以避风挡雨的小木屋。原来,找着住的地方,是那么简单。随后,这间木屋的前后填充了他自种的蔬果地。原来,填饱肚子,是那么简单。再后,他不定期地用这些收成去和村民物物交换,原本空旷的屋子由此装点得颇具姿彩。原来,构筑起一个心灵的港湾,还是那么简单。

  这一点,正是我所见的、梭罗与陶渊明不相似的地方。陶渊明如此沉浸于对生活的幻境。他的清高孤傲,落落寡合,不是世间每一个人能够企及的。但之我见,这其间,却缺少一种源于心境底部的朴素与淡泊。而梭罗则不然,他明确自己简朴的生活所需,并用自己的双手却为自己尽可能简单地创造出这些。从而腾出时间来,坐在湖畔,畅然呼吸,定神观察,贴身倾听,沉静思考。老子便曾这样说过,道,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或既是唯心,又是唯物。二者绝不可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由是,纵观阅读全书的过程,梭罗在我的印象里,已不再那般强调“避世”的概念。梭罗来到湖畔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余两天——他仿佛为自己掐准了秒表一般,准时告别。他能意识到自己何时不再需要继续地沉寂,于是,“到时候了,可以走了。”正如这个有趣的人,在来到湖畔生活之后,倡导“公民的不服从”,参与反对奴隶制,参与反对他的祖国侵略墨西哥,甚至因此被捕;也试制过“一种新型铅笔”,但在铅笔可以开始给他带来利益时,他又立马不再继续干这事了……一句“可以走了”,才使自始至终的湖畔生活统一地联结成一片,而且句号完满——还是那么简单,而没有造作和伪饰,也没有对生活的消极。而这恰是《瓦尔登湖》这部著作的本质、关键,以及可贵。

  凡用心者,皆能动心。惟独拥有真实的沉静,方才可在文字的走向中表露出清新与惬意。在这方面,《瓦尔登湖》是一部难得的作品。它的文字实则还不仅局限于单一的清新而已,其间却也有一种写意的思辨力量,经得起推敲,耐人寻味。一直以为,物我相观,是述景文字的至高与精髓。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的意蕴格外到位。

  一个晴天,作者坐在他独特的木桩上,看“湖阔凭鱼跃”。如此动态之景,在作者笔下,却是那样静谧。他写道:“…仿佛那是源泉中常见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起伏的呼吸。那是欢乐的颤抖,还是痛苦的战栗,无从分辨…”。这里有纯正而丰富的生命体验——它在作者笔下彰显得如此彻底。而这般生命力,或许也不仅局限在景物本身罢。它似是作者的影射体——作者是它的实象,它映衬出了作者的内心。

  正是如此,这个小泊之于作者,又多了一分“镜子”的功能。作者透过瓦尔登澄澈的湖面,读到了他的天性和价值趋向。于是他这样写道:“…那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能测出他自己天性的深与浅。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其实,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是否都需要这样纯清洁净的“大地的眼睛”,在其间返观内心,探望、找寻并发现着自己。

  由是,对这样一个简约而不平庸的小湖,作者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他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富于表情的姿容…”。这是起兴的抒发,却不仅是白描。瓦尔登不仅是瓦尔登,她深层地代表了作者意想中沉古的生活方式。《瓦尔登湖》出版,引人入胜地流芳百年。有人说瓦尔登湖由此因他而闻名,然我却更愿意相信,是作者因瓦尔登湖而成就。那片滋润了他的湖水,已经成为他记忆中沉淀下来的感愫。

  时下,愈来愈多的行者偏爱荒乡僻野。走得愈是偏远,觉得自己的旅程愈有价值。其实,真正的融入自然,不是单纯以距离计算的。一味的豪情与形式主义,不是真正深入的希冀与追求。而更可贵的,则是行者与自然的将心比心。毕竟,地偏无从心自远,唯有心远,地自偏。

  三月下旬文

  ----------------------------------------

  补注:

  三月下旬,有过一段格外忙碌的日夕。待自己沉静下来,便写下一篇书评,关于这册美丽的书籍,《瓦尔登湖》。一时的决意,在周四前一天夜里,几近凌晨,却也一直持续到一点多。

  忆起书影音评的高峰期,距今已是十个月左右的时间了。现在谈起那时的文字,笔法难掩稚嫩,但却成为了宝贵的根基——那时还没开始撰写blog,它们便是文字风格积淀的源流。现如今,笔法虽逐渐成熟,却或由于许久不涉的缘故,又使文字运用难以并之、得心应手起来。

  不知为何,长久不写这方面的论述文。不知是本就不喜睐,还是学会了尊重:害怕自己肆意的论述,玷污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又或都不是,恐只是失去了语言上应有的犀利,和阐明问题的透彻——而一旦无法在论述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而只是他人观点的排列组合,那便是徒劳无功。一名写作者真正的跨越在于,作品是通过旨意和思想,而非仅通过文字的走向,震慑读者的心境。如是,我远未曾达到。

  于是或许只能如现在,在这里写下这些札记,仅此。

  -----------------------------------------

  http://bokai.yculblog.com/post.1685547.html

  http://9.douban.com/subject/9006328/

  《瓦尔登湖》读后感(九):这是一本静静的书

  这是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书,现在还会不时把他放在枕边,品尝其中的经典段落。梭罗独自在静谧的瓦尔登湖边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独自耕作、独自盖房.......他仿佛生活在世界之外,远离尘世的喧嚣。

  然而我却认为这都是幻象。他有伙伴——他养的小动物,他房子周围的野生动物邻居,甚至森林里的每一棵树,湖里的每一条鱼......一切森林里的生灵都与他的心灵热切的交流着,仿佛它们是他的家人,又仿佛他是它们大家庭里的一员。

  梭罗在这个家庭里思考,外面的世界都装在他的心里。

  《瓦尔登湖》读后感(十):林麓薮泽,心之所往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本书写得好,未必是它教了我们什么道理;相反,往往说的道理是我们本就知道的,因为只有那些我们认同的才会让我们敬佩和崇拜。

  这本书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我一直很向往在深山里隐居的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大概也只能在退休之后才可能有胆量说要去体验一下的,因为似乎人生还有很多责任和担负的呢。

  最早听说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吴老师推荐的。说是本好书,不过我们的年纪估计不会喜欢。当时节选的好像是描写湖的段落,印象不深了,大概就是觉得外国人真是无聊,写个湖还能写一本书。同学间经常学吴老师说话的语气,却也未曾把这些话当真。

  前阵子在手机上下了这本书的电子书,也没看出什么趣味。后来不小心删了,也就不知道看到什么地方了。

  后来在图书馆又看到了这本书,想想挺薄的适合携带就借了来。不得不说,这种书看实体书和电子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电子书很容易盯着进度的百分比,想着快点看完,匆匆就翻过去了。而拿着实体书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写得确实好啊!

  别人对我介绍这本书的时候,都是说这是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深居简出的生活。这样的描述自然不会让人有什么很想看的冲动,但我看完之后,如果让我介绍这本书,我似乎也只能这么说。然而如果这只是本教你怎么造木房子的房子,大概也不会有什么趣味了。因为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作者的想法。

  都说要“听其言观其行”,但有时候,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并没有多大差别,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思考方式。了解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对环境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我看来这也是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正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不用看几页就能明显感受到作者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当然,我并不是说一个向往隐居生活的人就一定比功成名就者来得高明,正如书中说的,每种生活各有不同,并没有哪种生活优于另一种。“非到我们失去了世界之后,我们才开始发现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处境,并且认识了我们的联系之无穷的界限。”

  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在一个人迹罕至而又风景优美的林间湖边驻足,我很希望能够在那里常住下来,看看书,想想人生,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