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品尝的科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品尝的科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0: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品尝的科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品尝的科学》是一本由[美] 约翰·麦奎德(John McQuaid)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一):“吃”的学科深入探讨

  就“品尝”而言,都能写成一本书。这书让我充满好奇。吃是人类以及动物、甚至是某些植物本能,但是人类的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皮,甚至在吃的过程尝试各种味道,以官方语言来讲,就是“品尝”,尝一种味道,品一种感觉。在《品尝的科学:从地球命令的第一口,到饮食科学研究最前沿》这本书中,“品尝”作为一门学科来深入探讨。

  作者美国记者约翰·麦奎德结合神话、科学、哲学文学等多领域视角地讲述了关于“品尝”的各种故事。从人类舌头的味觉地图讲起,再细讲从古至今人类的“品尝”发展史,还有苦味、甜味、辣味等各种重要味觉对应人体器官心理感受关系

  这是一本系统又略显深奥的味觉研究科普书。从一开始讲到的“味觉地图”就让我满怀好奇,并且特意亲身体会一番。书中说“舌尖标示为甜味,舌根为苦味;沿着侧边,咸味在近前端处,酸味则在其后;舌头中间则是空白的。”不管这种判断是科学的还是失真的,以我的亲身体验,我尝试的是苦瓜,这不是我喜欢吃的一种瓜类菜品,每次处理时候,我们都会把苦瓜的内瓤刮得尽量干净些,仅留下外面的一层绿皮,这样苦味会轻一些;但是吃吃苦味对身体健康还是有益的,所以适时要吃一些。这个季节正是吃苦瓜的时节,于是,又炒了一盘吃。我把炒熟的切片苦瓜放在一片在嘴中,先是用舌尖去品尝,感觉不苦,相反,倒尝出其中的甜味来,再慢慢地用舌头把它卷进去,当它到了舌头中间部位时,我没有特别的味觉,再即将进入喉咙的瞬间,在舌根部位,品尝到的味道是苦的。

  我这般细品,只为了证明书中的观点是否真实可信。由此已知,《品尝的科学》中的理论有趣的。不论是什么是原因造成了人的舌头不同区域对不同味道的敏感度,也不管自己和别人在对味觉的体验是否有区别,这本书已然激发了我的浓郁兴趣

  刚刚前面我提了苦瓜,人适当吃一些可以吃的苦味是有益的。说到“苦”,书中有专门一章内容讲的是“苦味基因”,人类对味道的喜恶受环境生活经验以及DNA等的影响,所以人对苦的感知体会也是深浅不同的。书中写到“最初,苦味是一种预警信号。”没错,很多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有毒食物是苦的,苦味让大多数人反感,因而排斥苦味食物,也避免了中毒。但是随着人类对食物的探索,得知有些苦味食物并不是毒物,适量地吃,反倒会让人的心理产生满足,或是带来喜悦。例如咖啡世界各地很多国家很多人都喜欢喝咖啡,有的人不喝加糖加奶的咖啡,反而喜欢醇正原味的黑苦咖啡。书里没有直白告诉我们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喜欢苦味咖啡,但是作者就苦味基因也做了不少的推测和研究,总而言之,可知,人们对苦味物质需求,还有因为地理、环境、一直以来传统习惯的原因,有的地域种族的人类对苦味更适应,基于需求,对苦味的敏感度就降低了。由此,我们也可联系到我们身边的人,有的人可能舌头的敏感度低、肠胃的适应力强,所以对苦味的食物更能接受一些。

  《品尝的科学》一书中举了很多的事例,让我们既对味觉的产生和发展有了科学的认知,而且还有实例让我们见识了世界上各个地域、人种关于品尝的故事。

  味蕾、味觉的感知与人的生理、心理都有极大关联心情好坏会影响食物的美味与否;而食物的好吃不好吃,也会直接决定人的快乐程度。品尝,尝的是食物,品的更是心情。说得通俗一些,有的人食物做得不一定很美味,但是心情好了,把食物按喜欢喜欢的样式摆盘了,食材颜色搭配很好看,装盘以后,再摆上花草摆拍个美美的照片,瞬间让人感觉色香味俱全、食欲大增。《品尝的科学》如果要再添加些内容,倒是可以聊聊这些。不过,书中还真是提到了类似的内容,说到“食物配对”公司,把一些食材进行组合,有料想不到成功搭配。

  可以说,这本书把人类关于品尝的各种奇思妙想有机地串联起来,系统地论述了“吃”和味觉的发展及深入。“品尝”这件事都可以被如此脑洞大开地探讨一番,而且还是专业的科学的,着实令人佩服。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世界

  最开始,我是被《品尝的科学》一书腰封上的一行文字吸引了:

  “吃”这件事除了会用到各种感官,也和我们的心智有关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明明小时候觉得很难吃的食物,现在却觉得很美味。记得我小时候非常讨厌马铃薯和苦瓜,因为妈妈那时候总是喜欢把这两种食物“清蒸”——马铃薯变得寡淡、苦瓜变得更苦。后来,当品尝到这两种食物的其他做法时,我才慢慢改掉最初的那种刻板印象,开始期待这两种食物的其他做法。直到最适合我的口味的做法出现,我才彻底爱上这两种食物。可见,心智塑造了味觉,而经验形塑了心智,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互动贯穿了自生命首次发展出食欲以来的无数顿饭,而且还会持续下去的。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味道世界里,这个世界在童年初期就成形了,并随着生命的进程演变。每个人的味道世界,是由古老的演化规则与伴随终生的高能量食物、文化熏陶与商业信息产生冲击创造的。

  《品尝的科学》在详细揭示了“心智塑造味觉”之后,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气味滋味生命力”。

  在《追忆似水年华》一开头,普鲁斯特的叙述者在咬了一口泡过茶的玛德琳饼干后,就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住过的贡布雷的村庄。玛德琳饼干是味道的理想载体茶水里冒出的蒸汽会带着蛋糕里挥发性的香气化合物,通过鼻后通道到达嗅觉受体所在的嗅觉上皮中。每一种单一调味料,像是香草或柠檬调味料,都有它独特分子形状,也许会让叙述者回忆起早年记忆里的片段;然后大脑可以利用片段的记忆,来回想起整个事件。这种神经结构有助于让味道更多变、更具适应性。食物会被写进回忆和情感里,反之亦然。当记忆一再积累,它们就会重现,盖过现时对味道的感知。

  气味和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矢,它们仍然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它们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辣椒鸡蛋,本来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肴,但是对我的意义却是独特的,它寄托着我对奶奶思念。我吃过很多人做过这道菜,但都没有记忆中奶奶做的那么好吃。仔细回忆起来,奶奶好像没有添加多余的佐料,也没有运用复杂烹饪手法,但是做出来的鸡蛋就是非常得香,甚至辣椒都别有一番风味。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我的童年远逝、奶奶逝世而隐匿成一个记忆中的味觉世界了。

  看到这里,你肯定以为《品尝的科学》这本书偏向人文,其实不然,它还讲述了“酸甜苦辣”的各种故事,细微到味觉神经末梢,又拓展阅读至科学、古代神话、哲学和文学,此外,还深入厨房超市农场餐厅、大型食品公司,以及科学实验室,揭露了许多最新的饮食科学研究。从最寻常的食品,挖掘到最有意思的科学文化知识

  身为一个湖南妹子,我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湖南人喜欢吃辣呢?凡湖南的菜肴,不论是炒、烧、蒸、煎、炖,还是烹、煮、煲、焖、炸、凉拌,处处都离不开辣椒。最常见说法是:湖南的地理环境在上古时被称为“卑湿之地”,多雨潮湿,而辣椒有御寒祛湿的功效,因此形成了嗜辣的风俗

  但是这个说法似乎无法解释其他地区的人嗜辣的习性,因此地域上的说法并不是很全面。基于这个角度,《品尝的科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从生理角度来说,辣椒的辣其实是一种痛觉,却会给人带来快感。嗜辣的人就是钟情于这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对于这种新奇的解释,我可以笑纳,由此或许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喜欢吃辣的人骨子里有股闯劲儿了。

  “吃”本来就是一件很稀疏平常事情,是所有生物活着之根本。但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对食物的品位会随着文化、地理位置,甚至一个人的心情变化;每个地区都有特别的饮食习俗;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因此,探究其背后的“味道科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三):基因里的五味神

  我一贯非常爱看吃食类的书,远有唐鲁孙,中有蔡澜,近有殳俏,读他们的书如同开席,但我最喜欢汪曾祺老先生。汪老不专写吃,但信笔拈来,就是滋味。他的笔下曾写过一位在国子监当过差的祭酒老人,老人的说法儿是:“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哪五味?讲酸甜苦辣咸,也就是我们的味觉。但每个人对味觉的追求各异,你好这口儿大白菜,可能上不了别人的神坛。而这味觉的神坛,实际上是基因带来的选择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四):味道究竟从哪里来向哪里去——评《品尝的科学》

  “胃不会听命于理智,而且会屈服于幻觉错觉力量。”美食诱惑始终是人世间最大的诱惑之一。即使你已经下定决心减肥,但在面对美食时仍然会轻易失去抵抗力。这就是味道的力量。《品尝的科学》正是一本关于味道的科普著作。

  人有五官各负其责,五种感觉,妙不可言,尤其是在味觉方面,酸甜苦辣咸,更是各有所爱,放眼天下吃货真是比比皆是。这些味道人类是如何感受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本书将会为你解答这样的问题。

  这些味觉,可能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在漫漫宇宙长河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者从远古的生物开始探究,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虽然远古时的材料较少,更多的只能是依靠推测,依靠现在发掘的古世界化石进行推理。

  但作者显然并不是随意写写,里面引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实验和史料,使得这些关于味觉的描述显得很有逻辑性。比如苦味是如何被动物乃至人类感觉到的、甜味是如何让人欲罢不能的、人类又是为什么喜欢辣的食品,以及关于其它混合口味的演化。

  时至今日,人类是离不开五种味道的,这五种味道也深深的印入了人类的生活中。没有盐,没有咸味,人类的食品将会变得索然无味,没有甜、辣,可能对于人们的餐桌就少了些东西,即使是少有人喜欢的苦和酸,也是世上必不可少的存在。

  象这种正儿八经研究味道的著作还是较少看到,实际上,本书的写作并不是凭空想象,也是在研究很多素材基础上写成的,融合了科学、古代神话、哲学和文学等各种因素,显得本书有点卓尔不凡。至少在公众阅读的层面上,这样精准深入细致研究味觉的书并不是多见。

  人类社会、宇宙世界还有很多不解之谜,比如人类的起源、宇宙的诞生、外星有无文明等,因为现在科技限制只能做出一些推测,尚得不到完全确证的诠证。这也就吸引了一些专业人士孜孜不倦地研究一些问题。

  比如本书的味觉问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研究起来自然比较困难。阅读本书,有助于增长一下自己的视野思索一些平时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奥妙。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五):《品尝的科学》:给吃货正名的书来了

  多少个回合的被吐槽加自嘲?“吃货”这个称号终于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尽管如此,“人”被一个“货”字指代,其中的奚落和不屑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实,不待见好吃的人,并不始于“吃货”这个词诞生时,“好吃懒做”这个固定搭配也许没有进入现代汉语词典,可是,我小的时候它就已经是我奶奶对人最恶毒的贬斥,那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说,至少在这40多年里,好吃绝不是一个的好名声,于是,我那些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长大、变老的亲人们,至今不能理解:吃货怎么就成了一些人勇于贴在自己脑门上的标签

  我算不上一个吃货,却很愿意将时间花在家里的厨房里。家庭聚会时,不屑于煎炒烹炸的长辈总是给我压力:“花那么长时间给厨房,有什么意义?”我则有些词不达意地嗫嚅:“不想浪费食材嘛。”

  只读完《品尝的科学》(美 约翰•麦奎德著,林东翰 张琼懿 干锡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第一章“味觉地图”,我就想提前启动本月的家庭读书会,把这一章节读给大家特别是一辈子不屑于讲究食物滋味的长辈听一听,尤其是这一句话:“味道就像一块石板,上面记录、清除、重新记录了人类的奋斗志向失败”(第12页)。

  后来,还是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没有提前启动我们的家庭读书会,是因为面对这句话,我自己也有些心虚:与“懒做”做了那么多年肩并肩“好友”的“好吃”,怎么可能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生力军?如果说,“好吃懒做”一词诞生于特殊时期从而有值得质疑之处的话,那么,又怎么理解数百年前就有了的“饱暖思淫欲”这一说?虽然话里没有将“好吃”的概念显性地归纳到“淫欲”这一边,但仔细揣摩着五字真经,发明此说的贾仲明显然已经悄悄地将其排列了享乐主义这一边。一个在“好吃不是人的好品质”教育中长大的人,突然被告知人们在追求食物味道的同时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我需要消化的时间。

  约翰•麦奎德在《品尝的科学》一书中的说理,总共9个章节,“味觉地图”、“从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苦味基因”、“味道文化”、“甜蜜诱惑”、“喜好和恶心”、“寻找天下第一辣”、“味觉大轰炸”和“关于美味的DNA ”等等。仅从章节的标题,我们庶几可以触摸到作者的野心,亦即用大历史的眼光去关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小关节点。作者也实现了自己的意图,从地球生命开始那一天说起,一直说到了当下薯片何以诱人,不长的篇幅将“不停地寻找下一餐,身体变得更灵活,认知越来越清晰,大脑变得更大,行为更复杂,以及感受到的味道更丰富”(第43页)的论点证明得让阅读者心服口服。

  除了纵横捭阖的大历史观外,约翰•麦奎德的叙述还非常生动有趣。这种有趣,不仅仅体现在作者将两任布什总统不喜欢西蓝花的故事,说得让阅读者会心一笑,更因为作者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博得阅读者廉价的一笑,一个愉快的故事带出的是每个人对苦味的感知程度与基因有关这个科学道理,那么,作者的有趣叙述就变得高级了。

  《品尝的科学》中最高级的叙述,是作者将一任又一任科学家探索味觉对人类历史发展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而进行的科学实验,阐述得明白晓畅,让我这样的实验室白痴读着非但不觉得枯燥,还在在人情味十足的记录里感知到了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可是,一个个科学实验读下来,一个疑问也在我的心里越来越强烈: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非要纠缠清楚好吃不是人类的坏品质,意义何在?如果仅仅为了替吃货们正名,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书的倒数第二章“味觉大轰炸”里讲了一个反味道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莱因哈特的科技人,讨厌做饭也懒得叫外卖,在研究了人体的需求以后,用最基础的化学成分为自己设计出了外观像咖啡奶昔的流质,且真的解决了他的果腹问题。结果怎么样?莱因哈特从此只用“咖啡奶昔”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不不,“咖啡奶昔”喝了没几天,莱因哈特倒是比以前更懂得欣赏寿司细腻的味道了,言下之意就是,莱因哈特又去外食了。“只有放弃过后,才会懂得珍惜它”(第250页),是作者对莱因哈特最善意的奚落,即便如此,我也读出了约翰•麦奎德界定莱因哈特们亵渎食物味道的行为:那是在与人类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

  在莱因哈特的故事之后再读《品尝的科学》的最后一章“关于美味的DNA”,章节里的男女老少为了食物的味道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努力,真的是活色生香呀,让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来:吃货们,为你们正名的书来了!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六):舌尖上没有味道

  “茉莉花的香气浓厚到某个程度时,就会有点肉的味道···”

  “牡蛎居然与奇异果和百香果很搭···”

  “黄瓜可以配黑巧克力···”

  “白巧克力可以配酱油···”

  听起来都像黑暗料理,但通过计算机算法得出的结论却出奇的能够让人们味蕾绽放。serious?

  简直无法相信。

  更颠覆世界的是——舌头上并没有味觉。。。

  就感觉被这个世界欺骗了20多年,这一朝才恍恍惚惚走向了真理,哈哈哈哈哈~

  没错就是这么本书!!!正儿八经说科学历史演变、科学研究和大量实验证明,但是看得让人完全无法生厌,why?

  大概纯粹就是大瓜也曾是个理工科的学生吧。全当做是把高中生物、化学复习一遍,再把大学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巩固一遍。

  没!毛!病!

  分享几段大瓜喜欢的段子(科学不接地气,哪来的雅俗共赏呢)。

  “在新生儿身上,糖所扮演的角色就像阿司匹林,可以减轻痛苦···小孩子的口味很奇怪是因为他们就是奇异的生物···味觉和嗅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早,所以胎儿的感官世界,几乎完全是由羊水里的气味和味道所构成的。”

  这样的话,妈妈在孕期吃什么,娃娃出生时也爱吃什么咯?那为什么瓜妈如此深爱着鱼、猪肝、蛋黄这些食物,而大瓜却完全爱不起来。。。

  “苦味和其他味道加在一起时,其实很好吃。芥蓝菜常被拿来和猪肉一起炖煮,芥蓝菜的苦味被猪肉的油脂去除,同时也让这道菜更清爽···巧克力制造商花了500多年的时间,想办法用糖和牛奶来调和他的天然苦味···咖啡之所以会苦是有很多物质导致的,其中主要原始是烘焙···”

  大瓜爱喝咖啡,也爱吃各种十字花科食物,但鱼腥草这等神物却是玩玩碰不得,也许苦味对于每个人来说,解读方式也不一样呗?

  “纵观历史,饥饿的微生物不只是让成熟的水果和蜂蜜发酵,还造成了很多食物的发酵···”

  说的很科学,但是通篇描述各种发酵过程,不同微生物形成白色、褐色、绿色、黄色等颜色和形状,附着在食物上,想到这个画面,大瓜都有点崩溃。这么一说来,好像自己要和米酒、葡萄酒、豆腐乳、奶酪···都绝缘了。

  说起奶酪,本书用词相当精准,带些许“氨”的气味。进一步解释的话,就是厕所的那种气味。

  还让人怎么直视奶酪了?

  哈哈哈哈,虽然是本科学书,但通篇都让大瓜开怀不已。高中生物书上,孟德尔先生没事就去种豌豆,白花生紫花,紫花却生不出白花,养了一大片豌豆,怕是能把豌豆公主咯死了。。。

  还有呢,很多人热衷于培养更高度数的辣椒,参选送比赛。害怕自己的辣椒品种沾染邻居家低度数的辣椒花粉而降低了品质,还要偷偷移到一个专门的地带。辣椒都能拥有一室,走向巅峰啊。

  ······

  科学也许并不像大多人想的那样枯燥无味,反而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总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叹气声,“哦!这样啊~”

  哈哈哈,要不也来读一本试试,也许能够成为最好的睡前读物呢?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七):“吃”的学问

  文/初晓

  酸、甜、苦、辣、咸,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品尝到这其中的滋味。只因每天我们都要吃,也只有吃,我们才得以生存。如今网络十分发达,只需要轻轻一搜,便可搜到许多菜谱,做出无数道美味。似乎,这些年来,人们对吃也越发讲究了起来,可这“吃”东西究竟从何开始?人们的味觉究竟为何不同?为什么有人特别喜欢吃的东西,另外一些人闻都不愿意闻?

  别着急,让《品尝的科学》这本书来告诉你答案。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八):妈妈的味道

  长大后,常年孤身在外,一日三餐也是随便对付着吃,每年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家乡的小吃,妈妈做的菜常常在梦里出现,早上起床总能发现枕头上留下一滩水渍。走在街上,闻到餐馆里飘出熟悉的味道,立马被勾进去,一试总觉得有点味道不对,在他乡寻找记忆中熟悉的味道,相信这是让很多人都深有同感的经历,为什么家乡的味道,妈妈做的菜就那么的特别而且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味道世界里,这个世界在童年初期就成形了,并随着生命的进程而演变。”这个在《十万个为什么》里也没详细说明原因,而我在《品尝的科学》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到“在每个人的味道世界里,是由古老的演化规则与伴随终生的高能量食物、文化熏陶与商业信息产生冲击所创造的。”地球上每种动物的器官都是在环境的变迁里慢慢改变,来适应环境的,而人类之所以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在地球的主人,而且每个功能的演化是由基因小小的突变造成的,而且《品尝的科学》一书把人类五觉的发展历程都写出来,详细的把每一觉的发展历程都写了出来,让你不只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生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从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每一餐都发生在演化史的重要转折点,它们对于解释味觉从哪里出现,以及人类的烹饪发明天赋从何处产生,大有帮助。

  地球生命的第一顿饭,是4.8亿年前,所有动物的老祖宗——三叶虫,吞食猎物。这是有史以来生命开始系统化地吞食其他生命。

  第二顿饭标志着味觉和嗅觉的感官正式分开,它们拥有自己的工作了,时间大约是在“第一口饭”的3000万年之后,是无颔的盲鳗啃食腐败的海洋生物的尸体。因为对早期的掠食者三叶虫来说,味觉和嗅觉实际上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在无颔鱼类身上,这两种感官是有不同分工的,而且一直到人类出现之前,这两种感觉都未曾再度合二为一。味觉成为体内区域的守门人,而嗅觉是向外探索世界的感官。盲鳗在水中穿过一个气味变幻不定的区域,嗅觉让它们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四周环境的画面:掠食者、潜在的同伴、它们的下一餐。对人类来说,腐败的气味通常会引起恶心,不过这种反应是很主观的。对于无颔鱼类来说,好远种气味代表生存与满足。

  第三顿饭是5000万年前的原始哺乳动物之一的摩尔根兽寻找食物的一连串动作标志着哺乳动物新皮质的形成。可以记下30米外一只小蜥蜴的气味、眼睛可以在暗处监视掠食者、也能借由自己毛皮上气流的细微变化,来察觉附近其他动物的移动,胡须则有助于让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只有哺乳动物有新皮质,但大多数都很平滑,只有人类和猿类的新皮质具有能够大幅增加表面积的特殊沟槽与褶皱,也因此能大幅提高处理能力。

  第四顿饭是关于水果的,大约20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丛林中的猴群在林上发现了红褐色的果实,并吃了它。要在丛林背景下发现水果很困难,就像玩《威利在哪里?》(系列是全球最经典的视觉大发现图书之一)系列绘本一样:眼睛和大脑必须从具绝对多数的色彩当中,发现与从众不同的颜色。比做色盲测试还要难一点点。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双色视觉,它们的视网膜包含两种特殊的感应细胞,即视锥细胞,它含有能侦测到光线中蓝、红波长的受体。具有双色视觉的动物可以分辨约1万种不同的色调。不过在大约2300万年前,某种猴类身上发生了基因复制。受突变影响的那些猴子,获得了第三组视锥细胞,这些细胞能调适光谱黄光带,具有这种强化视力的灵长目动物——目前包括某些猴类(不是全部)、所有猿类、人类——最多可以侦测到100万种颜色。(鸟类有四种视锥细胞,看到的色彩更炫目、更丰富。)雨林与丛林充满可食用的叶子,不过果树就比较分散,而且只在一年当中的特定时间结果。这种情况下,要生存就得靠一定程度的规划。为了能够一直有果实可吃,动物必须记住最好的果树在哪里、什么时候会结出可以吃的果实。要靠聪明才智才能吃到果实。

  第五顿饭是关于烹饪的。考古发现,大约从100万年前开始,在以色列胡拉谷的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里,生活着一群智人,他们会主动使用火,把食物丢进火里,看着它们烤焦、裂开,把它们拨出来,放进嘴里,品尝着炭烤过后的食物,煮熟的食物更易于消化,用于消化耗费的能量也更少。用火加工食物改变了人体生物学,随之而来的人类的味觉(大概在200万前到100万年前之间)提供了较大的大脑所需的关键卡路里。这次的考古发现揭露了史前时代饮食的惊人故事,并提供了“味道是如何从动物起源里出现”的一些见解。这些智人们知道许多动物的生命周期,还有它们的喝水、进食和社会习惯;他们知道要吃什么植物;知道要去哪里找玄武岩、石灰岩和燧石,用这些原材料制造石器工具。这材料差别相当大,他们得去不同的地方才能找到,甚至连断裂力学也非常不同,所以用不同材料制作工具需要不同的技巧。总而言之,它们很精细复杂。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遗址为猿类演化转变提供了一个诱人的简短样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味道、气味、视力、声音和触感合并到了我们自己的味觉里——这是一种新的感觉,有助于人类型态和人类文化的诞生。

  每个能成功存活下来的物种,都能够适应环境。而我们的祖先适应的不只是不同的环境,还有“环境会一直变化”这个严峻的现实。这是对为什么如今世界各地的口味和菜肴存在巨大差异的一种解释。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九):当我们在谈吃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在吃什么

  盛夏几日,都在北京晃荡。从南方城市到的北方城市,从一下火车就深刻感受到了太多的异同。火车不知途经何地,眼前出现大片大片的麦田,煞是扎眼,昏黄的一片。据说到了收割的季节,这样的麦田都会变成金黄色。

  北方的朋友们要请我吃饭,无一例外都犯了难。

  无他。南北饮食习惯体系相差巨大。食物是客观且可以测量的,然而,对于味道的感应每个人都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看法。像我这种自小单一饮食脾性的人,对于许多食材,无可抑止地排斥抗拒。多年不见的朋友邀约我去品尝京城赫赫有名地"炸酱面",早听闻"炸酱面"这一响当当的菜肴,然而,一进馆子,全身的感官都在提示我,以我本身淡然无味的饮食体系而言,我未必习惯这样的菜肴,落座,首先瞧见的是桌面篮子里摆放的蒜瓣,再一瞧,邻桌落座首先把手伸向了蒜瓣,轻巧一剥,直接放入口中,呼啦啦地一碗巨量的炸酱面,口腹之欲得到满足。我在旁看得眼泪都流了下来,蒜瓣熏的。

  《品尝的科学》读后感(十):关于美食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读《品尝的科学》25

  关于美食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读《品尝的科学》25

  我们有很多人都喜欢吃,不少人以吃货自居,有的人成为美食家,有的人热爱烹饪,还有的人喜欢在半夜往朋友圈发美食的照片。吃不仅是人的生理需求,还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吃藏在我们的基因当中,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但很少人知道味道是如何产生的?从生物的进化的角度来看味道是如何演进的?味觉地图的真相是什么?关于苦味、辣味、甜味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对于现代食品的现状和结症应该怎样处理?

  本书《品尝的科学》,从科学的角度回答了一系列这样的问题,本书逻辑严密,说理顺畅,通俗易懂,是一本难得的关于吃的科普读物。作者是美国的约翰·麦奎德,是菲利普奖获得的记者,本书也是亚马逊的畅销书籍。

  本文主要论述书中三个观点,1.生命衍化过程,从古至今至关重要的五顿饭。2.对于味道,人类从个体到整体有什么特点。3.现代食品的问题现状和未来的解决之道。

  观点1.从古至今,至关重要的五顿饭。

  这个规律不仅从生命的进化可以看出,从人类婴儿的发育也可以看得出来,婴儿最开始是看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并不因为它很饿,而是因为这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法。婴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神经元的连接很不完善,大多数时候很容易忘记一些人和事,神经元在不断组合变化。

  第一顿饭,4.8亿年前,生命刚起源,在化石中发现三叶虫的进食轨迹。这个时候的生物,只知道把所有的东西吃进去,最后把有机物给留在体内,无用的东西排除体外。这个的时候味觉就起到一个筛选的作用,‘味道’不好的东西被排除体外,‘拉’出来或者直接‘吐’出来。

  第二顿饭,4.5亿年前,盲鳗开始进化出嗅觉,这个时候大脑和感觉开始建立联系。换句话说味觉只有把东西尝一下才知道好坏,而嗅觉可以通过感觉来判断好坏,基础神经元开始产生并构成联系。

  第三顿饭,2.5亿年前,摩尔根兽,原始哺乳动物,产生灵敏的知觉也就是触觉。触觉发达意味着能够更加灵敏的感受外界的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进行捕猎和躲避天敌。这是哺乳动物后来之所以在恐龙时代之后崛起的重要原因。

  第四顿饭,2000万年前,吼猴,开始进化出具有色彩分辨能力的眼睛。很多动物都有眼睛,但是分辨色彩的能力几乎是灵长类动物的特长。原因在于猴子在树林间游荡,必须要具备快速从绿树中分辨有颜色鲜艳的浆果和嫩叶。

  第五顿饭,100万年,原始人,开始进化出拥有处理复杂味道的大脑。拥有丰富的味觉感知系统和高度处理味觉能力的大脑,几乎是人类的特长。我们能够吃一些本能抗拒但是富含营养的食物,这是其它动物不具备的能力。

  观点2:苦味、甜味、辣味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说苦味,对于植物来说,苦味是植物分泌的生物碱,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苦味物质大多数有毒,除了人类很少有动物吃苦味的东西,这也是动物进化的一种本能。前两天在怀柔的农家乐吃一份杏仁饼,苦涩的味道让人有一种恶心的感觉,勉强吃一个小三角,晚上回家后立刻拉肚子。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人类喜欢吃苦味食物呢?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苦瓜,其实大多数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萝卜、茄子、甘蓝、芥菜都带有苦味,却都是人类餐桌上美餐。原因有三种,1.比如在白菜这个品类中,有苦味的白菜,也有稍微不苦的白菜,人类逐渐培育出不苦的品种;2.在漫长的培育期中, 人类认识到某种有苦味的植物富含营养,大脑的神经元已经改变相应的处理模式,以前吃到苦味就想吐,经过大脑神经元链接改变也许品尝到相同的味道会感觉到愉悦。因此可以说味道其实是感觉和回忆的综合表现;3.每个人的苦味受体不一样,同样一盘苦瓜,有人觉得很苦受不了,但是有人味蕾的苦味受体少,感觉到苦味不那么强烈。

  运用第二条原则,同样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喜欢辣味?辣味和苦味一样,同样是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超级辣的辣椒是不会长虫子的。湖南湖北爱吃辣,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吃辣能够勾起过去所有辣味美食美好记忆。其次,长期吃辣,能够刺激味蕾,让味蕾变得不那么敏感,这就导致有些人能吃辣。最为重要的原因,人在吃辣的时候,味蕾感觉到的是痛觉,但是辣后,传到大脑神经元却是一种兴奋的感觉,具体表现流汗、身体发热。

  人类为什么对甜味那么着迷,这个答案非常好回答。值得强调一点的是,人类味蕾中苦味受体远远多于甜味受体,这也很好理解,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中,首先得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吃,然后才是找能够获得能量的东西。糖类是人类身体最容易转化的能量物质,我们对甜味的着迷程度深藏在每个人的基因中。

  观点三:现代食品的现状和解决之道。

  肥胖恐怕是超过半数的人都会忧虑的问题,即便是本身不胖,也会担心自己长胖。原因在于现代食品厂所加工的包装食品,通过各种方式来欺骗我们的味觉,让我们的大脑感觉到非常兴奋,但是却通过这类食品摄入过多的糖分、油脂,排名最靠前的恐怕就是可乐和薯片。

  每个人身体的肥胖基因都不同,原因在于随着人类的流动,每个人身体的基因追溯到很远的祖先可能处在不同的地方。在食物丰盛地区的原始人,肥胖基因会减少;在环境恶劣,食物稀少地区的原始人,肥胖基因会增加。只是食物富足的时代来临的太快,曾经是生存基础保障的肥胖基因一下子成为不利因素。

  现代食品的解决之道在哪里呢?在于解开人类大脑和味觉之间的奥秘,从而发明一种尝起来很好,但是却营养均衡的食品。

  个人并不太同意作者的观点,更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是传播现代营养学的常识,让人们合理摄入饮食。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构建运动社区,提倡体育健身文化,加大人们的运动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