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止境的逃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止境的逃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止境的逃离经典读后感10篇

  《无止境的逃离》是一本由[土耳其]哈坎·甘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一):恶之莲花

  小说涉及的主要是当下全世界都在讨论的难民问题。但是仅仅将小说看作是关于难民题材的,可能又会狭隘了一点。哈坎·甘迪的确是复杂的。他很巧妙地将难民问题、对权力结构思考个体苦难救赎这些东西交织起来写。总体而言,我更愿意将这部作品看作是一部探讨人性救赎的小说。小说的一部分叙述使我想起福柯关于犯罪的那些表述,但是作者显然无意为加萨与阿哈德他们的罪行寻找“不得不如此”的借口,他只是呈示事实,剖析事实,而这些事实着实会对我们的“阅读舒适区”造成很强的冲击

  故事是以人贩子之子(也是一个人口贩子)加萨的口吻来写的。这个“恶童”在起初就自白:“如果我父亲没杀人,我就不会出生。”这又让我想起卡夫卡与他父亲的关系,不过比较之下,《无止境的逃离》里原罪色彩要更浓,更加悖谬。譬如我们活在世上,总会见到形形色色父母,有的只是不够称职,有的则成为“生的原罪”。你与之对抗,试图逃离——但终究无法逃离,因如果你充满恨意,那么你首先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在恨。生命是一个偶然,生命源头存在却是一个斩截的判断。加萨就身处在这样的困境中。他试图逃离,但又始终留下,因那个被他称之为“父亲”的人,是他所知的在世的唯一依傍。

  看到有人将《无止境的逃离》与《恶童日记》、《铁皮鼓》加以类比。这三部了不起的小说诚然都是关于恶的。只不过,后两部的风格是冷峻的,充满隐喻的,因而也是抽象的;在《无止境的逃离》中,加萨的恶则多了几分丰满现实感。作者剖视人物各种纠结、错乱、绝望心理,使人物品尝恶、深入恶,文笔充满冷嘲,同时又饱含非同寻常激情。读《无止境的逃离》,是如同目睹地狱之火的赤红与暗黑,这火焰灼烧小说里的人物,也灼烧着读者。

  说起这种掏心掏肺的写作风格,则不免要说到哈坎·甘迪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似实际上,在读的过程中,我觉得这部小说前面部分毋宁是比较接近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和赛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从前者来说,人物同样是被一股巨大力量卷入到一台疯狂运行机器里去,这台机器叫作“生存”;从后者来说,同样是带有一种历遍世间丑恶的、冷嘲的姿态。但是读完全书后,我承认这部小说的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因它的这种写法——或者说是加萨的这种独白方式,让我们始终未能忽略在“难民”这个大词汇包裹下的每一个个体的真实,加萨的真实,以及他的坚硬乃至冷酷外表下的柔软内核。通过不断地暗示他与死去的阿富汗小男孩“库玛”的情谊经过菲拉特、拉斯丁的提醒,去建构起一种关于“库玛”的温情脉脉情感线索。“库玛”对于加萨既是真实的,又带有象征意义。“库玛”是“礼拜五”的意思,是《鲁滨逊漂流记》里那个有名的奴仆。“人生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语),那个死去的“库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加萨也提醒着读者,在一个充满战火、欺诈、罪恶、流亡的世间,人人都有可能是那个“库玛”。“贮水池”关住的是那些可怜无助的难民,也是加萨渴望逃离始终无法逃离的心灵。小说书名里的“逃离”二字,书中人物,实在无一幸免。而鲁迅说过:“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般难受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就这一点而言,哈坎·甘迪也做出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值得尊重和赞叹的努力

  小说也探讨了更深层次的人性问题,也即人性在权力结构中的种种“变态”。这部小说的偏前面部分和偏后面部分,加萨的自我独白都是压倒性的。而只在中间部分,弱化了加萨的深刻独白,代之以加萨在进行“贮水池实验”时的观察与议论。在这部分,加萨像一个撒旦一样,冷冷地瞥视着“贮水池”里的微型王国。在其中,庸众的盲从与自私,先驱者的幻灭与质变,权力的组织与运行,都得到了非常精彩充分的呈现;

  小说里还探讨了“处私刑”这个行为的生成机制。起初我在看到“处私刑”这三个字时其实不太明白作者要说什么。看到后来才知道,所谓“处私刑”大概就是群体暴力事件人们为什么会加入狂热的群体行为呢?我记得美剧《国土安全》里的那些恐怖分子,包括第一季里有名的Brody,他们的行为都深植于一种自我感丧失的痛苦,而在“处私刑”过程里,在一种群体性的情绪中,他们仿佛是找回了久已失落的“我是谁”的答案。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过:“对于群体来说,要么成为神,要么什么也不是。”加萨或者说哈坎·甘迪正是如此从个体精神内部揭示了群体狂热的心理基础

  小说封皮介绍说:“很多评论家将其(哈坎·甘迪)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相提并论。”而在我看来,帕慕克是含混的,含蓄诗意;哈坎·甘迪是犀利的,明晰而精确;帕慕克是非常土耳其的,不了解土耳其现实的人大概很难读懂《雪》的全部要义(包括我自己),哈坎·甘迪则是非常地东方。比如小说里好几次提到了“库玛”曾经给加萨画过的“巴米扬大佛”;小说的前半部分也写到了释迦牟尼和莲花。加萨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几年后才了解了莲花,了解为什么莲花会浮在水面上和释迦牟尼的手心上;我了解到了不同颜色的莲花有着不同的寓意,首先要增长智慧,随即开悟,获得思想清明,最终得到平和;我了解到,莲花屏住呼吸,潜入生活深渊,而且,莲花丛自然青蛙……”回想起书里的这一段,我想到我所读过、看过的那些揭示恶、反思恶的杰出作品,我想到它们终究是要在人们心里开出莲花来。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二):寻求心灵的安慰

  作为不过十多岁的孩子加萨,竟然就跟随在自己的父亲阿哈德参与到“非法移民”的人贩业务之中。而自己的母亲早已离开人世间,离开了这个同不寻常家庭,不过其也是非常痛恨生养出的孩子。整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少年视角来叙述,随着加萨的成长,作者的叙述角度发生转变。当到了后半部分,角色更是进行了变更,自己从施暴者变成受害者

  自己的父亲在家中经常和加萨提到:如果自己没有在那个恐怖的时刻,为了生存而杀人,也就不会有他的父亲,然自也就不会有他的母亲,更不会有他们的孩子。“如果我的父亲不杀人,我就不会出生。”言下之意,就是要告知自己的孩子,学会对待险恶环境,要学会如何去生存,这样才能社会中立足。

  即便是没有母亲的可伶孩子,加萨的学习成绩还是显得非常的优等,他聪明,爱读书,爱下西洋棋,本可以有个普通幸福的人生。不过却因为家庭的原因,还有来自于父亲的阻扰,而无法顺利进入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如果能顺利毕业,无疑可以拥有更美好职业。不过,这样的美丽梦想却无法实现

  父亲监管着非法移民中间商的任务,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移民停留在地下宽大的贮水池里短暂地居留。来自远方的移民,拥有各自的外地口音,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无聊的加萨,拥有着短暂的管理权利,暗自筹备其某种的“权利的游戏”。

  为了能很好地管理好这些移民,加萨寻求这些移民的领袖,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最终导致移民相互间产生隔阂。为获利,将年轻女人奉献给加萨,甚至为此奉献出一条生命。随着时间的流失,这种游戏也即将结束,其中所隐藏的瑕疵也有暴露的奉献,这让加萨日益担心不已,害怕自己的父亲知道,也害怕那些移民知道,最终有爆发暴动的可能。

  最终这些移民陆续登上了运送他们远行的车辆,短暂的游戏结束。在车辆上,加萨从担心中慢慢平静,母亲的声影却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母亲为何会想杀死自己呢?这些疑问慢慢浮出水面。在这个时刻,加萨极度想了解答案,而和父亲真论起来,导致父亲无法正常驾驶车辆。

  十多天之后,加萨从死人堆里被警察所救出,父亲在车祸中死去,整个车辆里的众多移民都在这次车祸中去死。自己也因此转移到孤儿院之中。从此加萨的生活在这一时刻发生了转变,恐怖的移民转移工作结束了,愉快的学习生涯得以诞生。不过,这种欢乐很快就此消亡,或许是车祸的原因,让自己无法正常地和他人接触,最终被迫转移到精神病治疗

  加萨在隐蔽并控制着自己病情发作,最终得以从精神病院中逃离,于是开始了他的逃离之旅。其先是回到家中。无意之中找寻到父亲留下的大量财富,于是住入高级宾馆,开始游玩世界各地。几年之后,冥冥之中有种召唤,让他重新踏上行程,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终于到达自己的目的地:那座高大佛像所在之地,那座被毁灭的佛像所在之地。

  所有的一切终于结束了。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三):《无止境的逃离》:难民危机下的“现实一种”

  “叙利亚3岁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这是难民危机下的心酸景象。”一张凄惨照片登上报纸的头条,世界为之沉默

  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截止2015年全球难民的数量约6千万,其中土耳其境内的难民数量仅次于叙利亚本国人口,其中70%是妇女儿童,他们散落在土耳其贫困城镇边缘。在教育上,这些难民中只有不到10%的人受过大学或专科教育,这意味着他们只能从事低端工作,薪资微薄,生活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耳其作家哈坎·甘迪创作了《无止境的逃离》,一本取材于难民问题的现实主义小说。

叙利亚3岁难民浮尸海滩,世界为之沉默

  《无止境的逃离》以主人公加萨的成长经历为故事主线,全书通用他口述的第一人称和视角展现难民危机下的现实一种,反思难民问题带给人们的永久性伤害影响,包括身体上,心理上,甚至命运走向、人生选择上的,同时探讨人性的复杂,真实且黑暗,直抵人心。因为直指现实的题材、冒犯而暗黑的文风,《无止境的逃离》一经出版即在土耳其和欧美引发热议。《科克斯书评》将其称为“新时代的《铁皮鼓》”,《纽约时报》知名书评人、普利策奖得主角谷美智子称赞这位土耳其新生代小说家“在探索人性恶的方面,哈坎·甘迪的书写是复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

《无止境的逃离》由未读出版

l 纯恶视角的适者生存

我只用了五年就变成了可怕怪物。我是我父亲、阿鲁兹、多铎尔和哈尔曼的总和。事实上,我比他们加起来还要恶劣。毕竟我还是个孩子,只有14岁。 ——加萨

  加萨的父亲是人贩,加萨从小就是父亲罪恶生意的帮凶。同龄人去游乐场、电影院时候,加萨只能“像狗一样干活儿”——清理难民们的排泄物,同时偷偷地将本该免费提供给难民们的食物和水明码标价,无视难民的生命乞求,高价贩售。他9岁成为蛇头,10岁背负第一条人命(库玛),11岁对生死别离无动于衷;12岁一个叫库玛的灵魂住进了他的脑海,再没离开;13岁他彻底地死了……

逃离中的难民

  加萨内心充满恶意却在大人面前极力伪装,他希望可以活得像个正常小孩。他求父亲一起离开,登上多铎尔和哈尔曼的船,在远方的海岸登陆,重新开始生活。可是父亲却盯着他说:“我们的工作,是送乘客上路,而不是跟他们一起走!”现实如股黑色绳子,将他牢牢捆缚,将他困住,也让他屈服。加萨亲眼目睹了太多生命在生存面前的沦落,他逐渐丧失了一个孩子、一个人应该有的情绪和情感。

  类似的情感封闭过程在小说《恶童日记》中也有设定。被母亲抛弃的双胞胎兄弟经常彼此殴打甚至辱骂,他们将其称为,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练习”。这样的适应是一种应对生存的条件反射,更是面对绝境的妥协。为了生存他们一点点褪去善良天真,变得越来越邪恶和冷酷,可结果,生活境遇并没有更好一点。

《恶童日记》电影

  无论是加萨,还是《恶童日记》里的双胞胎,他们都不是天生的坏人,只是环境没有给他们成为好人机会。边缘生活让加萨的成长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他身上的苦难越多,他就越发地堕落。

l 所有的逃离最终都是逃不掉的

他们都认为,如果人世间有饥饿与战火肆虐的地狱,就会有美好天堂。但是他们大错特错了。他们都被耍了。这世上的确有地狱,但这并不能证明天堂也存在…… ——加萨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绿植向光生长一样,是人天然的诉求。难民也一样。所以,逃离才会成为他们的人生选项。他们出生的地方成了地狱,于是希望换一个地方,遇到天堂。哈坎·甘迪描述了难民们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也将这憧憬痛快戳破。逃离的终点并没有天堂,他们倚赖的人贩,并不想帮他们达成梦想。

海上逃难的难民们

  “我们运送的只是一堆堆肉,只有肉体。至于梦想啦,思想啦,感情啦,都不包含在我们的收费中。他们给够了钱,我们在途中也会加倍小心。事实上,我倒是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确保他们在家(或是在他们打从一出生就陷入的困境中)之际怀有的梦想不会在途中破碎。有些好莱坞电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它们可以让这些人更加相信天堂的存在。”

  难民会像奴隶一样,要么死在路上,要么从一个底层到另一个底层。最终,希望和梦想会从他们逃离时开始时一点点冷却。所以加萨才说:“我恨透了这个叫“希望”的自然灾害,正是它让这个世界上最绝望的孩子们怀有最大的美梦!”

l 一本小说式的道德迷宫

  难民问题是需要一个谨慎处理的题材。因为提到它、讨论它,都特别容易陷入道德绑架里。难民的逃离本身是一个大环境下的悲剧,通过道听途说、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人们首先会建立“悲悯”“伤痛”“可怜”这样的情感印象,而常常忽视一点:客观是对真相和悲剧最大的尊重。

  加萨人贩这样的身份设定,会让人在阅读前对他做“恶人”的盖棺论定。可极端环境下,“好人”、“坏人”已不足以形容一个人。

  “离开祖国的人,并不只有单纯老实的人。不只是好人通过非法移民来逃避坏人……坏人本身也在逃。”这是加萨少年时就学到的经验。“我当时10岁。我在那个年纪就知道卖水赚钱了。我伸出手,等着接钱。那个人却一把抓住我的手,把我拉到他跟前……我试着挣脱、大叫,又是咬又是打。但我没做到……我希望自己又瞎又聋。我尽量不去明白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但我没做到。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他为我提好裤子,拉上拉链。他扣好我的扣子,把钱塞进我的衣兜。我尽量去想别的事。但我没做到。我很想哭,很想一边跑一边哭,很想找父亲,把一切都告诉他。但我没那么做。”

铁丝网后的小难民

  加萨伤害着难民,难民也在伤害着他。

  我们无法对小说中的人物做出绝对的判断,因为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曾具有善恶两种人性。诚如阿布扎比《国家报》所言,甘迪的小说创造了一个“道德迷宫,让我们深刻思考现代世界中最紧迫和最悲惨的危机之一”,也让我们看到人性里除却黑白之外的灰度。

  作者利用童年视角、第一人称的独白,构建了复杂的人性和无奈的生存。他巧妙地避开了做判断的选择题,同时又给人更大的思考的空间。无论是难民的遭遇,人贩的口述,其实都是悲剧本身,他们都在进行自己的逃离。

作者哈坎·甘迪

  因为逃离没有止境,所以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光亮不灭。

  书中屡次提到的“纸青蛙”是一位善良的阿富汗难民送给加萨的,结果加萨却把他杀了。加萨始终没有将它丢弃,渐渐地这纸青蛙有了灵魂,甚至能与加萨对话。这种超现实的设定,仿佛让加萨分裂出两个人格。一个良知尚存,一个邪恶冷酷。他们的对话,即是矛盾本身,也是对美好的微弱寄托。

  总的来说,《无止境的逃离》是一部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这位土耳其作家掀开了现实的遮羞布,人和时代的伤痛和生存的无奈暴露无遗。但是无论何时,这种叫人不舒服的阅读都是有必要的,为了让思想更深刻,让活着更没有恐惧。

  文/未读·文艺家

无止境的逃离评价人数不足[土耳其]哈坎·甘迪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四):纽约时报:甘迪的小说是复杂的,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写作

  这部令人惴惴不安的小说由土耳其新锐作家哈坎•甘迪所著,描绘了细思极恐的场景:痛苦,饥饿,虐待,堕落,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无止境的逃离》给人的阅读体验犹如亲临地狱一般,而这也正是需要读者反思的地方。

  《无止境的逃离》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加萨的土耳其男孩,他与父亲同为人贩,他们将从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逃离出的难民运往希腊等更为广阔的国度(在运送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危险)。同时,这本书又是一个黑色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9岁的孩子是如何从聪明的学生变成可怕的“怪物”的。

  许多饱受战争困扰的难民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终生的积蓄,逃离绝望的家乡。然而现实是,在逃亡时他们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了另一个地狱——一个受尽了走私者和暴徒掠夺的残忍之地。据联合国统计,2015年底,全球有近6530万人因冲突和迫害而流离失所。小说通过暗黑而有冲击力的文字,真实地表现了难民们现今所处得困境,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这部充满讽刺意味的作品愚弄了难民的希望和梦想,难民将筹码压在人贩身上,结果人贩如加萨和他的父亲,他们的真实想法却是:“我们将那些从地狱逃出来的人带到了天堂。我不相信有所谓的天堂,但这些人几乎从出生就会相信,他们假设如果地球上有饥荒和战争肆虐的地狱,那么肯定也会有天堂。然而他们错了,他们都被欺骗了,地狱的存在不一定是天堂存在的证明。”

  这些相信天堂的可怜难民,最终被加萨和他的父亲囚禁在一个贮水池里,“贮水池的大小仅容纳200余人,十分地拥挤。”他们会在这个地方待上一周、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再被转运到下一站。在这里,食物和水的供给都很匮乏,有着令人窒息得汗水、尿液和粪便的骚臭味儿。

  当这些绝望的人发生了争执,加萨会恶意地煽动情绪,他的表现极为冷酷,看起来绝非一个同龄的孩童所为。

  贮水池里锯末是作者笔下“不幸与暴力”的象征。加萨和父亲毫无愧疚之情。

  在甘迪的故事里,加萨的残酷根源于他童年时遭受到的虐待,以及他每天目睹的逃难者面对的恐惧。加萨十岁的时候遭受猥亵;同时,他还要与杀人犯父亲一起生活,并以他为楷模;又因为自己的失误,加萨背负上了一条人命——意外杀死一名叫库玛的阿富汗难民。库玛是为数不多的与加萨有短暂接触的难民,他曾送给加萨一只亲手折的纸青蛙。而这个纸青蛙也在后来的行文中,变成了《无止境的逃离》里的另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加萨深藏于心底的良知,挣扎想摆脱而脱离不了的命运安排,以及美好生活的希冀。

  对库玛的回忆一直存留在加萨的记忆深处,加萨承受得苦难越多,他就越发的堕落。他侵犯了一个难民女孩,还试图勒索另一个难民,要求摘除对方的肾脏;他与尸体做爱。作者的这一些列写作手法酷似法国著名小说家塞利纳,给读者以触目惊心之感。

  在探索人性恶的方面,甘迪的小说是复杂的,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写作。他将小说的重点放在了加萨如何逐步沦陷上,这样的做法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更加复杂,其间展露了人性的复杂一面。这部小说获得了重要的奖项——法国梅迪西斯奖。在哈坎•甘迪构造的黑暗世界中,大部分人都遭受到了仇恨的暴击,只有像库玛这样的难民——一些生活在最危险的人——似乎才会产生同情心,仍然对美好的生活怀抱希望。究其原因,善良中激发出的恶意,大概是由达尔文的生存本能理论所驱动的。

  文/角谷美智子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五):逃离,为的是什么?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离无论是作战而言,还是日常生活而言,都是软弱的代名词。逃离,逃是动作,离是效果,但是要真的达到逃离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绝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事,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我们从获得生命那一刻起,就注定是悲剧的上演,你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时间,不能选择地点,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活下云。为了活下去的目标,我们渐渐学会了伪装,在《无止境的逃离》一书中,我们感同身受很多无奈,因为你不选择去争夺资源,那资源就会远离你,如果你的父母不为你的生存计,你再大的幸运也只能是谎言。面对谎言,有人是拆穿,有人则保持沉默,具体到这本书的主人公如果一直保持沉默,那它就从一开始输掉了整个战争。

  人性是寓于人的血液与皮骨之中的,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你不会发现形式与内容的背离,只有在遇到矛盾时,自我、本我、超我才会先后交替地呈现出来,让你觉得自己并不是为了自己去活着,而是为了父母,为了兄弟姐妹,或者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还有时间去呼吸这个花花世界的空气,喝上一口还算纯洁的水。

  难民,在很久之前,似乎就存在过,但也只有进入热兵器时代,难民才真正地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因此很久之前,在物质文明尚不发达的时候,人命如草芥,而到了近现代,人才发现战争并不是化解一切矛盾唯一的手段,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人性的对等与平等,为了权、为了利、为了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诉求,我们的确是伤透了头脑,也累坏了身体,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质本洁来还洁去。

  只用了五年时间,你才十四岁,可是在凡人都以为我可以承担自己职责时,我却选择了要以死伤他人生存权利的手段去赢得公众的注意力,此幸此灾,自有评论,但是我们看的到是小说的虚构,看不到作者心中永远的痛。我相信作者并不是无动于衷于当下的难民问题,而是对于发现的难民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计谋,这才是小说对于现实的巨大意义。我们无须为难民的悲惨遭遇而痛心疾心,而应当从难民为什么成为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开动自己的脑筋,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哪怕是良知,也是极好的。

  《无止境的逃离》读后感(六):《无止境的逃离》:鲜血和战火肆虐的土地还能开出花来吗?

  “难民”是新闻里我们熟悉而陌生的词汇,悲惨、肮脏、饥饿、疾病和死亡基本上概括了普通人对“难民”的一般感知。偶有记者向我们讲述遥远地域的故事,旁观者的听众的立场却很难让我们有深切的体会。土耳其作家“哈坎·甘迪”的《无止境的逃离》是关于世界难民问题的惊艳之作,大胆辛辣的语言、暗黑阴郁的背景,恶童加萨对人生经历的自述,揭开这块土地上溃烂已久的伤疤,把读者也一并拽入深渊,谁都无法逃离!

  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如果我父亲没杀人,我就不会出生”。父亲是杀人犯和人口贩子,母亲在墓地产下加萨并曾打算把他掐死。其他孩子在电影院和游乐场的时候,9岁的他已经开始帮助父亲料理“货物”——分配饮用水和食物、处理粪便、购买药品等,逐渐谙熟家族事业,5年的时间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口贩子。“我是我父亲、阿鲁兹、多铎尓和哈尓曼的总和。事实上,我比他们加起来还要恶劣。毕竟我还是个孩子,只有14岁。”

  拥有超高的智商和早熟的心理年龄,对人性有深刻洞察的孩子,同时又是臭名昭著的人口贩子。矛盾的人物设定让我们无法对善与恶轻易下结论,只能先听完加萨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注定让我们缄默。

  11岁时,一个叫库玛的难民送给加萨一只纸折青蛙,后来库玛因为他的怠工死了,这是他背负的第一条人命。从此,库玛的灵魂进入他的脑海,每当他处于堕落的边缘,库玛就会出现:10岁被猥亵时、意图陷害父亲时、用贮水池里的难民做实验时。故事的最后,加萨回到难民出发的起点——阿富汗,在难民的队伍里遇到了小男孩巴巴,把自己珍藏16年的纸青蛙送给了他,并代替小男孩的父母被武装分子掳走,在被开枪打死的刹那,久违的库玛的声音再次出现了。作者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设计了纸青蛙这一意象,代表了加萨内心残留的良知。

  同样作为善的意象的是多铎尓和哈尓曼两兄弟。“ (多铎尓和哈尓曼两兄弟 )支撑起了我的童年。因为他们曾经站在我的两侧,不让生活把我碾碎” 保护加萨不受同班同学的欺凌;为了庆贺小加萨的生日拍了一部以他为主角的电影;加萨被难民猥亵,两兄弟帮他报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兄弟是加萨可以倾诉的对象、有安全感的存在和心灵导师。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加萨与兄弟二人在甲板上的对话情景,暗含无止境的困境的破局之法。“当你降临人世,当你出生的一刹那,他们就把对死亡的恐惧塞在你的手里,而你必须摆脱它!只有如此,你才能自由!”而兄弟二人身上有这样的纹身:生而狂野,长而开化,死而自由。

  如果说前面对于人口贩子和难民的“互动”还在我们的认知范围里,写到书三分之一的时候,贮水池新到了一批“货物”,加萨计划用里面的难民实验创造国家项目。恶童无所顾忌地向我们汇报他的试验结果,展示他以《权力的力量》为题的学术报告,这个33人的小群体怎样在短时间内形成螺旋状权力结构,这个微型国家有怎样的运作模式和特点,而这只是他无数人类实验构想的一个实践!人性在恶劣环境下的“变态”在加萨眼中是值得用科研精神研究的课题。加萨成了蓄水池之神,蓄水池里的难民是他的子民。

  在加萨冷眼旁观蓄水池里乌合之众的“蠢行”时,浑然不知同样的厄运即将降临到他的头上……从此“我,我父亲和贮水池就是三位一体”。

  一个晚上,半挂车载着33人终于出发了,车行驶在陡峭的山崖边,翻了。加萨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处于一块巨大岩石的下面,周围是堆积成墙的尸体。密闭的空间里,时间失去了意义,活下去是唯一的执念,五官感知变得敏锐而迟钝,对死亡的认知也在发生着扭曲。他觉得自己变成了孩童法老图坦卡蒙,沉睡在尸体构建的金字塔下!面对死去的怀孕女人的乳房,加萨竟然勃起了,他甚至去吮吸女人的乳房。尸体慢慢爬满了蛆虫,死亡一点点挤压加萨的生存空间,加萨的意识被迫逃入身体的内部。这成为全书最惊悚的情节,也成为小说前后部分的分水岭。

  “逃离”成了后半部小说愈加鲜明的主题。加萨的童年和少年,父亲哈尔德的权威始终如阴云一样笼罩着。父亲让他从事不可见人的买卖,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阻止他去外地求学。加萨对父亲恨之入骨,甚至希望父亲死亡。当他被宪兵队长抓住,想的也是如何陷害父亲以此脱身。但是,早期的加萨意识到只要他想就可以逃离父亲的掌控,开始新的生活。可尸体堆下的经历却给加萨的身心造成极大创伤,使他再也无法逃离。

  加萨的父亲死于这场车祸,加萨作为幸存者和受害者被送入孤儿院,度过了三年平静的生活。他本来可以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去剑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埋在尸体堆下的记忆涌入脑海,他突然发病了,“创伤后应激发应”直到此时才显露出来。孤儿院抛弃了他,他被送到医院治疗。当他从医院逃出来时,已经对强效镇痛剂硫酸吗啡成瘾。他惧怕人与人的肢体接触,只好拿着父亲的巨额赃款住到酒店里,彻底把自己封闭起来,余下的几年里,他一直试图恢复与社会的联系,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

  至此,加萨似乎变成了真正的小孩,在满怀恶意的大人的世界里无所是从。作者似乎不满意自己一开始设定的小孩,高智商拿走,高情商拿走,所有的都重来。当加萨意识到自己对弱者施加的暴行,大声哭泣,坦言自己也很害怕时,曾经的贮水池之神被拉下神坛,人性显露出来。

  《无止境的逃离》和《铁皮鼓》相比,有相似也有区别。区别在于,《无止境的逃离》对人物塑造更贴近现实,更具体和有血有肉;相似之处在于,哈坎·甘迪也相信人性本恶,人是自私自利的,庸众是盲从的羔羊。他和父亲之间的对立,强奸小女孩,通过欺凌弱者找到自身存在的位置,其作为恰恰是人性最直接的反应。

  哈坎·甘迪用环环相扣的架构绘制出人性的复杂形态。深邃的内涵蕴藉在人物的自述、对话和思想中,犹如俄罗斯套娃,把小说的内核套入其中。冷肃的语言裹挟着碎冰在读者的血管里流淌,泛起一层层鸡皮疙瘩。绝不停留在对难民悲惨处境的肤浅描述,作者的视野兼顾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哲学,他对时间、存在与虚无、生与死、善与恶的表达都可以单独抽取出来,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哈坎·甘迪借加萨之口,背离对《最后的晚餐》的传统解读,比喻当地政府和人口贩子的权钱交易以及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惊世骇俗;对“处私刑”的长篇幅表述影射中东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同时批判平庸之恶;借“巴米扬大佛”这一意象隐喻阿富汗地区的政治纷争。

  土耳其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它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它成为非法移民的中转站。各方势力利用民主、自由、宗教等所有想象得出的象征性理想反复蹂躏这片土地。鲜血和战火肆虐的土地还能开出花来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