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5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精选10篇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一本由[奥地利] 利奥波德·范·萨克-马索克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一):虐恋是种被需要恋爱

  还是弗洛伊德说得好,受虐恋就是转向自身的施虐恋。

  虐恋之所以引起争议,归根结底是源于其自愿要求施虐或被虐的非主流心理和所表现出的看似毫无人道可言的行为

  拿男主人公塞弗林来说,在一次受虐活动后迷恋上这种由痛苦刺激冲锋相交产生的兴奋愉悦之感,可见他虐恋萌自于他异于常人的超感觉,虽然这种超感觉与世俗观念不相一致,甚至被人评价为病态心理,但,如果他能找对方法和对象宣泄,并自我享受其中,这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美妙体验

  个人认为虐恋者通常都是自卑的,要求受虐的过程就是要求被控制,被专有的过程。当一个人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被其所爱之人重视或得到与之付出成正比的爱、无法找到适合自己存在位置,他便会采取非常手段来使自己与爱人关系固定化。虐恋就是一种手段——主仆关系通常可以维系很久且亲密男女性别差异又给其蒙上暧昧色彩。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受虐之人感到被需求的存在感又能提供给他相当大的幻想空间。尽管这种形式在常人看来是不堪痛苦的,但受虐之人通常是感性精神主义的,在这过程中其自我价值实现满足感足以弥补其生理上的痛苦。

  因此做个也许并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如果恋爱是个炒菜的过程,我们普通人喜欢加糖使菜更加清甜,色香味俱佳;而虐恋者可能原本炒菜是他的一个软肋或者他的口味偏好独特,于是他不断加重菜的色味,辛酸苦辣的调料反倒抹去了菜的原味,最后菜也糊了,我们嗤之以鼻,他却享受着被呛的过程,美滋滋地吃完了还嚷着要再来。

  个人觉得马索克挺擅长写对话,其中不乏经典观点,但小说除了对虐恋的表现形态充分描绘之外,其他部分如怎样形成疏导等说得还不够清晰比较朦胧,偏重“言”而非“行”,幻想味道还是重了点。但他毕竟是这方面的开山鼻祖,这方面的理论还在形成阶段,没有完善,难免有空白

  不得不提书最后附录的潘光旦译著片段,其中对虐恋的相关论述阐释得非常生动深刻,有助于帮助理解,值得一读。

  《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二):《穿裘皮的维纳斯》受虐的快感,施虐的挣扎

  受虐同施虐之间有时候没有距离,每个人都能享有双重感觉,一个亲身体验,一个感同身受。每个人都善意排斥,每个人都无力挣扎,每个人都竭力抗衡,每个人都被欲望驱使,每个人都在快感中被屈服,无意逃脱……

  第一次读的时候偶还小,大略翻看,通篇就看见两个字——变态;如今第二次读这本书,我首先要感谢卓越这本书断货,不然我就要忍受这个(陕西大学出版社)翻译的很水的版本,除了封面略显内涵完全无爱。顺便,这个版本的后面附上了一份埃利斯(英)在《性心理学》中关于虐恋现象的些阐释,不知道是不是因此它的价格也有所提升。(书评在前,影片观后感在后)

  不可否认这本书也没有什么深刻人性需要探讨,故事简单由始至终围绕主人公萨乌宁在畸形性心理的驱动下同心中的“纳爱斯”旺达之间的一场非同寻常爱情游戏

  萨乌宁是典型的受虐恋者,自其年幼时便有所表现,他狂热追求着旺达。旺达有冷峻苍白脸庞,娇美玉洁的肌肤,身形婀娜如同一位女神,而裘皮大衣象征了她作为维纳斯的无上的权利威严

  这一切都点燃了萨乌宁的欲望,他是如此期待着能拜倒在这位维纳斯的脚下,毫无尊严地忍受……享受屈辱折磨,享受鞭笞带来的灼热痛楚,享受情人的无视、出轨带给自己的羞辱紧张嫉妒。他认为对旺达的爱情中掺杂着敬畏、渴望、哀求、恐惧、嫉妒才是他毕生的追求——完美幻梦般的爱的体验。

  旺达,正如小说中所说,虐恋情结是她自身没有被唤醒的部分,她不能理解,没有主动的追求。在同萨乌宁的爱情中,旺达忍不住几分好奇,加上她的的确确深爱着萨乌宁,于是被动的接受了“主人”这个角色内心一直忍受着施虐者这个角色同她良知本性的抗衡的痛苦。她屡次对爱人大肆施展一个女主人权威,故意却好似无意的伤害萨乌宁的尊严与身体。无论是像主人一样专制严厉还是像情人一样温柔的劝导,都没能唤醒萨乌宁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似乎在这场游戏中萨乌宁奴隶地位坚不可摇。旺达深深失望,表现出从心底里厌恶与嘲讽,变本加厉的为所欲为……最终使得萨乌宁惊愕的离去。从此她失去了一个最深爱她的男人,但是生活还在继续,也正是旺达的“残忍”使得萨乌宁在日后的生活中挣脱了受虐恋者的角色。但是虐恋情结对于萨乌宁来讲,已经是根深蒂固无可挽回

  “萨乌宁”的原型是作者本人,而“旺达”则是作者妻子使用过的笔名,所以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马索克本人就是受虐狂。

  这部作品没有是非评论,叙事简单流畅,言语中没有过多修饰,没有晦涩难懂的心理刻画,多数都来自于萨乌宁对旺达病态的崇拜和性幻象,可以讲毫无疑问是以其挑战人类道德底线惊人之举出名的。其将人类如此丑陋不堪的一面展现给世界肯定不能被世人所接受,但是他的存在不以人们的接受为前提。不能说这部作品是一部单纯的色情文章,因为通篇没有一处性爱描写,文章的全部重点在于对于受虐恋者种种变态心理集中真实的反映,确实有助于读者从一个较为理性角度了解认识这种现象。“阻止人们不受荒唐事物影响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整个世界都荒唐。”这部小说同这种现象一样,隐藏在人们尽可能去回避的角落,如今它冲破牢笼的活生生展现在世人面前,逼人们直接面对,甚至让心理学家有所研究,才是这部作品之所以被视为经典的最重要原因吧。

  同名电影,拍摄于1995的那部,我能找到版本是英文字幕的,所以配着书看了个大概吧。同书相比,这部电影尽量用有限时间去表现男女主人中在受虐与施虐角色中不同的挣扎和抗衡,充满爱与痛苦的纠葛。虽然黑白色画面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全片整体是一种迷幻、低沉的基调,有一定的情色审美成分,但是对人物心理表现力度不够,觉得没有读过原著很可能对人物产生误解,总之是不很推荐

  《穿裘皮的维纳斯》读后感(三):成就了暴君的奴隶和成就了奴隶的暴君

  “不管谁愿意让别人鞭打,那么他就真的值得别人鞭打。”马索克在故事的最后写道。       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同时存在着一个奴隶和一个暴君,这就是人性。不同的生活境遇,精神追求,情感需要也许会召唤出他们中的一个,而另一个则隐匿于帷幕之后默默的观察,等待,理解咀嚼着一切。他不说话,但也许更有力,更强大,更具洞见。当那个被召唤出来的部分受到刺激,鼓舞,促发而不断的膨胀,最终长大成一个无比巨大的怪婴或魔鬼时。。。。。毁灭或最终的拯救也许只有一线之遥。       其实这部作品对男女生来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生来的不平等有着深邃的洞见。但作者没有自此深刻的探索下去。他宁愿以一部情色小说的外衣去装扮他所看到的人性中深刻的东西,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有些东西,我们看到了,但不愿与这个世界分享,虽然这些东西也许比我们已向这个世界所展示的要伟大多。因为往往它们过于沉重,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权选择灵魂的吗啡以求慰籍。评判在此将是一种卑鄙的东西。       除了对人的不平等和人们生来对不平等的渴望,这本短小的小说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人生内容。如果赛弗林遇见了旺达却未曾有勇气请她做自己的女王,也许他一生也不会平静,他也许会永远的流连在幻想和对如果的假设中,终其一生敏感而又神经质。而对于旺达来说,也许她将永远不会认识那个母狮般的自己,那个更具力量但同时也能兼备善良同情的自己。同时我总感到,也许没有赛弗林,她将永远不会意识到,在经历了丈夫的死亡后,她其实还可以再爱的,重新真实的去爱,充满生命力的去生活。他们彼此通过折磨向对方揭示了“我们真真实实的活着,有血有肉的活着”这一事实。推动,逼迫彼此面对了最真实且最丑陋的自己。他们拯救了彼此。虽然最终他们没能在一起,但他们赠给了彼此更好的生活。这是其他结局所无以替代的。       最后,我要感谢送给我这本书的人。你也赠给了我的人生很多无以替代的东西,只是也许现在这些馈赠的价值还没有完全的得以体现。但我会好好珍藏它们。也许有一天,你会和我一起见证这些礼物光辉。。。。。谁知道呢。。。。无论如何,我永远爱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