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5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精选10篇

  《生活经济解释》是一本由熊秉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一):经济学的诗和远方

  熊秉元先生的这本《生活的经济解释:经济学的诗和远方》是基于他是台湾著名法律经济学家,台大经济系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故而他的这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的经济学和经济、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和法律角度蕴含的经济学随笔。通过社会和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家庭等等来剥开其中囊括经济学的诗和远方。书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擅于观察日常生活细节的经济学教授,就算是一件很寻常事情,他从经济学方法论去看待这件事背后衬托的经济学原理。尔后旁征博引,从多个角度去运用经济学逻辑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二):经济学是思维模式,而非万能钥匙

  往往人们对于经济学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经济学是枯燥无味数字公式,二是鼓吹了解经济学就可以掌控一切,实则不然。经济学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更加辩证、系统;其次,经济学往往以小见大,通过局部分关联整体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

  熊秉元在这两点上把握得很好,书中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充分体现了经济思维模式,同时又不让读者觉得曲高和寡

  印象比较深刻的三个事例是:出租车拒载与市场机制师生恋与价格牛肉面的供给与需求

  出租车拒载与市场机制。作者送别友人,搭乘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司机总是重复“已经坐上来了”这句话,让作者奇怪不已,之后司机问作者是否会讲闽南语,作者因是台湾人自然会讲,只是讲不习惯,这才了解到原来这名司机一向不搭载讲国语的乘客,只是因为刚刚作者已经坐进来,所以才勉强开车前行……这引发了作者对于“偏见”的思考,社会中其实还是有很多偏见的——不和自己年小的人打交道,不和有色人种做朋友等,那究竟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消除这些偏见呢?也许,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的。如果在市场中有黑人和白人商贩,你因为个人偏见,而不去黑人那里购买物美价廉商品实际上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是商人,因为对黑人有偏见,而不向其出售商品,结果白白将利润拱手送人,也是自找苦吃。而且,当竞争十分激烈时,人们更容易做出理性收益最大化)的选择,所以,在这个程度上市场也许就是“色盲”,不仅无视“偏见”,还会让那些心有“偏见”之人被市场所淘汰,因为他们缺乏竞争力。但是,当市场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的时候,或者有些事务也不全然是在市场中进行的时候,“偏见”就依然存在——毕竟出租车拒载实打实的出现了。所以,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这也让我想到了肯德基和麦当劳之前一直不可以使用现金以外的其他支付方式的行为,但是近年来却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大大方便消费者,我想除了“手续费”的问题外,也许正是因为大量快餐企业(汉堡王、赛百味、吉野家……)的冲击(竞争愈发激烈),所以才逐渐消除了“偏见”。

  师生恋与价格。美国早年间发生了一起33岁女教师和自己的学生(一名12岁的小男孩)发生性行为的案件,一时轰动。法院判决女教师7年半的刑期,服刑半年后,女教师假释出狱,条件是不可以再和这名小男孩来往。但是很快这名女教师和小男孩又发生了性关系,于是被重新收监服完所有的刑期。然而,意外的是,当女教师出狱后竟然和这名小男孩结婚了,婚礼的花童就是他们两个的孩子……坎坷爱情之路,坚定了她们对彼此的爱意。至此,案件讲述完毕,但是却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如果下次再碰到类似的案件,法官应该怎样判决呢?——是从轻?(因为有前车之鉴)还是维持类似的判决?(维护法律的公平性)亦或者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重判”!作者分别从法律的“禁” “罚”的角度以及经济的价格角度给出了解释。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罚”往往是在行为发生后,给予的处理方式,比如违法停车等;“禁”则意味着,法律是不允许出现的一类高危害行为,比如:杀人放火,往往这类行为会重判。所以,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这件事,未成年人缺乏成熟三观,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能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属于“禁”的行列,理应重判。而从经济价格的角度来看,成年人正常的性行为是合法合情的,所以价格为0;成年人的婚外性行为,在很多国家都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所以价格为正;而成年人诱导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性质恶劣,价格自然非常高。所以,从价格的角度也应重判。看到这里,也许会觉得作者的分析有些过分的理性,但是作者进一步给出了解释,即“师生恋”终成眷属这件事首先是少之又少,所以不能因为以偏概全,就看到不到它潜在的危害;其次,一旦之后采取了轻判,就给社会的一些恋童人群释放宽松信号,无疑增加了犯罪;最后,无论“师生恋”结果如何,重点不在于她俩“结婚”的那一刻,而在于“33岁女教师和12岁男生在车内发生性关系”的那一刻,不是吗?

  牛肉面的供给与需求。台湾有一家有名餐厅叫做“菜根香”,以制作牛肉面白手起家,从一个小小的棚子摊位发展成为知名的连锁企业。作者小的时候就会拎着饭盒去购买这一家的牛肉面,可谓肉好汤美。长大后,作者怀着同样的心情准备再次享受这碗牛肉面的美味,可是吃了几口之后,竟发觉已经全然不是当年那般好吃味道……首先作者想到的是,问题出在店铺,也许是换了老板,早年的秘方已经失传,亦或者原材料进行了更换,所以味道大不如前……可是很快就看到了当年的老板出现在餐厅中,这说明“活秘方”依然存在,另外随着两岸三地流通的广泛性,原材料的获得其实更加容易,也不太存在材料差距太大的问题;之后,作者又想到其实随着成长,自己提供给自己外出吃饭的机会越来越多,小时候饭店的那种兴奋感觉早已消逝,所以外面的伙食慢慢的也就不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另外,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在外面吃饭,供给的品类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中西快餐、日韩料理、地方小吃……所以,一碗牛肉面不过是百花齐放中小小的一个,又能给人多少慰藉呢?除此之外,作者还隐隐的感觉到让自己心惊的另一种解释:长大之后,生活和工作压力接踵而至,占据自己内心最多的往往是思想翻来覆去的各种想法观念。“吃东西”对于自己而言只是吃东西,而不再容易引起自己感官上的一些刺激,所以不是“牛肉面”不再好吃了,而是自己变得不太在乎“牛肉面”的味道了吧……最后,作者买单离店之际,又忽的想到了“见山是山”的三个境界,也许有一天“牛肉面”还会变的好吃,谁说的准呢?

  通过几个小小的事例,我发现熊秉元的确是观察力、思考力非凡,而且在用经济思维分析的同时还融合了一些人生的感悟,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让人看到经济学的“诗和远方”。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三):经济学是什么?

  我很喜欢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之前也看过熊秉元的另外一套书《正义成本》。所以这次看到何帆老师推荐,便早早的买了来。可惜司考学习任务太重,到现在才有空读。个人感觉比起一些功利的学习性专栏,经济学提供的话题,更接近于茶余饭后拿着椅子摆在弄堂里乘凉的扯淡。只是层次不同而已。比如之前看得《卧底经济学》,从大数据来看日本相扑的作弊文化。又或者美国的犯罪率的下降仅仅是因为当年允许堕胎导致单亲孩子的减少。 熊秉元开篇,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有云“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现了,人们就通过各自的本性回避消极影响。但是“智慧出,有大伪”仅仅是第一阶段。丢石子入水的影响,如同蝴蝶效应一般,随着时间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弄堂里爷叔争论的,仅仅是下棋中的第一步。而经济学家所看得,可能已经是胜负手了。 有人可能要问,经济学在大学作为一个专业,难道就是专门解释这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吗?我记得何帆的专栏中讲到,本科的经济学不需要什么专业技巧,只要学一般经济学原理就可以了。而读硕士的经济学你会发现还是这些内容,只不过在内容中加上了数学验证。最后读到博士,也还是这些内容,只是在这些内容中增加了调研。所以,经济学中一以贯之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一篇经济学式的论文格式,无非就是列几个函数相互影响。先确定目标函数”,在列出“限制条件”,最后“最优解”。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可以这么想,“目标函数”就是需求,“限制条件”就是供给,“最优解”就是我们最后所做的决策。把需求供给决策引入到生活来,其实是一套万能公式。有一句笑话是这么讲的,原始版本是“只要教会鹦鹉说供给与需求,世界就会多一位经济学家”,不过博弈论出现后又加了一句“现在鹦鹉还要说纳什均衡”。其实就是需求供给和最优解的意思。而用函数的方法列出来,其实就是表明社会变量乃至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的过程,以方便我们在节点上做选择。 在我看来,经济学就是一门选择的科学。有句话叫做“夏虫何以语冰”,被作为嘲笑人的用语。其实不是夏虫见识浅,夏虫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什么叫做冰,如果不是科幻片,谁需要知道如何在火星上种土豆呢?而且夏虫也根本没得选,它就是只生长夏天虫子。但是如果冰川期来临呢?我们的祖先,由于社会环境束缚,就如同夏虫一般,根本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机会。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只能沿着既定的路线随波逐流。所以盲目跟随的羊群效应的基因深深印在了我们身上。而如今的现代生活,给个人提供了无限量的可能的性,每个人每时每刻的选择都是影响自身的命运。一年时间内的选择机会,甚至比自己的祖辈一辈子的选择机会还多。而信息网络发达,又让人与人的复杂连接几何性的增长。如今冰川已经来临,夏虫也许也应该做点改变。 不过我只理解到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熊秉元却在书中说经济学并不是“选择的科学”,而是“看事情的角度”。其核心是“比较”而非“绝对”。函数并无法列出一切。就如同会计一样,本身有一套评价财务好坏的公式。不过事物一旦上升非常复杂的境地,公式便无法适用,只剩下一套抽象的、观察性的判断。 于是熊秉元就举了几个生活中的小事来解释经济学规律。比如厨房到底是组成一个房间的必需概念还是仅仅是用于解决烹饪的场所。他妻子认为,一个家必定要有一个厨房。而作者认为周边都是餐馆,平时都不会开灶,所以装修时可以不要厨房。又比如,每个医生都收红包,只罚一两个运气不好检查到的医生是否公平。结论是法律有教化作用。还有,闽南的出租车司机拒绝载不会说闽南语的客人。结论是虽然司机有偏见,但是市场不会有偏见。歧视的行为只是自缚手脚。又或者牛肉面为什么没以前好吃。结论是以前只能吃牛肉面。可以说这些案例有点浅,作者自己也说是经济学的入门读物。大多数案例不需要作者解释我自己也可以想明白。 当然也有有趣言论,比如历史上经济学家的左右互搏,有一本书中文版的正标题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副标题是《天下有白吃的午餐》。这种不同角度的反转才是我喜欢经济学读物的地方。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说的是凡事必有成本。而天下有白吃的午餐说的是,商人转手就可以套利,说的是效益。又如同《一课经济学》中说的,保障自由言论成本低,政府只需要啥事都不干。而保障免于饥饿成本高,因为需要高度投入。不过我国想必有不同意见。 西方治国就是用经济学的成本理念一条道走到黑的。不过用经济学的说法:好的经济学者,除了注意短期,也会注意长期。除了注意局部,也会注意整体。除了注意直接,也会注意间接。就我国政策与西方不同的地方,或许正如十年前网友口中常说的,我国在下一盘大棋。反正以前我国被嘲讽的“中国国情”,我现在倒是非常拥护。 第一部分最后说的是员工婚姻的经济学效应。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是“特殊资产”和“机会主义”的均衡。首先说员工是“特殊资产”,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必须要经过磨合,学习专有技能服务于公司。当员工花费巨大精力学成之后,他对公司就如同一台高效率机器,这就是“特殊资产”。不过这台机器只能专门服务于该公司,学到的技能如果换一家公司完全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在求职市场的身价也就是越来越低,丧失了“机会”。而公司也考虑要不要投入巨大资源来培训员工,一旦员工离职,蒙受巨大损失。一般公司会通过长期合同福利系统来缓解这种冲突。 而婚姻类似于员工关系,如果心中不存在长期过日子,只在当下,是无法相互打磨成对方的“特殊资产”的。也只有长期意愿,才会生儿育女。儿女本身就是“特殊资产”,只对提高双方幸福感有用,却又是降低机会价值的拖油瓶。法学家们把婚姻比作“契约关系”,的确有不合适的地方。 看到现在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熊秉元另一套书《正义的成本》精彩。作者自己举得生活案例不是怎么精彩。而引用外国经济学家的案例倒是很不错。就经济学的“看事情的角度”来说。非常类似于哲学,就“相对”的角度推演下去,其实是佛学的“四圣谛”(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槃寂静)。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透着经济学,既可以用于大社会,也可以用于小个体。就如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生活中处处透着真理。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四):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前几日正好看了一本关于中国历史财政的研究书籍,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其主要目的就是维持国家的稳定,确保国家的正向发展,先有国家后有财政,他们属于依附关系,往往后者决定了前者的发展甚至是存在。财政是基于一个国家而言的,这个范围太广太大,一提到这个词就觉得颇有一种“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高”的感觉。财政与国家离自己的生活太为遥远,那么什么是构建财政的基本单位呢,那就是经济。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就比如说股市,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般都提前与经济的表现,股市从下跌转为开始上涨,则说明经济运行基本接近谷底;股市大涨一个阶段后出现非理性的上涨,则说明经济到顶,开始出现了泡沫;股市从上涨然后逐渐的下跌,则说明经济恶化,泡沫破裂。股市的基本就是一个经济循环的宏观图,股票指数直接反应了经济活跃度的关联。

  《生活的经济解释》一书是由著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所写。他在台大经济系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遐迩闻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校之一。他被认为是两岸三地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当今华人经济学界,有四位公认的武林中人:行笔如飞的“飞侠”林行止;神出鬼没的“顶侠”张五常;笑声震天的“大侠”黄有光;年纪最轻的“巨侠”,便是熊秉元。

  在这本书里面熊秉元列举身边最常见的例子,贴近生活,将最平凡的事物,赋予经济的思考,他从经济,社会,政治,法律这四个方面入手,讲他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文章的第一篇就探讨金钱的诱导就十分的引人入胜,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小镇里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未婚少女怀孕的问题,幼妇医院推出一种措施:只要这些未成年的少女参加每周一次的机会,或者保证过去一周里没有怀孕,那么,她们每个星期便可以得到七块钱的奖金。生活这类例子很常见,比如小时候上幼儿园老师颁发小红花的政策,晚婚晚育的政府奖励政策,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鼓励政策,都于文中所提到的例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司空见惯的小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少会用经济的眼光去看待此类事物,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极少去深层次的研究,此类事件背后的经济效益。文中熊秉元提出的观点十分新颖,他对于这种做法是反对的,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当一切都必须以金钱作为有心的时候,道德规范,品性人格,不都迟早会向金钱低头吗?他的发问振聋发聩,扪心自问,在看到奖励措施的时候,眼中只关注到了钱,而未想到事物带给社会的消极影响。金钱确实可以诱发“好的价值”,但也要取之有度,人和人的交往不全然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人行为上的取舍,多半是基于道德教化上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基于金钱的考虑。

  熊秉元在《生活的经济解释》中以一种轻松的笔调解释了生活晦涩的经济知识,或者说以他经济学家的思维对人们周遭平淡的小事带动读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在书中带领读者踏上充满智慧与乐趣的智识之旅,他对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不确定,通过本质的分析,探寻最适合的见解,透视出生活本来的面貌。它不仅是经济的入门书,更是一本调动人们对生活的思考诱导书。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五):用经济学的目光去诠释生活日常——评熊秉元《生活的经济解释:经济学的诗和远方》

  作为享誉大陆的法律经济学学者,宝岛台湾学者熊秉元还擅长的另一方面是用随笔的文体、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社会生活问题,还因此出了好几本著作。《生活的经济解释:经济学的诗和远方》就是其中的一本。

  学者来写专业随笔,而不是那种严肃论文式的长篇大论,评者了解最早的就是从九七年左右那本著名的《司法的理念与制度》开始。后来,此类模式开始风行,还出现了诸如《法学家茶座》、《经济学家茶座》、《社会学家茶座》等诸专业随笔杂志,学者个人的专业随笔集更是比比皆是。

  无疑,熊秉元博士深得其中精髓,撰写了多本随笔集。《生活的经济解释:经济学的诗和远方》就是用经济学的专业眼光,去看经济、读社会、谈政治、说法律。

  “经济”一词,显然在古代汉语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的含义。从词源上讲,经济就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 “经国济物”等词的综合和简化。

  早在古代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经济的重要性。其中,宋代的苏辙在《上皇帝书》中写道:“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大意是,资财,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命脉和万事成败的根本。

  不要觉得经济只是经济管理者和经济学者的专利,可以说,经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社会生活中的什么事情,都可以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只是有的时候你没有察觉到或者是没有引起重视罢了。

  熊秉元敏锐地认识道,“人们以生活经验里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思考如何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经济学所处理的,当是和人们的生活经验所联系的事物。

  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其实,人们同样可以说,经济学的生命同样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切经济问题,光靠逻辑分析显然不行,还得考虑生活的实际。而反过来,一切社会生活,背后都有经济学的影子。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为人所留意的小事,或者是一些司空见惯小事,甚至是一些政治问题比如台海问题,以及法律问题,都会引发熊博士的深入思考,继而以经济学的眼光和方法进行饶有趣味的分析,倒也不谛为一种学术科普方法。

  只有些书中的故事或例子为宝岛所有,大陆读者理解起来可能略微困难一些;还有一些故事,还可以再说得生动有趣一些。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六):经济学的社会原理

  《生活的经济学解释》这本书,其实是一篇杂文集。作者熊秉元不断的在自媒体或者媒体上发表文章。一段时间之后,便编纂成册。类似于得到专栏满一年后老师所归纳的精华集。这本书文字量并不是怎么多,愿意速读的话,一个下午便可以读完。不过我还是准备慢慢读,因为闪光点还是蛮多的。本书分为,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四大部分,今天读完了社会这一部分。 说起经济学,大多数案例说明的,无非是需求和供给。但是每个故事看到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如同太极一般,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从万物倒推回去,无非就是阴阳两面而已,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需求供给就类似经济学的阴阳两面,而最优解解决的是阴阳调和的比例。反应的是人类行为的规则性。比如书中的例子:需求供给价量的反向关系其实无处不在。如果老师鼓励同学发言,如果老板鼓励员工说出心里的话,自然有较多的人愿意讲话——因为讲真话的价格下降了。当然了如果员工讲出真话后,老板说我这叫“引蛇出洞”。自然就没人讲真话了,倒不是因为老板不诚信(诚不诚信仅仅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其实就是不划算的意思),而是讲真话的价格太高。同样的道理,如果父母让子女难以亲近自己(价格高),子女自然容易和父母疏远(需求量减少)。对于小卖部的老板而言,平时彬彬有礼买卖公道。但是维持优雅从容的成本上升(比如你要退一个价格店里最高的玩具),自然容易出言不逊。两个人要是发生过互相非常尴尬的事,那最好不要再见面。见面容易就多见面,见面难过就少见面——抽象看来,这也是需求法则! 同样道理,第一次约会大家都会正襟危坐,展现自己的绅士风度。第十次约会的时候,大家却随随便便,打打闹闹。其实也是成本的原因。因为第一次约会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让对方感到这人不靠谱,那产生第二次约会就会变成小概率事件。一旦到了第十次约会,却大概率会有第十一次约会,一点小错无伤大雅。 不过人们对于成本的判断还是有不够理性的地方。大家生活中都见过这种情况:借钱的时候唯唯诺诺,你是大爷。还钱的时候不情不愿,我是大爷。究其原因,借贷关系是一种时间关系。人类原始本能,最多只发展到猴子时期的互助社会。资源增加,生物存活概率上升,高兴。资源减少,生物存活概率减少,不高兴。猴子可分不清什么叫做债务,它只能理解赠予关系。仅仅是原始本能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以才需要法律介入调整社会关系。 在社会这一部分中,有两篇文章特别喜欢,甚有感悟。其中虽然有悖常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妙趣横生,所以在这里也介绍一下内容。 第一是说的是贴标签。贴标签这个行为,一般主流社会比较反对,这也算一种政治正确了。基本上每个人都反对别人给自己贴标签。上海引起全国众怒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把外地人贴上标签,称之为“乡下人”。自然引起各地网友反感,好歹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县城,怎么可以和农村人一概而论。 其实贴标签这种事,整体看来,不一定是坏事。作者用的案例是,如果营业员在高级商场里售货。客户还蛮多,不可能是每一个进店的客户都买得起价值数十万的豪表。这时进店一个客户,你就要根据他的衣着贴标签筛选,把精力用在值得用的客户上。 对此我深有认同,要多说两句。我做过一段时间的电话销售,就是根据银行发给我的名单打电话让客户购买保险。电话销售最重要关键,其实就是“寻找意向客户”,也就是贴标签的技巧。如果每个客户我都报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死缠烂打。那我有可能在电话中和那位素昧平生的人说上一小时(我最多一个电话说了两个半小时)。这样的话,一天可能只能营销8个客户。而有的客户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交的,只是喜欢聊天,态度较好而已。说一个小时完全是浪费时间。一般一通电话需要在前5分钟做出判断,看看成交的可能性大不大,再视情况予以放生。虽然有时候也有可成交客户被放生掉了,但是基于整体效率的提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可以说,一个电话销售标签贴的准不准,就是优秀人员和普通人员的区别了。 熊秉元对于贴标签给了一个公式。XI=XP+E。XI是完整信息,XP是平均值(经验),E是误差。一个人的真实评价,是我们在平均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来修正误差而得来的。不过实际上,真实信息XI是不可求得的。结婚是十年的夫妻对彼此的认知也有偏差。就算我们自己,我们心中的自己其实也就是我们对于自我贴上的标签,和真实的自我一样有很大的差距。 大多数人和陌生人之间只有一次交往的机会,根据经验贴上标签,可以快速确定应对策略。对于生存来说,有一个标签可以定位比假设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安全效率的多。对此,贴标签换一种角度,就仁者见仁了。如果有人对你说:第一种,此君喜欢贴标签。第二种,此君对人事物反应明快。前者引人厌恶,而后者却让你感到此人效率很高,精明能干。 同样的原理,由于效率的分配,我们对待事物也都具有两个层次。除了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的快思维与慢思维。我们日常人际交往还常常用到理性和情感两种层次。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投票迷思。关于投票这个动作,其实代表着巨量的资源消耗。首先投票者需要了解候选人,了解议题,来回投票点,排队投票,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可能从单个人的角度没什么。但是放大到全国呢?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阿里巴巴的案例,阿里巴巴原先加班餐是申报制,需要找领导签字,大约一次流程需要12分钟。后来阿里巴巴取消了申报制。据说来蹭餐的员工餐费多了100万,但是每人12分钟工资的机会成本,差不多为阿里巴巴节约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成本。而美国有2亿人,中国有16亿人。美国这种人人投票的模式是建立在极大的资源消耗上的,还真是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的。 而投票模式对个人基本没有好处,一套投票流程可能会消耗一个美国公民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其实对选举来说,你这一票无足轻重。参加投票对个人来说完全就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们中国人从来不投票。 而美国人为什么投票呢?因为投票有助于维持自我形象。 社会上有相当比例的人,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大概都相去不远:自己不是叱咤风云的圣贤豪杰,但也不是杀人越货的恶棍。大致上,自己是一个正直、守法、有责任感的善良老百姓。路见不平,只要成本不太高,就愿意拔刀相助。因此,虽然自己的一票微不足道,可是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家里有事或者有其他因素,自己愿意承担成本去投票——就像自己会按时纳税、走路不创红灯、在公交车地铁上回给妇孺让座一样! 美国人的自我形象和中国的自我形象有较大的区别。究其所以,自我形象也有一个参照的坐标。类似于我前面读的一本书中海灵格所说的连接。在孩子面前是父亲,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单位里是员工。甚至在小偷组织中有小偷的自我形象,而回到社会上有社会的自我形象,你说他是小偷,基于社会上的自我形象还会发怒。 自我形象的参照坐标还随着时间而改变。年轻时我们更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到年老时,却经常发怒,因为已经不太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了。甚至自我形象还会随着成本而改变。比如刮风下雨可能就不去投票。对报纸上的丑恶嗤之以鼻,对身边人的丑恶却视而不见。年轻人和老人的自我形象的改变,也正是由于成本的关系。 不过这个例子给我带来的触动是,理解了我自己之前的很多行为。自我形象拥有惯性,我之前对于自我的自我形象设定的过好,完全属于老实人的那种。别人向我寻求帮助,常常是脱口而出的同意。就算给自己带来再多的不便也要办好别人提出的事。如今才稍稍懂得做人应该有自利的成分,给双方带来双赢,这也就是成熟吧。 这本书的社会这一部分还是给我带来不少惊喜,其中还捎带讲了一部分政策法律与市场的关系。不过既然有专门的政治与法律章节,也就看了之后再说。就自我形象来说,经济学者还顺带解决心理学的问题。实在是令人感叹。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七):法律源于经验,而非逻辑

  昨天看完了《生活的经济学解释》最后一部分,至此整本书阅读完毕。熊秉元自称法律经济学家,第四部分法律,应该是他老本行的一面。我从读完这部分,豁然开朗所领悟的一点是:“法律代表着经验,而非逻辑。”想明白这一点,各种法学的争论也就不奇怪了。每个人的经验是不同的,而试图用逻辑来解释法律,根本就不可能解释清。 说法律是经验可能不太容易说明白。而法律是怎么形成的呢?回答可能说是“公平”。但是公平是一个非常虚的词,来看看公平的定义吧。“公是公共指大家,平是指平等,意指为大家平等存在。”而由于人之差异而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我们每个人各自心中的公平是不同的,谁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多要一点。在做搜索之前,我在读书笔记上写了:“公平仅仅是参与者达成共识。”而搜索之后发现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原理》写的更为透彻:“人们都知道公平二字,可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公平其实就是交易的粉饰。” 也难怪华人在美利坚不受重视,因为华人逆来顺受,从来不去争取什么。对于美国的其他族群来说,等同于华人默认了各种歧视。虽然对华人来说觉得这不公平,但是其他美国人可不这么认为,相反,站在他们的角度认为这是完全公平的。正如《马太福音》中所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如果不做争取,华人的地位自然越来越低,因为公平的尺度也向不利的方向缓缓移动。不过听说16年美国大选华人已经开始显示自己的力量了。那么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搞事,下一届竞选者也会开始重视保障华人的利益,华人的地位自然会升高。由此可见,决定公平的并不是由于空想。而是由于竞选者出于上一届的竞选经验而决定他自己心中对华人的“公平”尺度。 同样的道理,之前有次由于领导太过分,所以我离职了。我心中的公平并无法与领导心中的公平磨合。而领导有了我一拍两散的经验,便不敢做的太过分,听说后面替补我的员工过的相当滋。这也就是由于经验帮领导调整了公平的尺度,使雇佣关系的交易可以继续下去。又比如女孩子第一次谈恋爱,基本都是谈不长久的。因为小女孩心中总是有着白马王子的幻象,怎么看自己的男朋友都不像白马王子,只能分手。而到了第三次谈恋爱,女孩就成熟的多,明白谈恋爱就是这个样子的,恋爱关系才可能牢固。很多女孩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恋爱,往往感叹缘分不够。而她们再找男朋友时,也不愿意找没谈过恋爱的,而是要别人调教过的。同样是因为经验给恋爱关系维持了公平。公平就是这么一次一次无法达成共识后所留下来的经验。 而法就是基于此产生的。前一阵微信群里有一个朋友硬是要和我争论。我回避了。他说的是否要让囚犯改过自新的问题。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辩论出所以然的可能。正好书中也举了这个例子:“囚犯犯了重罪被释放之后,入住了一个小区。而政府应不应该告诉小区中的居民这个人有前科。”如果政府告诉小区里的居民这个人有前科。这个人就会受到排挤,不利于他改过自新,侵犯了他的隐私权。而如果不告诉小区居民的话,不一样是对小区居民安全的一种侵犯吗?到底要不要告诉,完全只能取决于立法者的经验,很难做逻辑通顺的解释。我的民法老师方志平这么说过,“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对他人的侵犯。你多呼吸一口空气,别人就少吸一口。你得了第一名,别人就不能得第一名。”活者就要竞争,竞争就要侵犯。所以法律中所调整的公平,仅仅是一种适度。而怎么适度,就只能询问社会经验。不能过偏,正正好好,所体现的在法律名词中叫做“比例原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的意思。 对于上述例子的处理。我们可以规定有些罪要告诉小区居民,有些罪不告诉。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杀人抢劫自然要告诉居民,诽谤侮辱可以不告诉居民。那么偷窃呢?偷100不告诉,偷1000000呢?具体的数额的点在哪里呢?熊秉元在书中举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拯救大兵瑞恩用了死亡八个美军士兵的代价救了瑞恩一个人的性命,观看电影的人折服于美利坚的价值观。那如果用100人死亡的代价救瑞恩一个人的性命呢?大家会不会骂将军傻?具体死多少人合适,并不能由逻辑解决,只能由经验解决了。 法律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对于偷窃一块钱的犯罪值得用十块钱的代价来追究。这其实很好理解,法律的刑罚分为罚与禁,也就是报复与防止。报复以眼还眼,十块钱中报复的花费是一块。而防止的花费是九块,是在合理花费之内的,不过又有谁说的清最多可以用多少社会资源的代价来防止。所以大家看到的,只有立法者拍脑袋做决定。不过根据反馈多拍拍脑袋,无疑更有助于找到什么是“公平”。可怕的不是拍脑袋,而是拍完脑袋都不管反馈如何。 我认为,所谓“逻辑”代表着是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理想主义去立法、管理国家一条道走到黑,往往比拍脑袋还可怕。这个世上往往想建设天堂的,都造成了地狱。司法考试之前我和很多网友一样,对于“中国国情”“摸着石头过河”抱有可笑的态度。而司法考试后,我却无比赞成从中国实际相出发这一观点。只有结合实际经验不断获取反馈,才能达到所谓的“公平”。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八):经济学散文

  经济学散文《生活的经济解释》

  以前看过台湾经济学家熊秉元的一本书《正义的效益》,感觉很过瘾,里面讲的是法律道德的经济学问题。而这本书则是从生活中发现具体的事例来用经济学进行分析。

  经济学可以说是当代发展最快最迅速的一门科学,经济学本来是一门自然科学,里面都是公式和数学方法,可是却进入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几乎无孔不入,不断进行扩张。以前认为社会科学难以量化,缺少理性,而经济学正好补充了社会科学的这些缺陷。结果经济学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甚至文学,经济学大有颠覆社会科学全部世界的趋势。经济学就好像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一样,为社会科学找到了一种量化的思路。不过经济学得出的结论却往往和我们的直觉不一致,甚至相反。

  社会科学的确复杂,比如书中交代一个案例,1997年美国33岁已婚而且有四位子女的小学女教师,和自己的学生一名12岁的男孩发生了性关系。女教师以引诱未成年人性行为,被判刑七年半。服刑半年假释出狱,条件是她保证不再和小男孩交往。可是每多久,警方发现,她和这个小男孩在一辆车里。于是再度入狱,服完所有刑期。

  七年以后,小男孩长大成人,当年的师生现在依然相爱,而且结为夫妇。这真是一场戏剧人生。当年法官判她有罪是不是错了呢?

  以后再发生类似案件如何处理,从法律上看可以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从轻,毕竟有这个先例了吗,让人感觉刑罚有点重,万一再出现这种情况呢?那就从轻一点好了。第二种是维持不变,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个犯错了怎么就可以占便宜呢?第三种是加重处罚,好像很多人都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加重呢?违反情理啊!

  首先法律宣判的是33岁女教师和12岁学生的性行为违法,和后来事情的结果无关。就好像强奸犯喜欢上了受害者,最后两个人结婚。就好像小偷认识了失窃者,后来成为朋友。就好像杀人犯感到内疚抚养了受害者的孩子。这些结果的确会唤起我们对他们的同情,但是无法改变他们当初的行为本身。法律的不因为后面事情的变化而改变。那为什么要重判呢?那就是师生恋结果成为佳偶,对于原来泾渭分明的界限冲破了一道缺口,会引起更多的人效仿,也会让社会降低对这类犯罪的警惕,低估这类犯罪的危害。毕竟师生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是极少的例外,多数都是恋童症,或者性倒错,造成的后果也都非常严重。所以为了重整防线,固守阵地,应该提高量刑标准!

  表面上看三者都有道理,那种更符合我们的观念,那种更符合经济学的观念,就会发现巨大的差距。经济学就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强调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我们却是一种感性的人类,偏偏很难接受经济学冰冷的理性。原来我们决定经济学应该向我们人类的情感让步。可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以机器为代表的理性发展越来越快,甚至有超越人类的趋势。所以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向人工智能学习。也许未来的人类更容易接受经济学的思维。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九):生活当中利益的纷争

  当今华人经济学界,有四位公认的武林中人:行笔如飞的“飞侠”林行止;神出鬼没的“顶侠”张五常;笑声震天的“大侠”黄有光;年纪最轻的“巨侠”,则是熊秉元。

  熊秉元被认为是两岸三地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熊秉元选择了平实的角度,将生活中的大小事,以经济学的视角层层拆解,对准普罗大众的需要。他表示自己拥有“双重身份”,是经济学家,也是教育家,但他的教育功能并不应该只发挥在学生身上,更希望在社会大众。熊秉元先生写的文章算是经济学随笔。

  本书共四部分,五十四篇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读社会、谈政治、说法律。使我们通过大大小小的生活故事,获得经济学的世界观,掌握攫取事物背后真相的智慧。

  这本书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向我们普及经济学知识,也因为他根本就不是教学书籍,读来才能使我感到如此地自然和酣畅。他并不是在和我们讲经济学知识,是在和我们讲他的生活和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却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通过那些大大小小的生活故事,获得经济学的世界观,懂得用经济学的目光来看世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如何掌握攫取事物背后真相的智慧。没有说教,只是慢慢的讲述,在阅读的时候老有一种熊先生其实是个文人的错觉,在他的字里行间不只是在讲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的联系和讲这些时事,而是更多使我们能够开始去跟着他行文的思维去看,去思考,他用他独有的经济学家的思维来叙述人们周遭平淡的小事以带动我们这些读者进行深刻思考,他对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不确定,通过本质的分析,探寻最适合的见解,透视出生活本来的面貌。

  熊秉元教授非常推崇法律经济学代表人物波斯纳教授。他写道,波斯纳教授的写作风格是“锯齿式”的:对一个议题,波斯纳往往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旁征博引,讲得你不得不信。当你快要深信不疑的时候,波斯纳会突然笔锋一转,又告诉你“也不尽然”,于是,他又站在对立的一面,一样振振有词,滴水不漏。再一转眼,他又指出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方向,再推演一番。

  《生活的经济解释》读后感(十):用经济学来解释生活

  经济学理论一直以来被大众误解为枯燥乏味的理科知识,所以在非经济学专业出身的人群里,大家对这门学科一直存在着很多误解甚至不愿去了解这些知识,而事实却不然,经济学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来说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人类和空气的关系一样,它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因为太过“低调”以致我们常常忘记了它的存在。近几年来,开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人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经济学知识,为的是让我们能够了解经济学,并运用经济学来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美好,也因此才有了《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和《小岛经济学》等等这些有趣易懂又十分深入讲解的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读物出现,而这些读物其实依旧也是比较小众的,只有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人才会去阅读,而最近我看过的一本新书却不是这样写的,他是借助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世界,在这本书的文章里,经济学真正是这个世界的“空气”,看完本书,你或许才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经济学”。

  熊秉元先生的新书《生活的经济解释》并不能看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因为这本书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向我们普及经济学知识,也因为他根本就不是教学书籍,读来才能使我感到如此地自然和酣畅。五十四篇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看经济、读社会、谈政治、说法律。他并不是在和我们讲经济学知识,是在和我们讲他的生活和他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却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通过那些大大小小的生活故事,获得经济学的世界观,懂得用经济学的目光来看世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如何掌握攫取事物背后真相的智慧。没有说教,只是慢慢的讲述,在阅读的时候老有一种熊先生其实是个文人的错觉,在他的字里行间不只是在讲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的联系和讲这些时事,而是更多使我们能够开始去跟着他行文的思维去看,去思考,他用他独有的经济学家的思维来叙述人们周遭平淡的小事以带动我们这些读者进行深刻思考,他对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不确定,通过本质的分析,探寻最适合的见解,透视出生活本来的面貌。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经济学和生活的融合,更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对我们生活有很大意义的思维转化的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