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冲突》是一本由[美] 卡伦·霍妮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认识自己

  在我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变成了自己最陌生的人,我了解周围的很多人,唯独不了解的人竟然是自己。这让我觉得很困惑,使我不知道要怎么和自己相处

  而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跟自己相处的。我们的心里常常会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朝东一个朝西,互不相让,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些不知所措的时候。

  我在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看着书里的文字就像灵汤妙药一样,不停地触碰到自己的内心,然后特别欣喜的惊呼,对对对,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些文字就像是黑暗里的星火,给了自己无限的共鸣感。

  但是市面上关于心理的书参差不齐,选对书很重要。《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卡伦·雷妮的作品,我对她一直有所关注,听说有新版本上市,立马入手了一本。

  我读了很多年的心理学,越来越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愿我们能好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不断地成熟勇敢

  也许改变,就从这本书开始呢。这本书,推荐给你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唯有直面、斗争和改变

  又要荐书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完成于1945年,但是今天读来,依旧如此真实不虚,确实感到“后背发凉”,那个自己隐隐约约就在书里,可谓“太阳底下无新事”。

  人的心理,当你直面它的时候,会发现它是那么矛盾纠结,那么逃避躲闪,那么会自欺欺人,那么愤怒寂寥

  因而,随着我们越走向人生的深水区,外界越来越千头万绪,越发感到内心的失序混乱恐慌和不知所措,总想抓住一个什么确定不变的东西,却又总是陷入失望空虚。于是又选择逃避冲突,背对问题,假装完美或容忍来获得安全感

  卡伦霍妮作为一位女性临床心理学家,20世纪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本身经过了许多人生坎坷际遇,始终观看自己痛苦和分析自己的内心,她的学说面对临床个体,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主要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缺乏实证。但本书对于读者自己认知自己,给自己的心理形成现状做CT是极为深刻有效的。

  当然,书中并没有给出解决内心冲突的灵丹妙药,如果有的话,那么世间便不会有任何烦恼挣扎痛苦和冲突。

  如果说有什么终极大法,那就是意识到最好的心理分析师其实是生活本身,每一个人都不应忽视生活给内心带来的细节鼓励每个人以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培养自己做决定和为自己负责能力,并有勇气承担后果。鼓励每个人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独立,既不盲目顺从,也不轻蔑他人的理想观念;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与人交往充分尊重对方个性权利,保持人格上的平等

  卡伦霍妮的临床经验使她坚信,人格是可以改善的,甚至是彻底改变,这种改变将带来更大的自由,鼓励每一个人朝着自己真实的理想奋斗

  ——只有当你愿意承受打击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自由,才会,降临。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得到 |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霍妮,传奇的美国的德裔的女心理学家,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削减,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由于她把自我现实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因此又被人看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霍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弗洛伊德的学说做出了重大的修正和批判,被心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

卡伦·霍妮(来自百度文库)

  一、内心冲突是什么?

  冲突是指我们内在、我们内心中的种种矛盾。

  内心冲突就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方向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动机、目标、欲望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的意识中。

  作者认为,这种冲突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和困惑,并且是造成心理或精神问题的主要根源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个渴望恋爱的人却不敢跟异性讲话。

  二、为什么会产生内心冲突?

  “在社会种求生存,人们难免会拥有多重身份,它们对人的欲望有不同程度压抑,只有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和其他的人建立起关系。”

  作者认为人际关系的混乱和缺失,是造成内心冲突的原因。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冲突,可以作为一切矛盾的根源,而这个基本冲突,表现于人们对待他人的矛盾态度中。

  三、应对冲突的三种常见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三种人格

  作者将内心的冲突追本溯源带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孩子应对冲突的策略,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基本策略,本质上都是人在不利环境面前所实施的自我保护方式

  选择亲近人的孩子,其实是通过依附强者获得安全。对抗人的孩子,则是通过反抗,让自己称为强者,从而无所畏惧。而选择回避人的孩子,则是选择逃离纷争,他们构建了一个只有书本梦想,而没有战争危机的避难所。这三种策略分别对应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

  1.屈从型人格:对安全感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十分在意外界的看法,而往往无视、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心底的欲望,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对安全感的需求,其它欲望退居其后,他们对所有人表现出友好温情,为达到这样无私付出境地,他们会放大自己与他人的相同点,而有意忽略彼此的差异

  2.攻击型人格:怀有攻击型人格的人是外露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要做的就是高效,得到能力范围内的一切资源恐惧软弱都是被他们深深鄙视的。如果他们害怕某事,会选择直面与克服,比如,一个害怕马的人会强迫自己待在马背上,一直到不再有畏惧为止。而充沛情感,对别人的依赖、对弱者同情,这些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软弱和浪费时间的表现。

  3.孤立型人格(梳理型人格):他们既不反抗,也不屈从,而是选择了逃离、背对这个麻烦不断的世界。他们冷眼旁观一切,决定“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关联,无论是爱情争斗合作,还是竞争”。

  四、冲突得不到解决产生的四种后果

  1.畏惧:神经患者投入大量精力,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由于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其实是脆弱的。由此滋生出的新的恐惧:害怕平衡被打破;害怕精神失常;害怕问题暴露与自己或者他人;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的恐惧。

  2.人格衰竭:未解决的冲突会导致患者精力分散,还会造成患者价值观的分裂,包括道德准则、行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分裂。

  3.绝望:由于做不到理想化形象中的自己,神经质患者丧失了生活的原动力失去了自信和作为健全人理应有的信念,他们放弃了希望,任由自己的人格继续分裂下去。

  4.施虐侵向:被绝望所支配的神经症患者,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无法从厄运中挣脱,生活毫无意义,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于是倒行逆施,盲目地讲愤怒和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

  五、应对冲突的方法

  1. 创建一个理想化形象,他喜欢什么,他所创造的形象就能够提供什么,并无限放大。而其实,这有别于真正的理想,是一种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理想化形象事实上是自我疏离的孵化基地,脆弱不堪,它会让患者丧失真实的自我,遗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爱好、厌恶和信念,会在患者的人格中造成新的裂隙,且危险性更胜从前。

  2. 外化行为意味着患者彻底抛弃了自我,他不仅把过失当作是别人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当成是别人的,把自己的快乐苦恼成就等全部归结为外部因素造成的。然而,诱发神经症的冲突原本就是患者与外界的冲突,在外化作用下,这一冲突被无限扩大了。

  3. 患者采取一些其他策略来进行防御,例如主观制造盲区、将冲突区隔化、将冲突合理化、超限自控、绝对正确、左右摇摆、玩世不恭等。

  患者采取的这些策略以组合的方式构成了应对冲突的防御系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通过这本书了解自身人格的缺失 到底是好是坏?

  自己不完全是 神经症患者 但很多神经症患者所最外层的表现 我确实有很多

  整本书 大概只有最后一小章的一部分提到了如何去发展自己 改变自己

  如下

  “以积极的态度享受生活,培养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和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有勇气承担后果,有勇气扛起责任。除此之外,愿意为了他人而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这些义务的价值。 获得内心的真正独立。既不盲目顺从,也不轻蔑他人的理想和观念;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它们;与别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个性和权利,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拥有真正的民主精神。 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有能力控制它们。 实现内在的完整。即 所有感情都是真情实感;卸下所有伪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理想和感情中。”

  但也都是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而不是解决办法 不知道看这本书是徒增我的烦恼呢 还是有帮助 我是不敢苟同书中所说 了解自己的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有点让别人选择看这本书没有解决办法但依然值得一看的噱头 那我了解了没有解决办法不是让我整天纠结于此 可能不了解还没那么强迫自己去关注这方面

  很多的心理毛病 都是自己在强迫自己的内心 做到顺其自然 很多东西就迎刃而解 不是吗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内心真实的自己

  内心真实的自己 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在一群单身群体中,如果跟哪个男生玩的久或者聊得来,就会产生认为他是喜欢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上他的错觉,其实这都属于我们接下来会探讨的主题,神经症的问题。 本书介绍了一种用内心的冲突来解释神经症的理论。我们内心的冲突主要来源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且最终影响到人格本身。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定义了和他人关系的三种类型:屈从型、攻击型以及孤独型,描绘每种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典型后果。接着,作者描述了患者为了消除冲突所做出了几种尝试:理想化意象、外化作用、假和谐的辅助手段,分析了这几种尝试的根本原因,这也充分的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尝试不能消解冲突反而会带来的更严重后果。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列出了未解决的冲突会带来的后果: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虐待狂趋势。最后,在结论部分,作者建议了解决神经症冲突的方法。 任何人,只要有足够多的生活体验就可以帮助自己改变人格。一段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在这段关系中,我们能够互相联络,因为对人类来说,与他人分享经历自然不过了;我们能够互相理解,在共同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并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读罢,多少有感触,你到底了解自己吗?所以说,在行动之前还是要问清自己的内心。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她不是普通玫瑰,她是你的玫瑰

  卡伦·霍妮,新弗洛伊德派,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对于心理学理论我没有太多的研究,看心理学的书不过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自己与他人。而《我们内心的冲突》,用最朴实平和语言,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点点了解自己,甚至对号入座。阅读的过程,也是构建自我认知的过程。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痛苦也可能是一种策略,减轻痛苦最有效的办法是认识真实的自己。

  对于一个精神分析的初学者来说,弗洛伊德、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等是更耳熟能详名字,那么为什么首先选择阅读卡伦·霍妮的书?因为欧文·亚龙在小说《诊疗椅上的谎言》中对其赞不绝口,从此便对她念念不忘了。

  卡伦·霍妮 [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先驱。

  与许多心理学领域从业者类似,霍妮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抑郁症)接触精神分析治疗,此后开始接受专业的精神分析训练培训。但像佛洛依德众多门徒一样,霍妮最终与正统精神分析学派分道扬镳,并因此被踢出当时所在的纽约精神分析学界。

  霍妮与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关系紧密,甚至曾维持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关系。我们曾在二向箔·读书会上阅读过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大家都觉得收获良多。事实上,两人书中的关注点的确有所重复,理论倾向也有其相似之处。

  卡伦·霍妮的几部经典著作包括《精神分析新方向》《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以及《我们内心的冲突》,其中后者完成时间最晚,理论体系最完整也最成熟。霍妮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当儿童生长环境令其感到无助、脆弱,觉得充满了潜在威胁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基础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获得安全感,儿童会发展出相应的应对方式,并渐渐形成某种神经症倾向。霍妮提出了三种最普遍的“神经症倾向”:亲近他人倾向,抗拒他人倾向,以及疏远他人倾向。

  2、 每个人人格结构中都或多或少包含了这三种倾向。一般人可以将它们较好地融合起来,让它们协调发挥各自用途。而神经症患者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要求某种倾向在人格中占据绝对优势,并对另外相对应的倾向进行严格压制。这种压制带来的便是强烈的“基本冲突”。

  3、 基本冲突给神经症患者带来更多焦虑,为了减缓这些焦虑,患者又采取了进一步的策略,包括虚构“理想化形象”,和通过“外化作用”将内在心理过程感受为自身之外的因素,并笃信是这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以及使用“和谐假象”和其他辅助手段。

  4、 但这些策略通常都是基于逃避或者否认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基本冲突,反而引起患者理想与现实的更大差距,带来更多的自我否定,从而产生更多继发性焦虑。为了处理这些继发性焦虑,患者只能采取更多不恰当方法和手段,陷入一个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当中,最终导致“人格衰竭”,“绝望”,乃至形成“施虐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内心的冲突》中的主角是一群被霍妮称为神经症患者的人,虽然整本书都在描述这群人的临床症状,但卡伦·霍妮并未对“神经症患者”做出准确定义。为了更便于理解,我在两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找到作者对“神经症”的定义如下:

  1、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015修订版)。神经症的心理冲突是变形的,其与精神病性问题的区分主要依靠“心理正常与异常判断的三条原则”。

  2、 具有神经症性人格的来访者指那些有情绪困扰,但仍能高度保持良好功能的人群,他们应用较为成熟的刺激防御机制,言行协调,内心体验连贯有序,一般不伴有幻觉或妄想,寻求心理帮助主要是因为陷入冲突,即欲达目的却每每受阻,而自己正是制造障碍的罪魁祸首(《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我们内心的冲突》里提到的神经症患者基本上符合这两种定义方式。但显而易见的是,此书论及的神经症倾向,基础焦虑,基本冲突,缓解基本冲突和焦虑的各种策略等等现象却并不是神经症患者独有。它们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也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只是每个人拥有的程度或多或少。

  我们可以用从0到1的连续体来理解以上不同概念。0代表没有的极端程度,1代表有的极端程度,不同的人处在连续体的不同位置,而众多不同性质的连续体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由此可见,我们几乎不可能在世界上找到两个人格结构完全一样的人。但我们可以按照一些特定的模式去分析,从而认识自己和他人。我想这应该是霍妮撰写此书,以及我们阅读此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复述了霍妮在此书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以及分析了神经症患者的具体含义,我想再整理一下此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弗洛伊德和霍妮各自理论的差异,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霍妮的观点。

  1、 弗洛伊德倡导本能决定论,强调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儿童时期欲望的不满足或者过度满足;而霍妮主张社会决定论,即神经质的主要根源来自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人们形成某种神经质倾向是因为生长环境令孩子感到无助、脆弱,觉得世界充满了潜在的威胁,于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不得不发展出来的一些应对方式。

  2、 从不同的理论依据出发,弗洛伊德及其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在治疗过程中把分析重点投注在来访者过去经历的事情上,其理论系统与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体现出浓厚的宿命论似的悲观主义色彩;而霍妮则把关注的焦点设置为来访者当下的心理过程和内容,强调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是对文化环境的反应,因而人的改变是可以不断受到支持和鼓励的,这反应了一种对人性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

  3、 传统精神分析流派中的咨询师,通常呈现给来访者一种完美的权威人士形象,来访者只需要在他的引领下跟着做就好了;但霍妮提倡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更平等的关系,并要咨询师鼓励来访者“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有勇气承担后果,获得内心的真正独立”。

  以上观点主要是从本书内容出发,至于霍妮的“女性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关于男女性之间差异的看法更是相差甚远,但并不在现在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卡伦·霍妮是新精神分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但在讲述精神分析思想史的《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这本书中,基本没有提到卡伦·霍妮的名字。然而,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到霍妮的理论与此后涌现出的各个心理治疗流派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五十年代出现的家庭治疗流派不再局限于个体心理结构,而从家庭视角来审视个体的心理问题(霍妮认为心理问题源自儿童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存在主义疗法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学会自己做选择(霍妮鼓励来访者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霍妮理论的乐观主义色彩);而叙事治疗和聚焦治疗等方法也都把治疗焦点投注到当下,将问题外化(霍妮对外化作用的阐述,并强调当下的力量)。所以,与其说霍妮对精神分析学派本身产生了巨大贡献,不如说霍妮的思想对此后涌现出的各种更人性化的心理治疗方式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而对于我自己,书中的观点也提供了比较清晰的自我分析的方式。我过去一直有比较严重的神经症性问题,也一直在学习各种认识自己的方法,当然,确实寻找到许多线索,包括儿时的创伤性经历,或者此时此刻具体的情绪体验与认知模式。然而这些来自不同时间空间的线索都是散落在意识各个角落,不能被整合成一个体系,所以尽管我感觉差不多把自己整个人生经历和人格结构挖了遍,但似乎仍无法触碰到真实的自己。而按照霍妮的思路,我可能真的可以完成最后这个把各种片面的线索建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任务。很高兴这个过程,现在已经在进行中。所以就像前文所说,霍妮的理论于我们而言最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帮助咨询师从更加整体更加动态的角度认识来访者,以及帮助我们从更加整体更加动态的角度认识自己。

  行文至此,基本上都在夸霍妮和《我们内心的冲突》,然而豆瓣上,我只给这本书评了4分。主要原因有两方面:最重要的是翻译太差劲,看起来很费力,很难抓住语句重点,豆瓣上有人忍不住对比其他版本看,评论此版本许多话都翻译有差错;其二是感觉作者本身逻辑也有问题,段落间的前后衔接,以及段落内句子的衔接都不是很顺畅,有些逻辑推理显得比较简单粗暴,越往后越明显(其实有可能也是翻译的问题)。无论如何,如果要单独给书中的观点理论评分,我会毫不犹豫给5分。所以,推荐感兴趣的朋友阅读,但如果想要阅读,就请选择其他版本吧。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解决冲突,活出完整的自己

  这是一本心理书,作者很全面的剖析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心里疏导很起作用,“我们内心的冲突”想的做的不一定一样,理想的是虚构的也是现实的,就看如何看待和对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待事物不同,则处理结果也不一样!

  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受制于各种,譬如道德观,价值观,人们害怕自己不会成功而不去努力改变,认为自己不行就放弃,这是最可怕的。而自己又想去实现,这就是我们内心的冲突,如若冲突得不到解决,得不到好的解决,对自己及周边人都会有影响。

  这本书可以让人重建自信,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改变自己很难,但非不可能

  和一个初识的朋友临窗聊天。彼时,杭州宝石山上的灯早已亮起,窗外是西湖夜色,窗内是纯真年代书吧。按理是非常轻松愉悦的时刻,我却隔着桌子感受到了朋友的拘谨与束缚。

  “他推荐了书吧,也推荐了英语沙龙给我,我真的很想来。一想到下班已经有些迟,路途又远,当然,也觉得自己的英语没有那么好,基础也就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

  “我每天坚持学习英语,新东方的课程上了半年多了,有没有进步?多少有点儿吧。奇怪的是,我很爱学习,也愿意提高自己,但是我身边的人都是像他这样不怎么爱学习的人。反倒是他,认识的人好像都是爱学习、有文化的人。”

  “我跟他讲了好多次,让他带着我,这样我也好多认识些像你这样的朋友。我自己啊,还是偏内向,身边并没有这样的朋友。”

  言谈之中,他并不认可带他来见我的朋友:并不爱学习,或者说不如他那么爱学习求上进,却结识了一堆他渴望结识的人。他也不认可自己的现状:一直在努力,似乎一直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比如说交友广泛,英语很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从朋友身上,我看到了一般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渴望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大社会,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又想要将自己包裹起来,跟外面的世界保持一定距离。

  我能看到他这样的状态,当然是因为曾经的自己,就这样活在真实而又无端的焦灼中。每天即便什么事情也不做,也会感觉到疲惫不堪。直到看了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身心俱疲”这一恶性循环的原理:

  敏感细腻,安静恬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喜欢热闹、张扬和高调,可是看到身边的人很出色很优秀,也会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有时候夜深人静,内心深处就会浮现出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擅长演讲,能够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开朗热情,能够和每个人都相聊投机,被很多人夸奖和赞美;白天苦思不得其解的学习难题、工作问题、人际关系,都在想象中不费吹灰之力地迎刃而解。那种畅快,是正常时候的自己万万不可能达成的状态。可是,这毕竟是梦,是想象,距真实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阳光总在风雨后,梦想并不都能照进现实。

  当理想化的形象遭遇现实,冲突自然形成。到底去不去参加活动,该怎么去,去了之后会不会有收获,会有怎样的收获?这一连串的问题,早已经耗尽我们有限的精力。就比如我的某一个周末,设想中是背着电脑去一家咖啡馆,看完一本书,写好一篇书评,然而那一天的实际情况是,在家里东摸摸西摸摸,一会儿烧水喝,一会儿刷朋友圈,一会儿拖地板,结果书没看,书评没写,甚至连电视节目、电影都没看,一天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心很累,连带身体也很累。然而,同样的一个周末,按照计划早早起来练了瑜伽,吃了早餐,背着书和电脑出门了,就算书和书评都没能按照计划百分百地完成,等到回家时,心情却是愉悦的,畅快的,因为自感这一天不曾虚度。

  卡伦·霍妮以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解释道,我们内心的冲突,正在以怎样的方式耗费着我们的精力,损害着我们的人格,剥夺着我们的生活乐趣。消耗和分散我们的精力的,不仅仅是相互冲突的渴求和倾向,还有原本可以用于建立自信、与人共事或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精力,都因为被用来压抑潜在的冲突因素而被白白耗费掉。

  因为内存的冲突和矛盾,我们的思维方向变得不清晰,不明确。我们有很多美好意愿,但所有的意愿都是碎裂的、对立的,使得我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意愿事物的争取当中。这些美好的意愿,是我们建构的理想化形象,并不是真实的我们自身。

  所以,作者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就像文中开头提到的新朋友,就像曾经的我和现在某些时刻的我。

  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拥有这样的冲突并不不见,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神经症患者”。他们会亲近他人、抗拒他人或者疏远他人,但本质上都是因为内心的冲突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冲突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会进而形成畏惧、人格衰竭、绝望以及施虐倾向。再好的理论,再好的心理分析师都不可能帮助这类患者切实解决内心存在的冲突。

  来自生活的问题,最终要回归生活来寻求答案。

  “内心的真正独立,意味着既不盲从,也不轻蔑他人的理想和信念,意味着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它们,意味着与别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个性和权利,保持人格上的平等。”

  所以,最好的“分析师”是生活本身。具体来说,首先,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冲突本身,而是为了解冲突所采取的策略;第二,要能唤醒内在感情的源泉,这些感情包括喜爱、憎恨、快乐、悲伤、惧怕、希望等等;第三,要能实现内在的完整。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情实感,卸下所有伪装,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理想和感情中;第四,要相信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寻找自己是心理学和哲学的终极命题

  一开始以为是哲学类,开篇发现作者对话精神症分析学家,慢慢的读下去,读出了精神症患者不同类型的内心冲突,而这些冲突我也有。

  和理想化自我的距离,还有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亲近别人也好,疏远别人也好,你是真正的爱还是自我需求,慢慢的更理解现实的悲观和自己的绝望是可以在两者之间平衡的事情。看这本书对我们一般人也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可以退一步,以旁观者的角度,好好考虑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被情绪牵着走。

  刚刚读过《24个比利》,这个就是在内心冲突中承受不住压力而人格分裂的真实例子,你再怎么躲,躲不过真实的自己。也像书中所说的,真诚是最最勇敢的事情,只有直面冲突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还有前一段时间听说的林奕含的悲剧,可惜她没有遇到可以帮助她释放和直面的精神症分析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