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十个房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10篇

2018-03-25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10篇

  《四十个房间》是一本由[美] 奥尔加·格鲁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7-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一):七月是安生的七月,安生是七月的安生。

  朋友最近很是苦恼,她说她又要搬家了,而距离她上次搬家也不过几个月而已。

  她怅惘地说:“我现在啊,没别的期盼,只想找个没有油漆味的房间好好睡一觉。”

  沉默片刻。她突然问我:“L,你说我的选择对吗?”

  朋友留学归来后,顺利地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她独自去过很多国家见识各式各样精致;三十岁开外,保养得当,看起来像刚大学毕业。至今单身,私生活干净

  优秀自律如她却告诉我,在家乡熟人眼里,她不过是个笑话:三十多了,还在北漂,孑然一身,还在租房生活。而留在家乡的同龄女孩,有的已经生了二胎,悠闲自在地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

  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告诉我,其实她并不后悔,她的经历眼界无可替代宝贵财富,她还能飞得更高更远。我明白,刚才的她只是在信任的人面前暂时暴露了脆弱一面而已。

  我想起了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闺密。毕业后,她在家里的安排下相亲认识了一个不错男孩,男孩很爱她,两人很快闪婚生子。

  在我记忆中,这些年她一直都是高中时那个揪着我的袖子,撒娇地对我说“我想找个像你这样的男朋友(咳,我是个取向正常女生)”的小女生。而短短一年未见,她身上笼罩着一种柔和成熟的气韵,进退有度,平和自信

  她不急不躁,努力尽好人民教师本分,用她多年来同我八卦积攒的丰富经验巧(can)妙(ren)地掐灭了不少学生早恋的苗头,不时还洋洋得意跟我秀一下班里孩子全国英语大赛中斩获的奖项;下班陪孩子读绘本,玩耍;业余时间不忘不断地提升自己

  只是偶尔聊起天来,她也会认真地说一句:“L.,我和你说,生孩子还是晚点好。”只是偶尔吐槽起来,她也会告诉我,某次和爱人吵架,她也曾气得离家出走,在心里纠结要不要换个城市,租个小屋子追求那年搁置的梦想

  她们让我想起了《七月与安生》那部票房逆袭的电影,而这部文艺片没有流俗于同类题材影片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深刻地发掘了女性身份认同这一主题——每个女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固守的七月和一个流浪的安生吧,而在岁月中砥砺过一段路途后,安生尘埃落定,变成了七月,七月放飞了自我,追随了安生。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本书,是美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奥尔加·格鲁申的最新作品《四十个房间》。作者用美得让人心颤,却坦诚得让人心疼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住过的四十个房间,由此串联起她大大小小的挣扎抉择。探讨一个现代女性都会面临的生存困境:我到底该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

  书中最巧妙却隐晦的一个设计其实是作者对女主人公与她的朋友奥尔加两个人物的塑造。她们就像是作者两个身份的延伸,就像《七月与安生》的最后,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她们本就是一个人。而作者透过这种反差冲突想要探讨的是身份认同的偏差导致的女性生存困境:文化社会期望你扮演的角色时候与你想要扮演的角色或多或少是相冲突的。

  而在不断地找寻自己,认同自己的过程中,相信这本书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我也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从小到大最心疼的闺密,我的“七月”,祝愿她在婚姻的困局里找到自己的不朽。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二):四十个房间读后记

  有那么一段文字

  你总觉得似曾相识

  也许是在星光璀璨的夜空

  也许是在波光粼粼的珊瑚丛

  好像是在自家卧室的化妆镜

  又好像来自灵魂前世的回音

  有那么一篇故事

  你总觉得与之相仿

  词句里写满了你所知的美感

  笔触间遍布你所渴求的奇幻

  当故事展开时你若有所得

  在故事结束时却又怅然若失

  想象有那么一本书

  你会觉得,嗯太好用了

  有能当作枕头的厚度

  足以撑起梦境

  有能遮风挡雨的大小

  就像头顶太阳

  正页上写着与你熟识的文字

  背页里写着与你相似的故事

  说不定把角色换个姓名

  就可以用来做自我介绍

  每次出门前都会烦恼

  今天我应该换上哪段人生

  有一个房间

  它只会被书本照亮

  随着书页翻动

  你会觉得像在光谱中游荡

  当我在房间里面打开那本书

  哦,原来这就是你们所谓天堂

  没有给这段文重新取名字,想了一下感觉没有比现在这个名字定义更准确的词汇了。顺便,现在的简介如果以一个出版者的角度这样写,感觉未免有点太小气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三):从珍珠到鱼目

  在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假贾宝玉之口说道“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年少时并未深思这句话,自以为这种种改变不过是年月的天然赋予,然而在看完小说《四十个房间》后,蓦的感到了几分悲凉,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为自己,为所有变成了鱼目的珍珠。

  《四十个房间》是俄裔美国女作家奥尔加·格鲁辛的新作,奥尔加·格鲁辛出生于莫斯科,是第一位申请到美国大学念本科课程的前苏联学生。虽然奥尔加最终选择留在了美国,但莫斯科的那些童年岁月早已深深的刻进了她的身体。当奥尔加开始写作以后,这种跨越苏美的视角让她的作品有着异常强大感染力,她的第一部作品《可汗的秘密生活》便获得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 等多个奖项。小说《四十个房间》同样有着来源自苏联生活的印记,但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奥尔加想要表达内容却与意识形态、国家政治等并无关系。《四十个房间》是一本展现人生轨迹、审视自我灵魂的作品,小说聚焦于女性在理想和生活之间的选择,展现了灵性琐碎生活的摧残。虽然小说以一个苏联女孩为主人公,但这种麻木自我、随波逐流以致于终于忘却了曾经的梦想,泯然于众人的悲歌却是唱给所有人听的。

  奥尔加选择用女性作为这一悲剧主角,既有她身为女作家的感同身受同时也是因为在女性身上,这种灵性的凋零更为普遍,且更能触动人心。身为文中的女主角,“她”却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小说中,“她”是第一视角的我,第三视角的她和考德威尔夫人,这种去名称的写作所展现出的是,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并非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种群体性的悲剧。

  年少时的我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有不切实际梦幻,但也有着远大的理想。所以小说的主人公放弃稳定安逸的生活,选择远渡重洋去往美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主人公沉溺于爱情陷落于婚姻以后,“我”消失了。这样的转变暗喻了女性在社会关系发生转变后自我的丢失,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女性在步入家庭后,身份在更多时候自然而然的从自我转变为妻子母亲,这种转变在很多时候并非个人的选择,约定俗成的社会影响力在这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在小说中看到主人公为了满足罹患癌症父亲心愿要了第一个孩子,为了避免母亲的反复催促,同时也为了给孩子来自兄弟姐妹陪伴要了第二孩子。第三个与第四个孩子是意外同时也是丈夫的心愿,第五个孩子出于一种可悲的要做一个好妈妈的弥补心理,第六个孩子是为了挽救破碎的婚姻。当她成为了母亲,一天天习惯接受了这一切,她也就成了考德威尔夫人,一个上流阶层的富太太

  曾经的梦想不知在何时消失,甚至于我们都无法判断究竟在那一次选择后,“她”的人生才成了这样一场无法逆转的终局。当然小说并非顺序剧情常规作品,奥尔加·格鲁辛用主人公生活中经历的四十个房间作为节点,跳跃性的展现了她在人生路上的选择与蜕变。但我们依然无法说清哪一次选择最为关键,究竟是婚姻还是生育,抑或是她的自我麻木与拖延。

  这是一场并不凄惨的悲剧,无关贫病与离别,但这种悲剧却依然能够让我们痛苦,因为这是太多人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有理由指责主人公背弃理想的行为,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背弃有着许多外界压力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平衡事业与家庭,她们的付出也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在小说中,作者奥尔加用主人公幻想出的天神、外祖母、女管家等形象解说过这种种付出的社会压力以及追寻梦想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当我们苛责“考德威尔夫人”,或是自伤自艾时,我们大可以想一想,在这场珍珠变鱼目的悲剧里,自己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四):奥尔加的妥协的力量

  JK罗琳在创造那座魔法校园的时候,曾为哈利写下这样一个故事,老校长把哈利父亲的隐身衣交还给了他,而哈利就穿着那身隐身衣穿梭在校园里,这是魔法故事里少有的童趣片段,隐身的哈利就像是第一次来到霍格沃兹,他听到了人们的低声细语,看到了角落里的小秘密,他尝试着去做许多曾经不敢去做的事情。那座魔法校园留给我许多难忘记忆,可唯独这一处让我感到孩子气里的难得快意,比骑扫把,比魁地奇更迷人

  而奥尔加创造出的这个小女孩呢,从第一个房间走到第四十个房间,从五岁到临近死亡,她总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画面,又把这些埋在心底变成独有的可骄傲的秘密,像是在领略着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又或许如她在书末所说,是“另一个女人代替我经历了这段旅程”。她和我记忆里的哈利的故事一样代表着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许曾经发生,也许从未开始,可梦境的最自由处就在于它可以马不停蹄地从水泡里的小精灵跳到斜靠在床上的美人鱼,可梦境又如同长大后变得内敛的孩子,从她17岁后开始考虑人生和未来,那些随处可见的“爱丽丝式”童话又陡然消退,渐渐地隐在她的自说自话里。

  奥尔加·格鲁申生活在苏联最后的动荡期,她的二十岁则正值前苏联的解体,而就是所爱的文艺道路帮助她脱离了那个时代,她写《排队》,将国家的干枯写到了骨子里,她写《苏汉诺夫的生活梦想》,则将历史枷锁紧紧地背负在身。在几近混乱的莫斯科,奥尔加成功地让情绪被文字掩盖下去,没有让生活影响到创作,更是用创作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写过《一间自己的房间》,她将女性独立当做唯一的目标,而《四十个房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主角“我”从四岁半开始就期待着不一样的世界,从祖母那里听来的奇幻故事总会给她想要出去的冲动,而父母扮演的角色则相对沉默,或许是那个时代所限,又或许如女孩的未来一般逐渐归于沉寂。她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家乡,为了诗歌走向远方,却在三十岁后回到常人的生活,为家庭而变得普通。死亡的不期而至使得这位女士感到孤独遗憾,所以她决定重新启程追逐少年时代的梦境。

  其中有一幕,父亲与她聊起生命意义,他告诉女孩“无论做什么,永远都不要半途而废。”那一刻父亲的脸颊闪着光辉,却又立即消散下去。这是难得是顺心随意说出的话,可父亲不再是过去的男孩,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追求人生,并没有说说这么简单

  ——有朋友说,这个故事压抑的情绪挺让人喘不过气,她说那种不断成长后伴着的失去,徒有孤勇却难免憔悴,而从珠子变成了鱼目,更大的关系在于人心染尘。

  可我还是觉得本书的感动大过于取舍时候的沮丧,这个“我”和我名叫奥尔加的朋友,在对话时刻常常处在选择的两端,其实不妨看做是作者的扪心自问。她活得渐渐像一个勇士,从四岁半的漫不经意到17岁的放肆决定,再到23岁的为梦想破釜沉舟,哪怕人过三十后开始被磨平了脾气,可至少那种冲动过的个体回忆真的好过平静集体沉默。做一个人比特立独行更难的,难道不是我知道我需要什么?而比泯然众人更值得宣扬的,又难道不是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明白现状缘由

  我们都很爱跟这个世界讲道理狂风骤雨无算,热情奔波到死,然后看着奥尔加因为照顾孩子而哀悼其放弃了自己的挣扎,看着奥尔加垂垂老矣面露戚容便觉得这个勇士老了,刀钝马乏不堪一击。其实我们都太爱以自己的上帝视角去看待生活了,生活的本质,本就是偶然和必然结合体,奥尔加列出了四十个房间,对应着人生的四十个阶段不同抉择,有冲动便会有回头,我们总会对另一条没有选择的路心念其好,可我们忘记了人生一路本就与苦难同行,只要你一直在走,不停地走,无论是飞翔还是落地都不应该被否定。

  少女的梦、望着儿子长大娶妻的欣慰、老去后重新燃起心头的火焰,任何的未知都充满意义,比起苦闷的中年时光,故事中的大半都是闪着光的。书名选用40,对西方人而言,这是《圣经》中最常出现的数字,撒旦的试探有四十日;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个昼夜;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四十代表着圆满和完整,就像国人记忆里的四十不惑,我们总要用更多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意义,追逐或者放手,都是这个圆满旅程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学着低头,不再那么毫无顾忌地做一件事,也许于这四十个房间里的兜兜转转而言,学会妥协,才是人生本该有的样子。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五):现实总是不够浪漫

  现实总是不够浪漫 ——《四十个房间》译后记 译完《四十个房间》的最后一个字,觉得怅然若失,仿佛陪着考德威尔夫人走完了一生,从四岁到死亡。起初,我想把这篇“译后记”的标题定为“梦幻与现实”,但又觉得“梦幻”固然可以瑰丽多姿,却也并不能完全描摹本书字里行间所洋溢着的美妙、灵动而又伤感、无奈的情怀。后来,我记起考德威尔夫人年少时曾在达恰里说过的一句话:“现实总是不够浪漫。”也许,浪漫与现实的相互映照能够更好地诠释考德威尔夫人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结构很简单,也很特别,根据四十个房间分为四十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为什么是四十个房间呢?考德威尔夫人的丈夫说,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一生会搬家十一次或十二次,大约要先后居住四十个房间。考德威尔夫人的母亲则说,四十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数字,“诺亚在大雨中度过了四十个昼夜,摩西在荒漠里跋涉了四十个年头,耶稣经历了四十天的禁食与试探。四十很漫长,足以带来一场艰难的考验,但同时又很奇妙,是跟人类最为契合的数字。在《圣经》里,四十年成就一代人。在现实里,四十周孕育一个生命。”而考德威尔夫人自己说,灵魂有许多房间,这四十个房间是她命中注定要穿越的沙漠,“四十个房间,每一个都是一场对灵魂的检验,是一幕袖珍的耶稣受难剧,是一个渺小却重要的选择,是迈向清醒与人性的一步。等到我走出这片四十个房间的荒漠之时,也许就可以看清真实的世界了。”所以,可以说四十个房间代表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选择。有的选择本身就举足轻重,比如是拥有一栋房子,还是四处旅行;是结婚生子,还是自由不羁;是留在故土,还是远走他乡;是追逐梦想,还是脚踏实地。还有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显得微不足道,但实际上依然对人生有着莫大的影响,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也许经过长久的积累才会刮起飓风,比如是否要去参加邻居家的聚会,是否要在课堂上诚恳地讲述自己的长处,是否要躲在浴室里偷听一场大人的交谈,等等。每一个选择都引导着人生朝不同的方向前进。其实,考德威尔夫人并非没有留意到这些选择,恰恰相反,她非常重视选择,无论大小。可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她不断地利用选择来对现实进行推迟、拖延、弥补,对当下的情况作出让步,结果渐渐失去了选择的权力,甚至遗忘了选择的意识,只能等待他人替自己选择,或者服从命运的选择,从而进入了一个人生选择的悖论或怪圈。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她依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了许多选择,比如不顾男朋友的反对,执意要出国读书,后来又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要留在美国。然而,自青年时起,她就经常安慰自己,只是现在如此,只是暂时如此,以后总有自由自在的时候,以后总有梦想展翅的机会。可是现实不会尽如人意,就像她的母亲曾说过的那样:“如果你拖着一件事不去做,告诉自己以后再说,那么这件事就永远不会像最初设想的那样实现。因为时间不等人,从来就没有什么‘以后’。” 不同的读者对于这部作品一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并不知道主人公究竟有没有希望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也许即便她付出努力,也依然一事无成,也许做一名家庭主妇,她会更加幸福。或许并没有神明去拜访她,那一而再、再而三的超现实的对话只不过是她的幻想。正如她自己后来所想:“即便可以选择,恐怕她也不愿重新回到二十岁。人到中年的好处之一就是懂得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且从中发现慰藉,正如认清庸俗的本质,还能一笑置之。”然而,主人公有一位博学的父亲,一位秀丽的母亲,家中有一座位于俄罗斯森林里的小木屋,她从小成长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忧郁的家族传说中,一心想当一名诗人,用言语来记录真实的感受,最终却嫁给了一个一辈子都不知道她想当诗人、而且也不懂何为诗歌的男人,当她写诗的时候,这个男人还以为她在写购物清单。她并没想好是否要进入生儿育女的人生流程,却一连串地生了六个孩子,迅速老去,不仅遗忘了诗歌,而且遗忘了自己。她甚至没有努力过,到底有没有神赐的天赋,我们也不得而知。当然,如果没有,也许她是幸福的,但是连真正的尝试都尚未开始,这样留下的遗憾不能不说是永恒的。令人深思的是,这难道仅仅是这位不知名姓的考德威尔夫人的一生吗? 就像书中那位经常出现的天神所说:“女人的肉体总是……比男人的肉体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所以女人在取舍之间也更难抉择。每一个人,无论多么才华横溢,都注定只有一种创造力,而孩子是不亚于书本的创造,尽管在结构上截然不同,而且经常不如书本长久。不过,长久与否还是取决于书本和孩子本身……回首往昔,在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日子里,我曾常常去拜访一个与她同名的女人,伊丽莎白·海伍德。毫无疑问,你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默默无闻的女人。但是,假如她没有选择生儿育女,而是选择执笔创作,将所生、所养、所埋葬的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那么,谁又能说今时今日你不会将她与伟大的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呢?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她所生养的孩子当中有一个正是约翰·多恩(英国玄学派诗人的杰出代表)。因此,人们永远也无法预料到这种事的最终结果。毕竟,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永恒与不朽。选择精神,还是选择肉体,全看你自己怎么想。”这显然不仅仅是书中主人公一人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女人在其一生重要阶段必经的选择过程,这样的选择令人纠结,难以取舍,患得患失,自然也备感折磨。 当然,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这种改变在文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称的转换:“我”——“她”——“考德威尔夫人”——“我”。在最后一次人称转换完成后,有这样一句话:“我终于摆脱了这个现在不是我、从前也不是我的女人。”由此可见,这种人称的转换代表着考德威尔夫人与真实自我的距离,显示了一个失去自我与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女性在人生中的身份转换。作为女性,一生中会有很多身份,比如女儿、妻子、母亲。耐人寻味的是,自始至终,书里都未提到考德威尔夫人的名字,“考德威尔”是她丈夫的姓氏,从“我”到“考德威尔夫人”的转换是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丈夫或家庭为中心的转换。而且,“考德威尔夫人”这个称呼甚至最初也不是属于她的,而是传承下来的,在她之前还有“原版的”考德威尔夫人,所以本书的主人公其实是没有什么名字可以称呼的,我们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之为“考德威尔夫人”而已。实际上,这意味着她有可能是任何一个女人,任何一个曾经受父母宠爱、后来为丈夫付出、最终为家庭奉献一切的女人,意味着这几乎是所有女人的宿命,从天上落到尘世、从凤凰化为小鸡、从天使变成凡人。虽然最后人称回归到“我”身上,象征着考德威尔夫人终于找回了自我,但这时的考德威尔夫人已经走完了现实的一生,纵然之后还有许多浪漫的幻想,想象着出去旅行,想象着走遍世界,但这是直到死亡之后才获得的自由,看上去新奇浪漫,听起来如获新生,但其中的悲凉是无以言表的,这正好深刻地映照出“现实总是不够浪漫”。 在讲述考德威尔夫人日渐无奈的现实生活时,书中也常常穿插着浪漫的想象,讲述不同选择带来的可能性。假如她跟身为音乐家的恋人奔赴欧洲,假如她告诉丈夫自己的梦想,假如她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诗人……在这些梦幻般的描写中,有许多颇具象征意义的存在,比如故事和镜子。我们都知道,很多女孩儿是伴随着各种神奇的故事长大的,也是从故事中的公主走向现实中的主妇的。故事在考德威尔夫人的生命中可谓至关重要。小时候,外祖母曾对她讲起过一棵长在世界中心的大树,这个深刻的意象穿插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从一开始的清晰到中间的朦胧,再到最后的彻底遗忘。据说,这棵树落下的叶子会写着所有人的名字和属于每个人的一句话,那句话就像某种神秘的指示,而始终不能得到这句话的考德威尔夫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渐渐地迷失了方向。后来,她给自己的女儿塞西莉娅讲了公主与歌曲的故事,老国王送给公主一份礼物,那是一个外表普通的盒子,里面却装着七首珍贵的歌曲。“老国王告诉公主,要爱惜这些歌曲,不能让别人知道。只要歌曲还藏在盒子里,她的声音就会永远美丽动听,如果把歌曲都放出来,她将再也无法开口歌唱。”实际上公主就是指她自己,而那些宝贵的歌曲都是她曾经为每一个孩子所舍弃的东西。书中点缀的浪漫故事,除了童话传说,还有家族的过往。比如书中多次出现的王室血脉。考德威尔夫人的曾外祖母与大王公有过一段恋情,卖房子的女经纪人说自己是尤金亲王的后代,捕兽员提到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曾先后成为部落首领。然而,无论他们的家族历史多么辉煌、多么浪漫,现实中也不过是家庭主妇、房产经纪人和捕兽员罢了,对于他们而言,芭蕾舞娘的风流往事、尤金亲王的骁勇善战、部落首领的神圣地位就像一场美梦,或许能抚慰现实的冰冷,但也只是最后一丝慰藉罢了。实际上,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怀揣着这样一份浪漫,甚至将这份浪漫当作人生中唯一的支撑。手拿鸡毛掸子的女仆可能正在怀想多年前钟楼上的星星,身穿寡妇黑衣的管家可能趁夜色跟月亮对话,冷酷无礼的水管工可能在晚上跟女儿的亡灵漫步,这种浪漫与现实的交织让浪漫显得更加灿烂,也让现实显得更为黯淡,这同样映照出“现实总是不够浪漫”。 在考德威尔夫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镜子也曾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多次出现。有时,她在镜中发现世界;有时,她在镜中发现自己;有时,她又在镜中看到了另一个时空。镜子的确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意象,镜子中的映像既是自我,又不是自我,审视映像的过程像是审视自己的内心,又像是审视外部的世界。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发现了镜子这种意象之于人生的特殊意义,她进而把这一意象加以扩展,从真实的镜子扩展出一面象征的镜子,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人物——考德威尔夫人的童年好友奥尔加。十七岁那年,两人在俄罗斯的森林里一起仰望星空、畅谈未来,那时候,奥尔加认为生孩子是理所应当的,而主人公却决心不去过平凡的家庭生活。长大后,主人公成了考德威尔夫人,是一名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生了六个孩子,放弃了曾经视若生命的诗歌创作;而奥尔加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自由自在地四处旅行,并且挖掘、改编考德威尔夫人的人生故事,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可以说,奥尔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考德威尔夫人的很多愿望。实际上,奥尔加这个人物亦真亦幻、若有若无,甚至很可能并非真实的存在,她只不过是考德威尔夫人的另一个自我。从“奥尔加”这个名字本身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俄罗斯名字,正如考德威尔夫人的母亲所说:“俄罗斯的每个姑娘都叫奥尔加。”本书的作者名叫奥尔加,作者曾说过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也都叫奥尔加。因此,作品中的“奥尔加”并非随便冠名,而是映照出主人公自己影像的一面人生的镜子。 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除了镜子和故事之外,还有不少。这些本属平常的事物被作者赋予种种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令作品充满瑰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使读者如入七宝楼台,陷入迷离眩惑而奇幻多姿的阅读体验中。比如莫斯科公寓外的建筑工地。在考德威尔夫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片建筑工地始终在施工,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却成了一片室内停车场。但正如考德威尔夫人的母亲所说:“本来要建的是什么呢?我是说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别的东西,对不对?”当年考德威尔夫人的父亲曾开玩笑说那里要建“人民的圣殿”,真是一个充满寓意的说法。如今想来,这就好像考德威尔夫人从小都想要做一名诗人,最终却成了一个家庭主妇,纵然再浪漫的设想,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无论多么神奇的梦中仙境,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的人生。建筑在书中的确有很多象征意义,不仅书名叫《四十个房间》,而且书中其实从未交代过考德威尔夫人住处外部的环境,只是细致地挖掘房子内部的空间,就像沉浸在浪漫的内心世界里的主人公,实际上对于她来说,外面的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模糊朦胧的,只有房子里的世界乃至心里的世界才是清晰可辨的。 再如火车,在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坐在达恰的阳台上时,就听着远方的火车,在脑海中写下“忧郁的火车”这样的文字;后来大学毕业前夕,她曾经想过要到行驶于海岸间的火车上谋职;度蜜月期间,她躺在床上听着火车行驶的声音,幻想着跟丈夫一起跳上其中一节车厢。火车一直象征着旅行或远走高飞,始终在距离主人公最近的地方,但她却始终未能坐上去,只是不断地渴望,最终只能默默地怀念。其实,乘上现实的火车并不难,但是现实的终点并非理想的去处,人生的轨迹更不是两条笔直的平行线,所以坐上去又如何呢?可见,在作者的笔下,现实中的风景无不可以充满人生的寓意,成为某种难以言喻的象征。 又如戏剧。主人公的曾外祖母是芭蕾舞剧的演员,主人公大学时的男朋友出演过莎士比亚戏剧中重要的悲剧男主角哈姆雷特,而且这位外号为“哈姆雷特”的男孩儿也发表过一番关于戏剧的言论:“天才的剧作家总是深刻地触及了人性,因为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能从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中汲取精髓,注入自己的剧作之中。即便过去了数个世纪,我们这些渺小的凡夫俗子也依然在不知不觉间将人生浇铸成戏剧的素材,终有一日会出现在某位伟人的笔下,而我们的本性也随着剧中的言语和情节而改变。有的人在莫里哀的滑稽戏剧中上当受骗、遭人设计,有的人在契诃夫的平静戏剧中度过枯燥单调的一生,有的人想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还有些倒霉蛋闯入了尤奈斯库和贝克特的世界里。”后来,主人公在面对岁月流逝的现实时,也用戏剧发表过一番感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的故事是与众不同的,可是我们就像卡在时光之轮里的仓鼠,为了活命只能不停地奔跑。我们演的都是同一部戏剧,剧中的角色也始终未变,只是演员在交换位置而已:前一分钟你还是天真无邪、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后一分钟就变成了引人发笑、滑稽不堪的家庭主妇,再也不是众星捧月的主角。”颇有些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意味。 与上述种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物密切相关,这部作品还用了许多隐喻。我们试举几例:一是主人公的曾外祖母在首次出演达尔西妮亚的那天晚上收到了大王公的礼物,礼物是象征爱情的丘比特耳环,可达尔西妮亚这个角色却常用来表示无望的爱情。二是主人公十三岁时,被人问及年龄,曾想过要说自己“跟朱丽叶同岁”。主人公的生日跟朱丽叶一样,都在夏天,跟遇到罗密欧时的朱丽叶一样,都是十三岁多,将满十四岁,也正是在此时,主人公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诗歌,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三是主人公惊闻那个曾在大学里出演哈姆雷特的前男友因意外而身亡时,不禁轻轻地说了一句:“阿波罗之箭。”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波罗之箭会带来疾病或死亡。而她曾经向神明许愿,要惩罚那个令她心碎的前男友,没想到真的听到了他死亡的噩耗。四是考德威尔夫人的丈夫曾说过,令妻子爱上他的是一道名为“卡萨诺瓦的欢愉”的甜品,然而卡萨诺瓦是意大利有名的风流才子,滥情而不专一,后来在考德威尔夫人年老色衰的时候,她的丈夫果然也移情别恋了。类似的还有考德威尔夫妇结婚时收到的礼物,其中有一对山鸡,被考德威尔夫人错认作是为赫拉女神拉战车的鹦鹉,在希腊神话中,赫拉是代表女性和婚姻的女神,她是忠于爱情和家庭的,但她所嫁的众神之王宙斯却并不专情。这些巧妙的隐喻,赋予作品深厚的意蕴,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四十个房间》是一部每看一遍都会令人产生新感受的作品,这或许得益于作者所精心营造的一种奇妙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氛围。文中有许多前后呼应、幻想与现实结合的描摹,使作品一唱三叹,令读者流连忘返。比如,主人公年少时,父亲曾在“文艺杂谈”中讲过三幅题为“理想城”的画作,画面中的城市都充满了严谨、精确的几何图案,她觉得画中没有人,只有雕塑,唯一一个可能是人的小黑点,似乎是一个与当时的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儿,穿着睡衣走在街上。后来,考德威尔夫人的女儿艾玛多次梦到一个城市。艾玛是一个性情冷静、非常理性的女孩儿,她梦中的城市也是街道笔直、广场空旷的,就好像考德威尔夫人当年在画作中见过的城市一样。而且这座城市里也没有人,全是雕塑,只有艾玛穿着睡衣走在街上。仿佛时空交织,艾玛便成了当年考德威尔夫人在画中见过的女孩儿。这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正是这样一个个的轮回。 又如,考德威尔夫人在大学时代所写的诗歌中,曾提到过满是玻璃高墙的迷宫,后来她的女儿塞西莉娅曾梦到自己走在一个墙壁是玻璃的房子里,但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去,隔着几道玻璃,还能看到自己的母亲考德威尔夫人,甚至还遇到了那位指点考德威尔夫人的英俊天神。在一个圣诞节的早上,考德威尔夫人曾经这样想过:“记忆和喜好是无法通过血脉传承的。”然而,其实她的记忆都通过某种方式遗传给了每一个孩子,也许父母跟孩子之间真的有着除了基因以外的神秘纽带。这不仅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多重意义,更是令人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书中有很多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人物或情节,这也是浪漫与现实融合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那位堪称人生导师的神明,究竟是真的天神下凡,还是考德威尔夫人的幻想呢?书中多次提到的、甚至可以说贯穿始终的这位神秘英俊的天神,其实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化身,阿波罗相貌俊美,掌管着诗歌、音乐等艺术,据说诗人们在创作时都会向他祈求灵感。书中也曾提到,这位天神声称自己就是阿波罗,主人公焚烧诗稿献祭的时候,还在祈祷许愿中说:“请吧,阿波罗,这就是献给你的一件小小祭品。”后来主人公的前男友“哈姆雷特”死亡以后,她也曾认为那是“阿波罗之箭”。因此,在主人公心目中,这位天神就是阿波罗,而且他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老,只是衰老的速度跟人类不同,比如书中提到:“他的年纪依然跟上次见面时一样,还是四十岁左右,上下误差不过千年。”乍一看这个说法好像很令人费解,但其实是说他的模样看起来像人类的四十岁左右,但他是天神,他的年龄绝不只是四十岁,对于他而言,人类的千年大概才是他的几岁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这位阿波罗之口,表达了对诗歌、艺术乃至人生的很多精辟之见,成为这部作品的一个特点和亮点。如在主人公年轻的时候,这位天神告诉她:“人人生来就是一束光,带着赤裸的灵魂和想要认识世界的纯粹渴望。有的光黯淡一些,有的光明亮一些,而最闪耀的光芒拥有天神般的能力,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重新创造世界,一遍又一遍。在童年时代,这束光最为灿烂,可是随着你渐行渐远,踏入生活,它会开始逐渐消失。其实,它并没有减弱,而是变得越来越难以触及:你所经历的每一年都会在你的灵魂周围套上一层硬壳,就像树干上长出了一圈新的年轮,最后,灿烂的圣言便深埋在尘世的肉体之下,变得几不可闻。”这是体悟,又像预言,赋予作品以深度和厚度。至于对诗歌艺术的很多观点,都极富真知灼见。诸如: “时间是人类的根本极限,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诗人,那就要特别留意自身的极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诗歌与人类的处境最为契合,因而也是最高贵、最困难的。正如人们想方设法地超越地理、历史和生物的极限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一样,诗人们也上下求索,努力超越语言、韵律和结构的内在极限,去发现美与真。生命的意义离不开死亡,而诗歌的崇高力量也离不开形式的囚笼。” “当语言的极限跟历史的压迫结合在一起时,诗歌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反之亦然。在富足的时代里,诗歌的力量就会减弱,失去那份迫切、饥渴,变得稀松平常了。每个时代的人都只能收获自己应得的诗歌。” “艺术家没必要为了创作而过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其实,如果你真想成为传奇,那就必须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自己的使命,而将制造冒险的任务留给未来替你撰写传记的作家。切记:极限的真正拓展是向内的,而不是向外的;无论你身处于多么狭小的蜗居,苦痛都能找到你;而欢乐,欢乐永远只有一诗之隔。这世上没有渺小的生活,只有渺小的人。” “天生的伟大诗人少之又少,神赐的才华可谓万中无一,然而,即便拥有此等天赋,如果没有付出,也终究一事无成。在你小的时候,我就讲过这个道理,但你却毫不在意。或许,你只是没有那么渴望罢了。你必须拼命争取,获得资格,才能用言语表达真正重要的事物——为此,你要付出岁月、付出汗水、付出眼泪、付出鲜血。其中,既有你自己的,也有别人的。” 这些议论看起来滔滔不绝,但读起来却并不觉冗长,它们不仅与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情境密切相关,从而与作品水乳交融,并且关键在于其议论本身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智慧,表达了一种独特的诗歌艺术观和人生观,有些甚至可以看成是富有哲理的箴言,启人神智,令人难忘。 本书的作者奥尔加·格鲁辛(Olga Grushin)是一位俄裔美国作家,于1971年生于莫斯科。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她的童年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在布拉格度过的。1989年,格鲁辛获得美国埃默里大学全额奖学金,成为史上第一个申请到美国大学本科生课程的俄国学生。当时正值苏联巨变,奥尔加·格鲁辛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曾经为卡特总统做过口译,也曾在俱乐部里当过吧台女招待,在世界银行做过翻译,还在华盛顿一家鼎鼎有名的法律机构担任过研究分析员。可以说,奥尔加·格鲁辛的经历和背景,成为这部作品独一无二的重要根据。俄罗斯人独特的思辨和深刻、忧郁和浪漫,皆渗透在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如作者通过主人公之口说:“你越是了解世界对你的要求,就越是会陷入这些模式、规则、惯例之中,而你的经历就会变得越发平凡,你自身的独特性也会越来越少。比如,假设你不知道人们到了某个年纪要结婚、到了某个年纪要生子、到了某个年纪要退休,那么你还会做这些事情吗?或许你会做一些别的事情,一些截然不同的事情呢?毕竟,结婚、生子、退休不可能全都是受单纯的生理动机驱使。”又如主人公的母亲说:“实际上,很多时候,言语越宏大,核心越渺小——它已经在无数次的使用中被磨平了棱角,变得陈旧不堪。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做一名伟大的诗人比做一名伟大的小说家更难。一部小说里可以充满渺小的言语,却显得新鲜、细致而独特,就像一片长满勿忘我的草原。”类似发人深省之思、切中时弊之论,在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 奥尔加·格鲁辛的《四十个房间》为我们建造了一座人生的迷宫。全文开头写道:“透过虚无缥缈的迷雾,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地方是浴室。”像是在弥留之际回首人生,或者如主人公的外祖母所说,“献出自己人生中的记忆与故事,就像是一种反复擦洗的过程,又像是一层一层地剥开洋葱,露出藏在里面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的开头可以看成是接在结尾之后的。这更是一个轮回,周而复始的人生轮回。正如作品主人公的思考:“年轻的一代动身迈向生活,年老的一代朝着反方向,去往未知的领域,而中间的一代要为二者送别,在岁月的激流中挣扎着留在原地。”这真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读完了作品,却走不出人生,这是否也意味着“现实总是不够浪漫”呢? 本书的翻译颇为不易。一是如上所说,这部作品是一座迷宫,主人公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稍不留神,便会迷路。二是本书的语言典雅、精致而字斟句酌,要准确地传达出其风格神韵,需要煞费苦心。三是书中有很多诗歌作品,既有主人公的作品,也有不少他人诗作,还有一些其他文字的引用。为求与原文风格一致,除了哈姆雷特那句“生存还是毁灭”采用了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之外(文中已注出),其他所有诗句和引用的内容都是笔者自己翻译的。四是书中涉及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尤其是这些知识与作品的内容密切相关,经常被作为隐喻与典故来运用,造成理解上的多义及其困难。为此笔者一一进行了注释。其有未当,还请作者及读者朋友多多包涵,并不吝指教。 2017年4月于北大燕园

  《四十个房间》读后感(六):在我希望的生活里,生活不同于我的希望

  那一年我刚上大二,学的是我最喜欢的专业,从来不用在课程和考试上多费功夫;大学的生活早就适应了,离毕业还远,也用不着担心将来的事;我交了个男朋友,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看电影,约会,写写日记,夜里睡不着觉时就发着长长的短信,探讨虚无的人生。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我写了一组诗,取名《我希望的生活》,头两句就是:在我希望的生活里,生活不同于我的希望。

  现在看来,未免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那会儿我成天写诗,走在路上会不停地琢磨着某几个押韵的词,想着该选取哪一个意象。上选修课的时候,我会把诗句飞快地写在笔记本上,几乎不用涂改。后来我读了耶茨的小说,发现他笔下的那些男主人公搞文学创作时都是把自己关进狭小的工作室中,绞尽脑汁,写到腰酸背痛。我从来也想象不出那种感受——当然,我写得可能也没那么好,但至少有些句子让我感觉很不错。

  第一次编辑《四十个房间》的稿子时,我就有了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这本小说的女主人公和我太像了:出生在幸福的小康之家,后来留学美国,一路顺风顺水,从没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十几岁时爱上了诗歌,立志要成为伟大的诗人;喜欢做白日梦,却不善于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这个姑娘曾经发誓,她要体验无拘无束的人生,像真正的诗人那样生活,把一切奇妙的经历写进诗句,绝不要过渺小平凡的人生——被囚禁在办公室中,或是当个贤妻良母。但没想到的是,她大学毕业就结了婚,接着一连生下了六个孩子,再没有时间提笔写作。丈夫很少读书,甚至从不知道她写过诗。人到中年,她变成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家庭主妇,就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我回想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不再写诗的。实习之后,留学之后,工作之后,很久不写之后,你就写不出来了。

  伍尔夫曾说,一个女人应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们的女主人公远胜于此,她拥有四十间——前半生是宿舍、单身公寓、图书馆隔间,后半生她一头扎进了洗衣间、厨房、舞厅,几乎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那么她快乐吗?我无法判断,家庭生活给了她幸福,可她有时也有点孤独。在这本小说中,叙述人称先是“我”,后来变成了“她”,在之后是“考德威尔夫人”,这给人一种感觉:女主人公或许拥有四十间房间,却从没有过自己的名字。

  不难看出,《四十个房间》试图探讨的,是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女性)的一种自我困境,“是要终日待在家里为儿女烤饼干,还是要成为一个疯女人、一个流浪者、一个战士、一个圣徒?”这不禁让人想起不久前上映的《寻梦环游记》,影片以一种讨巧的方式回避了梦想与亲情之间的巨大矛盾,小男孩米格最终既得到了家人的爱,又能够尽情去追逐音乐梦。但是,如果你的梦想永远得不到亲人的支持,如果家庭生活注定会磨蚀你的梦想,你又应该作何选择呢?阿赫玛托娃、柯莱特、茨维塔耶娃都是世人眼中糟糕透顶的母亲,她们抛下孩子不管,一个人去追求自我,她们当然都是伟大的作家,可是在做出选择之前,谁能确定自己一定有非凡的才华,一定会成功?

  《四十个房间》并没有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对于这两种选择,作者并没有做出价值评判,断定孰高孰低。其实,这本小说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它原原本本地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困境,而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喜悦与遗憾并存,也许并不存在一种你“真正希望”的生活。

  比如,女主人公选择了回归家庭,放弃写诗,弥留之际她充满了遗憾和悔恨;但如果她执意不成家,不生孩子,漂泊不定,追寻自我,那么父亲的绝症和母亲的失望是不是又要让她内疚一生?她能够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永垂不朽吗?“在诗歌的世界里星光灿烂、乐音袅袅”?或是才华早已消磨殆尽,变成了一个年老孤独的女人,“穿着脏兮兮的粉色睡裙,一边叹气,一边压低声音喃喃吟诵诗歌”?

  比如,她选择嫁给了保罗。他工作繁忙,不懂诗歌。她觉得丈夫过于现实、物质,很难与他交流。如果她选择了和前男友移居巴黎会怎么样呢?他们互相理解,可以一起追求梦想,可是前男友对于音乐的热情,又让她觉得“我爱你胜过你爱我”。

  比如,她选择放弃俄罗斯一览无余的生活,移民美国,但美国的生活是不是更加一览无余?她的人生是否因此而变得更加平淡?

  也许没有哪一个选项会比另一个更优秀,甚至在大多数人的生命中,我们不会始终坚守着某一个选项,永不改变,永不妥协。我们会摇摆不定,在岔路上来回徘徊,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改变想法,否定此前的自己。就像女主人公,她十几岁时绝不想要平凡的幸福,但出于对父母的愧疚,她决定结婚生子,尽力去做个好母亲;年近三十,枯燥的家庭生活让她窒息,她又一次决定创作诗歌;但日复一日,她对孩子们的爱不断加深,甚至爱上了“考德威尔夫人”这一角色,放弃了写作。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是一样,因为我们既做不到全然的无私,也做不到全然的自私。所以我们的生活,既不会十足的幸福,也不会过分的痛苦。

  但是,回顾那被你放弃的一切时,还是会感到难过。读完《四十个房间》,我想起了大学时写下的那些诗歌,走出单位时,几乎有点想哭。

  在我希望的生活里,

  生活不同于我的希望。

  在我凝视的微笑中,

  我不敢责备,

  我们的互相羡慕,互相中伤。

  因为我自己,

  也满怀着自以为是的渴望。

  如果当时把一切都牺牲掉,

  我也许会后悔

  也许永远不会。

  对着某一个断点,

  逃离所有的心事,所有的恐惧。

  我竭尽全力的寻找着方向,

  告诉这个世界,

  别处我终于有了梦想。

  最终却只是在平凡的午后,

  看见镜子中自己的模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