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8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精选10篇

  《伪装独白爱情》是一本由[匈] 马洛伊·山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5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一):所有的爱情都是独白

  有一些词可以去形容任何作家作品,就如同有固定的词形容女人。从小首先学到的,就是这样使用陈词滥调证明智力没有问题,是人群中的一员,亮明身份保护自己。无论什么年龄阶段,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社会制度,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智商如何,都总有一套基本的知识可供模仿和应用。因此,到处都有高下之分,而且,人建立这种区别时候还是欣然的,虚荣嘲讽、自我厌恶,几乎就是抱着一种念头,把余生激情,都寄托在早晚又会变更的事情上。

  怜悯和激情是短暂的。所有的情绪都是短暂的,占据了大多数可以言说的时间,而冷漠麻木,那个真正占据大部分生存时间的贼,却不会被抓住,从意识里溜走了。书里抽离出那些持存的对立、暗在的恐慌、无告无望的孤单、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组成一个接一个的剪影,。

  用独白的形式像是一封长信或是一个镜头,他不想扭扭捏捏编情节,就把观察到的一吐为快,这样作者就不必刻意找机会了,独白本身已经足够刻意了。省去对话,就省去了故事的推动,省去了原先固执性格塑造,也没有给别人留下机会去评判孰是孰非,四段独白都是真诚的独白,即便不是真的真诚,也没有关系小说里的时空太过于久远,故事本来就夹杂偶然,不管人物因为性格、社会背景颠沛流离,都无大碍,反正这是一本这样的小说:以说出禁忌之下的真相来戳到读者。距离小说出版那么久了,里面那些只敢自己读的部分却依然是细节,坦露于日常,人人心知肚明,却羞于去讨论,因为人群中讨论那些势必有损礼仪,而造成尴尬。人不得不承认,那个在人类社会中普遍被视为美德的——诚实,是令我们不安东西。我们称之为人性的东西,对喜恶取舍的瞬间本能,到底又有多深。

  评论家 拉尼茨基在自传《我的一生》中写到:一次见到理查德施特劳斯,便抓住机会向他进献溢美之词赞美乐曲的精妙之处。然而,施特劳斯本人却对赞美显得很冷漠,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吃着自己的东西,只是不时用“嗯”、“哦”回应。渐渐地,这让拉尼茨基很难为情,然后他心里暗生了“这个人根本不懂施特劳斯”的想法,随后又被自己竟会这样想逗乐了。

  小津安二郎说,动物园猴子喜怒于色,而人,则是想哭却又笑的。

  人的悲喜,与忍耐一样,都没有限度,这个无限逼近某一个地方的情绪,难以与人印证是不是相同,别人也是不是存在一样的感觉。人类所有的废话,都是为了确认别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样。

  时常对着人群猜想,这里的人会不会不一样。他们极力让自己跻身一个阶层,即在那个阶层里可以开一样的玩笑,可以有友谊最广泛的基础——共同看不惯、嘲笑一些事物,可以既安逸又在想要时可以获得刺激,可以凭着过去的履历通行在一个世界,可以随时向社交网络抱怨以获得同一部分人的共鸣。这里的人是城市阶层吗?古代史里南宋小朝廷,也用城市阶层这个词,从留下的文辞画章里也看得出那像是城市,因为有了城市人才有的焦虑恐惧。身边环境变换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加突出,像是把人升到天上又缩到杯子里,古人应该是不缺独处的。可是他们不会像马洛伊 山多尔这样不留余力地写人,古人叙事有自己的风格约束,知道该把感觉传达到哪个样子为止,是不是符合文字传播标准,他们极少讨论什么是无聊——他们人数众多,文士的苦楚尽管占满羁旅、贬罚,可表述起来,点到即止。而个体面对社会规则的无聊和单调乏味是现代晚近的,描摹心理状态,承认人性复杂,在表达习惯背后寻找新的语言可能,用尽可能引起通感、共情来安抚、挑唆人的神经,则是一种人类学征途

  不是但凡用文字的人就是作家,怀着热烈急迫写文字给别人看的人是巫师。是不是作家跟写不写东西没有太大关系,经历过在考虑写些什么的人都是作家。不用文字也依然是“作家”。从“对人、生命生活的观察和兴趣”而言,“作家”可以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因为“语言和文字”可以是符号、声波、肢体……那个作家,后来已经不再写了。有的人是写故事,有的人写心理活动,有的人只是观察,就像汉语与温州方言的区别,在日常交流上,比法语与西班牙语更大一样,写作者与歌者、画家、舞者可能比其他写作者更一致。《巴托比症候群》中的人有着各式各样不写的理由拒绝文字表达的畅快和在那之后的沾沾自喜,让他们觉得不诚恳明哲保身,从某种严肃的东西中取乐。他们容忍不了那样。表达完成之后,他们也拒绝和解,甚至拒绝任何一次委屈求取,拒绝任何一个可能破坏自己果敢自尊的读者合作,他们想到一件事情,并且自认为想得已经透彻,就觉得,已没有什么比自己身体力行执行重要的了。写不写下来,怎么整理成书籍出版的语言,证明给谁看,告诉谁,都变得不重要了。作家是指某一类更原初的人——给语言和规则祛魅,极尽所有思虑,使意义变成——事物(与自身)的精确

  这哪里是一本写爱情的书呢?关乎自尊,有的就只是可以选择和不能选择。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二):国家民族都在独白的爱情里

  说起来,我这样年龄的读者,对苏联和俄罗斯以外的欧洲文学认识,应该是从匈牙利开始的,那位名叫裴多菲的诗人的一首被革命者、爱情至上主义者角度引用己用的诗歌

  不过,裴多菲以外,匈牙利文学与我是一纸白页,直到在街头移动图书馆遇到这本厚达500多页的小说《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书的作者叫马洛伊·山多士,其实,遇到《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之前我已经买下了他的另两本书,《烛烬》和《一个市民的自白》。我喜欢由着性子乱翻书,那两本就成了插在家里书架里的待读书。

  所以喜欢去图书馆借书,借来的东西总有归期,《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很快挤进一大堆待读书的最前头。

  想不到,匈牙利除了曾经跟我们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外,还跟我们一样姓在前名在后,所以,马洛伊是姓山多士是名。巧合的是,那位匈牙利诗人也叫山多士,他姓裴多菲——想象一下,我们站在布达或者佩斯大吼一声裴多菲,该有多少姓裴多菲的匈牙利人会因为我们的唐突大惑不解

  还想不到,一部小说在完成了前半部《真爱》后,居然可以间隔40年再完成后半部《尤迪特……尾声》。说实话,《真爱》与《尤迪特……尾声》裂隙感还时有的。读《真爱》时,我感觉那是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咖啡馆里,依伦卡恰巧看见为妻子买蜜饯的前夫而陷入到往事的回忆中,从她娓娓道来的对业已失去婚姻留恋、委屈、愤愤不平百思不得其解里,我嗅到了一个被男人抛弃的女人久久开释不了的心结气味复杂。

  那么,彼得也就是这桩婚姻的男主角怎么解释他对依伦卡的绝情?马洛伊·山多士决定自己一定不跳将出来对依伦卡和彼得的爱情说三道四,所以,《真爱》就成了这样的文本:依伦卡的独白加彼得的独白。在彼得关于自己婚姻的独白中,我们依旧找不到依伦卡的过错他们的爱情无疾而终,只是因为在依伦卡之前彼得已经爱上了尤迪特,一个出生于赤贫家庭不得已来到他家当女佣的乡下姑娘。“我们俩在生命中寻找的并不是彼此……他想通过我付清使他内心无法安宁债务……他们反叛是因为无法承受自己的身份,因为他们太过幸运了。”这段引文出自马洛伊·山多士在40年后完成的《尤迪特……尾声》中尤迪特的独白,庶几可解释彼得如愿与尤迪特成为夫妻后又为什么快速离婚。属于市民阶层的彼得试图通过婚姻消除与赤贫的尤迪特们之间的鸿沟,“他相信,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上,如果他,作为一个市民阶层,留在自己的位置上,那么每个人某种程度上都会成为市民阶层,其中一部分人向下走,一部分人向上走。”然而,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彼得将理想变成事实以后,过于残酷现实让他退回了原形——被乌托邦绑架致使3个人受伤的爱情悲剧,这就是《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之《真情》。

  这难道就是《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全部?

  《真情》付梓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富有的马洛伊·山多士和家人战争时期都没有离开匈牙利,却在1948年8月31日离开了匈牙利至死未归。亲人死的死失联的失联,遥看家园感觉水土已不能安抚自己的灵魂,再读自己为爱情唱的挽歌,大概是觉得只唱罢了挽歌的上阙,马洛伊·山多士重新捡拾起《真情》为之写下阙《尤迪特……尾声》。

  40年后的续写,继承了上半阙的创作手法,亦即独白,由尤迪特和尤迪特的情人酒吧里的打鼓人分头完成。尤迪特的独白部分,讲述的是一个贫家女不能消受富家子弟爱情的真实想法——却原来,市民阶层与贫民之间的鸿沟,向下走固然难于逾越,想往上去原来也那么难以逾越!也许,以尤迪特的能力她并不能理解战争对彼得灵魂的摧毁到了何种地步,但是,她实话实说叙述,则让读者体会到了马洛伊·山多士对《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良苦用心:阶级矛盾固然无法化解,战争倒是填平的阶级之间的鸿沟,但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深深隔阂,却是比阶级矛盾更加难以逾越,尤迪特情人的独白,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他见证了曾经那么一丝不苟地选择自己衣食住行的彼得及彼得的一家,已经没落到了纽约的贫民窟,当然也就落落寡欢了。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三):爱情的本质就是碎片的生活

  看到很多书评书名应该叫《伪装成爱情的独白》刚读完也有同感。不过看了后记就觉得也许《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更符合作者本意

  “匈文版原本是两本书。1941年,马洛伊写了《真爱》,四十年后,续写了《尤迪特……和尾声》。中文版将两本书合在了一起,由四个人的独白组成。”

  虽然作者探讨了社会阶层等爱情中不可避免现象。但对于我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帮我认清一个事实:我之前对爱情的看法理想主义

  以下是摘抄的金句和一些小感悟

  “每个真正的男人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有所保留,有所克制,仿佛拦阻女人进入他们本性、灵魂的领地,如同他对他爱的那个人说:“好了,就到此为止吧,亲爱的,别再往前走了。就到这里吧。”

  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仔细思考了一下。两个人毫无保留的交换自己的灵魂其实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是我也更希望保留一些个人空间神秘感

  “他还说,我们一生中所做的所有事情,几乎都是为了奉献给见证人,我们要让他相信我们并且从他那里获得证明。”

  “这所有的一切都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就像生活中其他的事情那样。他们不是疯子,只是羞于坦露自己的内心。”

  “两个如此骄傲的人在一起一定受苦,但是现在你的心灵中有那样的贪婪,让人想起罪过。你想夺走一个人的灵魂恋爱的人总是想得到这个。这就是罪过。”

  想到了王小波说的:一个灵魂喜欢另一个灵魂不一定是想占有

  “人之所以变得孤独,是因为高傲,不敢接受稍微有些可怕的爱的馈赠

  “真正使人高贵的并非等级出身,而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智慧

  “嫉妒不是别的,只是虚荣、可鄙的自负。你也知道这种感受,的确,我对这种感觉相当熟悉……甚至可以说太熟悉了。”

  “我们偶尔会碰面,但已经不再玩以前的游戏了。看起来,我们都长大了。成长意味着孤独。孤独的人要么因失败而倍感孤独,要么与世界建立某种良性和解关系。”

  “听它在你灵魂中发出的缓慢声响,就像在时光河流两畔……那时你便有权利离开了,因为这是你的权利。”

  “再就是妒嫉。妒嫉意味着什么?……妒嫉的背后又是什么?当然是虚荣。我们身体的百分之七十是液体,而真正用来构成人体的固体物质只占剩余的百分之三十。同样地,人的性格中也有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虚荣,而剩下的部分则是欲望慷慨、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荣耀感。”

  “这些人不是为了某种东西而活,而是为了反抗某种东西而活。他只说了这些。”

  “每当他想要说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时,总会使用“我认为”或“我想”来开头,而从来不会直接、重拳出击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的父亲受不了什么事时,会大喊一声“真该死!”然后一拳打下来。但如果我的丈夫无法承受什么事情时,只会礼貌地先开一扇小门,使用假设方式的从句,在从句中渗透出整个句子中重要或者伤害人的部分”

  “应该知道,理智其实一钱不值,因为本能更加强大愤怒理性更有力量。当人掌握了愤怒的技术,就不会拿正眼看理智。”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四):比较

  有人说作者不如谁不如谁之类的,,坦白讲,只看了烛烬和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前者真的很一般。后者还不错。如果一定要从剧情上来讲,可能是有点太缓慢了,我觉得这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造成的风格,自然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说提到了太多次市民阶层,说傲娇,然而看完觉得文中观点是相对理智的,不仅有怀念也有讽刺,不得不承认,某一些东西消失了,而那怀念也是可以理解的。文中对于不同视角的描写还是很动人的,包括时代的变迁下的人和事,都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而且有些句子,真心是非常认同。

  如果有好奇心,还是值得一看的,当然过程中可能觉得有点长,又有点乏味觉得浪费时间,,,,我就有过几次这种感觉,,不过还是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铁上看完了。大多数时间还是挺想继续看下去的。

  已变成路人粉。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五):你看到的星光,来自早已不复存在的星星

  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跟茨威格生活在大体相同的年代,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是以读他的《伪装成独白的爱情》屡屡联想到茨威格。

  初读第一部分女人独白,感觉像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头到尾是一个女人对看不见的听众倾诉她在爱恋中的用心与失败,她对自己的爱情进行了深刻地反省,“人不能怀着企图去爱,不能用使人扭曲、癫狂的方式去爱。”这种叙事方式,当然,很容易让人代入,当看到她豁然开朗的时候,心里便也感同身受,由衷替她高兴。

  第二部分是男人独白,他讲诉了对于孤独和爱情的看法,不乏佳句,到此时我都以为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但随着第三、第四部分不同视角对于男人及其作家朋友的勾勒,讲述战争以及流亡,这才看出整个儿分明是茨威格“昨日世界”的呈现。带着这样的自觉去看故事,发现连男主人公的出身都那么像茨威格,生在欧洲富有的犹太家庭,工厂主之后,“他们接受的教育,首先是生存,然后是如何优雅地、有教养地、循规蹈矩地、始终如一地生活。而后者更为重要。”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所有欧洲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变。一度,所有人以为苦难、可怕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另一个时代已经开启,一切恢复正常,他们又可以制定规划、养育孩子、放眼未来,关心那些个人的领地之中所有的一切,关注那些令人愉悦的东西。然而二战硝烟改变了一切——龙卷风乍起,掀翻屋顶的瓦片,瞬间卷走他们的生活,卷走此前被理性和个性保持的秩序。

  这种巨变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仅仅是贵族式生活方式的丧失,更是一种文化走到了尽头。所以《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里有这样的情节:一整个布达佩斯被毁了,而书里的作家置身被毁损的城市里心心念念的却是番茄馅的橄榄,“所有属于文化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橄榄只是构成那种文化众多口味之中的一个小元素而已。所有这些小小的口味,连同每一份精妙和伟大,形成了这份混合物的共同芳香,它的名字叫文化。这些现在都要消逝了。它会毁灭殆尽,即使组成它的零件保留下来。”他的乡愁还表现在城毁之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入迷地读着匈牙利词典上的单词,手舞足蹈,却无法阻挡全部藏书毁于粗暴轰炸的命运。

  对于某一部分人来说,祖国的概念从来不是政权或者领土,而是语言、生活方式或者说文化本身。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夫妇在巴西的寓所里双双服毒自杀,在他的遗书中,他写道:“与我同操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我的精力在流离失所、颠沛流浪的漫长岁月里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藏书被轰炸毁尽之后,书里的作家只说了一句:“噢,终于……”那一刻,就好像他为什么画上了句号,此后他对那个城市再无留恋,悄然远走,最后客死异乡。——又跟茨威格的命运轨迹不谋而合。

  可能,现在我们可以随便上网买到番茄馅的橄榄,只要我们想,可以随便读到各种版本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但是拥有当时文化自觉的那类人已经消逝了。我们看到的星光,来自于若干光年前就已经不复存在的星星。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六):讀者後記

  也許可以相信,人跟書的緣分未償不是一種互相吸引。去年承蒙友人的慷慨,得以借閱《燭燼》這本小書。這就是我和馬洛伊的初遇,友人只說妳回去看,再未多言。不以為然地接下友人推介的我不會想到,在那本小書的二三百頁裡,密集填裝著大量的思考,而每一種都直接轟擊我的心靈。

  就在馬洛伊生辰118年的那天,友人又分享給我中文電子版的全集,是冥冥之中,也是後知後覺,便從第一篇《偽裝成獨白的愛情》悶頭讀起來。說來當初讀完《燭燼》的時候,恨不得跟每一位朋友推介這本書,包括閒談提及和直接寄送,但沒有任何回應,我感到一種果然的落寞。可能是因為書裡談論的內容已經過時了,竟有些為理想主義感到不甘。而讀完《偽裝成獨白的愛情》之後,也罷,他的書確實不合時宜,彷彿在21世紀被譯介到中國都是一件可疑的事。

  對於有些人來說《燭燼》就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這話是友人說的。如果以這種角度看,《偽裝成獨白的愛情》可以止步於《真愛》。以我有限的閱讀,馬洛伊可能根本沒有寫出女人用生命感受愛情的可愛,這方面我還是佩服司湯達。如果只從愛情的角度去看,這本書是要讓人失望的。而如果你認為《燭燼》裡兩位男主人公友誼的破裂根源於階級出身的差異,那麼《偽裝成獨白的愛情》可以止步於《尤迪特……和尾聲》的前半段。作為一部反映階級的社會寫實小說,馬洛伊可能還稍嫌直白,生活裹著泥衣,畢竟沒有這麼赤裸。也許你要說了,孤獨是馬洛伊小說中最普世的主題,人與人之間宿命地無法相融,比如亨利克和康拉德。到這裡,我已經認為《燭燼》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了,但《偽裝成獨白的愛情》怎麼寫的呢,他寫:

一個有事要做的人是孤獨的。也不能完全肯定地說,孤獨就是一種折磨。(中略)孤獨是人生中一種自覺的獨處,而不是懲罰,不是受傷者和病患者的退隱,也不是怪癖,而是作為一個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狀態。

  看到這段話時我像找到了標準答案一樣,大為驚喜。

  前段時間,在比同齡人晚了將近十年光景的時候,我讀完了《百年孤獨》。那時恰好重蹈友誼危機的覆轍,我於是陷入反思的僵局。孤獨是什麼。孤獨是布恩狄亞家族流淌在血液中的嗜好、可遺傳的性格,一個百年,它既不令人焦灼,也不足以資傲,安靜自在。是了,孤獨對我而言也就是這種自覺的獨處,所以總是很難意識到它。如果彼得說這話的時候,它的語境還帶有階級身分的傲慢,是文化教養是理性戰勝了孤獨,那麼我的這種體驗是否可以算是一種本能,畢竟世界上總不乏有這類人。西塞羅讚頌友誼,彷彿人類若染上孤獨這種疾病,只有高貴的友誼可以根治,這種時候我也會覺得兩千年不是白白過去,我們現代人早就沒有那種憨厚的理想了,就算有,可能也都是單方面的。

  説回《偽裝成獨白的愛情》,彼得關於孤獨的理解,在全書中出現的十分早,於我而言,就已經標誌著對孤獨主題討論的終結,再沒什麼好說。

  那麼還剩下《尤迪特……和尾聲》的後半段和《尾聲》。前面寫的好像每個主題都只在章節內做探討,不是,所有的主題都是氣態的,散布在字裡行間,在講述者口中流動轉換。愛情、孤獨、階級、人活著的意義、藝術、文學、舊體制的坍塌、文化的埋葬、國家覆滅、流亡……還少了一個——虛無。《偽裝成獨白的愛情》一路看下來,觸目驚心,欲哭無淚,非常絕望。而友人則全沒有這樣的感受,可能,我們真的只能看到自己注目的東西。

  《百年孤獨》裡有一段關於失眠症的故事,失眠最終會導致失憶,好像真的有道理似的。想想老人,睡得越來越少,忘得越來越多,作為經常失眠的患者表示憂慮。我小時候(或許也沒那麼小吧)有過一個非常可怖的念頭:歷史並不存在。最近忽然又想起來,雖然人擁有忘卻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回憶不起來也是自然而然。但是我能理解《千年女優》裡千代子的崩潰,我曾經那麼喜歡他,可現在我連他長什麼樣都想不起來了……我突然也能明白為什麼布恩狄亞最後發了瘋,不斷重複著今天是星期一,明天也是星期一……失憶並不再單純意味著我想不起來了,而是歷史在時間裡逐漸走向虛無,說到底,我們的過去(存在本身)真正存在麼。人們懷疑老子、莎士比亞是否真有其人,以及民族起源的諸多神話,是否只是源於人類的一種集體幻想。我再次陷入那個可怖想法。拉扎爾的垂死掙扎,他迷狂地閱讀詞典,朗誦匈牙利文單詞,彷彿他放棄了橋樑、土地和人民,而匈牙利文就是他的祖國。歌德沒有成為維特,所以他寫了《少年維特的煩惱》,馬洛伊沒有成為拉扎爾,所以《偽裝成獨白的愛情》裡有這樣一位作家。這位唯一沒有獨白的人物,不斷被主人公們引述。如果只以舊制度守護者來解讀拉扎爾,未免太可惜,甚至是不公正的。文化是什麼,我忽然想,文化難道不就是人類對抗歷史走向虛無的形式麼!人類的英雄主義不僅存在於勇氣之中,也源遠流長地存在於文化之中。他當然會為將要在戰爭中埋葬的文化流淚,他當然要同這些文化一同毀滅。當人們親手摧毀了文化,裸露在廢墟之上的必然就是生命的虛無、毫無意義――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那樣,所以他當然會那麼做,環顧被炸成漿糊的書堆,聳聳肩,說:“噢,終於……” 他當然會這麼說。當人類站在歷史的終結點,我們也會為人的勇氣與智慧留下兩行熱淚,然後向內省觀,終於接受了命運,能說的不也就只剩下這麼一句:噢,終於……

  全書有兩處相對詳細地提到了古希臘,一次是彼得,一次是尤迪特,希臘的文化,希臘的滅亡。木心說,希臘是偶然的希臘、空前的希臘、絕後的希臘,希臘的現在,已糟糕。人類的命運在局部地輪迴,在歷史上,在地緣上。匈牙利人以古希臘為觀照,而一個生於埋葬文化後的某朝百姓竟也能與匈牙利流亡作家共情(也許歷史真的是在進步吧)。馬洛伊筆下的人物,內心的那條洪流,在逃離祖國後,迅速黯淡了下去。彼得住進了美利堅的貧民窟,他的襯衫不再平整,甘草味想必也已絕跡。尤迪特的情人堅持要送他一程,是同情?是報復?或者是——尊敬,友人這樣告訴我,我也願意這樣相信。《尾聲》裡借尤迪特的情人之口,展開了大量對消費主義的批判,諷刺改頭換面的不公正,彷彿作者本人才是那個無法從中解脫的人,但即使如此,仍然看得出他是在奮力而謹慎地反思,包括對那些無用的往昔世界。

  馬洛伊·山多爾,生於1900卡紹,於1989舉槍自盡,骨灰灑入海洋,最終沒有回歸故土。

  又及 我從沒讀過一位作家如此頻繁地運用音樂的比喻,太懂。 以及,我還是更偏愛《燭燼》啊。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七):等待被戳穿的孤独

  陆知逸/文

  《独白》第一卷最早是单独的小说,40年后完成最后一卷。

  市民阶层出身的彼得,在三十岁时爱上了家里的女佣尤迪特,他囚于自身的懦弱,没有娶尤迪特为妻,先是娶了另一位市民阶层的女人伊伦卡,作为第一任妻子的伊伦卡对于男人来说是完美的典型,年轻漂亮、身体敏感,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然而彼得只是忍受着她对他的爱情。人们在日常生活、渴求情欲、等待真爱里耗尽力气,然而宇宙间隐藏着一个更为精致的秘密。

  彼得是一个市民阶层生活方式和财富的守护者,他既无法同祖辈一样有创业实力,也不能像他的下一辈那样自我探索,他只是一个绝望的原地踏步者。他渴望找到能够对抗这种古老生活方式的同谋,可能是拥有像拉扎尔一样具备“游戏本能”的朋友,或者是狂热燃烧准备牺牲一切的爱情。他无法认同市民阶层的妻子所扮演的角色,伊伦卡其实是他所无法倒退的一种生活象征。

  彼得唯一能够确保他在这份生活里,正常运转下去而不自我丧失的方法,就是对所谓的幸福生活保持警惕和距离,直到一天他终于对伊伦卡说出“我真的不需要别人来爱我”。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不需要被爱的。正如一具完美的希腊雕像,它的真诚始于面无表情。“应该成为这样的人。这是人类的终极完满,这是一种神圣的漠不关心,这是完美的孤独和面对快乐和痛苦时的无动于衷。”

  这是这部小说里,我唯一认可马洛伊的地方。坚持拿掉脸上的表情和多余的语言,在生活的一切细节之上,尽可能地去表达本质。然而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男人或纯粹的女人,只有面对不爱的事物时,我们才会是最坚固的。孤独和强大都在等待着被戳穿,被动摇,这是人类意识底层最原始最蛮荒的重生力量。

  正如尤迪特出现在彼得苦于对抗的孤独之中,在那些决定性的瞬间里她美得实在令人窒息——“某种野性的意愿,这样的人,你感觉到了吗。那种迸发的力量可以消灭与其截然不同的灵魂,就像来自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带的干热风活一股激流”,她带着顺从的神情走到他面前,这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因为她要得到的是全部。

  彼得想从她身上得到的究竟什么呢?单纯的奇迹。就像人类总是期待节日一样,他希望爱情能够战胜孤独,消除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瓦解来自社会、教育、金钱和童年的记忆挡在两人间的障碍。当然他发起的战役还是失败了,就跟世界上所有爱情结局一样愚蠢、不值一提。人要始终依靠自己的灵魂活下去,强大而孤独而无聊。开始玩一场寻找真爱的游戏。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八):其实还是在讲阶层

  说是《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以为会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样,在独白里,讲诉人生里的深情。

  事实上整本书讲爱情多点的也就是《真爱》里的第一部分,第一任妻子的独白。讲诉爱情,讲诉婚姻的失败,讲诉在婚姻里的孤独。格局限于爱情、婚姻。

  第二部分,贵族男的独白,讲自己真正的爱情,和女仆的婚姻。对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只是寥寥几笔。长篇巨幅里更多的是讲述自己在贵族阶层/中产阶层里的成长-试图逃离-继续沉默痛苦的守护-终于冲破-二次婚姻的失败……作为“阶层守护者”内心复杂又拧巴的种种。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作者在40年后续写。这两部分其实已经跟爱情没什么关系。

  第三部分,前半生女仆后半生贵妇的这个女人,在她的讲述里,你看到一个底层人对贵族阶层的羡慕、渴望,当真正跻身那个阶层,她却备受煎熬,刻在骨子里的阶层差异的煎熬。还有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战乱时期文化的陨灭。作家即是文化的化身。

  第四部分,情人的讲述,离开祖国故土的流亡(爬着穿越边境前啃了一口祖国的泥土和草,这段描写印象很深)在美国兴起的消费主义,新兴“文化界”的堕落……

  跟爱情没什么关系,整本书讲的还是阶层。贵族阶层牢固拥有的,任多少底层人、革命者都可望不可求的骨子里的优越,优雅,对,像书里说的,优雅对他们来说是种条件反射,是已经深植身体的秉性。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九):爱的徒劳(伪书评)

  人总是以为自己是可以在人生的各种苦难中学习,但苦难总归是苦难,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人们总是在悔恨正确的话语总是姗姗来迟,其实没有任何忠告是对人生有用的。如果你突然发觉自己周围充斥着各种错误,事实上这些都是归于你这些年来年的苦心经营。于是,你开始怀疑,开始与自己的记忆斗争,试图从这一切中寻找合理的因由,对自己解释,为什么你所得到的并非所愿,而你彼时之所愿,事到如今却是错误。过去只想去质问,深究一切的根由,却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无法获悉这云卷云舒,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后知后觉的。

  是否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放下那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做干净和平凡的人,咬紧牙关、尽己所能的去幸福。承认自身所处的阶层,不再回避高于自己的存在,同时不再轻视低于自己的。带着善意生活,只是因为懦弱和不能够。不敬畏,不丑化,成为自律的人,维护着已有的所有,就是不再是初心。

  有个角落,堆积着你现在以为的放纵、幼稚和不完美。平日里视而不见,却往往不经意之间给你心头一击。但不致命,砸吧着眼角,挤出个微笑就可以过去的。普普通通的忧愁而已,毕竟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你早于不再需求理解,年纪大了,总能找到和自己讲和的方式,短暂的回归静谧的孤独,而后继续此处的人生。真相愈加遥远,可望不可及,化为骨子里的一阵干渴。真实的话语拥有的创造和净化的力量,是太猛烈的毒药,美丽却致命。

  Live and learn. Thanks and Goodbye.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十):爱情改变不了孤独的本质

  在七夕这个日子读完了《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一书,在笔记本上写了不少摘抄。全书由四个人的独白构成,一对失败婚姻的夫妻俩,加上男人的第二个妻子,以及第二个妻子的情人,在看的过程中更喜欢前半段夫妻俩各自的独白,看到后记才知道,果然这是由两本书拼接而成的,作者写作两本书相隔了许多年,亦是时移世易。

  我看到豆瓣评论里有一句挺有意思,“其实书名更应该叫《伪装成爱情的独白》”。在爱情里的我们,常常是书中的几种形象:

  一个家境良好,美丽优雅的女性,嫁给了市民阶层的男性(书中所说市民阶层大致可理解为富有的中产阶级),她爱他。她想要了解他的想法,她想和他有更加亲密、更加深刻的关系。对方却始终对他关着一扇门,她感到他的心里住着另外一个人,在了解了真相后她选择了离开。在爱里我们可能是她,想尽一切办法走进对方的内心,求而不得,更有甚者,迷失自我,同时强烈的爱也给了对方巨大的压力。在她的独白中有一段是她带着迷茫的心向神父忏悔,神父用他那看破一切的表情告诉她,光有爱是不够的,爱可能变得极度自私,应当要谦卑地去爱,带着信仰。我很欣赏她最终离开的决定,相比书中的另外几个人物,在我看来她的结局是最圆满的。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父母相敬如宾,礼貌而又疏离,带着深深的骄傲和固执的男性,从第一次见到家里新来的女仆时就感受到了爱情的萌动,但却娶了另一个女人,他不爱她,他们的小孩意外去世后,他在这个家里越发感到束缚。他有一个作家朋友,他们常常分享彼此的生活感受,作家朋友的存在对他来说是一个生命的见证人。他节制地生活,时刻感受着生命的孤独。和第一个妻子离婚以后,他对于孤独的生命体验更加深刻。书里有一段他思念离开了她家的女仆的独白,明知她去了英国,却不知她具体身在何处,即使知道了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在旅途中时空感完全改变,不变的是对她的思念,这段独白非常感人。后来,她回来了,他们结婚以后,他却发现到西欧游历了一圈的女仆已经变了,她不再是他心目中那个虽然贫穷但却会和他平等对话的姑娘了,她已经学会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但同时她也一直心怀不安。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她离婚。在爱里我们也可能是他,没有在一起时,心怀对另一半的幻想,在一起后却觉得时过境迁,她早已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才知相见确实不如怀念。

  以上仅是从爱情这个单一的视角出发看待这个故事,而从更深层次看,书里的每个人都在爱里寻找着身份的认同,希望通过爱来摆脱孤独。“阶层”这个词在书里反复出现,第一个女人和男人同属较为富裕的中产阶级,第二个女人是男人家的女仆,他们的成长环境迥异。男人的一生都倍感孤独,和来自同一阶层的第一个女人的婚姻反而让他更加孤独,而在和他以为他爱上的第二个女人的婚姻中,他在得到的同时就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可减轻的自卑感在第二个女人的独白中展现得更加明显,她成长在贫穷的家庭中,小时候住在类似洞穴的地方,刚来到男人家里时,她受到了厨娘男仆等人的讥笑。在她的眼里,男人家庭的生活习惯太奇怪了,卫生纸和卫生间地板的颜色一样,每个月都有书商寄来所有的新书,但却很少有人去读新书,等等。在这个全新的世界,她慢慢学习。一直到她嫁给男人以后,所有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她都已学会,但她内心知道自己只学会了表面,中产阶级隐忍的性格、严肃而又微妙的微笑、推倒一切后还能重来的品质,她从未学会。在和男人的婚姻中,她感到自己仍似“男人的爱宠”,她将男人对她的包容视作施舍,她觉得自己也并不爱他,甚至到男人提出分手的那一刻,她的反应是“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引用一位豆瓣用户TranquilSep的书评,“对激情的冲动,对迷离之爱的追求与渴望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作为一个人对自我的歇斯底里的追问和对身份近乎偏执的探索。男人和女人,都希冀通过爱情来实现对自我身份的某种突破与反叛,希冀通过爱与爱的对象来触及凭借一己之力所无法企及的生命的内核。而他们失望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他身上可见与不可见的历史的守护与延续。每一个人,都自成为一个精密的世界。”书里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本质仍然是孤独,这一事实无法通过任何感情和关系改变,而本书或许确实更切合《伪装成爱情的独白》这一题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