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情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情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5 20: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情之美读后感精选10篇

  《人情之美》是一本由丘彦明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情之美》读后感(一):文学世界里的人情之美

  文/初晓   “人情”二字,在现代许多人眼中,似乎多了一许世俗意味,但若放在三十年前,似乎代表了一种纯美的友谊。那么,如果这份人情落入文学大家的眼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三毛、张爱玲、梁实秋,你可能熟知,也可能读过她们的文字;孟东篱、白先勇,你可能了解,却不尽熟悉,或者你不会他们与《瓦尔登湖》、《红楼梦》等联系在一起。   但如今因为丘彦明的《人情之美》,你会从中了解这一切,还会了解你从不知道的他们的故事。丘彦明《人情之美》一书中,记录了她与一些文学大家接触小故事,这些人有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高阳等,丘彦明见证了他们文学上的成就,也见证了一些人的逝去,这一切最终在丘彦明的笔下成为美丽雅致的文字。这些文字中,流淌出来最美的人情味,她虽然负责与这些作家约稿,可在那个年代,他们因文学相识,相知,成就了一段又一段让人感动的友谊。

  《人情之美》读后感(二):记忆中的人

  丘彦明女士曾经任职过台湾《联合报》副刊编辑,因工作需要,需要和作家约稿,于是机缘巧合和众多海内外作家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关系。这本书名为《人情之美》,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真的是千丝万缕牵绊。翻开书中夹着的作家手写书信突然很羡慕这种一笔一划手写的书信,这种书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了,随着科技日益发达,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QQ、微信邮箱电话,有时候甚至提笔忘字,已经习惯依赖键盘了。这些书信呈现出每一位作家的细心和认真,有人字迹端正,有人潦草如风,有人洒脱,有人习惯竖着从右至左,有人横着写。谈稿子、聊身体心情,还有文字之外深切关怀情谊。

  《人情之美》读后感(三):序 丘彦明《人情之美》 / 郑树森

  丘彦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联合报•联合副刊》当编辑的时候,旧民国的一批著名文人东渡台湾已30年,都步入暮年岁月,例如20年代末就崭露头角的鲁迅弟子台静农教授、30年代参加《新月》的叶公超先生、多次和鲁迅笔战因此日后名字进入《毛泽东选集》的梁实秋教授等。而40年代末才开始写作文艺青年也都迈向花甲,例如散文家吴鲁芹教授、历史小说家高阳先生。

  算是这一群民国文人的弟子辈的作家,这个时候风华正茂、备受文坛瞩目,例如大学时代就创办《现代文学》杂志的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现代文学》发表译作的绿色生态作家孟东篱先生、在《现代文学》以本名陈平发表少作的旅游作家三毛女士、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小说的王祯和先生等。与白先勇和孟东篱不同,台湾花莲土生土长的王祯和没有任何老民国、旧时大陆的记忆,但念花莲中学的时候,得周作人弟子、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的郭立诚老师介绍,罕有地知道当时鲜为人知的张爱玲,曾自行搜罗张爱玲的小说来研读;早年未发表的作品,据其生前自述,当刻意模仿张爱玲(这一点亦得王祯和兄花莲中学同窗、台北洪范书店主持人叶步荣先生旁证),由是种下日后热情接待张爱玲的因缘。

  也是因缘际会,丘彦明进入《联合报•联合副刊》的时候,正值经济起飞、政治开始宽松,副刊锐意革新,力谋扩大版图,争取读者。由于台湾长期戒严,又有不能开办新报、原有报纸限定张数等钳制,报纸的主要战场自然新闻版转移至没有太大掣肘的副刊。曾留学英国的余纪忠先生创办的《中国时报》(原《征信新闻报》),安排青年诗人高信疆(高上秦、高歌)出任主持《人间副刊》。信疆兄上任后推动新议题、提倡新文类(如报告文学)、发掘新作家、鼓励创作(开办文学奖)。另一大报《联合报》力谋反攻,礼聘自美返台的原《幼狮文艺》月刊主编诗人痖弦(王庆麟)先生出掌《联合副刊》。据痖弦亲述,当年飞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时,信疆兄抢先接机,马上直奔《中国时报》大本营,连同余先生全力游说,甘辞厚币之余,另加住宅安排,务求痖弦能“阵前起义”。台湾两大报当时战况之激烈于此可见。

  痖弦重言诺,不愿临时反戈,脱身后还是到《联合报》主持副刊,由是丘彦明才会成为他最得力的副手。彦明的主要工作就是和老作家及中生代联络。这种联络和今天的年轻编辑发个短讯大不相同。书信必定手写,深入了解作家的背景和作品不可或缺(不然拉稿时岂能言之有物),逢年过节定必致意,有时候更免不了代办一些琐事(尤其是海外作家);经年累月,老辈作家和彦明的关系自然变成一师半友,不少中生代作家更是一辈子的朋友

  1983年《联合报》全盛时期,王惕吾老董事长颇思回馈社会,痖弦主张办一份大型文学刊物。在王老先生支持下,1984年秋《联合文学》月刊创刊,痖弦出任社长兼首任总编辑,彦明自此又多一重担;到1986年年底,更接任总编辑,至1988年年初赴欧休息进修为止。离台前更获“台北最高行政当局”的年度最佳杂志主编金鼎奖,替她这段编辑生涯画下完美句号

  彦明这本书所记载的虽只是她十多年编辑生涯中特别珍惜的一些情谊,但却为文坛记下旧民国老文人的晚年风釆,也为当年中生代作家的峥嵘岁月留下宝贵的记录,因此意义绝对远超一己人情之美,而是文学史的一手材料。彦明这一段文学情缘,我有幸在中国香港、台湾和美国三处越洋或在地参与,也就不揣浅陋,略为勾勒当年脉络,以便今天的读者。

  《人情之美》读后感(四):在场:带你重回台湾文坛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是个令人神往的年代,那时候,民国大师如梁实秋、台静农尚健在,青年人还有机会当面聆听教诲,而不是通过文学史上冷冰冰的名字以及坊间八卦来了解他们;三四十年代才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如张爱玲、高阳等刚迈入花甲,而现在正当红的作家白先勇、莫言风华正茂,是文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这样的黄金时代做编辑,真是莫大的幸福

  然而,不同于内地的八十年代充满自由和希望,那时的台湾报刊还处于“报禁”的阴影下,纯文学的内容只能登载在报纸副刊上,即便如此,那也是一个文艺百花齐放美好时代。当时的《联合报》已是台湾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联合报》副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就是台湾重要的文学园地。1984年创刊的《联合文学》至今仍被公认为全球语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期刊。

  我们的作者丘彦明女士先后任《联合报》副刊编辑、《联合文学》执行主编,正赶上台湾报纸副刊最蓬勃的年代。她的编辑生涯是1979年至1988年,正好在台湾最顶尖的文学报刊见证了整个台湾文坛的八十年代。她对文学有着强烈深切的感情,这种感情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与频繁与作家书信,深入了解作家的背景和作品,逢年过节必致意,更免不了代办一些琐事,经年累月,她被梁实秋如新孙女般疼爱,是惹吴鲁芹心疼的孩子,成为西西、三毛的终生挚友

  历经整个台湾文坛的八十年代,她只在书中记录了十二段文学情缘,她记录的作家,有的在整个中国文坛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崇高历史地位,有的则只在个别文学创作领域纪念颂扬,她选取的标准并非名气、成就,而是一个“情”字。她所记录的,都是她所珍惜的,都饱含着深情真诚。她记录的不是工作笔记,不是自我成长,而是把“我”隐藏起来,向读者展示了八十年代台湾文坛的十二个独特美丽的灵魂

  如果丘彦明去做记者,一定会写出最棒的人物报道。有丘彦明的见证与记录,是我们的幸运。她总是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最本质特征,对人性的洞察与理解极强,往往通过几个细节就刻画出整个人物的神韵,生动极了。跟随她的文字,我也仿佛回到那个年代,感受到那些作家的风度魅力。她写梁实秋,文章就充满了民国味儿;写吴鲁芹,字里行间又全是幽默和超脱;写西西,都是温暖达观、坚韧真诚;写三毛的时候,她用情最深,文字充满美、热情和挥之不去孤独,令人不忍淬读。她写高阳的孩子气的真性情,“他的钱永远不够,却花得称心痛快”;她写白先勇对人对事的热诚,“那份热烈正如干柴上淋了一层厚厚的油,烧得狂妄绚烂”。

  她写张爱玲,只有两篇文章。对我们来说,张爱玲是神秘的,她收录的两篇文章也是侧面描写,一篇是对王祯和的专访,一篇是与张爱玲的通信。丘彦明在与张爱玲有限的接触中,非常善于观察,她从张爱玲字迹的变化中,读到张爱玲“为自己筑起一个独立美好有序城堡”,通过来信讨论刊发内容,她感觉到张爱玲“对文字的尊重和珍爱”,从张爱玲拒稿一事,她看到张爱玲对她的理解和尊重。张爱玲的信,她一直视为珍宝,偶尔取出来读,从她为张爱玲写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她对张爱玲完全的理解和尊重,我想张爱玲得知有此知音,也会觉得欣慰吧。

  除了丘彦明清灵动人的文字,本书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照片和手迹,大部分图片都是她本人所拍摄,是她工作时手边留存的资料,及作者赠送的照片和题字,如今都难得一见。其中三毛的照片尤其珍贵,她是少数亲抵西班牙与三毛共度一段时光的朋友。读完本书,跟随作者重游台湾文坛的八十年代,见见那些美丽的人儿,读一读那些有趣事儿,感受作家与编辑温暖的情谊,于今真是一件美事。

  《人情之美》读后感(五):八卦

  去年三月,本书编辑snail带着女友表妹)去上海见丘颜明,我看到的是视频片段

  丘颜明,完全是一副“old nanny”的模样,围着围巾。在一家咖啡馆小圆桌上,正谈起杨绛,“……可能九十二还是九十三,太美了太美了” 她胳膊端庄地放桌面上, 神情变得很动人。他俩见了丘颜明先生唐效。

  大约十年前,我买了《浮生悠悠》、《荷兰牧歌》。表妹经常从北京过来,一般是凌晨三点的火车到大同,我深夜开门,先见到的总是一束花或者一盆花。后来,她把书带走了。

  表妹在龙门书局工作,认识同事snail,后来snail去了中信,两人确定恋爱关系。然后,表妹也从龙门书局离开了,去了一家创业金融公司

  上周,表妹见了snail母亲,我问:“有没有谈起婚姻的事?”“没有。”丘颜明和唐效,结婚多年,并未生子。不知snail和表妹会如何,希望他俩幸福。

  《人情之美》读后感(六):珍贵的回忆

  这部《人情之美》是曾任《联合文学》台湾总编辑的丘彦明,将她在工作期间与十多位文学大家所建立的深厚情谊,通过一些相处细碎生活片段、书信手稿或面谈采访方式回忆出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丘彦明与梁实秋老先生如父女般的感情。梁老夫妇女儿不在身边,他便把常常来探望的丘彦明当成女儿一样疼爱照顾细致到为她做饭切水果。直到梁老病发住院,她陪伴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人们关于张爱玲的评价,多认为她性格冷漠寡情,晚年过着凄凉孤寂的隐居生活。可是从张爱玲与丘彦明来往的书信中看到的张爱玲是亲切而有礼貌的。她不见客是身体状况差与工作时间紧迫所致,并不是世人所评价的不近人情。她晚年即使一个人,也并不凄凉,而是享受孤独的。

  这里还有性格洒脱,闲云野鹤的高阳;浪漫热情又惹人心疼的三毛;“将军之子”白先勇为了舞台剧《游园惊梦》费尽心血,甚至四处低头借钱……

  到今天,文中所写的部分作家已经离开了人世。那些细碎的生活片段,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亲友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一代文人,鲜活而有温度。那些温暖的回忆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中收录了许多作家珍贵的书信手稿和照片。在书的最后一页,我才发现原来相当一部分照片,都是作者丘彦明本人亲自拍摄或提供。那个年代拍照不像今天这么便利,留下来的这些图像资料都成为了如今非常宝贵的回忆。它们带读者们穿越时空,走近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作家们,欣赏他们当年的风采

  每一位读过这本《人情之美》的朋友也许都会非常羡慕作者丘彦明,能有机会接触那么一大批文学大家,并和他们像亲人朋友一样相处。正是因为在那样的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记者、编辑与作家们之间的工作往往要通过书信交流,见字如面,充满着未知的期许和等待乐趣。为了采访和约稿,编辑也要经常与作家们面谈。频繁的来往使得他们之间不单单是工作关系,变得如亲友般亲近。

  那些美好的时光与人情,就在这书信之间,在面对面交流之间,经过时间的积累流逝慢慢地发酵,酿成最香醇的美酒。当今,人们的交流虽方便快捷了许多,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丘彦明通过这本书,把她与这些良师益友宝贵的人情之美之芬芳分享给读者,让我们也得以略窥其中的美好滋味。

  《人情之美》读后感(七):旧尘埃里开花

  读至尾声,传来余光中病逝的消息。 他并非丘彦明在书中特别回忆的12位写作者之一,但在附录《从“波丽路”到明星:台湾光复后三十年文人与咖啡屋窥探》里,说到20世纪50年代新公园前衡阳路上的田园咖啡馆,她通过当时在场者的视角留下了年轻的余光中的侧写。 “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俗语”,蓦地变得真实可感。 结束的时代,曾属于写着诗歌小说散文的他们,也曾属于在校园里读着诗歌小说散文的我们。 立言以不朽,千古文人梦。正因是梦,常必成空。 台静农、梁实秋、叶公超、吴鲁芹、张爱玲、高阳、孟东篱、白先勇、西西、王祯和、三毛、王拓,其中不少一度妇孺皆知,如今只被小范围研究或评说。 所以,“看透了”的新生代,写文,卖IP,只求尽快赚出个现实安稳。 所以,应该感谢丘彦明——有幸与一个时代的文坛翘楚交往,愿意为此留下些许记录。 连《人情之美》这书名,都带着旧尘埃里开花的味道。

  《人情之美》读后感(八):图文推荐

  ★《人情之美》是关于文学、友情与文艺黄金时代的珍贵回忆录。文学编辑丘彦明,真诚回忆了与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西西、高阳等12位作家朋友的交往情谊,他们或可爱,或任性,或悠然,或热情……从大量细节逸事中,写出作家朋友们的丰满人情与鲜活亲切。

  ★《人情之美》回顾了台湾文艺鼎盛的黄金时期。台北老咖啡馆里那些电唱机,古典乐,彻夜难眠的文学倾谈与争论,文坛意气风发的白先勇、周梦蝶、蒋勋……重现了那段精神上无限丰盈自足的光芒岁月

  ★《人情之美》见证了作家们与文学编辑间的美好情谊,一封封书信流露着彼此的了解与珍惜,鱼雁往返,心灵交相辉映,为那个繁盛文学年代留下了一段珍贵记录。

  《人情之美》读后感(九):80年代台湾文坛的那些小故事

  2018年读的第一本书是朋友送给我的,叫做《人情之美》,看封面我就被吸引了,因为里面有三位我最喜欢的女作家——西西、张爱玲、三毛。书中所写的十二位作家组合起来号称台湾文学的黄金时代。作者是丘彦明,她曾任《联合报》副刊编辑,《联合文学》执行主编,约稿的时候与这些作家打上交道,她是一个广结善缘之人,与她有过业务往来的作家多数也把她当做了挚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我们眼中孤傲的张爱玲女士,就从来不肯抛出友谊的橄榄枝,不过作者并不在意,因为这才是张爱玲。

  读过这本书之后,先是一个叹息。因为书中涉及到的十二位作家,今天,只有两位还健在,分别是白先勇和西西。那十位,在她著书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文坛一代辉煌不再,带走的岂止是星星般闪亮的生命。

  书中以人物为章节,一人一人来写,说的是丘彦明与作家们往来的一些故事。即使你和我一样对于其中半数以上的作家并不了解,也可以看这本书。一睹作家们文章以外的模样,见识作家的风骨。

  读过之后我把这读书笔记分成两部分:一是有趣的故事,二是,心痛的故事。它们当然都发生在这些作家的身上。

  有趣的故事

  1、云南的犒赏

  台静农回忆当年一群朋友组织未名社出书,那时候一本书销量不过千本,但是不乏有志之士远方寻书。云南的经销商过来批书。当时币制混乱,没办法付款,大家就以物易物。第一次把寄来的“钱”拆开一看,都傻眼了。云南那边把书中间挖了一个大洞,里面塞的是鸦片。鸦片不能买卖啊,这可怎么好。后来经过沟通,云南书商想想,我们有什么呢?对了,有火腿啊。以后云南书商寄来火腿,这下大家可乐了,有鲜美的火腿可吃了。

  2、梁实秋看透美国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需要资料查询,当时“美国新闻处”图书馆主任态度特别好,曾问他有没有可以效劳的地方。梁实秋说想要书。对方欣然接受。梁实秋开了一个书单,都是美国出版社有关莎士比亚的著作,当时莎氏的研究中心已经从英国转到了美国。等了一阵子之后,那位图书馆主任抱歉地告诉他,书单被驳了。因为莎士比亚是英国人,希望梁实秋另提一个有关于美国作家的书单。梁实秋倒抽一口凉气,美国政府人员的知识风度原来如此!从此他再也不求人帮他找参考资料了。

  不仅如此,梁实秋还撕过美国护照,他说,儿女如果孝顺,就回来看我。可见他的爱国之心。他还曾珍藏女儿从北京旧居带回来的一枚青枣,那枣子放到了变红、干瘪也没有扔,他说那是他和故居唯一的联系。

  他也很幽默。有一次跟一位诗人喝酒,诗人不胜酒力,对他说:“可否半杯?”梁实秋说:“可以,你干下半杯好了。”

  3、吴鲁芹笑对病痛

  吴鲁芹也是幽默风趣的一位,喜欢抽烟喝酒。有人劝他,他就跟人家说:“有个人曾问我的朋友‘你喜欢抽烟,喝酒,与漂亮年轻的小姐一起,你医生怎么说?’‘哦,我的医生先死了。’”说完他豁达地吸上一口烟。

  1982年12月20日,他写信给丘彦明,说自己得了心脏病,但并非直接说出。而是说“直译成中文就是我现在有了一颗‘坏心’。人生实是一个讽刺,我一生心地善良,落得‘坏心’下场,你说可笑不可笑?”他说他会好好照顾自己,哄着自己这颗坏心,以免它作乱。可丘彦明在书中说,吴鲁芹并没有哄着自己,病中仍然坚持写完了《老汉归国日记抄》给《联合报》副刊发表。

  面对有人说“文人相轻”的言论,他曾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一系列“文人相重,情见乎辞”文章。他说,自古以来,文人的形象就不大好,“文人无行”“文人相轻”,几乎把文人钉死了,读大文豪传记与书信集,就知道文人相重的例子甚多。

  1983年7月,吴先生西装笔挺去参加邻居的宴会,到了门口心脏病突发,倒地含笑离世,就那么潇潇洒洒走了。

  4、白先勇不在意名利

  白先勇在1983年发表小说《孽子》当时虽然在文坛轰动,但是社会还不认可同性恋。1984年台湾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外籍过境游客。1986年,台湾出现了本土的艾滋病患者,是一位参加过大学联考的学生,因此被拒绝入学。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艾滋病和同性恋认识不足,几乎要把两者等同。白先勇知道之后挺身而出,公开自己为同性恋,为同性恋大声疾呼。

  当时有朋友正在为他争取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原本《孽子》一书的发表就已经造成了一些障碍,幸好克服了各方阻力。可这回报纸的显著位置上刊登白先勇自认同性恋,事情再无转圜可能。朋友气急败坏找到丘彦明说白先勇意气用事,客座教授的事再无可能了。丘彦明却了解白先勇向来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根本不会在意这件事。果不其然,白先勇得知后大笑,毫不在意。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去年看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白先勇,许知远质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以及对文坛的一些看法,白先勇全程微笑,似答非答。看到这一段儿我似乎是明白了,白先勇无视自己的名利,却有社会责任承担感,他说《红楼梦》,推广昆曲一来是喜欢,二来是希望中国古典文化有所传承。这对他来说也许比写个小说出出名有意义多了。许知远,显然没有做好采访前的功课。

  心痛的故事

  1、人活一口气

  书中写叶公超的去世令人心痛,他原本是住院检查身体,在医院里还跟丘彦明说笑要去张大千家吃饭。丘彦明形容他虽然已经78岁高龄,却有着一股漂亮的神气,帅得要命。然而他在出院前不慎摔倒。腿骨断了,缝了21针。那么一个风趣潇洒的人就变了模样,突然地消沉起来,闭目落泪,郁郁寡欢。所有的朋友都来探望他,都来鼓励他,却没有让他振作起来。后来又一次在病房摔倒。医生说就算能保住命也永远站不起来了。第二天的上午,这个刚硬的老人就离开了人世。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来有人说过一句话,有的人啊,太干净了,就受不得一点的脏。也许叶公超这样的人物是靠着一口气活着的,他们不能摔倒,一旦有了伤口,气就泄了。他似乎不是在医院里病死的。而是用老人的话说,受不了那份儿窝囊。活着就要像飞龙一样驰骋,停下来,就是要死了。

  这样的人,也刚,也脆。虽然不推崇这样刚烈的活法儿,可却不由得敬佩起来。

  2、张爱玲的字迹透露了什么

  张爱玲是十二位作家当中唯一一位没有和丘彦明成为朋友的。约稿期间张爱玲回信及时,里面言辞礼貌透着实在。丘彦明离开工作后,张爱玲再不回信。丘彦明说,她懂了,这就是张爱玲,这就是她所选择的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从不迎合。

  书中收录了张爱玲与丘彦明书信的一些照片,上面张爱玲的字,说实在的很像小学生,工工整整,全部写在格子里,很小。丘彦明说曾见过张爱玲年轻时的手写稿,字迹老练像六十岁的老者,那时张爱玲还只有十几岁。她的字飞扬跋扈,字字占满格子,锋芒毕露。字写错了就随意圈掉,可以很清楚看到那被圈掉的字是什么字。而后来张爱玲在美定居与丘彦明的书信往来上,字迹工整,谨慎,待在格子里绝不越界,标点符号清清楚楚,如果有写错的字一定是用墨全完画一个方块将其盖死,再拉出一条斜线来写上对的字。

  都说字如其人。丘彦明分析张爱玲年轻时心思纠缠,出笔冷峻不留情,凡事不隐瞒。大了以后则小心翼翼隐藏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凡事清楚明白自己掌握,不复当年的心气,但是整个身段在自我保护下柔软了。

  看到这里我是心痛的。因为小时候也练习两笔字的缘故,我知道字体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要什么样就什么样。一旦形成了自我的字体,要改更是几乎不可能。字体的改变非强求能得来,往往是生活境遇、对人生看法的巨大变化使然,字体会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是不自知,且没法儿去阻止的。看到张爱玲那小心谨慎的工整字体,不由得心疼起她这个人来。而她的一身才华,大概在锋芒不再的那天也随着远去了。这对她来说是多么残忍。

  3、踏碎西班牙广场

  荷西去世之后,丘彦明曾去看望三毛。三毛为其安排了满满行程,两个人跑这儿跑那儿后来又去到马德里旅行。看这一段儿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累。三毛像一个永不停下来的陀螺一样,没有一刻闲得住。两个人天天夜晚去西班牙广场散步,走一圈又一圈。

  丘彦明回去后,三毛去信跟她说,夜游大广场的时候,每踏一步都是泪,什么样的回忆都在大步大步地踏碎,像把心放在脚下踩一般。因为那是荷西最常和她去的地方。

  我想很多人会不理解三毛,一个乐于把自己陷入忧伤的人。多数人会选择逃避逝者去过的地方,人已死,曾经越快乐的地方如今再来是加倍的心痛。三毛偏要去,一次次的,在丘彦明走后她独自留在马德里又呆了好些天。为何如此自我折磨,很多人都不会理解。或许在没有荷西的日子里,她必须要把心放在脚底下踩,感受到疼才能活下去。多好的一个人也禁不住如此的摧残。或许这就是作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的原因吧。有人说,凡是作家,脑子都有点不正常,正常了,就写不成书了。三毛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她这一路走来太辛苦,用了最短的时间尝尽了人间快乐痛苦,并且是一次次,并且每次都是加量加倍,不然就不够过瘾。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因为她来过,我们才看到了哭泣的骆驼。

  4、27平米里的作家

  西西是我很早就喜欢的作家,其实她是香港作家。但不知为什么很多书都把她归为台湾作家一批。可能因为台湾惜才,而香港,正如西西自己说的,没有人在乎你是不是作家。不然,她怎么会那样有名了竟然还跟母亲、妹妹住在27平米的房子里。

  西西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又惧怕出门,不肯与外界接触,连吃外面的东西都不肯。于是原本是教师的西西40岁便退休回家照顾母亲。每日为母亲买鱼,做饭。看书,写书。她的家,两张双层单人床就占据了一半地方。小小的书架上摆不了几本书,她去图书馆借书看,看完就还。母亲每天下午三点准时看电视,开的超大声,又喜欢打牌,本来就逼仄的空间常常喧闹不堪,西西练就了任何环境都可以看书的本领。但是写作不行。只能等母亲睡着的时候,她用一个圆椅子当做桌子,搬一个小凳子挤在盥洗室或者厨房写作。

  后来西西患了乳腺癌,切掉一侧乳房,右手因为后遗症不能活动,她改用左手写作。为了锻炼右手,她缝制毛熊公仔。她一辈子,没有结婚。

  丘彦明去她家看望她的时候,她拿出一个挂毯,是在国外买的,但是家里地方太小不能挂,她把它卷起来,放在床尾,每天能踩一下也好。她说,要写一部有关于毡子的小说。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小说《飞毡》。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里曾力荐。

  西西的书,我家有太多,《哀悼乳房》《看房子》《飞毡》《羊吃草》《胡子有脸》……我一开始以为西西必定是一个30来岁的浪漫女士,因为她的文字是那么绚烂,那么多变,后来我知道她1938年出生。我以为她已成一代文学巨匠,哪知道她生活在还没某些房子的厕所大的笼子里。

  总结

  这本书里面作家的风骨和性格让我很感兴趣。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如此个性。而他们的成名也并非巧合,不管是嗜酒、性解放、还是忧郁、生活窘迫,一旦到了文学上,一旦面对文字,他们都严肃认真起来。令人敬佩。比如王拓,竟然可以在监狱里写出上百万字的小说。出狱之后他连回家的路都不记得了,但他没有丝毫的自轻自贱,立刻投身写作,创办文学杂志。这是怎样一个心胸?

  西西说香港房价贵,买不起她毫无怨言,再窘迫的日子也不影响她对文学的热情,她说虽然现实的环境无法容身,但她的脑子可以驰骋到远方。

  成年之后面对诸多现实,我们总爱说梦想易碎,看过这本书不禁问起自己,有好好去追过吗?原来繁花似锦并不需要一个大阳台,是需要一心诚意啊。

  《人情之美》读后感(十):人情如斯之美

  丘彦明为内地读者所了解,缘于她一系列摹写荷兰生活情状的散文,如《浮生悠悠》《荷兰牧歌》《在荷兰过日子》等。在荷兰的一个小镇,养花、种树、读书、写作、画画、旅行,安静而充实。她所选择和践行的生活方式,多年之后在我们的眼中散发着魅力和示范性,也引人羡慕和效仿。当我们承受不了北京的雾霾、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一句“逃离北上广”让很多人跃跃欲试时,翻一翻《在荷兰过日子》,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简单而丰盛的生活吗?

  而今,《人情之美》出版面世,我们跟随作者来到1980年代的台北,作为一名副刊编辑,往来于知名作家之间,谈笑风生,书信往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华、一群文化精英的悲喜爱恨,看到那些我们景仰的名字在作者笔下如此生动活泼平易近人之极,岂不感叹,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快乐而有趣的工作吗?

  得有多大的幸运和上天的眷顾,让丘彦明得享两者。

  让人嫉妒。

  她在好的年华,遇见美的人,开启一段友情、师生情、爱情。

  人情之美,如沐春风。

  对于著名诗人和老板痖弦,她说:“他给我很多机会,写报道文学、做作者采访等,文章写好交给他,他帮我改稿改得很仔细。”

  对于工作中接触的作家,老友郑树森说:“老辈作家和彦明的关系自然变成一师半友,不少中生代作家更是一辈子的朋友。”

  她说:“丈夫是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

  有时候,我会忘记她写的是著名作家,而为单纯的交往中的细节所打动。

  她写的12位作家,已有10位离开人间。

  音容历历,如在眼前。

  精神的影响能延续终生。

  想到了木心的几句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