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2 20: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一):英伦风情悬疑推理完美结合的“阿加莎”经典

  “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侦探小说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每一个开始走进推理小说世界的读者,都能多多少少看到这些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有关的赞誉之词。这也难怪,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中唯一的女作家,因为其很多推理作品主题题材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和经典度,阿婆少不了会受到无数读者对她的爱戴。另一方面,从通俗角度来说,包括我在内,很多推理爱好者都会有所好奇,在刻画逻辑脑洞和惊悚悬疑的的领域,女作家的优势可能并不那么明显,那么阿婆是怎样推陈出新,用怎样旗帜鲜明的推理笔法奠定了自己在推理小说史上的宗师地位,引得后人竞折腰

  《无人生还》初识阿婆便对她炉火纯青的推理心生敬佩,《东方快车谋杀案》读毕后更是感动于阿婆笔下藏匿在事态万象背后那点滴人情冷暖

  正处交通运行淡季却意外爆满的火车,席位一票难求。小胡子侦探波洛不知不觉中卷入了火车上一场扑朔迷离案件中: 因突如其来的雪灾,火车被迫停封闭,除了一位知心好友外,连得力的警察也没有。侦探波洛孤身奋战,对付12位嫌疑提前布下的陷阱想想都替他捏一把汗。在《东方快车》全书读到三分之二,种种蛛丝马迹阴谋逐渐显露出来时,阿婆的勇气便可见一斑,这样剧情中易出bug的宏伟故事背景,即使是在推理的黄金年代,这种战略性的构思也是超前的。更彰显推理实力的是,全书没有一处叙诡,包括12位嫌疑人的证词在内,波洛发现的每一处证据都按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循着理性光辉迸发在读者的眼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种种可能被体察到的人性之恶被阿婆借波洛之手“温柔”得撕开、揭露,评判正义罪恶法官继《无人生还》后,这次以脱离常形的“审判之义”再次出现在了《东方快车》之中,借助于“推理”这把快准狠的“利刃”,对多样人性的探讨和揭露,是阿婆作品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

  一位侦探加一位得力的帮手(华生)是福尔摩斯的故事,两位“侦探”(兄弟两人共同写作)对付罪犯是埃勒里奎因的传说,那么一位侦探对付12位嫌疑人和更多的谜团,似乎只有小胡子侦探波洛。

  不难想象,阿婆的很多其他作品:如《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如果诞生在一些国内推理作者的笔下,很可能会为了猎奇将犯罪场面写得五腥八味。可是阿婆的文笔在推理作家中是少见的熨帖优美,让我感受到了紧贴于缜密逻辑之中、英伦风味十足的文学美感(暂时没读过连城三纪彦)。不管是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的《无人生还》,还是密闭空间中一具尸体、12个嫌疑人的紧急情形,在阿婆的笔下纯粹恐怖氛围都被瓦解分离,取代之以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的叙述。这虽然不免让一部分人觉得阿婆的文字过于啰嗦, 可是如果没有了这样具有层次、不吝心血描写,也无法施展出这样张力十足的情节起伏,想想如果没有那一页一页的证词、证据展现于你眼前,就算直接告诉我们凶手是谁恐怕也会让人云里雾里。作为女作家的阿婆有与生俱来细腻体察感,人物一颦一笑、一张一弛都能被她精准得捕捉到,《东方快车》中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戏精”美国哈巴特老太太,整个案件中的她的动作形象就像是大街上的的多事老太,一刻也停不下来,波洛对她也是无可奈何。然而在她真实身份公布之前,我一点也没怀疑过她的“演技”,更无法想象这居然是她的演技。在阿婆的刻画下,她的乖张和“做作”却显得并不做作,给沉重的案子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这是阿婆的厉害之处之一。

  另一方面,让我觉得有趣的一点是,在没读阿婆作品之前,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波洛和马普尔小姐认知远低于百年来世界读者口口相传的侦探代表福尔摩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福尔摩斯”系列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但是相比而言阿加莎写的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这是毋庸置疑的。绝大部分她的作品中,推理的笔墨都是详细而循次渐入的,简单领略一下也好,想完全参与到这场推理游戏中更是没问题。波洛的形象或许并不如福尔摩斯般让读者讨喜,但是,阿婆作品中那耐人寻味的情节和值得仿佛咀嚼的文字美感却如福尔摩斯般流传扎根在我们心中。在某个慵懒的午后,一杯咖啡,一张椅子,即使再次打开某一本读过的阿婆的书,又会是一场奇妙的探险。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二):不只是精彩的故事

  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侦探小说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唯一的女性。她在侦探小说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辉煌成就,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令很多同辈都难以忘其项背。从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一战后的1920年发表了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好事多磨,这部算不上成功的小说创作期间却经历了一波三折,差一点无果而终。有了良好开头,成功就指日可待顺理成章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侦探小说,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笔下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矮个子侦探波洛,更对其作品如数家珍,《罗杰疑案》、《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作品都有着广泛声誉,并在侦探迷心底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所有侦探小说中,有一部作品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它的逻辑推理完美到无懈可击,它的故事堪称精彩连连,它令读过的人过目难忘。这部侦探小说可以说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在侦探小说领域的至尊地位,但其实这部小说的重要意义还不止于此,它的独特视角叙述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极其舒适惬意。此外,通过这部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读者的普遍尊重,也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和赞誉。她不为了情节引人入胜故弄玄虚,她也不看低读者智商。源于尊重,必将赢得尊重。这部小说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侦探波洛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返回英国的路上,临时紧急搭乘了辛普朗东方快车,在加来车厢遭遇了一系列离奇事件。本是旅游淡季,不可思议的是,这节车厢上却座无虚席,13位来自不同国家客人选择了同一天出行,并订购了这节车厢的包房。更离奇的还在后面,全程预计三天抵达法国加来的这列快车,却因暴雪在中途被迫停了下来。就在当天夜里,一桩离奇的谋杀案发生了,受害人雷切特被人捅了12刀,惨死在自己的包厢里。波洛临危受命,在客车董事布克先生的托付下代为侦破这起案件。受害人所在的包厢里外门锁得完好如初,车窗外更是皑皑白雪,把列车困得动弹不得,凶手仿佛人间蒸发了。受害人被刺的12刀力度不一,刀法紊乱,还出现左右手不同的习惯。这还没完,波洛很快在包厢内发现一块边角绣着H首字母的女用手帕,还发现了一根烟斗通条、两根形状不同的火柴梗,以及一块表壳被砸瘪、时针指向一点一刻的金表,这一切使得案件变得更加复杂。波洛、布克和列车的医生康斯坦汀逐渐发现每一个人都很可疑,杀手显然经过周密策划,并布下重重疑团。虽然如此,在波洛缜密逻辑推理的步步推进下,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可以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侦探小说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好奇心。读过的人无不称赞它的构思奇巧,看似毫无道理,却又处处合情合理严丝合缝,令挑剔的读者无懈可击。熟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首先,这部小说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源生活中真实事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其次,小说虽然可以是虚构的,但小说不能脱离生活常识,不能凌驾于现实而凭空想象或故弄玄虚,欺骗和愚弄读者既不可取,也得不偿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但她的作品从未偏离生活的真实而天马行空;最后,我们通过这部作品,也隐隐看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善良正直高贵心地,作品虽然只是普通人眼里的消遣读物,她却在谋篇布局中,绵密自然的行文里,种下了真善美种子,人性的闪光,正义的讴歌,都是故事之外的馈赠

  就如何写好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颇有感触地说过,“一部好的侦探小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故事中的人物写得模棱两可:既像是罪犯,又由于某种原因让人觉得不像罪犯。说不通,但又的确是其所为。”在《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侦探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这位侦探女王驾轻就熟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情理相融并层层推进的故事发展脉络,天衣无缝并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

  如果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小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那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就更是如此。人们亲切称呼她为阿婆。在阿婆数量庞大的侦探小说作品中,总会有那么几部让你痴迷,让人欲罢不能。读阿婆的小说,是侦探迷的赏心乐事。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三):第一本阿加莎

  第一本阿加莎的书,在知道她是写《控方证人》的作者后,又受豆友对她顶礼膜拜般的评论,十分迫切地翻开她的第一本书,之后又买了第二本,第三本。

  节奏比较缓慢,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密闭的火车遭遇大雪停车,有人被谋杀这件事变得充满诡异气息。案件发生后波洛对每个人单独进行了谈话式审问,看似漫不经心地提出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对每个人的语气眼神及一切细节极度敏锐心中有数却面不改色。就算是所有精心设计台词看似万无一失的案件,也会有细微的破绽,毕竟,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案件的突破点就是细节,和人物本身未通过需要所泄露的信息

  推理过程逻辑相当缜密,完全没有跳过去的步骤或猜出来的答案,全凭推理和检验。可以说,这本小说的结局并不算惊艳,而最爽的还是推理过程,像坐过山车,刺激

  因这本书爱上阿加莎。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名,我想不用我多做介绍,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作为公认的“推理女王”,在她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总共出版了八十部侦探小说,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然,跟大多数读者一样,在加婆的诸多作品里,我最爱两本经典佳作——《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由于最近重温了一遍后者,故我想先来谈谈发生在豪华列车上的谋杀案。

  起源于五年前的儿童绑架案,阿姆斯特朗上校的女儿戴茜被人绑架,且绑匪勒索二十万赎金。阿姆斯特朗上校遵照指示,按时支付了赎金,却未能挽回女儿年幼生命。当时已经有孕在身的上校妻子受到刺激,发生休克与尚未出世的孩子一道离世,阿姆斯特朗上校悲伤过度,也于不久之后饮弹自杀。同时黛茜的保姆警方认定为共犯,不堪蒙冤的她从窗口跳下,坠楼身亡,然而之后她被证实是清白的。五条活生生的人命,竟在短短时间内猝然离去

  尽管六个月后,绑匪头目卡塞蒂在美国被捕,他却利用自己庞大的财力,如鱼得水般上下走动,甚至钻司法的漏洞,最后成功逃过判决,并改名换姓,离开美国,过着自由自在富人生活。既然法律无法惩罚有罪之人,那便由我们自己来审判,12位与阿姆斯特朗家关系密切的受害人亲属,由此化身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阶层的陪审员,唯一的目的就是惩罚凶手,势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因此,沉寂五年的他们,为了完成最后的复仇,共同出现在东方快车上。难以想象,这12个人是怎么商量好,装作互不相识,却在夜晚轮流刺杀同一个人。于是在一个密闭的车厢内,一具尸体上出现了12道深浅不一的刀痕,看起来又像是一个人慌乱之下,胡乱捅了12刀,可是既有右手捅得,又有左手捅得,这样看来明显不是一人所为。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实在巧妙,倘若没有波洛于因缘际会之下,出现在这趟列车上,恐怕这桩案件将成为悬案。

  12个人轮流杀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凶手,也可以说谁都不是凶手,毕竟没有谁知道是谁彻底断绝了死者性命。因此在不知不觉间,有罪之人就这么被执行了死刑。或许每个人都无比渴望看着他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夺人性命,这12个人也曾讨论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由谁动手,可是仇恨让人疯狂,每个人都不愿假手于人。相信这样的集体杀人,给足了柔弱者以勇气,闭上眼一刀下去便完成了复仇。

  如果说五年前的绑架,是一切犯罪的起因,那么五年后的谋杀,则是结束罪恶的终点。不被法律保护受害者,只能化身正义的使者,痛下杀手,惩罚有罪之人。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五):罪与罚【涉及剧情,阅读需谨慎——虽然我觉得这个谜底大家都知道了】

  虽然朋友说以前暑假总是放老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但其实我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在昨天看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时,我依然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特意标明1974年版,只是因为我在搜索这个版本时,发现了2010版以及日影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言归正传,和朋友一起看了2017版的电影后,突然兴起了对于小说版的强烈兴趣,而这本书并没有在我的收藏中。于是我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可是恰逢双十一,直到今天,我看完了1974版后,我才收到了这本小说。看完小说后,我反而更加想二刷2017版,1974版以及尚未找到资源的2010版,至于日影版可以最后再看。观看翻拍小说的电影乐趣大概就在于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表现手法会让电影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我很久没有读过阿加莎的作品了,在对阿加莎推理话剧的热情消退后连推理小说都读得少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京极夏彦的作品给打击了。今天重读阿加莎的作品,依然是觉得难以释怀。这是我阅读的波洛系列的第一本小说,我不知道波洛在处理其他案子时秉持着怎样的态度,但是在这个案件中我认为他是站在了十二位审判者这一边的。波洛给出两个答案,并把选择的权利交给董事布克先生,他也是整部车上除了十二位乘客以外最希望息事宁人的人。他的这种举动的本身也是一种默认。故事在波洛转身后截然而止,无从了解波洛的想法,大概需要看更多的故事,才能更了解波洛吧。

  罪与罚,犯了罪的人逃脱了法律的惩罚,那么谁能给与他惩罚?结束罪犯的性命是正义的裁决,还是犯罪?十二人轮流行刑,他们并不知道谁才是执行了死刑的刽子手,但又不是无迹可寻,毕竟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他死,但有这个力量能够制造致命伤口的人屈指可数。十二人都参与了行凶,也是给与彼此的一种约束,每个人都有着所有人的把柄,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投名状”吧。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杀人复仇这种举动的看法也是不同的,电影的处理尤其凸显了这一点。而一代代读了故事的人,恐怕也是如此,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并不是为波洛而准备的,而他意外的闯入成为一个计划外的观众。他的到来也让这出剧多了些情节,比如法语的回应。波洛在提问时的语言的陷阱,不读小说有些难以理解。作为一个只会英语和一丁点日语的我,看电影时只能意识到他说的大概不是英语,而无法了解为什么要切换语种。虽然在解密环节波洛予以说明了,但那种后知后觉的“原来如此”和阅读时的“是这样啊”的感觉完全不同。先看电影后看小说,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形象不停地交织,对比,可也带来更多的乐趣。

  可能,在我看完所有的电影版本后再读小说会有些不同的感觉。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六):重温经典 分享精彩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为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世人誉为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在她五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总共创作出八十部侦探小说。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东方快车谋杀案》作为她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次有幸重温经典,令人激动不已。

  一票难求的豪华列车,漫天的大雪,一名离奇死亡的乘客,12名嫌疑犯。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似乎更加扑朔迷离,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次是在出差的路上进行阅读,虽然不能沏一杯红茶,配一张躺椅,但是能在火车上阅读到这部讲述火车上发生案件的经典之作,真的别有一番滋味。红彤彤的鼻尖,两撇向上翘起的小胡子,还是那个熟悉的小个子。从在餐车吃饭时对旅客细致入微的分析,到“我只接受感兴趣的案子”的有力回应,再到案情严密的逻辑分析,对十个提出问题的一一回答,在一点一滴中将这位比利时神探的个性和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搜查乘客行李后的收获,对乘客身份的一一验证,种种离奇的桥段无不彰显出作者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睿智,让人大呼过瘾。

  尤其是作品的最后,两种结果的提出令人出人意料,最后的结局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究竟孰对孰错,一方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另一方面又彰显出作者内心对正义和良知的分析与判断。也许这就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这次新星出版社印刷的新版作品,获得了外国出版公司的独家授权,不仅以最权威的英文版本为底本,进行了全新的翻译,更是加入了双语作品年表和独家授权的照片、手稿等资料,为广大读者全景呈现出这位侦探小说女王的文学魅力,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佳作。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作品,是在小时候的电视屏幕上。《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一部部经典名作改编成的电影,陪伴自己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一句句台词,一个个桥段,大侦探波洛的传奇故事又给自己留下了无数的快乐。

  时光流逝,经典永存。无论是197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还是即将上映的大片,无不体现出全世界粉丝对作品的喜爱。重温经典,不仅是分享精彩,更是找寻那份美好的回忆,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七):神秘的凶手

  这是我第一次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翻开《东方快车谋杀案》才了解这位1890年出生的被称为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狂,用50余年创作了80余部侦探小说的作家。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电影获奥斯卡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几代人心中的经典。

  《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的是发生在托罗斯快车上的一桩离奇凶杀案。这列平时人不多的火车这次却旅客满满,好像全世界的人都选择同一天出行。而在这列火车上,三天三夜的旅程在第二天晚上就发生了人命案,第三天早上被发现。在波洛侦探和布克先生以及康斯坦汀医生组成的调查组经过一天的调查最终查到了神秘的凶手。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由12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往被害人身上刺了一刀,被害人在遇害前也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欲寻求波洛侦探保护但遭拒绝,他自己也备下了一把小型自动手机防备,但仍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案件一度显得扑朔迷离,火车在被害人遇害的那天晚上冲进了雪堆,凶手只可能还在火车上,这也造成了一些慌乱,一节豪华车厢、一名死者、12名嫌疑人,每个嫌疑人似乎都没有作案动机,每个人都似乎无案件无关,而波洛侦探却通过各自的证词从中发现了线索,并且发现了被害人是多年前绑架阿姆斯特朗家三岁的小黛西并且在索要20万美元赎金后杀害了小黛西,由此造成小黛西一家四口家破人亡的惨剧,而被害人却钻了法律的漏洞逃脱了法律的审判,并将卡塞蒂的名字改为雷切特到处旅行。而12名看似不相关的旅客却都与当年的阿姆斯特朗家族有关,他们中有列车员、有上校、有家庭老师等等,他们都是阿姆斯特朗家的亲人和朋友,因为觉得雷切特不应该不承担法律责任而由此谋划着要将当年的凶手“执行”死刑。由此才有了被害人被刺了十二刀的情况。

  初看书名,还有些害怕,但是凶杀现场却显得很平静,仿佛一切都是预料之中的一样,每个凶手都扮演着各自巧妙安排的角色,但最终还是有人出来想承担所有的责任,人们也宁愿相信凶手已经在作案后逃走了,他们也痛恨那个曾经作恶多端的雷切特。

  本书语言描写很丰富,大部分都是语言描写,通过对话,从中寻找出断案的有效线索,我一直试图也通过语言对话来判断哪个是凶手,但最后我还是没有能像波洛侦探一样找到线索,没有看到最后一刻,真没想出哪个是凶手,而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安排的竟然是12名凶手,12名想要宣判雷切特死刑的“执行者”。

  我不知道这12名私自“执行”被害人死刑的凶手在别国的法律是如何的规定的,但在中国,这应该不是法律允许的范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而不能以暴制暴。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八):每个人都在说谎,因为每个人都有过去

  欢迎关注公主号:娱人杂说

  写在前面的话: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句话:不泄底交流推理小说是底线。所以大家放心看,脸脸不会把谜底和动机在这篇文章里说写出来。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书从1934年出版至今,有很多个版本,并且每个版本在豆瓣评分都没有低于8.9分。脸脸买的新星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精装纪念版(豆瓣评分9.2)。

  豆瓣上的故事梗概,先来给大家看看:

  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这辆豪华列车整年都处于满员状态。但那天早上却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他的包厢里,他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着的。

  随着紧张气氛逐渐增强,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想出了两个侦破此案的方法……

  这样一个故事,

  为什么可以火这么久?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被翻拍成电影?

  ↓↓↓

  欢迎关注公主号:娱人杂说

  一、第一视角参加审问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事实、证词、侦探波洛的思考。

  事实顾名思义,交代了故事发生背景,证词是侦探审问嫌疑人的过程,最后的思考则是在破案。作为读者,这本书约90%的内容你都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尤其是第二部分:证词。车上12位嫌疑人,每个人进入波洛所在的餐厅车厢交代自己的不在场证明,侦探和嫌疑人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画面可以想象为“明星大侦探”里侦探一对一审问。(大侦探的午夜列车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的哦~)

  脸脸在读的时候,仿佛就坐在侦探旁边,听着各位嫌疑人的证词,和侦探一起从中找出破绽。而所有你能想出来或者想不到的问题,侦探都会替你问出来。

  其实这样的形式并不是绝无仅有,东野大神的《恶意》里就有类似的桥段,只不过不是以对话的形式,而且省略了警官加贺的提问,全部以过往证人口述讲出。

  私以为,这样其实比《东方快车谋杀案》更完美,因为省略了提问者的话,读者会把自己放在审问者位置,仿佛被审问对象是在和自己说话而不是侦探或警察。

  但《恶意》比《东方快车谋杀案》晚了62年出版,将近一个世纪以前,阿婆就用这样的形式,把我们拉进了案件中。

  可阿婆厉害的地方不止于此,你的手中还有一张和侦探一样的车厢位置图。

  这张位置图,在听取嫌疑人的证词时,你可以随时查看,来确定证词真假。此外,侦探波洛还收集了所有乘客的护照。

  其中一位伯爵妻子的护照上有油渍。在其他的推理小说中,可能会把这种细节放在最后写,造成让读者恍然大悟的感觉。可是阿婆不一样,就是把所有证据都摆在你面前,让你和侦探同步断案。阿婆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一切,然而你却依然无法猜出结局。

  看似这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说,有着简单清晰的逻辑和推理,但其实它有着让你自己思考的过程,然而无论怎么思考,你依然在阿婆设置的限定里,结局依然出乎意料。

  欢迎关注公主号:娱人杂说

  二、取材经典

  既然是侦探小说,写谋杀案实在不足为奇,但是谋杀案中,密室杀人案是大家尤为喜欢的,并且这次密室杀人案还是发生在这辆闻名世界的列车上。

  东方快车是真是存在的,开通于1883年,横贯欧亚大陆。其设施和服务的豪华程度被称为是“移动的宫殿”。 而且可以欣赏沿途瑰丽风景。

  东方快车运行整整94年,豪华只是外表,真正成为迷一般存在的是它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和历史:

  作家和作曲家以它为素材创作了6部电影,19本小说,和一首歌曲,其中包括文豪海明威的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

  它满载着各国的王子公主与富豪权要,很多乘客因为它而成为传奇。

  欢迎关注公主号:娱人杂说

  三、每个嫌疑人都在说谎

  这个冬天,在一辆从伊斯坦布尔开往伦敦的列车上,一群阶级、国家不同的人充满了车厢。

  受害者,在暴风雪夜被杀的受害者是整个事件的起因,他的被杀现场是事件的表象,留下证物似乎能够给这场谋杀案一个完美的解释,但这完美的答案到底是圈套还是真相?

  乘客和列车员的证词都天衣无缝,每个有嫌疑的人都有毫无嫌疑的人证明青白。究竟是谁说谎?为什么说谎?看书咯~

  这辆车里,没有杀人犯,只有需要重生的人。

  书中的人物为情节的真相布下层层迷雾,一度让大侦探波洛束手无策。然而就是在这些无懈可击的对话和不易察觉的证据里又潜藏着真相,如何剥茧抽丝拨开迷雾,构成了故事的精彩。

  虽然脸脸觉得评分不至于在9分,但是用来打发时间还是一本不错的书!

  最后,

  祝福你们看的时候,

  可以记住这12个外国人名。

  欢迎关注公主号:娱人杂说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九):十二人陪审团

  十二人陪审团 评《东方快车谋杀案》 真相往往总是都在最后一刻解开。 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在前面看到的不过是对案件发生的描述,以及火车上所有人员的证词,然而更多的细节往往隐藏在深处,没有一步步地阅读下去,在没有对他们的身份公开之前,甚至想不到他们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不停地在那纠结到底谁才是那个凶手?暴露他身份的线索到底有哪些?为什么要杀那个人?如何实施的杀人事实? 当谜团一个个涌现在你脑海中时,那种对真相的渴求越加迫切,却又担心先翻到最后了解了真相反而少了阅读的兴趣,只能强迫自己一节节地细读下去。 只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将案件中隐藏的细节了然于心,侦探般的眼将一切都查明,还是和我一样,到了最后才明白原来真相如此。 只是当真相大白时,你反而会错愕,真相居然是这样的,结局又不甚可惜。 在这辆开往伦敦的托罗斯列车上,一节豪华,有着15名旅客和3名列车员。真是座无虚席啊!然而,在不是大规模出行的日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点太不寻常了,似乎为故事的发生做好了层层铺垫。 雷切特,那个被杀害的美国人,在深夜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身上有12处伤口,深浅不一,作案手法也不同。 如果忽略了他的身份,只是当作一个环游世界,到处游玩的游客,突然死在了列车上,或许大伙都会不以为然,只当是一起普通的谋杀案,可故事的深入,当谜底逐渐揭开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巧合。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文中写到的阿姆斯特朗绑架案,在这个案件中,受害人小黛西被绑架了,绑匪要求赎金,她的父母被迫交了大量的赎金,只是在最后都没能换回小黛西,而杀害小黛西的正是今日的雷切特,当初的卡塞蒂。 至此,或许你会想他的死是罪有应得,那么我们真的有执行死刑的权利吗?我们真的可以随意地夺走他人的生命吗? 15名旅客和3名列车员,除了公司董事布克先生、康斯坦汀医生和两位列车员,当然还是我们的侦探波洛先生,剩下的13人都牵涉了进去,只是为什么最终是12名嫌疑人呢? 在伯爵夫人海伦娜的证词里,你会发现她对在场的旅客认识的甚少,甚至对丈夫、母亲及众人策划的这起行为都知之甚少,只是尽量隐瞒自己与死者的联系,预防牵涉其中。 在过去的案件中,雷切特害得阿姆斯特朗一家家破人亡,小黛西的死,让一家人悲痛欲绝,她的母亲正怀有身孕,却生下死胎,紧追而去,她的父亲也自杀身亡。 逝去的人,永远地走了,可活着的人,依旧悲伤难以自拔。阿姆斯特朗一家的亲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和朋友,亲眼见证了罪犯伏法却依然逍遥法外。 或许,正是因为法律的漏洞,让这十二个人不惜精心策划了这次列车杀人案,为的就是为当年死去的亲人和朋友复仇,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陪审团由十二个人组成,而这十二个人则自己组成了一个陪审团,特意来宣判雷切特的死刑,并担任执行人。 作者很巧妙地把阿姆斯特朗案件的发生地点放在美国纽约,只有在美国,才能汇聚形形色色来着不同阶级和国家的人,把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同时与案件中的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这十二个人中,有来着意大利的,英国的,瑞典的,德国的,俄国的,印度的,匈牙利的,当然还是英国和美国的。如此庞大的队伍,你很难把它联想到一起,更与眼下的杀人案联系到一起。 只是在真相解开的时候,你会纠结法律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平衡,雷切特的死可谓真的死不足惜,他犯下的罪行都不足死了几次,可我们的十二位陪审员,他们真的有执行死刑的权利吗?他们何曾不是因为法律的漏洞而迫使自己铤而走险,我们惋惜的时候,真的就这样算了吗? 文中最后的结尾,大家都倾向于隐瞒事情的真相,放过这十二个陪审员,但是,现实之中的我们,难道对这起列车杀人案就这样定性了吗?在法律与道德伦理之间,我们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或许这正是作者留给我们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十):简练的范本

  该怎样评价这部作品?作为阿婆的代表作之一,《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诡计和凶手已经被许多人熟知,使用这个诡计的众多仿作层出不穷,我在多年前被泄底后重新认认真真来审视这个故事,相较于其他各种仿作来说,《东快》无疑是最精致的一本。

  午夜过后,大雪迫使一辆载满乘客的东方快车停下,而一个美国人雷切特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车厢,车上的乘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背景,死者雷切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与列车上的人又有什么联系?大侦探波洛通过侦查和讯问得到了真相。这个故事看似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实际的视角则是与侦探波洛的第一人称叙述相同,从登上东方快车之前与一部分相关人员的偶遇开始,侦探波洛的观察就趋向于展示人物的真实,不管是之后掩饰他们的熟识关系的德贝纳姆小姐和阿巴斯诺特上校,还是表面和善实则狡诈恶毒的死者雷切特。波洛将其不自然的一面重新整理出来,“他以后会记起这个想法的”这种表达也算是一种倒叙,将波洛发现的不自然提前透露给读者,但是从事件的发展上还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侦探和读者的“公平性”。

  为什么说它是“简练的范本”?可以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个用最短篇幅将调查的所有细节和有关动机、情感还有侦探形象全部表现出来的作品。寥寥数语展现出侦探波洛的外貌形象,而能力和思维则在和友人对话和查案过程中显现。关于案件的调查,则是在迅速搜查过后限定嫌疑人范围,然后对处于范围内的所有列车人员进行了逐个询问,之后将13个人的证词进行列表整合,再从证词中寻求突破点,一点点击破谎言,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这个看似枯燥的家访式推理过程在做到“公平性”这一点上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的每句话,哪怕是闲聊的话语或者用词,都可能隐藏着案件的突破点,无法舍去。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诸多仿作只能将阿婆的设定作为故事的答案,却无法再这样完整细致,毕竟《东快》之后再无《东快》,任何借鉴都会变成拙劣的模仿。用整个长篇来构建一个具有完整性的虚构证词及攻破过程的内容,阿婆是一步到位的,这种思维的创造力实在是太令人惊叹了。

  当然,除了这些创造性的设定之外,阿婆本人的文学素养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点。从阿婆的许多作品都可以看出,她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底很足。在这部作品中,13个嫌疑人的特点非常鲜明,从言谈举止就可以清晰地区分他们,并从中找出证词的违和处。阿婆刻意塑造一个其貌不扬的低调的矮个子侦探,与一等车厢的众多“高贵”乘客对比,但他们的真实的立场和地位在此处发生了倒置,这种设定体现出来的小心思也很有趣。在推进事件发展的种种因素上,阿婆还是构造了许多偶然性:被大雪阻挡而停下的列车;没有烧毁干净的有着关键事件连接点的纸条;甚至侦探波洛在一等车厢的出现,都是所谓的突发状况,这些戏剧性的因素成为了事件发展的推手,成为侦探的工具,凶手的梦魇。

  很多人都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在这里,波洛提出了两个解答,而在动机背后的悲惨故事的感染下,所有人选择了那个隐瞒真相的答案,这算是最人性的解决方法,却是一种对真相的欺骗。在这里,波洛没有自己选择答案,而是交由和他一起查案的列车董事和医生去判断,而他则“荣幸地退出此案”,所以阿婆对这个真相的态度,大概也是处于一种游移不定的状态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