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3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的读后感10篇

  《穿条纹衣服男孩》是一本由[爱尔兰] 约翰·伯恩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一):孩童眼中的残酷世界

  故事的一大半都是布鲁诺幼稚单纯不紧不慢絮絮叨叨的讲述自己如何不情不愿的搬家,告别柏林的大房子商业街和已经被自己渐渐遗忘朋友,如何好奇于铁丝网那一头穿着条纹衣服的人们,如何不得不听从父亲安排,如何意识到女仆首先是一个人,如何发现可亲的老侍从竟然曾经是个医生,如何回忆狂热祖父和反战的祖母,如何的孤单寂寞…而等到他沿着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铁丝网一直往前走直到另一边的一个小点变成一个小块,变成一个影子,变成那个与他一墙之隔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并立刻引为挚友时,我们都知道这个叫希姆尔的男孩和这一段禁断的散发着与他们冲龄不相符合的忧郁不安气息友情必然是以悲剧收场,但伯恩冷静的叙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结局,他让永远充满好奇与想象力的布鲁诺爬过一块松动的铁丝网,握着他最好的朋友的手不明所以的走进了毒气室…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伯恩用了最大的温柔,透过最透明无邪的孩童的心灵去看待最野蛮邪恶种族屠杀,让布鲁诺和希姆尔在黑暗来临前握紧对方的手,他们明白自己和对方的不同,却不明白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也不明白这种不同会给他们带来怎样截然相反相反的命运。即便是背负着六芒星的苦难的希姆尔,数不清的死亡在他眼中也只是失踪的父亲和时有发生的“列队前进”,丝毫不见血淋淋的沉重与哀痛,而在衣食无忧的在布鲁诺看来,世界更是如此得单纯美好,奥斯维辛是“一起出去”,长长的铁丝网隔绝出的是一个不带任何恐怖色彩普通社区,穿着同样的条纹衣服的老少男子虽然有些反常却也不足为奇,对布鲁诺而言,希姆尔从一个瘦弱的影子变成了他最亲近的密友,穿上条纹衣服偷偷钻进铁丝网里帮希姆尔找爸爸只是一场回柏林前的大冒险,在被赶进毒气室之前他唯一担心事情就是如果不能准时回家吃晚饭就会错过牛肉,甚至在毒气室的大门关上后他也只是奇怪周围成人恐惧,认为这是防止感冒的避雨措施

  伯恩这样精明的把历史的沉痛与反思藏匿在两个儿童一段短暂友谊里,固然有更震撼艺术效果(但凡是涉及“二战”、“纳粹”、“犹太”的故事只要情节讲的不是太糟文笔不是过差,基本都能混个好口碑,何况如此),可凡事过犹不及,布鲁诺这个出生成长于能与元首保持亲密交往的中高级纳粹军人家庭的九岁男孩,实在不应该如伯恩这个战后二十余年出生的战时为中立国的爱尔兰人想象中不知“炎首”为何人,甚至称其为“最最让人讨厌的人”的那般天真单纯不涉事世,极权的集体洗脑下有多少人能保持着天真善良本性?尤其是年轻无知缺少准确判断力的少年儿童,仅比布鲁诺年长三岁的格勒特尔虽不知缘由也已将犹太人视为低贱之辈,不知是什么原因令布鲁诺保持住了可贵的天真单纯,如果布鲁诺是个六岁稚童,恐怕还能令人信服一些。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二):消失的男孩

  本书以一个纳粹军官的孩子视角来审视一个特殊年代

  在天真、善良的孩子眼里,那群关在集中营里的穿着条纹衣服的人们与其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孩子的“思想清澈心眼明亮。”

  故事讲述由于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所接到新的调任工作,布鲁诺一家不得不搬离原先生舒适的柏林来到了波兰。

  9岁男孩布鲁诺对于新家“一起出去”有太多的厌恶。他时常望着窗外“篱笆”那头的人们,想象着他们的生活以消磨时间

  一日,好奇心驱使布鲁诺来到了“篱笆”附近,他结识了在铁丝网另一头的男孩希姆尔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做最后的道别,为了替希姆尔寻找父亲,也为了弥补一年来他们只是隔着铁丝网聊天却没有真正一起“玩”过,布鲁诺换上了和希姆尔相同的条纹衣服,爬到了铁丝网的另一边,开始了他的终极探险。

  令人痛心的是,这是一场“生与死”的探险,布鲁诺再也没有回来。

  这两个穿着相同条纹衣服的,善良洁净的男孩被放在肮脏残忍舞台中央,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手牵手一起走向未知又恐怖的远方。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三):铁丝网的彼端

  全书以不经世事小男孩的口吻叙述,很顺畅地读完这本书,心中起初是波澜不惊的,而最后的结尾好像戛然而止的一曲大提琴独奏,也许就是那一根弦的忽然崩断导致了整本书的悲伤结局。

  在书里我看到了人是如何学会适应的,男孩从最开始的厌恶奥斯维辛到最后甘愿留在那里,当然前提是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其实人就是在时间的冲刷下被迫抹圆了棱角,沉积在岁月的洪流之间,不再显而易见。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们都能保持孩童般的纯真,那么那些钩心斗角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不复存在,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话虽如此,人总是有彼得潘情节,向往着那些不可能存在事物或者不敢奢望理想世界,所以,心底里还是存在这份希冀的。

  在书里我看到了两个男孩之间的友谊,他们之间不存在希特勒所谓口中的种族歧视不存在功利关系,有的只是最平和的友谊。布鲁诺将力所能及可以拿到的食物和朋友分享,希姆尔和他聊天,讲彼此的故事。比起被自己的姐姐嘲笑愚弄,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实在是太棒了,所以直到故事的结束,布鲁诺坚定地握着希姆尔的手对他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三个人已经不再是了。所谓得一挚友,夫复何求?

  在书里我还是感受到了现实的血腥与残忍,布鲁诺的祖母也许是书里对二战最清醒的人,她的早逝让人惋惜,因为只有她才能够敲醒布鲁诺的爸爸那颗被功禄名利所蒙蔽的脑袋。元首希特勒并没有所谓强大人格魅力足以感化别人,他粗鲁没有礼貌意识形态自然也不难想象他的暴行,犹记得历史课上关于二战的章节,斯大林曾经愤怒地说道:“希特勒这个无赖。”我想在书中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反倒是他身边的美女彬彬有礼些。

  故事的戛然而止,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突然跌落的感觉。悲伤像黑暗一样深深地笼罩在周围,亦步亦趋地跟在作者的身后,跌跌撞撞地发现最后竟然是这样破碎的结局。事实上,当我翻到最后几页,加之结局的列队、拥挤、关门,一种下意识的感觉产生,不好的预感挥之不去

  布鲁诺就这样在最冒险的一次探险里再也没有回来,他只留给了父母简单单的一套衣物,如一缕清风,和自己的挚友在人来人往天堂里对人间微笑。直到那一刻,那个被“荣誉冲昏头脑男人,坐在地上忧郁地看着自己孩子的遗物,久久地冥想着......

  铁丝网的彼端有着男孩的向往,也有着他无法了解的血腥杀戮史。人性良知在铁丝网之间接受着考验。犹太人和日耳曼民族的一次拉锯战,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问题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四):好好生活

  又是一本早早买回却没空翻看的书,趁了剩余的几天暑假,躺着看完它。

  书从小孩子的视角,看希特勒时期残酷的政局。

  一个是司令官的公子,一个是犹太人的囚徒。俩孩子巧遇,相识,并以为知己。前者天真善良,后者提早经历了沧桑鲜明对比,使得天真的语言里,充斥了悲伤。透纸,似乎可见孩子们纯净眼睛里,迷茫、好奇、不懂、惊恐……的情绪,如万花筒闪烁替换。某个时代,某些人,某类生命,也许就是那样存活过,然后消逝了。

  书的末尾,写小男孩们一起“探险”。至死,他们都不明白,所谓的毒气房,正是他们身处之地。而几年后,希特勒政权失败,但年幼的生命,早已在错误中消逝。

  读罢难免唏嘘感叹,有种沉重。

  感叹鲜活如斯的生命,有着光耀未来明媚前程的生命,居然那样无知无觉地消散了。

  重又觉得,珍惜当下,好好生活吧。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五):故事里的悲剧在换一种方式,换一个时代,还在发生~~~

  一直听别人说过这个电影,但是没机会看~~~~

  最近无意中又被提到了,所以就买了一本书,春节休假期间看完了。

  英文版,书小,而且用的语言很简单~~~但是故事很不简单。

  故事有很多bruno眼里的世界,有他对环境周边人的理解看法,对父母, 对他姐姐(the hopeless), 对他爷爷奶奶,还有家里佣人,厨师,经常进出的军官,还有他的好朋友:犹太小孩儿Shmuel(我都的时候直觉得这个名字想shamal, 在uyghur语言里是“风”的意思),以及在fence那一头的那些人的想法

  在bruno的眼里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所以他一直困惑为什么一直照顾的那个佣人被他姐姐说成:she is not a family; 他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原先是医生的那个厨师不能继续当医生;

  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段落里有一个:

  当bruno问他父亲,fence对面的人是谁时,他爸爸大概的意思说:those? they are not people? at least not in the same way~~~~

  我看着这一段,脑子呈现出来的,现在此时此刻,在世界不同角落发生的欺压,战争,和各种矛盾。。。

  我们原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但是逐步当我们产生民族感,国家归属感,种族感的时候,不要太天真的以为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正式这种小群体的荣誉感,会导致对跟自己不一样群体的敌意~~~

  你会跟bruno的父亲一样,潜意识里把敌对方看成“they r not people, at least not in the same way~~~~"

  runo和他姐姐的一些对话也非常值得思考,有一段是关于那个fence的。关于那个fence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把两边的人分开?

  当bruno把头发剃光的时候,去见shmuel,他们都笑了。bruno说我现在变成另一个shmuel了。然后shmuel笑着说,yes, another shmuel, just a little fatter.....

  在我眼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大家还没有强烈意识到的,或者不愿意接受并实施的事实: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人类~~~~

  但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又以利益冲突,跟自己的同伴发生那么多的相互残杀,相互欺压,为了权利,为了资源~~~~

  虽然二战过去了,犹太营没有了, 但是人本质上的各种恶劣的,狭义的小团体主义心理仍然在制造不一样的“犹太营”来欺压处于弱势,或者他们认为“they r not people"的弱势群体在被欺负~~~~

  我是强烈的和平爱好者,所以这本书我真的很喜欢。。。因为bruno看世界的方式和我看世界的方式很像!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六):我讨厌战争

  今天看了《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先看了同名改编的电影,而后看了这本小说。和电影差不太多,看得人挺难受的,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没有野田敏明,没有土肥原贤二,有的只是一个个被激发了人性之恶的普通人

  让我想起了《朗读者》的汉娜和《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谁是真正的恶呢?

  谁都不是。

  本书充满了孩子的天真与善良,用孩子的视角使得战争更加的残酷,我们找不到那一个罪魁祸首,不知道去大声咒骂谁。奥斯维辛的悲剧像是集体造成的,每一个人却似乎都只是悲剧的受害者,可是,到底谁才是造成悲剧的那个人?我们身处于悲剧之中,到了最后,不是找不到作恶的那个人,就是发现自己也有嫌疑,就像《朗读者》中的汉娜和其他的女兵,她们自己是个悲剧角色,却又手制造了另外的更大的悲剧,只是因为她的职业而已。

  布鲁诺的父亲是一个施暴者,但同时他是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已任的军人。不知道战争究竟由谁挑起,不知道谁下令建立奥斯维辛,不知道谁打开了毒气阀门

  只是,最后布鲁诺和希姆尔都死去了,在这奥斯维辛集中营里。

  我讨厌战争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七):这辈子不再买条纹衫

  电影拍出来我一定会去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在听着《一个人遗憾》看的这书的结尾。

  竟然难过得想哭。

  虽然这故事和这首歌完全是两回事

  看到“懦弱导致的错误”之前。

  对这书还有些嘲笑。

  可能与翻译有关。始终觉不到好。

  文字并不美,模仿的感觉也不像一个九岁小孩的。

  觉得从葵手里抢过这书是个错误。

  但现在不了。

  最看不得拿小孩子说事儿

  懦弱那一章的故事也完全是俗套的。

  可从那时起心就已经抽紧。

  不好的事情就要发生。

  作者给的信息已经足够让人猜到结尾。

  剩下的几十页心一直都承担着悲伤的预兆。

  甚至那场雨,磅礴而下的也是明显的功能性。

  看完不敢大声的呼吸。

  不想动。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八):孩子的表达

  最近一段时间每每逛书店总会带回一两本儿童读物,比如《窗边的小豆豆》、《芒果街上的小屋》、《洛克的网》、《小熊维尼》......或许是这段时间心太疲惫了,但往往读过后会有不同于儿童读物的收获。上周末带回来的是《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过后觉得它实在不应该规为儿童图书,而应该属于描述儿童的书,或者说儿童眼中的世界一类。但不管怎么说,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真的很能让人感动,或者说是触动更确切,会深深地触动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内心最柔软最深藏的部分。我看完这本书以后触动我的却是孩子对友谊的表达,尤其是布鲁诺。

  身边的人不断地告诫你已经长大,已经成年,这种种提醒的潜台词就是,你应该用一种大人的方式为人处世了。到底什么是大人的方式,到底什么是所谓的成熟?难道是任由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仍波澜不惊,还是对世俗的那些约定俗成烂熟于心?孩子般的直率、透明有什么不好呢?记得郑渊洁在舒克贝塔里曾有一句话大概是说如果大家都不穿衣服,都不遮遮掩掩就不会有强奸犯了。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事实确实是我们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猜测别人的态度别人的想法,就这样还常常会错意,弄巧成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是能省很多事吗?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问题最后往往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最有效,处世为什么就不行呢?我想要是把《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改成《穿条纹衣服的男人》会很戏剧。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九):条纹衣服的男孩...隐晦...留恋...伤感...思考...

  故事的开始,布鲁诺对从柏林搬家的极度愤恨,不解。故事漫漫发展渗透,好象被纸曾曾包裹着的人物关系,父亲的身份,以及结局,漫漫的象我们绽放开来。

  随着布鲁诺的父亲的肆意要求,他的力争站好,后脚跟并拢后,受臂挥至空中,一句“嗨!希特勒!”...

  顿时,我的心情仿佛领略到了,从他卧室的窗户看到五十英里处外,那些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孩子们没有笑容的脸一样的灰色...

  1934年...二战时期的恐慌...

  从我是的窗户向远处眺望,在实施盈利出,有很高的铁丝网,它审视比住的房子都要高。在铁丝网的顶端有着冰冷的铁丝。铁丝网的那一边,人们穿着制服一般的蓝色条纹。是铁丝网把他和他分割成了两个不一样的世界。

  波澜的新家不同于柏林的家,没有忙碌的身影,没有蔬菜店,没有坐在长椅上大笑的人们,没有走路拥挤的周六...

  它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因为它有了新的朋友---希姆尔,犹太人。

  他的单纯无知,不知晓铁丝网背后的意义,不知道他自己的身份...

  在它父亲觉无处,这个环境并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的视乎,布鲁诺和母亲,姐姐要回他曾经日夜期盼的柏林老家的时候,他失去了以往的期待,反而愿意留下来。是因为...希姆尔?

  他答应希姆尔穿越铁丝网陪他玩上一次,成为一次真的冒险,找他的爸爸...

  正是这一天,是他纳粹军官父亲,处置犹太人的一天...

  两个孩子穿着同样的蓝色条纹衣服,一起承受了未知无知的未来...

  书了最后,军官父亲每日早晨晚上都在对布鲁诺无尽的思念。1年之后,他再次走到那个找到布鲁诺换掉条纹衣服是脱下衣服的地方,审视,凝望...很多很多的感情在那一刻油然而生...

  对以父亲,他有着一份感情,对于他是一个纳粹军官,他,又有了一份怎么样的情感...曾经...现在...未来呢?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十):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带你看这个世界

  约翰伯恩在《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开篇就写到:“我处理的主题与今天息息相关——种族屠杀仍然存在,集中营仍然存在,种族仇恨仍然存在并不仅仅是1940年代才会发生的事。”而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撕开给孩子们看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

  在儿童文学写作中十分讲究对死亡、暴力、血腥等敏感现象和时间的处理,一着不慎整部作品都毁了甚至会对小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可是,儿童文学作品只写真善美,只写阳光花朵、王子公主也太脱离现实了。小孩通过书本的阅读进一步认识世界,如果书本呈献给他们的世界太单一的话,孩子也会变得过于单纯,当他们逐渐成长发现从下接受到的信仰和现实完全不一样时,巨大的落差会摧毁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信任。所以,教导孩子们认识真实的世界也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好了,似乎有点扯远了。回到《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来,我们会发现约翰伯恩在很巧妙地传达二战期间日耳曼人屠杀犹太人的情况下两个不同民族小孩之间脆弱但真挚的友谊。脆弱是因为他们在大人的权威面前不堪一击。书中有描写这样一个情节:

  元首即将到日耳曼男孩布鲁诺家吃饭,于是家里大肆清扫打理。科特勒中尉命令集中营的孩子希姆尔擦东西。布鲁诺看见了朋友希姆尔,于是请他吃东西。科特勒中尉发现后训斥希姆尔。希姆尔害怕中尉于是说是朋友布鲁诺请他吃的。科特勒中尉转而问布鲁诺。布鲁诺因为害怕否认希姆尔是自己的朋友。至于后来希姆尔回到集中营后怎么样,作者没有交代,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作为一个孩童阅读者的话,看到这里也许会深有感触。很多小孩常常也是人前因为大人的权威否认互相是朋友关系。至于否认后朋友会不会受到处罚这并不是孩子的思维所能体谅到的。但是,他们会愧疚,像布鲁诺一样,绕过这个难堪继续和希姆尔做朋友。而作为一个成年读者,则会想象希姆尔回到集中营后受到的惩罚,更为希姆尔后来继续坦诚地和布鲁诺做朋友而感到欣慰或者是说感动。为两个孩子的单纯的友谊而感动。因而,在这一段友谊的处理上伯恩显得很有技巧,面对少年读者时淡化了集中营带来的伤害,着重表现了属于男子汉的孩子的友谊;而面对成年读者时展现的又是一个历经苦难又单纯的友谊世界,是孩子的水晶般的心。

  他的淡化手法还在于全书中没有出现过“奥斯维辛”这个词。西方但凡上过学的孩子基本上都知道波兰的“奥斯维辛”意味着大屠杀。若是整篇都是这个词让孩子们第一感受便刻上了屠杀残酷的字样。他巧妙地运用孩子发音的不准确性将其称作为“out-with”,中文译作“一起出去”。我不知道伯恩的“out-with”是不是意味着种族屠杀终究是逆潮流而行,各个种族的人们终将冲破藩篱,在一起。但是,至少他用在这里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希望,一起走出这个荒凉无趣的“out-with”。

  总之,读这本书你似乎会发现伯恩在东拉西扯,用一个德国男孩的眼光描述他的生活、新交的朋友,只是在偶尔通过孩子的感受去描述这个讨厌无趣荒凉的“out-with”,讨厌害怕那个装模作样的科特勒中尉。我想这正是一个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即使是离这个残酷无情的大屠杀营这么近,孩子看到的也和大人看到的不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着他自己,这才是一个孩子的想法。可当扯到这本书的倒数第三章“终极冒险”的最后一句话时,每一个成年读者都感到心惊肉跳,我们甚至可以预见那注定悲伤的结局。我记得我读到那儿是甚至不敢继续看下去,试图玩玩手机来驱散这突如其来的沉重压抑之感。布鲁诺说要穿上和希姆尔一样的条纹衣服,也意味着布鲁诺将要面临和希姆尔一样的命运或者说是他们都将永远“getting in-with”。他描写两个孩子被赶到毒气室时,布鲁诺听不见希姆尔在说什么,可是他只是牵着希姆尔的手,心里默念着“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放开希姆尔的手”。

  这样,将死亡带给孩子的恐惧压到了最低,也让孩子们慢慢意识到“out-with”也许是个很恐怖的地方,但至少我们有朋友。不同民族,不在一个地方,我们依旧可以是朋友。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学时课本上谈到日本人几乎全是描述日本人如何残杀中国人,中国人如何英勇抗战。特别是抗战中对于战争和血的场面描写得很是生动。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我们战士们真是格外英勇,日本人都是讨厌的该死的。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把仇恨日本人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而不管他们是否能承受这样的仇恨或者是否该承受这样的仇恨。我身边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只要一谈起日本就恨不得日本人全死光,谈起日本地震居然有很多幸灾乐祸说是报应。他们在生活中其实都是很善良朴实的人,可是一扯上日本就恨得咬牙切齿。这多和童年时代受到的教育和读的书有关。我不是说不记住抗日,忘记我们民族经历的苦难,而是说这些仇恨不该一代又一代地加深然后灌输给小孩子。落后的教训和承受的耻辱我们应该牢记,然后奋发向上,而更多的血腥和仇恨则不应该这么早早地灌输给孩子,教他们只学会了仇恨而不懂得宽容和平和。孩子,应该是最慈悲的,就像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一样。

  读完这本书,也许关于书中种族屠杀之类的主题会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最想说的还是它作为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将现世界的残酷展现给孩子们看的时候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有着这样的悲伤和痛苦存在又不至于让孩子们因无法接受这样的残酷而变得早熟残忍。约翰伯恩写这本书就好像是一个牵着孩子的手的大人,教孩子走路,摔倒也无所谓我永远牵着你。所有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也是这样,他们在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们看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假丑恶,一点一点地认识世界,不残酷也不肤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