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10篇

2018-05-29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10篇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是一本由江晓原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一):著名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来为《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站台

  大家好,今天参加江晓原的新书发布会,我非常高兴。我来参加这个活动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从北京来,是专门陪沈昌文先生来的,因为沈先生大家都比较了解了,他和江晓原先生是好朋友,沈先生85岁要来参加江晓原的新书发布会,江晓原先生就委托我们一定要照顾老先生。第二个,就是我和江晓原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人说江晓原现在是名人了,但是我们两个相交有30年了,他的成名作叫《天学真原》,他这本书写作时候可能博士生还没有毕业。我就是他的责任编辑,所以我和他的交往时间非常长了,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江晓原的学问是我一直都非常敬佩的,因为江晓原是搞天文学天文学史的科学工作者,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他仅仅比我大一岁,但是我一直把他看作我的老师,或者对我有引领作用

  我再讲三点,最让我感到敬佩和惊奇的江晓原。第一点,就是江晓原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向我们介绍的不是科学崇拜,而我们应该理智的、冷静的看待科学。用一句比较极端的话说,他的思想观念中有一定的反科学的想法,但是反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主义和科学崇拜,在他的《天学真原》这本书里,这种思想就阐释的非常清楚。而且影响了很多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门搞科学哲学的人。当年我研究一些科学问题的时候也深受江晓原的影响。第二点,就是江晓原又是一个全才,不但我是他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后来我到北京工作,他还有一本书叫《性学五章》,他也是中国古代性学方面的研究专家。他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优秀,非常好看。而且出了很多好书,一直到2013年出版他这本书的时候仍然非常畅销,受到读者的喜爱

  第三点,就是江晓原他研究科幻电影,我是在十年前就发现了,他曾经和几位国内著名的教授出了一套书叫《火蝴蝶文丛》,其中有一本涉及科幻电影的就是江晓原写的。他当时是大学教授,他给学生开了必读书目,还给学生开了必看电影。当时我非常震惊,我说你是不是天天看碟?后来我看了他的文章才读出了他的门道。他的文章说这些科幻电影有反科学的因素,也有伪科学的因素,甚至还有魔幻,这些都存在。但是人类正是从中获得了启示,我们认为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我们认为是封建迷信欺骗人民的,其实不一定是这样。他还为我们如何看科幻电影加深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这方面也是由衷让我敬佩的。

  还有一点,江晓原现在是桃李满天下,带了很多学生,通过读他的书我也发现一个特点。江晓原涉猎面非常广,科幻电影只是其中一个。但是教授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就带领他的学生不断去挖井,一辈子就挖这口井,最后带出了一批人才;而江晓原是四处挖井,这边值得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就在这边研究了,那边又值得研究了,又有一部分学生就留在那边研究。这就是聪明人,超常的人,或者外星人的一种表现吧,谢谢大家!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二):科幻的极致是反科学主义:读《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转自头条

  大学之前我是《科幻世界杂志忠实读者,高中三年的时光,《科幻世界》杂志的每一期都入手,而且对于当时国内的科幻小说界稍有了解,对于世界科幻小说家也是稍有了解。

  接下来自己进入了大学,读书的时间少了,看电影的时间多了。大一时(2008年)第一个加入的社团就是科幻协会

  一开始还以为协会会经常请一些科幻作家演讲什么的,后来发现自己想多了,所谓的社团,大多是放电影较多,记得每周末都会放一些电影,印象深刻的是《死神精准度》、《银河系漫游指南》等等。

  大学时可支配时间和闲钱多了起来,也经常看电影,可是电影院上映的科幻电影大多是超级英雄电影,感觉真正的科幻电影并不多见。

  这个疑惑直到最近才被解答。原因是自己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这本书在豆瓣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连及格分都没达到(5.6分),这个分数可比绝大多数鸡汤文的分数低多了(这个是讽刺吗?我不是太懂),而对于我这样科幻电影看的不多的人,这本书倒是提供了不少有用东西?!

  下面笔者就把读这本书的收获分享出来,反正“各花入各眼”吧。

  1、所谓科幻电影,准确来说应该是幻想电影。

  科幻电影可能是国内观众称呼吧,如果是这样,那之前的疑惑也就得到解答了:为什么在我看来不算是科幻电影的超级英雄电影却也被认为是科幻电影。

  原来在西方,“通常不将‘科幻’单独划分一类,而是归入‘幻想’这个大类中”。因此西方对于科幻或奇幻分类并不像中国这样清楚,例如著名的《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不仅写出了《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奇幻作品,他同样也是一名科幻小说家。

  2、科幻电影的独特价值:反科学主义

  这里作者指出的『科学主义』,是指『唯科学主义』,应该是把科学当做一种判断事物最高标准

  这本书里还拉出了刘慈欣,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刘慈欣也是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从书中刘慈欣的话得出),大刘相信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作用。而这本书的作者江晓原则不这样认为,他至少持保留态度

  书中作者用了一个例子——电影《雪国列车》来加以说明

  《雪国列车》中的“列车”,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是一个隐喻。

  作者曾经问过好几个人:为什么雪国列车中的列车永不停歇,一直运行?而按照影片交代,电影里的世界有“永动机”所以雪国列车可以丝毫不停歇地、一直围绕地球运转下去。

  问题是:为什么列车一直运行?“‘永动机’即使能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源,如果让列车停靠在某处,不是更节省能源吗?有什么必要昼夜行驶,每年围绕地球一圈?不停行驶非但浪费能源,还会磨损机件从而减少列车工作寿命,而且列车行驶还会不可避免产生持续的噪音……总之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作者认为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列车是一个隐喻——有关科学技术的。

  影片中的列车是人类科技结晶。而列车永不停歇,意味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向何方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而车上乘客也没有意识到为何他们在列车中。

  所以在江晓原看来,列车不停行驶,这本身就是荒谬的,这代表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预测的,它的前方究竟是光辉灿烂未来?还是如同泰坦尼克前面的冰山?谁也无法预测。

  3、什么是好的科幻电影?兼作者最喜欢的25部科幻电影

  这里直接引用作者原文字

  一、想想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了解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

  三、建立对科学家群体警惕意识

  四、思考科学技术极度发展的荒诞后果

  五、展望科学技术无限应用下的伦理困境

  六、围观科幻独有故事情境中对人性的严刑逼供

  七、欣赏人类脱离现实羁绊所能想象出来的奇异景观

  依照这七条标准,作者选出了25部最具代表性的科幻电影,看看读者诸君都看了其中那几部?

  1.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

  2.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

  3.星球大战系列(Star War)

  4.异形系列(Alien)

  5.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6.终结者系列(Terminator)

  7.侏罗纪公园系列(Jurassic)

  8.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

  9.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10.超时空接触(Contact)

  11.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2.黑客帝国系列(Matrix)

  13.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

  14.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5.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

  16.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

  17.双瞳(Double Vision)

  18.西蒙尼(Simone)

  19.记忆裂痕(Paycheck)

  20.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21.机械公敌(I, Robot)

  最终剪辑(The Final Cut)

  灵幻夹克(The Jacket)

  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25.阿凡达(Avatar)

  看完这个影单之后,我表示只看了其中四部。

  此外书中还极力推荐一部系列科幻小说,就是大名鼎鼎的《基地》系列。

  感觉又要有一大堆等着自己补完了。

  作者:头条号 / 兰初的二次元

  链接:http://toutiao.com/i6269685063265288705/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三):《三体》电影最需要的是思想

  最近听的一个节目《预见中国科幻》,该节目从《三体》电影投拍引发对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讨论,其中有人问孔二狗有什么能力保证《三体》电影拍摄成功?二狗信誓旦旦的说了几条,我印象深的有三条:二狗说,第一,有个好剧本,剧本前前后后,已请了60多个专业编剧,第二,把好莱坞的特效团队请来了。然后就是情怀。以我看,情怀就是个骗人的东西,当没有什么可说的时候,有人总愿意用情怀包装自己,吓唬一下文艺青年罢了。

  如果有好的编剧一个就够了,哪里用了这么多编剧啊。这反面印证了,《三体》剧本是写一遍不行又写一遍不行的剧本。真为二狗的智商捉急。有谁相信有了好莱坞特效团队就能拍出好看的电影来呢?

  二狗忘记了一条最重要,那就是第一思想,第二思想,第三还是思想,《三体》的思想是什么?三体是什么样子的?三体人就是什么样子?缺少这些,再有情怀,再有好莱坞团队,也都没!有!用!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对科幻分成七个类别——外星文明探索恐惧与不可能的信任,时空旅行与平行宇宙,造物者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恐惧和对抗电脑网络虚拟世界与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的伦理困境,地球环境、末日预言与灾变,反乌托邦的末日。

  按这一分类,《三体》应属于第一类别的外星文明,江晓原在外星文明分类中,有十一篇文章,列举了十一部典型的外星文明探索的影片,讲述了这些影片的核心内容,比如《阿凡达》反人类反科学,《接触》里的有多少外星文明可以接触,《异形》中女英雄教人类不要自满,《火星任务》中的火星人能留守几亿年?等等,每一部好莱坞大片背后都讨论一个主题,也是就它的思想性的问题。

  在书中,江晓原特别说道了:从一个多世纪科幻电影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描绘来看,这种思想纲领一直存在于好莱坞的制作团队中。这是科幻影片成功的保证。可见,中国的科幻电影缺什么?《三体》拍了一年多,人们议论了一年多,它到底缺什么?缺的是灵魂,缺的是思想。

  二狗说《三体》电影砸也要砸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不如好好看看《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四):中国为什么需要一部科幻电影指南——韩松

  中国电影市场一阵热似一阵。如《港囧》大卖,说是资本与电影的结合。各种娱乐观众的电影推陈出新。而人们反正也没有别的事可干,就去影院。只要搞笑搞怪,都能挣大钱。几乎所有领域都被耕了,从古装到战争,从喜剧怪兽,只剩下科幻未涉足了。第一部大片《三体》尚在拍摄之中。而更多的投资者已经在那里跃跃欲试了。

  目前中国好像有一股科幻热,国家主席也接见科幻作家了。想拍电影的据说像热锅上的蚂蚁。据说筹划中的有二十几部。去年到今年我参加了好些个会议,就有不少投资者摸上来把科幻作家拉走,请吃饭请喝酒,要买小说版权。最近又有不少。还有人主动代理,要把小说卖给影视公司。据说大刘的一个小说据说是三位数。所谓四大天王之一的某硬科幻作家的一个短篇也可以卖到四五十万。也有好几个公司要买我的作品。但我怀疑是不是时候。中国一下子会成为科幻电影大国吗?很快就要赶上好莱坞了吗?好像还早了一点。

  主要是,中国的大多数制片人和导演恐怕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之前看都没有看过科幻小说就找上门来了。也许他们以为只要拍出一个沾科幻名字的电影就能挣钱,只要比《长江七号》、《钢铁侠》稍好一些就可以了。去年中国电影票房三百亿元,今年怕是要到四百亿,就缺科幻了。科幻是一定要加入这个票房大战里面,加入到资本游戏里面的。但我不知道这会是什么结果。对某些作者或许是一场灾难。大家碰到一些问的问题就是“版权卖了吗”。有人写小说时一开始就想着能不能改编剧本,琢磨什么时候该来什么情节,高潮应在多少分钟出现。但这样子真的好吗?中国常常就是这样的,什么热就在什么上面搞重复建设。但没有几个人真的在行。

  像中国这样一个把科教兴国当作基本国策的国家,科幻电影当然是要大大发展的,但得先做好功课。我建议先看一本书,就是刚刚出版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我认真看了,不得不说,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的江晓原教授是这方面最厉害的专家。他多年来收录了八千多张影碟,其中科幻电影占多数。因此建议科幻电影的投资者们先读下这本书,做点功课再说。

  为什么要拍科幻电影?为什么要看科幻电影?什么是质量达标的科幻电影?江晓原列举了他选择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一是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了解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三是建立对科学家群体的警惕意识;四是思考科学技术极度发展的荒诞后果;五是展望科学技术无限应用之下的伦理困境;六是围观科幻独有故事情境中对人性的严刑逼供;七是欣赏人类脱离现实羁绊所能想象出来的奇异景观。江晓原说,这七个理由中,大部分涉及电影的思想性。有价值的或者说优秀的科幻电影至少要有两条表现较好。这些个标准,我觉得对拍那些“囧”拍“妖”的人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陌生度。

  江晓原从“外星文明:探索、恐惧与不可能的信任”,“时空旅行与平行宇宙”,“造物者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恐惧和对抗”,“电脑、网络、虚拟世界与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的伦理困境”,“地球环境、未日预言与灾变”,“反乌托邦的未日”,”不易归类的幻想影片“等多个方面分门别类分析了电影史上几乎所有最牛的科幻电影,实际上,这部书也是个拍片指南。我的读后感是,科幻电影看上去是娱乐性的,但骨子里是严肃电影,是哲学和宗教电影,是在西方那样深厚的科学、工业、人文、宗教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国这样的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社会,要拍出好的科幻电影,需要谦虚一些,谨慎一些。

  而这其实也并不仅仅是在说科幻电影。一段时期来中国有了很多几亿十几亿票房的电影,连拍文艺片的陆川也拍了个什么《九层妖塔》,要去挣大钱。我看是沉不住气了。但纵观近年中国电影,有多少是能在世界电影史上能留下来的呢?坦率来讲一部都没有。中国需要像印度那样拍很多赚钱的搞笑的让亿万老百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老百姓放松下来的电影,因为大家活得是那么累,但天天都看《夏洛特烦恼》也是够烦恼的。中国也需要有几部严肃的有深度的电影,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文化有未来的大国,而这跟卖座并一定不冲突。但真的是看不到。这么一个时代,没有这样的电影。也没有要求你拍出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或者黑泽明的《影子武士》或者库布里克的《二零零一:太空奥德赛》,但能不能拍出稍微次等一点但认真一点的呢?我觉得中国电影界在集体堕落。

  但这也不能太怪他们。我觉得当他们拍《九层妖塔》这样的烂片时,大概是在表达一种集体反抗吧。我就这样了,我啥也不干了,理想主义算个狗屁,我只赚钱还不行吗。

  赏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五):一直都很喜欢江老师的书,看了很多也受益匪浅,会一直关注的,哈哈

  一直都很喜欢江老师的书,看了很多也受益匪浅,会一直关注的,哈哈

  科幻电影是我最喜爱的电影类型,没有之一,将其与科学史联系起来,就更加新颖有趣了,最爱!如果有时间的话,以后希望把江老师推荐的所有科幻电影都追一遍,然后一部部写下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科幻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每次看科幻电影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在江老师的指引下,我对科幻电影与科幻文学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多出版类似的作品,学生们万分期待!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六):著名影评人毛尖在发布会上对《江晓原科幻电影》的评价

  江晓原和刘慈欣都是我特别崇拜的人,沈昌文和俞晓群是出版掌门人了,不说了。江晓原老师一直是特别高冷的存在,他研究的东西是天文学,性学,非常的高冷,他人长的也是蛮高冷的,但是他写的这本书一点也不高冷,充满了激情和想象,非常热烈的一本书。所以我这样说的时候,我也要稍微检讨一下我自己。因为以前在饭桌上,江晓原总是非常谦虚得问我,最近看什么碟啊?我自己也是一个影评人,就非常自大地向他推荐一些作品。因为江晓原老师是研究性学的,我说这个是不是很厉害的?大家也知道厉害是什么意思。江晓原老师就非常低调的说好好。但是看了他这本书我汗都出来了,他的书中的电影目录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不仅通俗,也有高冷的。我为什么会出汗呢?这本作品已经不是类型电影的示范之作,而是超越之作了。全世界关于电影指南的书已经很多了,但是江晓原进入这个领域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天体理论,科幻理论,他自己本身就是科幻世界里的大BOSS了。他长的也蛮科幻的,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把自己修炼得可以和女生非常自由相处的阶段了,这是他非常科幻的一面。感觉他这个大BOSS的定位,在中国除了刘慈欣也没有什么人能挑战他的位置了,我们看科幻就像儿童看星空,他就是大神看众生的感觉。

  比如说他评《雪国列车》,他非常自豪地说,这个情节设置我就想象到——他就引用了他当年在很牛逼的一个刊物上写的文章。我小小地挑一下他的刺,我觉得他对雪国列车的评价往上提了一提,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雪国列车,所以他评这个电影的时候,他当年自己这么牛逼,这是整本书当中我和江晓原老师唯一有分歧的地方。还有他这本书远远超出了科幻电影的范畴,他对此的把握有启示录和预言录,就像科幻电影的圣经,他解读处理了很多科幻电影的圣经级的问题,比如说仿生人的人权和世界末日等等问题。人到了末日怎么处理现世,怎么处理活下去的问题?比如说绝地武士的问题。他的能力有点像中国武侠小说的功夫,他进出自由,上下五大洲全部都手到擒来。我自己作为影评人一开始不是那么喜欢科幻电影,但是看了江晓原老师的科幻电影指南,就刷新了我自己对科幻电影的狭隘理解,他对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的评价是放在科幻电影边缘的地方。他评价黑客帝国的时候,他认为是巅峰之作。他说研究科幻电影有三个进入方式,他把自己列为第三种方式,是科幻电影思想史研究的方式。这也包含了反科学,我不知道武侠电影会不会进入他反科学的研究视野,但是不管怎么样,武侠电影进入了江晓原老师的研究视野,我觉得这个太牛逼了,我就说到这里!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七):科幻是书,不科幻的是付出——毛尖

  北京一妙龄女郎曾经非常困扰地向我打听:江晓原先生到底多大年纪?我知道她看不懂的点在哪里,江老师仙风道骨的样子跟张三丰似的,但是他叱咤风云的精气神又跟令狐冲一样。啧啧,这就是江老师特别让朋友圈羡慕的地方,他修炼出两条可以跟女生随便相处的眉毛,然后,他就一老永逸地躲在眉毛后面挥洒他澎湃的激情、智慧、体力和思想。

  其实,本来我也不知道江老师的体力有多好,我们只知道他研究的东西都非常高冷,天文和性学,前者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后者我们没有勇气涉足,但是,江老师却施施然同时掌了这两大学科的门,所以,饭桌上偶尔有机会坐在他边上,偶尔再遇到他亲切地不耻下问一句“最近有什么碟可以推荐吗”,我就会马上鲜格格地拼命表现,自以为是地侃上几个最新英剧,当然,在性学大师面前,推荐完毕,谁都会忍不住囊中羞涩追加一句:“不过不厉害的。”每次,江老师都是好脾气地笑笑,莫测高深地笑笑。这莫测的高深,最近我终于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厚厚五百页,黑色烫金硬面,没见过圣经的人,也会觉得这是圣经的手感。而这本科幻圣经,只是江老师用十年的业余时间看的几千部电影写下的心得。这样的体力,你有吗?

  没有江老师的体力也不要紧,这本《科幻指南》已经清晰地为我们缕析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科幻电影路径和要塞之作。全世界的“科幻电影指南”有成千上万本,但是,你看这本就够了,因为这是江晓原写的,因为他在进入科幻电影世界前,他就有了自己的天体理论和科幻理论,他秒杀影评人的地方在于,他本身就是科幻世界的大BOSS,甚至可以说,他就来自那个神神秘秘的科幻世界,因此,我们看科幻,是儿童看星空,他是大神看众生,在中国,除了刚刚拿了雨果奖的刘慈欣有可能挑战他的大BOSS位置,我们连江老师在天空云图中的位置都找不到。也因此,这本“指南”远远超出了类型电影研究的范畴,这是一本启示录,它具有寓言的性质。

  有时候,大BOSS自己也会得意于他的预言能力。在讲解《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时,他很高兴地引用了自己多年前的一篇文章,文中,“列车”这个隐喻就表达了BOSS对当代科技的一个担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小小的得意,江老师对《雪国列车》的评价有点偏高,这是这本书中,我唯一跟大BOSS有分歧的地方。

  我说有分歧,也多少有点抬举自己的意思,实在是,体现在“指南”中的科幻思想史不是我有能力置评的。此书最令人膜拜的地方就是,江老师在文学、电影和科幻史中的自由出入和信手拈来。他分析科幻影史的巅峰之作《黑客帝国》时,上来就说,《黑客》研究路径有三种,而他本人就是“科学思想史派”的开山祖宗。天地良心,我写了二十年影评,看了三十年影评,这样气派的影评,第一次读到。而支撑这个气派的,不是狂,不是傲,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宅男生涯,在书中,我们频频读到这样的句子,“这部电影我看过5遍”,“又看了3遍”,这是任何时代最朴素的方法论,大师也不例外,或者说,这是大师成为大师的起点。前一段,看戴锦华老师的《昨日之岛》,整本书最震撼我的,是戴锦华讲到她的《影片精读》一书时,说“其中每部电影的观看次数超过20次以上,有的多达60至70次”,这个数字把我击倒,大师的名称也许很炫幻,但是成为大师的方式却从来不科幻。戴老师如此,江老师如此。

  《科幻指南》中,江老师飞花摘叶,涉及的电影从科幻始祖片到我们的武侠片,他说绝地武士拥有的超能有点像我们的“擒龙功”,一下子简直打通了我的七经六脉,这样的体验真的蛮科幻的,不过,五百页看下来,把江老师的片单和索引一一看完,我深深感叹,科幻是书,不科幻的永远是,付出。这是圣经的方法论,也是科幻电影圣经的方法论。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八):《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新书发布会 (2015年8月20日,上海书展中央大厅)

  主持人(李蕾,著名电视主持人):今天发布会介绍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是国内第一本学者对科幻电影的解读。早晨的时候我们其实有过一个对话,我当时问江晓原,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电影?我们为什么要看科幻片?江晓原老师给出了一个非常明晰的标准,等一下也会给大家介绍,非常感谢你给大家带来一本好书。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这位女士,可能很多上海朋友了解他,这就是《乱来》的毛尖,这是她作品的名字,著名影评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她的《非常醉非常美》我买过。还有《例外》,《乱来》,还有《有一只老虎在浴室》。

  接下来这位是俞晓群先生,著名的出版人,主持策划出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书,让你脑洞大开的书,他也是海豚出版社的社长。

  然后接下来这位是沈昌文先生!他是资深出版家,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杂志的前主编。他出版的许多作品影响了好几代读书人。非常欢迎你的到来!

  旁边这位非常酷的就是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欢迎!我都不用介绍他了,我看了他的指南之后,就每个字跟他对,我说我介绍错了,你的粉丝是不是会把我打死。很多人知道刘慈欣写作好多年了,他发表的作品已经400多万字了,获得很多奖,代表作品是《三体》,已经入围星云奖和雨果奖两个大奖,明年《三体》电影就会上映了。欢迎几位的到来。

  另外促成今天我们这场见面会的人就是上海交大出版社的社长韩建民先生!为什么会出这么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很厚,晚上女孩子带着出门挺安全的,不用带保镖了,这样一本书在现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韩建民先生有什么信心保证大家自己花钱来买书,而且花自己的时间把他看完呢?

  韩建民: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对各位光临《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新书首发仪式,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特别感谢今天几位重量级嘉宾,他们的到来让这次发布会更加精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贯以传承文明,弘扬学术为己任,通过出版高品质高质量的学术图书享有盛誉,近年来在市场图书方面加快探索,着力打造传播思想交流,助力书香社会。以人文为核心的图书产品,增进读者的人文情趣和知识素养。上海交大出版社也愿意与各位不同领域的朋友加强合作。江晓原老师是科学史大家,也是我的老师,有丰富的爱好,在朋友圈里我们都知道他一直收藏影碟,看碟,这是他在非典时期偶然开始的爱好,然而他一看就是十几年,并且把这种爱好转变成了学术研究,在学界首创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将科幻作品纳入科学史的研究范畴。这给科幻影评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江晓原老师发表了大量的科幻影评,本书既是上述学术研究的副产品,也是江晓原历年影评文集的精选。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科幻电影的专题评论作品,文章看上去通俗易懂,但是内容非常扎实,有丰富的思想性。读者可以通过对本书,通过看科幻影评增加理解科幻影片背后的思想资源,从中也能让我们看到西方导演在拍摄科幻电影当中的思想逻辑和原则。中国的电影人也可以从中看到我们的差距。江晓原老师还有一句话:中国科幻的元年必将以一部成功的中国国产科幻影片来开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此,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催生中国科幻元年的到来起到某种作用。我今天口腔溃疡,说话不太方便,很抱歉。今天好友新书都凑齐了,接下来就展开以科幻电影为主题的风花雪月,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韩建民社长,请落座。刚才是一个庄严的阶段,接下来进入“乱来”的科幻时间,我第一次见到江晓原先生应该是2009年,他03年就开始关注科幻电影和科幻作品了,但是09年我第一次见他,别人跟我介绍的时候,说这个人是研究科学史的,但是更重要的领域是研究地球上所有的事,我说什么叫做地球上所有的事?地球上无非男女,他是研究男女的,当时我没有听懂,我说你到底关心什么呢?我就问他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他的答案是:也许我就是,只是我们的纪律不允许我告诉你。这句话我记到今天,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其实和我多年前的好奇有关,它是对科幻的一个多年来的你的个人体验,请你分享一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标准是什么?隆重的时刻也结束了,我们都坐着讲吧。

  江晓原:这本书是我十几年来写的影评的选集。写影评本来完全是的我业余活动,最初看电影也是业余的,整个活动都是业余的。后来我发现科幻电影是可以被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所以我就开始用科学史的方法来研究科幻电影,这本书里你们看到的是这种研究的副产品。影评还是在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东西。这些影评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跟你们看到的其他的科幻影评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在这些影评里完全不会按照通常影评的路子来写。这些影评其实都只是为了揭示科幻电影的思想价值;并且通过这种对科幻电影的思想价值的揭示,把我们平时不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平常不往这些方向想的问题,在这里都揭示出来。所以我觉得把这些跟大家分享,可能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幻作品会有一些帮助。

  另外,我看到一些学者讨论说,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学者们很少谈论流行文化?比如说不会去谈论某一部电影。一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解释说是这样的,要是谈电影,谈得没有豆瓣上的帖子好,老脸就没有地方搁了,他的说法可能有一定道理。他说那些没出息的学者就躲在“学术黑话”的后面,讲别人听不懂的话,讲别人不关心的事情,他可以显得高深莫测,一谈流行文化就危险了。我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给杂志写专栏文章了,其中许多都和流行文化有关,你说要有这个风险的话,早就出现了。但是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是没有这个顾虑的。我觉得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我觉得有价值写下来,就写了。因为这些年这些影评都是在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从这种情况看,至少在这些报刊杂志来说,他们还是欢迎这样的评论的。所以我倒是没有产生过那位教授讲的那些顾虑。我先说这点。

  主持人:接下来我要邀请沈昌文先生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看科幻电影吗?

  沈昌文:我很抱歉,我这个糟老头,今年85岁了。我来参加这个会,对江晓原老兄我还是比较熟的,有很多年的交往了。他谈科幻电影,这使我大吃一惊。而且要让我参加,我更吃惊。因为我完全外行,我对科学一窃不通。我在上海念了初一,倒是名牌中学,育才中学,不过才1年级,交不起学费。但是我和交大有关系,我的很多老师都是交大出来的,尤其是我到上海格致中学,当时我晚上去学无线电发声发报。我的老师就是交大出来的。他教我欧姆定律我还能听得懂,后来有一个交流电,有一个数学叫三角,我听得莫名其妙,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从这以后,我就勤奋地学习,从三角学到微积分,当时觉得这是科学,现在看看很可笑,只是初步的初步,在我来说就是高深的高深。所以我对交大是非常仰望的,可是一辈子没有办法亲近交大,我只能以后到了北京,远远仰望上海的科学的发展。那么江晓原先生的书我读了很多,我也很佩服他,他这本书我很意外,因为科幻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我已经不大关心了。可是我还没有怎么读他的书,我稍微思索了一下,我还是有启发的,我觉得江晓原教授深谋远虑。我觉得自然科学和我们搞社会科学不一样。各位知道我还和社会科学有一点联系,我是三联书店的退休员工,我现在在那边扫地,扫地之余还会看看书。我现在热衷看社会科学的书。我喜欢三位社会科学中的科幻大师,不过我在江晓原的书里没找到。我稍微一想,我更肃然起敬,因为自然科学中很多发展是从幻想过来的。幻想一开头,科学家再加以证明。我希望我能从江晓原的书里得到知识,得到学习的机会。总之,有了这本书,让我和江晓原的交往更深了一层。我对江晓原,说实话,对他的学问,对他的形象,本来也是有相当的幻想。现在也正在想通过这本书,把江晓原的形象从幻想进一步发展到现实,让我和江晓原有更好的交往,使他成为我更好的老师。我感谢江老师对我这个小出版者的教育,以后一定认真学习,好好提高,谢谢!

  主持人:感谢沈老,你旁边的俞晓群先生也是非常著名的出版人,也是江晓原先生的老朋友,你有什么话想讲吗?

  俞晓群:大家好,今天参加江晓原的新书发布会,我非常高兴。我来参加这个活动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从北京来,是专门陪沈昌文先生来的,因为沈先生大家都比较了解了,他和江晓原先生是好朋友,沈先生85岁要来参加江晓原的新书发布会,江晓原先生就委托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老先生。第二个,就是我和江晓原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人说江晓原现在是名人了,但是我们两个相交有30年了,他的成名作叫《天学真原》,他这本书写作的时候可能博士生还没有毕业。我就是他的责任编辑,所以我和他的交往时间非常长了,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江晓原的学问是我一直都非常敬佩的,因为江晓原是搞天文学和天文学史的科学工作者,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他仅仅比我大一岁,但是我一直把他看作我的老师,或者对我有引领作用。

  我再讲三点,最让我感到敬佩和惊奇的江晓原。第一点,就是江晓原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向我们介绍的不是科学崇拜,而我们应该理智的、冷静的看待科学。用一句比较极端的话说,他的思想观念中有一定的反科学的想法,但是反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主义和科学崇拜,在他的《天学真原》这本书里,这种思想就阐释的非常清楚。而且影响了很多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门搞科学哲学的人。当年我研究一些科学问题的时候也深受江晓原的影响。第二点,就是江晓原又是一个全才,不但我是他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后来我到北京工作,他还有一本书叫《性学五章》,他也是中国古代性学方面的研究专家。他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优秀,非常好看。而且出了很多好书,一直到2013年出版他这本书的时候仍然非常畅销,受到读者的喜爱。

  第三点,就是江晓原他研究科幻电影,我是在十年前就发现了,他曾经和几位国内著名的教授出了一套书叫《火蝴蝶文丛》,其中有一本涉及科幻电影的就是江晓原写的。他当时是大学教授,他给学生开了必读书目,还给学生开了必看电影。当时我非常震惊,我说你是不是天天看碟?后来我看了他的文章才读出了他的门道。他的文章说这些科幻电影有反科学的因素,也有伪科学的因素,甚至还有魔幻,这些都存在。但是人类正是从中获得了启示,我们认为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我们认为是封建迷信,欺骗人民的,其实不一定是这样。他还为我们如何看科幻电影加深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这方面也是由衷让我敬佩的。

  还有一点,江晓原现在是桃李天下,带了很多学生,通过读他的书我也发现一个特点。江晓原涉猎面非常广,科幻电影只是其中一个。但是教授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就带领他的学生不断去挖井,一辈子就挖这口井,最后带出了一批人才;而江晓原是四处挖井,这边值得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就在这边研究了,那边又值得研究了,又有一部分学生就留在那边研究。这就是聪明人,超常的人,或者外星人的一种表现吧,谢谢大家!

  主持人:又有人出来举证你是外星人了,毛尖怎么看?

  毛尖:谢谢邀请我来参与这个活动。江晓原和刘慈欣都是我特别崇拜的人,沈昌文和俞晓群是出版掌门人了,不说了。江晓原老师一直是特别高冷的存在,他研究的东西是天文学,性学,非常的高冷,他人长的也是蛮高冷的,但是他写的这本书一点也不高冷,充满了激情和想象,非常热烈的一本书。所以我这样说的时候,我也要稍微检讨一下我自己。因为以前在饭桌上,江晓原总是非常谦虚得问我,最近看什么碟啊?我自己也是一个影评人,就非常自大地向他推荐一些作品。因为江晓原老师是研究性学的,我说这个是不是很厉害的?大家也知道厉害是什么意思。江晓原老师就非常低调的说好好。但是看了他这本书我汗都出来了,他的书中的电影目录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不仅通俗,也有高冷的。我为什么会出汗呢?这本作品已经不是类型电影的示范之作,而是超越之作了。全世界关于电影指南的书已经很多了,但是江晓原进入这个领域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天体理论,科幻理论,他自己本身就是科幻世界里的大BOSS了。他长的也蛮科幻的,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把自己修炼得可以和女生非常自由相处的阶段了,这是他非常科幻的一面。感觉他这个大BOSS的定位,在中国除了刘慈欣也没有什么人能挑战他的位置了,我们看科幻就像儿童看星空,他就是大神看众生的感觉。

  比如说他评《雪国列车》,他非常自豪地说,这个情节设置我就想象到——他就引用了他当年在很牛逼的一个刊物上写的文章。我小小地挑一下他的刺,我觉得他对雪国列车的评价往上提了一提,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雪国列车,所以他评这个电影的时候,他当年自己这么牛逼,这是整本书当中我和江晓原老师唯一有分歧的地方。还有他这本书远远超出了科幻电影的范畴,他对此的把握有启示录和预言录,就像科幻电影的圣经,他解读处理了很多科幻电影的圣经级的问题,比如说仿生人的人权和世界末日等等问题。人到了末日怎么处理现世,怎么处理活下去的问题?比如说绝地武士的问题。他的能力有点像中国武侠小说的功夫,他进出自由,上下五大洲全部都手到擒来。我自己作为影评人一开始不是那么喜欢科幻电影,但是看了江晓原老师的科幻电影指南,就刷新了我自己对科幻电影的狭隘理解,他对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的评价是放在科幻电影边缘的地方。他评价黑客帝国的时候,他认为是巅峰之作。他说研究科幻电影有三个进入方式,他把自己列为第三种方式,是科幻电影思想史研究的方式。这也包含了反科学,我不知道武侠电影会不会进入他反科学的研究视野,但是不管怎么样,武侠电影进入了江晓原老师的研究视野,我觉得这个太牛逼了,我就说到这里!

  主持人:非常感谢,毛尖的想法很真诚,我也是,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这里面说到的电影都看一遍,包括阿凡达他放在第一篇,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我发现我喜欢的点完全和他不一样,竟然是这样的。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刘慈欣,他是特意飞到上海来给江晓原老师站台的,作为科幻男神你有什么分享吗?

  刘慈欣:我很高兴参加江老师这本书的发行,作为一个科幻作者,我们肯定和科幻电影有很多的联系,我也看了很多的科幻电影。但是我知道江晓原老师看的电影比我多得多了,他看了2、3千部电影,这已经达到电影专业人员看片的量了,这决定了他写出的书内容很丰富。不同时期大量的科幻电影的例子。就像书里说的,以前我们国内对科幻电影的影评,是按照评价一般电影的套路走的,抛开为电影做宣传的影评不说,把关注点放在一些传统的电影因素上面,比如说像摄影、人物、故事等等,但是对于科幻电影本身的科幻核心的内涵、内容,一般很少关注。而江晓原老师的这本科幻电影指南,他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评论语境和角度。从这个角度直指科幻电影最核心、最内心的东西,在这点上这本书确实有他独特的价值。另外,具体到每一部电影的评价,都有他很独特的看法。比如说像这本书里对《盗梦空间》和《云图》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显示出江晓原自己独特的看法。

  说到科幻电影,这本书评论的主要还是美国的科幻电影,我们说起科幻电影通常也是美国的科幻电影。我们想到自己国家国内的科幻电影,是怎么一种状况?不止一次有很多人问我,中国的科幻电影到底缺了一些什么东西呢?可能是缺一些表面上的东西,钱、技术、经验等等。首先说钱,中国科幻电影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有的是钱。技术的话,其实和我们想象的不同,我们不缺技术,做3D的技术,现在国内的3D技术无论是设备的先进程度还是做3D人员的技术水平都不比好莱坞的差。我们的科幻电影到底缺什么呢?我觉得最缺的一个东西就是科幻的情怀。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对科幻的认识。我们在做好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现在从我这4、5年以来参与这些电影的策划和制作,我感觉到,我们现在中国电影界,可能对科幻是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缺少这种情怀。现在有一个,比如说这本书所说的电影,主要是美国的科幻电影,那为什么中国的科幻电影比美国的科幻电影落后这么多?原因是什么?现在科幻电影的状况,落后不只是中国落后,像一些比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欧洲和日本,他们的科幻电影也不是那么发达。为什么全球只有美国科幻电影发达呢?这样问起来更准确一些。有些人想当然的说就是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在哪里,因为我们有可回顾的历史,而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他只有向前看,只能幻想。我觉得这个想法很不准确,太想当然了。我觉得不能拿一个国家的年龄来对比他的文化。美国的文化是建立在欧洲文化之上的,欧洲文化的渊源流长不比中国文化短。真的这么说的话,用国家的年龄鉴定他的历史的话,我们的历史更短了。同时美国作为一个文化大熔炉,他有很多比中华民族老得多的民族融入进去了。但是他在向前看,向外面看,向太空看,这就是科幻的情怀。

  而江晓原这本书,恰恰是展示了科幻最核心的内容,这本书强调的科幻的思想性,他整本书也是从科幻的思想性展开论述的,他强调科幻对于科学技术的一种反思,强调科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环境,远远相异于现实的环境。然后对它们展开讨论,这才是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对中国正在发展和起步的科幻电影事业有很重要的意义,也确实能起到一个指南的作用,我希望更多的电影人、电影观众能够看到这本书。谢谢!

  主持人:谢谢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我们留一点时间给现场的观众,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外星人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包括最近发现的类地行星,你们怎么看待外星文明的事情呢?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和外星文明接触的时候,你觉得我们两方文明应该怎么交流?

  江晓原:这个问题也是媒体经常问我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说外星文明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或者说是有可能存在,但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另外我和媒体很多人看法不同的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那么积极的去找外星文明,你去找它所带来危险的可能性非常大,危险远远大于你可能获得的利益,所以这个问题上要谨慎。西方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但是国内媒体往往都愿意接受赞成找外星文明的观点,对于那些警告的观点媒体一般不那么积极的报道,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持谨慎态度。

  主持人:所以你很明确的认为你来自火星,我来自地球,我们见面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打架?

  江晓原:很可能是这样的。现在人类也没有别的个案可以借鉴,我们能借鉴的只是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历史是一个族群和另外一个族群相遇的时候,结果都是弱肉强食的。

  提问:我想问江晓原老师,对中国科幻电影未来持有什么态度。第二个问刘慈欣,对《三体》改编的电影有什么看法?

  江晓原: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前景?我现在基本上希望都寄托在刘慈欣身上了,如果《三体》能拍成一部成功的电影,就像我在书中说的一样,中国科幻元年只能以一部成功的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我们现在当然希望这样的大片出现。

  刘慈欣:关于《三体》电影,它和原著是不是忠实的问题,我先说说我的态度,我认为改编科幻小说变成电影,忠实于原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小说和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你完全忠实于小说的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应该根据电影的艺术形式对他因为改编,同时从我自己来说,只要你真正做出一个优秀的影片,我不介意对自己的小说,包括《三体》在内有改动,甚至有较大的改动我也不介意。另外事情恰恰不是我想的那样,这个电影很忠实原著,对原著相当忠实,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至少在第一部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

  主持人:非常抱歉,时间的问题,我们因为今天现场要来签售的朋友特别多,我们的提问就到这儿了,接下来大家私下交流吧。接下来的签售会由江晓原和刘慈欣一起来完成,非常感谢今天所有的嘉宾,谢谢大家!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九):《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获得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江晓原(作者) 科幻作品徘徊于文学殿堂大门之外,乞求能 够进去叨陪末座,据说有一个世纪了。不料还没 等文学殿堂的门卫心软下来,一些科幻文学的创 作者却已经开始哀叹“科幻文学的没落无可避 免” 了。对科幻文学造成如此打击的罪魁祸首,据说正是科幻电影—— —严格地说当然还包括科幻 剧集和动漫。 我以前对科幻缺乏兴趣和了解,最初和广大 中国公众一样,认为科幻只是科普的一种低幼形 式。这一切的改变发端于 2003 年 “非典”期间, 那 时我迷上了电影,随后因接受影评专栏的约稿, 我选定了科幻电影作为自己评论的对象。在和刘 慈欣、王晋康、韩松等国内最著名的科幻作家的 交往中,以及《科幻世界》杂志组织的一些活动 中,我对科幻作品的兴趣也从影视延伸到了小 说,不过我关心的不是文学。 有些人认为国内 “科幻界”长期处在“小众低 端,抱团取暖”的窘境中,科幻圈中的人当然也渴望 改变这种状态。而我建议的路径,是强调科幻作品 的思想性,这部《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就是我在这 一路径上身体力行的结果—— —我只致力于发掘科 幻电影本身及其背后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价值,对于 一般的电影技巧或影视八卦则全不在意。这样的影 评,或略近于古人所谓 “牝牡骊黄”之外。

  ◎许苏葵(编辑) 这本书讲的是科幻电影,实际上是一部科幻 电影的思想史。既是普通读者观赏科幻影片的看片 指南,更是科幻电影从业者的拍片指南。该书的获 奖实至名归。可以说,至少几年以内,很难再出现同 类著作,因为一方面江晓原教授花费十年时间观 看了千余部科幻电影,这种信息量短期内很少有 人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江晓原教授特殊的科学背 景和专业素养,也是潜在作者很难超越的。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读后感(十):再版了。再版了。

  lt;图片1>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又再版了。

  新版加上新腰封,立马高大山起来。腰封上,有三个大牛的点评:

  刘慈欣:

  江晓原的《科幻电影指南》建立了全新的评论语境和角度,这个角度直指科幻电影最核心的东西,强调了科幻的思想性,这本书的出现,对中国正在发展和起步的科幻电影事业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希望更多的电影人、电影观众能够看到这本书。

  韩 松:

  科幻电影当然是要大大发展的,但得先做好功课。我建议先看一本书,就是刚刚出版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我认真看了,不得不说,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的江晓原教授是这方面最厉害的专家。……实际上,这部书也是个拍片指南。

  毛 尖:

  这本《科幻电影指南》已经清晰地为我们缕析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科幻电影路径和要塞之作。……这本“指南”远远超出了类型电影研究的范畴,这是一本启示录。

  此外该书还荣获了出版协会“2015年度30本好书”,认为该书直接科幻电影的灵魂——反思科学,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具有思想深度的一部力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是一本看片指南;对于科幻电影以及科幻小说的创作者来说,它更像一本拍片指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