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10篇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本由[英] 约翰·福尔斯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8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一):故事总是在反转中更精彩

  故事总是在反转中更精彩

  评《法国中尉的女人》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名叫莱姆镇的小镇上,绅士查尔斯与萨拉的第一次相遇,在科布堤的堤岸边,萨拉回眸的那一眼,查尔斯便已沉沦。 故事的开端,很有戏剧性的味道,一对男女最初的碰撞,在我们的瞎想里,总会有那么一丝不可言说的暧昧情感纠葛。 然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堤岸上的那一眼,让查尔斯的心中投下了一颗萌芽的种子,对小镇上这位神秘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有了深深好奇,迫切地想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想多给予一些照顾,想真正了解她的内心。 只是这一切,都在暗地里默默地存在,还有他们的每一次相遇。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有太多约束教育道德枷锁,对婚姻的忠贞,让他的爱,一直在萨拉与未婚妻之间摇摆不定。 没有萨拉的引诱,没有她的刻意献身,查尔斯未必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对自由追逐明白自己的深情。 只不过,当眼前的这一切,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故事往往有了一个极大的反转。 查尔斯迫不及待地返回小镇取消婚约,不惜背上骂名,当他满怀热情,回到萨拉所在旅馆时,才发现爱人已经不知所踪。 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萨拉不告而别?查尔斯面对内心的疑惑,一直在寻求答案。找侦探,登报纸,走遍世界,只为寻找似曾相识影子。 故事就是那样,当你满心欢悦的时候,以为一切都将合乎美好的时候,总给人一个措手不及,或留下一个悬念。 此书也是,作者描述查尔斯与萨拉之间情感纠葛的同时,大量地描述了有关维多利亚时期的各种特点,有关妇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地位贵族婚姻的结合服装演变,贵族妇人仆人态度……如同一部维多利亚时期的简史,细细地道来,讲述查尔斯与萨拉走向社会基础。 萨拉为什么不辞而别解释了吗?或许有,在他们再次相遇的述说里;或许没有,至始至终,我们都不曾了解萨拉临走时的真相,查尔斯满怀激情书信是否曾到过萨拉的手中,还有那份礼物,唯一我们所能了解的是那一枚古老珍珠珊瑚胸针,后来一直在查尔斯的前仆人萨姆的妻子萨丽手中。 萨姆是否将信送到萨拉手中,不得而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无从知晓。 我们只能从全文的贯通中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一切都已改变。现在的那两个人已不在是过去的那两个人,生活给了他们不同向往,一切都有了变量,未来发展都不可预计。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二):现实积极地去生活

  也不怕羞愧 已经很久没能专心致志 从头到尾看完一整本厚厚的外国长篇小说了 短短四天看完一本480页的书 一个月以前的我是绝对可能相信

  更准确的说 是如饥似渴地读

  读完这本书之后 反而给了我更多的动力 立志以后要保持阅读习惯

  接下来谈谈书吧——

  首先 我想说 我以前从未读过一本 作者时不时跳出来提醒你:嘿这书内容虚构的/接下来我也不能肯定咋写/我觉得某某角色怎么怎么样…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内容的看法以及基本完全理性的自身价值观的论述

  而且这本书居然有三个结局…作者不辞辛苦地根据不同线路可能的发展情况都写出来了…

  关于作品结构 语言 写作手法没啥说的 个人觉得很喜欢 俩字牛逼

  开篇觉得语言很平实 剧情进展也不是很快 甚至有点无聊…慢慢的 发现作者语言中的一些有趣之处 讽刺的内容 描绘美好的内容 科普的内容 有关人生道德责任等等的内容 以及作者直接跳脱出剧情跟读者直接对话的内容 让人越看越入迷

  小说的剧情其实很简单 的确是一个爱情故事 可是又不仅限于一个爱情故事 还包含历史 社会 人类自身等等方面的探究 虽说不可能完全理解接受作者的思想观念 但是总觉得是很伟大的 一般人想不出来 写不出来 表达不出来的

  再说说角色吧 男主查尔斯有两个身份 三种结局:他是决定承担责任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旧绅士时,他和女二蒂娜顺利结婚过了也许无趣但安稳的一辈子;他是放弃责任以及社会名誉等去追求个人生活自由和爱情的达尔文主义者,他成功了,拥有女主孩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或者失败了,成为女主自我成长的踏脚石,孤独地在人生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女主萨拉 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但是我并不能赞同她 在维多利亚时代 她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而阶级处于下层的女性 思想与现实的冲突无法避免 的确很悲剧 她所做出的行为我也能够理解 最终成长为自由有目标而幸福的女性我也很佩服 但是还是无法赞同 因为这样对男主太不公平了…

  物竞天择道理我早就学习过 这也是小说的重要线索 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前进的人的本质自私的我也知道 可是还是心疼查尔斯…其实作者给出的第三种结局是最符合现实的 但是个人还是希望在虚幻的小说世界里 喜欢的角色能幸福快乐吧……

  以上是没文化的人的一些个人感想 附上最现实的结局后作者的劝诫 希望大家都能过好每一天——

  “…但是生活毕竟不是一种象征,不是猜一次错一次的谜,不应该只以一种心态对待生活,不应该掷输一次骰子就放弃。不管城市生活如何无情,多么匮乏空虚、无望,都应该忍受下去。总有一天,生活之河会重新奔流,最终注入深不可测的、带走咸味的、遥远大海。”

  嗯,乐观主义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三):文学创造的两种自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约翰·福尔斯曾指出整个西方文学,尤其是小说都走向了尽头,但约翰·福尔斯却以叙事结构与叙事角度上的创新向“文学衰竭论”提出了挑战和质疑。他以其作品中表现的对于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和物化趋势,以及人的价值命运的积极思考,使其无愧于“战后英国最有才华、最严肃的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法国中尉的女人》《收藏家》《巫术师》等,他认为作家的首要原则是自由而非权威,他在塑造人物与编织故事情节时,总是提醒读者故事的虚构性,给读者充分的思考自由,这样的写作手法让读者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法国中尉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下层女性萨拉如何在荒诞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寻求绝对自由的故事。对古生物学和地质学颇有兴趣的贵族青年查尔斯,在陪伴未婚妻的小镇上被一位站在海边久久眺望的神秘的女性吸引,她就是萨拉,一个声名狼藉的被抛弃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查尔斯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好奇心,当然里面也有爱情的因素,只是他拒绝承认。然而当他的爱情之门终于打开时,却发现一切都不过是萨拉一步步设计的圈套。他爱她,为她牺牲了上流社会的婚姻与前途,可萨拉却消失了。故事至此并没有完结,福尔斯为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三种结局。

  按照小说的通俗写法来理解,这无非是一个贫家女为向上爬而精心营造的狗血剧,然而《法国中尉的女人》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引发了二十世纪小说的全新生命力,这完全是因为福尔斯独特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创造了人类思想上的两种自由。

  第一种自由是主人公萨拉女性精神上绝对的自由。为了反抗注定的贫穷命运以及女性弱势的地位,她不惜将自己置于世人的对立面,以堕落的身份对抗,她的格格不入恰恰是她对世俗的蔑视,她对查尔斯的引诱也是她追求自己命运的自由举动。当查尔斯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她之后,作者以第三种结局做为最后收尾,给读者无限空虚的怅惘。她宁愿做一个三流艺术家模特,也不肯和查尔斯结婚。因为她知道,婚姻对女性就是一种束缚,若追求精神上绝对的自由,就必须舍弃爱情。从萨拉的种种离经叛道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女权主义者的精神气质独立人格意识,福尔斯对在自己的书中对这样的女性认识非常欣赏且给予了高度赞美

  第二种自由即是福尔斯对于传统小说叙事方式上创造的自由。他打破了传统小说单维闭合的空间结构,即除了故事主人公的情节线索外,又添加了小说叙事者的声音,他不断地出现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处,向读者提出问题,萨拉是谁?她是从什么样的阴影里冒出来的?诸如此类提问在故事中时时出现,就是为了提醒读者,故事本身都是虚构的,作者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这些人物身在何处将会如何发展,他也不过是一个观察者。当查尔斯终于找到萨拉时,作者又非常巧妙地给了我们三种结局,让我们看到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开放的创作手法,完全毁掉了传统小说的读者沉浸故事中的模式,而是会令人不停地跳出故事本身,思考现实与小说之间的差距,激发读者对现实和艺术的反思

  这第二种自由比第一种自由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福尔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为西方文学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创作者类的读者来说,叙事者不断地出现在故事中,对故事评头论足的写作方法,以及无限开放的结局模式,无疑都是促进写作者对艺术创作深度思考以及借鉴的全新手段,说福尔斯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丝毫不为过。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四):为自由而束缚,为爱而拒绝

  文|轻禅   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法国中尉的女人》,那就是:震撼。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小说是我最近几年看过最好的也让人最激动的小说,它之所以让人震撼并非因它的故事,而是它的呈现形式,以及所代表意义。不过,首先还是来看看《法国中尉的女人》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查尔斯与未婚妻欧内斯蒂娜在多塞特郡的菜姆里季斯海滨散步偶遇一个带着黑色头饰、身着黑色大衣的女人,这个女人虽然不漂亮,可却让人一眼能记住,这个人就是“法国中尉的女人”。相传,萨拉曾经照看过一位法国军官,并对他十分钟情,然而结果却是被军官抛弃。查尔斯与萨拉的多次接触中,他渐渐爱上了萨拉,而当他与萨拉发生关系时,却发现她是处女。当查尔斯再去找萨拉时,他不见了,于是查尔斯满世界寻找萨拉……   究竟故事结局如何,《法国中尉的女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书中有三个结局,其一,查尔斯舍弃心中的爱,顺从了社会德道,对与未婚妻菜姆里季斯结婚,还生下多个孩子;其二,查尔斯终于找到萨拉,萨拉抱出来两个人的孩子,幸福圆满的生活在一起;其三,查尔斯寻找到萨拉,可萨拉拒绝了他。   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更多思考空间,细细分析,会发现每一种结局好像都合理。但在不同的人心中,肯定偏向其中某人结局,这是由人的见识与观念所决定的。   就如同书中的萨拉,她在当时的社会与众不同,被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被人唾弃,这是她的选择。从萨拉与查尔斯发生关系可以看出,所谓“法国中尉的女人”并不是事实,那也许只是她虚构的一个故事,她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故事?从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萨拉是向往自由的,可是她却认为只有从束缚中挣脱那才是自由,于是她给自己套上了“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一个枷锁。又或者,她用这样的方式来拒绝婚姻,挣脱婚姻的束缚,若是这样考虑,书中的结局,似乎是第三种更为合理。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个故事的元素并不是多么独特,查尔斯爱上萨拉是萨拉不同的个性,这样一个迷一样的女人,让查尔斯着迷。联系现实,也不难理解,当人见识到了更为广阔天空与世界,眼界也就宽了,追求也就更高了,在这个时候,查尔斯看身边的未婚妻,会发现未婚妻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若是联系当时英国社会对女人的评价,书中也能够找到证据,那就是下层的女子如果长得美丽,是不被接受的,作者约翰·福尔斯设定女子并不是很漂亮,也就是基于此吧。   而在当时社会,女性一旦步入婚姻,失去的自由,并非只是身体,还有金钱等等,这是萨拉所不接受的,她才会寻求自由。约翰·福尔斯写这样一个故事,打破了当时社会的某些观念,挣脱了所谓的婚姻束缚,只这一点,就让整部小说提高了一个境界。这也许就是《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本书最为精彩之处,无论在任何社会中,都会有一些看似格格不入的人,她们也许被认为是疯子,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为清醒之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五):总有一些这样的灵魂,不容于这样的时代

  -1-

  对我来说,约翰-福尔斯是一个很陌生名字,我的手机百度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当我输入“约翰-”时,百度最先推荐的大都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列侬等等词条,而只有将“约翰-福尔斯”全部输入搜索框时,这位英国当代作家的生平才会展示在我的眼前。

  约翰-福尔斯(1926年—2005年),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福尔斯本职是教师,在发表长篇小说《收藏家》成功之后辞去教职,成为专职作家,同时个人还出版了诗集。在长达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约翰-福尔斯留下了六部长篇小说、多部非小说类作品。福尔斯的代表作《收藏家》、《法国中尉的女人》和《魔法师》在英美等国曾荣登畅销书的排行榜,并被作为英美两国各大学文学课的指定教材和必读书籍。

  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认为代表了当代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他既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又为人们展示了超越时代的非凡写作技巧。这一非凡写作技巧的主要表现就是他独特的叙事理念和手法带来的革新和突破。

  《法国中尉的女人》突破了西方小说传统的叙事方式,启用了三个身份、目的和职能不同的叙述者讲故事。三位叙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进行叙述,并不断拆解、推翻其他叙述者的叙述,充分地向读者揭露了该小说的虚构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维闭合式的空间结构,整个文本呈现多元化、开放式结构,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法国中尉的女人》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艺术典范。

  正式这种不同寻常的技巧,让我在写下这段文字时,仍能清晰的回忆起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多次气急败坏地想要把书扯成碎片的狂躁心情,以至于本篇文字的内容大多引自网络,已经不属于原创……

  -2-

  约翰-福尔斯在构思《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作品时也充满了迷幻色彩:1966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福尔斯半睡半醒,他的大脑中持续不断地浮现出一个孤独女子的形象。该女子久久地伫立在空荡荡的码头上,远眺着大海。约翰-福尔斯想该女子是维多利亚时代受谴责者的形象,是一个被遗弃者的形象。福尔斯不知道她犯了什么错,该女子这一神秘而孤独的形象,强烈地吸引着他,以至于约翰-福尔斯中止了正在进行中的小说创作,而转向《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写作。【陈静《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存在主义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7-10-25】

  约翰-福尔斯在1967年开始创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作品时,刻意地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了100年前的1867年。

  查尔斯是一位来自伦敦的绅士,他在英格兰南部度假。一天,他和未婚妻欧内斯蒂娜在多塞特郡的菜姆里季斯海滨散步,忽然看到一位带着黑色头饰、身着黑色大衣的女人,她站在码头的尽头,凝望着大海。查尔斯如同骑士精神附体一样,顶着大风,勇敢地爬上防波堤,提醒黑衣女郎这样做太危险。黑衣女郎面带忧郁的一次回眸,深深地印在查尔斯的脑海。查尔斯对黑衣女郎很感兴趣,欧内斯蒂娜告诉他,她的名字叫萨拉-伍德拉夫,是个声名狼藉的女人。据说,萨拉曾经照看过一位因轮船失事而受伤的法国军官,并对其情有独钟,结果却被法国军官始乱终弃。此后,她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这绰号当中的“女人”其实是“婊子”的委婉语。

  福尔斯在这部小说中对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的内容形式、语言文体、风格和对话等进行了惟妙惟肖和逼真的模仿。再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世间万象和人物风情。小说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下层女性萨拉,如何在一个荒诞、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认识自我、寻求自由、挣脱传统束缚的艰辛历程。

  约翰-福尔斯不止一次地采用侵入性的旁白,不断地提醒读者,该小说是被构想出来的,永远不能代表现实。另外,该作品中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设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他所控制。这一特征在本书的第13章表现的最为彻底,约翰-福尔斯清楚地告诉你,查尔斯、萨拉等等都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但他并不是全能的上帝,控制不了故事中各个角色。

  只有当我们的人物和事件开始不听从我们指挥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有了生命

  就像是我们制造的机器人,自己有了自主的智能。

  -3-

  在评论家的眼里,萨拉是一个追求完美自由的存在主义者,同时,她也具有挣脱世俗、反抗传统的颠覆精神。

  我是最怕各种主义的,但还是查询了一下。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如果这么解释,我对存在主义倒抱有了不少好感。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中,约翰-福尔斯表达了两种类型的自由。其一是主人公在与世俗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身心自由。这是通过讲述故事,交代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而产生的传统的主题意义上的自由。另一种自由,是读者与主人公一道,摆脱传统叙事权威的控制,而获得的自由(原谅这一点本读者未能感同身受)。

  萨拉是世人眼中的堕落女人,她离群索居、抑郁成瘾。每天唯一的自在,就算独自眺望大海,仿佛抛弃她的法国中尉随时会回来。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总有这样的灵魂,不容于时代,却拥有穿越时代的力量。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约翰-福尔斯1967年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约翰-福尔斯半睡半醒,他的大脑中持续不断地浮现出一个孤独女子的形象……

  从100年后穿越回到1867年的女性萨拉,怎么可能被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接受呢?

  没错,萨拉是从1967年穿越过来的。

  这是一部穿越剧!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六):法国中尉的婊子

  法国中尉的婊子

  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福尔斯,别看在国内名气不大,但在国外挺火的,知名度类似于我们的国宝作家老舍。

  为啥火呢,是因为有过一个时期,大概是20世纪中页,欧美文坛一窝蜂的流行实验小说,或叫先锋小说,于是很多小说家的作品大胆地颠覆了传统小说,都想与众不同,尤其是一些自诩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师大的作家,用他们自己也看不懂的,令人作呕的方式,不断的挑战着读者的阅读底线。

  印象派、意识流、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感觉、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此起彼伏, 争芳斗艳。

  评论家们乐坏了,越奇葩的作品,评论家越好评如潮,因为他们总算找到谋生的饭碗了,把这些作品视为瑰宝,还发明了一大堆高深莫测的文学理论。但这些的实验作品却遭到了读者的冷遇,出版社不赚钱,作品也扑街了。

  仅仅把小说创作当作一种个人行为,对于读者的感受却照顾不周,是非常愚蠢的。看看著名的实验作家、荒诞文学大师——贝克特,其在小说创作中,因极端的形式创新而誉满全球,但他的所有法文版小说在法国的销量不超过3万本,大部分还是被评论人买去了。

  正在先锋作家面对此困境一筹莫展之时,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携《法国中尉的女人》,高调出场,在普通读者和专业评论家那里都获得了好评,赢得了青睐,成了屈指可数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

  这部小说哪里成功了,或最大的看点在哪里,众说纷纭。但最关键的还是故事性,革新小说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故事性更重要。

  道理很浅显,想想国产电影就知道了,大导演们,都不会讲故事,画面搞再漂亮,观众也不买账。

  作者福尔斯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他一直想当个响当当的作家,但写小说这个职业却让他穷的当当响。他没写之前心里就合计,写啥呢?

  决不能像别的作家,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死后作品都够呛能卖出去;既不像现代主义作品那样曲高和寡,也不像后现代主义小说那样晦涩难懂。

  他要写一部既不失严肃性哲理性、又不失趣味性可读性的长篇小说。

  他在想,怎么写,写什么?

  福尔斯还认识到,尽管独特的创作方式可以给读者带来新奇的体验,但新奇要有个限度, 这个限度就是不破坏小说的故事性。

  应了伟大领袖马克思的名言,小说归根结底要对社会发生作用。虚构还要能够吸引读者,能够经受得住他们的审问和问难,一定要保持对读者所熟悉的某些事物、情节、人物的刻画,用来保持所讲故事的连贯性。

  福尔斯冥思苦相,终于,他在咖啡馆里,想到了一个足可以一鸣惊人的题材,就是写一个婊子的故事。

  啊,婊子,是多么有群众基础的人物形象,足以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留心观察,不难发现,街坊巷尾,只要一提起某某谁是个婊子,保证每个人眼睛都瞪得老圆,耳朵比雷达还敏感,素不相识的人们开始变的友好,津津乐道。试问,人世间,谁不喜欢跟婊子偷情,劝婊子从良,或者帮婊子立牌坊。

  写婊子,总要有个老情人,正好看到咖啡馆里,还座着个一战老兵,跟法国中尉偷情吧。法国,多浪漫的国度,同时,也是盛产婊子的热土。

  法国中尉的婊子,想到这里,福尔斯眼含热泪,只有他知道,有了故事的可读性, 实验文学才是引人入胜的通幽曲径,一部雅俗共赏的名作就要诞生了。

  故事的背景是1876年左右的维多利亚时代,莱姆镇。后来很多写恐怖小说的作家,为了表示对福尔斯的敬意,他们自觉的都把故事发生在莱姆镇,什么吸血鬼啊,狼人啊,杀人狂,驱魔人,猛鬼街,以至于如今莱姆镇房价又创新低,没人敢住了,除了不知情的某国逃境官员。

  小说篇幅很长,但结构却并不复杂:作品主体部分其实与传统小说并无分别,只有一条连贯的情节线索。

  故事中,男主人公查尔斯是一个富有的绅士,已经跟思想保守的富家女欧阳娜娜定婚,但是在查尔斯遇到了故事的女主人公,萨拉。

  萨拉,她被塑造为莱姆镇的红字女人,因为与一名法国中尉有染而被社会丢弃。她有眺望大海的习惯。每个人都认为她是不知羞耻地等待着她的情夫。这里有着很大的反讽意味。实际上,萨拉一点也不在乎所谓的法国中尉。在莱姆上看大海,在科布堤上远眺,在安德利克夫悬崖散步,都只是远离偷听者。

  几乎莱姆镇所有的人都自以为是的这么解读她。事实上,萨拉早就知道法国中尉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她远眺大海恰恰显示了她的神秘性。

  通过几个简单的戏剧场景,作者就成功的把纯洁的萨拉被塑造成了一个婊子。

  尽管萨拉被大家称之为“法国中尉的婊子”,查尔斯还是无法自拔,为其神秘和自由所吸引。并深深爱上了她。后来, 萨拉为了自由离开了查尔斯,因毁了婚约而声名狼藉的查尔斯踏上了追寻萨拉的征程。

  至于追寻的结果,小说中提供了三种可能的故事结局:

  (1)萨拉离开了查尔斯,查尔斯和自己的未婚妻结婚一直终老。

  (2)查尔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萨拉,有情人终成眷属。

  (3)查尔斯找到了萨拉,但是萨拉为了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拒绝回到查尔斯的身边。

  尤其是开放式的结尾,更令人回味。

  这种写法的高明之处在于,照顾了不同的读者口味。批评家将其作为后现代主义文本来研究,普通读者则完全可以将其当作通俗爱情小说来读。

  果然,作品大获成功, 福尔斯只是写了一个婊子的故事,没想到,批评家们看书畅销了,学术圈也跟着发飙了,铺天盖地的好评,称,该作品激发了女性的想象力,并呼吁拯救女性,保护女性,使女性不受传统习俗的束缚。

  女主角莎拉,也因其对女性自由和解放的追求而倍受赞扬,而作者福尔斯,歪打正着,被誉为:由一个娶不上媳妇,没接触过女性的男作家,完全摆脱其性别意识,塑造出了一名真正的女权主义斗士。

  他被媒体炒作成了英雄,女权主义者,女性的代言人和辩护人,名利双收。

  更令人讽刺的是,福尔斯在作品中,真正想表达观点是:自由重于责任,一个人只有放弃了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这分明是典型的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

  就连福尔斯自己也感慨道,横财总在意料外。同时,迫于对女性的尊重,小说名字译成了《法国中尉的女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七):超越时代会不会被烧死?

  在我看来,约翰·福尔斯是个无比大胆的小说家,这不仅仅在于他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本小说里采用了各种革新性的叙述技巧,还在于他塑造了“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这一与传统理念完全不同,甚至用现代观念衡量也值得商榷的女性形象。

  带有色眼镜去看,会发现萨拉是一个撒谎精,当然,这么说她不够公平,因为她的手段完全超越了撒谎精,到了工于心计的地步。她把自己伪装成“法国中尉的女人”,以此来吸引贵族查尔斯的目光。她制造“一见钟情”,深谙爱情中“你追我逐”的游戏。她欲擒故纵,撩拨查尔斯,又对他若即若离,激起他做为男人想“赢”的好胜心,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查尔斯看起来是贵族,绅士,有钱有闲,有淑女未婚妻,只要结婚就有钱拿。然而就是这样标准的“夫婿”,最后竟然落入了萨拉的“魔爪”,陷入龙卷风一般的爱情中,不仅为她神魂颠倒,还为她放弃身份和地位,放弃标准未婚妻,甚至身败名裂,背井离乡,远走他方。

  然而生活曾经像钟表一样标准的查尔斯,反而因为此举,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到了自由国度,过上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这一切正拜由谎言包裹出来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所赐。

  萨拉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她是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坚定朝自己目标前进的女人。她出身下层阶级。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僵硬且冷漠,情感被压抑,等级森严。萨拉虽然读过书,但基本上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越自己的阶级,“出生就注定要当农夫的妻子”。然而萨拉不愿意,她不要做农妇,不愿意嫁给富有的农场主,她醉心艺术,沉浸在简·奥斯丁的文学世界里,不愿意忍受庸常生活,更不愿意屈服于命运。

  于是她自己努力去改变命运。

  在一个文学作品描写不准超出接吻范围,女性身体要被严实遮蔽,普遍认为女性没有性高潮,制度严格僵硬绝对不准出格的时代,一个柔弱的女性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然而萨拉做到了。她不怕自己被别人描述为道德败坏,不在意别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她只想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采用了很多令人不齿的手段。然而她的那些不体面,为卫道士们所不齿的“欺骗”“自我毁灭”,恰恰反衬出整个时代压抑人性的畸形氛围。

  太超前于时代的人,往往被时代所不容,那也没什么,追求自由的萨拉用一己之身去对抗时代,寻求幸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即使结果不能如她所愿,起码,她努力过。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八):舍弃爱情、追寻自由的完美结局

  富家公子与风尘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应该是言情小说里经久不衰的题材,而且大部分富家公子早有婚约,肯定是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然后无意中的一见钟情,富家公子甘愿抛弃一切,与风尘女子私定终身。简而言之,这本《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情也大同小异,看起来真是一个恶俗的套路,但在约翰·福尔斯的笔下,居然出乎意料的精彩,也不只是个单纯的爱情故事。

  业余科学家查尔斯与未婚妻来到海边小镇度假,竟多次遇见同一个女人萨拉,没想到她在镇子里早已声名狼藉,人们都叫她“法国中尉的女人”。据说她照顾过一位受伤的法国军官,因对其情有独钟而堕落,最后却被无情抛弃。但传言并不可靠,从来都是人们恶意揣度而来的,因此查尔斯根本不在意。并且第一次的相遇让查尔斯恋恋不忘,在之后的几次偶遇和交流中,他发现萨拉并没有外界流传的不堪,反而独立自主。查尔斯难以抗拒萨拉身上的吸引力,哪怕身边人一再劝阻他,他仍义无反顾的取消婚约。可惜happy ending并没有上演,萨拉毫无留念的拒绝了他,从此相忘于江湖……

  这是我比较钟意的结局,但其实书里一共有三个结局:①查尔斯压抑自我,继续履行婚约;②萨拉为查尔斯生了一个孩子,解除婚约的查尔斯找到萨拉,他们全家团聚;③查尔斯终于找到萨拉,但萨拉不愿和他结婚,一心想着追寻独立和自由。作者通过三位身份不同的叙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讲述这个故事,开放式的结局让故事整体更显多元化。而第一个结局虽然遗憾,却是比较合乎现实的爱情,第二个结局当然是人人所希望得到的圆满爱情,可这都是通常意义的普通爱情故事,唯有第三个结局意外中又带点必然。

  故事背景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纵然科学技术水平与日俱增,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却依然守旧,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且太过循规蹈矩。因此,萨拉的出现是对时代的挑战,她的行为举止都与同时代女性大相径庭,在常人眼里格格不入的同时,又是那么的离经叛道。她一直追寻着自由,宁愿撒谎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好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由的困境,去体味人生的各种滋味。作为颠覆传统的存在主义者,萨拉始终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引导着查尔斯突破世俗的束缚。同样的,向往自由萨拉又怎会愿意被婚姻束缚,所以她对查尔斯说,她永远也不会嫁人。

  毕竟婚姻不会享有绝对的自由,两个人的结合意味着失去个人的独立,并会因顾虑爱人和孩子而受到羁绊,甚至为其妥协或放弃些什么,这对追求自由的人来说完全是致命的。难怪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爱情和自由不可兼得,唯有舍弃爱情,才能享受绝对的自由。这么看来,最符合萨拉本性的完美结局理应是第三个。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九):背锅侠之法国中尉

  “法国中尉的女人”,贴着标签的女人 。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莱姆, 这个标签意味着低贱、耻辱。而来自伦敦的科学家查尔斯,被一种神秘感所吸引,可谓一见钟情。

  如果订婚后遇到心动之人,你会做何选择?有时候我很怀疑这种冒险的爱情究竟是不是爱情, 或许只是我们没有冲破体内荷尔蒙的突发,才会坐立不安的表现出想要立刻见到对方的行为。这本书是一个小说套小说的故事, 约翰·福尔斯让查尔斯的这种冲动成为戏谑。萨拉消失了,在查尔斯悔婚并遭到佣人背叛之后,那冲破世俗的爱情也随之无疾而终。 跳到另一个层面,写小说的人就是上帝之手,这段爱情若成他日定被世人歌颂,若不成则延续传统的评判标准,唯恐而避之。

  萨拉这个人设,有着各种不美好的标签,“娼妓”、“抑郁症”、“眷恋做命运的牺牲者”......恰恰是这诸多的不好,反而勾起了查尔斯的怜悯和保护欲。读者看不到任何关于法国中尉的蛛丝马迹,唯一一段来自萨拉的口述,而且是她编造的故事,为了博查尔斯的同情。她说:“我知道我这辈子不会有机会嫁个这样好的人,所以我选择了嫁给耻辱。”这个由“法国中尉”串起的故事里,法国中尉不过是莫名的背上了一个黑锅。这种写法很有趣,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可能是别人生命中的背锅侠,指不定在哪个角落正发生着传奇的故事,不得而知。

  物极必反,越是不被待见的人反而越有可能蓄力待发。犹如萨拉,对他人树立了无需帮助的软弱面,在查尔斯的眼神中找到了反击命运的机会。她仇视也嫉妒着贵族小姐们拥有的美丽和受人待见。于是她主动出击邀约查尔斯单独见面,拉近关系,一步一步顺杆而上。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就好像这世间所有的好脾气,终有一天会被磨灭,变成一个喜欢反击的人。

  故事不止一个结局,约翰·福尔斯始终用一个叙述者的身份来审视自己,审视每一个人设。这个过程有许多的矛盾和不解,是他自己也解释不来的。查尔斯为什么被一个称不上漂亮的女人吸引,萨拉的一走了之又是出于什么心理。那么,两人最终的命运呢?留给时间去等待真相吧。

  即使是上帝,也不敢轻易许下未来,左右人类的一生。

  《法国中尉的女人》读后感(十):存在即自由

  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哪有那么简单,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我们与全世界作对,给自己贴上个性的标签。可是渐渐地,我们都成了社会大众的一份子,做着主流社会中与同龄人相一致的事,那个个性的自我忽然没了个性。当你追求的东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存在,我们到底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追求还是顺从?萨拉选择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追寻自由。可是结局并不是幸福的,她会孤独一生,不是她不追求爱情家庭,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容许身份性格如同她一样的女子获得爱情和幸福的家庭,所以她选择放弃。就像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容许我只求爱情,不看门第,所以我处处受骗或者干脆单身。如果说萨拉的选择是自主的,那么查尔斯的被动接受才是真正的“悲剧”,他明明有机会再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获得公认的幸福生活,却偏偏放弃一切追寻萨拉,最后不得不在旅途中重新追寻生命的意义。反观萨拉,在当时的时代她是多么独特的一个人,她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当时看来对于女人来说新奇的东西,但现在看来她却是所有女性独立精神的先驱,有了这些先驱,才有了今天女人的独立。女性在这个社会上依旧是不公平对待的,谢尔丽桑德伯格说,有一次一个记者问她,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她听完后感觉特别孤独,因为不会有人问男人同样的问题。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把自己放在不公平对待中,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只要有一份工作即可,工作上不需要有什么太大的追求,以为这对于一个女孩子就称得上是足够优秀了。最后,不论我们如何选择,最重要的仍然是我们追求的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路要如何走,是妥协还是奋斗。如何寻找我们人生的目的,大概只有去多多经历吧。

  关于作者:

  约翰•福尔斯,英国当代作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福尔斯的代表作《收藏家》、《法国中尉的女人》和《魔法师》(也译为巫术师)在英美等国曾荣登畅销书的排行榜。

  存在主义者,他的作品宣扬人在一个荒诞、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而陷入的焦急不安、彷徨和痛苦。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现得极其鲜明。

  福尔斯将其对自由的思考巧妙融会到创作中,以“自由”为永恒主题,既深刻展示了人类在荒诞现实中自我闭锁和仿徨的生存境况以及由此而生的追求自由的焦虑,同时也多侧面深层次地呈现了人类在自由求索过程中的种种苦难和艰辛。面对人类发展的困境,福尔斯不是简单的罗列事实,冷嘲热讽或悲观失望。而是以此为据,追溯到人性深处,积极探索自由之路。《法国中尉的女人》既是以人物、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又像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论文集;既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体制和风格的模仿,又是对它的嘲弄和戏谑。

  在“一部未完稿的小说笔记”中,福尔斯详细记述了《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创作原因:1966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在半睡半醒的福尔斯的大脑中持续不断地浮现出一个孤独女子的形象。她久久地伫立在空荡荡的码头上,远眺着大海。“我想她是维多利亚时代受谴责者的形象,是一个被遗弃者的形象。我不知道她犯了什么错……”(转引自侯维瑞 张和龙18)这一神秘而孤独的形象强烈地吸引着福尔斯,以至于他中止了正在进行中的小说创作而转向《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写作。

  一、从哲学角度分析本书: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并且对之情有独钟的福尔斯在这部小说中为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的形象化的图解。

  常被人称为“哲学小说家”的福尔斯于1947年至195年就读于牛津大学时,深受当时弥漫于大学校园的存在主义的气息的影响。在他看来,存在主义不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一套僵死的哲学,而是一种工具,一种实用的哲学,它帮助人们在特定的处境中生存。福尔斯曾于1965年这样称颂过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很好的一个方面就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途径。它使得人们以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创造性地行动,是一种最好的个人主义的哲学。它是2世纪的个体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一种回应。①存在主义关于积极行动以及在行动中发现现实的理论对福尔斯有很大影响。“因此,福尔斯的小说关注两个重要时刻,即人们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刻和随之采取行动的时刻。它们着力于给予读者强烈的存在震撼,这种震撼对于我们完全认识到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行动的必要”(Olshen 12)。福尔斯的存在主义思想明显地反映在《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当中。仅从文字表面上看,作者在文本中就多次提到存在主义,如,“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比他那时多得多,而且还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可供我们使用”(73);②“他们不赞成存在主义的环节,他们赞成的是因果关系链,是经过认真研究并反复应用的、能解释一切的正面理论”(265);“存在主义的恐惧再次对他发起了攻击,也许他早已料到会如此……”(42)如果说小说是形象化的哲学,那么,《法国中尉的女人》就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图解。作家告诉我们,人要实现个体的自由意志,要过一种自由自主的生活。

  1、孤独而神秘的个体

  存在主义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生存问题。而这里的“人”不是指“群体”,而是指“个体”——作为伦理主体的个人。存在主义哲学的始祖克尔凯郭尔首次把个人“存在”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而且将“孤独的个体”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海德格尔也认为,当人被抛于世而与他人共在时,他总是感到他人和世界对他是陌生的、疏远的,感到自己处于一种孤独的、无家可归的状态。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认为“每个人是作为一种神秘而孤立的实在”(转引自刘放桐656)。

  福尔斯笔下的萨拉便是这样一个作为“神秘而孤立的实在”而存在的人物形象。

  萨拉的形象似乎是从破碎的镜片中反映出来的。故事每推进一步,碎片就增加一块,其整体形象自始至终无法从这难圆的破镜中露出“庐山真面目”,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中。旁人说她是“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婊子”,而她自己也不否认,说自己“蝼蚁不如,几乎不再是人……是法国中尉的妓女”(189)。但随着她与查尔斯关系的发展,查尔斯发现所谓“法国中尉的女人”之称纯属编造,甚至完全是她本人把自己假想为一个“受谴责者”和“被遗弃者”的“有罪女人”的形象。萨拉似乎只有在假面之下才能真实地安置自身。情节的发展使她的神秘性愈发凸现出来。她似乎是同性恋者,但似乎又不是;她似乎是精神病患者,但似乎又不是;她似乎是查尔斯的拯救者,又似乎是他的陷害者;她似乎是贞女,又似乎是荡妇。福尔斯不断地在建构萨拉的形象,但又同时在消解这些形象。她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之中,并且这种神秘性随着她的失踪以及多重结尾而更加强化。

  2、个体与他者

  关于个体与他人及外物的关系,从克尔凯郭尔到海德格尔和萨特都有着相似的看法。克尔凯郭尔说,自我“不仅是个人一己的自我,而是社会的、公民的自我”(转引自刘象愚27)。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是在世,而在世的基本结构或者说与外物、他人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就是“烦”,焦虑、烦恼。他在《存在与时间》指出:“只要此在是‘在世的在’,它就彻头彻尾地被烦所支配,‘在世’打上了烦的印章,这烦与此在是一而二二而一的”(243)。萨特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性出发来看待他人的,总是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对象。他进而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主奴关系”,即每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都互相把别人对象化为“身体”而占有。他在《禁闭》一剧中将他在《存在与虚无》中所阐述的人与人的关系用文学语言概括为“他人就是地狱”,即他者总是一个人在实现真实的自我过程中与之发生冲突并且必须克服的障碍。以上这些论述,都表明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个体和他者之间关系的共同思考,即两者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立和冲突。

  回到小说中,萨拉与他人的关系便是“地狱”的形象表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识了一位法国水手,并自以为由此走进了她情感生活的绿洲,但实际上却陷入了这位水手为她营造的“地狱”。

  由于生活所迫,她受雇帮佣于波尔坦尼太太家中。这位波尔坦尼太太“自认为是屹立在波涛汹涌的天主教海洋中一座纯净的帕特莫斯岛”(35),专横霸道、自以为是,把萨拉看成是一只“迷途的羔羊”,并希望听到她的忏悔。萨拉与波尔坦尼太太相处的过程实际上一直是抗争与压制的过程,最后终于由“冷战”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波尔坦尼太太相信有地狱的存在,并害怕自己坠入其中,但却为萨拉设置了一个人间地狱。

  查尔斯与萨拉的邂逅,更是存在主义个体和他者关系的直接写照。萨拉那张带着忧伤的“悲剧性的脸”使得查尔斯难以忘怀。她先让查尔斯相信了她的“始乱而终弃”的不幸遭遇,唤起了查尔斯的同情心,并游刃有余地控制住了查尔斯。于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陷入了困境,一个拜伦被驯服了。他的思想又回到萨拉身上,回到视觉形象上。他努力回忆起那张脸,那张嘴,那张大嘴巴。它……无疑唤起了他的某种回忆,……它时时萦绕在他心头,使他心绪不宁;他开始注意到某种隐蔽的自我,他以前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他对自己说:这实在是最愚蠢的事情,可是那姑娘的确吸引我”(138)。查尔斯义无反顾地与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失去了唾手可得的金钱和地位,从一个享有良好声誉的贵族青年成为受人垢骂的“厚颜无耻”、“背信弃义”的“大坏蛋”。但是,他发现了真实的自我。可就在这时,萨拉却神秘地失踪。在她身后为查尔斯留下了一串不解之谜和无尽的痛苦。

  3、个体的存在和自由

  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萨特曾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由的学说”,存在即自由。当然,这里的“自由”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它所体现的是人格的尊严和独立的思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和“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前者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是物质的存在;后者是个体在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时所获得的一种存在。按照自己的欲望来塑造自己,实际上就是自由选择、积极行动、追求真实的自我。人注定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特别想起《寻找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E•弗兰克尔在书中提到过的,自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你仍然有选择的权利。这也和我前不久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不谋而合,只不过弗兰克尔经历的事情比我悲惨的多,所以他看到关于自由的意义也比我深刻的多。他在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在集中营的时候,有一个犹太人,他每天会为别人做一点事,最后宁可自己饿死,也会把自己的面包分给别人,他说虽然环境如此,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他选择做绅士,选择做圣人。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突然顿悟了,所谓自由,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或者新近流行的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而是你有能力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并且真正付诸行动。永远不要让情绪去左右你,寻找真正的自己。

  当萨拉生活在莱姆镇的时候,她不断受到别人的侮辱和咒骂,但她就像加缪笔下的莫尔索一样,根本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依靠孤独来唤醒自己的自由意识,她在对孤独的体验中来体验自由。这正如萨特所认为的,当一个人蹂躏另一个人时,并不是、也不能剥夺别人的自由,反而为别人提供了一种自由选择的境遇,促使别人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萨拉从“法国中尉的女人”到“查尔斯的情人”,再自我放逐,都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为生活赋予个人的意义。

  萨特关于自由的概念包含着对现存秩序和传统观念的否定。这也反映在萨拉的宗教观念上。小说中所描绘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问世,并且对象查尔斯这样的青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时期。但也正是在此时,英国掀起了一场宗教复兴运动。“那时候兴建起来的教堂比在那之前历史上所造的总和还多”(285)。然而,萨拉却“并不信神”,“正如她看穿了所有的人一样,她也看穿了维多利亚时代教会的各种荒唐行为,看穿了那个时代教堂污秽的玻璃,也看穿了教会对于《圣经》的狭隘的按字面的解释”(62)。当波尔坦尼太太威胁她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时,萨拉蔑视地回敬道:“是在上帝面前吗?你那么肯定到了来世上帝还能听见你说话吗?”(262)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就是将上帝的观念从人的存在环境中驱赶了出去,而肯定意志自由是人类的至善。

  在小说的一个结尾中,查尔斯找到了萨拉,但萨拉却拒绝了查尔斯婚姻的要求。她说:“我发现我很珍惜这种生活。我不想与他人分享。我喜欢保持我目前的状况,而不是一个丈夫——无论他待我多么好,多么溺爱我——必定会期待我表现得像一个妻子应该表现得那样”(483)。她进而说:“我很清楚,一进入爱情领域,就没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可言了”(485)。这表明,萨拉对现状很满意,她希望能够本真地生活下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即便是因为爱情。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了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所说的:“……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并且把自己的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8)。而萨拉对查尔斯的拒绝,既使得她自己赢得了自由,也给了查尔斯自由。在萨拉眼里,自由、自主、自尊、独立、个性是至高无上的。她的这种信念与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如萨特所说:“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自由完全依赖他人的自由,而他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们的自由”。因此,“我就不得不在要求我自己的自由的时候,同时也要求他人的自由”(转引自刘放桐649)。

  二、从维多利亚时代角度分析本书

  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 era),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51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它的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的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维多利亚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男女平等形成时期,下午茶成为交际的一种流行方式。这个时期,小说广泛流行,繁荣发展。著名小说家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狄更斯、萨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凯尔夫人(1810-1865〉与特罗洛普(1815-1882)等人。这些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方面重新倡导18世纪的现实主义,一方面又肩负起批判社会,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尽管他们的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他们为不人道的社会机构、堕落的社会道德、拜金主义的盛行及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他们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

  虽然《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戏仿,但是作品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却是严肃深刻的。所以,如果抛开具体的维多利亚时代,我们就不能充分理解作为个体的萨拉如何受到社会的压制,个人的自由和独特性如何受到挤压,如何妨碍了自我的实现,进而会对萨拉做出重要选择和随之采取行动,这两个关键时刻的理解产生影响,而这两个时刻却是福尔斯小说的焦点之所在。事实上,福尔斯在小说中通过故事情节、章首引语、历史资料以及脚注等形式营造了浓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氛围,其目的就在于形成强烈的时间反差和时代对比,让读者借助作家的视野,站在当今的立场上,去观察、评析19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道德传统如何将萨拉这位女性置于社会边缘、排除在主体社会之外,全面理解萨拉的选择和行动。

  萨拉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卑微的家庭出身将她排除在主体社会之外。当时,高贵的血统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尽管城市化和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加速发展,对穷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单贵族生活没有收到任何冲击。由于皇族和贵族组成的生刘社会仍然是人们普遍艳羡的对象,传统的向上看的思维模式不仅没有改变,而且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已经内化为整个民族的心理积淀和主导价值取向。表现在婚姻上则是明显的门第观念。维多利亚时代,无法通过婚姻改变现状的女子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遭受鄙视、艰难度日。那时,很多下层女性在无法度日的情况下,选择了出卖肉体的生活方式。萨拉则是一个等级社会的地道受害者。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人为之骄傲的时代,却不是女性应该感到骄傲的时代,因为女性失去自我。随着英国现代化工厂的建立,家庭已经不再是做工和经营的场所,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的分离是的女性远离了谋生的场所,于是女性首先在经济上失去了独立,从而使她们智能依靠丈夫。社会赋予女性所谓的“家庭天使”的称谓。对于一个未婚女子来说,其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缔结一门能使自己家庭财产进一步增加的美满婚姻;而已婚女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包括:a使大家高兴b每天给他们做饭c给每人衣服穿d令每人干净整洁e教育他们。社会给予女性的这种期望碎玉那些受过一定教育、追求独立人格、希望实现自身价值的女性来说,犹如雄鹰被圈养在鸡窝一样。简爱就曾发出过呐喊:我不是天使,我今生今世都不想称谓天使,我就是我自己。

  如果说萨拉的选择起初是处于无奈,但她却逐渐将它变为一种积极的生存策略,以守为攻的抗争策略。她以自我放逐的形式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我行我素的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她依靠这个空间保持自己的自由意识,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为生活赋予个人的意义,以真实的自我生活下去。

  三、查尔斯后来的旅行意义

  查尔斯最初行走于各个国家是为了寻找萨拉,然后是为了逃避自己,最后在旅行中寻找到自我。近几年,旅行在中国逐渐兴起,各大旅行团、自驾游、海岛游、亲子游、购物团的广告充斥着整个市场。关于在旅行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也曾经想过很多,我们真的能在旅行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吗?在我看来,旅行只是发现自己另一面的一种途径,并不是只要旅行了就会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但是旅行对于直面生活的难题起到了迂回的帮助,旅行必定要花费一些时间,有了时间你可以好好想一想面对的困难,旅行看到的是与平时不一样的风景,接触的是与平时不一样的其他人,这些人这些风景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灵感,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查尔斯游走到美国之后,发现社会上充满了与萨拉相似的女人。旅行还能增长你对世界的认识,开阔眼界,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看看别的国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