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经典读后感10篇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是一本由林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一):【书评俱乐部生活方式而已,自己舒服就好

  生活方式而已,自己舒服就好

  文/夏边

  “自给自足”是近年来被炒得很热的词,一群带着好奇热血的有点小钱有点小乐趣的人开始做这个新理念的践行者。这群有一技之长的践行者用不同程度的“自给自足”的方式,将理想身心投入大自然中,在内心最舒服的状态下生活无疑是最快乐不过的事情实现理想顺便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我不愿把这种回归的方式看做是纯粹的“自给自足”,当然书中的概念也是从广义出发,没有拘泥于行为方式和空间限制,从采访中不断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自然的理念。这种“自给自足”是基于现代文明熏陶下的一种精神出逃。当然,这是中性词。书中大多的受访者都是不同领域精英者,当然有着可以任由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他们可以遵循内心去做此时此刻呼唤他们做的事情。用现代文明教育后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思考可以跳出钢筋水泥可能,既能实现自我安宁又能造福人类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始终没有安静下来,或是津津有味的体味书中说的“别人看起来美好实则很辛苦"的生活。作为一个在农村自给自足出来的人,那些身体上的辛苦甚至比书中说的还要深几倍。但想想这有什么好比的,那时的苦是为了生存,哪有心情和乐趣去欣赏所谓的田园风光。所以即便看到了澳大利亚迷人海岸、听也没听过的食物名称;即便看到了我向往的像MUJI一样简洁美观陶瓷制品;即便看到了小森林悠闲自在的乡间生活.....我都高兴不起来,我只能无奈的安慰自己,那种反主流的生活,我现在或者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够不着,我顶多就从书中高逼格的几道菜中挑一道最简单番茄浓汤煮煮,顶多在短暂的假期回老家种种地吃几顿奶奶看来寡淡的家常菜。

  当然书中提出的是一种反思现代文明的思考方向。在城市发展飞速的今天,一切都发展都在趋向便利化,科技化,人类努力用千万年的时间从自然走出来,用智慧让自己一步一步从传统的自给自足中解放出来,从时代发展来看这是进步的,毕竟这些发展的福利我们体味颇深。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内心的渴求和大自然的意愿,让自己活得像住在深宫,生活麻木而没有自由和向往的墙内人。围城,围起了城市,围起了真心,也与“老家”大自然越来越远。始终人是属于自然的,它带给人的敬畏感激之情是后创造所无法给予的。诚然,一切的非主流都有其实践道理,我们从古代的主流农耕文明步入如今的主流现代文明。任何一种形式都旨在让人类让每一个个体生活的更好。

  书中也提到了许多适合住在钢筋水泥无法脚踏土地的半自给方式,从简单的解决食物入手,如在阳台上种花种菜,认真为自己烹饪食物,让自己内心归于自然而然般的安宁。折中的方式适合更多的人……

  书的逼格高,无论是受访者“自给自足”的方式还是“自给自足”的食谱都离现在的自己太远,那些曾经让自己熟悉的土地花草都变得不真实完全没有让自己沉入其中的欲望。我只能说,书的题目值得探讨,但对于普及大众内容值得商榷。题目和内容都有可以各自深挖的东西,但感觉内容被题目说窄了,内容把题目说浅了。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些多样的生活方式,多一条路多一种选择也无妨,反正能不能走,愿不愿意走,自己舒服就好。如果有能力将这样美好的形式传递给大众甚至让大众去接受理解,也会是件不错的事。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二):自己的小小森林

  读《食贴》相关的书,心里会莫名的被治愈。

  不管是封面文字,抑或内部的插图,简单清爽干净

  我读的这一本是《自给自足 指南书》,一共介绍了6个自给自足的地区。吸引我眼球的是第一个描述日本京都的故事。提及日本,许多人都会将其与干净,简单,服务态度好等等之类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吧。尤其喜欢书中插图关于小森林的故事,看过这部由书改编成电影的人也一定会很欢喜

  不记得是哪天下班有看到小森林这部电影,完完全全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吸引住。那里的景色人物,料理等等,有种身临其境感受

  冬日里壁炉下的面包,秋日里丰硕的果子和朋友坐在阳台处喝着茶听着蝉声,从中我仿佛看到了老家的景致

  童年时光里,从来都是三三两两伙伴穿着短衣短裤和凉拖嬉戏在田间或林中。春天田埂上放风,看谁跑得快;夏天在橘园里抓知了,比谁抓的多;秋天在地里捡板栗,一人踩着一人拨;冬天围着堆雪人打雪仗

  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结伴而行,也一起期待春夏秋冬

  长大工作,远离家乡,过上大学时就憧憬般的城市生活。

  当真正让自己渐渐适应这个城市的节奏时,又陡然发现原来是这般的怀念乡村生活。

  那种淳朴骨子里的朴质,纯粹和简单,才是心之向往。

  也正因为此,所以才对小森林中所描述的生活如此眷念吧。

  上周我试着在家里自己和面做饼,做馒头,包饺子

  从小看着母亲亲手做这些给家人吃,忙碌一天后只有夜晚才能空出时间来做这些。

  所以,灯光下母亲揉面擀皮儿而晃动的身体让我记忆犹新。直至现在,我也仍觉得只有母亲包的饺子是最好吃的。

  只是可惜,我没有学会母亲的那套手艺。当我试着去做,并努力想将其做好时,最终因时间搁置太久,面团发酵过度而无法使用。那一晚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好好睡着,不甘心,第二天早起又试着揉面做馒头。这一次掐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并按照前夜给母亲电话沟通建议重新试了下。虽然成果不堪入眼,但那带嚼劲的馒头让我回忆起童年的味道

  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棒。

  自给自足,愿你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小森林。

  街角@2016.5.23.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三):葡萄藤月季花草莓地瓜花生辣椒西红柿桑葚的零碎场景

  这两年开始在阳台上种菜了

  上海青种了快一个月还很小,根系不稳,浇水就倒,看着很丑,拔掉煮了一碗挂面

  辣椒从发芽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很只有几片叶子

  豆角南瓜刚发芽。

  西瓜没发芽。

  ……

  我们强迫植物蔬菜在阳台生长,他们就会撒娇,不好好生长,看,拿我没办法吧。

  小时候姑姑家有一大片果园,一片苹果园,一片梨园,中间隔了一道青石渠,四周用篱笆围起来,篱笆上缠满了葡萄藤。

  地头地尾种了一些其他果树和蔬菜,东边两颗李子数,南边一颗杏树,西边好像有一颗桑葚树,还有不计其数枣树,苹果树下面种了很多草莓地瓜花生,青石渠边种了很多蔬菜,南瓜黄瓜豆角叶子菜辣椒西红柿……夏天那条青石渠里淌着清澈见底的井水。

  姑姑家离我家只有一公里多,夏天傍晚,姑姑或者表哥经常来我家送很多新鲜蔬菜过来,说自己家里吃不完,这时我就赶紧去翻篮子,鲜红西红柿用井水冲一下,咬一口沙沙的酸酸的,汁很多,经常溅到衣服上,被妈妈揪着换衣服。

  我最喜欢秋天,拉着爷爷带我去姑姑家的果园,因为果园在我家和姑姑家中间,所以我们都不用去姑姑家直接去果园,摘五花八门的新鲜水果,我最喜欢吃葡萄。

  从果园去姑姑家会经过一条500米左右的田间小路周边都是果园,两旁是爬满葡萄藤和月季藤的篱笆,春天是路两旁开满五颜六色的月季,秋天挂满一串串暗红色葡萄,可真美。

  后来,果园年限增大,产量越来越小,自然就被砍掉了,我们也开始买蔬菜水果了。

  再后来,我也离开了那片可以自给自足的土地。

  可是,那些关于春天夏天秋天的零碎的场景确一直存在记忆中。

  有时候我想早点老去,这样就可以快点回家过上没人judge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对了,以我的名义在乡下还有两亩地。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四):先予己后予人

  邻居在顶楼种了很多蔬菜,排的整整齐齐的泡沫盒子里,种着番茄、辣椒,还有一些我不太认得的东西。起初看着是有点不屑的,种这么一点哪够全家人吃呢,有这个精力不如种些花草,清风徐来,暗香浮动,该是何等怡人。

  看完《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那点不屑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也想种些什么的跃跃欲试优雅华美花儿自然值得人怜惜呵护,可是以自己的身躯给人类提供滋养食材更值得人尊重吧;培育出花儿的泥土充满镜头里森系、天然的质朴感,难道生长出时蔬的泥土便是肮脏、下等的吗?万物本无不同,是人去指定了所谓的标准,硬生生的隔阂出许多等级来。《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里的这些人是真实的、可爱的,有真正懂得过生活的Samuel Shelly,也有从繁华都市回归的唐冠华和邢振,有《舌尖上的中国》的执行导演任长箴,也有普通如你我的苏恩禾。不过说到最吸引人目光的,大概应是《小森林》的作者五十岚大介那篇关于衣川和小森的文章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的相处,安宁美好的日子里充盈着生命饱满

  如果说这本mook的前半部分是在描述热爱自然,以自然种植满足自身需要的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延伸出来的食谱;那么后半部分的“指南”特性则更明显。“guide”之首就是十分打动人的集装箱农场合理循环系统使得鱼菜共生,完全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是现代科技下改善农耕模式典型;垂直农场给种植面积短缺的国家解决了不少难题。看着这些充满智慧的技术,会惊叹于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也难免会担忧,若是人依仗自己的智慧一味改造、驾驭自然,是否会迎来被反噬的一天?冠华和邢振厌倦了都市生活,还能租到一处足够大的山野田园,可若假象有一天,所有土地都被用来建造钢筋水泥,食物都从垂直农场或是集装箱农场长出来,那么字典里还会不会存在“山河”“田园”这样美好的词汇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担忧的大概也正是这样的问题工业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社会属性空前拔高,只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域内如何赚钱,其它的一切都不用担心,因为都可以用钱换到,从超市、菜场、app、网络……物质获取日益便捷反面则是精神能量获取的日益枯竭,三年的衣川生活给予五十岚无穷的灵感,打理农园的塚原正太得到了都市生活、律师身份无法给他的快乐,人类从日月风雨山川土地中获取的能量远超过我们所以为的。这本mook正是把一位位“自给自足”者的心声传递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体会生活真正的意义,这种宣传对“自给自足”者本人来说并无甚影响,反而是对观看者,尤其是本性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读者来说意义甚大。当然,钢精水泥爱好者狂热科技崇拜者、严重依赖者并不在此列。

  即使同为“自给自足”者,每个人对于“自给自足”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唯一相同的是每个人都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有过严肃的思考,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并为之奋斗。“自给自足”的终极意义在也在于此,不是要消极的隔断与现代社会的一切联系,反而是要在这个已足够混乱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清流,衣食住行、精神给养,满足了自己,继而回馈自然和社会。

  文|团团花哚 2016.05.22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五):从“返乡计划”说起

  “进城”曾经是一代人的理想,离开破败落后的乡村,留在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发展快速的城市生活从改开到现在都是一种迁移的大趋势,但是,如今城市污染严重,工作压力增大,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已经不再那么美好,于是有这样一拨人开始选择“返乡”,回到故土寻找自己的最初的“乌托邦”,通过“自给自足”实现健康生活的目的,虽然我对农村生活不是特别的向往,考虑到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如果说城市不那么美好,我会悲观……),所以我怀疑农村是否真的会实现我们的“自己自足”?看了苏恩禾的专访,觉得真实,也开始反思真正的”返乡“计划是什么?首先她想要回乡建设自己的”理想家园“,第一就是理想的住所遇到了问题,于是搬进了县里房子,自此开始生活,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想要返乡的时候,实际上很多现实问题是会阻碍我们的,但是”理想家园“的建立就不能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建立,所有的现实困难都可以拐个弯得到很好的化解,比如,像苏恩禾这样。所谓“隐世”的最高境界,“大隐于世”,放在现在,依旧如此,心中有丘壑,人不就是凭着这些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理想家园”吗?这些散落在各个地方,努力构建理想生活的人,不就是“隐士”吗?说到这里,想提的就是这本书,我喜欢《食帖》出的每一本书,很多人会吐槽各种点,但是,目前在我能够接触到的国内的刊物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也觉得这本最用心(无意否定其他,只是我的偏爱),《食帖》始终在强调“构建高品质的理想生活”,讨论“人与食物的关系”,所以在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生活理念的设想,也是很难得的,我不知道在这个环境下,某些理念的提出是否对大部分人产生效果,但是于我而言,我愿意去努力践行,我愿意去接受我觉得ok的想法,我愿意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我也愿意和这样一本书来一起成长,所以这一次也一样,我愿意试着来“自给自足”。

  最后,我想说,看到国外这么多已经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人,仍旧在努力,你还不该做点什么吗??别犹豫,就现在!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 自立从吃开始

  吃是一件大事,现代生活中吃是很简单的事情。智能手机的发展让各种点餐APP大行其道,好像这世上没有吃不到的东西,而教你做菜的APP也并不少,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以吃到一份还算不错的料理。日积月累的APP点餐,别人指导下厨房,渐渐让我感到疲惫。

  我开始怀念自己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日子,菜是自己种在地里的,等待发芽的时间,还能跑到小溪里去钓鱼、抓虾,秋天到来的时候看着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涌动,捡起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堆起火来烤红薯,简直美呆。

  《自给自足指南书》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模样,以吃为契机,更好地适应生活,改变只接受他产的意识,这些新鲜的独立生活方式,让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

  毫无疑问是自给自足,可这个答案也一度让我感到困惑。

  我找不到疲惫感如何消除的办法,无法适应社会带来的灰尘感,怎么能做到自给自足?我看到《指南书》里陶艺家的创作,小厨房开办者的经营,纪录片拍摄者的作品,回归故乡理念者的发起,这些理念的可行操作,总归是要接到地气儿上的。接手祖父的农园也好,在京郊做大棚小院也罢,有田有木的当农民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保证生存的前提条件下。因为人活着总得要生存,而这一切的保障是努力踏实地拥有能力,沉心静气地着手做事情,想清楚了这一点,便不再纠结于形而上的虚浮的理念生活。

  我们常常说三十而立,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独立,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人的独立不应以年纪为界限,而是拥有创造自给自足的能力,疲惫感、胆怯心,疑窦丛生的困惑自然也会消失。

  我不在疑惑如何拥有,这并不是单一的、脱离社会的自给自足,当然《指南书》里提到也有人真的住在山上,什么都自己来,体验生活,尝试新鲜固然是有趣的。可鱼菜共生体系,阳台种菜方法,大约才是更容易接受的、平易近人的现代生活方式。

  回到之前的提问,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职业作家们可以写出关于美食的文字,摄影师们可以拍出照片,漫画家们能画出作品,而美食家们则创造出佳肴,那么做为我,需要学着去感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现今社会挖掘出另一种捷径来体验生活,接受,否定,改变,创新,来一场新一轮地革命。

  我想,智能手机上的APP也是狭义范围内的自给自足,只有不约束在个人基本生产生活中,大约才给真正做到自我放松,更好地生活于现代社会中吧。独立的自给自足,从吃开始,演绎至生活里的点滴,并不是逃离都市束缚的行为,而是坦然面对挫败的勇气。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种植,了解食物从何而来

  远离城市喧嚣,远离人潮拥挤,去山清水秀之地,建一座房,种一片园,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我想,这是很多被城市困住的人的理想生活之一。但基于城市化的便利、物质的需求,更多人只是在心里念想一下,未能成行。

  “狭义范围上的‘自给自足’一词,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借助外部资源,通过耕种、建造、制作等方式,保障个人、家庭或某一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在衣食住行上,同时在城市生活的制约下,我们更有可能实现的,也许只有“食”。决心耕耘,简单的自耕自种自收成难以保证全部的食物来源,至少能达到半自给自足。就像《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任长箴说的:“很多人向往半工作半种植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人们离不开现实社会,但内心却需要慰藉,需要简单的自然法则啦证明质朴生活的存在。”念想着远离城市喧闹的人们,想必都有追寻朴素人生的情怀在。而食贴品牌第八本纸质书,以吃的自给自足为主题,穿越山林湖海,探访全球关于“半自给自足”的人与故事。这有十六个故事,虽然与同样的生活方式有关,但也各有差异。

  澳大利亚塔斯尼亚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难以沟通而产生“隔世”状态,那里却四面环海,渔产丰富,有大片原始森林,具备自给自足的条件,摄影师samuel shelly择居此地,垂钓打鱼滋养生活,因为食物的新鲜和丰饶,小地方,大氛围,大可满足一个人“厨艺不精,食材来凑”的幸福畅想。而同个国家的另一边,位于巴拉瑞特的rohan,一家六口都住农场,依靠捕猎维持基本吃食,他是“‘在工业饲养屠宰’和‘自己动手’二者当中”选择后者的人,流水线的机械和冷漠,让他倾心于和自然的亲近。再看地球彼端,日本作家五十大岚介,则更为私人化,《小森林》创作是根据他隐居山野时期所经历的生活方式为灵感和原材料,“在庞杂的自然面前,人们能真正掌握的,大概只有微小的日常生活。”归于内心宁静和心思的沉淀,这是五十大岚介愿意过上自给自足生活的理由。

  或许每一个打算藏身于山川湖水,去清净生活的人,都存在一种内心愿望。它可能是空气的清新,个人享受;可能是退步工业化舞台的对自然传统的保留;可能是为艺术的留白与创造。它不单单是简单至极的度过田园风光,每一种远离城市去自给自足的方式,背后都有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对生活的展望与个人的需要。它们各不相同,因同一种生活模式带来的裨益,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些价值更广泛的自给自足概念——对于现代社会做出的思考和改变。

  来自中国的唐冠华夫妻实践《家园计划》,紧靠双手建造房舍、耕土播种,自食其力,用彻底的农耕生活为城市生活之外提供另一种可能;“鱼菜共生”创立人growup box出于“凭自身力量改善自然环境”的梦想,充分利用水资源创造环保的心性封闭模式循环养殖,让人“从中品尝到的不仅是人类对于环境的善意,还有一个饱含着不懈努力和美好向往的故事。”新加坡黄顺和,由新加坡土地的稀缺和人们对于蔬果的需要作为支撑,打造“垂直农场”把食物种到天上去,用仅限的空间以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供给,达到一座城市的自给自足。

  值得注意,这些自给自足的实施,并不是建立在摆脱现代事物的基础上,像《家园计划》里自己设计的保暖型隔层、排水系统、洗衣机,或者像“鱼菜共生”种植理念的实践,都是建立在现代先进科学知识上的再利用,它们与现实生活并非对立面,而是互相依存的。

  自给自足这一行为理念的持续发酵,已然脱离单一的富足感,它从之于个人的独立不依附,到之于社会的共存与平衡,为达成城市与乡野之间的握手言和,起到现实意义。于是当下的自给自足,更多变成一个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计划,它是对环保、对环境、对人类整个生存空间所引发的反省和维护。

  也许每一个追求质朴生活的人,都有暗含一种希望用自己力量去保留自然馈赠的天然属性的心情。那种天然的东西更安全、无破坏、可持久、更无功利的角逐。那些愿意半自给自足的人,他们种植,了解食物从何而来。他们种植,为了更加明白食物究竟应该从何而来。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自给自足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所以阅读“食帖”渐渐成了一种习惯。

  食帖第八辑“自给自足”篇如约而至,第一次看到这个主题时,首先就想到曾看过的影片《小森林夏秋篇》和《小森林冬春篇》,其所展示出的恬静、放松、简单又纯粹的人际关系且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是我一直向往的。

  我是在翻看第60页“这里是衣川,这里是小森”篇的内容时才发现封面上的画居然是漫画版的《小森林》,可惜国内没有出版,否则一定买来看。

  其实“小森林”里的生活很像我的童年时光,菜园种着黄瓜、西红柿、豆角、生菜、玉米等到各类农作物,春夏要帮着大人一起除草、浇水,因占了玩耍的时间,所以那时是极不情愿做这些的。

  可是如今想到那些能在一年四季让我们吃上十几种水果的果树,倒甚为怀念。

  扫了下目录,标题吸引人的有“在世界尽头当渔夫”、“将食物种到天上去”、“山中生活的基础5步骤”及“野外可采集的六种常见多用途植物”等。

  当“在世界尽头当渔夫”与“自给自足”联系到一起时,脑海里瞬间闪出“三时三餐”海岛篇,美丽的碧海蓝天,干净的空气,远离尘嚣,友人相伴,钓钓鱼,做做饭,聊聊天,分享着美妙的食物,看上去是那么让人向往的生活。

  当“回归田园生活”渐渐成为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所想要奔向的方向时,其实也忽略了美好背后的辛苦付出,农耕牧渔并非总是想象中那样悠闲写意的。

  就像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任长箴所说,乡村的生活“远不如城市中舒适便利,自给自足的生活并非如想象中完美,充分了解,提前做好预期和规划,是最重要的事。”

  写到这儿,也顺便表白一下导演,《舌尖上的中国》真是顶赞的一部纪录片啊,想要从城市“归隐”的念头,最初也是被这部纪录片引诱出来的。那时看到什么都是香的,连看到路边的草都会想到煮煮会不会也好吃。

  说到野草想到了野菜,第138页提及的六种野外常见的野生植物,我只见过其中三种,“荷花、竹子、松树”。除了这些,我身边常见的可食用的野菜那就更多了,现在正值春末夏初时节,正是吃苦菜蘸酱、山麻楂包子、小根蒜炒蛋等美味的时候。

  这其中最让我期待的还是槐花包子,让人每每感叹野菜真是大自然赐予的平凡又珍贵的礼物。

  比起烹煮,我更擅长吃。但每次“食帖”里列的各色菜谱,我都会忍不住选一道来尝试着做做看。这次,我选到的是“外公的落叶红薯”中的“红薯饭”。

  红薯,我们称为地瓜,是自己种下又挖出来的食物。小时候围了冬天取暖的炉子,烤地瓜片,炸地瓜条,或干脆整只扔进炉下的炭堆里烤熟,怎样都好吃,是吃到至今也吃不腻的食物。

  这个“红薯饭”看上去做法简单又好吃,所以值得尝试一下,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自给自足”了。

  ——疯猴勿杀 5.15雨天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九):2016-05-20 11:57 自立从吃开始

  吃是一件大事,现代生活中吃是很简单的事情。智能手机的发展让各种点餐APP大行其道,好像这世上没有吃不到的东西,而教你做菜的APP也并不少,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以吃到一份还算不错的料理。日积月累的APP点餐,别人指导下厨房,渐渐让我感到疲惫。

  我开始怀念自己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日子,菜是自己种在地里的,等待发芽的时间,还能跑到小溪里去钓鱼、抓虾,秋天到来的时候看着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涌动,捡起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堆起火来烤红薯,简直美呆。

  《自给自足指南书》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模样,以吃为契机,更好地适应生活,改变只接受他产的意识,这些新鲜的独立生活方式,让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

  毫无疑问是自给自足,可这个答案也一度让我感到困惑。

  我找不到疲惫感如何消除的办法,无法适应社会带来的灰尘感,怎么能做到自给自足?我看到《指南书》里陶艺家的创作,小厨房开办者的经营,纪录片拍摄者的作品,回归故乡理念者的发起,这些理念的可行操作,总归是要接到地气儿上的。接手祖父的农园也好,在京郊做大棚小院也罢,有田有木的当农民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保证生存的前提条件下。因为人活着总得要生存,而这一切的保障是努力踏实地拥有能力,沉心静气地着手做事情,想清楚了这一点,便不再纠结于形而上的虚浮的理念生活。

  我们常常说三十而立,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独立,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人的独立不应以年纪为界限,而是拥有创造自给自足的能力,疲惫感、胆怯心,疑窦丛生的困惑自然也会消失。

  我不在疑惑如何拥有,这并不是单一的、脱离社会的自给自足,当然《指南书》里提到也有人真的住在山上,什么都自己来,体验生活,尝试新鲜固然是有趣的。可鱼菜共生体系,阳台种菜方法,大约才是更容易接受的、平易近人的现代生活方式。

  回到之前的提问,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职业作家们可以写出关于美食的文字,摄影师们可以拍出照片,漫画家们能画出作品,而美食家们则创造出佳肴,那么做为我,需要学着去感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现今社会挖掘出另一种捷径来体验生活,接受,否定,改变,创新,来一场新一轮地革命。

  我想,智能手机上的APP也是狭义范围内的自给自足,只有不约束在个人基本生产生活中,大约才给真正做到自我放松,更好地生活于现代社会中吧。独立的自给自足,从吃开始,演绎至生活里的点滴,并不是逃离都市束缚的行为,而是坦然面对挫败的勇气。

  《食帖08:自给自足指南书》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半下午的时候从快递员手中接到了这本《自给自足指南书》,一气呵成看完了。晚饭时心血来潮按照书中提供的食谱,即兴添加了一点其它的食材,做了一个番茄浓汤,给寒潮突至的南方夜晚添了些许暖意。

  吃饭时和老杨聊起了这本书的内容。我告诉他,这本书里介绍了各种“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尝试或者生活方式。老杨听后说:“好是好。不过这似乎有点反文明。”“怎么讲?”“你想啊,我们人类花了那么多年的发展来到了当今高度发达的社会,脱离了耕作。如果每个人都回乡去种菜,那城市与现代文明是不是就不复存在了?”

  其实我们都深知,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在现代社会遵循原教旨的“自给自足”,回归乡野,动手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近距离了解那些践行“自给自足”的人的生活方式,并给予一定的思考。编辑在前言里特别强调:“这不是一本单纯讲述归隐山林的书。”我想,它也远非一本倡导人们要追求“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书,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切入点----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选择或者创造出这样多元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本以“自给自足”为主题的书,它自然首先探讨了一下“自给自足”的定义。书中邀请了数人分享他们各自对于“自给自足”的理解。普遍的观点是“所有生活用度都由自己生产制作,不依靠外在世界或市场的供给”;也有人将“自给自足”的概念上升到精神层面,说“自给自足的真正意义在于‘足’字,在于一种知足的状态,凡是能安安分分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且知足的人,就是‘自给自足’,亦或者是“在各种社会联系中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完成精神意义上的‘自给自足’。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访谈录,采访了“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我大致将这些生活方式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半自给自足型:即自己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为自己供给部分食物。例如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的Samuel Shelly,他坚持自己捕鱼。但蔬菜、肉类等他需要去超市购买,因而他的生活不算完全的自给自足。有些人则没有回乡,只是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拥有自己的一个菜园子。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任长箴,她在北京郊区拥有自己的“大棚”小院,种植着蔬菜,供自己家庭的食用。

  二、完全自给自足型:即奔着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的目标而去。例如在崂山共同打造“家园计划”的唐冠华和邢振。他们亲身探索生活的必需品是什么,从房子开始,到床、发电机、洗衣机、厕所等等,统统自己打造。除此之外,他们还自产食物、缝制衣服、打造家具、处理废物、收集和储存能源等等。例如住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Rohan Anderson,自己狩猎、屠宰捕获的动物,和妻子共同打理菜园与鸡舍,带着女儿们去山里采集浆果、坚果和野蘑菇。这些人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早前看过的一本名为《京都山居岁月》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来自英国,却在京都的山间停下了脚步,亲手开辟了一座庭院,过着播种、浇水、劳作、收获的生活循环。

  三、商用自给自足:即在城市里打造“自给自足”的系统,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食材。GrowUp Box传播的是“鱼菜共生农场”的理念----它将集装箱改造成迷你农业系统,上层以水培方式种植蔬菜,下层则用来养殖淡水鱼。商业化垂直农场“天鲜垂直农产系统”,则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城市,提供“自给自足”的食物,同时也推动着传统农业的转型。在该农场中,9米高的轻质铝结构架子支撑起38层托盘,培养不同种类的蔬菜。养分和水分均来自底部的水槽,每层架子不断旋转,以使蔬菜获得均匀的水分、养分和阳光。

  除了以上三种“自给自足”类型之外,这本书也涉及了“回乡”的不同意义,一种是返乡以后去再造故乡,帮助销售家乡的农产品,例如海南的陈统奎;另外一种则以苏恩禾为代表,纯粹是向往乡居生活,向往自给自足。

  约翰•列侬曾说:“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我想,这也是一部分人会越来越向往回归乡野生活的原因之一吧。可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觉得如此为之不太现实,除了需要勇气,还需要资金,或许还需要别的什么。好在编辑在前言里说过这么一句话:“‘自给自足’不只发生在山川田野,在城市中,在自己的家中,就可以实现。”

  所以,也许我们都可以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倘若不能回乡,不能在郊野开辟自己的一块菜地,那么能够在阳台上保留一个小菜园也不错。书末列出了一些人们可以考虑种在阳台的蔬菜,对于我们这样从来没有尝试过“自给自足”的人而言,还是很有参考性的。

  我很喜欢采访中苏恩禾的一段话:“所谓理想的生活方式,并非是给自己强行设定的某种状态。很多时候是走着走着,才发觉这个状态是自己想要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累积,人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实现了某个状态又会萌生出下一个,因此对于最后结果,也并不需要过分执着。在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理想的生活方式当是一种不停探寻的过程。”

  我想,在哪里都不存在什么理想生活吧。我认同的一点是,只有多了解、多思考、多尝试,才有比较,才知道哪一种生活方式更贴近自己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本书承载的任务是让读者看见与想象另外一种或者多种生活的可能,思考它们,并且自行决定是否要吸收它们。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最起码我萌生了下礼拜去买点菜种放在家里种的强烈冲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