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5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的读后感10篇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是一本由[美] 布鲁斯·费希尔 / 罗伯特·艾伯蒂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一):《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十九步带你走出离婚后的各种情绪问题

  文/白素心

  闺蜜楠楠打电话约我参加她的生日聚会,我随口问了一句:“倩倩去吗?”然后就感觉电话那边突然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楠楠吞吞吐吐地告诉我:“要不这次先不约她吧,我怕不小心刺激到她。”我一拍额头,真是忙糊涂了,竟然忘记了倩倩离婚的事,于是赶紧附和道:“对对对,她现在情绪还不稳定,以后再约吧,反正日子长着呢。”结束通话,我陷入了沉思。

  我、楠楠、倩倩是发小也是闺蜜,原本我们三个五天一大聚三天一小聚的,可是这种情况随着倩倩的离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在于离婚后的倩倩变得歇斯底里、六亲不认,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她,仿佛所有的人都亏欠了她,真真十足怨妇模样,以致于连我们这些最亲密朋友都不敢再和她亲近

  同样是离婚,有的人离婚后就萎靡不振,而有的人经历了这个过程,反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作者之一布鲁斯·费希尔。

  布鲁斯·费希尔是美国著名教育博士,他自称是“爱荷华州的农场孩子”,用我们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布鲁斯·费希尔大学毕业后做了缓刑监督员,工作对象青少年违法者,后来他研究职业生涯关注点因为一场离婚而改变。离婚后的布鲁斯·费希尔开创了“离婚后心理重建模型”,成为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临床会员。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离婚过程中的人们经历情绪上的痛苦,其中15个阶段(现在已调整为19个)具有高度一致性,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拓展成讨论课——“费希尔离婚讨论班”,帮助无数人度过离婚恢复期,他在在罗伯特·艾伯蒂的帮助下把自己的理念和经历整理成书,即这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罗伯特·艾伯蒂是本书的另一位作者,他也是一位博士,心理学家婚姻家庭治疗师,美国心理学家协会(APA)会员,畅销书作者,代表作《你绝对权利》。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绝对不是一本随便的通俗心理读物,而是一本以事实基础,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书。它还获得了美国最受爱戴、最受尊敬的家庭治疗先驱维吉尼亚·萨提亚作序推荐。《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告诉我们,离婚只是我们漫长人生路上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人们可以在这期间学习许多新的东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从而获得成长处理掉那些负面情绪,悦纳自己,重获新生

  那么,分手后如何从恋情结束的痛苦中恢复,并且走过这段艰辛旅途呢?只需十九步,否认、恐惧适应孤独友谊内疚/被抛弃、悲伤愤怒、放下、自我价值感、过渡率真、爱、信任交往性欲单身目标自由。书中不仅剖析了每一步出现的原因和意义,而且提供了可行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受现实

  当一段关系结束时,出现恐惧、孤独、内疚/被抛弃、悲伤、愤怒等情绪是自然的、预料中的,但它同时也是健康的,甚至是很不错的,这是大自然用痛苦的方式告诉我们,受到了伤害需要治疗。所以我们首先要接受离婚的事实,这是重建自我获得新生的第一步。

  很多人最初往往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们会一直处在否认和恐惧当中。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分手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初是怎么开始的?《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告诉我们:大多数错误结婚理由都可以总结为,不幸福的人想要通过结婚找到幸福。然而无论如何,这段关系结束了就是结束了,接受正是否认最重要积极面。

  也许结束会令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比如对未知的恐惧,对别人看法的恐惧,对家丑外扬的恐惧,对失去孩子的恐惧,对无力支付房贷的恐惧,对生活发生改变的恐惧等等。这些恐惧有时会让我们感觉精神崩溃,所以有的人选择去做危险事情去处理恐惧,可是鲜有成效。《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是这样教我们解决这种情绪的:

  1、一一列出自己的恐惧。

  2、和恐惧交朋友

  3、了解身体对恐惧的反应

  4、 思考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恐惧更加了解自己。

  离婚还会让我们倍感孤独,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许多重建方块都是三阶模式,孤独也不例外。孤独的第一阶段是退缩,第二阶段,成为忙碌狂,最后通过努力进入第三阶段,学会独处。在这一阶段,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鼓励大家放慢脚步,去享受难得的独自时光,而不是为了对抗孤独盲目开始一段新恋情。因为时间是疗伤最好的药物一段时间的独处会让我们反思自省,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如果离婚是我们先提出的,即我们是甩人者,那么我们还会出现内疚的情绪,如果离婚是对方提出的,即我们是被甩者,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被抛弃的愤怒感。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明白,其实很多离婚者的身份都是双重的,在某些方面,我们是甩人者,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我们又是被甩者。作为甩人者,我们不一定必须内疚,作为被甩者,我们也不一定就要觉得被抛弃了,然后产生离婚愤怒。无论甩人者人还是被甩者,在情感上都是痛苦的,我们要努力克服内疚和抛弃带来的影响角色互换是个不错的方法。

  悲伤是离婚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困难消费情感的阶段。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布鲁斯·费希尔使用“对号”理论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悲伤,还为我们介绍了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模型,让我们认识了悲伤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面对不真实的感觉,人的第一反应是否认。

  阶段二:人们逐渐开始接受分手的事实,愤怒的感觉也随之而来

  阶段三:当开始面对分手这个事实,却还不情愿放下时,人们有可能开始讨价还价

  阶段四:对爱情最终放下。

  阶段五:接受分手事实的阶段。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完成悲伤的这五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段恋情,否则我们的下一段恋情还是会出现问题。

  如果我们了解并接受了以上离婚后会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法,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会比较顺利地进入到重建自我的阶段。

  重建自我

  我们的婚姻为什么会结束,很多时候与我们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爱和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会习得各种各样的适应关系,我们称之为适应性行为

  常见的适应性行为有对他人过度负责、成为完美主义者、取悦他人、产生了随时想要助人的冲动等等。其中对他人过度负责这种形为是最为常见的。布鲁斯·费希尔用了一个非常形象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关系。

  一对恋人南希和杰克分别站在桥的两端,共同维护着这座关系之桥,南希(过度负责的人)负责打扫整个桥面,而杰克(不够负责的人)则在桥的另一端拿着鱼竿钓鱼。杰克总是钓鱼完全不打扫卫生,这让南希心生怨恨。杰克同样也在怨恨着南希,因为他觉得南希从来不和他一起享受钓鱼的乐趣,最讨厌的是她一直都在打扫卫生,把鱼都吓跑了。

  过度负责的人给予别人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想要得到的,而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通常来源于令人失望的童年,适应性策略背后最常见的感觉就是对批评的恐惧。童年时期我们常会听到大量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焦虑,于是我们便形成了各种适应性行为,只为减少心中的恐惧。

  适应性行为通常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适应策略是很多人离婚的主要原因。《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适应性行为,了解行为背后的感受,从而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分手,进而学会与“内在的父母”讲合,掌控自己的生活

  研究表明,你能感受到多少自我和你能疗愈到何种程度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重建自我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自我价值感和学习提高自我价值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教我们11步获得更高水平自尊

  第一步:你必须下定决心要改变

  第二步:改变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第三步: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

  第四步:审视你与他人的关系,做出改变,改掉自己的破坏性模式,养成“新”自我

  第五步:从脑海里根除那些负面的自我概念

  第六步: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优点,然后把这些纸条贴在家里显眼地方

  第七步:敞开心扉,倾听来自他人的正面评价

  第八步:在自己的行为方面做出某项具体的改变

  第九步:多一些拥抱啊!这是最有趣步骤之一

  第十步:你应该努力与他人建立有意义交流

  第十一步:你可以选择进行心理治疗,以求增强自我概念

  以上练习如果我们认真去完成了,一定会影响到人生的很多方面,成为我们重塑自我的重要部分

  当我们不再埋怨他人,想要扔掉垃圾改变自己的态度意识,还要了解成长和发展的三个阶段:蛋壳期、叛逆期和感情期。

  而率真、爱和信任会让你勇敢的面对自我,了解真正的自己,重建健康关系的根基。同时健康的交往也非常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与康复。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想要过性生活,一定要过安全的性生活。

  现在我们开始慢慢习惯并享受单身生活,恭喜你走出分手后最艰难的过程,即将重获新生。

  获得新生

  当我们慢慢度过离婚期会发现,其实离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创作,还有动力

  布鲁斯·费希尔离婚的时候已经40岁了,可是他发现自己的人生才刚刚过半,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他为自己的未来重新规划了目标,最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方法整理在这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里,帮助我们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绘制人生轨迹图表,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探索方案

  当我们的未来有了目标,便意味着你已经完全走出了离婚带来的阴霾,因为通常人们在身处危机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未来的。

  以上就是《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此外,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还注意到了父母离婚后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特意在这本书的每一章节介绍了重建方块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顺利走出父母离婚的适应期。这个真的非常有用,也是我们离婚家庭经常忽略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反思,其实在离婚期,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障碍就藏在自己的内心,觉察、内省、反思,摆脱这些困扰我们的心魔,做幸福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我们分手后应该做的。不要太过沉湎过去、关注现在,而无法思考未来。先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再去爱别人!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二):分手后,你是怎么过的?

  你结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离婚?所有人都没有吧,我们因爱结合

  我们80.90这一代人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外国开放思想的影响,财富家观念的变化,综合很多因素,让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不似祖祖辈辈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传统所说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痒渐渐缩为更短的时间五年之痒或是四年之痒。我们不难发现,周边的朋友,亲戚也许已经结束了婚姻关系,或者已经到了名存实亡地步

  时代如此便捷,一言不合,分手吧,连分手两字都是微信你,继而拉黑删除,好像就能抹掉这段过往。看吧,要结束一段关系都么容易,要开展下一段恋爱并非难事。可是反复的结束开始,折腾的是自己人生。到底什么时机才是合适你开展下一段感情呢?仓促又把自己置身于情感中,你可能又会重蹈覆辙了,揭开自己的伤疤,再撒把盐。

  分手后,怎么过才是最好的?

  这几天我在读一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本书是由美国作家布鲁斯.费希尔与罗伯特.哎伯蒂。在我翻看本书前,我私以为本书也是老套介绍一些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不断为自己学习充电,但我还是太嫩了,只想到了一小块。《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讲述分手后,到获得新生的19个步骤,除了提及自身,更好涉及到孩子的调整期,两者结合,统观全局。读完本书后,大胆丢掉负面情绪,拥抱自己,去开启真诚自由的生活吧。

01. 你们已经分手了,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有的人开展过不止一次恋爱,有的人拥有不止一段婚姻。其中有多少是和平分手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不愿接受分手,想对这段感情力挽狂澜,竭嘶底里追问对方为什么分手?为什么要抛弃我?为什么这么狠心?

放过自己

  你为什么会不甘心呢?当你在阅读本书开篇的时候,布鲁斯和罗伯特给出答案,他们直指你的第一感受和态度,否认,不相信这个事实,不肯接受分手。人们有否认这一反应,是想隐藏难以承受的痛苦,但是你所感知的痛苦,其实是可以治愈的。克服你的恐惧吧,害怕改变不了你的现状,是怕别人知道你婚姻失败,还是害怕做人失败,害怕别人指指点点,害怕别人疏远自己…..

  除了否认,恐惧,还怕孤独,曾经的两人同行,有你相伴,如今的形单影只,大风大雨自己撑。不单逝去爱情,还失去未来的美好蓝图,失去房子,还有更多,这些足够令自己深陷悲伤,悲伤真的是离婚期难以越过的一道坎。而后更多的感觉是愤怒,甩人者这个恶人,如此难堪的情景就是你造成的,想要报复,释放自己的怒气是情理中,然而很多人会拿孩子作为报复的工具,来表达自己对前任的愤怒,这是个十分奏效的手段,同时也是十分卑鄙的方法,很难放下,解脱对失败者来说很难,失败者有时候只会选择更失败的手段来抗议,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可是你也想过,尽快走出这片乌云,放过自己。怎么样才能放过自己。

  另外,布鲁斯此阶段,还不是浪漫时刻。如果你还没有完完全全走出上一段感情,就不要过快的开展下一段恋情。我们有时候分手了,就会急匆匆认识新朋友,想要一个替代品来填充孤独,悲伤。并且上一段的感情垃圾也带进这一段恋情,那么结果你也可能重复上一次的失败。

  否认,恐惧,孤独….这些都是离婚期必经的痛苦阶段,人们很难做到坦然接受。布鲁斯和罗伯特把这些阶段比喻成一座高山,攀登高山不是易事,但也是有方可寻的。婚姻失败了,方块坍塌,便要重建这些方块,就必须追踪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影响自己性格和行为的源头。

处理问题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布鲁斯向不同国家,不同听众,提过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想要拥有和父母一样的婚姻”。仅有5%的人想要,剩下95%的人不想要父母那样的婚姻,我们从小跟随父母,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深受父辈影响。

  有意识的去终结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吧。我们想要不一样的婚姻,却又无形中延续了父母的婚姻模式。我们在婚姻里的过度行为,其实是童年时期的缺失。小时,父母彼此或对子女,不怎表达亲密感,长大婚姻中也可能无形中叫停亲密。或是时不时会出现‘你怎么跟我妈一样,老是管我’、‘我简直就像一个保姆,要照顾一个小孩还有一个大小孩’之类的争吵。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原生家庭的影响,学会如何建立并且维护夫妻之间的情感。

混乱的叛逆期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要跨越成熟,要经历童年,青少年,成年人这些关键时刻,布鲁斯把这个关键时刻分为三个阶段:蛋壳期、叛逆期以及感情期。而叛逆期是整个过程中,是令人最为头痛的。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叛逆反映叛逆者内心的需求,因此叛逆者应该认识到矛盾问题有可能出自自身,在婚姻中应关注自己的内心,要努力治愈内心需求。

权利争夺

  婚姻中得争吵,更像是权利的一场争夺战,成为这个婚姻的控制者。平息争夺的方法有:

  和平沟通,各自学会谈论自己的感受

  说话方式,各自说话多用"我”开头,而不是“你”

  勇于面对,各自承认自己没解决的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对方看做是生活的老师,别人更能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帮助了解自己,而不是指责和伤害。

02.学会单身,建立成长空间

  虽然这段过往的感情深坑,溅了你一身水,但是在攀登的的过程,你会收获个人的成长空间。接下来,布鲁斯提出了后期调整的阶段,也就是我们需要重建的方块。

爱邻如爱己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书中有一句话‘爱邻如爱己’。我们常说爱别人首先学会爱自己,而很多人在恋爱,在婚姻都是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人们很少意识到自己,我到底够不够爱自己?我能不能完成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真面目?所以先爱自己。

  从结束分手起,人们回归单身生活,单身期这时期非常短暂的,从小依偎父母身边,而后结婚组成家庭,这些都不是独立的个体。离婚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起码你可以再次享受单身的日子,学会自我增值,建立自己的成长空间。

  另外回升自我的价值观。自我感觉越良好,应对危机更能从容镇定,自价值观50%天生的,另外50%是后天形成的,说明我们可以增强自我的概念。尾随而至便是勇气,把妨碍你攀登的垃圾都处理掉吧,比如上边说的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上一段恋爱以及早年的童年生活等残羹冷炙全部扔掉,统统扔掉。处理好你的感情垃圾,才有位置迎接新生活。

向往自由自在

  先前的婚姻期,目标可能是关于一个家庭,两个人。现在单身了,你也得好好规划自己的目标,现在开始未来对于你来说更重要了。自我增长,目标规划,单身生活轻松多了,个体也自由多了,此刻的状态肯定是光彩迷人。你想要继续享受单身也是没关系的,你遇到了对的人,你的状态也是非常适合开展一段恋爱之旅。

03.关注孩子,心理重建

  我们身为父母,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之一是学习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父母离异,在以后的日子双方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很难接受你们的分离。因此布鲁斯提到,孩子心理也需要重建。父母的调整期是多少,孩子的调整期也是一样,甚至更多,因为孩子还正在经历成长发育,青春叛逆,性格形成的阶段,孩子的阻碍更多。

  有的父母离婚了,孩子可能异常听话,他们会觉得父母离婚是自己过于不听话造成的。有的孩子又会特别叛逆,逃学,不归家等行为,用来抗议父母的离婚。阅读本书,不单单是自己的心理得到调整, 更重要的是你也清楚,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调整期。

  与其说阅读《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后,仿佛我们成了书中人的悲剧,倒不如说借助阅读本书,去重新了解自己,参照书中建议一步步去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论单身,还是恋爱,自由自在,活成自己的样子。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三):如何尽快从分手的痛苦中走出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大家很熟悉,他出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上学的时候非常喜欢他的诗,可是说是他的铁粉。可是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渣男。他和张幼仪的离婚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他和张幼仪是包办婚姻。在张幼仪怀孕期间,他因为要追陆小曼而和她离婚。没过多久,张幼仪的小儿子病逝。离婚丧子的巨大悲痛并没有打倒张幼仪,她很快振作起来,在风雨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爱情和婚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爱情婚姻是美好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我们的爱情出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张幼仪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可是有没有具体的可以帮我们每个人走出离婚的悲痛的指南呢?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这样一本帮助我们走出离婚阴霾的书籍。市面上关于离婚的书籍很多,大部分都是关于财产分割、孩子监护权等方面的,《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则与众不同,这是一本专注于解决人在面对离婚这一重大变故时的情绪问题,帮助人们尽快从从悲伤中恢复,并实现自我成长的书籍。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作者是两位博士,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布鲁斯·费希尔是教育学博士,开创了“离婚后心理重建模型”,是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临床会员,从业30多年,经验丰富。罗伯特·艾伯蒂是心理学家,婚姻与家庭治疗师,美国心理学家协会会员,畅销书作者,代表作《你绝对的权利》。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主要讲了分手后从悲痛中走出来的19个步骤,主要包括否认、恐惧、适应、孤独、友谊、内疚/被抛弃、悲伤、愤怒、放下、自我价值感、过渡、率真、爱、信任、交往、性欲、单身、目标和自由19个方面,书中对这19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19个心理重建方块

  学会单身,准备独自面对生活

  1.正确认识并处理所有的负面情绪

  人们都习惯于躲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面对改变,害怕面对改变,陷入自己所谓的稳定中,不能自拔,当自己习惯的模式突然改变时,人们一时难以接受,甚至不愿意接受。婚姻的破碎对人们来说就是一场重大的变故。面对这一变故,人们常常会出现否认、恐惧、孤独、内疚/被抛弃、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承认离婚的事实。这是我们开始自我重建的第一步。《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对于这些负面情绪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拿书中恐惧这一负面情绪为例。人们对于重大变故感到恐惧是正常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恐惧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是我们的朋友,这是我们克服恐惧的前提。其次,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恐惧,一旦认清自己的恐惧,恐惧将不再可怕。最后你只需要把你的恐惧列出来,并采用深度放松练习进行处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承受不住,你可以请求执业心理学医生的帮助。

  2.清理过往的垃圾

  过往生活中有4大垃圾:原生家庭问题、童年经历的影响、混乱的叛逆期和权利争夺中的挫折和无助。这些东西对我们重建新的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应该着手进行改变。这些垃圾对我们来说就是包袱,我们应该扔掉它们,轻装上阵,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就以原生家庭为例。琳达与她的父亲并没有达成和解。所以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丈夫诺亚和自己的父亲很像的时候,她的婚姻开始走到尽头。琳达对丈夫说:“你和我爸一样,总是告诉我这样做、那样做”。从这样的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她长久以来对父亲的愤怒。夫妻当中有人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和父母的婚姻非常相似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要么他们不得不接受和父母一样的婚姻,要么他们想把婚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达不到目标,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婚姻非常失败。其实,真正失败的是他们没能清除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3.学会单身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学会与自己相处,我们就不再孤独,我们慢慢就会学会独立,学会单身。当你的伴侣离开之后,你会经历一段孤独的时光,刚开始你会退缩,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痛苦。后来,你发现孤独感依然如影随形,为了摆脱孤独,你开始成为工作狂。慢慢的,你疲惫了,你就开始和孤独讲和,学会独处。你发现你不在依赖别人,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你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单身。只有学会单身,准备好独自面对生活,你才算是为下一段恋情做好了准备。

  重建自我,要让自己坚强起来

  1.学会放下,坚决的跟过去的恋情说拜拜

  放下曾经深爱的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放下。因为你们的关系结束了,你就不应该在对它投入感情。这样对你和前任来说都是一种解脱。为了跟过去的恋情彻底告别,你可以清除掉前任留下的痕迹,以免睹物思人。另外,你应该清楚掉前任的所有联系方式来帮助自己放下。最后,你要控制自己,停止对前任的幻想。我每次分手之后,都会把前任留下的痕迹清除掉,免得自己每天看见心里难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就会慢慢忘记她,就学会了放下。所以,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反而有助于自己成长。

  2.提升自我价值感

  分手以后,我们的自我感觉会受到很大影响。《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提供了11个可以获得更好自我感觉的步骤:第一步,你必须下定决心改变;第二步,改变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第三步,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第四步,审视你与他人的关系,做出改变,改掉自己的破坏性模式,养成“新”自我;第五步,从脑海中根除那些负面的自我概念;第六步,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优点,然后把纸条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第七部敞开心扉,倾听来自他人的正面评价;第八步,在自己的行为方面做出某项具体的改变;第九步多一些拥抱;第十步,你应该努力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交流;第十一步,你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以求增强自我概念。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改变自己。特鲁迪参加了离婚讨论班,学习这些步骤之后,她差不多写了100多个自己优点的纸条,贴在家里各个地方。后来,她开始变得有自信了,和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离婚的阵痛。

  再次学会信任和爱

  1.学会信任,不要害怕伤害

  有个成语叫因噎废食,说的是有人吃饭噎住了就连饭也不吃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感情上的伤害就不敢再去信任别人。不试错怎么成长。我们要敢于信任别人,说不定就会再次碰到值得一生相守的人。如果我们不信任,可能好事也会变坏。泰丝的丈夫安德烈不信任她,总是打电话查岗,怕她有婚外情。后来泰丝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出轨,反正自己的丈夫就是这样怀疑的。由此可知,不信任是获得亲密关系的障碍,我们必须加以克服。

  2.学会如何去爱

  我们需要一种更为成熟的姿态去爱。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爱自己本来的样子。就算我们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不好,我们也要接受,都要自己。另一方面,爱别人就是爱别人本来的样子。这样一来,你们就可以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彻底的做自己,你们的关系就会轻松,你也不用在爱人面前带着面具,这样的关系自然会长久。前国民党政界大佬陈立夫和她的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和夫人相守一生,一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始终很好。陈立夫先生所说的“爱其所同,敬其所异”更是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上面所说的就是《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中如何尽快从离婚的阵痛中调整过来的主要步骤,也是本书的要点。此外,这本书还有两个地方值得称道。一是,这本书注意到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每一章当中都有相应的帮助孩子走出父母离婚带来的伤害的心理成长方案,可以看出作者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将离婚当成一个系统来研究,也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这个也是离婚家庭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二是,这本书中每一章都有“你现在过的怎么样”这一环节,为失恋者提供了自测题,帮助失恋者检测调整期每个步骤的完成情况。可以说,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

你现在过的怎么样

  婚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没有人结婚是为了离婚,可是有时候我们却又不得不面对离婚这样的变故。婚姻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中所讲的关于适应、关于构建成长型的关系、关于爱、关于率真、关于信任等等,这些内容不管是对于已经离婚的还是没有离婚的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离婚者走出阵痛,也可以帮助没有离婚的人找到自己婚姻中的隐患。如果你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它将给你提供一定的帮助。如果你正在遭遇离婚的痛苦,那么《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将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读后感(四):儿童节,就献给现在和未来的孩子一些更健康的家庭观念吧。

  今天早上打开微博,看到某央媒发了一条:

你知道吗,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全球父母节。你知道吗,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也是全球父母节。父母为我们辛劳了一生,却对我们一无所求。今天,请给父母打个电话,为父母做顿饭,陪父母散个步,对父母说声“我爱你们”!转起,让更多人记住这个日子!

  在感慨他们选取的角度蛮奇怪的同时,我也不禁想起了最近读过的这本书。

  这本书是围绕着作者根据多年经验搭建的“重建模型”展开的,分为19个步骤。其内容也是围绕心理学所说的“知、情、意、行”展开的。也就是理解为什么感情注定会结束,如何打理糟糕的情绪,如何坚定信念,接下来如何走。

  或许由于原生家庭不太和睦,读过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来。

  为什么呢?

  或许就像书中提到过的,就像很多人都经历过的:

  1.孩子可能会自责,或者成为“替罪羊”。一方面,孩子可能成了大人口中“压倒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拖着不离婚的元凶”“阻碍他们实现个人成就的累赘”……另一方面,就算父母不说,孩子自己也会产生怀疑:

孩子们认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所以父母才分手的。比如:上一次他们没有听话,没有上床睡觉,或是吃饭后没有端走自己的盘子,或是没有做自己分内的家务……他们认为那就是父母争吵和离婚的原因。

  2.孩子会感到恐惧,缺乏安全感。

孩子通常会觉得所有人都会弃他们而去:“妈妈要走了,爸爸也会走吗?”“爸爸搬走了,我无话可说。我担心妈妈什么时候也会搬走,然后就剩我一个人了。”

  他们可能不得不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同时担心着家长会双双弃自己不顾。焦虑、抑郁可能就此萌芽。

  3.孩子可能会被父母当成“工具”,用以报复或威胁前任。

  比如索要赡养费,比如争夺财产,比如宣泄愤怒和恶意。

  4.孩子可能会效法父母的做法,开启一段不太“健康”的感情。

  无论是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是《天生非此》一书中提到的对于择偶的研究,都表明了父母身上的一些形象、气质的特性会成为子女择偶的一部分标准。除了好的方面,孩子也有可能会对父母身上一些相对“负面”的东西十分着迷。他们可能像父母一样发脾气,咒骂对方,使用冷暴力,也可能和他们一样体贴、善良、独立自主。

  孩子也可能承担不必要的责任,用委屈自己的方式“照顾父母”,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会使他/她在未来的婚姻中继续扮演这样的角色,与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组建家庭。

  说了这么多问题,书中也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和做法:

1.要温柔而坚定,不断地告诉孩子自己的决定:这场婚姻已经结束了。2.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不是孩子的错,离婚是成年人间的问题。3.向自己的孩子保证,即使和配偶分开了,你也永远不会离开孩子。4.鼓励他们独立自主,但不要鼓励他们照顾自己的父母。

  此外,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比如单亲父亲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文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展开了。化用王菊的那句话:我们手中其实也握着重新定义婚姻、爱情、家庭的权利。让更多人,让整个社会对此的态度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转变。

  我们当然希望,能给孩子一个从头到尾都很完满的家庭,但如果行不通,我们也应该尽力把伤害降到最低。我们作为大人,应该通过自身行动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仍存有爱,一段感情、一段婚姻的终结带来的好处也很多。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读后感(五):分手后,你也许可以试着给自己做一场“心理重建手术”

  序 言

  维吉尼亚·萨提亚①

① 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美国最受爱戴、最受尊敬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致力于婚姻和家庭的心理治疗。她是公认的家庭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她的众多著作奠定了家庭治疗框架的基础,其中就有她的畅销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PEOPLEMAKING),而且她的著作还是当今家庭心理治疗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提亚女士为本书的第一版撰写了前言。维吉尼亚·萨提亚

  离婚就像一场手术,影响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经常说,离婚的根源在于婚姻存续时的情况和希望。很多人在结婚时都抱着美好的愿望,觉得生活会变得更好。恐怕只有傻瓜会一面觉得并非如此,一面选择结婚吧。

  离婚之际,人们到底有多失望呢? 这取决于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期待,或是配偶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对于很多人而言,离婚就是一段支离破碎的经历,在继续个人的生活之前,他们需要收拾残局。他们通常强烈地感受到了绝望、失望、想要报复、无望和无助的情绪。为了将来的生活,他们需要重新定位。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缅怀过去的希望,并认识到希望不会凭空出现。

  许多有关离婚的书籍都只是谈论各种问题。当然了,离婚后自我会受到伤害,自我价值感会降低,内心会不断纠结到底出了什么错,对未来会有很多恐惧。

  费希尔博士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框架。这套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审视这一短暂的过程,看一看自己所处的阶段,寻找未来的方向。他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享受离婚之后的生活。他让人们认识到离婚是一个过程,在这期间人们可以从过去学到新的东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还可以获得成长,找到之前未知的新自我。有人说这一过程就像手术之后的恢复期,这一比喻非常恰当。

  人们在离婚之际以及离婚之后的情感经历非常类似于面对死亡时的经历。

  最开始,人们会经历否定期,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想要逃离所处的环境。然后就是愤怒,责备别人让自己深陷困境。第三个层面是斤斤计较,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们想要拿出账本,把什么都算个清楚。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离婚时对孩子的监护权和财产分割的处理。接踵而来的就是抑郁期,在这一阶段人们会自怨自艾并产生很强的失败感。

  经历了所有的阶段后,人们才会最终接受现实,接受自我。之后,才会对未来产生希望。

  我相信布鲁斯·费希尔的这本书可以引导人们度过这一道道的关卡。

  重要的是,心理重建需要时间,人们要给自己时间来唤醒内心中麻痹、压抑或未知的部分。 愿每一位离婚人士都能摆脱失败感,带着希望走向生命的下一个阶段。

  写于加利福尼亚门洛帕克② 1980 年9 月

②门洛帕克(又译门洛公园, Menlo Park),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刁县东南部的一座城市——译者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35周年纪念版)评价人数不足[美] 布鲁斯·费希尔 罗伯特·艾伯蒂 / 2018 /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