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乡愁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愁的读后感10篇

  《乡愁》是一本由李玉祥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脊线装套盒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读后感(一):对许多人而言,乡愁是种不治之症

  乡愁这种病,治得了吗?

  人,有时会忽然念起某个人或某件事来,又或是某个场景、某个故事等等,然后就顺着浮现于脑海的这一丝的线索,将全部身心都投浸到回忆之中。

  这样的回忆,多半是美好往事,不由自主地就被触动情绪也像湖水一般,浮泛起涟漪来。也有不快的回忆,每当念起那些不快的往事,令人意外的是,内心竟也能像阅读书中的情节一样平静如常。有时甚而会毫无觉察地浮出几缕浅笑,有如时间平复过往的印痕。

  大抵就是这样的缘故,我忽然又想再读一读李玉祥的摄影合集《乡愁》。《乡愁》是一本记录中国村落文明的摄影图集,我早在一年前就读过一回。与其说是阅读,不如换一个稍稍轻松的词来形容:翻阅。因为书中的主要“内容”便是拍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古村落人文风情照片。虽然,翻阅起来不费什么功夫,而内心却仿佛灌满了铅,十分沉重

  《乡愁》汇集了李玉祥十余年来拍摄的中国古村落的照片,其中囊括着各种特色独具的民俗文化桥梁建筑山川河流等,很好地展示了我国农耕文明的图景。这些鲜活农村景象,翻阅起来引人入胜。然而,作者为我们展示的美丽景象,背后隐含着令人无奈痛心感情简单说,正是这本图集的标题——乡愁。

浙江·绍兴·乌篷船浙江·泰顺·悬鱼浙江·温州·泰顺·火笼安徽·黟县·宏村

  谈到乡愁,每个人可能都有满腹的心绪,它们在心中长久发酵,却从没有可以宣泄的出口,这便是乡愁的难以言说与广大无尽,它统御着如今大多数人的精神,令他们的心缺了一块,永难愈合。

  而李玉祥所表达的乡愁,则要更高一层。小则可为个人的羁旅乡愁,大则为一个时代的隐忧、整个社会失落与无奈。这种乡愁,既夹杂着对已在某种程度上被破坏的农耕文明的怀念,也包藏着对古老文明正在一点一点消逝的无力和伤感

  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巨大冲击,以及城市进程迅速推进,导致了中国乡村极端凋敝的现状。在乡村文明不断被挤压、摧毁的过程中,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农村文明迅速衰落,我们美丽的家园正在被新型文明重新塑造。而我们熟悉的一切也正在逐渐消逝。完全可以说,对所有人而言,我们曾经赖以生存深深眷恋的那个熟悉的家园,终将远离我们,成为仅仅载之史籍的历史文化。这是何等的无奈和伤感呢?

  就我所见,我的家乡也已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一些儿时的景象。现在的孩子,不再拥有似我们童年时的欢乐。现在的成年人,也不似十几年前时的诚恳敦厚。生活的景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也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奔袭。兴许无所适从,但无论如何,一切都正在变得陌生

  也许,每个人都会怀旧吧。

  相关阅读:

  乡愁|逐渐消逝的乡土文明

  乡愁|我们一面痴痴地遥望故园,一面孤独地前行

  《乡愁》读后感(二):我们的故园,乡愁遍及

  拿到书的时候为装帧惊艳。想起在青岛的学苑书店买下汪曾祺先生的《老人情》《老味道》,也更多是因为装帧。

  房子的变化是生活方式变化的投射。李玉祥先生用镜头记录下了许多大大小小村落的前世今生,陈志华先生的文字谨慎讲究,正衬了照片中缓缓慢慢的生活。

  从未离开故土的我,大概很难说得清『乡愁』。也曾生活在别处,又常常是还没度过跨文化中的新鲜感继而进入倦怠冲突期就草草离境。

  于我而言,影像存在是为了定格意义非常的瞬间;而某些画面,因为没有被影像记录反而更加深刻

  一直爱极了江南。在我有限体验中,最靠近『乡愁』的一次该是在苏杭的那个冬天。

  略嫌矫情地说,在狮子林的某个窗阁旁,时光曾为我定格了一下子。指尖轻轻划过窗棂,数百年间和我同样姿态身影就此隔空相遇。提线的木偶,追戏的人。吟诗作画的女子,几度兴衰的园子含蓄、扬抑、曲折,虚实相隔。

  在留园,茶花树树,评弹流转。

  在青芝坞,凌晨三四点醒来,窗外落了大雪,就出神地看了好久。

  花木自有其恬淡静美琐碎的日常赋予它温度。说来灶台一定算得上我最爱的物件之一。有天夜里在永兴坊阑珊的灯火中,我以为可以一起在厨房聊天,一起吃饭,一起饮酒,一起散步,一起吹吹晚风的夏日恋情已经很好。

  书中的几对老人给我印象极深。在三年的感情都被认为是不朽的今天,在平淡中彼此陪伴照顾直到暮年委实是温暖场面

  在温州泰顺,捧着火笼的老人,着中式长衫,身姿笔挺。

  文兴桥边的摩登女郎和闭塞保守的乡村形成微妙的冲撞。

  生命中善良的时光像水一样明亮,却被贪图吞噬;每一张拍下的照片都链接记忆中的场景,密码只有拍照的人知道。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学会计较和狡黠?如果我们都懂得万事皆有期限,会不会得到的时候就格外珍惜

  屋檐、门廊,流水、牌坊,悬鱼、花窗;匠人和他的手艺,老房子和它的投影。即便窗纸破了,窗棂断了,年画歪了,但不完美细节也许更具生命力

  如今,我的乡愁也无非是得知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老街将被整体规划景区,老房子势必不保。我们曾聚在一起,守着同一种生活,而往后家乡还在,故土难寻,告别只是迟早。和友人聊起,觉得四海漂流未尝不是好事,专治我这样太重感情的偏执狂。

  我也想仗剑远游啊。

  另:

  228-P229,构图和景深都好,但是在人物面部做跨页还是欠妥吧。

  《乡愁》读后感(三):睹面如过千山 掉头便已万年

  很多人都将婺源作为户外旅行的天堂,在那里有上百条古道可以选择,在每一段行程中都会遇见在逐渐变得斑驳的廊桥,渐渐坍塌的古亭,被人为强制修缮却失去原来味道的热门景点,和资深驴友去的时候,总会听到他们无限惋惜声音,他们向同行的驴友讲述着自己在几年前到来此地时是个怎样的美丽景象,现在的一切不是他们想象模样愤怒不甘、无奈,一个驴友什么都改变不了,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缩影人们似乎不再需要依靠这些古朴的建筑,精巧的门栏画框来彰显自身的品味,所以这一切都变得不再实用,因为不再实用,时代就选择淘汰。

  作者李玉祥也和遇到的千万百感交集的驴友一样,面对着精美的石雕被丢弃,古老的房屋被遗弃,宁静的村落被打破,一切的美好走远,因着一份故乡的情,即使是薄弱力量也要有所行动,一如驴友在重复告诉每一位后来人,这里曾经铸就的魅力,作者李玉祥在《乡愁》中用自己的摄影镜头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日趋萧索的农耕文明,用一种影像的方式来留住农耕文明那动人心魄的美丽。

  一直以来,徽派建筑的特点就被囊括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些词汇当中,好似每个人都可以对徽派建筑侃侃而谈一番,越发重叠的信息冲淡了人们对于那样一个阴雨绵绵的季节里,窄窄的小巷,高高的房屋,雨伞下那如丁香般的如水姑娘遐想,一切都变的索然无味,那让人再三回味的余韵荡然无存

  这就是这个时代,不管好坏都被推着向前奔跑的时代,苦守着田地的老人们,需要被城市接纳的孩子们,一幢幢日渐衰老的房屋里有的是昨天和明天,他们都是需要照顾的人群,如同这些被遗忘的老建筑,急需多方的关爱。作者的视角就这样直戳人心不同于美丽的旅游宣传画,即使是青山秀水,也会有不经意间流淌的忧伤寂静无声却直达内心,想要静静地将悲伤掩藏,却发现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改变。

  如果你想要《乡愁》中寻找那些喧闹流动的一帧帧山水泼墨画,可能真的会觉得失望,即使是熟悉作者镜头下的画面,也不免觉得遗憾,其实这个地方可以拍得更美一点的。作者当然不会是技术不够卓著,构图不够用心,是想要给看画人传递情感不一样,这是作者的江南故乡,无数次梦回,却发现身处其中无不遗憾。想起一位驴友说自己独自徒步前往作者镜头下的瞻淇村白杨时,无数次在告诉我们,这些秀美的建筑好可信,那些精雕的门楣曾经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与荣誉成就,如今却被盗走,徒留一个空空的门框,深深巷弄中的高墙已失去了曾经仰望回看的高大墙壁,完全陷落在深锁的大院落里,不为人知

  如同曾经辉煌的徽商,在辉煌一时之后,急速衰落,这些承载无数人思乡情的地方变得物是人非,不再是记忆里的那般模样。如果说建筑因为文明的变迁和时代的变化逐渐在改变,那作者给我们带来的人物像中,则折射了当今社会中与土地紧紧联系的两类人,老人和孩子。

  老人或独居,或成群,他们放不下对土地的眷念,执着守候着,等待着,有的还坚持着自己一辈子的手艺不轻易丢弃,这是之前从未见多的。曾以为再不会有人那般去糊一张纸,织一块布,甚至还会这样走街串巷的卖猪肉,如同一个卖货郎。不是明亮商店笑语嫣嫣的美丽姑娘,而是吹着号角,骑着马,在山路里穿行,为山上的某位住户带来一周的口粮。

  故乡,千百次梦里相见过,好似穿过千山万水,再见时却面目模糊,人的故乡真的是一块净土,唯有穿越人间浮华,触摸心底永恒的美丽念想

  《乡愁》读后感(四):君自故乡来,可知故乡事?

  什么是乡愁?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因为一个“乡”,从骨子里倍感亲切

  因为一个“愁”,又平添几分感伤

  从黑白或彩色的影像里透露着对乡的挂牵,也饱含着对旧景旧物渐渐消逝的担忧

  作者虽只字未提,但是单单从照片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份深情

  李玉祥的《乡愁》确切地说,是一本影集,但是它是有故事的影集。第一眼看到它的设计,忽然心中悠悠地一颤。书封是一个纸盒,正面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主角是一位耄耋老奶奶,光透过高处的窄窗投射在老人的身上,逆着光,读到她脸上的沧桑。场景是在厨房,农村老奶奶忙碌了一辈子的地方。看到这样的照片,不免想起我们的祖辈。孩子说,这张照片看上去阴沉沉的。孩子说得没错,仿佛是那离去的人、逝去的岁月,孩子很难懂得其中的那种心酸。但是它又是别有一番味道的,让人追忆,那些过往的时光。

  书封的设计就好像是一个艺术品,抽出里面的书,裸书脊线装,封面简洁得不能再简洁,右下角,赫然两个字——“乡愁”,淡淡的思绪飘过~纸张泛黄,一如旧书的设计。目录、每章的前言,印刷得恰如古文,孩子说真像外公拿来的“家谱”,一言中的。估计现在很多家族连“家谱”也很难见到了,更别提那些旧时的相册影集。若干年后,或者是更遥远的百年、千年后,这本影集也许也成了老古董。书中的那些影像,那些古老建筑、人文风情,是否都会成为传说,而在现实中再也觅不到它们的踪影?有怀旧情节的我,害怕生活中旧物的消逝。

  我也常去乡里山间寻觅探访古老的建筑,带孩子去领略那些旧时的风景。看着李玉祥老师镜头下的绍兴安昌、乌镇、南浔、西塘、木渎、周庄这些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感觉分外亲切,因为这些古镇,大部分我也都带孩子去过,并且也拍了些那里的古桥、石板路、白墙青瓦木棂、以及当地的居民。江南的古镇建筑,正如李老师拍摄的那样,玲珑翘曲、飞檐斗拱,即使没有文字的介绍,但是仔细端详照片,足见那些老建筑做工之细致线条优美。屋前青石板路、屋后绿如蓝的流水,房屋、小桥倒影在水中,虚实相生,交相辉映。他镜头里的古镇古村落很安静,镜头里除了原住民,没有多余游人行客。正是因为这种静,让我更闻着故土的味道。清晨,穿着蓝花衣衫的老奶奶在河埠头刷马桶;小巷子那头来了一位挑着家什的补锅匠;旧式的土灶前人家在用手工炒茶;还有,戴着老花镜在刺绣架上一针起一针落的老妇人;还有那些坐在门檐配着小菜啜着老酒的老伙计们……仿佛时光就此驻足停留。

  《乡愁》读后感(五):那些年,一起烧的柴火

  读《乡愁》

  作者:苏术

  看完书里的图片。我哭了。

  可能因为我从小长到大接触到的东西和书里的图片相差无几

  我看着六个老人坐在青石板上,手里拿着竹篾编制的花篮形状的火笼。冬天在红笼里添上炭火,炭火是土灶烧柴时候形成的。地下放一层灰,加上炭火,上面再加一层薄薄的灰,盖上铁质的井字盖子,冬天随手拎一个。可以暖手,可以暖脚,可以烘干袜子。火要死不旺了,就拿边上的一根铁质小棍,类似筷子。往火笼里翻翻,把里面的炭火翻旺了,再把边上的灰拢拢,又变得非常暖和。那时候没有空调,晚上再在被窝里放一个,一整个冬天都觉得暖暖的。

  我一到冬天,脚总是暖不起来,穿再厚的鞋脚也总是冰冰的。小时候奶奶常常给我做这种火笼,我就把鞋子脱了,穿着袜子把脚放在铁质的盖子上,奶奶总是看见后和我说,看着点火,别把袜子给点着了。我老是笑奶奶太操心,但是我也确实真的把袜子给烤焦了。

  新农村建设后,家里就没有了土灶。没有土灶的炭火,火笼也渐渐被暖手宝取代。我给奶奶买过热水袋,那种到了冬天装满热水的热水袋;也给奶奶买过只需要插上电源就能用的暖手宝。但是不管是哪种,在奶奶眼里都替代不了用了一辈子的火笼。

  现在的我很少回家。出门在外,身上被寄托了父母的望子成龙,还有当初走出校园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很多东西堆积在身上,总想着要努力要奋斗,才能光宗耀祖,踏着红绸球回到故乡。

  记得上一次回家,母亲说,还是回家工作吧。父亲说,还小呢,在家变成井底蛙,多出门涨涨见识。我看着他们翻来覆去的说,时而争论上几句。我转头看见门外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乡音。恍然间想起远在老家的奶奶。那一年,也是一个艳阳天,奶奶拿着街坊邻居给的零食笑眯眯的走进家门,塞进正在石头门栏上写作业的我的怀里。我抬头诧异的看着她。她笑着说:奶奶在村里人缘还是很好的,随便走走他们都一个劲的问我这个要不要,那个多拿点。我想起那时的奶奶意气风发,一开口说话就没完没了,一说起当年的事情,眉角的皱纹就褶皱的像办公室里的窗帘,一条一条分外明显。

  我终究离开了那个故乡,在满是高楼大厦的地方闻着街道上的汽油味,每天插肩而过数不清的陌生人,挤上地铁,听着别人聊天时听不懂的话语。这里也有树木,也有马路。不同的是,家乡的马路两旁的行道树威严的耸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乡愁》读后感(六):书评‖用摄影写一本生活的史书——《乡愁》

  文孙小山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是余光中的诗《乡愁》,而我今天要说的《乡愁》是作者李玉祥用摄影抒写生活的一本书,书中有李玉祥多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拍摄的古村落照片结集,涵盖江南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用丰富的视觉资料展现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风貌,记录了纯朴的村民面貌和乡土文化的仪式习俗。

  当我决定开始写《乡愁》的书评时,我真的深刻感受到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看着书里图片,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幕幕画面,但我才疏学浅,无法用语言精准的表达出来,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有时候很强大,一句话就能表达很多深意,有时候又很苍白,再浓厚的感情,也无法用文字表述,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

  《乡愁》给我的震撼,就是如此,有很多感情要表达,但原谅我只能浅显的说出一些我的感受。

  烟雨江南美如画

  文中有大量的图片可以看出作者凝练古典美的眼光,以及他想要呈现给我们保护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古老的建筑总是既有历史的静态痕迹,又有历史的动态画面,你看那斑驳的墙迹,你看那枯黄的窗户,你看那裂碎的青石,你看那长满青苔的瓦片,你看那生锈的大铁锅,你看那已经留有手印的木勺,你看那一汪翠绿的河水,你看夕阳下的那口枯井,你看那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你看那河边洗衣的老妇,你看那门口织毛衣的阿婆,你看那小巷慵懒的小花猫,你那看夕阳下泛舟回家的老农,你看那正在采茶的老奶奶,你看那带着老花镜正在织布的婆婆,你看那带着斗篷挑着担子吆喝的补锅匠,你看那正在自己编织扫帚的老爷爷,你看那印在墙上的树荫像极了时间的脚印,你看那茶余饭后江边闲聊的老人们,你看他们朴实的衣着,你看他们真诚的表情,你还记得你的家乡那山那水那人和那条大黄狗吗?

  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比如略显荒凉的老宅,一半萧瑟一半生机,因为老宅随着时间略显荒寂,而院子里的植物依旧蓬勃富有朝气,我被照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牵引,画面停留在指尖,不舍得翻到下一页,我静静的看,静静的想,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当我静静地欣赏照片里的每个细节,脑海随时会浮现出不同的故事,比如当乌镇映入眼帘,我放佛置身其中,身穿一缟素衣,撑着油纸伞,漫步在青石街道,淡淡的丁香在雨中弥漫,我踏着小碎步,漫无目的的走着,不时有行人与我擦肩而过,他们是收摊回家的小贩,是集市买完胭脂粉的姑娘,是劫富济贫的侠客~

  好吧,我又跑题了,当然我想的这些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但是图片就是会给人无限的瞎想,自己喜欢就好,何况正如扎西拉姆.多多所言:要给予读者一个完全开放的阅读空间——不要理会作者的意图和发心,不要寻找线索,不要确立方向,你读到的一切都是你的。所以让我继续沉浸在这迷人的烟雨江南吧!

  白云深处是谁家

  大山深处的人家,你们生活的可否安居乐业,你们的孩子在外打拼吗?你们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你们舍得离开家乡吗?

  刚在菜园摘完菜回家的大妈,您是要去给农田回来的大爷去做饭了吗?您家的蔬菜可真新鲜啊~

  披着斗篷牵着黄牛的老大爷,你是刚从田地回来吗?下雨了,我该让您走快点,早点回家,还是让走您慢点,小心路滑。

  青板石上玩闹的孩童们,你们笑的可真开心啊,我好想问问,你们长大后会离开你们生活的家园吗?

  那是谁家杀猪了?好热闹的场景啊,你看那些等着吃杀猪饭的小孩们,好像过年一样开心,我快忘了我曾经也那么开心过。

  前面好热闹,原来是庙会啊,怪不得,来看戏的人真多,大爷您看的真认真,很可惜我听不懂在唱什么,不过你们开心就好!

  哦,那是谁家的烟囱,青烟袅袅,您家来客了人吗?今天是不是会加餐呢,介意多加一副碗筷给我吗?

  有些画面我们可能在电视里见过,一闪而过触动心灵,随后就烟消云散,当作者用相机表现成静态的图片时,我可以贪婪的多看几眼,看着那些画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家乡,你还好吗?

  村里的那座拱桥还是以前的样子吗?它还能承载多少人到达彼岸,村里的那口溪水还清澈吗?村民们还去那里洗衣服吗?小孩子还会在水里嬉戏打闹吗?那一块块的鹅卵石是不是又变了形状,我还能找到曾经膈我脚丫子的那块石头吗?山里还能见到野兔吗?那些野菜的味道真的棒极了,村口的那棵大树应该更加茂盛了吧,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它一定不会枯萎,它一定会为更多人乘凉,哦,时到今日我还会担心村里的那座木桥会不会断掉,话说为什么木头可以那么坚硬,不过也该修修了。

  我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生活在大山的人们,他们简单的思想容不下去想那些复杂的事,所以通过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那些淳朴的老人们,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大山,他们可能只在电视里看过车水马龙的城市,他们在自己的家园平淡的度过每一天,春耕秋收,闲暇时和邻居闲聊,他们的笑容就像明净的天空,他们的言语带着浓浓的乡音,他们的眼睛里没有狡黠,他们的衣着也留有岁月的痕迹,他们继承并保护着农耕文化的原始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他们会不会因为见多识广,会不会因为经历太多,用厚厚的盔甲包裹着自己,让别人看不透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想如果二者取长补短,那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进步很多。

  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丢

  这是一本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书卷,这是一幅岁月与人情勾勒的画卷,我看到的是建筑,是人文,是自然,是老祖宗的智慧,我看到的是安宁,是善良,是纯朴,是平淡的生活。

  我惊叹古人的智慧,你看那些石雕上的图案,他们是如何雕刻的?你看那些窗户,也被雕满了形态各异的人和动物,你看那房梁上也有图案,好像是骑着黄牛的牧童,还有那些石雕窗花,蛮石花墙,悬鱼,隔扇门木雕,栩栩如生。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缺少为美驻足的脚步,是缺少静静欣赏美的心境,我们走的太快,心太浮躁,我们忘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忘了回头借鉴老祖宗的智慧,其实大山也有年龄,其实天空也有生命,没有一尘不变的事物,我们在变,身边的一切都在变,你要知道,所有事物下一刻就不是它以前的样子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属于它们的风光,不然岁月会悄悄带走它~

  书中虽然文字不多但是每张图片都彰显着作者想要传达的理念,也许没有什么文字能够更精准的表达图片所有展现给我们的故事,因为文字太过苍白,正如我这篇感想,真的有点九牛一毛的感觉,因为我的感受是湖面下的冰山,而我只能肤浅的描述湖面上的冰山,我深深的被每一幅画卷吸引,我有意为每一幅画卷写一个故事,奈何我文笔不够,我也为古人的智慧惊叹,希望我们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保护好这传统的美,保护好老祖宗的智慧。

  正如作者后记所言: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在城市化的滚滚进程中消失了,连脑海中关于家园的记忆都渐渐模糊了。我敬佩作者这样的觉醒意识,也为作者为这一项事业而努力付出的行径所感动。人的一生有一项自己追崇的事业,这是一件多么高尚美好的事情,作者为了拍摄记录,去了很多地方,文中提到他和朋友一次又一次联系出版社和电视台希望他们向全社会呼吁对“历史标本”的保护,他们也不顾屡遭白眼,一次次像地方长官苦苦哀求对珍品村落手下留情,作者的行径真的让我动容,这一项为保护中国文化而努力行走的艰巨事业,让我们如何不尊重。

  我们应该感谢摄影师凝练自己欣赏美的眼光怀着浓浓的乡愁,把这些最其貌不扬的建筑,最平凡普通的人物,把这些文物局无暇保护的历史,村民视而不见的传统,用照片记录,让我们沉思,愿更多人看到这样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人文及历史的珍贵,愿更多人读到此书,愿更多人意识到在社会前进中我们依旧不忘保护老祖宗智慧的任务。

  《乡愁》读后感(七):梦回故里,只剩一声叹息

  席慕容说: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想说:长大后/乡愁是我记忆中的故乡/越来越模糊

  现在的老家已不是从前的模样,记忆中的故乡它越来越模糊了。

  看了李玉祥的《乡愁》才想起原来我家后面那又深又脏的大河也曾又浅又清,可以看到小鱼在游来游去和成群的鸟在浅滩逗留。记得妈妈还说过她小时候经常赤脚走到河的对岸,还说爸爸和叔叔们常去沙坝捉鸟,可总是捉不到,有一次还在饲料里加了轻微的农药,毒晕一大片后才大笑回了家。

  才记起小时候逢年过节都会有戏团下乡表演。我最爱提线木偶,每次都是晚饭没吃就带个凳子去占位,次次都坐第一排最中间。只有一次例外,因为那天有我最爱吃的炸泥鳅,是我和弟弟们自己捉的哦,厉害吧。

  你呢,还记得你的故乡吗?它现在是什么模样?

  还好,感谢李玉祥《乡愁》里的这些照片,让我想起记忆中的故乡。我想这就是照片的魅力,无论时间走得有多远,故乡变成怎样,只要看到照片,当时的记忆就都会回来。

  李玉祥,一位行走在古村落的摄影师,多年来在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拍摄的照片,从江南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角度记录下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风貌,大多收录在《乡愁》这本摄影集里。里面的照片不像《国家地理》杂志那么夺人眼球,也没有朋友圈里那些滤镜暗角的修饰,有的只是浓浓的人情与乡愁。大家熟悉的西递、同里、乌镇、西塘、婺源和不熟悉的绩溪、俞源、诸葛村作者都有收录,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见它们的美丽。

  如今我的家乡,已看不到小孩在雨后水渠里抓泥鳅,看不到细雕细琢的花窗,看不到提线木偶的表演。看到的只是脏的渠水,防盗门,电脑。以前那个养育过我、给过我欢乐、给过我幸福的家园,我想它。可每次回去,都只剩叹息,因为它变了。虽然我知道历史不能停滞,古老的家园终将会越来越远,但还是会觉得遗憾。作者在后记中说他常常自嘲自己是去给那些老房子拍遗像。聊以自慰的是,即便拆完了,他也还有那些“遗像”。还说他做的不过是将一个个农耕图景用镜头记录下来,用影像留住农耕时代那动人心魄的美丽。

  感谢作者,用镜头记下我的故乡,也记下大家的故乡。希望大家都能给予古村落一些关注和保护,不要让故园只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在序言中写的那样:家园远去了,尽管有些伤感,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所要留住的,不过是历史的几件标本而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暮春时节,残花总要辞别枝头,我们只乐于看到,梁上的旧巣里,还有去年的燕子归来,翩翩起舞,带着一份浓情。

  下一次回故乡,我也要看看屋檐上那个燕子窝还有没有燕子来。

  最后强调,这是一本摄影集,没有字没有字没有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里面只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为其所写的序言和一些介绍还有作者李玉祥写的后记。

  《乡愁》读后感(八):如何从专业的角度解构一幅图?

  所见改变我们的所知,所知改变我们的所见。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 让.皮亚杰

  一、从构思到图片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就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讲究构思,整体上要和谐,还要留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作为摄影者,你要确定拍摄的内容,还要想好拍摄的手法。

  乡村,是个常见拍摄的主题。要把乡村这个主题拍好,需要三个维度去思考。

  第一,你要掌握基本的构图知识。它包括两个部分:有意识的构图、无意识的构图。

  《乡愁》读后感(九):其心可鉴,其作尚可

  三星半,乡土文化的立意加半星。

  浙中南乡村人物遗风剪影,适合外地人凭吊。江南的农耕文明精致到门扇木雕每处细节都是艺术品,人迹寥寥的老宅一隅,是枯坐的老翁老妪,和一个时代的同起同落。书尾的一簇簇天真笑脸,像极了作者同路人的奔走呼号,令人心生希望却又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强弩之末。

  作者对乡村土建的贡献毋庸置疑,但照片在记录当下之余,却并未窥见太多内心情感。不是专业摄影人,不爱高楼大厦的宏大叙事,爱一切日常生活里的酸甜苦辣与诗情画意,也看过不少的摄影集。综上所述,对这本寄予厚望的作品,其实是有些失望的。题材的选定,决定了纪实不是它的唯一属性,有感情才动人。但并没有。另外邀请陈志华所作的章节引言有些煽情,作者自己的笔法或者更为平实普通的今昔现状简述即可。始终觉得,尽可能地把无限大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是一个摄影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后面作品的处理就很好,只有地点和事物注释,没有名称没有解释,看图说话,读者随心,太适合我这种爱给摄影作品起名字的小白。第一印象落笔,与摄影师是否有灵犀也就在这一刻。如果注明拍摄时间就更好了。

  总体中上,连男人装断崖式暴跌的摄影都拥趸无数的现在,有人甘心拍乡土题材就是莫大的赤子之心了。

  《乡愁》读后感(十):回不去的过去,挥不去的乡愁

  文/弘丹

  一位朋友在微信群里提到《乡愁》这本摄影集,介绍说,这本摄影集集结了作者李玉祥多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拍摄的古村落照片,涵盖江南建筑、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用丰富的视觉资料展现中国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风貌。

  看到朋友的介绍,我好像要收藏这本摄影集,因为我生在浙江,长在浙江,如今在上海工作。我也意识到家乡的一些老房子正在坍塌,民俗文化也在消失,也许,有些建筑,民俗文化,只有在摄影集里才能看到了吧。

  李玉祥,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追寻中国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村落。摄影集里记录了苏州,昆山,吴江,常熟,绍兴,金华,温州,丽水,婺源,黔县,休宁,绩溪……等村落的照片。

  这是一本用摄影书写的生活史书。一本书很薄,乡愁很厚。

  在心心念念中,我收到了李玉祥的《乡愁》摄影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摄影集。

  这本摄影集,把我带回家乡,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

  1.

  江南的冬天,不是寒风凛冽,而是阴冷潮湿,销魂入骨的寒冷。小时候,到了冬天,奶奶就会抱着一个火笼取暖。

  看着李玉祥摄影集《乡愁》中抱着火笼的老太太,好像我奶奶。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抱着一个火笼,坐在老房子的木凳上,看着孩子们嬉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乡愁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