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0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幸运男孩》是一本由[美]托马斯伯根索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运男孩》读后感(一):《幸运男孩》:当奥斯维辛成为人生的脚注

  文/吴情

  说来奇怪,人是现实的人,却又同时记忆动物。然而,现实与记忆之间,仿佛总有龃龉。现实意味着当下,记忆则诉诸往昔过去。人,一方面始终往前进发,一方面也在不断回望。现实中有太多细节难以消化,记忆里有太多事物莫名其妙出现。记忆构筑了人之为人的全部,无论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抑或是生活经验积累。记忆的内容越多,生命也将越加拓宽。或许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不过,对某些人来说,追溯并讲述那些回忆,本身是一种残酷,比如从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托马斯•伯根索尔博士。伯根索尔于一九三四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父亲穆代克·伯根索尔是一名酒店老板母亲格尔达娘家拥有一间鞋店。父母亲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夫妻,之后便育有爱情结晶。伯根索尔一家生活富足其乐融融。此时,欧洲局势日益严峻,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在欧洲掀起了反犹浪潮,之后建立了一座又一座集中营屠杀数以百万计犹太人。伯根索尔一家也未能幸免,在逃难旅程中被意外抓住,送入集中营后前途未卜。几年后,当胜利消息传来时,托马斯·伯根索尔最终顺利逃离绝境,却永远失去了父亲,几经辗转才终与母亲团圆。然而,母子团圆时,世事变换人间,每个人早不是原先的模样

  数十年后,托马斯将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著成《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的回忆》,一本打捞残留记忆的回忆录。尽管有人多次催促伯根索尔写作此书,但是,他仍然固执地在迟暮之际才开始动笔。他坦言,经过半个多世纪后,时间能够使他“以更超然心态来看待”一切过往,“不至于陷入对历史细节的描写”,因而也更能讲述故事重点。不为控诉历史,只愿为理解大屠杀提供又一双幸存者的眼睛。在他看来,大屠杀不是所谓的600万死难者,而是一个又一个有名有姓、也有灵魂躯体,“每个人的故事中都能看到一张鲜活面孔”。

  被送入集中营后,幼小的伯根索尔凭借自己的敏感智慧和求生本能,避开了几次死亡筛查,硬着头皮咀嚼难以下咽的食物,昧着心性为当局人员前后奔忙,冬季刺骨的严寒甚至夺去了他两个脚趾,被送入医院后不得不截除。尽管坎坷辛苦,但伯根索尔始终不曾放弃生的希望,在绝境中给予其帮助的好心人也不曾放弃,比如奥德·南森。“二战”的胜利号角终于吹响,人生崭新的方向开始起航。一九五一年,伯根索尔移居美国,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并最终取得博士学位,专注人权法和国际法的研究实践。从被侮辱被损害到保护别人免受侮辱与损害,伯根索尔不但不忌讳不堪的经历,反而将其化为奋斗动力,在崇敬佩服的同时,我们还须深思,数十年后的今天,大屠杀是否果真会永远离我们而去?

  尽管苦难可以转化为人生的财富,但苦难毕竟仍是苦难,在一定时期内将人伤得体无完肤,大屠杀的幸存者莫不如此。关于大屠杀的故事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聆听。在出版之前,美国出版商曾对伯根索尔建议道,“‘关于大屠杀内容的书卖不出去’”,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幸运男孩》的英文版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意义总是在不断生产中,大屠杀也不例外。面对大屠杀,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或他者;将人类的苦难划归某一群体做法危险的,只有时时与大屠杀的幸存者沟通对话,那句“莫让历史的悲重演剧”才不至于空洞和虚无。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幸运男孩》读后感(二):愿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

  在电影《浪潮》中,一所高中里,一个历史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法西斯,搞了一场教学实验,用整齐划一行动口号严苛纪律来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团体,学生们热情投入其中,直到最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竟是纳粹曾近所为。电影背后的现实故事发生在美国,它让人深省,只要纳粹思想意识存在,那么战争就并不只是历史。可怕的是,那些疯狂想法,并不是只有疯子才有,而是潜伏在普通人脑海里。在希特勒发起的恐怖屠杀中,仅仅是因为个人身份问题,犹太人就遭到惨绝人寰种族灭绝,这不仅仅是荒唐,也不仅仅是可怕,它让我们看到人性之恶可以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经历,一遍遍向我们呼唤,必须要杜绝这种种族灭绝,它让人们反思,如何去结束自相残杀的恶行。

  这本书中的幸运男孩,就是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海牙国家法院法官托马斯·伯根索尔,他在对几十年前的经历进行回顾时,让自己回到了儿童时代,从一个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再现历史。关于惨烈的历史回顾,我们已经看过和听说过不少了,让人特别感慨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带着仇恨埋怨,而是用深深遗憾同情、爱去审视和反思这段历史。

  不得不说,用“幸运”二字来形容小汤米在大屠杀中的经历,简直是太轻巧了。他自然是幸运的,正如那占卜师对他母亲说的话,她的儿子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在未来多难的人生旅途中能够安然无恙事实果真如此。他的幸存,简直就是奇迹。在一次次清洗和筛选中,他竟然能全部躲过了。其中一次,他母亲牵着他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当士兵要强行带走他们时,母亲紧抓住他们,但是士兵殴打母亲,她不得不松开了手。他是那次清洗唯一幸存下来的孩子。其他几十个孩子先是被锁在一个房子里,傍晚就被杀害了。要说运气其实远远不够了,生存的智慧在危机中尤为重要。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在父亲带领下,在指挥官面前,小汤米说“我能干活”,他也不会被留下来。在为德军干活的时候,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学会了骑自行车。在此后的一次次清洗和筛选中,就是凭着强烈的求生意志和智慧,他活下来了。不得不说,他继承了父母的智慧和善良。

  在那个随时都可以目睹人与人之间的背叛的非常时期,身为德国人的母亲被德军找去做眼线,要如何做到不出卖他人又能活着回来,是个棘手的问题。父亲让母亲在德军面前满口胡言,让他们看到她没有利价值,果然,她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良心。即使在吃不上饭的时候,夫妇俩也收养了两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在一次次与死神较量中,小汤米都获胜了,甚至,最后从集中营出来后,他与母亲团聚了,当然,旅途过程险象环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个小名人了,帮助过他的南森先生甚至写了一本书,记录了在集中营中的一切,尤其是与小汤米相处讨论生命、死亡、战争等等问题的经历。

  从大屠杀幸免的经历奠定了作者余生的基调,当他回顾过去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去避免冤冤相报的轮回。我们倾向于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疯狂阴谋家,而作者一再强调,普通人也有可能实施或者帮助实施这样的滔天罪行。伯根索尔教授毕生所致力于的,也是国际法和人权保护事业。那些被我们嗤之以鼻深恶痛绝的可怕的疯狂思想,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如果我们不面对历史,不去面对内心的恶,悲剧就没有真正远去。作为一个幼小的孩子,伯根索尔经历了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幕,作为一个学者、法官、教授,他正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反思,唤醒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心,努力创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的世界。正如他所说,“我们的学校宗教机构和国家都有义务培养我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具有识别、抵制煽动仇恨的政治运动意识形态意志以及能力。”正是本书最大的意义。

  《幸运男孩》读后感(三):化解仇恨

  作为一名中国人,对大屠杀绝对是不陌生的。大的有南京大屠杀,近的也有我们河北邯郸的百家村惨案。12月13日被定为国家公祭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那一天曾经发生过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提过这个日子。

  这本《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讲述的也是大屠杀的事情,尽管日军的大屠杀和德国人的种族灭绝政策略有不同,但是对生命的践踏、侮辱却是一样的。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带给欧洲犹太人的伤害,也能想到我们的祖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的创伤

  回忆那段痛苦的时代,是一个非常难过的事情。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对那个年代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和影视剧上。日本人对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不能忘记,相信德国人对欧洲做了什么,欧洲人也不会忘怀。

  《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一本自传,只不过这段自传只描述了他的童年时代。作为和平年代中的一员,谈起战争,总是觉得有那么一丝遥远,甚至有种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能够深入到这本回忆录中,你会发现,战争是多么地可怕。

  战争中的人们也要活着,他们活得更加艰难。对于成年人如此,对于幼小者则更甚。作者当年只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儿童,作为一个犹太人的他,如何能在那个惨无人寰的欧洲大陆上活下来,真的是个巨大考验。我们仅仅是看回忆录,便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可想作者当年,一个孩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地对战争进行谴责,他只是在平静地描述,描述着自己当年经历的一切。作者并没有用什么惊心动魄话语来讲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他只是在平静地描述,描述自己看到的一切。却恰恰是这种平静,让我们体验到了那个时代的可怕。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错误,尽管有着罪魁祸首,但总也有推波助澜者,那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是整个人类需要反思的问题。作者并没有沉浸在刻骨的仇恨当中,而是跳出仇恨,从人性出发,认识到这个整个人类的悲剧。这一点,让我想到了金庸的《雪山飞狐》,那本书也是这样,你杀了我的父亲,我就去找你报仇,然后你的儿子继续找我报仇。这样下去,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想真的杜绝仇恨,就得先跳出仇恨,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这也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精华。作者并不是没有对当年纳粹的仇恨,但是他分得清这个仇恨的真正来源,他并没有以暴制暴,而是想办法真正的去化解仇恨。

  《幸运男孩》读后感(四):照进生命的光明和黑暗

  文/ 海蓝蒲雨

  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令人闻风丧胆听之浑身颤抖的名字。它埋葬了太多想拥有和平、自由和爱的灵魂,火红的火焰吞噬了太多层层叠叠想挣脱死亡的肉体,连绵不绝的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久久回荡在奥斯维辛的上空。寒冷饥饿疾病疲惫汹涌而来,夺走了一批又一批渴望光明的生命。然而,有个小男孩活着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走了出来。人们叫他“幸运男孩”。

  托马斯•伯根索尔就是那个幸运男孩,人们总是热情地称呼他为“汤米”。10岁时,他被押送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曾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里生活过四年。从三岁开始,这个小家伙就跟父母开始了流离失所的日子,但是他没有对命运进行抱怨愤恨,反而激起了他对生活的探索学习。无论在哪种环境下,汤米总是能够找寻到最有效便捷解决方法。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他帮忙跑腿赚取一些费用,以解家庭缺钱的燃眉之急。在辗转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知道要进行一轮生死筛选,细心观察后门的铁丝不牢,几次解开铁丝冲出牢房。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聪颖头脑、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造就了汤米逃离死亡的幸运。

  无论是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还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汤米的父母都身先士卒地给他予以榜样。汤米的父亲,为人聪明正直善良,在危难时刻几次出手化解并保存了很多人的性命,同时也给汤米示范在危难时刻如何保护好自己。汤米的母亲,美丽、善良、机警,亦如她丈夫一样,遇到危险机智地躲避化险为夷。汤米的父母给自己最珍爱的孩子上了一堂最宝贵的生命之课,在最危险的时刻如何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好生命。汤米的幸运三分之一是父母赠与的,是他人生中无形宝贵的财富。

  汤米的父亲和母亲热爱结交各式各样朋友,在危难时刻朋友的援手弥足珍贵。汤米也爱结交朋友,甚至因为朋友慷慨解囊而保存了性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汤米的医生朋友在纳粹进行筛查时,将汤米的牌子换成了“X”,挽救了他被选中送入焚烧炉的生命。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认识的挪威朋友奥德南森先生,不仅将他的食物分享给汤米吃,还用香烟去贿赂治疗汤米的医生,防止他被筛选选中。幸运的汤米就这样一次次地躲过死亡的威胁,走入了人生中下一个场景

  人性中有善良就必有邪恶。人性的卑劣在欲望的主使下显得犹如蝼蚁。火车经过捷克斯洛伐克时,头顶上如雨滴般落下很多面包,汤米将面包压在僵硬没有知觉的腿下,回头一看已经被别人偷走了。在劳动营里斯彼格告发同样是犹太人的同伴,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人生的底线,乞求卑微得活着。这样的人跟那位勇敢站在断头台上向纳粹示威的人相比,显得多么卑微和渺小。

  对于经历了残酷而血腥的大屠杀后,每个经历过的人们心里都埋藏了一颗仇恨的种子,连小汤米也不例外。他甚至想过在阳台上放置一台机枪,将走过的德国市民全部杀死。经过心灵摧残、肉体的折磨,和失去亲人的苦痛,完全可以理解小汤米的心境。当纳粹们的后代即使没有做过任何可怕的事情,但是身体附属的标签却毅然决然地让他们背负起了这份沉重。当汤米60年后再次回顾当时的心境,夹杂着羞愧和感慨。经过了这么多年,他已然能够平心静气地去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了解事情的全境,选择原谅,选择遗忘。汤米犹如一个独立于事件的诉述者平静地讲诉,还原了整个大屠杀的经过,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情。

  汤米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而我们国家南京大屠杀里也有很多幸存者。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被人们忘记,他们身上的血和泪,渐渐归于尘土,我们无处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更多事实。多么令人悲哀!但愿,“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提醒人类的警钟长鸣,驱逐世界上的黑暗,让光明照亮生命。

  《幸运男孩》读后感(五):让惨剧不再发生

  我先看到书脊上的书名——《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的回忆》。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不自觉的就将它从书架上抽了出来。看到封面上的黑白老照片,看到照片上那个小男孩和明显是他母亲的人快乐的笑,特别是看到那辆在封面中十分突兀的鲜红的玩具汽车,我毫不犹豫的将书带回了家。

  红车是作者托马斯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然后有一天,犹太裔德国籍的他和父母被要求离开他们的旅馆他们的家,离开他们的国家。临走前,小托马斯问:我能带走我最爱的小车吗?妈妈说:不行孩子,但我们还会回来的。

  下次回来,已是德国战败投降,柏林解放之后了。

  从犹太人强制劳动营到奥斯维辛再到柏林集中营和孤儿院,独自一人的小托马斯总是挺过了各种非 人的生活。

  以自传的口吻写出来的自己的苦难,和其他讲述奥斯维辛的作品巨大的不同就是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客观且乐观的笔调写就的。它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彻头彻尾的绝望,和刻骨铭心的仇恨。它的确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痛苦,不但是汤米的痛苦,也是人类的痛苦。他甚至产生出了一种剥离感,除了对父母长者和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与爱,作者仿佛摒弃了自己的情感,只是客观的叙述一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曾经写过一些有关自己经历的文章,但发现自己总是充满仇恨,那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六十年后再写一次,他希望读者自己体会。

  人类是现实的动物,却对历史也从不小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七十年,在此期间,虽无新的世界大战,但人类自相残杀仇恨彼此的故事也不算少数。就像1994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一个民族因为自己的偏执和对另一个种族的仇恨而惨绝人寰的屠杀,造成了约一百万人死亡,我看到这里,看到图片上满地的骨骸和收缴的砍刀,背后冒起一阵冷汗,这,和纳粹自恃雅利安民族的优越而屠杀犹太人有何不同?只是更野蛮、更快、更残忍。所以,并没有所有人都正确反思二战时恐怖的历史,恐怖的历史还在重演。

  圣经旧约里面说,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或许这也能为人们的互相残杀提供解释。

  历史总是再向积极的方面行进,我们要做的就是反思历史,就像德国在二战后对犹太人的致歉和对纳粹分子的严惩以及勇于让下一代直面错误的勇气。我们需要德国的勇气,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于面对历史和自己的错误,这样,错误才有希望被改正,错误才有希望不再重现。

  人都是有欲望和自私在心中,善和恶取决你表现出来的是多是少。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善和恶取决于在所有人都去做时,你能否守住内心的底线。人性在短期内是不可改变的,能改变的,是我们对善和恶的认知以及直面改正错误的勇气,以及明白所有恶在或近或远的将来都将受到惩罚这一事实。我们必须擦亮自己的双眼,来保证自己跟随着正确的领导,而不是让希特勒那样的偏执狂甚至说是疯子来主宰我们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须教育每一代人,让他们不忘记过去,而不是像日本政府一样,一味逃避,把自己的错误抹去。像作者说的:“我们的学校、宗教机构和国家都有义务培养我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具有识别、抵制煽动仇恨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意志以及能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军事院校和宗教机构都必须教育下一代,要让他们能够不分种族、宗教、民族、人种出身或性取向,宽容和尊重其他人。我们的政治领导者、我们的政府都有义务确保这样去做。”

  《幸运男孩》读后感(六):他为什么“幸运”?

  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在我们奥斯维辛》中说过,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在后奥斯维辛的人生中,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不停地再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活,然后,他自杀了。

  杜施•博罗夫斯基是人类这段不可抹杀的苦难的见证人,同样的,还有一位作者,是大屠杀的旁观者。写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作者张纯如,在成书后几年饮弹自尽。

  人类其实并不是天然乐观坚强的动物,他们的承受力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在经历过和死神在一起的日子的人,就像《幸运男孩》的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教授所说的患上了“幸存者综合症”的人不为少数。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写完了他的两部书《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离开了这个世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的躯壳是有任务的,那任务就是将真相说出来,而作为一个人,他认为自己“早就死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人间地狱,这毋庸置疑。活下来的人讲述的故事都注定不会带给读者愉悦,所以,《幸运男孩》首次出版是在德国以德文出版,被翻译成六种文字并成为畅销书之后,才被以英文出版。对此,最早接到英文文稿的美国、英国出版商说,“关于大屠杀的书是卖不出去的”。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在这个全民消费娱乐的年代,奥斯维辛里发生的故事的确没有什么娱乐价值,相反还会让疲惫的现代人感到沉重。

  那么,为什么《幸运男孩》如此“幸运”呢?

  《幸运男孩》和以往记录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根本不同的是,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客观且乐观的笔调写就的。它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彻头彻尾的绝望,不是读起来诘屈聱牙的灾难。它的确给我们呈现了一种苦难,不但是汤米的苦难,也是人类的苦难,同时,它还给予了一种希望,一份光明。他写的是“一份不能被忘却的纪念”。这或许,在这个人们追求更轻松阅读的时代里,某种程度地暗合了时代潮流。那种在苦难中重生的正能量;那种在经历过绝望和打击之后,还能乐观向前;那种能将自己所经历的苦难铭记并用来指导自己今后人生的信念,都让人感动,也让人震撼。这正是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在《幸运男孩》中传递给我们的,它比鸡汤更鸡汤,也许传统的鸡汤只是温火煲的,而这鸡汤却是一个人如何在苦难中浴火重生的最好写照,还有什么比托马斯伯根索尔的人生更能直接告诉你,一个人该如何面对挫折呢?他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挫折而已啊。

  刘大群曾经问过托马斯伯根索尔,是什么让他从集中营活着走出来。后者回答说,我很幸运。这回答听起来有些避重就轻,可是你试着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比“幸运”更完美的解释吗?他积极乐观的去应对一切,未曾放弃希望,只是那个时候还是个孩子的托马斯伯根索尔未必能够意识到是什么造就了“幸运”而已。如今,隔过历史的尘埃,我们又何必非要弄清楚是什么造就了“幸与不幸”呢?

  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讲述,活着更是为了希望。活着为了不被忘却,活着更是为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而做努力,托马斯伯根索尔大法官做到了。当然这并不是责怪那些大屠杀幸存者的心灵不够强大,而是说,这位幸运的男孩,一生都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或许,这就是《幸运男孩》能在现在这个不欢迎严肃、沉重的时代成为畅销书的原因,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读完书,我们也应该去补一补刘大群法官所言“知识结构中缺失的那部分”。只有通过他人的记述,多了解这个世界的苦难,才能更加懂得生活,也就知道安定、平安的人生是有多么幸福。

  幸运不仅仅是他人给予的,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使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也未必就是负能量,托马斯伯根索尔给予读者的,是在废墟之上重建的正能量。

  《幸运男孩》读后感(七):幸存者说

  关于二战的故事很多,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不少,尤其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离开不集中营这个名词。课本里面鼎鼎大名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幸存者能融入正常生活,没有心理阴影的很少。有机会读托马斯·伯根索尔大法官的这本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挺难得。因为了解战争的历史真相就是件痛苦的事儿,亲历者回忆过去就更是需要勇气,很佩服他。

  这本《幸运男孩》是托马斯对童年的回忆,平实的语言讲述一家人从战争开始到结束的经历。他是在集中营里长大的,一个男孩的生存哲学就只是吃上饭活下去,他所见识到的世界是扭曲的。

  集中营是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尤其二战中大规模种族灭绝的营地,当时的犹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但也有幸运的家伙,第一拨是能在形式急转直下前逃离欧洲奔往美洲的,第二拨是离开德国去到英国的,第三拨是侥幸没有进集中营的,第四拨是战后幸存下来的少数人。托马斯一家是幸运者中最不幸的那一拨,错过去英国的机会,不得不学会在艰难中自保。托马斯的回忆里面时间有些模糊,从他的描写中可以读出犹太人的智慧,尤其是他的父亲能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周旋,想方设法帮托马斯逃离被杀的命运。简单的说,就是一条: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对方才不会最先杀掉你。

  托马斯只是平铺直叙讲事实,没有半点煽情,不像《美丽人生》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二战题材的电影那样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看到人性的光辉。《幸运男孩》里面看到的是集中营对人性的拷问以及不能倒下的坚定意志。

  屠杀的过程中,不止有德国人的暴行,还有犹太人为了活下去的不得已,向盖世太保举报无辜的同胞;向监狱管理举报狱友的逃跑行为等等,人性的不宽容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种我去赴死,那你也别独活的心态。大家一起死去,也许心里更平衡一些。读着会有些不适,但如果真是特殊的氛围,也许你也是会举报的一个了。当然大多数人会鄙视出卖同胞的人。但请记住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生死抉择之时,能慷慨赴死的英雄并不多,苟活的普通人才是大多数,与其苛求,不如坦然接受。

  而党卫军中也有给犹太人提供帮助的医生,看守。托马斯没有一棍子打死的划分敌友,德军也有善良的人,同胞也有没原则的,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人的本质不会因为你是德国人就必然穷凶恶极,也不会因为是犹太人,是弱者而变得良善。用种族来划分人类的高低是愚蠢的行为。

  “如果他们没有被送到集中营,他们可能一直都会是斯文的体面人。在人性中,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些人道德的力量,使他们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会牺牲他们的廉耻和尊严,而又是什么使另一些人为保住自己的性命变得凶狠残暴、杀气腾腾呢?” ——《幸运男孩》 P58

  合上书,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了生存,你究竟会坚守的品格是什么?会坚持多久,又会最先放弃哪些呢?

  最后还是要感慨下万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啊。

  《幸运男孩》读后感(八):让惨剧不再发生

  我先看到书脊上的书名——《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的回忆》。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不自觉的就将它从书架上抽了出来。看到封面上的黑白老照片,看到照片上那个小男孩和明显是他母亲的人快乐的笑,特别是看到那辆在封面中十分突兀的鲜红的玩具汽车,我毫不犹豫的将书带回了家。

  红车是作者托马斯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然后有一天,犹太裔德国籍的他和父母被要求离开他们的旅馆他们的家,离开他们的国家。临走前,小托马斯问:我能带走我最爱的小车吗?妈妈说:不行孩子,但我们还会回来的。

  下次回来,已是德国战败投降,柏林解放之后了。

  从犹太人强制劳动营到奥斯维辛再到柏林集中营和孤儿院,独自一人的小托马斯总是挺过了各种非 人的生活。

  以自传的口吻写出来的自己的苦难,和其他讲述奥斯维辛的作品巨大的不同就是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客观且乐观的笔调写就的。它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彻头彻尾的绝望,和刻骨铭心的仇恨。它的确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痛苦,不但是汤米的痛苦,也是人类的痛苦。他甚至产生出了一种剥离感,除了对父母长者和帮助过他的人的感谢与爱,作者仿佛摒弃了自己的情感,只是客观的叙述一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曾经写过一些有关自己经历的文章,但发现自己总是充满仇恨,那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六十年后再写一次,他希望读者自己体会。

  人类是现实的动物,却对历史也从不小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七十年,在此期间,虽无新的世界大战,但人类自相残杀仇恨彼此的故事也不算少数。就像1994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一个民族因为自己的偏执和对另一个种族的仇恨而惨绝人寰的屠杀,造成了约一百万人死亡,我看到这里,看到图片上满地的骨骸和收缴的砍刀,背后冒起一阵冷汗,这,和纳粹自恃雅利安民族的优越而屠杀犹太人有何不同?只是更野蛮、更快、更残忍。所以,并没有所有人都正确反思二战时恐怖的历史,恐怖的历史还在重演。

  圣经旧约里面说,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或许这也能为人们的互相残杀提供解释。

  历史总是再向积极的方面行进,我们要做的就是反思历史,就像德国在二战后对犹太人的致歉和对纳粹分子的严惩以及勇于让下一代直面错误的勇气。我们需要德国的勇气,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于面对历史和自己的错误,这样,错误才有希望被改正,错误才有希望不再重现。

  人都是有欲望和自私在心中,善和恶取决你表现出来的是多是少。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善和恶取决于在所有人都去做时,你能否守住内心的底线。人性在短期内是不可改变的,能改变的,是我们对善和恶的认知以及直面改正错误的勇气,以及明白所有恶在或近或远的将来都将受到惩罚这一事实。我们必须擦亮自己的双眼,来保证自己跟随着正确的领导,而不是让希特勒那样的偏执狂甚至说是疯子来主宰我们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须教育每一代人,让他们不忘记过去,而不是像日本政府一样,一味逃避,把自己的错误抹去。像作者说的:“我们的学校、宗教机构和国家都有义务培养我们的子孙后代,使他们具有识别、抵制煽动仇恨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意志以及能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军事院校和宗教机构都必须教育下一代,要让他们能够不分种族、宗教、民族、人种出身或性取向,宽容和尊重其他人。我们的政治领导者、我们的政府都有义务确保这样去做。”

  《幸运男孩》读后感(九):不能让奥斯维辛悲剧重演

  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救出来60年之后,作者终于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他想让时间过滤掉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经历,不带有任何情绪尤其是复仇。作者用很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经历,从凯尔采隔离区到最后在集中营医院被解救,以及战后的一些生活。

  二次大战中对犹太人的集体性灭绝,是人类历史上一道伤疤,它永远在提醒人们我们曾经这样丑陋过。对犹太人的集体灭绝中,扮演屠夫角色的人,不是在舞台上、故事里的恶魔,有或者是来自远方的陌生蛮族人。相反他可能是你的邻居,可能是是你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你的同学,总之是你曾经熟悉的,信任的人。在狂热的情感和信仰的驱使下他们举起了屠刀。是什么让天使一秒变成了恶魔?

  种族问题就是“我们”和“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他们对我们来说永远是沟壑,永远是敌人,永远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把他们消灭干净。可是这样的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他们永远存在。他们有可能是不同种族的人、不同国界的人、不同村庄的人、不同性别的人等等,这个单子永远列不完。

  这本书的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怎么不让下一场奥斯维辛的悲剧不再上演。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也许我们这些高傲的人类,认为人类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卢旺达大屠杀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无不在提醒我们大屠杀这个恶魔没有离开人类,只要我们还是不能把他们当做像我们一样其实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不是恶魔。

  主权还是人权?这个问题,在别有用心的眼中能够制造一起民族主义的风暴。如果主权高于人权,那我们整个人类怎么对待那些斯大林、阿明、希特勒和张献忠式的独裁者?我们只能用谴责的武器喷他吗?我们必须约束各国政府的权力,他们不能对他们的人民为所欲为。和儿童的幸福来说,国家的政权一文不值。

  我们必须把在教育中个人教育成有独立人格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真理不能被垄断,信息不能被垄断。人们有能力拒绝政府或者组织的洗脑,成为明辨是非的人。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有尊严的人,有权力、有能力拒绝各种非理性的行为,尤其是把伤害强加到别人身上的行为。在当今世界这样的事情还在世界的角落里发生,各国政府对isis没有任何办法,由于害怕将恐怖主义引火烧身,都拒绝承受更多的责任,任由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忍受着恐惧和伤害生活。全世界人民应该联合起来,绝对不能让下一次的奥斯维辛成为现实。

  《幸运男孩》读后感(十):只是幸运吗?

  为什么四颗星呢?篇幅太短,还没读过瘾就没了……

  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本书,乍一看书名,以为这是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写下的苦大仇深的晚年回忆录。然而并不是,作者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在集中营中的生活给自己的一生所带来的影响,当然不仅仅有消极的影响。正因为作者经此浩劫,失去了很多亲人,人权严重遭受侵犯,才会立志将职业生涯奉献给国际人权保护事业。

  全书的语言很朴实,作者被关进集中营是也只有十来岁,所以有很多地方都是从儿童的思维角度去看问题,因此逻辑也比较简单,能看得明白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的故事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的父母在捷克斯洛伐克相遇时写起,一直讲到1951年作者到美国展开全新的生活。

  全书大约只有一般的篇幅讲述作者在隔离区和集中营中的苦难生活:从卢布赫那到波兰,再到卡托维兹,还有在凯尔采的犹太隔离区中的生活,再到奥斯维辛集中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最终苏联军队解放了集中营。后半部分写了战后作者在孤儿院的短暂生活,与母亲重逢后在德国的生活,以及最终移民去美国投奔舅舅。

  读完我发觉,其实作者之所以幸存,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有很多的人帮助了他。这其中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印象比较深的有作者在开篇就讲到的,在他从奥斯维辛被运往萨克森豪森,途径捷克斯洛伐克时有很多人从桥上扔面包到他们的车厢里。还有在奥斯维辛时一个波兰医生偷偷换了作者索引卡背面打叉的牌子,使得睡梦中的作者免于被送进毒气室的噩运。还有在萨克森豪森时常关爱并给作者送来各种食物的挪威人,就是他后来还写了一本关于作者的书并在挪威取得成功。作者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下联系到了他,与他在相见,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到这里也不禁感慨,战争固然是残酷的,但是它又能使不同国家的人相互结识,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想想也是挺神奇的……再到后来,在孤儿院中,作者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才能最终与母亲重逢。当然啦,作者能在集中营中幸存,当然是有幸运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和他同睡一个床铺的孩子得了白喉(一种恶性传染病)都没有传染给他……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父母对他的教导,给他的庇护,以及后来许许多多的人对他的帮助,作者估计会遭受和大多数儿童一样的命运……

  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在面对种族灭绝的灾难时,犹太名族所表现的团结精神。这些在凯尔采的隔离区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以及美国犹太联合分会中都可以看出来。感觉犹太民族真的是挺智慧的一个民族,可能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及宗教信仰差异,才会使得欧洲大多数民族都嫉妒怨恨他们,而最终招致灭族大祸。

  非常不错的书,推荐阅读~(PS:书中的插图都挺不错的,记得最清楚的是作者儿时坐在小红车上和妈妈的合照,还有几处是德语写的信件,忍不住停下来读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