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10篇

2018-04-30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10篇

  《这样和世界相处》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一):和世界相处模式背后的成因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书拿到手了会拖几天再看,看完了又拖几天再写感受,所以我看完《这样和世界相处》其实已经有一周了。之前看特立独行的猫的文章时候,其中有一段描述,说的是她在地铁看一本书的时候,着了迷,到站后下了地铁就直接坐在休息椅上看。好书就是有这个魔力,让人开始看了就欲罢不能。而《这样和世界相处》我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我白天要上班,所以只有在地铁上和晚上回家后看,这本书于我而言就是让我欲罢不能,所以我即使不眠不休也要第一时间看完。当然,不眠不休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确实因为我想读这本书,挤出了很多时间。

  书中所讲的例子和描述的事情,都在慢慢渗透着你和世界怎样相处,然而,不论怎样相处,每个人所展现的相处模式都是与自身的心理息息相关。这些心理的形成有很多方面原因小时候发生的某一件时,父母教育成长过程中所初的环境,或者长大后发生的事,等等。。。

  就比如说小时候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是极度溺爱小孩的话,那么他长大后所展现出来的相处模式便是自私自利,不会考虑他人。还比如说,一个女人男人伤害了,那么她对男人的看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男人每一个好东西”。当然,这些情况只是一部分,并不涵盖所有类似经历的人。

  还有一些作案的罪犯,他们一部分人的作案动机和作案心理就是收到过去经历的事情的影响。例如,一个小孩到别人家做客,在没经过主人允许的情况下,拿了人家的东西,家长得知后并没有告诉他那是不对的,更有甚者可能会说很棒,很聪明,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偷盗的罪犯。

  所以说,每个人所呈现的与世界相处的状态,是收到过往经历和教育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而或许不同的人经历的同一件事,在这件事之后,这些人所受到的或好或坏的影响,都是根据自己心理的调和力和判断力了。

  再者说,我们遇到的一些人,他们可能自卑、可能害羞、可能不敢与人接触、可能孤单、可能焦虑、可能融不进新的环境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可以寻根究底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这本《这样与世界相处》,将带领读者探寻与世界相处模式的表象背后的成因。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二):如何调整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收集了阿德勒一生重要思想,包括怎么样对待自卑,家庭一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怎么培养社会兴趣,怎么样融入社会。

  第一部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一举一动,都是对别人的表演,这个表演中包括了自己的生存模式。早期的生活风格,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形成了。作者为我们总结了四种常见的生活风格

  第一种.支配统治

  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会通过控制别人获得满足。这种支配统治型的人格和我们所说的领袖型的人格还不一样,领袖型的人格是通过正当方式鼓励合作,让别人主动愿意跟随你,支持你,这种是强迫你、威胁你,用你不喜欢的方式来让你服从。

  案例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想要买路边的零食,但是他妈妈怕不卫生不给他买,于是他就在大马路上打滚撒泼,你可别小瞧了这种行为,虽然他没有用强权打击,但是他这种手段就是在试图控制这位妈妈,如果这时候这位妈妈妥协了,或是习惯性的妥协,那就会给孩子一种想要不断控制别人的冲动,这会形成他以后和别人相处的行为风格。

  第二种.索取型

  这种人做什么事情都很被动,希望有人给我啥都安排好。这种人在包办的家庭中比较容易出现,等走出家庭之后还是会继续用这种方式向别人索取。

  案例:

  大家一起吃火锅的时候,就有人干坐着,也不帮忙,就一直问熟没熟,只顾自己吃。这种喜欢坐等吃胜利果实的人,很明显也不会很受大家的欢迎

  第三种是回避型

  没有信心,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遇到点什么问题就习惯性选择逃避还死要面子

  案例:

  我觉得这个项目困难了,自己估计完不成,完不成了就会觉得好丢脸啊,那怎么办,干脆扼杀在摇篮里,我不去做不就得了;想拿某个资格证,但是这个证的过关率好低,要是没考过怎么办,付出努力还没考过那就说明我是个笨蛋了,还是不报名了吧,这样别人问我为啥没有证,我就可以说是没报名,总比报了名没考过听起来要好听一些,因为报名是选择问题,但是考没考过就是能力问题了。

  第四种是社会利益

  这种风格的人能够与别人合作,有着亲社会行为。通常小时候家庭成员相互理解尊重,有着和谐家庭氛围的人会有这样的生活风格。这样风格的人主要表现就是喜欢跟别人打交道、热心、会为他人考虑,照顾别人的感受。

  第二部分:自卑感追求优越

  自卑和追求优越是成对出现的。

  自卑是有两种程度的,一种叫自卑感,一种严重的叫自卑情结。自卑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复杂情感,可能在遇到某些我们不擅长、不熟悉的事情时,这种感觉会比较明显,而在我们做自己拿手的事情时候,这种感觉就不存在。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情感,就像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往后缩,都觉的自己不行,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是真正的有自卑情结的,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案例:

  对着自己喜欢的人,紧张到说不出来话,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但是我和其他的朋友都能正常的聊天,那就不能说明我们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

  在我们受到挫折产生了自卑的情绪之后,可以通过转化为动力实现补偿。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心里平衡被打破,产生自卑感,通过补偿建立优越感来抵消自卑感,强化优越感。

  这里的补偿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强化弱势项目。

  案例:

  残奥会上带着假肢跑步的运动员,以前口吃的演说家。

  还有一种就是从另外的方向补偿。

  案例:

  比如我不擅长和人交流,就可以去做一些科研创作工作,这些工作和人打交道的少。

  如果是个特别善于表达的人,就去做销售教师这样对人多一些的工作。再比如有些人有身体残疾,就从事脑力活动,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霍金,没有手脚的演说家尼克胡哲,都是那些有着先天不足的人,但是通过其他的长处来补偿自己。

  补偿心理有两种错误路径:一种就是自暴自弃的退缩反应,一种就是过激反应的过度补偿。过度补偿是过分放大某一方面的成功或者长处,其实是掩盖了真实的自卑心理,并不是正视了自己的问题去改正。退缩反应就是在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后,不去进行补偿。就是认为自己笨,就是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

  案例: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就是因为在女朋友面前觉得自卑,产生了追求卓越的动力,在成功后,通过“炫耀性浪费”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当心目中的女神再次出现的时候,他还是觉的自己很卑微,面对喜欢的人还是不能用平等态度对待。

  自卑感其实是和我们童年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父母包容、爱护小孩,小孩就不容易感受到不平衡,如果他们忽视、冷漠,那么孩子就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特别溺爱孩子,那孩子一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或者是过度补偿。

  案例:

  一个小孩子,她的妈妈经常说隔壁的小明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人家,这时候小孩就会产生自卑感了,觉得我是个笨蛋,妈妈不爱我。如果妈妈说的是,隔壁小明虽然学习好,但是你也很努力,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时候这个小孩就会产生优越感,妈妈是爱我的,只要努力,就可以超越别人。

  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也天生就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但是追求优越也有两种,一种是与社会共生的优越,一种是追求个人的优越。

  阿德勒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与社会共生的卓越才是真正的卓越。这种优越感是对比自己,发现自己有进步,发现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能获得别人的肯定。追求个人的卓越,这种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通过打压别人来获得快感,或者是通过炫耀来获得关注,忽视了别人的需要,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第三部分:社会兴趣

  合作、互相帮助、人际关系热情等等正向的内容都是社会兴趣。就是一个人自己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愿意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而不是活在自己那个狭窄的世界里。

  社会兴趣最初的来源就是母亲,因为婴儿初期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如果母亲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适度关爱他们,那么将来就会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如果母亲特别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帮他做了,不让他受一点苦,那将来孩子的受挫能力和独立能力肯定要受影响。放任,也容易让孩子对外界的事情提不起兴趣。

  社会兴趣和人生中的三件大事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三件事情分别是工作、生活、爱情

  还有几个妨碍社会兴趣的原因,分别是生理缺陷和忽视。有生理缺陷的人,外界总是不可避免的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忽视也一样,有的人因为忽视而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变得自卑,或者就用一些反常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案例:

  小孩会习惯性生病,因为一生病大家都会围着他转。所以经常被忽视的人就是存在感太弱的人,在不断追求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时,他的行动一定会变的很畸形,犯错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说存在感太弱的人是危险的。

  阿德勒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兴趣。比如说长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要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就会在无意中锻炼领导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能力,中间出生的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他们就更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最小的孩子因为备受呵护家人也都喜欢逗他玩,所以更容易有单纯外向幽默性格

  总结一下,这本书里作者主要给我们讲了如何调整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大致有四种常见的生活风格。自卑并不可怕,反而可以督促我们进步,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追求优越就可以。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工作、生活和爱情中保持着对社会、对他人、对工作的兴趣,这样一来,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充满乐趣的,我们也就能和世界更好的相处。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三):人生的生活自修课——《这样和世界相处》有感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河合隼熊写的《心理治疗之路》艺术主要讲了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具体过程以及如何成为心理治疗师,虽然这本书讲的很傲,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如何自我修养还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在看到本书《这样和世界相处》之前我还看了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勒特的另外一本著作《自卑与超越》,在这本书中主要是选取的人的自卑心理这一部分,从这一部分出发详细的解读了自卑感的产生根源以及如何实现自我的‘超越’,和本书《这样和世界相处》相比起来的话更加偏专业一些。结合这三本书的比较,我认为本书更适合一般人群阅读

  《这样和世界相处》一共分为十五个章节,虽然作者尽量将语言说的通俗,但是作为没有相关基础的读者来说想要看透这本书还是需要一些力气的。而且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例如在第一章“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中作者开篇给人的行为的定义是:‘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可能这里你还没有什么感觉,接下来作者写到:‘我们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是我们主观错觉,本来就不是实际真相。而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也只是外在世界投映在我们心里的主观映像而已。’这个观点估计对于我们国内基本从小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我们认知的世界是真实存在对世界,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里 又说只是主观感受,到底谁对谁错呢?这是我当时看到这里产生的疑问,不过随着继续阅读下去,才明白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足额着的说法更接地气而已。

  还有就是作者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还适时的选取了部分案例来系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剖析,。还是以刚才提到的第一章为例,作者举了一个很常见的不愿同女孩子相处,除了能和自己的母亲亲近之外的一个律师的案例,作者不是单纯的就下结论说这位律师性格内向什么的,而是从其成长环境开始分析,最后得出其患有‘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案例中虽然用到的是心理学家专业的分析方法,但是我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深奥。本书的其余章节基本都是按照这样的语言来进行展开的,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相信每位读者都会有所收获的。不过我建议在看到第六章和第七章的时候,有条件的话可以结合《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一起阅读,这样能够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关于心理学的著作市面上相当多,我觉得我们普通人只需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不用学的相当专业,毕竟我们不是以心理学来当职业的,所以这本《这样和世界相处》对于大众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四):可控的人生

  中国是个关系社会,这点大概谁都不能否认。如何经营关系,掌控自己的人生呢?这就要建立好一个关系网,什么是关系网?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圈子。只有控制好自己的关系网,经营好自己的圈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中过好自己理想的生活!

  我们无法左右天气,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境、好的处世方式,就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底色和品质,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因此,人生的一切作为,要从学会控制自己的人生开始。

  三毛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坦率地说,年轻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人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阅历少,经验缺,心智也没有成熟到那一步。中年以后,这个过程变得简单,只看你愿不愿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控制自己的人生,经营好自己的圈子。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通过十五堂生活自修课,从人生的困境、人生意义、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等角度,引用了诸多通俗易懂的案例和口语白话文,就人生从小到大所有可遇的心理行为,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开篇就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经历,马上产生共鸣,使我对于生涩难懂的心理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它会帮助更多人解决修正生活模式,更快的找到生活的理想状态,让更多人把控自己人生。真是非常值得一看!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五):我们的生活风格,决定了自己的人生整体性【蜡翼·札记】

  0p

  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人生的整体性

  0p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孤单、焦虑、极度缺乏安全感……),是可以被解决和超越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懂得建立“社会兴趣”,为自己塑造健康的生活风格和对困境的认知,让自己适应社会,进而借助社会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和超越困境。

  2p

  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因为我们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是我们主观的错觉,本来就不是实际的真相。而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也只是外在世界投映在我们内心里的主观映像而已。

  3p

  困境,可测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指数。真正的人生意义这张底片,是在个人犯错或遇到障碍时,才会显影出来的。

  5p

  一方面,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以及对其他人感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对社会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6p

  关于“人”自己与外界世界的关系,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看他在两者间发现的意义,以及他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8p

  把“自己的妄想”合理化的强烈欲望,经常是每个人在建构自己的生活风格或人生意义时,导致自己误入歧途的一个基本要素。

  9p

  事实上,“人生计划”与“意义”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可以互补的。

  10p

  真正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解释。在解释这些实际事件时,我们所表现的信心和勇气的多寡,如果只凭借着经验来获得,那是永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看自己的解释是否有矛盾,要看这个解释得到的结论,是否对我们自己有建设性。

  18p

  长久以来,在解读人类生活风格方面,诗人是做得最成功的。诗人对人性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能够把个人的生活、行动、死亡在与时代的紧密关系中,用高超的手法整体性地表现出来,令人赞叹。

  21p

  一方面,没有人可以保证,从内省得到的东西具有客观的意义;另一方面,遗传学只能证明某人拥有的生物能力,而不是具有使用这个基因的能力。

  26p

  很明显,人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会兴趣介入,和整个人生的紧密结合,以及与他人合作、交际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会出现各种强烈的自卑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逃脱躲避或迟疑不决。

  27p

  有些人一生不断地寻求超越,要高人一等,这便是想用“优越情结”来消除“自卑情结”,因此,他们不顾人类该有的社会兴趣,总是渴望有个人表现的机会,来遮掩不为人知的“自卑情结”。

  31p

  所有的人生问题,都可以归类为三种:(在特定区域内)生活、工作、爱情。所以,健康之人都有三大特质:能够与人维持长久友谊、能对工作持续专注、能对伴侣比对自己更有兴趣。

  32p

  身心的成长来自于迎接挑战;所有的经验、传统、戒律,都是在人克服困难的奋斗中所得到的智慧。

  43p

  学校是孩子学习社会化的第一步,考察儿童的合作能力。

  53p

  有过相当经验的人,在平静和同情的反省过后,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生问题经常在考验我们的社会兴趣程度,可能接受我们,或是拒绝我们。

  59p

  朝向目标的奋斗,永远都到不了一个和平的终点,因为很明显,外在世界环境的改变,永远没有终止的时候。而在奋斗中,一定也发展出我们所谓的灵魂、精神、心理、理性的能力,以及所有其他的“心理力量”。

  61p

  生命的基本法则就是克服好玩征服——人们追求奋斗、自保、完美、身心平衡和身心成长,都说明了这一点。

  84p

  在时间的连绵中,克服的冲动会指导每一个运动;而这向上奋斗的运动,是由社会兴趣得到它的音调与色彩。

  98p

  社会兴趣不够与自卑感增加,二者互为因果。

  109p

  奋斗的三种形态:①知识领域支配表现形式;②有着丰富的情感生活与本能生活;③顺着行动的惯性路径发展。

  111p

  从永恒不变的理想社会兴趣立场来看,任何的背离都像是一次狡猾的尝试,目的是要追求个人优越。

  117p

  我们全都像寄生虫一样,靠着艺术家、天才、思想家、研究者、发明家的永恒成就过活。他们是人类的真正领袖,是世界历史的实际推动者,而我们则是配销者,用权力、财产和知识上的傲慢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分界线。

  140p

  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只需要持续几年,就可以让他的社会兴趣消失殆尽,从此无法与任何人合作或共事。

  148p

  神经官能症(Neurosis)是什么?要是年复一年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会越来越清楚而直接;如果去寻找文献,会发现众说风云,结果一片混乱。

  156p

  在好与不好两级之间,可以有成千个不同的变种。但对于神经官能者来说,他宁愿受苦,也不愿个人的价值感遭到破坏。

  159p

  简单来说,利用震撼的经验来保护受到威胁的光环,那就是神经官能症,这是不自觉地利用幻觉所引起的症状。更简单一点,神经官能者的口头禅,便是“…是的,但是…”。在“是的”里面,社会兴趣得到承认;在“但是”里面,则是退却及保障退却的方法。

  161p

  只要稍有机会,病人就会变得傲慢,以及当他认为的危险因素出现时,他如何立刻退却。病人唯一的兴趣是让自己看起来在最佳的状态,他的这一专注比他追求成功的努力还要强。

  166p

  要治疗神经官能症,只有靠知识的力量,靠病人对错误的生活风格的慢慢修正,以及靠社会兴趣的发展,才有治疗效果。

  172p

  在这个世界上,要是太过坚持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就必然会为我们带来许多错误的想法及观念。

  188p

  社会兴趣的数量决定了问题的结果。

  190p

  不论我们对自我(ego)的统一性方面了解得多么少,我们永远都不能没有它。自我,像知觉一样,都会调理印象,即把印象置入已经完成的生活风格,再按照生活风格来好好使用它。

  191p

  记忆的任务是吞食与消化印象。而消化是生活风格的正常功能,任何不合它口味的都被抛弃、忘掉,或是留下来做一个警告的范例。

  192p

  个人的统觉能力,会把观察到的和个人性格相一致的事实交给记忆。他在自己习性的引导之下,接受以这样方式形成的印象,同时搭配上感情与心境,而感情与心境又听从个人的运动法则。而从这个消化过程留下来的部分,就是我们想要称的“记忆”,不论是言语或感情所表达出来的,或者对外在世界的态度所表达出来的,这也该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记忆功能。

  193p

  因此,独立于个人习性之外的,理想的、客观的印象是不存在的。因而,我们必须期待找到烙印生活风格的记忆形式。

  199p

  对一个单纯的旁观者,人生是不会有多少展望的。

  209p

  被溺爱者不会放弃任何希望或享乐,而且更会抓住琐碎的偏执。

  225p

  每一个心理的表现运动,都可以形容为希望的实现,都是自下而上,由负面境况向正面境况的运动,幻想和梦境也不例外,其脱离现实的难易度,与对社会兴趣的多少呈反比。

  226p

  幻想是人的生活风格的一部分,接受个人运动法则的管辖,在精神存在的所有其他部分都留有它的印记。

  227p

  幻想的任务,在某些情况下,是要用心理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在另外一些时候,它躲藏在感觉与情感的领域里,或者藏在个人对人生的态度里。

  231p

  想象活动的价值,要看散布在其中的社会兴趣的数量,如果幻想能正确地搭配上社会兴趣,我们可以期待真正的伟大成就,否则,幻想就只是魔术而已。

  232p

  在睡觉时,人还是关心所有的问题,睡觉并不会使得人不去寻求问题的解决。睡觉时的身体姿势是人的精神状态的一副很好的写照,就如同白天的情形一样。

  233p

  心理生活的统一性,甚至在睡觉时也会持续,因此必须把梦游、偶尔有的梦中自杀、磨牙、说话、肌肉紧张,以及抽搐性的双手紧握等现象看作整体的一部分。

  233p

  梦是否给予生活风格更有力的表现呢?这就要看想象的斟酌了,而想象是拴在生活风格上的。

  237p

  梦是生活风格的有目的的创造物,设法和社会兴趣保持距离,而且代表那一距离。但当社会兴趣增大,或当情况更具威胁性时,有时会出现相反的情形,社会兴趣会制服偏离的企图。

  238p

  心理生活不能简化为规则和秩序,更不能与社会常识和生活逻辑重合。

  240p

  人如果放纵自己的幻想,就会只剩下感觉、情感与心态——这些总是会留下的。

  242p

  梦的不可了解性,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许多在清醒生活中的人,当他希望用一些牵强的理由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不可了解性。

  255p

  社会兴趣的最重要意义是:为一个必须看作是永远适用的生活区形式奋斗。

  257p

  伦理、宗教、政治、法律都是社会兴趣的尝试,努力把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每个人获得完全表现的机会。

  261p

  真正的社会成员必须为社会谋福利,让自己更佳社会化,不要期待别人可以代替你来完成这个任务。

  262p

  孤立的人,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里是无法生存的。人的一切问题要求、合作的能力以及为它做的准备工作,都是社会兴趣可见的标志。勇气与快乐也包括在这一能力里,不会在别的地方找到。

  263p

  对那些依靠语言的人来说,字句里闪烁着矛盾,结果永远也没办法清楚看到心理生活的统一性。

  280p

  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但有真正的圆满。我们一直追寻的心灵良药,不是孤傲,而是给世界一个拥抱。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六):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前几日,我的一个朋友过世了。

  他的生活轨迹,如同大多数漂在北京的年轻人一样,硕士毕业留京,工作卖力,为人诚恳,打拼十年,有一套要月供的房,上有老父老母,下有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

  那一天下班,如常一样下班,挤地铁,转地铁,然后倒在了地铁站,猝死了。6站之外,刚挂掉他电话的爱人,炒了两道菜,正在做最后一道汤,却再也没等到他踏进家门。

  这件事给了我们这些朋友们巨大的震动,一方面是和他相识已久的难过。另一方面,我想我们忍不住会想——我们都是这样忙忙碌碌的生活,都喜欢熬夜加班,都或多或少曾经在拥挤的北京地铁里感到过胸闷气喘不舒服……倒在那里的有可能是我们任何人。

  人到中年,是人生最感疲惫的时段:上有老,需要照顾;下有小,需要操心。老人的医疗小孩的教育工作的重压生存的艰难,渐渐的自我被挤占的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在生活的严酷考验前,才发现原来中年人并不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世故、狡诈和空虚,其实她们也害怕、犹豫不决、挣扎。 他们也困惑,只是这种困惑不再来自于外部世界,更多是来自于内心。

  人从落地之初,就会无意识的追问一个问题——"我"是谁?这涉及两个层面的定义,一个是外界对一个人的定义,例如:这个人很穷、这个人很屌丝、这个人很胆小、这个人是个小学老师、这个人是个厨子等。这部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固化和加强,人过中年之后就很难再发生改变;另一个层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义,比如说自卑还是自负、自我评价不高或自我评价过高、内向还是外向、怯懦还是勇敢,这部分却未必与时间的增长成正比,有的人一辈子在心理上都是无法长大的小孩,有的人人到中年突然顿悟,超越自我达成内心的突破和成长。

  很多人,活了半辈子,忽然遇到了一个终极问题:该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独特性,实在无法用一个简短的公式,或用几句话来表达。""事实上,要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如何,可以从'当他面临无法逃避的困境时,会如何反应'来观察。"

  《这样和世界相处》这本书分为十五章,来阐述了一个成年人应做的生活自修课。作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其老师弗洛伊德更多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不同,阿尔弗雷德更看重人的社会属性, 认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他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他对世人展现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力和独特风格的表演。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始终来自自身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这印证了这些年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和思考。 人,努力在自我定义,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被定义的。两者作用力之和,形成了一个人的主体性格,所以,本质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我们承认环境的复杂性,就要承认人的复杂性。非黑即白是错误的,单一向的定义一个人也肯定是不准确的。

  书的原名是《Social Interest: A Challenge to Mankind》,社会兴趣或者说社会需要,正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有无社会兴趣是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主要要标准。"我也深深领悟到另外一个重要观念: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旦孩子们要塑造自己的生活模式,就一定要朝向正确的方向,并且一定要用对方法,这样他们才能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并且不会因为受到一点挫折,就让那座象征自己生活模式的城堡,在一瞬间崩塌。"

  更让我觉得感慨的是,阿尔弗雷德不止在一处强调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母亲是人类在社会兴趣发展时的第一个伙伴,这些基础社会兴趣,以及日后要他在人生舞台上扮演整体的一部分,还是有要他和他世界里的其他人建立正确的关系,这些最早的经验,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试想在阿尔弗雷德在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在迷信三寸金莲和三妻四妾……

  他对宗教也提出了一种有意思的观点:“到目前为止,在提升人类方面的最好构想是上帝的观念。这一观念里真的包括一个目标,就是迈向完美,这个具体目标,和人的那种模糊的求完美的渴望是最相契合的。在我看来,每个人对上帝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对上帝的构想从一开始就和完美的原则相去甚远。不过对它最单纯的形式,我们可以说:在那里,完美目标的陈述是成功的。在设定宗教目标上非常有效的原始能力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兴趣。”

  对于人生的意义,阿尔弗雷德是这样描述的:“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让孩子融入这个社会,还有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说明:一、社会兴趣的发展到今天为止,仍旧是比较低水平的。二、真正的社会成员必须为社会谋福利,让自己更加社会化。三、不要去期待别人可以代替你来完成这个任务。”对于这种“人生意义”的观点,我得说我特别赞成第一点和第三点。

  阿尔弗雷德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有些关于“自卑感”和“骄纵儿童”的观点我并不认可,是带有他所属那个年代的印记的。但是人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是不会随着百年这种时间刻度就有很大变化的,变化的可能是思潮,可能是对世界的一些外在认知,但是对内省的心理方法论并无太大变化。阿尔弗雷德的一些观点,还是很有借鉴意义,至少在了解“我是谁”和“该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这两个问题上,是很有助益的。阿尔弗雷德提供的是一种更积极更入世的态度,他推崇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奋斗和超越的过程。这对于疲惫的中年人,算是一剂良药。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七):怎么和自己和世界相处

  这本书的书皮首先看到的是一只刺猬,刺猬满身的刺,好像它可能没有朋友似的,其实不然,只要自己有这份心,任何事情都不是难事,特别喜欢这句“送给对自己仍怀有期待的你”。在生活过程中我们总会遭遇这样或哪样的问题,可是每件事的处理,都会如大家所愿吗?我看未必吧!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仔细的去阅读,去品位。

  当时买这本书也是因为自己当时正有心理上的困惑,这本书是和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大师阿尔弗雷德所写,可能我们感到困惑的事情在这本书里都能得到解答,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能解释的事情在这本书中也可以给您一个合理的回答。而且这本书也适合已经为人父母的人群,里面有好多关于对孩子的教育,很适合现在的父母。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对孩子溺爱的比较严重,其实他们都是不好的习惯,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不利。希望父母们都能有所领悟。

  这本书值得多读几遍,才能真正把里边的东西都学会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八):经典又通俗的心理学好书

  这本书写的非常的棒!特别适合对自己仍怀有期待的人拜读。

  行走在任性丛林中,是不是就会迷茫、纠结、受伤,从这本书里你会找到根结所在。

  成人的有些所作所为,作者带领我们追溯到童年时代。作者提到的非常贴近生活,就如作者所说:生活、工作、爱情不给我们任何逃避的机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对。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因身体缺陷而引起的心里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阐述作者所经历的病例,针对性的分析,使读者看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对其一生的影响将是非常重要的。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将是父母的责任。

  本书一共十五章: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你的“生活风格”,决定你的困境;人生的任务;身体与灵魂;体型、运动、个性;自卑情结;优越情节;失败的形态;娇生惯养着的非真实世界;神经管能症的性质;性变态;童年的早期回忆;妨碍社会兴趣发展的境况;白日梦、夜梦;人生的意义;多方面了解世界,让读者深思。

  本书不仅对作为父母的有指导意义,让他们在教育子女是能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而且还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具有指导意义,小到身心大到人生任务及意义,从深层次探讨这些东西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继自卑与超越之外的有一本经典好书,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如一为长者指引着人生的方向,好书!好书!

  建议大家亲自百拜读,一定会让您受益匪浅。

  非常棒!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九):幸福感和价值心理学

  社会变化太快。这是个人人蒙圈的年代。在时光快速流走的感觉中,我们总是在或抱怨,或郁闷,或忧伤,或无助。我有时候扪心自问,我幸福吗?

  大抵是不幸福的。而且很多人都很难是幸福的,这样的欲望年代,被满足了才会有满满的幸福感,谁又相信自己能时时刻刻得到满足,谁又能保证好运总是及时亲睐自己呢?

  上大学的时候,期待快点毕业走上社会享受更多更复杂的社会体验,而不用关在校门里郁郁不乐。觉得上学的时候特别不自由,需要按时上课,需要早起啊考试啊面对不喜欢的人啊如此等等。完全没有太多自由了。

  ---可笑吧?

  毕业了,不仅要辛苦找工作,不仅要按时按点上班下班,还要经常加班和跟领导点头哈腰,还要违背自己意愿对许多东西表示认同和接受。这时候才发现自由就像猪在天上飞,根本是不可能的,当人格在尘土里被碾压的时候,大学时光里那相同的自由平等变成奢望了。这也说明了许多人回炉考研考博逃避工作的一种心态吧。

  《这样和世界相处》研究我们在这个时代,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怎样找到,与世界最棒的合作方式?怎样修练自己,跟这个幸福最好的相处?

  这不是鸡汤文和励志语录可以解救得了的。

  这是很复杂的一个对自己认知的过程。

  作者提出了一个“对世界的解释”的论题。在你的眼里,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你会怎样解释、描述你生存的这个世界?这反应了你和这个世界的一种微妙的关系,又及你的生存状态及其它的种种,这是很全面的,又很现实的一种体现,你会发现重要的根本性的因素,与你的身心灵相关。

  “对世界的解释,在个人世界观里是最基本的要素,不同的解释,决定了他的思想、感觉、意志及行动。”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他的思想和意识是有很大差别的。

  同一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个自己,对这个解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天啦,要开脑洞了。

  说到底,人类还是在不停的进化中。我们都有进化的冲动,和进化的目标。并且有时候强烈,有时候薄弱一些。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不快乐,或者不幸福呢?

  那就是不太认可或接受自己真实的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认清自己很重要,面对自己就更重要了。

  有时候想要暂时的幸福感,就是实现自身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个体都有一种“价值心理学”,觉得自己达到了、发挥出了或者超越了自己本该有的社会价值,一般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样和世界相处》这本书中,作者试图解释许多难懂的社会名词和社会状态。比如人生的意义,比如优越情节和失败的形态。哲学的理论有时候比较冷漠和教条,作为这样活生生的人,对于客观的人生意义和失败形态的解释,是无法轻易的得到认同和满足的。特别是作者还试图解释“性变态”,这一章节的内容相当宽乏和空洞了些。我最喜欢的是第十二章关于童年早期回忆部分的阐述,觉得比较有心理共鸣了。

  《这样和世界相处》读后感(十):文摘

  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把“自己的妄想”合理化的强烈欲望,经常是每个人在建构自己的生活风格或人生意义时,导致自己误入歧途的一个基本要素。

  如果家中的某个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被家人忽略,不被重视,他心里可能觉得自己受到威胁,因而会被这种威胁感套牢,心中也会确信:“我就是得躲在别人背后。”或者,也可能产生反作用,深信自己有能力,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超越所有其他人,从此不肯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人们之所以会有自卑感,是因为要克服困境、向上奋斗,以及社会兴趣,这只有在出现考验社会兴趣数量的情形时,抗议感觉才会表现成为强烈的症状。

  自卑的感觉统治着人的精神生活,在人的不完全、未实现的感觉里,以及人类的不断奋斗里,都可以清楚看到它的存在。

  人的自卑感,通常是在向前奋斗的过程中耗损掉的。

  人不敢面对问题,不是因为罪恶感,而是因为他们的人格有问题,他觉得可以利用罪恶感作为借口,不去求进步。

  有没有自卑情结,总是要在下列事实中去找:过去的生活、至今为止的行为、孩童时期被溺爱、低劣器官的存在以及在孩童时期被忽视、没有得到爱的感觉。

  了解人,唯有研究他在解决人生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及行为。

  人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化,才能去解决各种层面的问题。

  对于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说,他宁愿受苦,也不愿个人的价值感遭到破坏。

  只要稍有机会,病人就会变得傲慢,以及当他认为的危险因素出现时,他如何立刻退却。

  他没有为妻子与孩子着想,他唯一的兴趣是在让自己看起来在最佳的状态,他的这一专注比他追求成功的努力还要强。

  他想在婚姻生活里,复制他和家人的关系,复制那种控制他人的关系,然而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天真的想法一定不会成功的。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应该从他有关童年的最早记忆中去找,它们常深藏在其中。

  在这个世界上,要是太过坚持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就必然会为我们带来许多错误的想法及观念。

  当人在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时候,就很难抛弃原有的观点。

  不过没有人可以在自卑感里感到安心,进化规定每一个活着的存在往一个完美的目标奋斗,这一奋斗是没有休息的,或者是往社会兴趣的方向前进,或者是往相反的各种不同方向前进。

  刻意装成很有权威的样子,是失败的前奏。

  任何自卑感在认识人的前面会变得更加沉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