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7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的读后感10篇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一本由杰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 / 谢尔登·所罗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一):未知死,焉知鱼之乐

  未知死,焉知鱼之乐

  子过 读《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2017/03/02

  --------------------------------------------------------------------------------

  季路问孔子:“敢问死?”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敲黑板学生划的这个重点内容,让中国人数千年来致力于生学,而规避死学。死,成了中国人最为忌讳的话题。然而,不谈论并不代表问题存在

  十多年前在日本的仙台,我曾因为国内的SARS而反思过死亡与生命意义。仅仅数年后,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就被一场罕见的海啸吞没,无数人葬身鱼腹。而去年,患脑中风父亲挣扎了一个月之后去世。彼时的我一面读《西藏生死书》一面思考灵魂的不朽。不得不说,当死亡踱到了我面前,我才发现对他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没有体验(长这么大一次都还没死过),而是因为文化将我们屏蔽在了解的机会之外。

  本书系统描述了自婴儿期到成年期对于死亡的意识心理变化,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死亡是人类逃离不了的话题。而当人意识到自己的死是注定无疑的事实时,都会思考:既然“夏虫不可语冰”,那人生的意义又何在?

  或者,我们再通过《三体》中的描述来更加宏观地思考下:当太空中的飞船飞回星球时,发现星球上的时间已经流逝了数千万年。曾经亲人朋友,甚至人类都已经从星球上消失了。星球上已经没有人类存在过的任何迹象,那么曾经的人的一生、人类的文明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是想得太少,而又有极少数人却又想得过多。

  想得太少的,多半是“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得过且过

  想得太多的,多半是诚惶诚恐不能自已精神失常

  想得不多不少的,多半是且行且珍惜,首尾难顾。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人生充满悲欢离合,而唯一永恒的竟然是变化。何期讽刺!“不变”、“永恒”似乎一直是人类追求目标。倘若团聚了就希望永远相守,倘若幸福了就希望持续永生。

  幸福了就追求永生,可是永生了是否就一定幸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开篇就探讨了这个话题,电影《夜访吸血鬼》也透露出某种生录对于永生的困惑

  动物对于死亡只能妥协,但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甘于此。书中提到了许多种不同反抗方式:除了人类一直在探索的用科技力量永生外,通过子女延续生命是最唯物主义的永生观,通过放弃肉体而专注于灵魂不死是最唯心主义的永生观。前者偏儒家,强调你不是一个人战斗,死了你一个幸福十亿人,你死了但你的精神长存;后者偏道家,个人修道与别人无关,肉体如衣服总是要破的,但是灵魂却可以长存。从这个观点来看,道家才是真正的”慎独“,儒家的”慎独“倒像是做给旁人看的。

  既然死亡从肉体上不可抗拒,那么就必须让精神处于释然状态,否则的话大家饮食起居都会被这个话题压得喘不过气来,又如何行乐?

  所幸,书中告诉了我们对于死亡恐惧的心理反应:在显意识阶段,有近端防御机制,我们可以只当自己离死还远得很,不急着思考这个问题;在潜意识阶段,有远端防御机制, 我们依附于一个文化、一个集体、甚至于某个名人,就会有种释然的心态。中国人喜欢罚不责众、提倡集体主义,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这样死起来心理上要好受得多。

  不管是近端防御还是远端防御,防御机制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人不必忧心忡忡,等事到临头再说,这样至少比杞人忧天的人能多活些年。思前想后,似乎只有“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是所有对付恐怖的法宝

  倘若没有读过其它的心理学作品,那么读本书一定会大点其头;但如果读过其它的心理学书籍,那么就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本书陷入了弗洛伊德式的逻辑——把问题简单化了。本书认为死亡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弗洛伊德必然认同,他认为性才是决定力。鄙人对二者都不认同。我觉得性的问题、死亡的问题解决了,人还是会恐惧、会焦虑。假想一下,未来的科技可以令人永生,而且保证金刚不坏之身免遭意外死亡,那么人类行为就没有驱动力了么?个人从此就开心了么?这个逻辑就像“我只要有了一个亿就一定幸福”一样。图样图森破!

  因为没有一个亿,所以我要工作、所以要拍老板马屁、所以要忍受生活中的一切苦难。一切根源都在于那一个亿。所以,我觉得一个亿才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因为当我拥有了一个亿,老子就不用工作了、老子就等别人来拍我马屁了、老子的人生就从此彪悍、没有苦难实现超脱了。是这样吗?也许我的理论不对,我也很想验证下。如果哪位愿意给某人一笔资金来体验一下拥有一个亿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愿意来当这个小白鼠供人研究。不客气

  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既可以说是他对于死的态度,也可以说就是一种敷衍。他尽管知道老子是知晓生死的龙,但是毕竟无法达到老子的境界。所以孔子只好退而求其次,撇开死的问题而只研究生的问题。老庄自然是了悟生死的,所以才能罔顾世俗的礼法勿忘初心地对待世间万物,看世间皆为鱼之乐。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烦恼菩提,菩提即烦恼。既然在要庆祝生,自然要庆祝死。这就是佛家、道家对于死亡的态度。可怜孔子非老庄,未知死,自然也不知鱼之乐。

  子过

  2017年3月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二):自尊、文化与死亡

  这书貌似是《拒斥死亡》的继承和发扬篇。

  这书的毛病在于,一直在讲死亡与文化,会给人一种文化仅仅源于死亡的错觉实际上,死亡只是文化的成因之一。

  搞得像是所有情绪全都来源于死亡恐惧一样,那像有的美剧主人公是不死之身,照作者意思就都没法拍了,不应该有那么多情绪了。

  有实验,让这本书一下子棒了起来!不是单纯在那里谈生死高论。但后面更多的是大篇大篇一厢情愿的拉论据。

  而且实验,你也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对照组,即有一组人从小长到大从来没有看到和接触过死亡的人,他们会不会有诸如自尊之类的死亡恐惧现象

  此外,即便是有很多实验,我会觉得,我自己代入不进去你的实验,我自己设想一下的话,总是和你的实验结果一致,难道我比较独特思想大众不一样吗?

  怎么说呢,还有种煞有其事的感觉,一般的趋利避害在他这里都变成了近端防御和死亡意识,有点为了自己的理论成系统而拉论据的感觉。

  推荐

  心理学应死亡而生?这个逻辑串的不知真不真。

  审判妓女

  这个对照实验倒还是蛮出我意料的,让我预先设想的话,我会觉得法官想到死亡后,会因想到人终究要死而带有一些悲伤落寞,继而对妓女抱些同情少些惩罚。但实验结果却是多了很多惩罚。这确实也是社会学心理研究的奇妙之处。

  对于心理安全需求

  说的好矫情,中国农村多少贫穷家庭孩子远没有他幸福。

  关于情感纽带的论述也没说清楚猴子的实验也不知要说明什么论点。只能说明幼童不止需要食物也需要温暖吧。

  孩子是如何发现死亡的

  我觉得害怕危险危机生命,和即便什么危险也没有也终会死亡,不是一回事,不要把它们都归为对死亡的恐惧

  欲哭无泪

  或许是因为7岁的孩子还搞不清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区别呢。

  团结在国旗周围

  所以说生命本没有意义,文化就是我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缺乏自尊的代价

  一直在聊自尊,但自尊这个词实在是太大了,把什么缺憾都归为自尊吗,应该细说哪一点的自尊怎样缺失

  哥贝克力石阵的神秘之处

  这个观点挺新啊,促使农业产生的不是嘉禾吗,竟然可以是仪式

  象征性永生

  这一篇说了好多追求象征性永生的体现,但很少有感同身受的。

  人类毁灭本性的解析

  说的这么惨,就不能用科学理性实证来面对死亡吗。

  为了美,我们必须承受痛苦

  直接用死亡把美学道理都戳穿了,不尽然吧,美学家肯定会辩出更多的理由支撑美学。

  154页

  我觉得这种男性尴尬是出于环境文化层面的反映吧,至于环境文化终究还是由于死亡,那得多思考一步了,你直接用性欲让人联想到自己是动物会死亡,有点跨度有点牵强了。

  155页

  关于男性对女性的态度矛盾,作者讲说一方面男性有性欲另一方面男性想否认动物性。但我们一般会听到的是另外一组矛盾吧,一方面男性对有魅力的女性有欲望,另一方面男性想要独享这个女性但又苦于霸占无方。

  168页

  我们常说的道理是自制力不强吧,怎么也归到近端防御了?

  174页

  近端防御远端防御,搞的这些个专业词,我估计在其他死亡的书上也不再能看到,不成共识

  179页

  所以作者的分析就是精神分裂者的死亡防御盾牌构建的太夸张了,以至于轻易被穿破,崩溃。从进化的角度来想,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被劣汰者,如果行为思想是由基因控制,这是个失败突变种。

  181页

  死亡恐惧导致自尊行为,死亡恐惧导致精神分裂,同样是死亡恐惧引发的东西,聊自尊行为时从来也不提我们该怎么做,聊精神分裂时大谈我们该怎么做,所以作者的文字中潜藏的价值观就是尽可能舒适的、不痛苦的活着。想来这确也是一般的价值观,但这可是一本聊死亡的书,这么深触价值观内部的内容,也要抱持朴素的价值观吗?

  换言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舒适的尽可能久的活着。而舒适和尽可能久这两者终究会有矛盾,于是必然会变成两者目标的拿捏。

  181页

  精神分裂者和宗教信仰者有什么区别,都是笃信一个不能实证的东西。

  184页

  这个结论,得的莫名其妙

  185页

  洗手的结论得的依然有点大,我觉得至多说明死亡跟一个人在意的东西(尤其是强迫症)是有关联的。

  这么一说我感觉我也有点社会焦虑症,我也不愿意去跟公司团体啊打交道。

  怎么判别一个人的行为算得上是某某症呢,就只因他在某方面相较大多数人更如何如何吗?

  186页

  我的体会就是,死亡会跟你真正在意的东西相关联

  190页

  解离状态是一种舒服的状态,经历过的人再看死亡,会有焦虑。

  已经经历过解离状态了,文化共同体在其心中位置便弱了。

  所以为了让自己有能力抵抗死亡恐惧,我们要骗自己,告诉自己人生有意义。

  193页

  西班牙还有大哲学家,他的话确实很赞。

  194页

  这一part明显是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而论述自己的观点。你咋不去说那些因太痛苦而自杀的人呢?因为那些人畏惧痛苦胜过畏惧死亡,这与你的唯死亡主义相悖了吧。

  198

  所谓的建立意义实际上是建立信念吧。

  那我作为正常人呢,怎么做呢,就抱持现在的意义就挺好?不要去思考宇宙大问题?那向死而生怎么说?

  203

  这两个反对意见恰恰说的很犀利

  205

  在实验前思考一下死亡,或者填一下问卷,或者问一下问题,还有实验后的填字,说到底这种实验方式能不能算合理,有没有可重复性。

  第11章

  怎样说服一个人接受死亡?就是长篇累牍的说相关的废话直至你觉得好了好了我接受就是了。

  我还想问,当我能真正接受死亡的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那些自尊了?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三):那个地铁里喂奶的妈妈

  看到她在拥挤的晚高峰地铁上,竟然当众袒胸露乳的奶孩子。我第一反应是反感

  她就坐在我身边的座位上。二三岁的小孩子前一秒钟还在开心的呵呵笑,不到一分钟就开始大吵大闹大哭。燥热车厢里逐渐荡起一阵骚动。孩子的妈妈生怕招惹大家的反感,赶紧搂过孩子,顺势揭开自己的上衣,把X填进孩子嘴里,孩子安静下来了。但是那个白花花的胸脯,和孩子翕动的鼻息,让更多人不安了。大家都开始转开视线。侧身、偏头、刚在还在逗孩子的隔壁女孩起身站在了车门口。

  “好没素质啊”我心里也在不禁的想。

  但是突然有一个念头,闯入脑中。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样没素质?这种从心而来的反感到底是为什么?

  喂奶是妈妈的本能,喝奶是小孩子的需要,这个妈妈这么做也是为了不让孩子吵闹。这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我知道,也许是她的行为提醒了车厢里的各位,我们的动物性。我们是无所不能的人,但也同时曾经是需要人照顾喝母乳长大的小婴儿,这一点和各种小动物没什么两样。但我们的心底是拒绝的。

  经过几万年进化的人类,其实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但同时,如果事情提醒了他们其实自己身上还有动物性格的话。那么就会有一种不自然的反感。

  我对自己的反感,有了一点点的深入的理解和解读。这也是读这本书的收获。

  “我们无法返回伊甸园,实际上我们也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但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关于死亡的意识。我们也明白无所不在的死亡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知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的过完这有限的一生。书里的一些观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可以知道一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年头会在你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心理现象和各种防御行为。然后你就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不良反应。这样一来,你就会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更加自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