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7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0篇

  《瓦尔登湖》是一本由[美] 亨利·戴维·梭罗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登湖》读后感(一):《死亡诗社》·海子·梭罗

  把我的作业贴上来……hoho~~

  《死亡诗社》·海子·梭罗

  I went to the woods

  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h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这首诗,来自梭罗,也来自《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我是先看的电影,后读的梭罗。看电影时候我知道了梭罗,读梭罗的时候,我想起了《死亡诗社》,就像是在书中读到了一样

  在校园中漫步,每每都会走向未名湖畔,也许会觉得颇为俗气,但没有人不能承认未名湖畔带给人的那种感觉,似乎是怅然若失,似乎又是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好说。我想瓦尔登湖之于梭罗,梭罗之于《死亡诗社》,死亡诗社之于我,都像那未名湖之于每一个北大学生一样,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离开这个园子的人。

  在中国,和梭罗的这本书有着最密切联系的徐迟先生说,“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我当时买的也是徐迟的译本,红色的皮子,装订的很精致,拿在手上就有一种想阅读的感觉。但就像在序文里说的一样,当心中满是喧嚣的时候,永远体会不到梭罗那样的宁静恬淡、充满智慧,只有等到夜深人静秉烛夜读,才会真正体会到梭罗的智慧,才能体会到一个孤独的人内心迸发出来的感情。就像海子在他的诗句里写到的一样——《梭罗这人有脑子》。

  因为是读书报告,所以说出来的话可能不是很有逻辑,只是任凭自己的感情随意奔跑而已,而且我觉得梭罗这本书带给我的也是这样一种感觉。其实读完《梭罗这人有脑子》,还是很让人崩溃的,据说海子卧轨自杀时身边带了四本书,《圣经》《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以及《瓦尔登湖》。或许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个在今天看来很受欢迎实际生活孤寂之中的人,即便没有生活在同样的时空当中,依然能有着不一样的共鸣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梭罗,理解海子,理解《死亡诗社》。无论是读了他们之前,抑或是以后。或许读过之后,我更加迷惑了,更加不解了?也许这才是最后的答案。梭罗,让平时的一件件小事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神奇,让普普通通的事情变的普通而又洋溢着智慧。读书的时候感觉是时常变化的,经常会感觉完全读不下去,但突然又会像碰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似乎一下子勾起了我那么多美好童年时候在草丛树林里玩乐的记忆,读着那些美丽的给大自然的描写,幻想着驰骋在广阔地方……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了。说说了解的梭罗吧,大部分是读书之余,在网上搜索到的材料,还有一些是书中的注释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个梭罗。康城(Concord),诞生了这样一个人;哈佛,毕业了这样一个人;爱默生,支持和帮助了这样一个人;瓦尔登湖,造就了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诗人,倘使他那些描写足够的美;是一个哲学家,倘使他的那些话足够的晦涩难懂;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先验主义者,甚至政治运动者……我很想重新塑造梭罗这样一个形象,不只是经验之中,字里行间的那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而将他表现成为站在我的眼前,活生生的一个人,但似乎很难。我能找到的梭罗,似乎永远都是那个孤独的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诗人,即便他身处闹市,即便他向《日晷》投稿发表种种言论,即便他如何的靠近社会,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已经没办法改变心目中的梭罗仍是那个远离尘嚣,安安静静,孤独生活着的梭罗。这个人似乎不能太讨人喜欢,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似乎看起来木讷,但实际上充满了智慧。

  说了这么多,能概括梭罗的还是只有一个词——孤独。

  允许我继续我蹦跳的思路,重新回到《死亡诗社》,无论是电影还是剧本,当我回忆起那勉强可以称得上湖的水洼,瓦尔登湖就顿时冲进了我的思绪。尤其是看到暮色徐徐,几只水鸟从水面掠过,里面的主人公就要去进行刺激而又新奇,但实际上是追寻曾经孤独的人的脚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才是震撼的,唯美的。

  我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梭罗的这几句话出现在了《死亡诗社》里那本书的扉页上。读书之余,在网上翻阅资料的时候,有机会视觉上见证了梭罗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那里的天空,土地,绿色,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一张张照片,加上脑海中的文字,印象中的梭罗,海子的诗,《死亡诗社》,已经足够支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内心的感觉也在发生着无数次的变化,很微妙。时而觉得千言万语无法说出,时而又会觉得语句匮乏到了一种地步。不知道为什么,一本书会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就像在读他一样,多少次拿起了又放下,多少次觉得无聊但事后又会滋滋有味,多少次引起那曾经的回忆,还有美好的未来……

  这才是梭罗的伟大之处,他能让每一个读他的人从那简单的故事以及生活的琐碎小事里真正体会到读者自己的故事,实际上,我们读《瓦尔登湖》,其实就是在读自己,读那个平时不为人知,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己。

  阅读远没有尽头,我们需要的,也许仅仅是一个孤独的自己……

  http://dittoli.bokee.com/6680754.html

  《瓦尔登湖》读后感(二):经济自由

  有一次协会聚会,聊起经济自由之后各自的打算。勇哥打算开家书店,书架上摆的全是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在乎生意好坏,只求能够与兴趣相投之人交流读书心得;皓姐不想再从事技术工作,她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呢,打算先把世界各地游览一遍,然后凭着热情不爱束缚地从事专业内或专业外的工作。

  但何种程度才算是到了经济自由呢?年薪几十万,有房有车,经济自由了吗?姑且不论这需要多久能达到,但在我们心中,真的有为经济自由定下一个度吗?也许今天我们定下了经济自由的度,达到之后却又想追求更多,于是永远处于追求之中,永远达不到经济自由的状态,永远也做不了我们打算在经济自由阶段想做的事情,而从事这些事情,真的需要所谓的“经济自由”吗?

  梭罗在瓦尔登湖旁边自己动手建了一座小屋,亲自动手耕种,发现一年只需要很少的劳动就能换取生存所需,剩下的时间他用来感受自然、读书、写作思考,写出了经典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于我而言,提倡了一种降低物质需求观点人心应该平静淡泊,而不是随从追求着无穷尽的时尚。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更自由,只不过我们被外在的物质迷惑了,将自己牢牢束缚在有限的可能中,习惯于在喧哗中寻找快乐

  “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那么你将获取更大的自由,不再单纯寻求物质上的满足,也更加清楚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充分迸发生命的激情。一些绝症患者怀着这种心态去生活,做出了令人赞叹甚至难以置信成绩,其中的一些人凭借这股激情活得比医生预计的生存期长了许多。对于常人来说,当然不必要走向如此极端,但好好感受生活,却是应该而且必须去做的。

  《瓦尔登湖》读后感(三):心随我动-读《瓦尔登湖》

  1845年到1847年间,一个叫亨利大卫梭罗的人独自一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的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 、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对此梭罗写道:“我认为瓦尔登湖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不单是盘算过它的铁路运输和贮冰的行业,它还能提供多种便利条件。瓦尔登湖可是一个优良港口和基地。你不需要去填平如同涅瓦河畔那样的沼泽,尽管你到每一处都要奋力开拓。”

  蓝色湖水颜色,映在书的封面,加上巨大标题,心似已在湖边。纸的质地很好,图片也很漂亮。但不知梭罗的文字魅力能否将我这颗封闭的心带向远方。

  我们活着。但我们活在何处?我们为何而活?梭罗的文字带来了田园意境。但梭罗与田园诗人陶渊明显不同。陶渊明像一位隐士,仕途坎坷或是看破红尘。而梭罗不同,他在7月4日那天来到瓦尔登湖,他说是巧合。

  把家放在山水之中,外面的山水便不复存在

  在一个世外桃源,并非所有的书卷都如它们的读者一样愚不可及的。那些还没学会阅读古代经典名著原文的人,对人类历史知识一定知之甚少。译文永远都达不到原著的水平,就像反比例函数双曲线一样,无限接近坐标系,却永远都达不到。我们须端坐一隅,趁我们最为警醒的大好时光去凝神阅读。

  当文字难以表达时,我们还需要语言,用耳朵来读的文字。当你全身心放松时,就会听到钟声。这钟声沿空气传来,变成了动听旋律,它与林中的每一片树叶和松针窃窃私语后,又变成了一种回声。

  而真正的天籁之音是一种灵魂音乐。而猫头鹰悲怆的叫声,颇有英国诗人本琼生的诗歌韵味

  无论何时在林中迷路,都很惊险,刺激得令人念念不忘,这是都市所不能给予的。

  湖,一片蓝色的水域,天鹅的栖息地。瓦尔登湖以深邃清澈闻名。在多少部已遗失的部落英雄史诗中,瓦尔登湖是他们的喀斯塔里亚灵感之泉。

  我并没有在梦乡,让一行诗显得荣耀,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天堂。我是他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瓦尔登湖》读后感(四):逐心而读

  这本书帮我审视灵魂的孤独,这是内静平和的孤独。曾经,在自习室自习时,会带着它。临睡前,也会翻开它。

  喜欢梭罗的思想。之前读的王小波,印度人生哲学乃至自由主义的哈耶克,都间接地促就了对梭罗的认可。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个人都要着力成为自己,而不是兄长或父辈。听到另一种鼓声,走另一条路。

  梭罗注定是异类,即使在这个时代。即使我们读他,喜欢他,欣赏他的思想,但不表明我们愿意,可以,能够,如他所倡导的那样生活。但他无疑是拥有强大心灵能量的那一类人,

  梭罗探讨了人生的另外可能性,不是劝大家一起去伐木盖房邻湖而居,推而广之,不是号召大家都放弃安逸城市工业文明转而去拥抱自然。许多人因为知道这本书的斐然地位而急忙找来一读,招致读不下去的结果。我以为,是年龄、心性的原因,使得对这本书少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喜

  喜欢热闹烟火气的孩子、非孩子们,不容易读下去。梭罗过于严肃,对内心世界挖掘得深,热闹的东西比较拒绝深度,或者说,比较拒绝这种以灵魂的深代替现实生活的缤纷的做法。他还多有隐喻,显得晦涩,更加增加阅读的难度。而且,即使在我们的时代,梭罗还是另类,普罗大众不那么容易接受他的思想。比如他畅游大地,不去承担人生责任(获取名利回报家族学业资助)的行为就让一般人难以认可,甚至不齿。对工业文明的排斥也让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与便捷的人们不能理解。

  作者真诚地写一本书某种意义上是为了选择他的读者。梭罗最开始也说了,这本书也许对贫寒的莘莘学子特别适合。这本书更适合内向度的人群。当一个人内心的自我足以与外界舆论暴君抗衡时,足以说明他内心力量的强大。而逐心而走的人,过的是最有存在意义的人生。梭罗勾画的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自然中的一虫一树,无不是奇妙宇宙,隐喻着更博大的世界。这本书的影响巨大,不用多说。倘若梭罗仅仅为了完成个人的人生责任去追名逐利,世界多的仅仅是个泯然众人过客,而一部对后世影响盛大的名著和思想家就不存在了,更重的是,梭罗自己会痛苦不堪。梭罗的行为实践证明了他的思想,人自在而为,用更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才不枉此生。任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都是痛苦的根源

  第一次读的是徐迟翻译的1983年版,第二次读的是2003年的戴欢版。很喜欢这本书,他的思想在后世众多思想家那里都找得到影子。这是本放大了世界的书,阅读经验如此愉悦。前后读了大概三四遍,似乎,还有可能继续读下去。爱它的人继续读,爱不起来的孩子们,不读也罢。

  2009年7月

  《瓦尔登湖》读后感(五):要不要简朴生活,这是个问题?

  今天看完了《瓦尔登湖》,可能对它的预期过高

  所以以一种和期盼和崇敬的心情去阅读

  感觉作者的超凡脱俗确实是件美好的事情,但毕竟自己是还不到20岁的小孩

  这种生活还不是自己这个年纪可以体悟的

  初翻此书,在扉页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

  它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坏

  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瘠之日

  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在天堂之中他都能找到错误

  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爱你的生活

  即使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和荣幸的时光

  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射在富户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

  门前那早春的积雪同在消融

  我亲眼目睹,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的宛如皇宫里一样,生活的若此开心而又如此满足”

  这是一种历尽人生的人的人生感悟,是世界上最大的真理,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呢

  也许明白不一定代表一定会这样去做,我们有欲望,有感情,有太多理由

  但在自己可以的时候,可以调节的时候还是要努力的去乐观生活

  也许,自己不能脱俗,但在这世俗中可以身心愉悦的生活一定是可以自己决定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正如书中所说,

  自己是一座神殿,崇尚和信仰都是你自己决定的,有些人即使生活在较为宽松自由的国家

  也只能让无知和错误纠缠他人生的始终,让虚无的幽怨和无休止的活计占据着一生,甘甜的生命果实却不能触手可及

  所以不要怪世界生的不好,每个人都面对着同样的人生,只是因为人的不同他们的世界才变得不同

  很喜欢作者所说的简朴生活

  看过书后记忆最清楚的就是有关于服装的那个部分

  因为自己太爱买衣服了,太追求那种外表上的华丽,

  人们看到的只是个体的外表而非其内心,测量的是一个人穿戴的价格而非人格的价值

  惟有用严肃的眼睛透视着穿衣人的人生才能抑制住忍俊不禁的喧嚣,才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真是一下子刺破我的面具一般

  可怎么想自己还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许明知道不是最好最健康的

  但是自己自由选择的,这就足够了

  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这才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兴奋的事

  看看四周,不同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他们有自己的道理

  有的很好,有的很烂,我们远观,自己在心中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是对的

  瓦尔登湖也是一个人的一种生活选择

  它也许很好,但不一定我们必须这样

  简朴生活是一门学问,它一直遭人轻视,但却不能任人漠然视之……

  但对别人的生活指手划脚,只能说明你自己的肤浅,无知和媚俗

  也许我还是要狂买衣服,也许这样不好,但这是我喜欢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这本书中有一种森林的清新气息,有一泉溪水淌过内心一般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确实值得一读,作为一种心灵的旅行,

  重新找回自然,这个被市井喧嚣淹没的沉默的小伙伴

  《瓦尔登湖》读后感(六):事关梭罗

  1996年第5期《读书》刊出程映红试图消解"瓦尔登湖的神话"的文章之后,不久就有了反应:《读书》第9期所载汪跃华《两个瓦尔登湖》与石鹏飞《文明不可拒绝》两文,也都对梭罗表达了一种失望之情或严厉批评。汪跃华说:"我心中的梭罗像易碎的石膏体一样坍塌了。"石鹏飞更直接了当地说:"梭罗其实是个'假隐',对此,程文已经揭露无遗。"

  这一结论和幻灭感是否过于仓促了呢?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程文所提供的材料的特点,它们从性质上说并不是属于那种可以容易隐瞒的材料,程文并不是揭出了一些梭罗罕为人知,被他自己有意或别人长期隐藏起来的"劣迹",诸如梭罗小木屋的地点,他隐居时和周围人的来往以及那次失火,都是很明显的,人所共睹的,是梭罗在世时尽人皆知的,也是后人如果想了解,就可以轻而易举知道的。许多情况在他生前出版的《瓦尔登湖》里实际上也已经写到了。

  因此,我们就要充分估价另一事实:即在近一百多年的西方世界里,竟然渐渐地、不依靠任何权势、财富和有力团体而生长起了一种对于梭罗的崇敬,人们可以轻易地列出这些崇敬者的一长串名单,而这些崇敬者也并非是不值得崇敬的,这种崇敬是发生在人们并非不知道,而是知道这一切(或至少可以比中国读者更为方便地知道)之后。那么就是说,他们对事情的真相更为了解,对某些事实有自己不同的解释,有自己继续推崇梭罗的理由。

  其次,我们也知道,如何选择事实材料,有时仅仅遗漏一点或增加一点,突出或忽略某些材料,或者叙述的角度、口吻、用词不同就可给人们以相当歧异的印象,而从程文看,作者的叙述立场是很明显的,这就是要努力消解"瓦尔登湖的神话",指出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对准确、全面地理解梭罗本来并非无益,但作者的立场看来却对这种叙述产生了过于强烈的影响。

  我想将我所知道的一些并不完全、同时也是为人熟知的有关材料介绍如下:关于那次最易遭受非议的失火,《亨利·梭罗的日子:一个传记》(The days of Henry Thoreau : a biography,1962)的作者哈丁(W·Harding)叙述较详,那是1844年4月的最后一天,梭罗与霍尔(Edward S·Hoar)乘一小舟探访Sudbury河的上游,中途在Fair Haven Bay岸边生火烧鱼,一颗火星燃着了附近的干草,他们开始用手脚,然后用船上的一块板扑火,但没有用,火很快失去控制,燃上山岗,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再止住火之后,两人分头求助,霍尔乘船往下游,梭罗穿过树林跑往镇上。梭罗遇到的第一个农人说火不关他的事就径直走了,遇到的第二个人是着火树林的主人,两人迅速回到出事地,马上知道他们也同样无济于事,农人再去叫人而梭罗留下,这时梭罗已因奔跑过两英里而精疲力尽了,面对眼前半英里长的火线,他放弃了,慢慢爬到一个山岗,坐在那里观看,很快他就听到了村里响起了警钟,当足够的人手赶到时,他加入了他们,一起扑灭了这场火。后来的几位梭罗传记作家,如《亨利·梭罗:一个心灵的生活》(Henry Thoreau : a life of the mind,1986)的作者理查德森(R·D·Richardson)、《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987)的作者施奈德(R·J·Schneider)也都大致遵循了这一叙述。我们还有必要指出,哈丁在该书"导言"中说,他并不想在这本书中证明什么特殊的观点,而是"如实直述",他甚至认为梭罗确实是"不一致的",这部分是由于他思想和人格的发展,部分是由于他是"很人性的一个人"。

  关于梭罗在湖畔隐居时的生活,1994年重印的第15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梭罗"辞条说他大部分时间是吃野菜野果及他种的豆子。梭罗的母亲和姐妹确实周六常来看他并带来糕点,哈丁说梭罗不想拒绝这些食品而伤害挚爱他的母亲的感情,不过哈丁也指出:"他用这些糕点来招待经常来访的客人也是同样真实的",施奈德也说:梭罗确实有时去父母或爱默森等朋友家晚餐,但这些拜访并非是因为他不能养活自己或觉得一个人吃饭太孤单,而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家庭与朋友,感到有必要接受他们的邀请,他自己实际上更希望这样的事少些。

  至于被认为是"刻划梭罗入木三分"的"每当爱默森夫人敲响她的晚餐钟时,梭罗是第一个飞快地穿过森林、越过篱笆在餐桌前就坐的",哈丁明确用了"谣言"(rumor)一词。他说:"嚼舌者忽略了这一事实:要听到晚餐铃(bell),一英里半是一太远的距离。"(我们再想想:即便能听到铃声,住在一英里半(约合五华里)之外的梭罗竟然总能"第一个"到,不也是同样奇怪吗?)哈丁强调说:"决不应忘记,瓦尔登的试验对梭罗来说主要是一个孤独的时期,是一个与自然交往的时期。"梭罗在那里对湖畔自然的四时景色做了极抵近、极仔细和动态的观察。

  至于梭罗为什么要筑起小屋隐居,并恰恰选择在瓦尔登湖畔,理查德森说梭罗去瓦尔登湖有几个理由:想独立生活几年;写出他早就想写的书;观察自然;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梭罗在日记中说他想在"外在文明的深处"过一种较原始的生活。他并不想完全从社会撤退,也不是要冒险或做苦行。他只是想直面生活,想尝试"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他还说:"我到瓦尔登湖上去的目的,并不是去节俭地生活,也不是去挥霍,而是去经营一些私事,为的是在那儿可以尽量少些麻烦。"在那里他写完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也写完了《瓦尔登湖》的初稿,还有几个讲演稿,应当说在创作方面的丰硕成果,超过了他原先的目标。

  梭罗喜欢他的家乡康科德,所以他就在那附近隐居也是自然的。爱默森说:"梭罗以全部的爱情将他的天才贡献给他故乡的田野与山水,……他赞美他自己的城市与近郊,说它是最宜于观察自然界的地点。""他深信一切地方都没有分别,对于一个人最适宜的地方就是他所在的地点。"梭罗一直重视的是内心生活的改变而不是外在地理位置的变化,他主张去"勘探自己心灵的更高纬度",去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而不止是去发现外面的新大陆。而选择瓦尔登湖畔的最直接动因就是爱默森那时为免人砍伐树木而刚买下那块林地不久,梭罗本来就很喜欢那里的风景,自然也不必再麻烦地另觅它地。爱默森解释梭罗的隐居说:"这行为,在他是出于天性,于他也很适宜。任何认识他的人都不会责备他故意做作。他在思想上和别人不相象的程度,比行动上更甚。他利用完了这孤独生活的优点,就立刻放弃了它。

  梭罗肯定不想固定地充当某种角色──那怕是他喜欢的角色。梭罗执着的不是外在的某种生活方式,而是内在的心灵自由,是热爱生活的智慧,追求一种单纯朴素的真理。梭罗不是中国的隐士,他也不想为所有人树立一个生活的榜样,他说:"我却不愿意任何人由于任何原因,而采用我的生活方式;因为,也许他还没有学会我的这一种,说不定我已经找到了另一种方式。"

  梭罗在世时也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嫌。《瓦尔登湖的魔圈》(The magic circle of Walden, 1968)的作者安德森(C·R·Anderson)在为《美国百科全书》所撰的"梭罗"辞条中说:"对多数康科德的居民来说,梭罗是位古怪偏执的人,他的行为怪异,在公共事物的观点上与众人迥然有别,但他罕见的丰富自然知识非同寻常的手艺和敏锐常识,还是赢得了过去只将他看成怪人的人们的尊敬。"

  应该说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即便梭罗的弱点也很可以理解,他也会犯错误,他也有不少缺点过失,甚至我们这些爱读他的书的人假如生逢其世,与之为邻,也不一定会成为他的密友,因为梭罗是那样一个个性极其独特,并极其强调他的独特性的人,但这仍然不妨碍我们即使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梭罗也希望人们互相保持某种距离),而仍然推崇他的精神。

  而且,这一切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 即便承认程文所说全属事实,梭罗的所作所为也仍然可以理解。比起许多伟人,尤其政界的伟人来,他唯一的、构成了对他人的严重伤害的错事只是那次失火,但那也不是有意的。是啊,他还不只吃自己做的野餐,也吃爱默森夫人烧的饭菜。梭罗曾经回答他最喜欢什么菜的问题时说,"离我最近的一碗。"但是,如果那碗菜不幸正好不是家常菜而是美味佳肴呢?他是不是要不嫌麻烦地把它移开?怎样做才更矫情或更不矫情?"simple"不仅有"简朴"的意思,更有"简单、单纯"的意思,如果对偶尔的奢侈的拒绝变得比一贯的简朴的坚持更麻烦的话,有时也不妨接受,这样做也更朴素、更自然。

  程文的立场使作者有一种从其他方面也对梭罗进行否定的倾向,他说,"人们往往一味赞美他不纳税以及提出'公民不服从'的道德勇气,却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从法律上说,拒交人头税就等于不承认现政府并放弃其公民资格,这不意味着实际上已不存在所谓'公民不服从',更意味着不再能利用合法途径参预政治。"说"这大概正中南方奴隶主的下怀",且不谈这里所表现的一种苛刻要求,作者这里可能还有一种误解。如果梭罗拒交人头税,而又逃避入狱,那么就确实等于放弃了公民资格,但如果他为抗议奴隶制拒交人头税之后坦然接受由此所带来的法律惩罚,他就还没有放弃他的公民资格,而是在坚持一种"间接的公民的不服从"(indirect civil disobedience),即使是在监狱里,也仍然能够利用一种合法的途径参与政治,参与抗争,乃至于取得胜利(想想甘地),而且应当说,梭罗这种完全是一个人的反抗更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个人作出牺牲,从而也更有益无害。它不象那种发动众人,严密组织的斗争,那种组织客观上往往对发动者构成某种保护,即使目标正确,也可能流的只是他人的血,而这种个人的反抗,即使目标有误,伤害的也仅仅是自身。

  至于如果所有人都仿效梭罗会怎么样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勇气,甚至可以说多数人不会有这种勇气,因为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入狱,或者被剥夺全部财产,也没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做。而且假如真的多数人想这样做的话,那么不必等到所有人、甚至多数人都这样做,情况就会改观了,就完全可以采取别的有效手段了。梭罗所起的作用,是一种以个人的受损和牺牲来感召和激励众人的作用,梭罗这样做,是因为他确信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做,也不会这样做,他的目的也不是希望他们全都仿效他而这样做,他这样做是要向多数的正义感呼吁,对多数的良知做一种强烈的震憾和诉诸,他只做他认为正当的事,他一个人大概也只能做这么多了,他确实没考虑效果,没考虑是否成功、胜利。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对个人生活实际比对社会政治更关注。

  我想,要理解梭罗最好的方式还是去仔细读他的书。我相信,《瓦尔登湖》的文字是很难作假的,那些文字不容易骗人。我自己、我也相信许多别的人之所以被书打动,并不"纯粹是由于那个'隐居'的故事",不,那件事并不太重要,虽然做它也不容易,但比这更困难得多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重要的是做这件事的精神,梭罗比别人更深刻地把握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行为后面所隐藏的精神能给越来越忙、越来越被"时髦地烘烤"的现代人一种警醒,而且他有一种能把他所想到的东西极其生动有力地表达出来的才能。

  爱默森在梭罗的葬礼后离开墓地时喃喃道:"他有一颗美丽的灵魂,他有一颗美丽的灵魂。"他说:"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作伴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另一个人在葬礼后的一封私信中也说到:在梭罗死后,我们也许要比在他生前与之建立一种更密切的联系。我相信这些话并没有言过其实。

  《瓦尔登湖》读后感(七):静静地阅读,静静地冥思

  看这本书,看书的感觉随着心情变化而变化。心情安静的时候,感觉这本书神话一样美丽,梭罗的言论与对自然的描写深合我意。读者它,想到庄子,想到竹林七贤,想到陶渊明。梭罗也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因不交税而进监狱,起身抵制国家强权。然而这号人往往是悲剧的。想到海子自杀也带着它,还有一首诗,叫《梭罗这人有脑子》。

  心情烦躁的时候是不能看的,感觉梭罗的自然景物描写颇有废话之嫌疑,唠唠叨叨,可是过后一想,这才是梭罗推崇的简朴的生活的真谛。

  瓦尔登湖,有是一个香格里拉,世外桃源的地方,生活如瓦尔登湖般静谧,人生似瓦尔登湖般纯净,思想尤瓦尔登湖般空灵。

  梭罗这人果然有脑子。

  《瓦尔登湖》读后感(八):美丽的湖水,美丽的文字

  叔本华和梭罗都是主张禁欲的生活态度,都选择了孤独,是隐士形象,但是前者更加注重内心的精神活动,认为人生就是受苦受难,逃避灾难为最大的幸福;后者则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沟通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生活富有童趣怡然自得。两者最大的一致性我认为在于都遵从了内心的指引,随心而动。

  梭罗在这本书里面描绘了他在瓦尔登湖生活的方方面面,很详实。人真的可以简单的生活在那样一种环境中,而且生活的还算不错,但前提应该是此人具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即内心的精神活动丰富而多彩,就像叔本华极力推崇的精神的活动才是最为强大的,真正的快乐。

  关于梭罗在树林中观察蚂蚁战斗的场景,完全类似于一个小孩的举止,是那么的细致入微,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观察过这么仔细,梭罗是热爱自然的,非常的热爱,在自然之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找到了生命真谛。

  读他的文子,很朴实很真实,就像在听故事一样,眼前的场景是活动的,在安静的时候要全神贯注的理解他的思想和文字,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感觉。

  很美的湖,很美的文字。

  《瓦尔登湖》读后感(九):没有看完的书

  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07年寒假吧,宿舍楼封了我住在闺蜜的宿舍里,她的温暖和温柔与这本书连在了一起。住了2天,书没有看完,但是安静的词句触到了这同样安静的环境,我能想象到梭罗这厮一个人看到清寒的湖水的心情,和我这个俗人在空无一人的宿舍里看外面下雪应该没什么差别:一种自我选择,选择独自一人。在一个人的时候享受一个人的宁静与内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再是一个人,而读这本书的情景始终在我脑海浮现,对于我这种记忆力不够好的人来说不容易。梦想似乎总在不经意间来到身边,当时的一个小小心愿是能在这个湖边读完这本书,现在我在离瓦尔登湖不算太远的地方安顿下来。不知这本书何时能去读完

  《瓦尔登湖》读后感(十):拐点:从一种生活里跳出来..

  总会没来由地拧巴,为着一点生活的内容,怎样活得更愉快,怎样活得更体面,你和他都是越挣扎越陷进日子的圈套里,等套牢了,折腾够了,水也就凉了。我不止一次地认定自己的生活没内容,缺乏形式的创新,即使是从一个年前在破乱、迷不了路的小城乱逛的小青年变成一个特区大学生,我还是觉得我没从生活的套里跳出来,对过去恋恋不舍,对现实如履薄冰。

  我不需要的宏大叙事的生活,但审视一下的话会发现我的每段生活之间的血缘关系其实都很淡,看起来它们不很承接,顾长卫说”人活着就是要折腾“,我前一个阶段的折腾很少能够诞生出新一刻的精血,你不能说这不让人沮丧。当结束一段生活时,你总是无能为力地必须拐进另一条胡同,所以朴树说:“生活在继续,舞会从来不曾停止。”上一场的舞伴总是不出现在下一场舞会上,这就是结束和改变的痛苦。

  在想不出这一段段年轻的日子该使用那些措辞来丰满的时候,我把目光投放到一本印刷品上,这本印刷品就是《瓦尔登湖》。1845年7月4日,戴维·梭罗带了一把斧头,为自己造了一座小木房子,在瓦尔登湖的岸上,在那里他独自居住了两年,过着学习与劳动的生活。有人说他的这个生活方式很怪僻,他却很淡然:”考虑到我那些境遇,我觉得非常自然,而且合情合理呢。“看得出,年轻的梭罗没我那么多毛病,他折腾出一间房子和一堆庄稼,他觉得他的生活自然且合情合理,真真让人嫉妒。

  更要命的是,他跳出他的这种生活似乎毫不费劲,一点也不留恋。”他利用完了这孤独生活的优点,就立刻放弃了它。“这是爱默森后来对他结束这段生活时的评语。而梭罗自己也说离开森林有他充分的理由:”用不着将更多的时间全交给一种单一的生活。“我关于梭罗的阅读经验让我不停地觉得我的日子无比拧巴,这个简朴的男人为目前而生活,也没有许多累赘的回忆让他感到痛苦,他喝最简单的白开水,因为聪明人就只喝这个,他格外节制,不喜酒肉烟,为他的晚餐廉价而自豪。他说他的腿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他要走的。

  他是怎么决定从城市的生活中跳出来,又是怎么离开森林的呢?爱默森也说:"也许他逐渐采取了这种生活方式,而事先自己而不大知道,但是时候他智慧地赞成这种生活。“没错,智慧地赞同,他确实知道自己在怎么生活,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些跳跃性的有益的转变,他坚决地反对长时间拼命干活,因为这样会反过来迫使他不得不拼命大吃大喝,他要做的也不是一个彻底的与世隔绝的隐士,他不需要桃花源,只想暂时需要离开,尽享孤独的趣味和纯粹的生活,做些少量的选择,将日子花在过日子上。

  梭罗的生活中也有他自己的失望,他用类似于梦呓的神话笔触书写他失去的东西:一条猎犬、一匹栗色的马和一只斑鸠。我不妄想去猜透他指代的到底是什么,但什么都好,失去后他仍旧在找寻它们,并且跟很多游历的人说起,“他们也急于要寻回它们,就像它们自己失去一样”。生活的挣扎对于每个人其实都很雷同,失去和寻找,但梭罗的短暂远离让他少了许多苦累,而他的简朴生活又让温饱之类的琐事变得不需那么忧虑。

  他把瓦尔登湖当成一个海,一个口岸,严谨地经营着这片地方,又当航员又当船长。

  这本适时出现的书并不是简单地充当了一个安抚人心的角色——前一个夜里的安抚没办法抑制下个夜晚到来的暴躁,彻底沉下心来的阅读让我跳出重复绝望的麦田怪圈,我也只喝白开水,在生活上逐渐自我节制,吃越来越少的肉类,尽量少地不给自己物质上的选择,曾子说:“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心在焉白开水都有许多种味道。我抄下了这本书的大部分段落,在笔录时我逐渐知道该怎样从生活中跳出来,跟自己交往。很多年前山海关那个离开的灵魂也是带着这本书,这本书似乎是他选择改变的基石,也是我绕出生活拐点的支点。也许就像梭罗说的一样,”读了一本书,让生活翻开新的一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