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父性读后感10篇

2018-06-04 20: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父性读后感10篇

  《父性》是一本由[意]鲁格·肇嘉(Luigi Zoja)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父性》读后感(一):【书评俱乐部父亲精神内核与传承

  当拿到意大利心理学家鲁格.肇嘉《父性》这本书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真沉啊!凹凸的封面厚实硬挺,好有质感

  看到书名想当然认为这是和当下最热门话题一样——家庭教育中父亲的重要性和父亲的缺失,云云。拇指压住页边快速移动,进入眼里的有希腊神话宗教,这个有意思,我总觉得这些特显学问

  于是,开始仔细阅读。还是不对劲,不是心理学吗,怎么象在上动物学课?原来是从史前史和动物学经典古代问题来讲父亲的特点,没提及心理学,一直追寻父性之生理基础形成,进化已经前进到很快接近人类地域,父性却退回到比鱼类更低的水平年幼的类人猿比成年猿的学习能力更强,而成年母猿比成年公猿学得更多这一事实,应当源自它们不断重复得与幼猿的共同时期而不是源自天生的优越性。除了教习后代母亲还向它们学习。现代人们说:生个孩子傻三年。因为母亲社会关系减少,缺乏社会经验,看事物也从孩子视角出发,也就是说母亲的眼界和心理都和幼儿保持一致,以至变“傻”。而母猿不仅没“傻”,反而更聪明,是不是动物的世界比人类要简单得多,它们更多地需要对付自然界变幻莫测而非人类的勾心斗角

  孩子想要的安慰不独源自父亲的爱和正直期望父亲是强大的,是一位胜利者。社会关系功能不仅在于爱,也不仅在于正直,还在于纯粹的、赤裸裸的权力。父亲是否善良摆在了次重要位置。我们的传统屡屡认为一个行为公正但未能在外界取得成功的父亲远不及那些不公正却胜利加顶的父亲。这真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我们衡量一个人,羡慕一个人,崇拜一个人,先想到他的成功,人的品行往往忽略。正直、善良不足以让人重视,因为这些能当饭吃吗?一个竞争的社会似乎这些成了事业发展羁绊

  雄性接受了父亲身份,其理由对于动物进化的整个过程而言完全是外在的,理由仅仅存在历史里很心里生活当中,雄性带着更多的刻板差异与很强的攻击性来拥抱父亲这一身份,也更少发自内心去拥抱,雄性不全从自然中接受而必须在生命进程中去学习的东西哺乳动物学的范畴里雌性与母亲一直是同一事物。这些因自然形成的父亲身份也就注定男人对待父亲身份的态度,以及为什么父亲与家庭的疏离和被边缘化。

  神话和古典时期的父亲——正如希腊神话深切意识到的,也正如荷马史诗中读到的——身着盔甲既是进攻性的,又是防御性的。古希腊人来说父亲独自就可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母亲的功能被排除在对孩子的滋养之外。

  曾听当父亲的人不无自负地对孩子说:有爸爸在就可以养育照顾你,妈妈能给你的,爸爸完全能做到。这些父亲肯定没得到过古希腊人的“真传”,但却有同样的认识,或许这是男人的共性。书中用赫克托耳、阿喀琉斯、尤里西斯和埃涅阿斯的故事讲古代父亲。最具备父亲特征和善性格的赫克托耳最终是失败者,他的死,牵连他的孩子。古代的残酷习俗声称,没有父亲的孩子既没有身份,也没有荣耀。由于社会是父亲的社会,而一个没有父亲的人在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他只能是一个被驱逐者。

  最出乎我意料的内容莫过于父亲与战争,因为我从没有意识过它们之间有关系,简直闻所未闻,所以感到格外有趣兴奋。独裁者把自己打造成国家的一个半神式的父亲。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由于他们投身于一场急于求成的战争而失败的。但是,父亲会考虑计划,会根据时间进程来分配自己的能量。独裁者把自己送上了死路,因为事实上他们缺乏父亲的主要品质:他们都被急躁的心理驱使。战争被想像为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对抗,但到最后,战争往往变成了儿子们用兄弟情谊对抗象征性的父亲——各国都一样而与战争无关。

  现代与颓废

  男人中有这样的例证,当妻子怀孕后,他们对妻子的性欲马上就消失了,这些男人突然成了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了解神秘之物。《红楼梦》里王熙凤小产,贾琏便在外书房找多姑娘,看来男人的这种无法预知的变化古已有之。2010年英格兰球星鲁尼在妻子科琳怀孕期间与其他女人交往,妻子在生完孩子后和他离了婚。而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文章同学也该且行且珍惜了。和朋友聊起如果文章再犯,该怎么对待他?朋友毫不犹豫地蹦出两字:胖揍!

  最后吐槽中文译名,书名本身是《The father Historic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翻译成《父性》,难怪我一直迷糊这书的主线是什么?还好,我懂英语,才明白书写得一点没跑题。懂外语很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拉丁美洲的母权社会也是由于天主教教会的长期影响造成的,天主教会从不重视父亲的形象,远不如新教和犹太教那样强调父亲在家庭中的分量。显然,罗马的天主教会从来没有否认过父亲的价值,但是它从来没尝试过要使父亲成为孩子的偶像

  《父性》读后感(二):父亲的形象

  今天和朋友聊天,谈起工作时大家讨论起一个广为流传事情

  日本男人下班后一般都不会马上回家,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要加班;但另一种情况就很耐人寻味,下班就回家,意味社交能力差,意味着工作不如意、不重要。

  “做男人好难!”其中一个女性朋友感慨道。

  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面临的压力有很大的不同。女权主义兴盛的今天,如果说女性常常因自己的性别而受到歧视,那男性则是因为性别而被期望过高。如果你再是一个父亲或母亲,那么,社会舆论真的饶不过你。

  社会对父亲的期待是怎样的?

  一个妻子、母亲,对父亲又有怎样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孩子对父亲那种隐约的期待给父亲和孩子本身带来了什么?

  在读鲁格▪肇嘉《父性》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书中谈到,“父亲的权威在古代罗马达到了顶点,从那以后一直在下降”。这一总结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对父性的要求,以及父性如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鲁格▪肇嘉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父亲进入了一个最黑暗阶段原因在于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条件家族制度人际关系男耕女织子承父业,是农耕社会的常规,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社会关系重新建立,女性、儿童成为劳动力,孩子开始从同龄人中反观自己。父亲一旦遭遇失业,便是无能的,甚至是一无是处的。

  有一个观点比较意思,鲁格▪肇嘉认为,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有出现,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的。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更容易强势的,甚至是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

  父性在历史中被塑造,在与社会、家庭的互动中一次次加深其形象。

  最近看到武志红老师一篇文章,认为一个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他未来婚姻状况。如果父亲温和、善良,在人情世故方面显得比较懦弱,就和鲁格▪肇嘉在书中开始描述的一个父亲一样,那么这个女孩就会对父亲失望乃至绝望,并希望能在婚姻伴侣上找一个强有力的男人。

  “父亲的缺失时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看这本书一直让我联想到周围的一些人,父性缺失环境下的女儿

  父性缺失的环境,有两种情况。一类是没有父亲,诸如父母离异后由母亲抚养,或者很小的时候父亲逝世;另一类是父亲的形象与主流观点相差较大。这两种反映出的情况事实上非常类似,只是程度有所差异。她们在两性关系方面显得相当被动,“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一个父亲早逝的女儿曾这样和我说,让我很惊异。

  也许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不代表所有类似家庭的女儿都是如此。但起码说明,父性缺失环境下的女儿,在性格中更容易有上述特点。

  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父亲的缺席通常导致子女较难融入主流价值社会中,他们会容易暴怒,或者敏感。这和鲁格▪肇嘉在书中指出的一样,“父亲的角色被期待成教导孩子与社会发生关联技巧,就像母亲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与他们身体有关的事情一样”。

  不可否认的是,舆论对父亲形象有着刻板印象,直接导致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父亲的好坏。父亲形象,应该是克制而威严的,一家之主,有能力且强大。在这种既有评价体系之下,父亲的爱表达起来就变得困难了许多。尤其在亚洲,父亲威严的形象更甚。

  不过,当今社会,权威似乎正在逐步分散化,对自由民主渴望,致使在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扮演有了变化。从前严父慈母固定模式似乎正在被打破。“父亲的权威屈从于民主的准则,他的力量在很多方面已经衰退”,鲁格▪肇嘉如是评价。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现象,有可能让父性可以更多元、多样的存在,和孩子们的关系,也会显得更加轻松

  或许这对父亲提出的要求不比过去更少。

  在第一篇序里面,推荐者提出一个问题——难道父亲还要学习吗?难道不是我有了孩子就成了父亲了么?难道父亲所表现的不就是父性么?

  看完这本书,读者就会深刻感觉到,做父亲的确是需要学习的。很庆幸,在为父为母之前看到了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父亲有了更好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怎样才是一个好父亲,甚至是好母亲。

  《父性》读后感(三):男人,你凭什么成为父亲

  十七岁的时候,我和父亲矛盾突然变得尖锐。虽然我是女孩,但从小便开始学着独立青春期一来,便不愿意听他说教,更不用说听他安排

  而且那个时候,突然强大到自己觉得,父亲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弱小小时候,他是我可以依靠肩膀,是我心中的一座山,但这一切就在青春期来的时候,自动湮没,灰飞烟灭

  我对他的定义变成了:可以养活我的一个普通人

  我们的矛盾越来越多,严重时一个星期互相不理对方。母亲很着急,一次次劝我跟父亲和解。母亲劝我的方式完全是她自己二十多年婚姻的经验。话语间充满包容和理解,是一个青少年完全无法理解的忍让和牺牲。但母亲总归是强大的,她始终坚持并充满耐心,最后我被打动了。

  一周后,我小心翼翼的跟父亲搭话。他一脸平和,问我:“你觉得自己做的对吗?”

  我一声不吭

  他接着说:“无论我说的对不对,做的对不对,希望你能包容我。如果我说的对,你可以赞成,如果我说的不对,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点着头。他很开心。我知道他低头了,他允许我认为他是错的,但他请求我不要说出来,而是藏在心底。虽然他表达的如此模糊,但我知道他在努力保持着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尊严

  想到这一点,我开始心疼我的父亲。我认识到,我的父亲是如此谦和。这种谦和,重塑了我对父亲的尊重与敬佩。

  此后,我和父亲仿佛达成了某种协议。这种协议,让我们彼此都留有尊严,让父亲重获儿女的敬爱。

  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理解,不断加深。我意识到我的父亲,是值得我一生尊敬爱的男人。我确信我的父亲,就像作者在书里说的那样:“真正的男人是一些谦逊的、耐心的并因此战胜了风暴与战争的人。”我的父亲,用前半生战胜风暴与战争,用后半生学会谦逊和耐心。尽管他不完美,但是我仍内心充满感激

  这本书,教会我正确认识一个男人,以及他凭什么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

  作者没有选择分析当代男性的生存环境,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选择从人类发展进程角度,去观察男性心理过程的转变。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探到男性和女性是如何共同生存,并在一次次博弈中繁衍后代,获得权力和地位。从史前到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时期,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历史见证着父亲从单纯本能驱使,到开始自主思维,从渴望冒险走向盼望回家,让父亲越来越充满理性光辉

  这样的历史维度,让我们对父亲的理解,裹挟在时间洪流中不停前进,让父亲这一形象变得立体生动

  历史到底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成为人类的父亲?

  而我们又在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成为丈夫,成为未来孩子的父亲?

  我想,读完你会有自己的理解。

  《父性》读后感(四):父亲意味着什么

  《父性》一书较为厚重,如同夏日晾晒在阳台的沁着水滴的衣物,当我们拎清不同时期父亲的演化和转变过程,才能使水滴蒸发留下透彻的洁净,去追寻父亲一词背后的深沉意义。

  “父亲”更多的是一种后天习得,现实中真正能承担起父亲角色而又实现父性意义上的男人寥寥无几。我们总在思索,拥有权力成功而没有做到陪伴教育孩子的父亲是否完成了孩子内在心理上的期待。

  父性的缺失是一种社会的不安情绪,生活中总是有无法平衡的事情。在被定义的七个父亲功能里,一些功能正在被弱化。如果一个父亲成为一个孩子的模范,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他又不能完全顾及到花时间陪伴孩子等其他方面。很多人宁愿父亲是权力和金钱上的成功者,也不会只想要他是善良道德的模范而没有地位和权势。

  从史前史阶段再到神话和古典时期,父亲的角色在逐渐改变,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繁衍后代的价值体系。历经罗马时代、法国大革命,家庭中父亲的权力也在改变。父亲的力量形象在古希腊时期便被强调,而在工业革命,父亲最初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以养家糊口,但随着工业的扩大化,又不得不离家更远。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也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因此有很多一起相处的机会。后来父亲外出打工再到定居市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经济宽裕和陪伴好像总是不能两全,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父亲们在实现抚养功能的同时,不得不放弃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机会。当社会一次次面对留守儿童犯错甚至意外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审视父亲的所作所为以及社会制度。实现父亲的意义并不是一个个体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对于母亲或者孩子本身来说,要改善的事情也有很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我爸是李刚”,侧面体现的又何尝不是父性?

  对父性意义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父亲已然成为奢侈品的今天,无论是贫穷还是感情导致的父亲缺失,都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父性在一点点枯竭和退却。父亲不单单承担着经济责任,更重要的还有陪伴和教育。父亲们舍弃温暖的家庭去创造物质条件的丰盈本身也不是错误,但如何平衡父亲的其他功能,值得所有的人去思考和探索。

  《父性》读后感(五):“父性”并非与生俱来

  父性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父性与母性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然而鲁格•肇嘉的《父性》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所谓的与生俱来其实也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进化而来。

  一个父亲,有三重身份,“雄性”、“男人”、“父亲”,雄性这个身份与生俱来,它是一种生理实在,是解剖学分类,而“男人”这个身份则需要后天学习,它是人类发展的社会化产物,是区别于“女人”这个身份的,是有独立、个性化特征的“雄性”,一个人可以一出生就是“雄性”的,但并不代表他是“男性的”。

  父亲,这个身份最难习得,“父亲的悖论”要求“父亲”这个身份必须具备五个功能:挣钱养活老婆孩子、保护自己的家人、家庭规则的建设和维持、教育孩子教会他们思考以及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塑造一个顶天立地的强大形象。

  网络上有一句话击中了无数少女心“女人你慢慢扫屋,我为你去扫天下”,可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男人的普遍认同依然是家庭之外的,“养家糊口”这是对一个男人最根本的要求,若是不能养家糊口,那么他在家庭、社会以及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大弱化,所以“养家糊口”其实与在孩子心目中的强大形象是有必然联系的。现代社会很多父亲都去“扫天下”了,忽略了“父亲”这个身份的家庭内部责任,他们尽一切努力满足了孩子对物质的要求,却不能教给他们如何去思考,没有告诉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父亲形象其实是不完整的,是一种“父性”在家庭中的缺失和退化,就像蛮荒时代,“父亲”对于孩子和母亲的责任是提供食物和保护,而抚养、教育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却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与母亲这个身份不同,衡量母亲履行义务到了何种程度的标准是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而衡量一个父亲履行义务的标准,除了与孩子的互动还有与社会的互动,如果一个父亲与社会的互动是弱势的,在社会价值观的评价下父亲是软弱、渺小、无能的,这样的父亲必然会受到孩子的鄙视甚至嘲笑,而同样的情况若是发生在母亲身上,也许孩子只会产生同情和怜悯。

  一个男人,并不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无可厚非的拥有了父亲的身份,而是在他与孩子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被一步步的揭示出来。父亲这个身份是一种心理和文化的事实,不是仅仅由他与孩子在生理上的联系决定。

  《父性》中鲁格•肇嘉通过对史前阶段雄性向父亲的跳跃性进化,古代神话中诠释的父亲意象,父性在罗马时期的推崇与现代社会中父性的缺失、衰竭和追寻,向我们展现了父亲这一身份的演变以及父亲在家庭、社会中的重要性,父性的缺失对家庭、社会以及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一个社会和谐构建的命门是“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一个男人在婚姻关系以及父子关系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平衡。如何成为一个好丈夫需要学习,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则更需要探索和追寻。

  《父性》读后感(六):做好一名父亲,不简单

  我是一位父亲,可自从孩子降世后,心头一直缠绕着一个疑惑,那就是我并无法像妻子那样产生出“自然而然”、“情不自禁”的爱。尽管我觉得儿子可爱、聪明,可那脸上的微笑,更多来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自己创造结晶的骄傲。扪心自问,对儿子所做的一切,更像是一种责任或义务驱动,而非来自人们口中的“爱”。尽管我含早就意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必然不是理所当然的,它会源于社会进化的基因作用,也会来自日积月累的相互依赖,但却很少认真想过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物种,至少没有像鲁铭•肇嘉那样认真推敲过。

  作者鲁铭•肇嘉曾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擅长以心理分析师的专业能力解读社会文化。在《父性》一书中,作者就“父性”这个话题,对于历史、神话、文学和心理学等大量资料进行了象征性和超个人性的思考。表面上看,这本书并不适合大众口味,而偏向于适合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以及像我这样对父性有疑惑的人群。但实际上,全书试图回答一个人们可能会觉得理所当然的问题——“难道有了孩子不就变成了‘父亲’,表现出‘父性’了吗?”

  以我对全书的粗浅理解,大致可以这样理解父性的变迁史:在动物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母子构建了一个文化的胚胎,将男性边缘化。为了避免男性被排除在外,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以及持续的父性承诺。渐渐地,文明与父权制成了同义词,父亲以自我强加的文化产物的形式出现在伦理社会中。然而,父亲内心的不安全感与孩子对其矛盾的期待产生了“父性的悖论”并始终存在。20世纪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加速了父性的衰退。原生阶段的强调与启蒙阶段男性的缺位,让父亲的文化意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最后,父亲沦为养家糊口或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供给者。

  全书最集中讨论的话题便是“父性的悖论”——在家庭内部,父亲须遵循道德正直的良善准则;在社会上,父亲须按照适者生存的胜利法则。这就犹如埃涅阿斯逃离特洛伊时所面临的两难抉择一样:是为个人荣誉而战并冒着死亡的风险,还是将思路转到未来与自己的民众和家人继续生活?孩子既希望父亲能够关怀和爱护他们,又期待父亲是强大的胜利者。前者是与孩子的互动,后者则是与社会的互动,然而这两个领域的要求法则——爱和力量,很不相同。从当今社会来看,明显后者成为了男人们追寻的路线,毕竟胜利功能直接决定了男人的价值感所在。“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他忙碌的背影”,这句话的谬误所在,不仅仅是非理性的个人选择,更体现了社会无意识的倾向。

  全书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至篇末揭开了当今父性沦陷的问题所在:父亲想让儿子们过舒适的生活,却忘记了教会他们如何成为男人。精神传统的延续、价值观的传授,才是父亲为自己在文化榜样中所设定的使命,而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至此为止,作者讨论的“父亲”,已不再只是具体的现实父亲,而是关于父亲的意象或意义。

  《父性》一书让我更加清晰认识到,儿子与我本身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不像母亲带有与生俱来抚养孩子的基因和脐带般的心理联结,而是作为家庭的守护者、物质供养者,被定义而加诸了各项父亲的职责使命。因此,我被责任感驱使的爱,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许多父亲朋友都和我夸耀,孩子与他们更亲近,可我看到的确实,因为父亲经常应酬出差,孩子难得见上一面,自然更加亲热。所以,作者也敲响了时代警钟——“今天的父亲被谴责,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没有做什么。”在此,我强烈建议每一位父亲都至少应阅读第21至23章,让我们了解孩子对父亲的期待,聆听心理分析师给予的时代启示——父亲不仅具有供养、护佑、规训的功能,更要能够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份使命,也呼应了我当下正在追寻的天道之路上。我在生孩子之前,常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我连自己的人生都不知道怎样过是对的,怎么教我的孩子呢?”如今儿子已降世三载余,我仍然没法完整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一直在探索并且有了大量自己的体悟和经历,我相信,我过去尝试迈的坎、现在正在爬的坡都会成为孩子的示范。

  文/卢育涛

  《父性》读后感(七):通往文明、又走向伤感的父性之路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打从一看,就感动我不止一点点。丛林之王木法沙,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威与力量,但他魅力所在,是作为一名父亲,倾注给孩子宽广柔情的时候。当他挺身陷入危险营救辛巴的瞬间,漫溢的勇气和巨大的爱,油生敬意。换做人类世界,这样的男性魅力是不容辩驳的,每个孩子,被这样英雄般的父亲吸引,大约心灵弱小,或拥有一位温柔兼勇猛的爸爸,令人骄傲。都知道,父亲之于孩子,有太多心理需求,而《父性》这本书,大限度地关注了这方面,可确切点说,它是探讨父性本身,它如何生成?对孩子甚或社会,有何种影响和推动?

  本书从文明的最初说起。类人猿时代的动物性无规则交配,转变为人类家庭生活,脱离繁衍生殖单一取向,随后产生男狩猎、女采集的夫妻模式,男性也首次加入养育后代行列,却并非本能驱使。作者写:“如果没有意识到本能的顽固,没有意识到有必要重提本能,没有意识到文明的需要——文明将一种折中方案强加于本能之上,那么,在我们称为‘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会有持久的进步。”由此说明男性暗含根本的好战心理,间接映射青少年叛经离道的冲动时期。“父亲身份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因而,既然父性得以进化的原因,是时刻与本能对抗、时刻创造、时刻学习得来,孩子观察爸爸的行为方式,便是吸收模仿的直接渠道。

  但本书搜寻的重点,不仅在父性对小孩产生的引导功能上,还揭示父性占有历史的地位举足若轻。鲁格•肇嘉说:“父亲的身份是自我强加”、“父亲是文化建构”,简言之,父亲的存在,归属文明结晶。他具有“创造延续性与记忆,阻止每一代都不得不面对的归零状态的出现”。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这里一分为二,而男性本能蜕变父性意志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在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希腊神话出现之时,原始社会的精神产物犹自成型。作者从这追寻,摸索出一条可观父亲形象的演变道路。《伊利亚特》的赫克托耳、《奥德赛》的尤利西斯、《埃涅伊德》的埃涅阿斯,他们从率先唤醒男性的柔暖,到逐渐展示出坚持、耐心以及冷静克制的良好品质,再到完成“男性的兽性与父亲的虔诚精神之间的斗争”的革命性转变,最终,父亲定型。但正如书中观点,每一次变化,都与本能保持冲突,整个演变过程充满矛盾、挣扎和压制,但文明之所以行进到今天,源于每一次变化之后的人性胜利。

  于是不难觉察到,父性是除开自然形成之后,延伸创立的人格品性。所以,本书讲到的“父性缺失”,映和当下环境,呈现一种完整人格的剥脱状态。

  有研究表明,现代孩子十岁之前,需要精神搭建,十岁之后,倾向物质满足。内在需要向外移走,如此现象,成人的浮躁虚空,竟从小养成。鲁格说:“在当今社会,父亲与其他人,并不是父亲与父亲的关系,而是狼与狼的关系。”他主旨男性潜在暴力,却直击现行的消费主义之弊端,即物质生活一目了然的“声望和权利”将带来的文化凝滞。

  《消费社会》作者鲍德里亚说:“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浸淫在消费文化的生活和以往不同,外加家长无意识地推波助澜,他们努力填补经济空缺,致使外在形象膨胀,内心虚浮感更甚,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抑或社会主流思想造成的影响难以修复。难怪作者感伤:“物质上的成功凌驾于伦理上的成功,这一价值观取得全面的霸权。”

  如今我们定义的“成功”,不免要与父亲划等号。父亲这样要求,孩子这样看待。可真正的父性品质,被时代狂潮隐匿,牵引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正向思维、自身的勇气、谦卑、理性、温和以及手把手教孩子解决问题的场景没落当下情境,一系列事物的发生,都远离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父亲人格魅力的内在向往和骄傲,大范围转化物质意义,所以鲁格•肇嘉继续伤怀:“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为什么要言传身教?本书中,我们将理解更广泛的深意。

  《父性》读后感(八):2017 Jan. 16-22 读书笔记3

  一开始选择这本书单纯是因为感觉至今为止以父亲的形象对男性进行解读的文章并不多,出于一种新奇开始了阅读。不得不说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用西方的文化背景,对父性的历史、今日进行的阐述。虽然说人类在原始阶段拥有很多的共性,但是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后天的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差异的产生。因此,这本书对东方世界的解释力就大打折扣了。希望也有人能够从同样深厚的东方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相信这两者的对比将会是一场绝对的精神享受。

  作为一个自我标榜的平等的人权主义者(既不偏向女权,也不偏向男权),书中的部分观点还是有些冲击的。对男性的一些所谓的不道德行为的史学角度的分析和解读,实在有些难脱巧言为其开脱之嫌。也许是我个人有着莫名的阴阳平衡观念,我并不认为历史会对一方特别地优待。既然女性在由女人向母亲的过度中拥有顺其自然的过渡优势,父亲在权力和地位上的心理优越感何尝又不是女性渴望但又鞭长莫及的呢?从男性的角度解读女性的心理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值得一提是,作者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中人物的分析,以及将其运用到解释父性的历史渊源之上,的确是别具一格、风格独特。不过,说实话虽然本人也了解过部分西方的神话故事,但毕竟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对作者这一部分的论证实在是不敢苟同。相信如果是对这一方面有所研究和兴趣的人,应该会觉得这会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吧。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本以西方的视角去解析西方的“父亲意象”的书。从男性和父性的原始区分到近代对父亲的缺失以及更严重的对这种缺失的追寻的缺失,这是一本作者的个人色彩浓厚、观点鲜明的一本书。不过,也许是因为是译本,有些地方略显冗长,建议有条件还是读英文原版。也许等日后我对西方神话故事再多一些了解,再去翻看原著吧。

  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是听着“男孩要比女孩晚熟”这种话长大的。而且,用不严谨的眼光去看社会,平均来讲女性所谓的“道德水准”好像真的是比男性稍高。当然这背后有各种像是锚定效应之类的理论推翻我这所谓的观察,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把这种简单的、不严谨的认识本身作为一个探讨的对象呢?如果是的话,这背后的原因真的如作者所说,因为男性对道德的顺从是反本性的驯服,而女性却是自然的演变吗?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导致作为当时社会规则的制定者的男性会允许这种不利于自身的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产生呢?这是人类自主的选择,还是说是一种不知名的不可抗力的牵引?本人才疏学浅,到底何为何,尚不得而知。

  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男女分化没有发达国家的严重。男女平等是一种世界共识,但我在这里指的分化不是表面上的工作做得有多足、口号喊的有多响,而是身在其中的男男女女本身怎么看待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相较于社会分工尚未分明、社会流动性尚充分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的发达国家的男女身份固化要相对严重些。为什么突然会提到这一点?笔者在想,如果说父性的缺失以及父亲胜利者形象的幻灭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一系列的工业化,那么在一个相对还具有可塑性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又应该怎么办呢?在男女逐渐平等的世界,女性将会拥有兼具父性和母性意象的可能,父亲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也许倒不至于这么危言耸听,不过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父性》读后感(九):大脑洞,很有趣,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

  此书视角独特,对由史至今“父亲”形象的提问和分析十分有趣,并对与其相互作用的社会演变过程作出了貌似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说貌似是因为我不是专家)

  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几个自己早就感觉到的难题,欣慰于作者考虑到了,并向我显示它们只是巨大链条中的小环节而已。令我再次折服于知识分子的力量和读书的益处。

  我不想复述书里的内容,想看你自己看。只想提醒,要时刻把握整体。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这两本书是一套。

  关于“男性的空虚感及其焦虑”,倒是想强调我们个人的意见。

  也许“男性的空虚感及其焦虑”是比父亲身份这个问题更深刻的问题。男性就是无法直观到自己创造了生命,这是和女性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最大的区别过程的开始部分。想要获得“这是我的孩子”的认识,似乎男性就必须动用理性,可能这也是男性可以表现得比女性理性的一个动因。注意我的用词是“可以”、“可能”,因为太多的男性看起来是失去理智的。但这又可能是另一回事,因为作者已经阐述了现代社会男性正在加速退出“父亲”角色,重返“雄性”角色的现象。女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整体来感知世界,她本身就能孕育。男性若想获得对世界的高级认识,也许就只能靠思维了,因为他看起来更加封闭,更孤独,更局限,所以也更容易溃败,更容易疯掉。

  据说作者师出荣格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并学习了进化心理。

  我一向认为,进化论是个很好用的武器,但也意味着危险。如今很多业已开端的理论体系,假如被进化论指摘一番,很可能粉身碎骨,要么就脱胎换骨。进化、遗传、生物学、人脑研究,不可阻挡的是如今科学的最热的热点之一。

  对生命科学地位日益攀升的补充

  我仍然相信只有科学才能成为拼杀到最后的那一名战士。但此书告诉我,这名战士必须思考文化。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的确不自觉的助长了现代人向动物性撤退的趋势,但这不是科学的错,而是文化意识的萎靡所致。经济结构在吞噬着一切。知识分子愈发势单力薄。几百年前识字还是奢侈的,如今突然廉价了。也许再过很长一阵子,更多识字的人才会把注意力转向奢侈的精神领域。

  关于荣格

  荣格在自传的最后部分,留下了这样的警示:我相信科学,但我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我相信心灵,但我看到了心灵的局限性。

  这个警示对我的意义是一种修正。我一直相信科学,当我明确发现我已经不可逆转的相信科学时,但我也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那就是科学没有谈论的事情不代表否定。但荣格的警示令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将科学与非科学赋予对等的地位,在我心中科学明显重于非科学。荣格似乎是公平对待二者的,这也是我最崇敬荣格的地方。

  我本有的困惑

  好几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个模糊的武断的意象:现在年头不好,不适合生孩子。没想到这本书的看法也是说,从某种意义上,现在不如过去好。但他当然不会说该不该生孩子。我不能说我正确,因为我不能高估自己的直觉和动机。但如今的人的确都像疯子一样。把书里的文辞换成俗话就是:缺家教。

  书中的预设信息

  一 偶像是多么的重要。

  二 仪式是多么的重要。

  三 铠甲是多么的重要。

  四 学习是动物的心灵几乎唯一会做的。

  五 学文的人扯起来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令人怀疑他们的态度是否诚恳。

  六 心理意象太纷繁太复杂。

  必须和《男权的神话》一起看,这两本书是一套。

  《父性》读后感(十):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

  前些天,与某位老友小聚时她说:“现在的男人心理成熟度都太低了,我家那位,都是三岁孩子的爸爸了,整天还像个小孩一般,他根本没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他应该担负的责任。”

  申荷永在《父性》一书的推荐序中说:“做父亲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我的老友看到这句话、读完这本书,那么她一定会停止对伴侣的抱怨。是的,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是与“男人”、“雄性”区别开的。

  意大利的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在《父性》一书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其中,父亲的形象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回或塑造起来的。这听起来似乎令人很郁闷,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的开始意识到“父性”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试图解决父性缺失的问题。尽管,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总会带给人们无限的沉重感。

  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它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正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那句很经典的话:“男人的心理成熟度与他的生理年龄没有关系。”就像我那位老友的爱人,尽管他已经跨过了35岁且工作了10年,但他依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他以为,自己赚钱养家,这就足够了,至于孩子日常照顾,那完全就是孩子妈妈或者其他亲人的任务了。毫无疑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是缺席的。他并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和陪伴。以书中的观点来看,情况就是这样的。

  原以为,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父性”的书必定是枯燥晦涩的,但在鲁格·肇嘉的笔下却能不时地见到缕缕温情,很显然,这是对父性精神的呼唤。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旨在说明父亲的缺席、父性的缺失,会形成怎样严重的恶性循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可怕的便是,“没有父亲,只有一堆男人”,如果社会真的发展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男性作为个体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因为“只有在人类发明了父性和一夫一妻制家庭时,男性才获得了作为个体的意义”。

  虽然父权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的角色就可以完全地被忽视,更不说明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位置可以随意被替代。“父亲正在成为奢侈品”,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由于父性以及父性精神的缺席,所以才导致越来越多的男性缺少担当和责任感。

  在这本书中所呈现出的关于父亲的历史、心理和文化的视野,既广泛又颇具深度,——在史前史阶段,父性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因为父亲的存在需要目的,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尽管在蛮荒时代就已经有父亲这种生物存在,但直至今日,“父亲”以及“父性”却依然需要我们去追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父亲的心理历史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父性退却的问题需要人们重视,但更需要人们正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父性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