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槽边往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槽边往事》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9: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槽边往事》的读后感10篇

  《槽边往事》是一本由和菜头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槽边往事》读后感(一):《槽边往事》(和菜头)读书笔记

  全书前1/4观感:戳中。为什么只是前期呢,因为戳中的只是内心里与作者相同的文青、理想主义、享乐安逸、追求自由、不羁的那一面自己。往后看得越多了,不认同、质疑和分歧也会积累越多,内心和作者站不同面的那一部分觉醒,独立思考,重归了理性。再往后,就是我觉得自己阅读最好的一个状态,通过作者的文笔情绪和态度,结合其个人经历与人生轨迹,再参考自己的人生,归纳产生的共鸣,也思考一些分歧产生的原因,不一定判断是非对错,因为彼此都是存在及合理。比如我不同意“多读书,插图越少的越好。”业内公认好评的能够开发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优质绘本绝对不在少数。比如也不认同《按照电视剧的教导》这一篇,人不是按照电视剧的指导行为生活,而是艺术本就源自生活,是生活中有这些人事,电视剧书籍才会copy过来,将其艺术化夸张化或者标签化。

  另外,莫名地自打读出和菜头那种中年荷尔蒙过剩的感觉起,就一直联想到冯唐。果不其然,读了一半多的时候写了他一篇... (啊,确实是有交集啊,怪不得觉得是同类。这样想。)看过冯的书,以前还挺欣赏过觉得文笔比较戏谑有趣也有点文化,虽然黑他的很多,但我没什么偏见,我自认同我所认同的那一部分他,负面的知道就可以也不用太较真,谁又能保证被所有人喜欢认可呢。

  这本书其实蛮杂的,后面甚至还写了很多篇食谱...(之前非疾病的肥胖被说得委委屈屈有理有据,其实是为我所不齿的。)总体来说既有发人深省的思考与启示,也有闲文散句可以拿来排遣时间,算是一类博客文集吧。

  《槽边往事》读后感(二):于无声处听惊雷

  要说才气逼人,我不以为然。

  但要说,不值得一读,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当文明走了四五千年后,世界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多元纷杂,它不再让一个有天赋的人磨剑十年锋芒毕露,再饱经磨难和坎坷黯淡他的刀锋,最后,人们因为他的质朴而炉火纯青的技艺惊艳不已。

  世界变得疯狂而快餐,在你刚刚积累点才气的时候,他诱惑你,在各种甜头中让你沉醉。如果你很痴,世界就会慢慢厌倦你,拿走你的才气,引流你的读者。所以要说能够一成不变、一如既往的,只有时间。

  是人,就会有感情,有感情难免有平淡和激烈。菜头也是这样,他曾经壮怀激烈一腔热血的做过烽火台,彻夜通宵的鏖战。如今,到了为了碗牛肉浇头面,早起赶市的年龄。以前我读他的文章往往是在深夜,记得豆瓣的9点以前有他的blog,读的如痴如醉,仿佛剥开了只橘子,都是初恋的味道。如今成书以后,一起看反而觉得略显杂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了那个年龄。

  记得有篇文章分析文艺青年变文艺中年的,我深以为然。他有着对世界和人性深沉而狡黠的洞察力。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很适合年轻的(17-24)朋友看,而我买的时候是冲着,逻辑思维里的宣传“提高你的写作能力”而来的。说实话,学着菜头的风格写东西,能提高的不是你的写作能力,而是你的联想和说俏皮话的能力。

  但我依然给5星,因为不论对我有无帮助,他都是一个有风格的写作者,而不是模仿者。

  《槽边往事》读后感(三):《上班这件事》

  和菜头的文字很早之前就看了,最早可能看的是新浪博客。

  后来出了微信,就第一时间订阅了他的公众号。

  也许是三观一致,我很喜欢他的文字。就像作者说的,他很早就在比特的世界里留下自己的文字,这本书虽然只是网上文章的选集,但我还是有很多内容没看。

  下面摘一篇我认为这本书里面最实用的文章——《上班这件事》

  上班这件事

  我是在1997年7月19日报道上的班,十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大学里终日游荡。觉得自己是一颗闪亮的子弹,屁股马上要挨上一撞针,穿过黑洞洞的枪膛朝着广阔的光明直飞而去。生命是一场RPG游戏,当了十六年学生哥之后,现在可以按下“Upgrade”,成为一个打工仔。在所有属性清零的同时,金钱那一项终于出现了正值。

  到如今我上了十一年的班,驻外三年,病假14天,是个够意思的员工。够意思就是说,我不欠公司,公司也不欠我,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回想十一年前,当我穿着大短裤在校园里闲游浪荡时,应该对今天的境遇并没有任何概念。只是跃跃欲试地想走向社会,因为在学校里呆了十六年,实在是厌倦透了。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值得体验一下。不过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对工作的厌倦比对学校的厌倦要快得多。

  我想把这十一年上班的个人体验写出来。这世界上有各种个人体验,但是上班似乎算不上,因为太多人有一份工作,人们更愿意看一个在肯尼亚做联合国义工的人写的经历。不过,我觉得最普通的事情未必人人都能做好,我就在职场上走过很多弯路,不妨写下来。难说有什么人看了能避过一坑,少走一段,谁知道呢?

  一、 番外篇

  一上来就写番外篇,并非是故弄玄虚。人生是连续的,按照佛教的说法,昨天就是你的前世,明天就是你的来生,昨天的事情决定了你的现在,你现在做的事情决定你的未来。所以,要谈工作这件事,至少应该有一段前情提要。每个人选择某份工,一定有什么因果在里面。否则,人生的际遇就变成了纯粹的莫名其妙,而莫名其妙的事情也就不用讨论了。

  听说现在的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职业规划,我很羡慕这一点。为了念书而念书,这事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我就是觉得念书是为了上大学,结果真的进去了,发现心愿得偿,却不知道接下去该干什么了。规划并不是说具体的决定,而是一个发展的大概框架。一个高中生在升入大学之前,会有三种选择。

  一、念完大学回家乡

  二、念完大学去中心城市谋发展

  三、念完大学考研或者出国

  第一种选择是过日子,家乡有自己家族广泛的人脉,工作容易找,房子不用买,这是最简单的一条道路。选择这条道路,就不应该出省念书。既然定了要回家乡生活,那么去外省读书就是纯粹的浪费。从经济上讲,在家乡念大学可以不用住校,不用吃食堂,能为父母减轻不少负担。从就业发展上讲,除了北京之外,中国任何一个行省在就业上会优先照顾本省的大学。每个省的劳动厅不会和教育厅过不去,本省自己造的学生本省居然都不要,那么省内的大学怎么开得下去?这样一来,结果就是本省大学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而且都是山大王。比如念医科,当然是协和、同济、中山、华西这些学校好。但是,等你回到家乡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各大医院的各种大小头目全是省立或者市立医学院的毕业生。你的北协和的金字招牌好看,但是你会被别人强大的同学会完全摒除在游戏之外,进修、升职什么的,你就慢慢等吧。

  第二种选择是求发展,目标地点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怀揣梦想,准备在超级城市里飘一段时间,然后努力扎下根来,做一代移民。这是最艰难的一个选择,做一代移民很艰苦,完全是造福自己的孩子。你和你老婆打一辈子工,终于有了一套房子,略微有点存款,然后你的孩子就可以以毕业就有车有房。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大城市进军,因为梦想可贵。想走这条路,专业一定要好,脑袋一定要好用,学校稍微差点没关系。目标设定就是空降,而且一旦降落就得开始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就一定要投其所好,选择热门专业,确保就业成功率。当然,竞争也会很激烈,那么就要在大学开始练习扮一张可爱的脸。学校差点,分数低点无所谓,关键是长得有说服力,看起来比较灵活,但是心地又是那样的善良加白痴。

  第三种选择自然是上名校,名校的签出率相对高得多,专业什么的不重要,反正出去了都得改行。这是最遥远的一跳,完全脱离了中国社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求发展。不过,这也是赌博的一种。在海外的人有混得好的,也有很糟糕的,T和G不说明任何问题,全看自己和运气。值得一说的是研究生,从上班的角度看,研究生的本质是一种就业延缓。考上研究生,你等于是为自己赢得了两年到三年的选择时间,但是始终还是要面对就业问题。研究生有微薄的收入,但是进了研究生院就和参军一样,最后要面对二次就业。到了那个时候,未必情况就会变得有什么不同,还是只能在工作、出国、读博中选一样。

  我那时候没有人和我说这些,所以我的路线图是出省念好大学的烂专业,然后又回家乡工作。所以,找工作难,转职难,晋升难,在工作头几年经济压力相当大。在所有的选择中,我挑选了最糟糕的一套组合。有时候回过头去想一想,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儿童,能做出这种霉到杠上开花的选择来。

  上班这件事之二《欢迎来到肖申克》

  作为新鲜人来到一个新单位,可能每个人内心里都充满了憧憬。不过,先不忙憧憬,真实的情况是你刚刚来到肖申克监狱。你小心翼翼地站在场地中央,周围是一群性高彩烈的老犯。无论是什么工作,时间长了都是一种重复。固定的人,固定的程序,固定的事情。所以,当有新鲜人出现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演出开始了。对于资深员工来说,他们兼任观众和表演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饶有兴趣地观察新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新人面前表演自己,让新人承认他周围看不见的势力圈。这个道理就和遛狗的时候狗会在花坛、电线杆、街道转角撒尿一样,每个人都在标注自己的势力范围。

  由于带有狂欢的表演色彩,所以新人初到,所目睹的一切都不需要太当真。冲上来热烈欢迎你的未必就真是喜欢你,他可能是寂寞太久了。抓你到一边耳语,告诉你要注意什么的,未必是真正的知情人,他只是想让你觉得他什么都知道。而对你不闻不问,带理不理的家伙未必是真的反感你,也许他只是不善表达,在日后可能会成为你信任的工作伙伴。在这个阶段,有一条真正的福利政策:允许犯错。因为你年轻,因为你新来,所以犯错是难免的。在不触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每个资深员工乐意显示自己的宽容。不过,在具体的处理上,很多人把这种宽容当成是一种放债。很多年后,还有当年的同事提醒我当初我捅了多么大的一个篓子,他又是怎么为我遮掩的。

  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是在这个阶段当演员,目的是取悦所有人。相信我,这世上只有几少数的人能够完全掩盖自己的真实性格,这种人前程远大,所以是阴谋家和优秀演员的合体。而绝大多数人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迟早要暴露出来。而这种时候,周围的同事由于觉得你前后反差太大,就会揪住这事不放。要知道,别人在单位里混了那么多年,见过那么多人,有多少优秀演员都穿帮了,为什么你不穿?所以,与其做个小可爱最后穿帮,不妨做个坦诚的混蛋。小可爱是一种界定不清,别人不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而混蛋很清晰,你的四界都清清楚楚,别人也知道如何和你打交道。取悦所有人是一个绝对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即便人人都喜欢你,对于你在工作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也没有多少帮助。因为可爱是一种无害,而无害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无能。

  工作给予一个人金钱,相当于可以用来取暖的火。工作单位就是一个洞穴,那火在最里面燃烧。同事就是豪猪,按照级别决定大家靠近火堆的距离,每个人都尽力往前拱。当你来初来乍到,站在洞口,面前是一片长着长刺的屁股正对着你。作为一头新豪猪,你能做的就是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拱进去。如果在门口的豪猪想挤你出去,给他一下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原则有尊严的人,才有尊重。任何冲突都是在确立个人的边界,对于越界者一定要立即射杀,否则你的边界就会成为马路。如果真是在肖申克,用术语来说,就是你从此成为了他的Bitch。

  缓慢而不动声色很重要,新人报道本来就是狂欢,安全的做法是保持低调,密切观察。千万不要上台表演,吸引注意力,那么你什么都不看不清楚了。我上班之初就把办公室变成了脱口秀现场,随时都会爆发出阵阵笑声。代价是我迅速被“盯”上了,当很多人都注意你的时候,挨一闷棍的时候也就不远了。老话说树大招风,意思是不要太鲜亮,不要站在舞台正中。

  上班这件事之三《两种官僚》

  新人上班,挨闷棍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权力和体制化需要如此。每个人从本性上来说都好逸恶劳,但是单位又需要把这么一帮懒鬼组织起来,完成某项工作。所以,人们就发明了所谓的管理,对权力进行分配,建立起一套体制。基本上,权力是一种仅靠想象就能维持的东西。一个人被赋予某种权限,这种权限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行之有效。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来自权力最严厉的惩罚无非是开除,但是这种权限却不是任何一级管理干部都有的。那么,畏惧之情从何而来?想象,人们相信如果服从指令,完成工作,那么会有一个“好的前程”。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想的不是最低标准—辞职,而是最高标准—升职。于是,权力就发挥它的效应,遵循体制者得到奖励,乖宝宝有糖吃,这就是示范效应。即便所有的宝宝都明白自己也听话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多糖分,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去做个乖宝宝。因为这么做会拥有一个概率较低的可能性,但是不那么做,就连一点可能都没有了。权力不需要用具体的威吓和强硬手段证明自己,当有第一个人开始服从,那么整个秩序就开始建立。违抗权力的后果,绝大多数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就像是核武器,并没有人真的去用。不过,为了提醒大家权力的存在,用新人来敲一棍子也是好的。武松被劳改的时候,初到之日要挨一百杀威棍,也是基于相同的道理。

  棍子无善无恶,打人的是拿棍子的手。因此,需要讨论的是拿棍子的官。从出身上看,他们可以分为传统型官僚和技术型官僚两类。传统型官僚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是纯粹的手腕高明,从站马步开始一级一级爬上来的。他们深谙权力的各种奥妙,喜爱权力超越世间的任何东西。技术官僚大体上指的是恢复高考以后,受过大学正规教育,在单位靠专业起家的官僚。他们大体上比较清廉正直,而且有文化和专业。再过十年,可能就没有那种纯粹的传统型官僚,而只有技术型官僚。但是,这种分类只是根据出身,而不涉及手法。事实上,技术官僚用起传统官僚的手段来一样得心应手,而且可能更为毒辣。传统官僚也许不知道你是在上网看新闻还是上网查资料,而在技术官僚面前打这种马虎眼那就是找死。有些公司的管理者会用手机定位查员工的岗,足见有技术背景的人为恶更为可怕。

  站在挨棍子的角度看,还是技术型的手法好受一点。因为至少它的打法有规律可循,有章可依,而且不得不体现一点公平的原则。在技术型打法之下,别人迟到扣50块,不可能到了你这里变成100。而传统型打法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在它那里权力是一种法术,法术不应该有任何规律可循,更不能容忍你能推断和预判。要的效果就是你完全头晕脑转,觉得随时随地都可能挨棍子,那么效果就出来了。要的就是绝对的畏惧,因而产生绝对的服从。

  上班这件事之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要总结上班有什么好,很多人都会抓着头想半天。但是,如果换成列举单位里最让自己讨厌的人,很多人可以立即脱口而出一个名字,甚至更多。是啊,那么多人为了一碗老米钱来到一个共同的地方,除了对老米的那份渴望完全一致之外,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同之处。这样的一群人挤在同一片屋檐下,总是会起各种矛盾。工作本身就是制造矛盾的利器,因此,同事之间或者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司空见惯。和同事有矛盾,对方会打你的小报告,用流言蜚语败坏你的名誉,又或者在工作中整蛊你,给你挖坑下药。和上级有矛盾,尤其是和直属上级有矛盾,会让个人处境变得很艰难,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也是让人最头疼的。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用的全都是法术和技巧。在单位里很常见一种“大哥型”的领导,使用人格魅力代替管理,用义气取代规章。实践中这种方法很好用,能够为一个人赢得大量人望,而且拥有一批死心塌跟随的小弟。经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某个高管或者中层跳槽,单位里就立即产生连锁反应,一帮人跟着也跳槽走了,大哥到了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个大佬决定一片天空,制度、规章、模式完全靠不住,和大哥之间的义气相比之下要稳定得多。同一个部门,同一项职能,同一种外环境,在某甲手下做和某乙手下做,完全是两种概念和结果。大哥操作良好,整个部门会是整个单位里权限最高、油水最足、干活最愉快的地方。大哥很孬,那么已有的权限和利益都会丧失殆尽。很多职员选择跟人,虽然有押大小的嫌疑,但是在这种社会现实之下,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另一种就是“威权型”的领导,他在某一专门领域内做了很长时间,本身就是专家,资历很深。他几乎不需要说什么,但是下属会坚决执行,因为他就是权威。你所想到的任何问题,他都想过了。你遇见的人和麻烦,他都经历过不止一次。他并不和属下称兄道弟,而是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人人畏惧他,把他当作神一样看待,甚至觉得能和他共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当然是一种光环,但是,这个社会上又有几个人不是生活在光环之下呢?

  还有就是所谓的现代管理,在我看来那是标准的法术。核心思想是让普通员工参与决策前的讨论和分析,用度让部分知情权的方法获得员工的支持,让他们误认为某项工作是“自己的”。又或者是用几套表格玩点数游戏,使得活人为了点数而奋斗,原理和拉磨的驴脑门前吊个萝卜是一个道理。管理就是铁手,现代管理无非是在这双铁手上套了一双天鹅绒手套,但是实质并没有任何变化,都是迫使人去干活,无非是被迫或者是被催眠到心甘情愿。

  值得分析的类型有许多,但是以职员为着眼点,其他类型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多少助益,所以不再花时间分析。在大哥型领导的手下干活,除开上面提到的实利,还有个人发展上的好处。大哥型领导本身处于上升期,如果他的发展很迅速,意味着你跟着一起分享胜利果实的机会也相应增加。而且,这种个人高速发展一定需要周围有强大的支援,因此你会跟着学到很多东西,他也会主动教你,努力让你跟得上他的步调。但是,这种人在上层的眼中并不让人喜欢,因为他经营私人实力,就像唐代的节度使,在中央权力之外豢养私人武装,拥兵自重。一切管理权限问题都是平衡问题,有一个大哥,那么就一定会有第二个来平衡他。对于上层来说,他们乐于看见相互竞争的大哥们,因为这是在促进单位的发展,只是要小心控制内部摩擦的伤害程度就好了。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意味着风险。一旦带头大哥败落,那么你作为小弟很难继续安身下去。大哥跳槽,小弟跟着跳,我说不好这里面究竟是义气的成分多一些还是不得已的成分多一点。

  威权型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至个人事业成熟期的资深职员。除去那些光环,面对他们的时候应该想一个问题:既然他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见他提职?答案是很大可能他就到这一步了,这里就是他的极限。关于升职有一个极限理论,就是说应该一直提职,直到这个人显露出不适合目前的工作为止。当然,决定升职的因素并不全在个人能力。无论是什么,反正他到这个位置是不会再继续向前发展了,可以一直做神到退休。在这种人手下打工,优点是很明显的:你个人只要安分守己,日子会过得很安定,不用考虑太多变动的因素。而且,你也有提职的机会,只是时间相对较长,因为对于这种人来说,他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确认你是否合适。缺点在于你可能完全要自学,威权型的领导经常出现在业务成熟的部门,各种工作流程早已确定,每个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已。你可能在一个职位上连续干上十年,但是对于整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你是个拧螺丝的,那么就可能一辈子都在拧螺丝,不会变更工种。

  对于个人来说,进入单位遇见什么同事或者什么上级,这完全是不可控的。别人喜欢或者厌恶你,这也是完全不可控的。有的人就是第一眼见了就烦,不为什么。有的人就是第一眼看了就觉得投缘,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一个很容易犯下的错误是试图改变别人对你的观感和态度,或者扭曲自己,强迫自己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千万不要小看了人性中的顽固之处。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证明了别人先入为主的看法是错误的,但别人是否接受,并且真的改变对你的态度,那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人都不倾向证明自己错了,而是维护自己任何一个判定。与其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如争取改换门庭。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有不喜欢你的,但也一准会和你投缘的。社会上有那么多上级,有厌恶你的,觉得你一无是处,也一定有人欣赏你,觉得你是难得的人才。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更不要试图扭曲自己的内心,但可以试图改变自己的环境。找有喜欢你的人,欣赏你的上级,去那里打工,这样一来,因为工作而得癌症的人也能少很多。

  工作有一点点像恋爱和婚姻,你得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地方。只有一种极端例外的情形:无论你换了几份工作,但是都和周围格格不入。那么这只能说明是你的问题,要么你改变自己,要么就是说你只适合自我雇佣,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上班这件事之五《钱到用时方恨少》

  十一年前我上班的时候,月薪是720元,加各种补贴奖金,总额是800元。所以,当我听说今天的有些小朋友拿1000元的起薪时,觉得非常吃惊。这是因为当时我上班的时候,单位提供免费宿舍,食堂有伙食补贴,这两项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节省下来是很大的一笔。现在的小朋友要自己租房,要自己开伙,起薪不过上涨了几百元,不知道怎么活得下去?也许,开头几年都还需要家里支持吧?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说:老子最多供你到18岁,然后你就滚蛋。或者:老子最多供你到大学毕业,然后你就滚蛋。现在看起来,中国人青春不老。父母一直青春,所以一直供养。子女青春期漫长,所以一直接受供养。佛经里说子女是来收债的,大抵不错。

  新人上班,走入社会,开头的这个阶段非常痛苦。除了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和成人世界打交道的困扰,最大的痛苦来自经济。工作了,按理说就是独立了,但是未必经济上能完全独立。就像一只压满了扳机的枪,但是没有子弹。这时候有无数强烈的欲望,却没有丝毫实现的经济基础。在学校里也就罢了,学生的身份可以掩盖很多不平等。但是,上班之后看别人花钱,看别人生活,这种滋味非常难受。你有了准入证,但是由于没钱而被排斥在诸多成人生活之外,那种恼人的感觉到今天都挥之不去。

  很不幸的是,十一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信用卡和ATM。而银行为了拉业务,和各个单位的财务部关系都很好。很快,我手头就有了一把信用卡,而且都允许透支。我长那么大,唯一感谢银行的就是当年他们把透支额度设置为1000元而不是1万。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苦于钱不够用。结果就是透支提前消费,然后过着还款的日子。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发完工资,赶紧到银行存1000元,偿还透支的款项。然后忍耐一两天,再透支1000元出来花。要点在于,你得在银行开始计算利息之前把钱还上,然后再立即透支。如果当时银行把透支限额设置为1万,那么十年前我早就因为刷爆卡跑路,现在估计正在泰国普吉岛卖烧烤。

  在现代社会生活,作为新鲜人来说,谈理财太早,但是平衡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这种功课学校里不教,家长不会。我的父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他们的经济学知识仅限于计算银行利率和国库券利率。到今天为止,他们都认为按揭买房是一种耻辱,一个人应该以不欠债务为荣。你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财富的教授,那么最多有两个字:节约。如果一定要再多说点的话,他们会加上两个字:储蓄。所以我经常说70年代可怜,糟糕的童年,变换的时代。教科书都是旧的,而社会现实是新的。十年前,报纸上报道,家长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方法是给个小存折,或者每天给零花钱做账。今天看起来,觉得这种“培养”简直让人吐血,但是我当年连这种教育都没有。更别说学校里开设股票、地产课程了。

  教会小孩子关于商业社会的观念,理解一个商业社会如何运转,让他们懂得如何在这种社会里生存下去,我觉这比什么课程都重要。我们的教育侧重于专业和道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并非社会人,无法立即下水就开始游泳,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商品社会是滚滚金钱洪流的循环,它残酷,如同鲨鱼。但是它也生生不息,更是如同鲨鱼—鲨鱼没有鱼鳔,有生之日,必须不停游动。个人身处这种社会,也应该如鲨鱼一样,终生以赚钱为要务。一天不死,一天就要保持资产增值。所谓生活质量,所谓社会地位,在这种类型的社会里,永远是钱说了算。所以,应该对钱非常重视,“视金钱为粪土”这种话虽然豪迈,但是真相信了,未必活得下去。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自己的金钱小循环。打工、挣钱然后消费,钱流出流进,构成一个微循环体系。前面讲到所谓平衡预算,就是要竭力保持这种微循环的收支平衡,而且尽量做到略有盈余。“月光族”我是根本不赞赏的,因为活得跟没有明天一样,所以今天必须极尽而欢。所谓把握现在这一刻,或者活在当下,这本身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误读。任何人都有生活模式,模式一旦固定,就非常难以更改。养成了月光的习惯,那么中年还是月光,老年依然是月光。这样的人,在青年时代是父母的负担,中年时是配偶的负担,老年时成为社会和子女的负担,运气好的话,一世不操心,只是苦了周围的人。

  生活模式一经确定,效果是惊人的。请看任何一个城市,每个月都有新的夜店开张,这就意味着总有人去消费。这种消费就是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吃完晚饭,坐到八点,然后就屁股上长针,再也坐不住了,觉得心里痒得慌,一定要“出去坐坐”。每晚八点出动,出街游玩,这就是一种生活模式,夜晚的生活是由夜店和酒精构成。我刚上班的时候,和一位同事经常对班,值班守夜。每次到了晚上八点半,他就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魂不守舍。然后就央我代值一会,他冲出去夜访洗头房。一小时后回来,神闲气定,心满意足,然后叫我休息,他替我守夜。

  每一种生活模式背后,对应的就是消费习惯。新人上班,因为以前当穷学生当到恨,所以出来习惯性地恶狠狠消费,报复四年没钱的青春。这种纯消费的生活模式很容易建立,包括大肆购物、吃饭、赌博、游怡。放心,你在任何地方总能找到愿意参与的人。一旦一群人形成固定的圈子,生活模式也就固定下来了。即便你想退出,团体里也总有人要督促和鼓励你。今天有谁想不出去玩,但是总有另外的人出来催促一番,最后也就总能成行。总有一天,你要想脱离这种生活,那么就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难度可想而知。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变换工作环境或者换了工作城市之后,整个人都变了。这是因为硬生生脱离了原有的那班本朋友,终于得到建立新生活的机会。

  工作初期,工友比朋友更重要。事实上,同事对你的影响可能比朋友还大。朋友之间一周不过见一两面而已,而你的同事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总在你左右。他们如何生活,你就往往会萧规曹随,复制了他们的生活。要小心这里面的不平等,别人是资深员工,甚至可能有家有业。他们出来玩,无论下夜店还是上牌桌,那是用闲钱娱乐。而你赌博技术不精,躲酒技术不够,而且新人又得抢着埋单,是用吃饭穿衣的钱陪人玩,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傻的事情了。结果就是当年我总结的一句话:经济搞垮,身体搞差。

  所以,在赚钱之前,先想着怎么省钱。而省钱之道,在于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习惯了发工资就冲进百货商场血拼,当然没钱血拼就觉得痛苦难过。但是,如果你根本就没有这种生活习惯呢?那么你就不大会因此而感觉不适,整天念念不忘新款上市的消息。人不可以纯消费和娱乐构筑生活的全部,总要有之外的某种小乐趣,小趣味。不要忽视它们,因为你乐在其中,所以会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心无傍鹜。或许经过几年,转过头来,它们会成为你事业上或者生财上的重要助益或者关键转折。无心插柳,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靠节余而买车供楼明显不现实,谁都能看到这一点。不过,前文说过,金钱应该如同鲨鱼一样不停游动。起初的节余目的就在于此,无论是将来做什么,起初总要有一笔启动的资金。这笔小钱加上流动和时间两个因素,会产生惊人的变化。无论这笔钱多么小,你都得让它流动起来,渐渐多起来。每个月多一点点,但是几年下来,和每个月少一点点结果截然相反,这就是复利的威力。你可以随便拿一个计算器,在某个微小的基数上乘以一个微小的比率。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往后,增幅也就越大。简单的操作,乘以漫长的时间,就是惊人的结果。人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觉得自己年轻,觉得自己聪明,所以一口就可以吃个胖子,然后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很美,但是毫无现实依据。哪怕是一个200斤的胖子,也是一顿饭多吃一小口而变来的。

  当然,你肯定想到做小额的投资,实现个人财富的增长,但是我个人并不推荐这么做。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刚毕业就投资网吧,半年后网吧被政府封杀,直接经济损失是3万多元。想一想看,我当时月收入一千出头,一下亏损了3万块是什么概念?因为新人刚刚到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非常小心。等年纪大一点,经验多一点,投资的成功率才会高。我们常说“做点什么”,而到我现在的年纪,觉得这真的非常难。想做点什么,“天地财法侣”一样都不能少。

  天,就是天时,也就是说你的气运,这是天定的。所谓成事七分在天,三分在人,就是这个道理。地,就是地利,你在什么地方做你的事也很重要。你就算是投资老虎机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别开在闹市中心。财,就是你的资本。无论你做什么,投资什么,你不可以是个穷人,做孤注一掷的事情。因为这样心理压力会很大,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变得顽固而愚蠢,不懂得松手,或者不懂得顺风连斩。法,就是正确的方法,有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方法不对,还是死路一条。我们常见好人走霉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问题往往就是方法不对路,再怎么挣扎也只是一个败字。侣,就是同道,助力。有了前面所有的因素,你也会发现,很难找到一起奋斗的合适的人选。哪怕是你最好的朋友,不经过事,你不知道他能不能做事,合适不合适做事。有时候经常看着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叹息,人虽然那么多,但是合适能用的人却那么少。

  这里,就可以说今天这一篇的结语了:在你刚开始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赚钱门路的情况下,合适的办法是把你自己当成你的钱。你,就是你的钱。与其乱花钱,不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与其闭着眼投资,不如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参加培训也好,多念点书也好,甚至只是把身体锻炼好也罢,先投资你自己。等最艰难的头三五年过去,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会发现提高收入的办法,会发现很好的投资机会,会找到合适的同道。没有人可以不经过十月怀胎而来,所以即便你在大学再聪明,总要把一定的时间花在积攒经验值和自我培养上。属于你的日子总是会来的,但是,希望那时候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翻身跳上机会,疾驰而去。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补丁要打:如果今天的我能够坐时光机会去,和当年的我说这一番话,可能我的人生轨迹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该吃的亏总得吃,该上的当还得上,该浪费的时间和金钱还得浪费,这就是年轻的代价。所以,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或者已经那么过活,并不需要自责,这不是什么错误,而是必要的课程。而我这里说那么多话,目的只是提醒,而不是教导。人只能被生活打服,不可能被别人说服。最后,迄今为止所有的话,都是针对一般人。天才总有出路,而蠢材也无药可救,他们都不是这些口水话的对象。

  上班这件事之六《作为人的员工》

  人的欲望哪里有餍足的时候呢?

  一开始,你觉得只要能进某个单位或者某家公司就好了。等你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挤了进去,起初的自豪和满足一周时间就消耗殆尽。随后,你扬起头,扬到脖酸,看见面前是一座高耸入云的人肉金字塔。顶端是肉眼不可见的领导,他偶尔会神降一次,溅起无数张笑得稀烂的脸。“傻逼!楞在那儿干什么呢?”一个声音把你的目光拉回现实—在人肉金字塔的底座上,一帮愤怒的兄弟正在奋力支撑,用下巴指了指一个黑洞洞的空位,意思是叫你赶紧过来填上,好分担一点他们的压力。

  蹲上三五年,你的傲气,你的自得,早已经抛在三十三天之外。你又开始觉得不满足,又开始不快乐,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爬上去一点,高一点,再高一点。从这时候起,你永远不会觉得自己的位置足够高。只有非常少的人会因为上升速度过快而怀疑自己,而绝大多数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所在位置不成比例。先把职场上的景象定格在这里吧,因为这个游戏就此开始,需要一直玩到退休。没有人能确知自己能到怎样的高度,但是所有人都时时刻刻感觉到欲求不满。满意永远是暂时的,而欲望长存。每一次,你都告诉自己:如果我能。。。那么我就满足了。事实绝非如此,许多人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为一见钟情的对象所慑,觉得哪怕只要能呆在对方身边五分钟就好,什么都不做,只五分钟就好。很多人最终也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但没有人真的觉得就呆五分钟就好。会有许多事情次第发生,欲望驱动你产生一个个行动,一个个行动派生出新的欲望,一直指向最终的厌弃。在职场,只有退休才能吹响终场哨,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依然恋栈不去,造成悲剧。最新的例子就是安徽古井集团的老总。

  如果能理解这个游戏的本质,那么就不应该保留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逐级晋升和保留自我之间,你只能选择一样。你不可能不被评判、被处置、被安排、被委派,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由意志所能决定的余地很小。员工不等同于人,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现代的自由社会宣布最大限度上保有个人自由,保证个性发展,不会受到粗暴的干涉和强力管辖。但是,即便是在真正的自由社会里,有两种社会组织是豁免于自由条款之外的。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公司。公司的组织方式决定了不需要任何自我,自由的意思是说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司,但是一旦你进入其中任何一家,你都必须上交你的自我,服从指令。所以,自由职业者和Boss患有心脏病和肠胃道溃疡的几率要远低于公司员工。

  让我们把定格的录像带继续播放下去,再次看一下这个欲望驱动的小游戏。

  权限按照大小从上到下分布,部门根据距离权力中枢的远近形成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势力圈。一名员工会被按照这两个维度分配到一个点,游戏的规则只有两条:尽量往上爬,同时尽量往中心靠。很快你就会学到,向上爬的阻力太大,较为合理的可能是往中心靠。再以后,通过观察你也能领悟到一点:从边缘部门进入核心部门,从技术部门进入行政部门,是向上跃起的最佳途径。最后,你也会形成自己的权力分布体系图:围绕权力核心,直接进行服务和体现其权威的部门是所谓核心,它们包括但不局限于办公室、行政部、HR、财务部。然后是中间较为紧密的执行部门,和外围非常疏松的支持部门和技术部门。权力的意思是人事权和财务权,其他的一切无非是在这两项权力控制之下的延伸。

  如果你决意要玩这个名叫工作的游戏,以上大概就是基本的个人发展路径。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提出了观察结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结论过去被极为粗鄙地解释为对劳动人民的压榨,用体力劳动的量化指标作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但在我看来,沿着向上和向中心的路径前进,一个人持续不断地获得了整个系统的支持。也就是说,他不再依赖于个人力量,或者是部门力量,而是利用整个系统的协同力量完成工作。一个懂得如何去使用这种力量,他当然应该不应该继续去具体操作,而是变成管理者和决策人,最后上升至游戏规则设定者。任何系统最终都会成为这样的层级结构,最终也会确定这样的上升通道。

  许多人身在这条路径上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权力上缓慢而微妙的变化。一开始,你获得关注和重视的原因是因为你足够努力,足够肯干,同时也显示了有智力活动的迹象。于是,你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可能因此而靠近权力中心一点。在这时候,经常出现一个理解上的偏差,会认为这是一个奖励游戏。之所以有现在的变化,是因为自己足够刻苦,足够努力。于是,就倍加刻苦,倍加努力,维持原有的工作方式。觉得这个模式可以继续维系下去,一直得到提升。结果,很多年过去了,你变成了传说中所谓的“老黄牛”,却一直原地踏步不前。

  根本原因是你太勤奋,太个人奋斗,而没有使用系统的力量。个人努力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充其量是一张重要的入门券。获得进入游戏的许可之后,考察你的个人能力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贯彻权力的意志?指令从权力中枢被发布出来,你是否理解它的含义,明白需要进攻的真实方向?并且想出办法来完成?另一个则是你如何去完成的?是单打独斗,还是有办法尽可能多地把多人、多部门圈进来,协同完成任务?你是否可以划分好利益分配关系,维护脆弱而短暂联盟关系,策动一群人听从你的想法往一个方向前进?

  如何实现这两个维度下的要求,有太多权谋法术的书籍和教训可以参考,这里无意做太多介绍。有些人的确因为能力问题而无法继续前进,也有的人是逐渐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最早的那个命题又被提了出来:如何保留自我?

  答案是:不要去玩这个游戏,相信现在就是最好的一刻。前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游戏的驱动力是无尽的个人欲望。所以,不是工作折磨了你,让你丧尽自我。而是你的欲望在折磨你,你的欲望让你用自我去做交换。熄灭了这种欲望,才会有对工作的真正乐趣升起,不再生活在忧愁和恐惧之中,在患得患失之间辗转到天明。至于说工作中真正的乐趣是什么,留待以后再讲。

  《槽边往事》读后感(四):云南人的乡愁

  如果不是买的纸质书,我差一点在头几篇读完后放弃了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个胖子在发脾气,想抖机灵也并不好笑,甚至没有网上偶尔几篇的段子好笑,像流水账一样,你仿佛隔着书本看见一个头发冒油的半裸男在键盘前吃力的打字,偶尔灵光一现。

  好在我坚持了下来。好像突然画风一转,整本书变得有意思起来。

  就像看新闻联播看到一半,主持人突然扭起了大秧歌。

  写书的人仿佛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趣,来了个急刹车,摒弃了无理取闹般的抱怨,开始认认真真的和你说点什么了,从工作、到节日、到圣诞节,虽然隐隐有一种倚老卖老的教化感,但却不乏真诚,也不那么烦人,在《上班这件事》中,他说“人只能被生活打败,不能被别人说服,最后,迄今为止所有的话,都是针对一般人,天才总有出路,而蠢蛋也无药可救,他们都不是这些口水话的对象。”

  乡愁是每一个异乡人都无法回避的痛楚,故乡的回忆往往会从周围人的一句方言,听过的一首歌突然袭来,而故乡的美食简直是摧枯拉朽,它是从眼耳舌鼻身意360°无死角的打击你,书中后半部大多的篇幅都来描写云南本地的美食,写的也确实如菜谱的图片一样美好,但背后仍有遮掩不住的乡愁。

  总之,这是一本还算有惊喜,可以尝试一读的博客集。

  在写这些的过程中,病房里有一个病危的,一个急诊肚子疼嗷嗷叫的金链子大哥。

  《槽边往事》读后感(五):不要轻易去看,因为看了你就会爱上它

  看了一些菜头叔写的文章,真的是个个都是精品!爱不释手。感觉他的文笔真的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充满生活的哲学和智慧,不信,你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了!!

  引用罗胖说过的一段话:

  且看和菜头戏作片段,虽然字字都是调笑,但是能把文言文驾驭到这个份上的当代人,实在罕见。下面抄一段——

  冯唐有诗云:“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传唱一时,天下春闺梦里人,处处娇呼“冯春风”。然,春水者,润泽状也;春林者,勃然状也;春风十里者,云雨之事也。后冯唐文风大变,着墨尽在男女之事,此诗即为端倪。

  和谐十年,冯唐文风大变。穷情欲之极,以求本来面目。《不二》、《素女经》,墨尽续之以血,血尽续之以精,故腥膻无比,寸椟不得入关。香港书业困顿,全仰冯唐为生。是故,人称“香江黄书小王子”,又称“冯皇叔”。冯唐于微博夜夜“今宵欢乐多”, 人头攒动,恐龙如云,观者大有羊车游幸之慨。

  太史公曰:皇叔名唐,甜到忧伤。

  在写作的领域里,他是自己绝对的君王。

  这样的文字,值得当做写作范文,一篇篇细读揣摩。

  训练自己对世界精细的观察,精微的体察,以及贴切的表达。

  这种能力,未来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槽边往事》读后感(六):20170826对爱情充满期待,对生活满怀兴趣

  上个月偶然间发现和菜头在《槽边往事》专栏结束时留的礼物,虽然晚了一个月看到,还是很感动,“请你对于爱情永远充满期待,对于生活永远满怀兴趣”,他的这个最后的叮嘱,让我混沌的生活仿佛找到了那束光。 我重新开始重读他的专栏,发现很多篇章当时只是扫过,虽然付费订阅,还是很多没有打开。我买了他的《槽边往事》,重新关注了他的公众号。是的,一直没买他的书,之前关注过他的公众号后来好像因为换照片的设置不喜欢取关了。 此刻,感觉对他的了解增加了许多,当然,再怎么了解也还是不怎么了解。 也许是因为自己在异乡生活多年的原因,读他的故乡与他乡的相关文章特别有触动,很多那种微妙的感觉是之前自己没有读过或者说心有戚戚焉却表达不出来的(也可能是我读书太少)。 洋洋洒洒的文字,大多数都通俗易懂又直击要害。 他说“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写得真好。在故乡还是他乡,有什么好纠结的呢,其实所谓的选择很多适合都是别无选择,没有所谓更好的人生,只有我们最后过的这一种人生,无论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 他说“如果有一天我终于可以返回故乡,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大概念兹在兹的事情还是几时再走。有些人一辈子都是这样,遥望灯火的时候觉得温暖异常,渴望靠近,等到靠近的那一刻就要被炙热所逼退返身,转身离开,来来往往,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我就是这样!每一次回家两三天就想着离开,久久又想回去。甚至感觉连两个人相处的关系也是这样,想要靠近又想要空间,经常被炙热所逼迅速逃离。感觉一直在从一个地方逃离到另一个地方。 还喜欢《上班这件事》这篇,他清晰地描述了名为工作的这款游戏,以及如何玩好这款游戏的基本路径,作为一个工作快10年的人,很多问题我居然看完文章才如梦初醒,真是惭愧。一直觉得是自己当下的工作不够好,需要寻找机会去改变环境,其实是自己无尽的欲望在折磨着自己,让自己慢慢丧失了自我。“而自己如何保留自我?答案是不要去玩这个游戏”——将自我的学习和成长与生活结合起来,不让欲望侵蚀掉自我,理智的一开始就不加入这场永无终点的游戏。 最感动的《陌生人 我在春天等你》。他曾在博客中写自己在异乡打拼的不易,然后写到北京某个街道的一家云南土特产商店,那里可以买到他喜爱的云南山货,他在文章中写说希望如有路过的网友帮忙看看那家店是否还在,告诉他一切安好。然后他就可以继续在厨房做出各种酱,陪伴他度过北京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后来,有人在微信上留言,告诉他他说的那家店还在,应该能撑过这个寒冬,但是他只能最后再报告一次,因为他即将被裁员。然后和菜头就写了这篇文章,还和这位陌生人做一个约定,就像是守望那间小店一样的邀约,相约一起到达春天。 我不知道当时那位陌生人有没有及时看到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后来他们是否相遇,今天我还是为这种陌生人之间的真挚的感情而感动,“我路过一千个街口,那里必然有你走过的足迹,你路过一万向橱窗,其中一定有一项我曾经张望”——因为文章里的一段话,你会用心的去守望他的守望,因为一句话一个约定,你能到达你可能已经放弃的远方。 最后用《为什么你那么文艺,却还是没有爱人?》里的一段话来结束吧,自己的世界里荒芜一片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如此令人畏惧退避,要么是目光的仰角太高远,固执地把爱情这种小事当作了革命,而幸福纷纷扬扬、琐碎微小,只有迎着光、低下头才能察觉。

  《槽边往事》读后感(七):安慰了多少个马桶上的晨读时光

  错过了和菜头创作旺盛的论坛时代和博客时代,真正开始关注他,已经到了微博时代,看他各种插科打诨,看他买下宁财神的号后各种嬉笑怒骂,那份对于“菌”而不是“蘑菇”神圣不可侵犯的劲头,让人对这个云南汉子多了一分别样的情愫。率真直性一言不合就撕逼却不失幽默,日出千言到网络上到处都可见到他的文字却不伤气,能保持如此的高产,实在令人不得不折服,还好菜头没有如罗胖的强迫症每天6点发60秒的语音,要不简直和从不拖稿自律得简直不像正经作家的村上春树一样,在每次写不出来的时候都忍不住拿出来顶礼膜拜一番了。菜头也把自己比作一头驴,拉完一天的磨,在槽边吃草时的思绪写出来,就成了流落互联网的百万文字,在数字出版时代却还印成了一本纸质书,拿起现在少有的线装工艺的纸书,那种写得多以后的韵律感,不知不觉的押韵让阅读轻松畅快不少,安慰了多少个马桶上的晨读时光。

  一本杂文的合集,编辑按三个主题编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一碗心灵砒霜》算是一个秃头的胖子步入四十之前的几年人生感悟,而恰巧也有一篇和菜头自己的读后感《世界读书日私人分享》,说到读书不是为了增长智慧,开阔眼界,真实目的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好书必须隔一段时间重温一下,这样才会知道自己的进步,以及学会保持谦卑,当然也会增长“原来你也没辙啊”这种对世界的无力感,所以无论读书还是写书,起码要对得起死去的森林。《上班这件事》大概是9年前的作品,算来那时的菜头三十出头,辞去了昆明的工作开始北漂生涯,算是对之前11年工作的总结,在类似的年纪看到蛮有感触,成功学的不靠谱在于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众多的因素,机缘巧合恰好在一起才有了那些高光时刻,而失败学不一样,众多因素中只要你踩错一个,几乎都会掉到坑里,所以从失败的经验里吸取养分,避免弯路也大有裨益。

  第二部分《黑暗料理之王》则是一个吃货胖子对美食的热爱,家乡的鸡枞、火腿、烤鸭,透过文字散发出阵阵香味,通过文字把云南菜让世人熟知的,前有汪曾祺,现在似乎可以算上菜头一份,写虎皮青椒的那篇,世界上没有不好吃的虎皮青椒,在每一次青椒可以担当主演的机会里,它从未失败过。不知怎地,眼前浮现的都是周星驰喜剧之王的画面,那个千年龙套还要琢磨尸体有几个表情的配角,似乎总抬着一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在他终于穿过重重配角跃上主演位置的时候,从未让人失望。

  第三部分《斜阳总在青山外》是一个漂泊离乡的浪荡大叔对故乡的怀念,景星街、青年路、长春路、武成路,那些童年已经略显模糊的记忆在这些文章中一一呈现,那个咄咄逼人和鹅厂的撕逼和用小米的用户为敌的菜头也可以写出“在昆明,一个好人是不会被雨淋湿的”的温暖句子,谈起家乡,那个两百斤重的胖子的重重甲胄下面,也有一个柔弱的心。

  高产的和菜头还在写,每周三篇,每篇几千字,吃进去的草料,都成了反刍时把玩的青团,如果有人说他的青团不好,立马要被他刻薄地骂回去,几经交锋之后,发现大多数人,连拥有和他打笔账的资格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在互联网时代,还有了个更招人喜爱的功能,拉黑。一本书看罢,感谢一起虚度的那些时光,算是没有辜负那些死去的森林,或许它不会在生命中留下什么痕迹,又或许它会在某一天做某个决定的时候跳出来让人心安,谁知道呢,乔布斯翘课去听英文字体课的时候,大抵也想不到会在若干年后把它放到改变世界的iphone中吧。

  《槽边往事》读后感(八):终于等到你《槽边往事》

  今晚本来要复习考试,还是忍不住翻阅了刚到的《槽边往事》,既有忍俊不禁,也有屏息深思。和菜头的这本书是精品。 和菜头是著名的网络作家,截至目前有19200人订阅了他在得到APP上的付费课程,按照199元每人来计算,他的课程基本上已经赚了382万元,而且不需要交税,秒杀了很多中型企业的利润。和菜头性格乖张,思路天马行空。出生云南,早期经济困难,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免费为图书馆打扫卫生就是为了阅书无数。 这是我在得到APP付费学习的内容,现在感觉微信免费的东西价值越来越低,很多写手是在拼文字的华美,拼凑情节的小资,或者用一些下三滥的东西吸引眼球,或者文字很好看,但是文末笔锋一转,推销日用百货。得到APP的好处就是提前收费,然后讲干货。逐渐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的文思几近枯竭,必须寻找思路上的突破。在苦恼时期,铁树凝大姐微信建议我,花钱订阅和菜头的得到APP内容,开始狐疑,订阅后爽快,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后续订阅了万维钢的经营日课以及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好了今天话匣子打开了,收住开始说《槽边往事》。 和菜头从1998开始在网络上创作,文字有着冯唐式的戏谑,但是错落有致,如同音律一般的节奏,看着不腻歪。在上图这篇《迁徙几何》中,和菜头写道: 选择在家乡还是超级城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生活的方式。这种选择与其说是基于能力,毋宁说是基于性情。在小城市里生活,活在探照灯下,活在各种比较之中,活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网里。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对家族的价值,对于关系网的价值。 在超级城市里生活,万人如海一身藏。没有人在乎你是谁,你在做什么。无论在这里混得是否如意,这种能够长吁一口气,隐藏在陌生人中间的感觉,还是会让许多人感觉到安全和放松。你的价值就是你个人的价值,这是赤裸裸的买卖市场,你总有个价,它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家乡向你许诺安定,而超级城市以将来诱惑你........超级城市喜欢想象力,欢迎一切骗子和野心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超级城市里你和他人越是不同,做的事情越是偏离正轨,你的价值也就越高。因为超级城市里永远渴求不一样的东西,渴求八仙桌上得不到的东西。无所谓你怎么玩,只要你能带来新鲜玩意儿,你就被需要。在这里,有最珍贵的东西,对创造者的宽容和尊重。 写的很好,其实类似逃离北上广的文章也有,和菜头大学毕业就没有回云南,而是咬牙苦苦睁着留在北京。现在依靠写文章一年赚到几百万,即使和罗振宇分成之后,也是百万富翁。他是桀骜不驯的,但是他的文字又有着穿透心灵的指引作用。 看了他的一篇《职业荣誉感》,也很有启发,工作就是一种尊严,人被黏在网上,如果不工作,正如罗振宇所言,我们就不会逼迫自己在天寒地冻的早上起床,工作虽然有时无奈,却是比兴奋剂更好用地逼着人变得更强大。 和菜头坦言11年前,一个月的工资加奖金总共800元,那时候他还是彻头彻尾的屌丝。但是屌丝也有春天,这充分证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时代:肯努力、有实力的人总会出头。和菜头的文字具有杀伤力,这种杀伤力就是无情的说服你,虽然和菜头的口头禅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但是我们像极了青春期的孩子,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去做。你说自己错了,我偏要相信。 看看和菜头在《证明题》里的阐述: 人们写信来,索要帮助和建议。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我的经验是我的经验,未必对你有用。况且,我安于这样的生活。命运如此安排,若换做别人,怕是不能把这其中的的一日当作清凉无梦的午后安睡。我们习惯于看到各种酣睡的面孔,缺少有人上前掀起床单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钉子。或者像张爱玲说过的那样:在这一袭华美的裘衣下欣赏挨挨挤挤的虱子。答案我们都知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只是所有人都顽固地坚持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会有属于自己的屋檐下的一张小床。 ........我想,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作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光鲜靓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远面对着有虫洞的那一面。所以,总的看下来,别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别人很可能面对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把这种视角称为平常心,可惜拥有这种视角的人少之又少。 和菜头嬉笑怒骂皆文章,我强力推荐他的《槽边往事》给大家,中信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罗辑思维这些年来带给我的最大的惊喜,把这个活宝介绍给了我。 文末鸣谢铁树凝,引荐了这位网络作家给我,丰富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思维广度。

  《槽边往事》读后感(九):我读了十年和菜头

  2006年2月12日,我在豆瓣创建了“和菜头同学会”小组。在小组简介里,我写了这么一句话:“不是个人崇拜,只是共同喜爱”。十年后的今天再看这句话,粉丝心态欲盖弥彰,倒是很符合一个二十一岁年轻人的心智。

  2005年我大学毕业,此后一年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奠定了我后面十年生活的基调,只是在当时其意义未必全都显现。我到北京工作,在一个叫豆瓣的网站注册了帐号,人生中第一次恋爱……以及,在新浪发现了一个叫和菜头的博客。我一篇接一篇,看了整整一晚上,临睡前还意犹未尽:“明天接着看。”

  谁知道一看就是十年。

  和菜头喜欢把网络称作比特海,而自己是一名海上船长。海上的生活居无定所,永是漂泊。这十年来,和菜头从新浪博客到独立博客;独立博客数量从一个发展到三个,又从三个归为零;在饭否、腾讯微博,他从玩家变成工作人员;他入股牛博,又和罗永浩决裂;他在新浪微博没一句正经,动辄自删个精光;除此之外,他曾经混迹的地方还包括而不限于中青论坛、泡网、豆瓣……在这个微信时代,他开设了公众号,但谁又知道明天船会航行到哪里呢?

  和菜头的创作精力十分旺盛。他曾经在博客时代一日三更,以至于我一位朋友很长时间里以为“槽边往事”是一个群体博客;他也曾经在微信时代坚持每日更新公众号,长达一年;更不要说他玩饭否、微博最疯癫的时候,终日刷屏无休。这十年来我看了和菜头多少文字?百万?千万?这些文字在网络上四散漂流,随处可见,但想搜集整理齐全几乎不可能。而这种四散漂流的状态,可能恰恰是和菜头自己所乐见的。

  海上航行留不下足印,信息在互联网上未必永存。就算永存也可能沉入海底,无迹可寻。和菜头没有什么在网上圈地营造的执念,他从不恋栈,也不为昨日叹息。他曾经评论赵半狄:一位富有才华的画家,经年苦修,终有所成,声名与财富唾手可得,却一夜之间舍弃这来之不易的昨日种种,选择了另一种道路从头开始,这是不是一种大智大勇?(大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菜头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长时间看一个人的文章,体会其中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是有趣且令人感慨的。2004年,和菜头还不到三十岁,他在一段自述中说:“我的青春、岁月和奶卡都献给了轰轰隆隆的网络搞笑DIY运动这一人类历史上最NB的事业!”那时的和菜头,文字活泼幽默,令人捧腹。而现在的和菜头,抖机灵、说笑话的时候越来越少,十分擅长的时评也几乎不写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和11年前张扬桀骜的文字相比,现在我写得少了,也写得慢了,更加节制和内敛。”这也许是一个男人从三十岁到四十岁的必经之路。

  从张扬到内敛,和菜头又说:“很难说我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这和我作为读者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偶尔看到一篇老帖,还是让我兴奋。2015年3月22日,和菜头在公众号里发了一篇《豆焖饭》,刚看了几句,我就意识到这一定是他十年前的文字:

  “教育要从猪娃抓起,当猪还是小猪的时候,每天都需要把它们带到房间里来。指点空中的腿给它们看,告诉它们:这是你爸爸的腿,那是你爷爷的腿……总而言之,让猪产生一种类似日本人进入靖国神社的内心感受就对了。经过这种教育,每只猪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被吊上去。”

  我将这篇文章推荐到朋友圈里,说:

  可能是和菜头十年前的文字,不见得比现在好,但贫嘴的劲头和小聪明转速明显比现在强劲得多。那时的和菜头很可能比我现在年轻。写文章还有一股“不在两百字里塞八个笑话把你肠子笑断不罢休”的执拗劲头。年龄会让一个人的文字悄然变化。

  我很可能在十年前看过这篇文章,但早忘光了。如今我认出它来,靠的不是对具体文字的记忆,而是对和菜头文风的熟悉。十年间坚持看一个人的文章,这和看他一两年间的文章是不同的,和一口气看完他十年间的全部文章也是不同的。这就和看美剧一样,同样是看《老友记》,十年间追了十季,和一个星期看完十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文字成了时间的介质,连接着当时写文的他和读文的我。一篇十年前的老帖,瞬时让我回忆起当时三十岁的和菜头,以及当时二十一岁的我。往事历历在目。

  如今和菜头出了这本新书《槽边往事》,书里的文章都曾第一时间发在网上,我也都第一时间读过。对有些读者来说,这是读一本新书;而对我来说,这是重温一幕幕旧梦。

  和长期活跃形成对比的,是他偶然的人间蒸发。这十年来大概有那么两三次,和菜头突然从网上销声匿迹,时间长达数月。他的每次消失都令我十分不安,倒不是因为没有新帖可读,而是担心他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直到他再次活蹦乱跳的出现,我才长出一口气,把心放到肚子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已经读了他十年,未必还会再读十年。我只希望他在现实中一切安好。和菜头说他坚持在网上更新是对读者的陪伴,而我守候他的更新则有点像是等待他报平安。

  2007年,和菜头曾在自己的独立博客里架设了一个论坛“比特海码头”。在那里我结识了一大批朋友,一度经常线下聚会,其中还促成了好几对夫妻。如今这个论坛早已风流云散,那帮朋友们倒是一直保持着联系,从QQ群到微信群,聊天打屁全年无休。和菜头参加过几次论坛聚会,我也借此目睹了两次他的肉身。说来惭愧,当年见到他真人,我居然还有点怂,有点紧张,特别是他说话的时候还拍了一下我的大腿。

  如今我三十一岁,和十年前的和菜头差不多大。我可以确定的说:和菜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网络写手。我写作的风格、说笑话的方式、看问题的习惯,多少都受到和菜头的潜移默化,就算别人看不出来,我自己心里也有数。比如人与人在网上的分分合合,相聚相离,我就看得比较淡。每当有相熟的网友要离开一个社区,我很少去做无谓的挽留。因为我认同和菜头的看法:网络是一片比特海,没有什么可以长存,没有什么可以强留。

  我只是相信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就像和菜头这十年来在网络上居无定所,而只要他还在更新,我们就不会失去他的音讯。

  《槽边往事》读后感(十):和菜头,一个陌生的朋友

  和菜头,自称从互联网远古时代就活跃在网络中的一名前气象预报员,曾经包括现在的互联网从业者,以及写手。

  时代和博客时代,其实对于我等90后还算是相对陌生的,哪怕我们可能上过那么一些论坛,也写过几篇博客,但是彼时年纪太小,大概也说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真正开始大量读和菜头的文章还是微信公众号之后。

  对这个人的印象,最初肯定是觉得“哇,怼读者怼的这么厉害,有时候还挺精彩的”。事实上这个人设,也许最开始确实源于他对某些留言的暴躁,但长期下来,不得不说大概也有一些有意为之的成分。不论如何,这个人设是成功的,刚关注他的新读者们大多都会被底下的留言栏所吸引,津津有味一字不差的看下来。要说留言栏其实是他每篇行文,送给读者的补充阅读内容,也不为过。

  还有一些好的印象:比如非常具有版权意识,使用的歌曲或者是引用的句子,都会注明出处;比如精心设计的题图、禅定时刻,让人在文章之余偶尔会有意外的小惊喜;比如在技术问题或者逻辑问题上,爱考据,以理服人,偶尔又能写出一些温暖的文字,相映成趣。考虑到和菜头的年纪,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一支笔,他确实能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其实越到后面越发现,在写字这件事情上,有时候出不出彩真的取决于你的知识量(或者搜索、组织知识的能力),你的兴趣爱好,你走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再加上你的逻辑能力。当然,文学性重要,但那主要是对于小说或者散文;推广、取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很重要,如果你是想要快速增加流量和变现。

  和菜头也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主要也同样体现在留言区,对于读者的包容度及其低下,不论是对于“蠢”的读者(无法get到文章的梗,对于文章背景或知识不了解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查找),还是对于“反对”的读者(哪怕是一些有理有据的反驳,基本上他也都能找到自己的理由,至于没理没据的你我都知道了),言辞激烈。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取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蠢的读者,他不需要包容,他连一个在现实中对熟人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人,你指望他对每个读者的提问都耐心解答,对疑问谆谆教诲,可能吗?对于反对的读者,无理无据不需理会,有理有据的他也可以你来我往的探讨一番,况且最后都是以他的回复结束,占了多大的便宜?重要的是,你们以为他傻?看碟下菜,谁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赞赏得多的,这样的读者如果蠢或者反对,你觉得他是什么态度?而其他人,who cares,挂出来还能增加流量和文章趣味性,自己怼一番拉黑还能发泄,多赢啊。

  所以我说,其他的不谈,和菜头这个人,很聪明。另一个佐证就是,你见过他讨论中国政治吗?

  跟他相处的模式,无非是当做一个陌生的朋友。看到好文章可以赞赏,看到不喜欢的观点一笑而过。有人说他喜欢哗众取宠,有时候故意站在舆论的对立面,这不是坏事—当所有人都是一个观点的时候,你更需要知道对面是怎么想的。百花齐放,几乎永远不是坏事。

  说回《槽边往事》。

  我其实不太清楚这本书对于文章的选取标准,印象中和菜头自己有说是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整理而成。也因此,你似乎能感觉得到他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风和心境。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失望,从微信公众号变到泛黄的书页上,反差感极强,也没有了背景音乐、题图、禅定时刻,以及下面的回复。这个时候发现,这些边角元素,在和菜头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其实占了不小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点睛之笔。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有些甚至只是抒发一下对食物的热爱,家乡的思念。这样的文章,你在某个清晨或下午,打开公众号看上几分钟,再顺便看看下面的评论,是极好的…可是变到书之后,你几乎无法坚持连续看上五篇,就有点昏昏欲睡。

  我几乎中断了这本书的阅读。

  当然,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极佳的方式——因为平常读书时间有限,我不得不每天早上提前半个小时来公司,用这半个小时阅读《槽边往事》。慢慢的,感觉又回来了。半个小时,有时候甚至20分钟,3-4篇小文章,刚刚好。这也是我的建议,这本书,不适合一次阅读太多。

  书整体上分了三篇,也就相当于三章,第一章是各种杂文,各种人生感悟和对事物的看法,这也是和菜头出彩的部分。以他的人生阅历和智商,无论是给你讲故事还是讲道理,始终是可以听进去一二的。当然文章篇幅有长有短,质量有高有低,能发现你喜欢的就够了。对我来说,《证明题》《三十述怀》以及应该是杂糅了很多篇的《上班这件事》,都是值得年轻人一看的。

  第二章讲美食,第三章讲家乡。这两部分,见仁见智,毕竟不是每个人对美食都情有独钟,也不是每个人都离开家乡,或者思念家乡。对我来说,因为写了回锅肉,写了虎皮青椒,还写了深圳的一些美食,我竟异常有兴趣。花椒鸡,潮州粥,都是没试过的食物,也穿插了寻找食物中的故事,所以也都是算得上趣味盎然。

  至于第三部分,也许家乡不是昆明的,感触不会那么深。但是让我一个外省人,也看得津津有味。一方面,你无法想象和菜头从小的人生竟然是在山间度过的,他描述的采菌以及一系列野外的生活,对于几乎从小是城市中长大的我,也称得上是一道充满惊奇的野味。另一方面,你也无法想象他对故乡的感情究竟是什么样子,让他可以在一次次午夜梦回,想到的始终是那片湛蓝的天空,和天空下自己奔跑的影子。身在异乡的人,此刻大概也会想起一些快要模糊了的回忆,想到阿爸阿妈,想到家门口的街道,和其他地方再也吃不到的小吃摊。

  总体来说,书可以一买,也别抱太大期待,并不会比你平常看微信公众号好很多。好处可能就是能看到一些早期的文章,能更全面地了解作者这个人,以及能分不同的专题来看。书不贵,像我平常赞赏也不多,就权当支持了。

  你说下一本书我还会不会买?

  考虑到人的文笔应该是越来越好,文风越来越成熟,所以即使名字很像十八线青春小说,我可能也还是会考虑一下。或者不然,去他那儿买个鸡枞菌,短暂地体会一下做个昆明人,大概也是极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