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惹我》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别惹我》观后感10篇

2022-04-06 03:04: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惹我》观后感10篇

  《别惹我》是一部由吕克·贝松执导,罗伯特·德尼罗 / 米歇尔·菲佛 / 迪安娜·阿格隆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惹我》观后感(一):Fuck you的黑色幽默

  吕克贝松的电影,自从有了《杀手莱昂》(又名《这个杀手不太冷》)之后,越来越是为迎合大众的商业片水平,总是能够适度的把握笑点和火爆点,和好莱坞的商业片越来越像,因此反而失去自己的特点。

  还记得在看《虎口脱险》这种法国老电影时,法国人所特有的幽默是发自内心的觉着喜剧,而不是满口的fuck you来烘托气氛,其实本片中也可以看出导演在精神上对美国式幽默是不屑一顾的,在最开始布莱克夫人到超市买东西,小镇居民对美国人的习惯碎碎念和诸多不满那一幕可以看出的。但是吕克导演的风格早已经不伦不类,虽已经市场化,多少还是有一点点自己的特点 ,比如:法国式风格的配乐,以及所有的黑帮都是意大利黑手党的样子。

  就针对这一部电影来说,剧情和故事结构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俗套,也还算流畅。故事的进展和节奏一如既往的快,人物的性格设置同杀手莱昂一样:和黑帮杀手身份恰恰相反的简单直接单纯。用一句fuck you就可以形容出一个人所有的情绪,是要有多坦率和简单的人啊。画面的剪辑很流畅,配乐也还不错,作为饭后娱乐消遣的电影,还是可以看的。

  附: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好。。。。

  《别惹我》观后感(二):《别惹我》:狠的姜不管老嫩

  《别惹我》是一部不错的消遣电影,在你无聊甚至心情抑郁的时候,德尼罗一本正经的搞笑会让你乐起来,并在酣畅的剧情推进中让你窝在沙发里爽出眼泪。

  而在《别惹我》里,罗伯特•德尼罗给了另一种黑道诠释,更展现了他令人欢喜的另一面。

  你甚至会喜欢上这样一个动不动施加暴力的家庭,可能会是因为暴力所带来的某种畅爽感,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一家子施加暴力时那种毫不犹豫与毫无顾忌。这一家子,不管老小,没有一个是好欺负的,而且一个个的都是狠角色。老婆可以因为超市老板的几句风凉话而引爆煤气罐,炸得淡定从容;女儿可以因为几个男孩的猥琐意图而棒打下体与脸蛋,直到棍棒粉碎悠然离场;儿子可以因为男孩欺负而运筹帷幄养兵几日,有计划性的报复打得毫不留情;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老爸就不用说了,大把年纪了,可以把想坑钱的水管工打得骨架多处断裂,可以把饮水公司经理整得皮开肉绽,年轻时的暴力史,在放映会上放映《好家伙》时的滔滔不绝便可窥知一二。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黑道家族”,一个真正不好惹的家庭。

  而人们会忍不住喜欢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得体的礼仪和时不时的幽默趣味,而是因为:他们毫不犹豫毫无顾忌的暴力,满足了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想要宣泄但又有所顾忌和约束的“暴力倾向”。不管怎样,生活总是会或多或少有不如意之处,当你置身某种无法忍受的情境时,你很难不在内心生出一定的“暴力倾向”,因为那是宣泄情绪的一种便捷方式。但基于道德约束以及理智控制,没有人会轻易使用暴力来宣泄情绪,更多的,是隐忍的蹦出某句国骂,然后生活继续。

  所以,当银幕上有一堆人比较接地气的遇到某些阻碍或烦心事时,能够毫不犹豫的以暴力解决,那种酣畅爽快,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谁没遇过几个混蛋一样坑价格的水管工或其他的什么?但只有罗伯特饰演的“作家”狠狠地教训了人家一顿——真的是够狠的。如此一来,那种观看的愉悦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仿佛自己也发泄了一通,爽的不行。

  而《别惹我》值得休闲放松的另一方面,则是整个故事的短小精悍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黑色幽默。你甚至能够感受到某种昆丁或盖里奇的趣味在影片里彪悍飘荡,同时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最终的酣畅淋漓而感到畅快。你很难不为萝莉一般的少女拿着机枪扫射的画面暗爽不已,也会为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家庭团结与互爱而感动。

  《别惹我》里不管姜是老是嫩,都还挺狠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截了当的狠,让观影过程畅爽不已。

  《别惹我》观后感(三):暗示着现今黑帮片的一种落寞与无奈

  一直忍着高清没看,终于能等到大银幕上来欣赏贝导的第十二部作品,可能对于这个言而无信的老头大家可能都有点反感,虽说一生只拍十部影片,但是还是依然乐此不疲的继续着他的创作,因为对他来讲影片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想要寻求新的突破,而十部影片的说法也是摆脱好莱坞制作公司的邀请,但是巅峰期已过的贝导似乎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开始一步一步远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迷恋在摄影、美工、配乐上,在对于影片核心剧情的表现力上已经是力不从心!

  《黑道家族》严格来讲就是一部爆米花,但也是在通过黑色幽默暗示着现今黑帮片的一种落寞与无奈,其中影片就穿插了一段德尼罗和汤米李琼斯在看完老马丁的《好家伙》,调侃自己已不复当年那般英勇神武,而影片剧情主题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黑帮家族如今却落到遭杀手追杀以致于开始隐姓埋名受人保护的生活!

  影片其中各个角色刻画对贝导来说也算相当熟练,更何况德尼罗和汤米李两位老牌坐镇,其中经典的贝式镜头,如长相甜美的女儿拿着网球拍肆意的砸向对他心怀不轨的男生,最后结局拿着大口径手枪对付杀手,这种女性角色和她们对枪支暴力动作戏的表现有着强烈的对比感,这招在贝式的电影美学中屡见不鲜!而影片中的叙事节奏也非常简单明快,色调上也是凸显了法国偏远小镇的宁和安逸之美,和最后杀手们闯进小镇打破这种宁静祥和有着强烈的冲突对比!而影片中最令我满意的就是——配乐!开场杀手登场的一段慢镜就十足霸气,和最后杀手们一个个下火车时那种急转直下隐藏的巨大杀机顷刻间显露无疑,这种节奏镜头和配乐的把控太具欣赏性和代入感,影片几首柔情舒缓和快节奏的插曲用的也是相当的赞!!!这片的配乐真的是太棒了!看完出来的观众对配乐都一直好评!

  最后就来说说对这部片子的最大失望,就是最后结局的处理,由于前戏做的太足了,结果切入正题时居然萎了,最后杀手们各个死的简直太草率了,本以为等着最终的高潮结果突然就戛然而止,对观众交代的太不负责了,所以说这部片子哪儿都好就是烂尾了!

  《别惹我》观后感(四):别惹我

  听见《别惹我》预告片的配乐响起的时候,我就乐了,多带感啊,仿佛就看见了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跳着爵士舞举着酒杯向你走来,嘴角还带着那丝独有的坏笑。

  不过最后记住的是史上最性感的猫女米歇尔·菲佛,看她戴着墨镜走近镜头,身后的建筑物在大爆炸中轰然倒塌,米歇尔微微一晃,然后迅速恢复微酷的状态,继续若无其事的前行,酷毙的性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四散开来。

  除了两位巨星,还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汤米·李·琼斯和新生代性感偶像迪安娜·阿格隆,前者同样是老戏骨代言人,除了演技没话说,冷幽默也是自成一派,还记得黑衣人里的他吧,不得不说黑衣人3里他只在“史皇”威尔斯·史密斯身边昙花一现后,电影的魅力也打了折扣呢;后者是好莱坞新崛起的性感偶像,《欢乐合唱团》里的最美校花,新一代的金发尤物。

  这样巨星与新生代、实力加偶像的搭配,应该也是电影的野心之一吧,是要把男女老少影迷朋友一网打尽的节奏啊。

  剧情简介则和预告片的配乐一样,黑色幽默感隆重来袭。一家人都是黑帮或者说都有点黑帮脾气的一家四口改邪归正转做污点证人,并接受了警方保护,然而脾气暴燥的四人和邻里相处成了一大难题,在辗转北美之后,四人迁到以浪漫出名的法兰西,在这里,他们能如愿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么。在法兰西的开始,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老爸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社会交际,女儿、儿子全新开场的青春校园,老婆穿梭在超市与厨房,黑帮、青春、家庭伦理看上去就和和谐相处,但结果,哈哈,当然是各种离奇事件接踵而来,在啼笑皆非中,一家人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样的剧情有没有让你想起导演吕克·贝松编剧的《的士速递》系列,或者黑色幽默片的经典《两杆大烟枪》,冷不丁的反转,意料之外的展开,再加上火爆的动作场面,足以让你乐呵乐呵加肾上腺素分泌加剧。

  当然,安娜·阿格隆在预告片里惊鸿一瞥的眼泪,让老云突然想起吕克·贝松那部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莫非意味着电影其实还有一段感情戏,还有着笑过以后的反思,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赚大了。

  《别惹我》观后感(五):21世纪当坏人10大标准要素

  1:有上流贵族的修养,风度。

  真正的恶棍们平时都是谦和有礼的,他们总是对除了英雄以外的人露出得体的微笑。他们说话彬彬有礼,处世得体大方。熟知一切社交礼仪并应用圆滑熟练。他们从心底里流露出自信。在平时来看,他们永远是社会上最善良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宠物,平时走路小心脚下的昆虫,他们对待女士就象真正的绅士。他们在饮咖啡时永远不发出滋滋的声音。

  2: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过人的智慧。

  大恶棍和英雄一样,都是天才,这点我们从福尔摩斯的对头莫里亚蒂身上就能看出来。恶棍们用自己杰出的智慧把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玩弄于股掌。同时,他们频繁发明一些超越人类科技数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机器。其工作原理莫名繁复,斐思所夷。

  3:有敏锐,细致的洞察力。

  真正的恶棍们总是认真地看待自己的猎物,他们总能从猎物身上找到弱点无论猎物是诺克斯堡还是美国总统。这就需要有非常强的洞察力,能从千头万绪中抓重点,能在无声处听惊雷。能于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功夫又谈何容易!

  4:有极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大恶棍手下离不开小恶棍,而大恶棍能让几十个小恶棍象一架瑞士钟表般精确行走,甚至击败正规军队。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其治军之有术。同时,能让手下对自己佩服,完全俯首帖耳又忠心耿耿,这本事又岂是寻常人所有的?

  5:注重理性。做事有条理。

  伟大的恶人们做事最有理性,他们有钢筋一般的神经,就象德国人一样。他们不被感情道德等虚无飘渺的东西所干扰,永远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6:有耐心。

  坏人们就象一位杰出的玩牌者,总是把手中的牌攒到有最大赚头时才抛出。他们都深深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每每能找到最合适的时机狠狠地搞他个天翻地覆。

  7:支持新事物,重视高科技。

  可能是由于素质高的原因罢,恶人们一般都对高新科技比较重视,大致来说,有本事的自己就做弄潮儿手把红旗站在时代潮头,没什么本事的就只好用钱去买。但他们对高新科技的重视和追求是显而易见的,这比起一些循规蹈矩和死守祖宗的老古董好得多。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发展也不为过。

  8:对人生有着独特而精辟的思想。

  坏蛋们几乎都是哲学家。他们永远有自己最实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深刻而精辟的观点总是 把虚伪的仁义道德对比得一无是处。他们如果在大事完了之后能潜下心来写回忆录或出哲学书,成就断不会低于孟德斯鸠苏格拉底之流。

  9:有坚定的信念,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仞性。

  做人需要有毅力,坏人也要有毅力,大坏蛋就更加要有毅力了,没有毅力充其量也就是偏安一方混个地痞角色。做事总有失败,恶人们最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从不在乎失败,每次失败之后都冷静地分析原因,再卷土重来。而且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从不迷茫。在被英雄击败之后,他们就马上大叫“我会回来的……”续集中他们就真的回来了。

  10:有天生的经济头脑,

  大坏人都是某集团的首脑。这充分说明要想当合格坏蛋,只有先有一定资本才可以。否则免谈。所以说当坏人的前提条件是要有钱。先有钱才能做坏事。可要富甲一方又怎是那么容易?这也就凹出坏人与普通人的区别来。相比之下一些英雄倒都是一穷二白。有些甚至还是无产阶级。

  《别惹我》观后感(六):人性本善本恶?

  黑与白有明显的具体界限吗?这对立的两者的边界在哪里?在古老的《三字经》里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后人在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展开过无数的讨论,但终归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定论,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判断。

  吕克•贝松自编自导,黑帮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监制,“两帝一后”罗伯特•德尼罗、汤米•李•琼斯和米歇尔•菲福的主演阵容,就让《别惹我》这部中文片名有些萌的电影具备了足够的号召力。正是这部冠以“黑帮喜剧”的电影,在观影的同时却让我的内心泛起善恶的思考:善或恶是对孪生兄弟,譬如萨达姆之流就曾“合法地”掌权和杀戮,譬如希特勒所谓“合法政府”下的大屠杀等等……又或者,曾背负“罪犯”的名义被彼时的南非执政者羁押多年的曼德拉。电影时常会提供或开启我们思考及再认识的窗口,这可能是电影之于我最有趣和有意义的地方。

  《别惹我》由黑手党成员弗莱德(罗伯特•德尼罗饰)的一家人加入证人保护计划后的遭遇的种种展开故事的讲述,在黑色幽默的外衣包裹下,其实描写的是一个让人倍感悲伤和沮丧的故事,尽管吕克•贝松将此处理得有些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却也加剧了观者内心的无奈和无力感。准确来说,《别惹我》故事的背后其实深藏着的是亚文化圈与主流文化圈交融的冲突矛盾,这与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萨义德回忆录《格格不入》的内核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一贯以为,喜剧只是手段和途径,喜剧之外和背后的表达才真正是创作者的本意,如果你愿意去想起自己曾经观看过的喜剧,其背后往往隐藏着的是深深的、淡淡的忧伤,或者根本就是一出悲剧。

  从吕克•贝松电影之路走来,看得出他的电影轨迹里,既有连贯性的自我突破,亦有他在每个时间段里对于人生对于人性的思考的变化的不断完善和修订。《别惹我》所呈现出来的成片的举重若轻带来的误解和争议不会缺少,但这并不妨碍未来梳理吕克•贝松的其人其作的时候重新得到审视并肯定。

  既然聘请了黑帮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坐镇担任监制,影片从题材到制作的全过程自然少不了他的印记,这或许是吕克•贝松向其致敬的更好方式,还有什么与自己敬重之人合作更值得称道的呢?与中国电影规则不同的是,欧美电影体系里的监制绝非只是挂个虚名,这本身也说明马丁•斯科塞斯对于吕克•贝松及该故事的真正认可度。

  弗莱德一家的无论怎样努力,他们始终没有被接纳和融入,他们最终将走去哪里?对于他们,也绝非是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去定义就可以的,或许,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只是来过而已,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往往也只是来过罢了。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自己设定的底线在哪里。(郎启波/文)

  《别惹我》观后感(七):给我一只叫犯罪的狗,我只牵着她去超市逛逛。

  我浑身放松的眼角都塌下来了肚皮松弛毛孔张开鼻毛温顺,买了票进场,打算看部笑的舒畅的片子。

  看完出来,憋的气不顺,只蹦出来三字“没笑透”……

  哪里不对……

  演员演挺好啊,女的温柔狠辣充满诱惑,男的成熟不失活力,一对儿女聪明灵活青春胴体。还有反类型,开片就是黑道大佬要洗白证人保护;暴力的黑道家庭,其实是相亲相爱不许讲脏话很温馨的。

  如果是,好片子就是以新颖的方式,逻辑严密精巧的展现铺陈的细节,重要的大细节负责掌握主线,小细节就负责丰富人物。譬如儿子吐槽老爸只会"f*ck",瞬间丰富了f*ck的喜剧效果。

  少了些需要下死功夫的剧情。

  小儿子在学校是怎么打听到情报的,女儿的爱的产生到消亡,与她爱人的互动。男主洗白的原因。就忙着嘻嘻哈哈了。

  更无聊的是,并没有隐藏性格被挖掘出来,也没有新的逆转产生。

  一马平川的过山车。

  塑造的法国人都是与世隔绝,有点粗鄙,又纯天然呆的样子。

  避免新的冲突,由着这家子捣乱,仍一派和谐。

  配乐很顽皮,大军杀到音乐吹的竟然沙滩清新风,把杀戮装扮成度假。

  开头和结尾的精彩程度鹤立鸡群,和美剧要最快抓住观众按遥控器的手的心态是一样的么?

  《别惹我》观后感(八):我告诉你,别惹我!

  如果央视记者要采访弗莱德,问他们家的家风是啥,那弗莱德一定会说“滴水之仇,当涌泉相报。”

  虽然因为迟到和企图敲诈就将水管维修工打断十二根骨头未免太过残暴,可谁敢保证自己没有过这样疯狂血腥的念头呢?那个端上来一盘难吃到吐的菜还给你甩脸子的服务员,那个在你排长龙时横插一脚的欧巴桑,那个拽得二五八万似得就不给你送货上门的快递小伙,那个只要你多问两个问题就投来“你是白痴吗?眼神的办事处接待……让朕不爽,看朕不拿块砖头塞你嘴里,再左右开工掌一百个大嘴巴子,把落下的牙齿串一串珍珠项链赏赐给你,算是个纪念吧!

  解恨了吗?做梦吧你!咱就是有这贼心也没这贼胆,有这贼胆也没这贼力气,搞不好先让人家串了肉串子了。

  好在生活尽是憋屈,而电影里总会有一些人去做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就像弗莱德一家——他们从来不记仇,有什么仇当场就报了。电影《Malavita》原意是“追杀令”,中文名“别惹我”。我竟然深深的觉着中文译名比英文原名精彩多了。你敢惹老子,老子就打,锤,扇,炸,用你的血来偿还我的泪……瞧这一张张血腥的“小人脸皮”,看那一场场暴力的“复仇痛扁”,观众的兴奋点被彻底点燃了。这个像“社会主义”一样遥远又美好的期愿侵润了广大屁民积愤难平又不敢发作的心。

  可是,就连鬼神不惧、无所不能的孙悟空,也有飞不过去的五指山。弗莱德一家子牛则B矣,面对真正的Boss时,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担惊受怕的小羊羔。老妈是第一个展示家族非凡才能的人,一上场就将超市炸了个通亮透彻。聚会上面带微笑,眼露寒光地威胁女客人“你要不把叉子放回原处老娘我就剁了你双手”的那股子狠劲;从头到尾把杀人不眨眼的黑帮大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那股子霸气……却在关键时刻瘫软成一滩剥了壳的鸡蛋。老爸、姐姐、阿弟估计也吓得不轻吧。

  照说这一家子没一个是善茬,但FBI宁愿牺牲两个精英也要保住他们的安危,因为“探员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而“证人就一个,死了就没了” !不过也就吓吓而已,咱可是掌握着核心机密的污点证人,咋那么容易死呢。说到底啊,好坏不重要,能力强不强也不重要,不可取代才是最重要。

  最后,我嚼着电影结尾的枪战更像是老年人高潮过后的爱抚,爱是有了,心也到了,就是有点儿有气无力。

  《别惹我》观后感(九):《别惹我》:迟暮大佬非病猫

  文/梦里诗书

  当放荡不羁的美式电影与慢节奏的法国电影邂逅与一部黑帮家庭喜剧之中,法美两国合拍的《别惹我》以真实人物纽约黑帮大佬亨利·希尔为蓝本,电影不仅将霸道的美式黑帮风格演绎的淋漓尽致,一种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法式黑色幽默同样充斥其中,迟暮大佬非病猫,这是一场别出心裁的黑帮好戏。

  让曾凭借《教父2》中以饰演唐·科莱昂荣获奥斯卡男配的罗伯特·德尼罗出演《别惹我》中的隐退黑帮大佬,无疑是个绝佳的选择,罗伯特·德尼罗在他的电影中不仅能极好的散发一种黑帮气质,而同样他的喜剧电影《午夜狂奔》《拜见岳父岳母》等诸多经典中又同时能尽显其搞笑天赋,这次在《别惹我》中他扮演因为高密受FBI保护隐退的黑帮大佬弗莱德不得不带着一家子远遁法国小镇,电影几乎完美的诠释了这个希望有平静生活又难改黑帮痞气极具张力与矛盾的人物,他在电影中一面享受着这份平静的生活写写回忆录,另一面对于敢对其出言不逊的“坏人”也从不心慈手软,一秒慈眉善目变穷凶极恶,绝不是闹着玩的,这也形成了其电影经典的黑色幽默,电影中的黑帮大佬还在电影交流会上大谈《盗亦有道》,其实在我眼中的《别惹我》,最精准的定位,无疑就是一场老年版的《盗亦有道》,说其为之续集也毫不为过。

  这部电影并非对黑帮家族吊炸天的过度渲染,而更多是一场黑帮宿命的另类隐喻,其实看这部电影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并没有用过多的桥段讲述黑帮的故事,而黑帮大佬的人物定位也并非开门见山,竹筒倒豆子,而是通过剧情发展由大佬弗莱德的回忆徐徐道来,剧情也没有提及弗莱德为何高密而放弃大佬的地位,其实不难猜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黑道之路多凶险,不是你是就是我亡,这对于一部定义喜剧的电影来说是并不合时宜的,同时导演也为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电影的焦点定位实质在于黑帮家庭的宿命上,正如其黑帮大佬自已也说再有一次选择,觉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电影中这个家庭里妻子,女儿,儿子都有着其身份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和无时不刻的仇杀险途,这些元素其实都暗藏与电影的笑点中,在此也不做过多的剧透,即使最后看似大团圆的结局,黑帮家庭离开小镇的表情上又何尝不是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凝重?

  黑帮之道绝非明途,而是一条不归的宿命之路,时隔二十年,吕克·贝松又一次交上了一份一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黑色另类电影,迟暮大佬非病猫,因为大佬要么是老虎,要么是他人鱼肉,并没有病猫的选择……

  《别惹我》观后感(十):典型的黑色幽默,想起了“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Malative(The Family),14年3月9日和男友在万众看的18:50场,前半部还能集中注意力观看,偶尔有笑点。后半部我基本就处于大脑混沌的状态,想昏睡过去。瞥了一眼右边的男友,也是哈欠连天。但是不知为何,我们前排靠右的观众群里总不时爆发出爆笑(女声)。不禁怀疑难道是姐的笑点too high?虽然不惑,但也打起精神观看。临近结尾,才体味过来:啊!是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片啊!此时电影接近尾声。

  整部电影,没有给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或者台词,所以不做评价了。

  Tips:出场,男友低声问我:“真不知道前面的女生有什么好笑的?不好看,应该看机械战警的,起码有视觉效果,”会心一笑,果然是与我合拍的男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