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10篇

2018-03-22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10篇

  《孤独人生的修行》是一本由余光中 / 蒋勋 / 林青霞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一):孤独患者

  读《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关于孤独: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 繁华 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傍晚一个人 去吃饭,或是咖啡店。看着外面三五成群的人携手逛街,内心没有太大的落差,一家三口的饭后遛弯,落差还不算大。可这时候,有个人来到你面前问你对面的位置有没有人坐,你摇摇头。当那人把对面板凳搬走的那一刻,你看着空荡荡的对面,一股情绪充斥着你的神经。那是前所未有的孤独。 周末休息晴空万里。却没有可以约出去玩的朋友。于是在微博发个自以为搞笑 的段子,3个小时没有人回复。打开qq群,所有人的话题你都插不上嘴。最后打开知乎回答问题,连个点赞的人都没有。然后你早早睡了,你梦见和好多人在一起搞野炊,大家笑得很开心,很开心。 有一个小游戏让我印象深刻,设定是让你看一张电影截图猜电影名称。通关大概是40部全答对,然而通关的画面不是激昂的音乐 ,不是华丽的恭喜画面。只是一句话:看了这么多电影,你一定很孤独吧。习惯孤独,也许就是最大的孤独了。没人能让谁完整,这种事情存在,如果有幸遇到能凑合忍得了的人,就用尽全力抓紧 无论如何都不要放手,因为不将就的话 你会一点点变老,生活 会变得更艰难 你会更孤单。 你想方设法要填补内心的空虚,用朋友 用事业,用毫无意义性爱,但是内心的空虚依然还在,直到有一天你看着自己的周围,发现大家都爱你 却没人喜欢你,这将是这世上最孤单的感觉。 叫了外卖之后就不敢洗澡,没人帮你拿;一群人一起走,蹲下来系个鞋带,抬头发现他们已经说说笑笑走了好远,没人等你;出去玩想上厕所行李永远要一起带进去。我想没有人喜欢孤独吧,或许是更害怕失望。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有人陪伴,不必是恋人,朋友就行。能让我有穿衣打扮出门的理由,让我有买新衣服欲望,让我知道最近上了什么新电影,让我去试吃一下最近新开的火锅店。而不是除了办公室,就是游戏。我知道这些事,我一个人也可以做,可我更希望能有个人和我一起。 网络 真是个好东西,我把时间 心不甘情不愿的耗费在上面。通过社交平台和游戏去寻找更多和我同样孤独的人,显得好像我并不是那么孤独。 可当我已经到了需要用网络去刷存在感的时候,我的孤独大概已经病入膏肓了。 另外本书精心收录了余光中、蒋勋等知名作家以及林青霞等著名演员散文作品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散文集。你能在这本书里追随作家们行走的足迹,也能观照他们笔下众生。比如蒋勋笔下的敦煌,神圣细致入微;林青霞笔下的琼瑶,传奇敏感多情……他们们将文字变成锋利的刻刀,雕刻孤独时光里的精致美好。让我们体会到,孤独,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行,它让人生愈加完整。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二):【那些孤独的人】

  【那些孤独的人】 人们常喜欢模仿科比说:“你见过凌晨X点的##地方吗?”但其实他们可能也是第一次见到。而且他们不是科比, 他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也永远不会促成他们的成功。 他们的孤独多半只是一时的。他们只是把生活方式或者生活环境的突变下的一丝无助拿出来和别人说说罢了。 真正处于孤独的人,很少和别人说自己是孤独的。有的人可能出于不好意思,但是有的人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并不孤独。他们反倒觉得孤独不是孤独,而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余光中先生用大量的笔墨记录自己与友人的黄山出行。在我看来,其文题《黄山诧异》中的“诧异”二字,不仅将黄山拟人化,而且也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自己的感受寄托在了黄山身上。 他的“诧异”不是惊吓,而是惊讶与惊叹。他惊讶徐侠客先生的“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正确见解;惊讶巡礼膜拜最“踏实”的方式所带来的最深刻的游览印象……黄山山深峰峻,松影蟠蟠,让他惊叹;黄山风起云涌变化万殊,让他惊叹;黄山怪石磊磊,墨客不绝,让他惊叹……他用“诧异”两个字把黄山带给他的感受概括得恰当万分! 而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写下这些文字,是在于他内心的孤独。他的孤独意味着一种平静,一种不被人打扰。他可以静静的在书桌回忆,静静的与笔相伴,在孤独的馈赠下写下永具生命力的文字,成就了他的文学生涯。 言叔夏先生的孤独是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 他习惯于独自一个人回家,独自在喧闹的中离开,独自任性的生活。尽管从他的文字(《白马走过天亮》)中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曾给他带来过些许的彷徨不安,但是他却依然渴望那些孤独赐予他的随性洒脱时光。在别人抱怨,痛恨孤独的时候,他却感谢激着这些孤独。孤独,与他人而言是砒霜,与他而言却是酿蜜。因为是这些孤独的时光让他变得坚强无畏,让他过得潇洒自如。 《琼瑶与我》是我读的林青霞女士的第一篇文章艺人和我们一样,都会有孤独感,只是他们可以通过演戏的方式去排解那种孤独。读完后我不经问自己,我读懂了她们的孤独吗?……我想,在这篇文章里她的孤独是属于两个人的,即她自身和琼瑶。她自己的孤独体现在初入社会的担忧和渴望进入演艺圈的不被理解;而琼瑶的孤独存在于书里书外的人物故事又有谁能读懂?在我看来, 她们的孤独就像是磁石,互相吸引着对方,帮助对方成长成才。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一书中还收录了很多孤独的人的事。他们在孤独中沉淀,在孤独中觉醒,怀揣着一种寂静信仰,走在孤独的修行路上等待风雪变成岁月的霞光那一瞬间。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三):人生百味,一味孤独

  (1164)读大伽的散文常常能收获许多人生智慧,给当下的生活注入一股鲜活生命之力,从而有力量继续这孤独的人生。

  关于孤独,陈果老师分析过孤独与寂寞区别,说前者是“自得其乐的独处”,后者是“无可慰籍的空虚”,孤独的本意应该是“本色、自在和真情实感”,而“好的孤独让人脱胎换骨”。这是孤独的正解,而这本《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虽说人生孤独,但讲述更多的是人生百味。于光中、蒋勋等散文名家们从生活寻常事说起,慢言人生的感悟,并以这些优美的文字,启发读者看见自我生活的缺憾与美,从这些生老病死的人生大事中体悟冷暖人生。人生仅是孤独吗?其实也不然,孤独不过只是人生一种罢了。

  《身后》一文让读者如我深深体会到身处其中的无奈,一辈辈的冷暖之情在那一碗热气腾腾面条里表露无遗。林青霞的《琼瑶与我》,回忆自己与琼瑶的相识相惜的往事,一切是那么自然、顺意,多年后重新回顾,当年的辛酸惊心动魄如今也被看淡和平常心以待了。这些文字记述,这些坦然面对过往困境态度不正是有所追求的人应该有的人生姿态抉择吗?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吗?不妨再来追问这个问题。1994年,张楚发行一张名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专辑,一时红遍全国,其中一句歌词是这样“这是一个恋爱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孤独的人他们想象鲜花一样美丽,一朵骄傲的心风中飞舞跌落人们脚下,可耻的人他们反对生命反对无聊,为了美丽在风中在人们眼中变得枯萎”。这首歌一面世立刻引发人们对词中世界观疑问,为什么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其实,歌词最开始出现两重人物,一是孤独者,一是可耻者。孤独者,有骄傲的自甘孤独者,他们不屑于被情感践踏,希望像鲜花一样美丽,任性而骄傲地孤独着。另一类人是内心空虚的孤独者,他们也同样感到孤独,只是让内心被无聊占据,无聊地度过每一天——这样无追求的人生,是需要有点羞耻心的,是需要被点醒的,是需要一点有力的词句刺痛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便这样自然而然作者借这样有力的句子劝慰大家,不如去恋爱,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如若不能,不如做骄傲的孤独者,他们骄傲但不无聊,这样的孤独者并不可耻。这首诗令人印象深刻,也深刻地表达了孤独者的意象。

  孤独之中藏有巨大的生命力量,只要你找到他,善用他。生命的存在让人敬畏,活着永远比死去更难,然而正是因为人生皆苦,当苦是常态时,我们才更应该以昂扬的姿态面对困苦,直至有一天能苦尽甘来;因为生命的孤独,所以,当有一天孤独感袭来时,我们能以强大的内心面对这些不孤独。甚至当不幸意外降临时,也才更能宽容包容善待自己与他人,包容那些不平不愤不甘之情。我想,这也是孤独赋予我们的人生力量之一了。

  四十八个短篇故事,个个都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能有这份虽孤独却自在的情怀相信人生有力量,也会是个很美好的人生。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四):孤独是一场盛宴 ——读《孤独是人生的修行》

  在歌唱家看来,孤独是一段神秘的曲调,空旷、悠远而苍凉,唱得人心中流泪。画家笔下,孤独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或者是夕阳下一个偶遇的倩影,或者是天空中一朵逍遥白云,又或者是沙滩上一串浅浅的脚印……而文人笔下,孤独则是一场盛宴,反映出人生百态,风情万种

  孤独与孤单不同,孤单只是一种表象,一个人独自就是孤单。而孤独却是你内心的感受,可能是一首老歌,也可能会是一张旧照片。一样笔写百样情,作家的心态不同,孤独自然各不相同。可能会是“在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也可能“最繁华时也是最悲凉”。

  “人对往事的记忆就像锁在不同抽屉里、舍不得丢的杂物,有些经过归档,有些无法分类,就那么掺杂在地搁着,随着岁月的堆垒而尘封。某日不经意地打开一个抽屉,那被忘了、如同隔世般的旧事便猛然回魂,又有了温度呼吸和生命,过去了与现在又接上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读到了阮义忠的这段文字,心却不由自主的一疼,那种感觉就像墙角那把被闲置许久的旧吉他,猛然间被利器拨动而发出不和谐痛苦声音。(阮义忠《抽屉里的浪花》)

  “不想走来时的路,总是走同一个方向,未免太单调。何况是散步,理当随兴地走;何况是夏天的黄昏,日头长得很……我一个人漫想着,散步着,仿佛步行的思想世界渐渐脱离开来互相不联系。待我定神一望,发觉自己走在一条不认识的路上。”林文月当真是个妙人,出来散个步,竟然能把自己走得迷了路。等他找到了回家的路,却发现“我的家原来在迷路的方向不远处。书房的灯温暖的光迎我安慰我。”不亦乐乎?(林文月《散步迷路》)

  余光中与友人登黄山,夜半时分却发现:“万籁俱寂,只有我的脉搏,不甘吾生之须臾,还兀自在跳着。那么,河汉永恒的脉搏,不也在跳着吗?不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于是便“悄悄起床,轻轻推门,避开路灯,举头一看,原来九霄无际的星斗,众目睽睽眼神灼灼,也正在向我聚集俯视……此福不甘独享,回房把同伴叫起来读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矣。(余光中《黄山诧异》)

  “生命的霓裳终会褴褛不堪缝补,幽幽磷火会在墓前踯躅……我用一支笔苦苦耕耘文学园囿,住在孤独的象牙塔里,浮在我心上像古典浮雕的文字典籍也是我追求的唯美,我以朋友送我的精美书签夹在心爱的扉页间,日日吟诵。”吕大明独自行走在异国他乡之时,文字映射出他内心的孤独,寂寞而彷徨。最终,“当夜晚的月光陪我进入长梦,我虽孤单,似乎也脱离了生的桎梏,我是一只自由的鹰。”(吕大明《生命的衣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尽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很多个夜晚,我都无比的庆幸,自己的身边还有文字相伴,让我不至于太过孤单,也让自己可以享受一段美妙的孤独时光。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五):莫把孤独当回事

  诗人不幸国家幸,能写就孤独,品味孤独的经不是这本书的作者的专利,只不过他们对于孤独有了更深的期待

  关于写作技巧,这本书可谓选编的都是精品,比如马任重《上课睡觉的女人》开篇就写“我搞不懂,有人敢在我的歌唱课上,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这一直白的叙述,与口语竟然没有半点区分,足以显示作者的运笔之巧;又如阮义忠《抽屉里的浪花》本来是叙述东台湾靠海的日子,却神来了一段“人对往事的记忆就像锁在不同抽屉里、舍不得丢的杂物”很形象,的确对于我们婚后的日子,自从有了孩子就会东西与心情都是一团乱乱,着实剪不断理还乱。

  时间老了,会生锈吗,我一直怀疑这种观点,时间如逝水,一去不复返,从来都是淘尽英雄看尽岁月,哪里有一点一毫的吝惜生命的痕迹,我们对于生命有时还是暴殄天物的,成天地赌博、聊天、饮酒甚至什么也不做,只是一味地发呆,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终点,或者说意外与明天哪一样事物先到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们肌体老化也是在默默中,白发总是不忍让人痛苦流涕,要是我当时能如何如何就好了,可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能是文人的口吻,而不是正常人的心态。

  随手一阅,书中尽是佳字妙语,比如第三章“收留漂泊的身躯”,表面上说的是肉体,实则说的 灵魂,只有在肉体还属于你的时候,灵魂才会属于你,当然我们东方哲学是厌恶肉体,认为肉体只会有欲望,一个欲望满足了就会被另一个欲望所吞噬,因此我们追求灵魂的解放,岂不知灵魂作为意识的存在,是不能脱离物质的肉体,一旦你的生命终结了,你所谓的高洁美的灵魂也就玉碎瓦全了。

  如果我能让受伤的知更鸟安返它的巢,此生便不再虚空。对于文学我们最爱用的词语就是不着边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最好的存在,你可以从“虚空”中认知我们生命的状态,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各司其职,正如蜜蜂如果不采蜜,人们不赞美其辛苦倒是小事,而其生命因为没有营养的补充而不复存在却是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的。

  挣扎的现在是最好的状态,其实对于文人而言,最喜欢用比较级、最高级的,其实挣扎与不挣扎根本与状态无关,你有力气就挣扎,没有力气就认命,挣扎除了意味着你还有生命力之外,你还有什么值得缅怀与追思的呢?都是人生来是奋斗的,美好的事物是奋斗的结果,但是我们不奋斗,也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就灭亡啊,读了这些散文,我反而觉得看流水东逝,看明月初升,才是我们最应该回归的状态,而不是为了所谓有,所谓无的梦想而迷失了自己的内心。脱离了生的桎梏,我们就要投入死的怀抱。

  读此书,能让你更加年轻,更加年轻去欣赏明天的太阳,懂得你的价值所在,不是为了远离孤独,而是为了将孤独当作人生最佳的修行。

  愿此书能修补我们生命中或多或少的裂隙。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六):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不知是否因为我近年来才专注读书的缘故,我这才发现关于孤独的书和作品越来越多,大都可以分为正反两方,支持孤独的书会竭力告诉你孤独是如何的好,是你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反驳孤独的书,也会不遗余力的告诉你,安享孤独是你认识的误区,在时代进步,人人奋进的信息时代,沟通的成本在大幅下降,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勇敢跳进时代的洪流,孤独会使你落伍。性格内向的我,自然关注孤独,这两种说法我也都见过,但是眼前《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这样的书,我却从没见过。因为全书除了书名里面提到了“孤独”二字,全书再也未见“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本书是一部名家名笔的散文随便短篇集子,其中收录了数十篇早已成名的文学界大家们的散文随笔,例如前阵子我们刚刚失去的余光中老先生,以及拥有迷人嗓音的美学大家蒋勋,还有华人世界无所不知的女神林青霞,等等这些听名字便为之神往的有趣的灵魂。

  认真读过几篇文章之后,不单是对主题素材甚感有趣,特别是行文风格,收录文章自带一种对生命的豁达和对逆境的戏谑,这有赖于作者们的灵魂境界,更是大家关于本书这若有若无的“孤独”主题的众说纷纭。

  诚然就如蒋勋作品《孤独六讲》当中,将孤独分为六种完全不同的类型那样,这本《孤独是人生的修行》也是将孤独分而述之,读之令人感之悟之,也令人对孤独的理解大开眼界。因为在我的意识当中,所谓孤独,不过就是孤零零一个人时的一种心境和感受罢了,而我们一般人拿来对抗孤独的手段也不过是纠结更多的人在一起,但从来就没有想到关于孤独,我们竟也如此无知,更不要说什么伦理孤独之类的分门别类了,我们被感受蒙蔽了。

  本书的阅读,这一篇篇各自为政的文章里,有透过银行橱窗观察那些街头“老员外”(老年人)的行为举动,也有回忆自己终身未嫁的五姑婆的怪异行径,也有面对敦煌壁画,思索舍身饲虎的撒垂那太子,还有父亲一念之仁蒙受的巨大损失,这些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陌生的故事,读起来无比通畅,语气幽默诙谐,就在我忍俊不禁又急于看到下文的过程中,一篇篇的读过去,我才好像明白过来,孤独并不是一种,在特定场合或情境下,才会触发的应激状态,而是一种随时都潜伏在我们左右的心理,而我们普通人只是不自知罢了。孤独无所谓好坏,但只要孤独给你的生命带来了升华,哪怕只有片刻。

  我们总是错把孤单当做孤独,孤独其实远大于孤独,也远高于孤单。孤独是锦衣夜行,孤独是入暗室而不自欺,读一读《孤独是人生的修行》吧,其实生活教给我们的,无外乎只是感悟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七):孤独,是灵魂的伴侣

  孤独,是灵魂的伴侣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赫胥黎【英】

  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歌德【德】

  有些孤独是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真正能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的人内心是敏感而丰富的。只是想把自己伪装起来,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有时候开车到了楼下,也不愿意下车,而是坐在车里享受这一刻的宁静,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和情绪,然后从容的进入家门。孤独是一场修行。是对自己灵魂的洗涤、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畅想。很是享受这种属于自己的时刻。可以天马行空的放飞思想,也可以凭窗观看落日星辰,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就这样发发呆也挺好。自古圣贤多寂寞,从来都不缺孤独的人,也有很多灵魂孤寂的人走向了极端,有些孤独却惊艳了时光。所谓的寂寞,无非是找不到灵魂的对话者,孤独的灵魂没有伴侣,独自游荡。所以说,孤独是一场修行,是对自己的整理,扬帆起航,重新出发。

  这是一本精心编辑的散文。无论是从作者还是从文章的角度来说,都是很优秀的合辑。本书一共六章,分别是:第一章孤独如一场旧梦,关于一些生老病死的感悟。第二章时间老去,生了锈,写的一些回忆,关于亲情关于过去的种种温情。第三章收留漂泊的身躯,有些游记的性质,在旅行者感受天人合一的孤寂。第四章修补生命的裂隙是关于一些道德品质的温情感悟。第五章挣扎的现在,是最好的状态,写的是一些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市井生活,暖暖的温情。第六章顺着微光走向深处,里面有亲情、友情和师生情。非常有深意的章节标题。作者也都是著名的作家已经影视名人。

  看着简写的《在街头,邂逅一位盛装的“员外”》,里面有作为孤寡老人的孤独,也有惧怕衰老的孤独。把遇到的几位老人比作美元、欧元、日元。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人已经到了穿寿衣出门的日子,怕自己随时倒下而来不及穿寿衣。这是何等的凄凉与孤独啊!沙洲孤鸟,独对落日。看了《“不要脸的人”之告白》真是深有感触。我是个固执的人,不太容易收人影响。一旦受了影响,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是啊,我们生命里有那么多宝贵的时光都浪费在了光陆流离的网里了。而得到了什么呢?试想一下之前的各位伟人在世的话,会不会像特朗普一样经常在脸书上出现呢?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人是无暇为此浪费时间和经历的。而沉迷于网络的人大多是一事无成、无所追求的人。自己真的要变成如此空虚的人吗?当然不是。要在看书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扩展生命的宽度。流连于社交网络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还有生活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生老病死,犹如世间百态图。谁有不曾有过孤独呢?甚至是孤立,最痛苦的莫过于灵魂被孤立。那是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寂,仿佛被全世界都抛弃了。还有那个《上课睡觉的女人》,让人看了心疼。独自游走在世间的孤独的灵魂,怎样安放自己的躯壳呢?我想起了前一段杭州母子三人被大火吞噬的事件,男主人公此刻也必定是这种心情了。想活活不下,想死死不起,因为没人能讨回公道了。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还有一些市井生活的乐趣和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正如有句话说的,对于刚刚逝去的人不是太伤心的,而真正伤心的是过后的睹物思人。诗人的神经毕竟是敏锐的,甚至小小的风吹草动,都可以触动他们细微的情感变化,捕捉到灵魂深处的孤寂。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态,在书中可以一斑窥豹了。

  每一章节的前面都有编辑精心提炼的优美小引,让人沉醉其中。其实我蛮喜欢台湾作家们的散文,里面有很多我们丢失了的传统。真希望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不要断送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很喜欢这样的散文,读下来内心沉静、平和,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也不辜负这样一本好书了。封面设计简单高雅大方,纸张也很好。要是目录中每篇文章后面都标注作者就更完美了。

  另:书中54页有个排版错误,是十七岁不是七十岁。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八):人生修行

  越长大越孤单,越成长越感到迷茫。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低沉、失落,有时抑郁,有时焦虑。人生无常,孤独是常态。有人说,孤独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也有人说,孤独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孤独是一种状态 ,真正的孤独者是有灵魂的思考者,然在当今社会中孤独的人儿一般曲解了孤独的本意,视作寂寞,无聊,表现为人际关系迷茫或独处能力的恐慌,甚至在一些人身上演变成一种变态的心理疾病,孤独症患者,抑郁症,自闭症等。

  人生是一场修行,见自己者见众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意思。没有一种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种困难是永远战胜不了的。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对生活执着的热情支撑着我们前进。生活的阴暗和现实的残酷就像瓢泼大雨,有时会给我们来个透心凉,有时会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也会踟躇,也会徘徊,也会疑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和步伐。我们追寻事业的成功和完美的爱情,有错过的机遇也有擦肩的爱情,每一个梦想都孕育着希望的力量。

  一本关于孤独的散文集,在阅读中看到作家们行走过的世界,也能看到他们笔下的芸芸众生。平凡如你我,在我们真正做自己的时候,平凡就成了一个奇迹。他们将文字变成锋利的刻刀,雕刻出孤独时光里的精致与美好,触动内心深处最敏感和脆弱的神经。让我们体会到,孤独是人生最久远的修行,它会让人生愈加完整。当你遇见一个人,你全身的细胞都会开始跳动,不是没有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你要懂得只要打开自己,就会有懂你的人,你尊重爱情,它也会尊重你。生活没有那么复杂,与其把时间用在犹犹豫豫上折磨自己和折磨别人,不如简单利落,洒脱前行。

  每个人都一样,一个人的时候,全世界都是一个人的。人生当中,繁冗复杂,让自己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在一点点的积累中,修炼优雅和美感。在人生的道路上,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真正想做的事情,真正想过的人生。人生短暂数十载,在道路上,要有多大的几率和运气,认识对方,并陪伴对方走过人生的一段路程,珍惜出现的身边的人,发生在身边的事,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希望爬上脸颊的是微笑,而不是岁月的伤痕。每一段成长的路程,纵然是伤痕累累,纵然是彷徨迷惘,但透过岁月的洗礼,总能参透些许人生的道理,人本孤独,在孤独中一路修行,一路成长。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九):那些大家

  那些大家

  蒋勋先生,在高中的时候记住了这个名字,应该是当时读到了一些精妙的文字,于是特意去百度了这位作家,于是,好感剧增。余光中先生辞世不久,现在看这本书,以此作为对我喜爱的这两位作家的敬意。

  都是些很美的文字,但是书的标题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比较普通。因为类似的话现在可以说已经泛滥成灾了。若能做些更改,或许能吸引到更多读者。对于我来说,如果只是看到这个书名,可能会没有兴趣,完全靠这些作家点燃了我阅读的欲望。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三太子舍身喂虎。穿着麻线鞋,感受沙粒经过脚趾又随后流失的洁净,及时行走于浩渺无垠的沙漠,亦能保持脚的洁净、灵魂的洁净。一种佛性油然而生。让我想到最近读的林清玄的作品了。够佛性,足以拈花微笑。蛮喜欢一些关于修行的故事,因为其中的主角往往能做出骇人之举。这位三太子也是如此。记得以前的文言文似乎做到过。大太子说:一切难舍,不过己身。二太子说:以贪惜故,于此身命,不能放舍。细细想来,其实自己也像大太子和二太子这样,虽然会对此情此景抱有悲悯之心,可是如果是自己去舍身,怕是万万不可能的,肉身虽然是外在,但他有那么多的神经细胞,会有疼痛,失去他便也失去了生命。按照佛的角度,轮回转世的存在,可能心里会好受一些,而如果不存在呢,唯物客观来看呢,又是否真的有意义。“新热血肉”,不知道为何,佛家故事经常充满了这些,或许也是因为此,我们普通人才会觉得震撼吧。他们其实想说的,也无非是献身,众生平等,肉身是外物幻象。所以看看便可。“往昔因缘”,也是一种信仰。

  第二篇文章满满的台湾气息,一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是台湾那里的口气,当看到莲雾的时候,就笃信了。当时林清玄也写过自己买莲雾的事情。里面让我动容的是穿一身华丽丽的衣服的人,当作者说道这可能是老人的寿衣,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倒下,便穿上了,这样无论何时倒下,都是一场华丽丽的最后赴宴——人生的最后宴席。这是作者的猜测,但何尝不会是这样呢?当我如此认同作者的这一想法的时候,我是不是也已经老了?

  第三篇文章关于美女与怪物,读来倒是有趣,一面说自己是个塌鼻子怪物,一面评价他人美丑,倒也不会让读者产生不快的感受。语气言辞都比较轻松活泼,也讲述了一些作者心目中的美人。那些年代的人,有些知道,有些不知,但一样能感受到一种年代久远的古典端庄之美。

  读了几篇文章后发现,此书收录的大家之作都是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以前的语文阅读理解。当时特别喜欢做语文阅读,因为可以读到很多故事,又能随意地抒发自己的感想(老师会按点给分)。但收录整理后,对于书名真的是太遗憾了,还不如直接用里面某篇文章的题目作为书名呢。只是给编者的一些意见吧,文章是好文章,莫要埋没了。

  《孤独是人生的修行》读后感(十):一剂孤独解药

  能战胜自我孤独的人,终究会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钟怡雯撷取当代几位知名人士的文章,告诉身处迷惘之中的灵魂——孤独并不可怕,孤独是自我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锻炼。战胜孤独便可成就自己人生的精彩。

  如果没有那种深深的孤寂与绝望之感,便不会深切的体会到钟怡雯编选此书的文章深意。全书分为六章的内容:孤独旧梦、时间老去、身心漂泊、生命裂隙,困境现时、希望微光来阐述生命的过程。无论何人何种境地,可能都会被书中的某篇文章,或者某句话语中的情怀感动,会有悟然一悟之感——原来并非我一人独有此感,世界的某处还有与我心灵相印的知心人存在啊。钟怡雯选辑的这些文章便是篇篇能戳中读者内心的一剂孤独解药。

  收拾起残破的灵魂,以希望和阳光的心态来迎接凄风苦雨,这是孤独之花在风雨中绽放的生命姿态,也是花朵一生最美的时光。现时的社会生态已然糟糕至极,何不以涣然一新的姿态来面对?改变不了世界,至少可以从改变自我开始。

  读此书,常常会被其中的文字打动,为其间的审视自我,审视世界的视角惊叹:世间人会追问行为有意义吗,比如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现今又有多少人还为了信仰而做出此等牺牲生命之事呢?情义仁信有多少人还在坚守?萨埵那太子心怀慈悲怜悯万物,以身施与饿虎,毫无懊悔,见父母悲痛,后劝之勿悲伤,而是去修持更多善事——这是大慈悲。现世之中,还有这样的大慈悲存在吗?......看着书中一篇篇文章,深深感概于世间的万种形态,有万般的情怀。文中有老无所依而要保持做人尊严的耄耋老妇,有太在意他人眼光而使心灵自苦的抑郁青年,也有孤寡老人辛酸,一念之仁的差距等等......

  还有,纵然是瘦弱孤独的背影,但也要为了尊严而坚强挺立的孤独。马任重的《上课睡觉的女人》讲述一位在灾害中失去丈夫、女儿、儿子的悲惨故事。这个可怜女人独留于世,内心怆痛,忍受着对丈夫、女儿、儿子的刻骨思念,还有周遭人的不理解与冷漠。就像当年的祥林嫂,哭诉着,不停哭诉,刚开始还有人安慰,后来变得人厌狗烦。这个女人已经够悲惨了,为什么还要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这个女人,如果自己走不出来甚至不愿意从悲痛中走出来,谁又能拉她一把,谁又能拉得动她呢?生之艰难,生存的不易,相比,平安健康多可贵。在面对他人不幸时,也不有意无意强加个人的意志,再次伤害,这便是生之为人的一点善意与人性的温暖了......

  一个个生命便是一段段故事,唏嘘也罢,惋惜也好,终将如所有曾经存在过的过往留下或未曾留下生命印迹。看这样的一本《孤独是人生的修行》,会联想起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的课,联想起这位常常引得学生爆满的老师关于孤独的解释。陈果老师能这样吸引人心的力量系自于哪里?正是本书中所提到的文章提到的“孤独”的精神内涵。也是陈果老师所说,““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这种孤独其实也是“慎独”的概念,远离烦杂的人事,回归内心的真实,也回归真实的自我。因为只有本色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之“乐”,而“生活之‘乐’,给人惊喜;生活之‘“苦’,催人反省。”

  孤独者创造世界的能量来自哪里?正是来自于孤独的真实之中的人生感悟与精神历练。他们在孤独中发现自我,酝醇生命的丰盛。也没有哪一个人的灿烂不经过一番艰辛的付出,孤独的求索和用心去体悟,梭罗、尼采、叔本华等等,皆是如此。

  人生虽短暂,但阅读让人更懂生命,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面对孤独时,才有力量和信心与孤独对话。拥有孤独与善待孤独,并在孤独中创造着生命的人终将会获得与众不同的收获——而这便是一场人生孤独的修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