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10篇

  《米歇尔·福柯传》是一本由[法] 迪迪埃·埃里蓬 (Didier Eribon)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一):@PSA 《米歇尔·福柯传》《爱这个世界书籍实物图

  这是一名思想家和他的时代故事。通过思想传记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国际公认的权威的福柯传记,全球二十多种语言版本

  最新版补充了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对福柯的评价等未公开资料

  米歇尔•福柯是谁?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对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改变了这些学科的既定面貌

  福柯是一名“戴面具”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悄悄地”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最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

  相关阅读推荐

  《性经验史(全三册)》( [法]米歇尔•福柯 著 佘碧平 译)

  福柯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 丛书(http://www.spph.com.cn/biz/bizGoodsList_book_select_suit.asp?search_type=%B4%D4%CA%E9%C3%FB&search_name=%B7%A8%C0%BC%CE%F7%D1%A7%D4%BA%D1%DD%BD%B2%CF%B5%C1%D0

  《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的话语构境》 (张一兵 著)

  接下来,看图吧!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二):在细节中,发现真实的福柯

  这是个伟大名字

  即便生在群星璀璨的20世纪,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仍有很大的影响。

  这是个让人矛盾的名字,

  许多学者很喜欢他,却又要说像他一样的法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在知识上伪装、在文化上炫耀的一帮家伙

  许多读者很喜欢他,在地铁人手一本他的《词与物》,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看懂。

  身为一个读书人,倘若不知道米歇尔·福柯,似乎是该羞愧的。知道米歇尔·福柯,却不懂得他何以成为米歇尔·福柯,则是可耻的。

  让自诩读书人的自己免于羞愧或可耻,大概是我们阅读他的原因所在了吧。只是,该怎样开始呢?挑几本他的代表作开始勤啃吗?上知乎或者通过其它手段求教高人?又或者,其实会有更好的办法,比如:阅读他的传记。

  当然,我们至今仍然能听到一些声音,认为给米歇尔·福柯立传是不合适的,毕竟他曾多次否认“作者”这个概念,其结果后世研究者都认为他应该也会排除传记本身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阅读他的传记,是对入门他思想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什么?

  以米歇尔•福柯曾在《什么是批判?》中提到的一段话为例,他说:“如果说管治化,就是这样一种运动,即它在某种社会实践现实中,用自诩为真理权力机制来奴役个体,那么,我认为批判就是主体有权根据权力效果质疑真理和根据真理话语质疑权力的运动;批判就是自愿反奴役的艺术,是三思后不顺从的艺术。批判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人们简称为真理的政治的游戏中的去奴役行为。”

  这段话固然有道理,却也不是那么的好懂,只有我们结合1978年他在一次讲述“管治术”之发展讲座中的言行、故事等细节,方能加深对此的理解

  再比如说,在福柯的大作《说真话勇气》中,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他的文笔发生了很大改变,变得宁静平稳、“和缓”,远非以前那样耀眼,那样“辛辣”,似乎消化了古典智慧并将之融进自己的文笔之中。但如果我们不曾了解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发生了什么,我们就不会懂得为什么他这本著作为风格变化如此之大,感兴趣的不是古代的回归,而是“我们的今天”。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得不承认,《论语·公冶长》在数千年前写下的智慧箴言,对于我们研读福柯同样受用。倘若我们只知道福柯说了什么,而不知道他经历了些什么,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跟不懂得福柯思想的人,又有何异样呢?

  Didier Eribon的《米歇尔·福柯传》,旁征博引,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凭借作者与福柯本人短暂密切接触做到了原型重现,读来不免让人对那些支撑福柯写作计划的潜在思想方式冲动激情直接产生一种感觉和一种直觉

  在这里,不仅有关于福柯学术及思想的探讨,其灵与肉的细节存在亦被记录了下来。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福柯桀骜不驯童年,作为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是如何活跃于社会、并陷入政治纠纷的,亦可以看到关于他性取向这样敏感问题记载、其生命中最后岁月故事的记录,以及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对福柯的评价等未公开的资料。

  1978年,由于鸦片的作用,福柯在自己巴黎住所前的沃日拉大街汽车撞倒,他让人通知西蒙娜·西涅莱,他当时正要把一份请愿书交给她。当一个警察告诉西蒙娜·西涅莱:“有位叫福柯的先生让我告诉您,他出车祸了。”

  西蒙娜·西涅莱大吃一惊嚷嚷起来:“您难道不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是的,他是“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不论加不加上“之一”,他都值得我们研读,值得我们在历史的诸多细节中,去找寻和发现真实的福柯——从Didier Eribon的《米歇尔·福柯传》开始。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三):谁是米歇尔•福柯?

  马达

  当我们谈论米歇尔•福柯之时,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对此,我们原以为自己是了然于胸的,然而,现在却迷茫了。一方面精神病同性恋、吸毒••••••这些另类标签都和他有关(尽管他试图摧毁这些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所做的人为区分),另一方面,巴黎高师学生、法兰西学院教授、《词与物》这本畅销书的作者,他的名字同时也与这些代表荣誉和成功标志联系在一起。在政治光谱上,他似乎也能在这些不同身份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无政府主义者、一个左派、支持戴高乐主义的专家治国论者、新自由派,等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存在多个福柯?或者说,这位斯芬克斯之谜一样的哲学家不止一副面相?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福柯自己也曾表白过:“你们不要问我是谁,不要要求始终如一:这只是一种身份的逻辑,它只对我们的证件起作用。”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这样一个人物写一部传记作品是否可能?尤其是,伴随着福柯身后的出版物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出现,比如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他的形象有可能一次次被重新改写。

  无论如何,法国作家迪迪埃•埃里蓬是富有勇气的。在他的《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中译本直接改为《米歇尔•福柯传》)一书中,那些影响福柯思想形成、发展和转变的细节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记录。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众所周知的福柯形象(他的著名作品,他的政治活动),而且看到他的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方面,比如他对旅居国外的热情,以至于多次差点放弃写作活动;他对文学、绘画音乐热爱,以及它们带给他的灵感;他与杜梅泽尔、康吉莱姆、伊波利特、阿尔都塞、萨特、德勒兹、罗兰•巴特等等这些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该书甫一出世,便受到皮埃尔•布尔迪厄、保罗•维尼、保罗•拉宾诺等人的一致称赞,并且被法国《世界报》评为“一部关于福柯的最好传记”。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中译本还收录了康吉莱姆为福柯博士论文出版提交的意见、几份申请法兰西学院教席的相关材料和布尔迪厄为纪念福柯而写的一篇文章

  相信读者将看到一个不同的福柯!

  赠书书评活动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四):所谓客观-碎片化的福柯

  作者很细致的勾勒福柯与其著作书写的生活环境,学术环境。由于过于客观,似乎有淡化福柯本人生动个性感觉

  读着读着有时对尽管真实但冗长的背景介绍感觉厌倦。作者眼中的福柯,是一个外部生活的福柯,他的学术进阶,都是熟人来进行的,他在一些事件态度暧昧等等。也许作者太想要打破福柯在人们眼中的惯常形象,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忘却了福柯本人那种富有生命激情极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这些或许正源于他内心绝望深入骨髓孤独。所谓其生活,在瑞典的朋友众多的生活,是表面的生活。一个人如何有如此充沛生命力,完成如此多的工作,工作狂般的劳作?这岂是几个工作场景的转换和关键人物的拼贴,一台捷豹跑车,这表面歌舞升平的外部生活所能解释的?作者想要尽力客观,可这样却最终滑向他者叙述中碎片化的福柯。

  《米歇尔·福柯传》读后感(五):俗读米歇尔福柯传

  同性恋福柯

  “谁是博尔赫斯?”

  “一个阿根廷作家,是个瞎子,娶了日本媳妇,写过著名的交叉小径花园。”

  “谁是伍迪艾伦?”

  “一个美国导演犹太人,经常自导自演,跟中国养女有乱伦之恋。”

  “王小波的哪本书最好看?”

  “黄金时代,特别黄。”

  这是经常我被问到以后脱口而出回答。所以当做护理工作的我老婆问我在看什么书,我先挣扎着说了几句,

  “福柯,他是个研究精神病院和监狱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随后干脆放弃,说

  “他还是个同性恋,得艾滋病死的。”

  给不知道谁是福柯的人说这本书讲了什么,说不好

  第一章, 福柯父辈祖辈的名字,都叫做保罗福柯,福柯讨厌他的父亲,没有沿用父辈的名字,而是叫米歇尔福柯。

  第二章, 在米歇尔求学生涯里,母亲给了他各种帮助。

  第三章, 米歇尔福柯是同性恋。

  那前3章串起来:福柯是同性恋,与他跟父母关系,他成年之前的家庭环境有没有关系,说不好。

  无论是通过以偏概全江湖化、世俗化的解释,还是通俗化的武断,一说出来,陌生他者马上就有了一个概念和结论,马上就产生了误读。

  这是阅读过程中不求甚解,被逼着解读情形下,没办法就偷工减料的解读。对于多数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私人化的范畴,个体带着个体经验,收获多少看积累造化,本就不需要普适范畴的导读、评论。

  北师大研究生考试

  我知道2005-2010这段时间北师大中文系研究生考试专业试卷可爱考法兰克福学派了,大多是个名词解释,有时也会出简答和论述,我2009和2010年考过两次。

  那时课本上也没讲这些东西,我好不容易搞来的题库也没好好背。考不过是自然的,更是到最后也没把那群德国人给串起来。要是考隔壁的福柯,我应该能编上几句。因为看过几篇写王小波的论文,都提到了福柯关于“麻风病”“疯人院”“监狱”的研究。黄金时代里陈王二人逃离到一个罕无人迹的章风山,之前就是个麻风病隔离区。

  所以我看福柯的《疯颠与文明》的时候,经常把小说中的章风山代入,不说是自觉的比较文学行为吧,起码更容易理解,也读起来更有快感。那是一个能看进去书、能吸收到知识、在建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年代。

  工作的前5年,我自我解读了福柯关于监狱、疯人院的权利交换的看法:与权力共处,找到一个最舒服角度,不反抗,不动情。

  是嫖客与娼妓的关系。

  流动盛宴

  海明威写过一本《流动的盛宴》,讲述旅居巴黎时与文化届的交往。伍迪艾伦拍过一个《午夜巴黎》,复述重温了海明威在巴黎经历的流动的盛宴。背景是1920年代。

  而《米歇尔福柯传》看下来,也是一部流动的盛宴,背景是1960年代-1980年代。法国人拉康、列维施特劳斯、阿尔都塞、罗兰巴特、德里达,我能叫得上名字的人就交集在一起,不比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少。

  这些人都是福柯从求学到成名时交往过的,无论是同窗同事、课题交流、社会和政治活动,抱团比撕逼的时候多。最有趣的是跟萨特的交往。

  福柯在国师萨特的葬礼上说,还在年轻时,我就想从他的学说,从他所代表的一切东西,从《现代》杂志的恐怖主义中摆脱出来。

  以前上学时课本上把西方思潮分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萨特就是现代主义的代表。福柯只能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代表。

  五六年前还有同事问过我这两者的区别,这五六年这两个词都不提了。“后现代主义”定义的现象和概念,像是对权力的消解,无意义无价值,夸张变形,已经成为现代的常态。

  话说到与萨特的交往,福柯一生在颠覆迭代萨特,但也在公共参与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抱过团,作为社会人,这是俩名人。

  而福柯在与政治与群体的相处全程,是矛盾的,若即若离,时而热情时而冷淡沮丧,时而战斗时而内耗,从一个凡人的角度看:他是一个保持独立性的疯子和害怕孤独要拥抱人群的神经质。

  话说回流动的盛宴,一群掌握话语权、话语解释权的人组成一个话语权力圈层。条件是他们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