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咖啡地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界咖啡地图》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咖啡地图》的读后感10篇

  《世界咖啡地图》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霍夫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咖啡地图》读后感(一):图文推荐

  ◎《世界咖啡地图》是全球公认的伟大咖啡圣经!美国亚马逊、英国亚马逊咖啡类图书排行第一位,荣获《经济学人》杂志2014年度最佳饮食图书之一!

  ◎作者詹姆斯•霍夫曼,获2007年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咖啡界的奥运会),行业领军人物,在本书中为全球咖啡迷倾囊道出心得经验专业秘技,比如在家怎样用法压壶、摩卡、爱乐压、手冲、虹吸壶等工具做出一杯美味咖啡, 并对爱好者可能遇到的各种疑惑常见谬误,给出了真知灼见

  ◎全球咖啡产地错综复杂,图书大多介绍不详。作者开创性地全面梳理咖啡产区,他以跑遍全球各大产区的执著,搜集第一手信息,终于写成了这部资料详实、图片精美的咖啡指南,成为全球咖啡迷爱不释手经典工具书!

  ◎封面采用了独特的仿咖啡豆袋纸,手感绝佳,淋漓尽致体现了咖啡这个主题

  《世界咖啡地图》读后感(二):在咖啡地图上迷路

  近几年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市面上关于咖啡的书籍层出不穷,但大多停留在附庸风雅表面,这本书和另一套《精品咖啡学》都可以做入门级的兴趣读物,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同样好看,唯一不好的是,太贵,原价198,我入手的时候好像也要一百多,不过很值得看。

  读书笔记如下

  1、盛开的咖啡花朵气味十分浓郁,令人联想到茉莉花

  2、当咖啡果实成熟时,果肉部分令人讶异地美味,像是十分讨人喜欢的蜜瓜般香甜,伴随着一点清新宜人的果酸。

  3、咖啡品类:帝比卡Typica(所有变种或基因筛选的原型,有不同名字,如克里奥罗、苏门答腊以及阿拉毕戈)、波旁Bourbon(帝比卡的自然变种)、蒙多诺沃Mundo Novo(帝比卡及波旁的自然混血品种发现于巴西)、卡杜拉Caturra(波旁突变种)、卡图艾Catuai、马拉戈日皮Maragogype(帝比卡变种,又称象豆)、SL-28(黑醋栗口味)、SL-34(风味逊于SL28)、瑰夏Geisha/Gesha(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西部Gesha小镇,2004年巴拿马翡翠庄园以此获咖啡豆竞赛冠军)、帕卡斯Pacas(波旁自然突变种)、薇拉.萨尔奇Villa Sarchi(哥斯达黎加小镇发现,波旁自然突变种)、帕卡马拉Pacamara(人工培育混血种)、肯特Kent、S795、野生阿拉比卡品类Wild Arabica Varieties

  4、日晒处理法dry process,最古老生豆精制法,通常制作非常低质量或未熟果较多的批次。咖啡会增加水果般的风味(如蓝莓、草莓或热带水果)。水洗处理法往往呈现酸度较高、复杂度稍强以及更“干净”的杯中特质。混合式处理法:去果皮日晒处理法(巴西)、蜜处理法(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等中美洲国家)、半水洗处理法(印尼)

  5、咖啡生豆几乎毫无风味可言,直接品尝会有一股颇令人不悦蔬菜味。

  6、咖啡烘培:慢炒(14-20分钟完成烘培)会有较高失重比(约16%-18%),快炒最快可以在90秒内完成,对一杯相对较昂贵的咖啡而言,采用慢炒的方式会有更好的风味发展一般而言,总烘培时间越久,最后留下的酸味就越少,相反地,苦味则随着越长时间的烘培而越强,越深焙的咖啡会越苦。甜味的发展是呈现钟型曲线状,介于酸味与苦味高峰的中间。

  7、许多专业人士偏好高酸度咖啡,就像啤酒爱好者可能最后都会偏好啤酒花特征明显的啤酒。

  8、法式滤压壶冲煮French press:粉水比例75g/l,中等medium研磨,用尽量快的速度倒水让咖啡粉快速变湿,浸泡4分钟。

  9、手冲式/滤泡式冲煮Pour-over/Filter Brewers:粉水比例60g/l,中等/细砂糖般粗细,适用于30克咖啡搭配500克水。

  10、炉上式摩卡壶Stove-top Moka Pot:1933年发明建议选择较浅的意式浓缩咖啡烘培度或是略低海拔的咖啡豆冲泡。粉水比例200g/l,较细研磨/精盐般粗细

  11、虹吸式咖啡壶The Vacuum Pot:1838年首见于德国,粉水比例75g/l,中等/细砂糖般粗细

  12、dialling in:术语,调整研磨粗细

  13、意式浓缩咖啡粉水比例:1:2,即18克咖啡粉煮出36克咖啡。

  14、越高的水温对咖啡萃取效率越高,因此煮较浅度烘培的咖啡会建议用较高水温,越深烘培的咖啡豆越容易萃取风味

  15、牛奶温度一旦超过68度,风味及质感就会有无法逆转的衰退。

  16、花式咖啡种类

  1)意式浓缩咖啡Espresso

  2)特浓意式浓缩咖啡Ristretto

  3)长萃取意式浓缩咖啡Lungo,用两到三倍的水萃取出较大杯饮品,口感稀薄

  4)玛奇朵Macchiato:将意式浓缩咖啡以少许奶泡做记号

  5)卡布奇诺Cappuccino:三分法则,三分之一意式浓缩咖啡配三分之一牛奶与三分之一奶泡

  6)拿铁咖啡Caffe Latte

  7)Flat White:小杯但较浓郁的拿铁咖啡,只有少量奶泡

  8)美式淡咖啡Americano

  9)科达多咖啡Cortado:源于西班牙,30毫升意式浓缩咖啡加同样分量的奶泡

  10)家用烘培咖啡机器:热风式烘豆机(总烘培时间8-12分钟)、鼓式烘豆机(10-15分钟)

  《世界咖啡地图》读后感(三):咖啡书籍推荐:世界咖啡地图

  中文书名:世界咖啡地图

  原版书名:the World Atlas of Coffee

  作者:詹姆斯·霍夫曼(英,James Hoffmann)

  中信出版

  写在前面的话:

  这样算来,是2014年的书,当时被此书的颜值内容吸引,迫不及待去写读后感,那会儿不知道的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两年之间,这里那里,不定期会遇见这本书的身影。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新年前后,霍先森针对咖啡市场的一系列文章,由朋友分享,读来感慨良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然后的然后,大半年闹书荒,纠结于小伙伴们“有没有书推荐”的追问,夏末秋初,《世界咖啡地图》的中文版就在手中了。

  早听说要出中文版,小伙伴们要推荐的时候,却因为某人没有实在读过翻译本,没有底气肯定推荐。现在,终于撸完中文本的某人,可以踏踏实实码字了。

  啰嗦。

  看书。

  书籍适合:

  1、初学者

  如果对咖啡的兴趣,已经不止于去心水的馆子找相熟的咖啡师品尝,或者很享受跟咖啡师们就咖啡的二三事分享一二,那么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

  2、 咖啡师,或者对咖啡专业知识怀抱热情咖啡店主人

  老实说,这本书更多的还是大众普及类的读物,技术大拿们请自动规避O(∩_∩)O。

  希望让自己的咖啡知识更加系统,虽然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断学习,对于咖啡知识也有整体客观了解,但是总觉得缺少一个逻辑,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串联起来,或者,常常自以为很清楚的主题,在跟顾客讨论时才发现缺乏必要细节。如果是这种情况,推荐从头至尾好好读一下本书。

  特别提示:

  1、本书整体是关于咖啡的基础知识介绍,范围基本涵盖由种子杯子的全过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全,相应的,每个知识点的深度就一般。这点请留意。

  2、有饮品配方之类的吗?

  没有饮品配方类的内容。相对的是,咖啡产地信息比较全面,现有精品咖啡市场基本都涵盖了,每个产地的介绍甚至都不厌其烦照顾到了咖啡历史,很是难得。具体到小产区介绍,也按照精品咖啡消费习惯,品种、海拔等信息都做了介绍。更加,越南、印度这两个产地的介绍是难得比较详细的。

  3、有介绍怎么做咖啡吗?

  在讲到咖啡萃取部分,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咖啡器具的使用办法,如手冲、摩卡壶、爱乐压、虹吸壶、意式咖啡机,仅限于常规使用方式的程度,没有专门书籍那样的细致深入

  4、 咖啡烘焙有涉及吗?

  作为从种子到杯子的重要一环,烘焙是肯定要讲的。至于深度,还是基础知识的程度,比如烘焙的各个阶段,烘焙的基本原理。没有涉及到实际操作的技术层面,只是偶尔会以过来人身份给一些经验之谈

  5、 意式浓缩咖啡部分值得留意

  作者是WBC冠军出身,在相关讲述上可参照的内容还是蛮多的。另外,也得益于作者的资历,讲述方式上也可爱的紧,比如咖啡师都会遇见的卡布“1:1:1”的经典梗,“……我的咖啡生涯开始也是这样被教导的……”,咖啡师们读到这里简直相见恨晚了有木有O(∩_∩)O

  此外,对于几款经典意式饮品的表述,也是值得留意的。翻版的“浮白”(Flat White)居然还有那般搞笑的传说也是醉了O(∩_∩)O。

  关于本书

  看原版的时候,觉得那些排列整整齐齐的字母煞是可爱,不读内容,就光翻一翻,也觉得会是本踏踏实实写字的书。

  没想到翻译成中文后,天啦噜,某人翻一翻,字太多了吧,看看出版信息,30几万?!也太实在吧!想说,看外国字的时候,因为一方面会觉得新鲜慢悠悠去读,换成本家字以后,那感觉真不一样,要深吸口气,某人要认真学习一会的觉悟既视感。

  好在,是精装版本纸张质量,图片,总之书籍设计是现有的上乘之作,有点隆重但是也是享受。偶尔,仪式感也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整本书,按照常规咖啡书籍的习惯,一半讲述从种子到杯子的基础知识,一半像词典一样,挨个介绍知名咖啡产区。

  分作三个篇章,从种子到杯子的过程,作者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咖啡生产地的相关内容,也就是一般豆子们在咖啡庄园的过往植物、品种、加工、贸易;第二部分,讲述咖啡店或者咖啡消费国的际遇,烘焙、研磨、萃取、品评。

  这样分开描述,现在看来是蛮合理的,至少可以令读者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特别是普通大众,基本上,人们熟悉事物学习起来更容易。阅读的时候,可以各取所需

  这次的中文版本,自然相关信息会多一些,某人是第一次见到作者的图片呢,在书籍简介页面上。跟想象中的差距很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想到独立咖啡馆和新潮第三波的时候(现在也不算潮了吧),是潮人和纹身。国内许多潮流店铺,肯定不缺乏这样的经历

  读书的时候,曾经很倾心于文字书生范儿,很高兴中文翻译的版本保留了这样的阅读体验,文字的转换在某些时候确实会有困难,这也是许多小伙伴情愿费心劳力啃原著理由,不过可以很开心感受到,这一本的译者在很努力的想要诠释原文心情,更好的是,许多细节的翻译上,很有味道。作为翻译版本,这一版的翻译应该得到称赞。

  全书整体风格理性简约,文字的描述很中肯,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比起一般的知识堆砌,增加了作者的经验之谈。比如,谈到精品产区,每个产区的历史、或者名品信息,网络都很容易搜集的到,可是实际操作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就可以稍微留心一下,作者不经意透漏的行家经验了。

  整体理性、客观,但是在某些细节方面,作者也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猫屎咖啡的动物保护问题,比如不时谈到的生态环保问题。其实,读到这些细节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咖啡以外的感慨。

  现在,有机、环保,也更经常的出现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当普通人想到这些的时候,更多是受周边氛围所迫,比如食品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其实要陌生得多,以咖啡豆包装袋来说,成本、实用性无疑会是考察重点,有几人会自动自发关注袋子的环保性呢。作者提到了,以一种自然而然状态,这是国情和文化差异使然吧。

  作者是实务工作者,很多环节的描述也因而更加客观理性。了解咖啡知识是一方面,人的选择却要复杂的多,什么是各个环节的人们选择的基准,不是一句对错好坏就能解释的清楚。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知识点的讲解简单细致,作为咖啡学习的辅助读物再好不过。有点像买了本别人家的学习笔记的赶脚,如果你也有记笔记的习惯的话O(∩_∩)O。

  咖啡知识,有一些是经久不变的,有一些是不断更新的,就现有书籍来看,本书是目前最接近当下咖啡行业的普及读本。

  WBC冠军咖啡师,拥有自己的烘焙工坊,不定期更新的网页日志,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文字完整的表达自己,这样的实务派作者和他的作品,自然不会令人失望。

  想想作者大人的咖啡人生……

  借俺洪荒之力,先来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去到伦敦的Square Mile 喝杯霍大人亲手冲泡的耶佳可好?!

  咖啡书籍推荐:世界咖啡地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