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千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花千树》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8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千树》的读后感10篇

  《花千树》是一本由李会诗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千树》读后感(一):东风怒放花千树——赏读《花千树》

  【安古书评

  东风怒放花千树

  ——赏读《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全新增订本)》

  五年前,初读李会诗的著作《宋词是一朵情花》《最风流唐诗》,我曾经对她说过,两书都写得太好,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宋词是一朵情花》。这种感觉,也许是出于我在“唐诗宋词”中更喜欢宋词的原因。所以五年过去,有如新书腰封所说,李会诗“呕心沥血,历时五年,重新解读”宋词,在2016年东风怒放花千树之时,推出新作《花千树》,令我等不少读者为之高兴。五年前读《宋词是一朵情花》曾经有过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今天又读到《宋词是一朵情花》全新增订本的时候

  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翻阅过、精读过的唐诗宋词导读书籍估计不在少数,但是在我看来,那些堪称汗牛充栋的诗词解释导读类作品,往往虽有教科书式的准确,却又总是让人觉得缺少几分灵动美感,失之呆板,与所诠释的妙词好句不是那么相衬。这份遗憾,一直到我五年前读《宋词是一朵情花》,乃至今天又读到她的全新增订本,才终于得到了弥补,这就是我为何说这两本书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原因。

  李会诗赏释诗词的作品,最大的特点亮点是:从诗词作者说起,以人带作品,摘取诗词作者一生精彩黯淡戏剧时刻所写下的精美词章,通过另辟蹊径、颇有新意的解读,以作品剖析诗词作者的性格特点人物命运,展现诗词写作时期年代风貌。拿新书《花千树》来说,全书分为《庙堂奇高,江湖不远》(写皇帝官宦)、《诗如淑女,词如闺秀》和《拥挤的青楼》(写大家闺秀和青楼歌妓)、《爱情天大小事》(写一批情词高手)、《文人天空》(写一批宋代大文豪)、《沙英雄泪》(写一批武将词人)、《回不去的故乡》(写一批南宋词人对北宋故土的终生遥望)六大部分。这六大部分文字,一共讲了35位给中华文学史册留下瑰宝的北宋南宋词人的创作故事,而对每个人的一段段故事叙说,又无不紧紧贴合着或安逸动荡、或兴盛或分裂、或繁华或衰败的时代背景,让人在阅读人物故事、欣赏绝妙好辞的同时,还触碰到了大宋这个一言难尽之朝的时代脉搏。

  通读全书,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我更欣赏最后两大部分的人物故事、词作赏释。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宋朝是一个崇文轻武的朝代,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曾经兴盛、中间遭遇国都迁徙皇室流窜、史称一北一南的大宋朝,最终不敌北方强族而彻底灭亡。众所周知,大宋朝并不缺会打仗的武将,更不缺能文能武的英豪。李会诗书中写到的范仲淹、辛弃疾、岳飞、陆游等等人,无不是既留下了千古绝唱诗章,又能带兵打仗戍边保国的豪杰。但是,因为皇帝和朝廷不敢也不想打仗,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以一唱三叹、长歌当哭的词作抒发情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际遇,他们沉郁悲壮的辞章,经由李会诗生花妙笔一番梳理演绎之后,读下来无不令人扼腕太息、掩卷长叹!

  《花千树》一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行文飘逸优美,一篇篇诗词赏读文字,就是一篇篇富有女性书写者特征文笔迤逦清雅散文。这个特色体现在《诗如淑女,词如闺秀》《拥挤的青楼》这两大部分文章里对女词人故事的叙述和作品的赏释上,尤为突出。若论宋朝女词人排位,李清照拔头筹绝无争议。正如李会诗在《三生三世不易安》一章中开篇所说:“能够在男权社会冲破层层障碍迸发出自己独特光芒,并在千年之后巍然屹立于整个中国文学史而毫无逊色才女,李清照当属第一。”古往今来,对李清照的解读已然数不胜数,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笔墨翻出新意?看得出李会诗很是花了一些心血,她在用不少文字赞颂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生活时,写得堪称婉约清丽,与易安词颇为相映成趣。请看这一段:

  “在历史螺丝松动的时期,北宋的繁荣自由滋润了她的秀美温柔,给了她怦然心动的爱情,琴瑟和谐婚姻。她从亭亭玉立不识愁滋味少女,长成为闲愁万种却又家庭幸福少妇。虽然父亲李格非和公公赵挺之因为政治原因屡遭宦海沉浮,她亦提心吊胆跟着时喜时忧。但大多数时候,有赵明诚的遮风挡雨、温柔呵护,她的生活还是乐多于苦,喜多于忧。”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风,是不是读起来令人甚觉赏心悦目相信不少读者与我都有同感

  据说,《宋词是一朵情花》初版畅销超过十万册,我去年在北京最大的书店西单图书大厦看到架上此书,随手翻开,发现已经是第十三次印刷!可见,在普遍认为早已没人读书的当下,喜欢读书、喜欢古典诗词、喜欢美文小品的读者,依旧大有人在。而像《宋词是一朵情花》《花千树》这样一类致力于传扬中华文学瑰宝,普及古典诗词知识的优质读物,一定会在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中成为长销书、畅销书。(20160504)

  【安古书评】

  《花千树》读后感(二):《花千树》读后感

  我喜欢深夜里读书。整洁书桌清洁面手,翻开《花千树》,在这片空静的时光里与心爱的宋代词人相遇,让我与他们的心似乎贴的更近了。每读完一个词人的人际遭遇,我都要掩卷深思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与他们面对面守望,即使不言片语,他们的悲欣苦乐,我已能感同身受

  生在农村于我是件幸事, “听取蛙声一片”的宁静悠远自小就浸着我的心灵质朴纯真农家生活滋养了我的知足常乐心境。田间地头的劳作,上下学路上的欢乐,这些画面,时时闪现在我脑海里。那时候对于宋词了解甚微,只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来到县城上了高中,随着阅读量逐步增多,感情世界逐渐丰富,我开始有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清愁。对这首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这首词给我留下了深深记忆。记得《平凡的世界》里的女主人公田润叶去世,路遥就用这句词赞美了她。读到这个章节,我不禁潸然泪下。也只有这样的词句用在田润叶的身上,才更能体现出她的清洁高尚,她的美丽高雅。高中阶段,一颗青春的心开始躁动,开始多愁善感起来,尤其读了陆游的《钗头凤》,被他和表妹唐婉的凄美情深深打动。“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这种感情的强烈对比无奈凄凉心情无法不使人感同身受。

  远离家乡,上了大学,对于宋词开始有了别样感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西北望射天狼”纵横奔放的感情,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对于生活、对于国家前途有了更深的思考

  大学毕业,一经十年。每日奔波在生计劳途中,曾经的梦想,被现实击的粉碎,连对镜看着自己憔悴脸庞勇气也没有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竟时时有了“此志未偿,因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的想法

  最后用“宋末四大家”之一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作为我这篇读后感的结语吧。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花千树》读后感(三):书评

  这本书以解读宋词为主线,来解读宋代文人墨客的命运。书中更多的是对文人的介绍,缺乏对诗词的鉴赏,没什么深度闲暇时间可以看看。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本应是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却阴差阳错变成了亡国皇帝,前后际遇的不同,导致他的词读起来充满说不出的浓愁、化不开的忧郁、道不尽的楚楚动人。他死后,故土依旧,山河依旧,历史只是结束了他一个人的闹剧,好在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作为词帝的李煜。很喜欢李煜的诗,韵味无穷,真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整本书读起来很轻松,端一杯热茶,倚在沙发上,看书里各式各样人生,念古人的爱恨情仇,如过眼云烟一般,合了书页,才从宋朝那个文人丛生、繁花似锦的时代醒过来,徒留下淡淡的怅然若失

  《花千树》读后感(四):见天地,见人生 ——读《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全新增订本)

  近几年,点评宋词的图书和文章如汗牛充栋,内容选材也更是五花八门。词学大家的学术类图书在此不论,单讲普及类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本包装光鲜名字也晃眼。但打开书来,大都是秾词艳句的堆积,不知所云,读后让人云里雾里,如吃了一盘酸甜苦辣咸都不突出的菜,没法回味。这些不是书,是一堆滥用树木造的文字孽,是流进读者心里的毒。

  五年前,《宋词是一朵情花》刚刚出版的时候,大家都为之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书。也正是它,引领了后来一个诗词赏评的潮流,无论是从封面、还是从内容,甚至从书名上。

  好的文字都是耐读的。何谓耐读?其关窍就在四个字:文质彬彬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词汇的文饰纵然必不可少,但没有内容让其附丽,它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宋词是一朵情花》的文字就胜在这文与质俱有其价值、互相辉映上,作家给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一首首美丽的词的解读,更多的是对词人、对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苦乐、他们的时代的深入理解。她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阕阕或秾艳、或清丽、或浩荡的情感激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宋词所生长的天地,那方不仅养育词人,也养育普通百姓土地。如今时隔五年,作家又推出了这本全新增订本,取名《花千树》,这简洁的名字,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朝几百年风雨、词人饱蘸着深情吟唱出的百态千姿。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富足前提下,愿意对周边政权纳税称臣,用经济利益换政治和平,这基本符合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战而屈敌。另一方面,先是辽后是金接着是元,这些剽悍的民族擅骑射尚武力,希望通过攻城略地来扩大自己的版图。所以,不论北宋如何屈己从人,金朝的铁蹄终将如期而至,踩碎北宋柔弱的抵抗。”这是对北宋的才子皇帝徽宗所面临命运的历史分析,可谓是见天地,让我们通过一个人想象着一个看似辉煌王朝,如何在天地玄黄、风雨如晦的时代轰然崩塌。纵观中国历史,宋代的大一统从来都是残缺的,北宋太祖皇帝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西部与北部的边患问题,而防守形胜之地也都留给了契丹人,当时关系中原王朝安危的“燕云十六州”就在他们的控制下,没有这些屏障,契丹的骑兵可顺着大平原直取北宋的都城汴梁,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在澶渊打胜了,还要输送岁贡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版图狭小,军事积弱的国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这与宋朝的政策有关,首先,为了防止武人掌权,宋朝极重文人,不杀读书种子,另外,宋朝的版图占据中原和江南特别是江南富庶的经济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动力。这些也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词这一文体正躬逢其盛,创造了别于诗的另一种辉煌。读《花千树》全书,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广阔视角、深切的关怀,触摸到赵宋王朝在那种残缺中盛放的美丽。

  当然,作家的着力点更多在于描画一个个生动生命,刻写一个个多彩的灵魂。全书七章35篇,作家精当地选择了35位宋代典型或非典型的词人,有落魄帝王、大家闺秀、青楼名妓、白衣才子、庙堂卿相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思想维度,演绎了不同的精彩人生。作家将一阕阕情意饱满的词作放回他们人生的大环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别有种天然的巧妙。

  作家写苏轼:“他将自己的悲喜展开在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春风化雨,所有的困难最后都变成了对他的成全。”“苏轼就是有这种能力:把生活的苦涩咽进去,吐出芬芳诗句。”写晏殊:“他能从八九级芝麻小官开始,一路走到朝廷的一品大员,这里固然有机缘巧合,想来与晏殊良好的心态不无关联。能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牢牢把握幸福的人生。”写朱淑真:“才华横溢的朱淑真个性率真,处事潇洒,但终究无法挣脱社会的规约和束缚。每一挣扎,禁锢都更深了一层。她是古代才女悲剧命运的集中体现,也是南宋理学发轫期的‘牺牲品’。”写宋江:“千古江山,万种闲愁,每个英雄美人的故事走到最后,都不过是人生的一场黄粱梦,历史的一幕悲喜剧。”写尽这些痴男怨女的人生,隔着千年历史的长河,我们似乎依然能聆听到他们的心声品味到他们独特的魅力。这魅力不仅仅在他们传世的词中,更在作家深入阅读后,体会到并传达给读者的人生真味。

  这正是作品见人生的一面。

  她让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苏轼、李清照、晏几道、辛弃疾的人生,见的更是我们自己。以这些在历史中鲜活的面孔为镜鉴,我们也会心存警戒,拒绝生活的平庸,精神的贫瘠。那个时代的人们,他们没有飞机轮船互联网,却有大好河山可骑驴;他们没有微信微博朋友圈,却有鸿雁尺素寄锦笺。他们有饱满的情、有深邃的思、有深情的词,有此心安处,处处吾乡。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颠覆生活的时代,又生活在一个全国人民一齐奔命的时刻,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要警惕金钱至死、娱乐至死、网络至死,不要成为没有感情的机器。

  睁开眼睛,看看天地、看看人生、等等灵魂。

  一套《全宋词》在书架上蒙尘很久了,买来后连翻翻也不曾,就像我写的这篇小小读后感,也是在通读全书后一个多月才动笔,日子就这样如水流不止,我们在焦灼的怠惰中慢慢变老,回首处处萧瑟,天地与人生,都渐渐模糊成了一片混沌。

  真是人生看得几清明,不如明朝喝茶去。

  《花千树》读后感(五):文学脑瘫的随笔

  第一次看宋词类书籍,表示真没那大脑,也没那情调,就以我这个新人来谈谈看法吧。

  我是选择性的看完此书,不得不说书名取得好,《花千树》让我感受到了宋词勃勃的生命力,宋词就像那千万棵树上恣意绽放的花,给人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清新感受,由于书名的吸引,我走进了文里,文章内容丰富有趣,把人物的生平起伏与他们所写的词巧妙的结合,将他们的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文章写人物故事的内容占了大部分,就显得“宋词是一朵情花”没那么纯粹。(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文中最吸引我的是李煜的“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的闲来无事一身轻,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愁愁,还有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羞涩的掩饰情态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乡之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家国之悲,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宽阔胸怀。

  说起来挺矛盾的,我会为词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感到悲凉,又为他们仕途不如意,国破家亡时写出的词文大为赞叹,一首好的词要发自词人心底的波澜不惊亦或波涛汹涌,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文。

  文章的视野开阔,以社会背景来突出词人在那个时代的无可奈何,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国家,词人得以绽放自己的美。但文武应该是并重的,一味的向周边地区纳税称臣是不会换的永久的和平。”野蛮是野蛮者的通行证,文明是文明者的墓志铭”,放在现代科技发达文明的社会,野蛮是永远行不通的,可在那个战火连连的时代,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词人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兴盛衰败而起伏。他们的无奈让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篇,为后人流传。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历史的更替来警示现在,要知道内忧外患,强大国力,打击内部暴乱,抵御外敌侵犯。那些古人也是一面镜子,我从宋朝的皇帝贵胄,才子佳人,文臣武将中看到了现代人的精神贫瘠,除了娱乐就是娱乐,没了古人吟诗作对,踏雪寻梅,烹茶煮酒的乐趣,也没了他们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努力与勤奋。科技的发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便利,也让我们沉迷一些虚拟的东西,不可自拔,好吧,我其实说的是自己,没有一点生活的情调。

  诗酒趁年华,我很喜欢这句话,诗我不行,酒还可以,开个玩笑。我愿自己可以趁年华。

  很欣赏朱雀的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