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香港这些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香港这些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0: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香港这些年》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一本由徐天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包容的基础是理解,换个角度看香港

  曾几何时,港澳台对内地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非常好奇的地方,但随着港澳回归和台湾游的开放,这些地方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手持港澳通行证往来与港澳及内地之间,阿里山的姑娘也不在只是出现在歌曲里,港澳台自由行的开放不仅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些地方,而且很多人以此受益,成为旅游达人或是靠代购让自己赚点零花钱,但随着2013年3月香港政府针对内地游客宣布“限奶令”开始,内地游客和香港人民的关系就变的很微妙,时至今日,好多内地人还在说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不去香港,香港有什么了不起? 我今年29岁,至今还没有去过香港,手持一本不能自由行的港澳通行证,时刻准备换成可以自由行的通行证去香港和澳门看一看。虽然现在有些香港人和有些内地游客之间仍有嫌隙,但我仍旧想到回归祖国怀抱18年的香港去看一看,尝尝美食、看看夜景。 我想现在对于大多人来讲,对于去香港,游记可能是最必需的,因为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来先客观的了解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城市。一个来北京九年的香港青年,一个以“港怂”自居的年轻人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扇了解香港的窗子。

  《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以“港怂”这个有点贬义的称呼自居的香港青年徐天成所著,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成形,是因为作者受到了廖信忠先生所著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启发,以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的成长经历向我们介绍了香港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香港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无论我们怎么看待现在的香港,我们都无法否认我们对香港歌曲和香港电影的喜爱,也无法否认那些经典歌曲和影视作品对我们的影响,那部被我们视为经典的《大话西游》在香港好像没有那么受欢迎,据说连周星驰先生对《大话西游》在内地风靡也有些讶异,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差异;书中数次提到《狮子山下》这首歌,就说对港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从未听过这首歌,在看到这本书之后才在手机上听了这首歌,实话实说,我听了感触不大,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差异的存在是成长经历的不同,感触自然不同。 香港在回归之初,特区政府为捍卫港元汇率,不惜饮鸩止渴,把银行行业同业拆息利率从个位数提高至300%,以增加炒家的港元借贷成本。代价是令股市大跌,由索罗斯领头的炒家因做空而获利。好多专业词语我不太理解,但是我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香港回归,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好事没有错,但是对我们国家政府、香港政府和香港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香港人民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香港这些年》里说了一句话,可能很多国人听了可能又要不高兴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说出来让大家一听的:外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内地游客素质差的名声不仅是体现在去香港旅游上,不是说到香港消费了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破坏港人生活的环境,我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我们香港这些年》中说香港人在英国人身上学到的就是守规矩,而内地人恰恰缺少守规矩的意识,对于现在一些港人和内地民众的对立,不能单单用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劝解,最好的方法是包容,包容的基础是理解。 感谢这位年轻人在《我们香港这些年》中谨小慎微、尽心尽力的解释,让我们能更了解彼此,而愿我们当代的年轻人都有一颗能时自省且能包容他人的心。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二):香港人,不是敌人

  国内有一份著名的时报,如果你在百度上,将这报纸的名字和“香港”这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搜索,所得出的结果,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假如你是这份时报的长期读者,你大概会觉得,香港这个城市,已经不是衰不衰落的问题——它简直快要沦陷了。

  当然,将香港以“沦陷前夕”这种末日美的形象展现在内地民众心目中的媒体,数量庞大,战斗力惊人,绝对不肯让那份著名的时报所独美。

  我的意思是,既然我们的身份那样严肃,那样庄重,那样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大局,那么“维持香港的安定繁荣,维护内地与香港的和谐关系”是否就是国内媒体在面对香港问题时应该作出的最正确舆论导向呢?无论是出于宣传、统战甚至是国家安全的目的而论,中港一家亲,应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期许吧?

  旅居北京的香港律师徐天成,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最近推出的这本《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一本很值得我们收藏的,让我们了解香港的科普性读物。虽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概念了无新意——毕竟它借鉴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结构;可能有人会认为书中内容不痛不快——毕竟作者讲述的事物比较朴素和平淡;可能有人会认为作者立场不明,想两边讨好——毕竟作者措辞过于谦卑和彬彬有礼。但是,对于很多一辈子都没去过香港,只能从身边零零碎碎的信息中盲人摸象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内地民众而言,这本书确实简洁明了地勾勒出香港近几十年来的社会气息和变迁。而编年体这种体裁,也使书本读起来足够轻松。

  在1997年的那个篇章里,作者说到:估计好多人拿起这本书,一下子就会翻到这页来。

  当我知道这本书的结构是编年体后,如他所言——我怀疑很多人跟我一样——我确实一拿到书本,就立马翻到一些我非常好奇的年份——虽然这年份未必是1997——我怀着一种恶趣味,想看一下,对于一些难以回避的岁月,作者打算如何处理。

  当然,结果也如大家所料,碍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些争议事件并未在《我们香港这些年》里给予显示。

  相信大家都明白,嗯,在今天——我的发稿日期——这么有意义的日子里,我要说的年份,肯定就是2014年——因为这年发生了香港非法占中事件。

  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由,使我们即便想要对各个破坏香港稳定的非法占中份子进行批判,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我还是对这本书完全没提及这次非法运动感到遗憾——毕竟如果不是因为非法占领中环事件,这几年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发展方向和舆论氛围可能会完全改变。

  我的意思是,既然一些事情确实发生过,比起极力逃避,何不勇敢去面对,为我们分析一下,非法占领运动之前,那些学生们受到了怎样的误导,以及非法占领运动发生后,对香港的大环境产生了哪些深刻的负面影响,然后再作出正面的引导呢?

  比起很多感情用事的大众媒体,其实这种普及性的介绍,可能更加适合出现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书籍里。

  当然这些小小的遗憾,并没有掩盖这本书的真正价值。

  假如不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我真的从来没想象过,自己和香港人居然能够拥有这种程度的集体回忆。

  从那时我就知道,香港这个城市,不仅仅是活在家中的电视机里,而是真真切切地活着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20年前,我们去一次香港旅游,就像今天很多人去一次欧洲那样隆重。我们对待香港人的情感,也像今天很多出身于三四线城市的国人,看待北上广深原居民的眼神一样,虽然充满着不服气的情绪,但更多的还是羡慕。

  随便时代巨轮的翻滚,今天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但比起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香港人的心态没有扭转过来,其实内地人的心态何尝又有扭转过来?

  从俯视到平视,需要一个过程,但从仰视到平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记住俯视的快感和被俯视的屈辱,而失去了平视别人的能力。所以,当天你让我的头仰得有多高,今天我的头就必须俯得有多低。

  但我们都不要忘记,高仰低俯着的头颅,既不舒服,也难以真正看见事物的全貌。既然大家都看得这么累,为什么不把头扭回最正确最健康的姿势呢?

  《我们香港这些年》,就是一本姿势正确的书。徐天成作为一个香港人,在面对内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既不优越,也不自卑。只是在淡淡地说着自己的故事,唤醒着维系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那些记忆——那些靠港产电影、粤语流行歌、TVB以及赈灾援助连城的记忆,而不是今天的攀比、谩骂和对立。

  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在176年前,20年前,今天,还是未来,无论历史如何演变,对于中国人而言,香港人都只会是自己人,不是敌人。

  这是我们在讨论香港的时候,无论情绪有多么高涨,都应该谨记的原则。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三):回首港岛往事,寻求理解包容

  《我们香港这些年》明显是脱胎于前几年廖信忠所著的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徐天成在自序中也坦言是受廖作启发,想给内地读者讲讲香港的故事,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城市。

  当下香港和内地的关系不可谓不紧张,港内的民运学运频仍,许多政治吁求和诉告在此文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涉及,但依循着徐天成的回忆和思考,倒是可以在一些过往的重大事件里,探寻陆港之间的关系和纠葛。

  回归前的香港之于英国,用韩素音女士的话说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宗主国明白自己在港岛的身份定位——暂时地托管者,终有一天香港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之,英国殖民者对港的统治虽无民主可言,却有自由存焉。“自由”,确是香港赖以为香港的重要城市精神。可现在,似乎越发薄弱。

  1977是作者的出生年,他在这一年里写到了“香港发生大规模警廉冲突”。此事件由陈奕迅主演的电影《金钱帝国》为广大内地读者所熟知。而廉政公署以及香港政府的透明、廉洁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反贪腐”不光是内地当下的重头戏,其实日益威胁到回归后的香港社会。我想,这也是陆港矛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香港作家李碧华曾在《烟花三月》一书中写到,历来欺负中国人最狠的就是中国人,读来实在令人汗颜。徐天成在《陆港矛盾》那章也说到内地人与港人互相鄙夷和倾轧的种种案例。其实大家都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华夏子孙,为何近几年矛盾会越来越激化,各种抵制活动,学生运动,市民游行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双方未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和必要的互信。

  作者认为,只有双向的了解加理解才能包容和妥协。这也是他写作此书的一个初衷,希望内地读者对香港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不光光仅停留在电影、购物、海洋公园等概念性的层面,更要有深入的内容,认识港岛的历史、社会、民情民俗。两地间的良性互动、互补才应是真正的主流价值。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四):举杯话香港

  终于在用了几个上下班时间和小半个周末看完了这本由香港作者徐天成写的《我们香港这些年》这本书。书本的装帧是个人比较偏爱的线装版,平摊阅读非常方便;牛皮纸色封面的书,透着一种年代感。

  本书为我们讲诉了作者从1977年至2015年这些年个人的经历以及香港所发生的事。列举并叙述了这个时间段每一年所发生事,其中的内容包含了中英联合声明、通缩、香港回归这样的大事,也有作者个人升学、地铁开通等这样关乎平常的小事,从而带给我们对香港一种另一面的感受。

  看书也不由得记起在香港回归前夕,自己还是学生时,学校里举办的各种关于香港回归的主题演讲及知识抢答。当时参加的抢答活动因为举手慢了一刻而只得了第三名;香港回归当天全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吸引着大批的大陆游客赴港购物。大陆游客改善了香港商人的经济,然而香港民众大陆的生活却受到了影响。大陆与香港近些年时有发生各种矛盾与冲突。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了解决矛盾的过程顺序大概为:认识、了解、理解、包容、妥协、互信、化解,希望此书让大家对香港有一些起码的了解,从而能够互相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如果能在政府的努力下达到理解。何尝不是大家的愿望。

  认识和了解一个地方,不光有所见,更要有所闻,继而有所想。除了要去香港看看,更要找一位地道的香港人,为你细细叙述这些年所发生的事,方能够更近一些的了解香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有一位相熟的香港朋友,那么这本书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从《我们台湾这些年》到《我们香港这些年》,期待《我们大陆这些年》,或许更是每个人的这些年。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五):他的香港,我的香港

  谢谢出版公司送书。本书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装订、版式以及用无衬线的大大字体表示年份,明显在COS台历。内容也按年代排序,自1977到2015的每一年份下,各有一篇或几篇文章,可算是伪编年体。说“伪”,是因为虽然有部分文章是关于当年热点或个人经历的,但也有文章只拿当年的事件做个引子,甚或全无关系。至于主题,不外香港社会的某个侧面,政治、经济、教育、娱乐,各有涉猎;讲解呢,仅限个人观点;取舍呢,多随个人好恶;最后,作者在后记中自称“文笔不好”,也并非自谦之词。 像这样一本视角个人化、并无深度、缺少广度、文笔平平的书,如果讲北京,我应该根本懒得打开;如果讲我不太感兴趣的城市,大概翻两下就扔下了。偏偏它讲的是香港。虽然好几次觉得无聊,还大段跳过了许多常识介绍,但书还是看完了。说到底,不期望从书中得到什么高论,只是想从与作者的时空交集中,印证和对照自己的认知罢了。 以下的部分就不是书评了,算是本书引出的感想吧。 郊野公园:作者把“郊外”放到2003年才写,着实急死我了。如果换我来写的话,大概会放在第一批郊野公园成立的1977年吧。从很多方面看,香港都是中国市政管理最佳的城市。交通便利、保育到位、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郊野公园,又是佳中之佳。去年在嘉道理农场时,碰到一位从电灯公司退休的工程师。他说退休以后每天都会出来行山,每天换不同的线路。身处林地占70%、郊野公园占地40%的城市(参见此图),他确实有充足的选择。大多数香港人或许没那么随性,但喜欢并习惯行山的也绝不在少数。这点上,香港总让人联想到卡尔维诺描绘的、充满两面性的那些城市,郊野的森林与市区的森林同时生长呢。如果没有郊野舒缓与放松人的神经,恐怕在市区积累的紧张感与压迫感会真的无从释放。 上海人:作为移民城市,香港当然是五方杂处之地。在占大头的粤语系之外,上海人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支。这或许是因为,在大量的上海人涌入的四十年代,上海代表了更先进的文化,而且上海移民中有钱有能力保持自身特色的颇多。在我常去的红磡街市,有好几个上海食品摊位,看摊的上海老阿姨广东话、上海话切换得不要太自如。想做个雪菜汤年糕啥的,随便去个摊位,就把材料买齐了。反过来说,在北京的上海人应该也不少,但我在街道菜市场从来没见过上海食品摊,更不用说摆摊的上海人了。 非典:2003年的非典导致6名香港医护人员死亡。在香港公园尤德观鸟笼附近的山坡上,政府为他们专门辟出一个庭院,建立了六尊塑像,并铭刻了每位医护人员的身故经过。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地方,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路过并遇见这些塑像和铭文。再次反过来说,我不知道有多少北京医护人员为此殉职,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纪念碑,也不知道那些没死却留下后遗症的医护人员现状如何。我只确乎知道,曾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小汤山医院现已废弃,成为了废墟爱好者的新景点。 港片:大概是因为地窄人稠,没有横店影视城这种高端货,港片很喜欢就地取景。在香港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逐渐体会到这种取景多么生动。像《机动部队》这种片子本身乏善可陈,当作街景风光片来看则别有滋味。这种乐趣,在国内电影中是很少见的,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头两个月,有波河北客人到我司参观,站在大落地窗前往西看时,都指指点点地找颐和园后面的野湖。不论别的方面如何,如果电影能够激发观众对认识城市的兴趣,都是好事一件。 书所未载:在1989、2003、2014等年份的香港,都有比作者所讲的事情更重要或至少一样重要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甚至是令许多大陆人关注香港的原因。我完全相信作者不是不想写而是不能写,因此也无法就此对他提出建议。但另外有一些安全的话题他也漏掉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补上。举几个例子:香港的慈善不仅是上等人的游戏,卖旗、义工、义卖等各种活动随处可见,而且市民的参与度很高;香港的博物馆多属公立,水准一流;香港也并非某些人口中的文化沙漠,在诸如PMQ这样的地方有许多精品小店做着有意思的东西。 P26 “1979”为“1980”之误。 P34 “编剧是后来拍了多部通俗但很受欢迎的港片导演”,句子不通顺,有多种改法。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六):纸上得来终觉浅

  每去一个地方之前,我都会对它的历史文化先做一番功课…全书采用编年体,所以我决定去买实体书…原来香港在70年代才废除纳妾制度…终于明白为啥大家都不习惯叫阿娇钟欣桐…看到1984,才真正看懂小时候的历史书……清政府当年签的条约是把香港和九龙永久割让,而新界等200多个离岛才是租借99年…突然觉得邓爷爷气场好强……不只是新界也把香港九龙的永久割让也收回来了……一血前耻

  在香港我从来没有见过四车道的马路,公路都只是两车道,更多的是一车道,不会出事故的原因肯定和大部分单行线的设计有关,香港的高架桥、双层路、回转线比比皆是,以弧形分流车辆,辅以单行线设计,确保车速够快,不易引起车辆堵塞。所以在香港从来见不到像北京那样的严重堵车…也从来没有拥堵费过路费这种谜之费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成本来控制私家车保有量。这也许谈不上公平,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富有的人可以开车,穷人却无力负担这样的成本,但这一举措却平衡了最大限度的公平与效率。毕竟,道路不拥堵会节省每一个人的时间成本。同时,政府也并不会滥用收取的高昂私家车注册、保养、停放、道路使用费,而是将之继续投入市政建设,公开、透明的财政状况让市民接纳起来并不困难。香港运输署前副署长陈阮德徽女士说,“我们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用多少社会的资源,就会付出多少代价。我们征收私家车的钱,到最后也是去改善公交的。”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香港人与内陆人的日常

  未看此书前,我以为这是一种社科类读物,仔细看过以后,发现我定位错误。这是比较私人性质的回忆性文章,在略显琐碎的个人生活里,很多年份里提及着大事件。看年份也知晓平均下来一年里谈不到太详尽的内容,所以读起来感到浮光掠影。由于作者的年龄所限,写下来的切身经历与我的回忆没有太多出入,亦没感到太多惊喜。好在叙述流畅,读着倒没体会出香港风格,反而有点像台湾人的调子。

  由于这里充满太私人性的内容,我不晓得怎么评价才好。比如有些地方在我看来无关紧要,但是作者却不费余力地书写,好像是在为香港与大陆的民众之间解释一些误会。但我这个人实在无法与这类矛盾产生什么瓜葛,甚至有些无法理解所谓的素养问题,很多事情其实更加严于律己一些就万事OK了,如果出现意外没有做到,及时表示歉意也没什么问题了。显然,这不仅是香港人和大陆人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

  另外,这里面提到了基层公务员的一些情况,读之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写到这里我有点犹豫,直接说结论便是,相对而言,越是人民生活水平富庶的地方,越是不热衷公务员考试,当然很个人的因素要排除在外,这是比较客观的说法。如果视做人民公仆是一种事业的话,那这很值得敬佩,但是往往我所遇到的,这种考试却是底层人民改变命运与维持最起码的体面的一种方式,算作一种出路。

  除此,由于作者的经历,他提到我们国家的司法考试。不知道明年是什么情况,据说司考即将改革。我想在此书关注的是司考后从业率是多少,针对这一问题香港与大陆的区别所在。结合作者所说,想一想也知道了,在香港这个行业是不饱和的,律师费很高。而我们这边,据我所知去律所实习一个月不过几百块,最后宁可去当收银员,放弃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当然,这只是一例遭遇。

  这里面还提到流行音乐,电影,日本动漫等等,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共有的回忆。说实在的,我的内心是有共鸣的,牵扯出我的无尽回忆,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港台音乐,说到这个明星是香港的,台湾的,就特别激动。写到这里也很清楚了,那是一个肤浅的过去,说妄自菲薄也不过分。说着很开心,但现在觉着它所呈现的就是一种盲目的赤裸裸的自卑感。不过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历史原因,客观上也确实不如港台方面的娱乐节目成熟。如今,对这些早已不感兴趣,又是一代代的年轻人接下去。说到底,由于我的个人经历,留给我的,反思更多一些。

  最后再说个题外话吧,我母亲喜欢看《荣归》这部电视剧,我也比较喜欢。排出主旋律来说,有一个情节是圣诞节当天,大哥李国荣把袜子挂到圣诞树上,眼睛里传递出十分真诚的目光,他祝祷起来,大概是说:祝香港好,祝大陆好。这里突出了一点是亲情,血浓于水的关系,从地缘上来说更是如此。我的这篇文章,就以此作结了,祝好。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八):走下神坛的香港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香港的印象,仅止于幼时看过的无数部TVB港剧,和新闻里不时出现的几篇娱乐新闻。相比于那些更能拥抱自然的地方,香港的吸引力对于我,是没有那么大的,但是由于这个地方太特殊,对我来说,一段别样的历史往事,足以让它的魅力翻倍,就像一个历经风雨的人,总是能沉淀更多故事。

  对于作者,我是透过这本书了解到的,一个在北京生活了九年的“香港仔”,单是这一项,似乎就比大多数人更有资格来记录他眼里的香港和大陆,毕竟九年的时间不短,总会冲淡一些从香港社会带来的傲气与偏见,虽然偶尔还是能窥出一二,但是真的已经算很公正了。在香港接受大学教育,美国硅谷工作一年,北京新东方学习一段时间,英国攻读法律一年,后回香港取得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再转战北京工作,直到现在。还真是像作者说的——“极其向往工作和环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恐怕也是一般人很向往但是却不敢去尝试的,不得不说,对作者,我是很佩服的。

  这本书的装订方式很特别,我只能说,不能更喜欢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装订的书,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打开书页后眼睛确实亮了一下。它可以完整地将书页打开,就像那种活页笔记本一样,不同的是书脊处用线连接了起来,更结实一些,我上网查了很久,终于找到一种叫锁线胶装的装订方式,对照图片,大概就是这个了。很舒服的一种阅读体验 。

  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本大众读物,里面没有太多专业知识,语言也是很亲民的。谈到香港的政治,法律等比较晦涩难懂的内容时,也是把它简单化了,里面谈的更多的,是作者经历过的香港,或者他所了解的香港。把香港拉下神坛,加入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调味出的却是它更真实的味道,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平凡的香港。本书从1977年作者出生讲起,止于2015年,整整三十九年间香港所经历的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些故事。涵盖了香港的历史,政治,法律,教育,和我们熟悉的港剧以及粤语歌等一系列的内容,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涉及到的内容多了,在一本书里能呈现出来的,必定不会有很深入的探讨,但又是绝对精炼的,“浓缩的都是精华”这话虽通俗,但是用在这本书上面,还是挺合适的。看完了书,对于两地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其他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说是理解了吧,毕竟在这之前,我对于前两年发生的各种歧视事件还是耿耿于怀的,现在换位思考,国内各个省市地区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歧视,更何况是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这么大的港陆啊,还是希望在未来,这种矛盾可以淡化吧,我也相信一定会的!

  “这本书是个未完的故事,结局如何,就要看我和香港的未来了”,相信这个未来,必定是更加斑斓的。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九):看不到想要了解的香港

  《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编者说那是一本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看的书,于是看到书的徐天成受此启发,由于自己有香港、美国、英国、北京多地的生活经历,因而写成了《我们香港这些年》一书。借着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契机,抱着想要更多了解香港的想法,买回了这本书。

  乍一看,图书装帧倒是有点不同,现代版的线装书、凹刻的字加上手写版的腰封,倒与不少常见的书略有不同,不过也因此有了近49.8元的定价,同为30万字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平装书也不过是29.8的定价。在京东购买的图书的实际到手价大概在35元左右,不能说算是特别贵,但是作为一个出版人还是难免想要对这些皮毛评头品足一番,当然,此乃闲话。

  作者用“家书体”的形式,说自己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的好处是使得全书非常的轻松易读,拿到手里时间不长便可以轻松读完。全书基本讲述了自1977年至2015年作者对香港的所思所感,一些特首的任职,总督的派遣有亲身经历的部分描绘得也算是栩栩如生。但是这其中也不乏部分略微拼凑的成分更多着墨于自己的个人经历,而对香港该年度的史实重大事件描述不够。对于香港的电影、电视、明星着墨较多,而对普通的香港市民、香港琐事描述较少。受限于作者近十年的北京生活与工作经历,似乎在思维上某些程度已经被大陆化了,该书可能更加适合于对香港好奇但全无了解的人,属于入门级的读物,但对香港已经略有了解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内容过于浅显,表达和张力都完全不够,没有写到一个我们所想要了解的香港。

  我在台湾生活了半年,看《台湾这些年》时仍觉得收获颇多,仅仅去过香港一次,似乎就对《香港这些年》中所描绘的场景基本都较为熟悉,还对应了一下当时走错路逛到的教堂、动植物园一带。当我并不认为这就是香港的全部,她一定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地方,或许是通过其他形式。书中史料性质的内容不算太多,很多部分只是一笔带过,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每一本书特别是纪实类随笔类的作品,我都认为定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无意于简单用褒贬概括一本书的好坏,仅仅只是根据个人体会写下的观感,以供日后自我回忆。

  《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港之印象

  谈起香港,一个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一个深受祖国庇护自由发展的贸易之城,会让很多人心生向往。但又是这样一个被英国占领上百年,将将回归二十年的又陌生又熟悉的大孩子,在和内地人磨合中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是以时间为线,将香港每年发生的比较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串成一串,头尾一拎,向我们一颗一颗地展示了北漂港仔记忆中的香港。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香港人就对香港有所偏颇,相反的,他的观点都比较中立,所以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非常真实而又有意义的香港的一面。

  没有真正了解过香港的人,一提起香港,可能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那些香港瞧不起内地人的新闻事件,又或者是在香港购物时天堂般的体验。前者让我们觉得香港人不识趣,一边受着祖国的庇佑,享受着一国两制政策的好处,一边又抵制大陆人,觉得大陆人素质低,是蝗虫。后者让我们觉得去香港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在免税店买那些进口物品真的比国内便宜很多,所以一到大小节假日,香港商店里涌入了大批大陆人。香港人对大陆人真的是又爱又恨吧。

  本书让我了解了香港非常普通又非常好玩的事情。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香港对于在奥运获得第一块金牌的选手的奖励,其中有一条非常的逗——选手坐地铁终生免费。这在大陆真的是闻所未闻。大陆比较财大气粗,却也没什么创意,对于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人,直接奖钱就完事了。香港人工资之高也是让我非常震惊,它们的打工皇帝霍建宁一年上报给政府的个人所得税就有7280万人民币(不要问我为什么记得如此清楚),这个估计比我一生挣的钱都多吧。就连吃低保的人一个月还可以获得900多人民币,作者说也只是够吃水果的,可见香港人的工资真的让大陆人非常艳羡。虽说香港相较于北京物价高,房价高,但是香港人的公房、私房,低少税收以及高工资真的可以弥补到很多了(香港不用给中央交税就是任性,自己挣的钱自己花)。

  香港有很多地方值得大陆学习,比如说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这样在日渐世界一体化的社会中才会有更高的竞争力;再比如说廉政公署这样的机构,不论高干名人与否,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可以防范很多贪官污吏作奸犯科。但是如果问我愿不愿意在香港生活,我的答案是:NO.不说那十分之平米一万多的房价,就是那高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那已经根深蒂固的香港式思维,我都敬谢不敏。香港还是去购物就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