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10篇

2018-05-10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10篇

  《那些生活中重要小事儿》是一本由杨冰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一):和美好同在

  这是我喜欢的行游记,因为有小气质,有点小主张。虽然是个人旅途感悟,带着小清新只言片语,但是因为作者画画漂亮,那些旅途中的小物什精致而有味道,所以,让这本小感悟、小故事显得也特别的漂亮,可以说,有别具一格艺术范。至于主张,因为融于景,悟于途的各种所思所见,陶渊明式的小情怀在这样春草青青的好时节,都非常有诱惑力年轻姑娘的小清新,很青葱。

  艺术家宋冬在教小朋友画画时,并不是常规来描绘一个具象的物品,而是让他们闻一块肥皂的味道,画出气味模样。杨冰的绘画可爱细腻,就像封面那张椅子,有慵懒柔软舒适的味道。用济慈的话来说,“听得到的很美,听不见的更美”。用心品味的舒懒生活,真是文艺奢侈。看似简简单单,不动声色,又漫无目的,但每一步,每一处留连,不急不躁着时光里都有“我”和美好同在。

  杨冰很会享受,也很懂得享受。在柔软的草地上野餐,在凉爽树荫下骑自行车,或者在炎炎夏日来口冰淇淋日子庸常,然而心情飞一般的快活。在作者笔下景点过往印象,来来往往,又有时完全放空自己,只一味感知自然感受此刻“给我书本水果和法国酒以及好天气”的恰似天堂

  曾记得多年前去道教名山罗浮山游玩,一个人爬山路,稍累了就坐在路边乘凉,发呆和远眺对面浓抹淡涂的各色深深浅浅的绿。当然也看人来人往,看各种接地气的欢腾热闹。这个时候,再来点班德瑞的轻音乐相伴,想象风云影的交汇,心静,安好。

  尼泊尔的壁画艺术家路克的工作室。一幅画要画多少年?《曼陀罗》是从他儿子出生时开始起稿构思的,已画了18年。其中最细微线条是仅有一根毛的笔画出来。真是挑战毅力耐心意志力。画画,容不得半点浮躁杂念

  在杨冰的故事里,她在佩姬-古根汉姆美术发现,平易中的雅致,感受到融于生活中的美学,也发现,艺术是融入生活,好像呼吸一样自然。----从《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看得到好心情和艺术感如此重要,这些生活的细碎小事,正是在这样轻松自在的好时光里,在“我”和他们在一起时,变得更有意义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二):一个上班族的美好生活遐想

  因为可爱的封面,吸引到我,浏览了下大概内容,讲生活,讲旅行,讲艺术,索性就下单了~

  每当工作无所事事的时候就翻几篇,调剂一下枯燥的坐班生活,于是书中那美好的场景也就在脑海中开了花。讲真,一个没有多少假期的苦逼上班族也只能通过媒体书籍看世界,并为那个总有一天,我也一定要去XXX的未来憧憬着,准备着~

  讲生活,每周六天上班,早8:30,晚5:30的工作时间,早已形成固定模式化啦!然鹅,依旧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运动啊,学英语啊,做饭啊,收拾家务啊,有时候只能呵呵呵了!所以作者文中的一蔬一饭,逛个市集,那简直就是别人的生活,我不想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但是在追求生活美好的路上始终要找一个参照。

  讲旅行,在这个小城市快30年了,一直没有大把的时间去一个自己喜欢地方呆上过一段时间,所以生活在别处的情节埋藏在心里根深蒂固,每次旅行都是因为时间紧张又避免麻烦选择旅行团,每次也都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所以慢慢的,想去的地方越来越多,想再去一次的地方也在不断增长中。到底什么时候能把想去的地方都走一遍,那还真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所以看书中逛市集、去喂小鹿,在别处的云淡风轻渗透到旅行的每时每刻,心之向往溢于言表

  讲艺术,我真的不懂,但是我也期待能去博物馆、画展去看一看,不用非得带着专业眼光看,只是能去感受艺术的氛围就已经很满足啦!氛围这个东西听着很虚,却有升华灵魂效果,至少是我理解的升华灵魂~

  好了,我的书评写完了!我记录给自己看的书评,记录自己的读书路程,看完书的感受,因为我想读的书太多,读完又会忘,每次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又都拖延过去啦!所以不管是好是坏,给自己一个交代最重要!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三):不一般的小事《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

  不一般的小事《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

  小书很漂亮,里面讲的的确都是小事,不过这可都是不一般的小事,比如去橘园看看莫奈的睡莲,去奈良喂喂鹿。事是不大,可不是普通中国人能够承受得起的,不要说工薪阶层,就是中产阶级也达不到。

  不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中国梦就是这样,想象我小的时候,不要说电脑手机平板,就是电视都没有,天天听半导体就很幸福了。父亲装了一台矿石收音机感觉就是外太空的高科技。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奔向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那就是哪个时候的梦想,呵呵,现在想想四个现代化真的不算什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都要来了,都算不上什么梦想了。所以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普通的中国人也会去橘园看睡莲,去奈良喂鹿。

  这两年中国人出国热,出国旅行已经算不上什么了。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都算不上土豪,不过有几个国人能有心情到卢浮宫对面的橘园站在睡莲中消磨一个下午呢?中国人的旅行还停留在跟团拍照购物的水平上,毕竟还没富裕到度假的程度。作者所描写的重要的小事,其实就是度假。旅行和度假完全是两种心态两种生活,旅行是为了证明我去过,我到了,度假是去感受,去体验。旅行的目的地是去那些大家都知道,都想去的地方,而度假是为了放松自己,享受那种惬意。想去珠峰,想去南极,想去金字塔……呵呵,那你和作者比可就out了,作者喜欢去的是切尔西花卉市场,顺便买点菜做一顿早餐。对是做早餐,午餐是要到优雅情调餐厅里吃的,这才是品位

  也许有一天去橘园,去奈良也不算什么了,开始如作者去里士满公园喂鹿,那就说明中国人开始用度假的心态去感受这个事件,去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地方,寻找真正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感到幸福的地方。而不是仅仅证明我去过,这样中国人才成熟了。到时候我们就会明白,和金字塔卢浮宫比起来,我们体验到的,感受到的,经历过的,才是最重要的小事。

  其实未必非要等到我们富裕到可以去世界各地度假的程度,才能够去享受生活,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态,去不了橘园,我们可以去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可以去高晓松的杂书馆,去不了奈良,我们可以去郊外寻找一处只属于自己的大自然,去欣赏自己发现的美丽。作者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小事,并不是要去哪里,而是要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最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不是别人去哪里我去哪里,而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四):那些细小的事,遇见幸福

  曾几何时,旅行文学时髦的,写下一些好像去了就一生无所遗憾的地方,写下一些好像拥有了就可以去任何地方都能够马上融入当地文化攻略,写下一些夕阳西下时的浪漫以及旭日东升离别的不舍。这些文字构成的书籍堆满在书店醒目推荐位置同时也激活了宅在宿舍中的少男少女的远行的心。那段时间,还没有人写下“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请假条,却有不少人幻想着去西藏洗涤心灵,去丽江开酒吧,去伦敦邂逅书店,去红场寻找信仰。总有一些时间,有些人的心灵开始迷失在流连的人群之中,有些人的心灵获得了救赎悟出了世间所有的真理。而所有的真理最后都归结为:生活,平淡之中有着非凡的心情与感动

  是的,构成我们生活的,终究是那些小事,只是它们在某些时候被认为不过是一种经历的过程,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或许即便是记日记,也不会把它记入本子里。然而,有人把一些小事记录成册,并且为这些小事留下了好看图片,算是给自己的人生碎片的经历形成一个最为简单却又是重要的留念与回想。杨冰的《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是她眼中的一些美妙渺小事情的记录,简单而耐读的文字,可爱而好看的插图,都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曼妙。是的,这些小事不过是住过的地方,逛过的市集,吃过的食物,邂逅过的艺术,去过的清净地。这是一本记录行程中的书籍,却不是一本旅行书,反而更像是一本行程日记感悟。但是很奇怪,作者并没有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悟出伟大道理拯救这个看起来浮躁而且浮夸的社会,而是享受这些小事,让自己徜徉在自己的世界,把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填满自己的记忆

  插图是这本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存在。有些简单的绘画,包括偶然出现地图,还有一些精美摄影。这些图片都是构成这本书的一部分。这些图片有些是所见,有些是所经历,但并非所有都是很惊奇风景,还有超市中的蔬菜,餐厅的甜品,甚至还有青苔。文字的勾勒能够让我们走进文字世界的想象,图画则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在作者的小事发生的现场,与作者一同感觉那瞬间的曼妙。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也许都很是重要,有些我们忘却了,有些我们记住了。或许我们可以学着作者一样,用些许文字,有些许图片,把我们的生活装在文字与图片的世界,同时也用这样的小幸福填满我们的记忆。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五):为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欢喜

  为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欢喜

  读《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

  文/方木鱼

  认真过每一天,用心煮每一碗面,洞悉植物的可爱,安享阅读宁静,这些并不会带来多么高昂成本,却可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美感诗意

  这是《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里说到的一个理想状态全书分为住民宿、逛集市、好好吃、艺术系、压马路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住民宿,让我想起自己的唯一一次住在民宿的经历。那是一家七扭八拐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地点,靠着百度地图,大致找到方位,又靠着鼻子底下的弃官多方打听才勉强到达,居然连个牌子都没有。住进去之后,才知道,因为是民宿,不让挂招牌老板老板娘不在,是个临时住店,只不过时间较久一点的客人帮着打理。

  作者的经历显然要丰富地多,在大阪,在切尔西,在夏威夷,在 天心禅寺,作者吃草莓松饼的早餐,和可爱岛的农场主在一起,上早课,生活自由富足,令人向往。

  第二部分,逛集市,作者写到自己一起去逛菜市场,清晨在切尔西的花市,写京都的市场,农夫市场,那一捧一捧一簇一簇的花朵,让每个见到的人心明媚

  最美还是她写吃,比如一只冰激凌,她在《一支冰的时间欣赏一幅画》:唐宋的时候,冰食已充满诗意,比如,雪泡梅花酒,凉水荔枝膏、冰调雪藕丝。杜甫有诗云:“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公子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公子调制冰饮,美人们出去嫩藕中的白丝,这意境,到挺清美。

  这一段描写足以见出作者的情趣,作者对古代中国还是有些了解的,而杜甫这首并不常见的闲散舒适的诗能够被作者翻出来,也说明作者在国外读书时也并未完全荒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这是足以可喜可贺的。

  走过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风景,遇到过那么多的人,所以,压马路也成了作者的一大乐趣之一。压过世界上不同城市的马路,作者显然是对北京的马路情有独钟的。她写北京:北京的美,是春风里的护城河,是冬天枯枝下的胡同。……坐下来,熟悉陌生,四下看看,觉得哪儿都可以话一张画。

  说话间,已经是春风里的时光,可是,小城市,哪里去找护城河呢?不过穿城而过的运河还是有一条的。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六):文艺,是件奢侈品

  看完这本书连连感叹

  作者tmd太腐化了。

  京都、新西兰、纽约,满世界转悠,

  好像生来就不需要工作,

  也不需要为旅费犯愁。

  美食,只有想不到

  没有吃不起的道理。

  想要细究的,只是晨光下最鲜嫩的一片青苔,

  然后就可以在异国扎根一个月。

  虽然说,是作者生活的小事,

  但这样的开销程度,

  却是一个平头老百姓消费大事

  所以,文艺真tmd是件奢侈品。

  当然,也有人看看歌剧、看看展览、看看博物馆的艺术品

  开销不大,也很文艺。

  如果你真的有这方面嗜好的话,就会知道,

  这tmd更奢侈。

  因为你需要足够的时间。

  无论是演出还是展览,都有固定的排期时间。

  你要确保在排期内绝不会与加班杠上。

  其次,除了走马观花式的欣赏,

  你还要懂得了解艺术展出的背景

  你要搜索资料

  了解深层次的内涵,才能看懂短短1-2小时的表演,或者展览。

  除了金钱以外,时间也是现在快节奏的都市人消费不起的资源。

  当然,你还可以看书,

  就是宅在家看书,听音乐,一样可以很文艺。

  不过,这就意味着切断了你的社交时间。

  你付出最大的代价,很有可能是变成黄金剩斗士。

  这这种损失对于你的家族和双亲来说,

  还有什么比浪费你的豆蔻年华更tm奢侈的事情?

  哦哦哦,你会拿高端文艺社交圈来反驳我。

  但是进入高端文艺社交圈,谈何容易。

  因为你要有时间,有积累,有文化——还要有身份。

  这是一个寻常老百姓可以做到的吗?

  文艺,很奢侈,

  爱上一个文艺的人,

  更奢侈。

  因为你不能懂得TA为了一件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付出的时间、金钱代价,

  但你又要无条件地配合以及认同。

  完了,

  TA一脸鄙夷地看着你心疼而皱起的眉头——切,你不懂。

  很多纯文艺的商铺最终在无法奢侈的道路上倒下了。

  很多纯文艺的影视剧,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下阵亡了。

  不过,社会舆论向来不是文艺的错。

  错的是这个世界的市侩。

  比如文艺们为下跪的《百鸟朝凤》鸣冤,但被压缩档期的商业片呢?

  导演和演员的辛苦就不敢被体恤吗?

  错,值得受到礼遇的是高大上的文艺本身,

  不是辛苦劳作。

  恩,文艺是件奢侈品。

  不要动不动就自诩自己是个文艺人。

  其实,我们tmd只是装逼而已。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七):换种角度审视生活中的“小事”

  现在很多人都爱旅行,可是,有些人却把旅行“模式化”。认为旅行就是四处逛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出门要住好酒店、吃当地特色美食、拍最标志性风景图片,拿着地图或按旅游攻略按部就班执行。其实,旅行不光只有这些,这样的旅行也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最单纯的旅行就是找个地方好好待着,有时一个人,有时一群人,应和着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时日悠然。旅行不再是脱离日常的手段,而是发现理想生活方式的过程。”说这话的是名叫“杨冰”的年轻女旅行者,这位曾留学英国的海归,将自己行走世界的感悟与所见,连同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进《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小事》(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记,它记录的是作者一路行走过程中所遇所见所感。作者用清新的文字、唯美的照片和可爱的插图诠释了那些生活中不起眼但却美好的“小事儿”。用更贴近生活的态度,诚恳的思考,去审视日常的美好。本书从“住民宿、逛超市、好好吃、艺术系、压马路”这五个主题来讲述路上的风景,展现不同的异域风情。杨冰的旅游方式很特别,她爱在当地租民居住下来,逛菜市场,买新鲜食材自己烹饪美味。住在大阪普通人家的民宿里,她觉得相比旅馆更有“地气”,通过普通百姓的视角来感知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她并不觉得菜市场闹哄哄的,反而认为那粘着露水的食材,商贩那热情的吆喝声,挎着菜篮子的买菜人,这些热闹折场景却是烟火尘世的最美写照。同样,在这里可以体验生活中最真实的模样。

  在切尔西的花市里为自己买束花,骑着自行车走在樱花飘落的京都街头,在清迈的寺庙里当回虔诚的佛教徒。在香港甜品店里手拿冰激凌呆呆地看墙上的画,在奈良的公园里喂只鹿、在苏州园林用画笔描绘春天的江南……杨冰的旅行体验很特别也很有趣。并不是,每个到上述地方旅游的人都能像她一样,喜欢这样或者能够有这样的体验。她能骑着自行车体验樱花飘落的浪漫境界,这也与她骨子里拥有浪漫细胞,懂得生活有关。很多人不会去做,或者不屑去做这些认为“没意思”的小事,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体会不到这些小事中带给的惊喜。

  行走也是人生的悟道。北京大爷河边钓鱼时的妙趣悠然,不禁让人驻足观看。香港铜锣湾糖水老店里的糖水温暖存在,仍是当年那个味道。武夷山永乐寺饮一杯禅茶品出况味人生。京都园师们蹲下身用镊子清除园林杂草,辛苦重复的工作,可他们认为这也是一场人生修行……诗人济慈有诗道:“听得到的很美,听不见的更美。”我想说:“看得见的很美,那隐藏着的更美。”

  “善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不去忽略生活中那些小事,用心去感受小事中所带来的微幸福。”这或许就是作者想与读者共勉的地方。那么,不妨就从小事做起,做个心中拥有阳光、热爱生活、发现美好的人,哪怕生活单调像白开水,重复枯燥似黑白照片似的,也感觉充满光鲜阳光,愈发鲜活可爱。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文艺和那些小事儿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文艺和那些小事儿

  ——评《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By Rene-summer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晓松的词让朋友圈大大的火了,他把生活诠释的如此文艺化,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事儿,就像那开门的七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少了一样就是五味杂陈的感觉。但今天要说的小事儿可不是这些,而是杨冰的《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是杨冰的新作,她是伦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文学硕士学位,本科建筑学学士,同时她也是一名自由插画师。《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并不是一本旅行书,讲述的是作者在旅行中遇到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儿,但在她的文字、照片和插图的诠释下,一切都变得那么重要,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旅行是远离繁忙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无非是衣食住行,而旅行中则多了一个参观,所以作者从“住民宿”、“逛市集”、“好好吃”、“艺术系”、“压马路”五个篇章来记录旅行中的点点滴滴。

  杨冰很是细心,初到民宿家,就把民宿的布局、床单寝具、草坪和步道以及衣橱柜橱都一一细致观察。正因为她观察仔细,才深刻体会到房东夫妻的信任,才会有家的感觉,有家才有生活才会爱。美好时光总是从一顿靓丽的早餐开始,提前采购食材、挑选精致的厨具和餐具。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早餐成为诗意的享受,这就大大的彰显了自由行和跟团的区别了。

  旅行中去逛菜市场?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不乐意去,因为我并不文艺,而杨冰则认为,“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逛菜市场”,她可以从菜市场采购到最新鲜的蔬菜水果,甚至是海鲜。市场也有一个文艺的名字,就是市集,鲜花市集、海边市集、京都市集等…..琳琅满目的接地气儿的商品让身在异乡的杨冰和这个城市的距离又亲近了些。

  喜欢让生活文艺化的人,就更加不会错过旅行中每一个文艺的地方,美术馆、博物馆、工作室,一切有文艺气息的都不能错过,这是作者的爱好,也是她想让生活充满文艺气息的初衷。

  整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插图,虽然没有照片上视觉感那么强烈,只是淡淡的涂抹就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又融合了暖暖的色调在其中,把人、事儿和物有趣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我甚至从中看到了可爱。

  文艺生活需要接地气儿,美好生活其实回归到平时就好,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文艺和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九):小确幸,你也拥有的

  一晚一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读了一遍这本书。当我翻开它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也“富有”了。心里有种满满当当的充实感,仿佛觅到了一位知音,喝了一碗实实在在的鸡汤,说鸡汤,别人会误以为是那种朋友圈里被滥转发的心灵鸡汤。其实不是,它远远甚过它们,也远远真实于它们;那不是一个档次的;说鸡汤可能略觉油腻,不如说是自己喜欢的银耳莲子汤,或者是每个孩子每个女生都会喜欢的一份冰淇淋,不论在什么季节,谁会舍得拒绝呢?

  昨晚,我居然小小地失眠了,于是起身,又拿起这本书看了几页,便觉得心满意足了,然后妥妥地继续睡。也许是年龄渐长的缘故,越来越怀念小时候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以及越加关注身边那些美好的小事物;也许是尘事纷扰的原因,总想逃离,只一人置身于书中的静谧中,享受着那片刻闲暇时光。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本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看过经历过,可能都不会在心头留下什么印迹,但是经由小女子的手画出来、拍下来,写下来,我们再一道儿细细品读,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些小事儿的确非常美好,也非常重要。

  Lula把生活和旅途中那一点点的小事儿用清新唯美的图画和文字诠释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有同样的触动。旅程中住过的民宿、旅途中逛过的街市、还有哪些吃过的美食、遇到过的人、看过的展等等,即使是很细微的一点小事儿,她都可以表达出最美好的情怀。当她说她出国旅行时,热爱那些国家最本土的各式各样的市场。我也有这种癖好,去一个地方旅行,特别喜欢扎身于当地的农贸市场,因为在那里,会看到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和饮食习惯,我喜欢在市场里发现那些异于我生活的地方的食物,它们会带给我们新奇的感觉,但若是在异国他乡找到来自自己家乡的食物,又会是一种特别的亲切,不论是哪一种,都会让我们的旅途显得增色不少。倘若在异国他乡的菜市场买到一两种得心的食材,再为自己或是一道旅行的家人朋友做一餐,岂不美哉?心平气和地欣赏沿途风光,静心平气地看人来人往,平凡之中总能发现小惊喜。

  有的人去旅行,会因为一时的不愉快而否定整个旅程;有的人去旅行,会嫌这嫌那,抱怨住得不舒服,埋怨吃的不对味,于是,原本,好好的一个行程,会变得让人想快快地摆脱它。其实,一趟旅程的美妙与否,完全在于心境。如果,能像本书作者一样,去花园时发现各种花的美,去看展时洞察喜欢的作品的艺术,即使是庙宇里的青苔,也只有细细地观察,才会发现它独特的美。在很多人的眼里,青苔卑微不值得一提,甚至会觉得因为有它而造成了道路的难行,但是在祗王寺的苔庭,青苔却处处显露出参悟后的东方美学。若不是园师们的细心呵护,又怎会有这般禅意的美?若不是作者的浅婉道来,我又怎会知道原来那里还有这动人的景?

  只道是,美不在别处,就在你的心里。

  我们称这些打动自己的小事儿是“小确幸”,当我读Lula的这本书里,喜欢她描述的那些小细节。我喜欢喝茶,喜欢她在书里写的“干枯的茶叶,在温热之水中舒展开来,姿态优雅。一片茶叶从鲜嫩时饱含水分,烘焙后失去水分,到经过冲泡重新获得水分后那种香味的绽放,让我觉得一切宛如神谕。”我喜欢鹿这种动物,喜欢她在书里说“小鹿转过头来,凝神注视着我,目光纯真。”……这些都打动了我,仿佛就是我想说但却表达不出来的语言。还有她清新的手绘,淡雅的,与书里的文字相得益彰,书里的排版有较多的留白,也是我喜欢的风格。

  遇到这本书,也是我的小确幸,真好!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那些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儿》读后感(十):心有诗意 何必远方

  文/友竹

  一直信奉一件事:如果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锐感知的心灵,再美好的风景对人都没用。就比如在哪见过的一句话说的那样“若在你家附近50米左右拍不出精彩的东西,你就是去环游世界也照样拍不出”。

  所以说啊,所谓“生活的艺术”这东西还是需要你自己沉下心来去琢磨的。你说自己文艺范,爱旅行、爱逛博物馆、看美展,可是你是怎么去进行的呢?随着大批人流涌入知名景点或展馆逛逛、拍拍吗?还是一个人用心触摸到了你所见到的实物的温度和美感呢?

  看看作者引用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话吧:美术馆是一个介于公众与私密之间的场所,我不希望它是一处陈列着密密麻麻的作品,或是有大量观众拥入的嘈杂凌乱之所。我希望访客们能够享受静谧自然的空间……同时体会建筑与作品之美。就连作者自己也说“无论是苏州博物馆还是古典园林,总觉得人少的时候才是最有灵气的模样”。

  对此,我是最近才有了切身体会。某个雨天的下午去参观梅园,进入花溪时,突然有种很奇妙的感觉:那些大片堆叠的灌木、石子和人造枕流给人一种奇特的视觉冲击,明明占地不多,看上去却无限悠远而神秘,这就是视觉效果营造出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吧。

  难怪最初见识到中国园林艺术的欧洲人发出感叹:中国风格,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虽然十分耗力,却让我们感受到一切自然之美……并且凭借着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以一种如此异想天开的方式布置那些灌木丛,布局自由,比大自然的自由还要自由。

  若不是杨冰这本书里提到在雨中游西芳寺,我对花溪这一景点的印象可能不会这么深刻。当然,与那天下雨、游客少也有一定关系。毕竟中国各地的园林那么多,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见得多了之后你会觉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人造的嘛,大同小异罢了。

  尤其在这个看似忙碌的时代里,大家几乎都是匆匆忙忙游览的。很可能过一阵子脑海中不会留下什么,除了当时手机里拍的那些照片。我们以为拍了照片永远存在电脑里,就表示去过了,看过了;殊不知,在我们生命里留下印记的,从来不是枯燥的物证,而是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和偶然天意。

  杨冰在这本书里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她生活中的重要的小事儿,比如外出旅行住民俗、逛市场、以及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喝酒画画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很棒的,特别是她对于欧洲一些画派和画家的介绍,很有自己的见解。

  而且她的文字就像其中的插图和照片一样精致、抚慰人心。其中最喜欢她引用的星野道夫那段话:“人,其实总是在潜意识里,透过自己的内心浏览风景”。以及“孩提时代看过的风景,会长留脑海。直至成人后,面对人生的岔路时,给予我们鼓舞和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经说过的话,而是那曾见过的风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