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在忙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5 21: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精选10篇

  《你在忙什么》是一本由索达吉堪布著作,浦睿文化·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元,页数:20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一):佛说修行

  忙忙碌碌的过完了一天又一天,当看到突然题目一般的问题,你在忙什么的时候自己不由的楞了一下。自己在想着,是不是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做了无用的事情。忙碌的日子不过是为了生活,若是身体一直忙碌,内心却没有一种满足感,那么也着实是有些遗憾的。解压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趋势,可是当用佛法来解压的,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索达吉堪布在本书中讲述了佛法的作用,他鼓励修行,让此起彼伏的分别念停下来,认识到万法实相,之后利益一切众生。书中关注当下社会现状,针对现代人思想误区,以浅显易懂语言,为读者开启了一条光明之路。作者说的,成佛,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幸福是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所以,希望你们以实际行动利益众生。于是我想到了高尔基说的那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帮助别人,自己也同时获得快乐。佛语,说禅。在《六祖坛经》这样定义:外离相,内不乱。简单的讲,就是让心远离外境纷扰,处于平静中。而学佛会让你明白佛说的道理菩提功德,是妙胜良药,一切病能治,施有情安乐。可以实行利他,获取快乐方法。忙碌的生活不免会有些内心嘈杂,所以关于佛,我们也会有所敬畏。不一定说自己有多么高深的佛法,却也希望着能让自己获得内心安宁

  本书以问答方式来从浅入深解说有关佛的禅理,有关生活的不解,在阅读的时候和跟着别人的提问,来获得自己的想要的答案。从一问一答中,让读者能对佛教有着更深入了解。它不是神秘主义,是现实主义。而学佛,不是为了保佑自己,是为了舍弃自己。悟禅、无道,了解科学,敬畏生命压力财富情感,不管是失业带来的抑郁,还是得不到带来的痛苦,都会在佛的讲述中获得解脱。身体的忙碌根本在心,作者用佛理的讲述,会让人看到藏传佛教大德。作者也希望着由此读者们能得到佛教中的宁静心灵,减少无意义的忙碌,活得更加淡定。一句你在忙什么,会让人去思索,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想要轻松,寻找让心宁静的智慧,在现在的社会也尤为重要了。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二):寻找让心宁静的智慧

  今天这个时代,似乎所有人都处在一种忙碌的状态:忙着赚钱、忙着花钱、忙着工作、忙着玩乐……似乎找不到一个不忙的时候,你在忙什么?你为了什么而忙?如果你一直这样忙,这是你活着的意义吗?如果不是,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把这个题目推向了终极问题。不可否认,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着我。

  索达吉堪布,藏地伟大佛学上师,精通藏语、汉语,翻译多部佛经,被誉为“当代玄奘”。善于将藏传佛教的大义精髓用浅显易懂的形式传播世人。在本书中,收录了他近些年在世界各个大学名校演讲,并且还收录了一些演讲后的问答。语言是通俗易懂的,即使不信仰佛教,对于处在这个时代的的人们来说,也是很不错的心灵读物

  他在各大名校的演讲中,不带任何讲稿,真接用心与大家交流,其中不乏有很多智慧。索达吉说人的忙,累,苦,皆源于心,阻碍我们的,不是财富,是对财富的执著。所谓成功,不单单是有钱地位有名声,对心有驾驭能力,经常有满足感,方可称得上成功。过于依赖外在的一切,内心就会迷失自己。

  忙碌本来是一种充实表现说明是有事做还有钱赚。我们努力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当我们赚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欲望却越来越大,我们的内心反倒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浮躁。索达吉堪布说,幸福的根本,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东西,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

  在本书中,索达吉堪布的演讲内容,涵盖了当今世人最关心的财富、爱情、压力、环保、科学、幸福快乐痛苦等内容,其中还包含了许多佛学的知识,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佛学的科普读物。这本书让人沉思,又让人感到内心宁静。其实说的都是些很朴素的道理,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智慧源于对自己的觉察,停下来,才能看到,我的欲望、痛苦和问题,停下来,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一切, 六祖坛经对禅的定义:外离相,内不乱,让自己的心远离外境纷扰,处于平静中。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飞速发展的世界,去读这样的一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佛法,增进智慧,增强幸福感,而且能让人寻回内心遗失已久的宁静。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三):静心。利他。快乐。行动

  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目的,凑单的热销图书而已,买回后一直放在书架

  后来,有那么一段时间,工作的问题让我很迷茫,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很忙,但是我很焦躁,很不快乐,然后看到书架上的这么书,被名字《你在忙什么》所吸引。是啊,我到底在忙什么?所以开始看这边书,想要从中找到答案。

  静心。这是这本书让我记住的第一个词,我的心太乱了,乱到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更冷静思考。然后书中提到的禅修、静坐的方法我一直没有学会,集中不了注意力,这个需要研究下,如果每天能抽出点时间修禅静心,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利他。提到这个词,会莫名的联想到虚伪大帽子,至少我之前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利他”就是个帽子,实际意义不大,可是看了这本书,我对此的理解非常深刻,我也尝试着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之后获得的快乐的确是其他的不能比的,心里的满足感幸福感非常强烈。但是如何时时刻刻都有利他心,我才不能很明白,很多时候还是会埋怨不耐烦厌恶、憎恨他人,先从我能做的事做起吧,希望以后我可以领悟的更透彻

  快乐。八个秘诀

  一、 把爱“我”变成爱“他”

  二、 被人尊重是幸福,能尊重人更幸福

  三、 将烦恼消灭在萌芽中

  四、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爱之处

  五、 别人诽谤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

  六、 恩将仇报的人,是我的上师

  七、 你一生做的好事,全是为自己做的

  八、 一切万法似梦似幻

  这八个秘诀如果做到了,我们会真的更加快乐

  看完这本书,我还是不知道我在忙什么,但是我发现我忙的事情少了很多,有很多事变的不那么严重那么重要了,心也平静了不少,而且对于“内心”力量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

  行动。书虽然看完了,从书中学来领悟来的几件切实可行的事要做,而且要坚持

  1、 每天抽出点时间修禅静心、可打坐、念咒、诵经(先继续学习方法后开始坚持)

  2、 将不用的多余衣服用品送给需要的人(但要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坚持助养孩子,段恒

  4、 帮助别人后不求回报,但是要让他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5、 尊重每一个人,不给他们坏脸色(特别是对家人,和伤害自己的人,后者可能比较难,努力靠近吧)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四):妄敢谈禅,但生活需要另一面

  累!

  这是每个上班族,甚至学生族常常在心里甚至挂在嘴边的一个字。

  为什么会累?

  因为很忙。

  那么,你在忙什么?

  上班族会回答:工作、家庭、孩子……

  学生族会回答:学业、爱情、玩……

  特别是在35岁以后,每一天快得像陀螺,除了生活费,似乎没有得到别的东西。

  《你在忙什么》。

  这本书的题目,也是我们常常问自己、却没有答案的题目。

  这是一本演讲集,是由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可以称之为“堪布”)近年来在哈佛、耶鲁、斯坦福、哥廷根、清华、北大、港大……等全球近百所顶尖学府的演讲精粹。

  人人知道却做不到的道理

  堪布在书中告诉我们,要想幸福,先要平和;要想平和,先不能执念

  何谓执念?

  工作上别人对你的不公平对待,你念念不忘,恨不得马上报复,这是执念。

  常常把不快乐挂在口头,负能量满满,这也是执念。

  生活中想要买的东西太多、想要去的地方太多,不买不去就不快乐,这也是执念。

  也许有些人说,我每天都在家宅着,就没执念了吧。

  执念相对于积极的生活而言。

  如果每天都很消极,大概不会有执念,也不会有乐趣吧!

  今天在MUJI。一个刚刚中考结束女生要买几只彩色的笔。

  十几岁的孩子,大概都喜欢这些东西。

  女生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不停地问,你买这些到底做什么?

  女生一开始还在小声回答,后来竟然涨红了脸,哭了起来。

  小女生执念着几支笔。

  父亲执念着钱。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没有执念呢!

  堪布说,禅修是最好的放下执念、获得平和的方法。

  堪布说,在很多世界500强公司里,都安排了禅修中心

  可是怎么禅修?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很难。

  佛教中对禅修有很多定义。

  比如日常行为中的修行,心怀善念,助人为乐,放下不满仇恨

  比如每天早晨或者临睡前的打坐,清空大脑

  比如许下大心愿修为

  我常常想,是不是可以在每天起床之后,静坐十几分钟。

  可是每天早上起来,不是忙着收拾东西准备上班,就是迷迷糊糊还没睡醒,不然考虑去哪里吃早饭

  怎么破?!

  -----------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

  ook-life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五):这是最好的鸡汤,也是最坏的鸡汤

  有人说,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物质发展的同时,人类精神世界却不能同步。因此各种光怪陆离的迷思日复一日。在忙乱的世界中,守住心的沉静,似乎很有必要

  《你在忙什么》是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作品,收录了索达吉堪布近年来赴哈佛、耶鲁、斯坦福、哥廷根、清华、北大、港大等全球近百所顶尖学府的演讲精粹。他运用自己遍及全球的影响力,从幸福、压力、财富、情感、快乐等关键词出发,结合当下社会现状,针对现代人的思想误区,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打开了一条寻找宁静心灵的路。

  索达吉堪布说,我们的忙碌,根本在心。他希望我们能从不变的佛教宗旨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答案。看了《你在忙什么》,我跟随大德的智慧,步步观心,便觉得这本书蕴含着开阔心灵的力量。它是心灵鸡汤,因为在心灵困顿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狭隘与烦恼,都是来源于自己。比如我常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常生烦恼和迷茫,常情生执着,在这本书中,我都能慢慢打开内心,虽不能做到瞬间开悟无忧,但亦能找到点滴觉悟。诸如人类的最大痛苦源于自私,这时的痛苦便缘于“我”少了的慈悲心,不仅是对别人的慈悲,也是对自己的慈悲。故而善待自己,便也是一次次“无我”的照顾自己。书中有一点给我感悟很深,讲一个堪布蒙冤入狱多年,被释放后,他说自己最害怕的,就是对那些伤害他的人是去慈悲心。试想我们有多少人能这样做到!多是在被别人伤害的时候,心生憎恨,报复者更有甚者。但这位堪布在那样的环境下,最害怕失去的,是慈悲心。他是从平凡人的心出发,怕自己做了平凡人最正常的心里反应,也继而产生相应行为和后果

  学习佛家思想,很多人都会想到“看破红尘”。我想,如果学习佛教相关,看到的是这样的世界,心生的是消极避世的念头,那便是最坏的鸡汤了。谈及最坏的鸡汤,也是因为开悟的,并非真意。比如懂得知足所拥有的便是大富翁,却因此而满足得过且过,便失去了本该可以作为价值。比如懂得情归执着,却因此而淡泊情谊,不珍视友人之爱,便失去了对他人的慈悲心。

  好的老师总是用简单的话,通俗的语言,引导我们去成就自己,而不是一味安利思想。我读到的索达吉堪布大德,便是一位好老师。书中他的演讲与互动问答,皆随处引寓各种名家典籍,让科学、哲学等与佛家思想明出互通之理。在这样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这样的书,这样的人,我想能打开一道心灵的修行之路。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六):幸福在心,烦恼即菩提

  “你在忙什么,”这书名就一下子问住了许多人,看看朋友们迷茫的眼神和思考的投入,我忽然觉得,这个社会真的病了,我也病了,是心病了。

  “我”这个字,你瞅瞅,已经在短短的问句中出现了很多次,人在世间,往往执着于那个真实的自私的自我,我们在寻找的幸福,在佛陀看来都是不真实的东西。

  “机缘”,本书的作者认为这是个玄之又玄解释不清楚的词语,这个来自于你的生活,你自己,你遇见的任,你曾经经历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些都可以叫做机缘。

  看这本书的时间是在考场上,我作为监考老师在偌大的考场上打发着很无聊的时间,但是正是如此我才有安静的空间让自己的心灵放空去读书。真的不说也许这就是一种机缘,短暂的沉静让我汲取了大量优质的内容,心中自然是美的,因为书真的很好,心真的需要静。

  对“佛”我始终是个门外汉,不过也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想去了解,想去安讯,曾经有人带我入过佛堂,也有人送过佛经给我,也曾经游历过小布达拉宫,许多寺庙,还虔诚的拜佛,希望愿望能够达成,现在还想要去还愿,始终记得自己的诚心。但可惜的是知道如今我仍然是那个迷茫的自己。

  其实,自己就是堪布口中所说的那个佛教中的门外弟子,只是看些书和拜佛,但是没有明白这是为什么,而藏传佛教责专心研究佛教的精神与大义,从浅入深,让修行之人明白道理更为重要。

  喜欢这本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因为他可以解惑,书中分了好几章,其中每章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然后都是用的是堪布在大学讲经中学生的问题和答案来讲述,这个方式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因为其中许多都是我想问的,而堪布都给与了回答,比如关于执着,关于感情,关于如何修行等等都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一直想问但是没机会问的问题,然后看看这位大乘的佛法传教者是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的,也许在某一刻你可以得到顿悟,不管是短暂的心情宁静,都是一种收获。这是一本好书的标准,所以得者有幸,很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到,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寻找那也许是片刻的宁静,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七):如果把禅当成习惯

  文/夏丽柠

  95岁的松下幸之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种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旨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一位日本禅学家将松下的话解释为:不通禅理,生活乏味; 不明禅机,难成大业。

  那么,什么是禅?索达吉堪布在他的新书《你在忙什么》里说:“安住于法性才叫禅。”就像《六祖坛经》里的解释,“让心远离外境纷扰,处于平静中”。

  在社会高速发展,俗世纷乱复杂的今天,找寻内心平静,谈何容易?不求学,就没有好工作; 工作不好,就娶不到心爱的姑娘; 结不了婚,就无法使父母安心。生活像团乱麻,问题层出不穷。于是,索达吉堪布向我们提出了一条人生建议:如果把禅当成一种习惯,世间的事就容易解决多了。

  索达吉堪布生于甘孜藏地,年逾五十,是四川省喇荣五明佛学院法师。他学识渊博,心智深邃,是位浮躁社会难寻的精神导师。著有《做才是得到:索达吉堪布给你点滴加持》、《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教你珍爱痛苦》和《生命的真相》等书。

  本书是堪布在国内各大高校的演讲集。面对象牙塔里的精英学子,他始终在强调“我”与“心”的关系。所谓修行,就要学会放弃自我。无论身体多忙碌,根本在心。

  胡兰成说:禅是一支花。对于每一个研究禅宗的人来说,禅都被赋予独特的见解与诠释。在本书里,索达吉堪布从现代人为财所累的“禅与财富”讲起,直到鼓励人们听从内心召唤的“只为一颗心”而止。书中十二章节的内容,包括诘问爱情的“问佛陀情为何物”、谈论现实主义的“科技时代的佛法”、指导当下生活的“减轻压力的智慧”……这些话题几乎贯穿了人世间所有的思想角落,令人不由自主地重新定义幸福与快乐。

  这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年代。所有人都标榜个性,突出自我。可索达吉堪布却竭力规劝众人去“忘我”,忘我即利他。我们耳熟能详的佛语,诸如“菩提心”、“慈悲”和“菩萨”都隐含着佛教的核心,“就是利他,希望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菩萨的本意是勇敢的心。勇敢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真正的勇敢是去帮助别人,甘愿自己承担痛苦。放下“我执”是艰难的,因为你放下的也许是情感、金钱或者地位等诱人的享乐。可通过“忘我”的快乐去感受所有人的快乐,那种愉悦是“失去”的得到。

  索达吉堪布说,“幸福的根本是心”。众生平等,其实无论贫富美丑善恶,我们的喜怒哀乐是相同的。如果有朝一日你被问及是否幸福的时候,堪布的妙语或许会为你提供回应,“知足,就是获得幸福的药方,有了它,哪怕人生过得平淡无奇,照样可以品味幸福”。陈文茜曾告诫年轻人“理性的叛逆”,而堪布想说的是“有限的欲望”。学会控制欲望,才能掌握内心,最终使心回归平静。

  倘若我们相信生命轮回,永无止境。那么修禅,便是“我”和“心”的双重修行。索达吉堪布说,如果把禅当成习惯,“心”安宁了,“我”就快乐。

  转载请豆邮联系作者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八):守护心灵的沉静°

  ——评《你在忙什么》

  文/蓦烟如雪

  很多时候我们被工作的繁忙捆住了身心,会因为一件事而埋首桌前,会因为一个烦恼而痛哭流涕,你有放下心来,打开窗,去静心的看一看蓝天吗?哪怕只是静下心来,去品读一份安宁。

  不知道为何,当我翻看了《你在忙什么》后,我的脑袋里,只记住了一句话,轮回中的众生,都是贪玩的孩子。

  我记得有次我给红妆打了一个电话,那时候心情很不好,她回了我一句《无量寿经》里的话,“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没有什么不是一个人,死也是孑然一身,恰巧,在我阅读此书的时候,我就看到这句话,有人问佛,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会说,对情不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是作茧自缚。

  所以,爱是怕失去,却有求不得。所以,他用刘瑱妹妹的故事,说明了爱情是无常的。用摩登伽女爱上阿难的例子,去说爱情的本质。甚至是佛陀的爱。

  放下自我,化解执著是一个境界,也是对感情的参悟。

  这本书是索达吉堪布的述著,很多时候,我们日复一日,来不及作答,来不及发问。而堪布在书里,一点点地用他的领悟去洗濯尘世的智慧,守护我们心灵的沉静。这本畅销书,影响力遍及全球,堪布对藏传佛教的传统法义学修甚深。我记得书中有个商学院的学生问堪布,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西藏文化、藏传佛教会不会冲击时?堪布说,外来文化确实有冲击,当短期内不会有大问题。他指明藏族人本身就重视学修佛法,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把佛法视为如意宝一样,不可能轻易舍弃。他说一部分在藏族人去了汉地或国外,信仰消失,但西方重视了起来,开始关注藏地文化及佛学。

  他说,这些藏族人的心,还是会回来的。从汉地到西方,再回到自己的故土……

  佛教最重视智慧,而在提问中,堪布也说了,智慧有两种,意思懂得取舍并接受真理的智慧。当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通达万法实相的智慧。在学与修的离与合中,他就指明学佛不是为了保佑而是了解佛陀的独特智慧,而不是办个皈依证,参加个佛教仪式。所以,缺少听闻佛法,盲修瞎炼,会变成没有智慧的旁生。所以,要懂得怎样做?怎样才能心静下来?静下来又有何用?

  所以,修佛和做人一样,都需要踏踏实实,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

  三是对年来,索达吉堪布,身体力行地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同时,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

  面对一个引导人的大师,有人问他,我曾帮助过一个人,他若是伤害了别人,我有过失吗?

  堪布说,你如果没有害其他人的心,就没有过失。

  他引用了自己曾帮助过一个贫困生的经历,他希望这个学生有前途,但没有想到他用所学的知识伤害了很多人。他说我帮他有过失吗?

  他说没有,因为他的心是想利益他,。他做坏事只会害自己,对堪布不构成伤害。

  所以,他只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前辈,他心向善,他渴望众人能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他认为,时代在变迁,但佛教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答案,这是应该去提醒大家的。所以,对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

  这本书没有那么多的循规蹈矩,它就像一个前辈在与你对话,平心静气,他希望你能摒弃杂念,当我们富裕的时候,不要得意骄傲,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当我们贫穷的时候,不要伤心沮丧,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

  所以,放下执念,去守护我们心灵的港湾,没有什么不是无常。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九):我执乃痛苦的根源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佛学,是在自己萌生了自杀念头时,朋友劝我去看看佛经吧。抱着绝望的心情翻开了佛经。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黑暗时光,若不是佛经,我不知生在何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经拯救了我。

  这本书是一个佛学大师——索达吉堪布所著,他不光是佛学大师,心灵鸡汤师,更像是我们的一位老师。他在徐徐教导我们,向我们传达佛法中的大智大慧。此书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广西大学等一些名校中的演讲说辞,自己在稍加整理出来集结成的这样一本书。虽然这本书的章节是演讲稿集结过来,但是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演讲稿一样慷慨激昂,而是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书中作者谈论了很多问题,比如传统文化、低碳生活、科技等等。通过向我们抛出宗教、环保、和平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用佛法给我们答案,就像他所认为的,时代在变迁,但佛教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能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问题,这是应该提醒大家的。

  我个人认为贯穿于这本书的整个宗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我执。不管是面对渺小的问题,还是人类面对的共同的问题,都是自己太过的执着于世间事造成。每个人都会感到痛苦,可是痛苦的根源来于什么呢?当自己面对痛苦时,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也不管是感情上的,还是工作上的,它来自于哪里?我们叩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因为现实过于骨感,理想过于丰满,自己想要的却总是得不到。可是,我们往深处去想,都是自己对“我”的过于执着。如果我们不是我们过于去执着于某一件事,过于陷于“我”这个自我的世界中,我们会痛苦吗?假如我们都在做利他的事,我们会痛苦吗?就像《修心七要》中提到的,自己遇到的一切痛苦,应该归罪于我执,而不是外在的人、事、物。

  既然“我执”让我们生活中在痛苦的深渊中,那么我们应该断除“我执”。断除“我执”,不但可以让我们减少痛苦,还能让我们接近万法的真想——空性。

  注: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油联系笔者落雪思蓉或发邮件至1361949476@qq.com

  《你在忙什么》读后感(十):个人评分:81分。这本书基本上是作者做的讲座选集和一些问答,虽然篇幅不长,但包含的需要思考的东西不少。对我的帮助很大,希望没看过的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的确不错。

  书评:

  这本书基本上是作者做的讲座选集和一些问答,虽然篇幅不长,但包含的需要思考的东西不少。对我的帮助很大,希望没看过的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的确不错。

  佛教有些东西很不错,有些东西也会有点鸡汤。告诉你该如何,但如何执行呢?又没有具体的内容,需要自己思考,而且每个人执行的东西也可以是天差地别的。

  宗教也喜欢用这么一个论点:科学很难证伪宗教。宗教目前也无法用科学证明。个人觉得,这么做是不负责任的,等于没说,并不起到佐证的作用。

  快乐和赚钱没有必然关系,赚钱只是生命中的一种行为,转到的钱并不能和你的幸福感画上等号,快乐,幸福,烦恼少才是关键内容。

  别人说你不好,不论这件事是你的错还是别人诽谤你,其实都是在帮你。如果是你的错,那别人是在更多一次提醒你,你犯错了,应该及时改正,这时你的确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你的错,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帮你练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能力,同样应该感谢他。再进一步推论思维,在你生命中说你不好的,应该就是你的父母以及你身边最亲的人,所以,你应该充分感谢他们,不应该有任何一丝丝的怨恨情绪。对待恩将仇报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在帮你修心。

  本书结构:

  前十一章是是一场讲座以及一些问答,第十二章全是问答

  这本书讲了什么:

  第一章 禅与财富

  人其实实际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幸福的是心灵,而不是拥有的财富。

  第二章 问佛陀情为何物

  看清爱情的本质。

  不要执着于爱情。

  第三章 科技时代的佛法

  科学很难证伪宗教。宗教目前也无法用科学证明。

  第四章 减轻压力的智慧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本章还是说让你不要太过执着

  第五章 佛陀眼中的利他

  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普通人可以从慈悲做起

  第六章 佛教的低贪生活

  人类因为贪欲,严重破坏着地球的生态。

  快乐和赚钱没有必然关系。

  第七章 心地无私天地宽

  快乐的唯一途径是无我执。

  第八章 幸福的根本是心

  幸福、财富、权力没有直接关系。执着于欲望会让你不幸福。

  第九章 科学怎样让人更幸福

  有钱人未必幸福。介绍了佛教如何调整心态。

  第十章 怎样面对痛苦

  八种佛教消除痛苦的方法,个人看法还是要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整到烦恼最小化的方式。

  第十一章 快乐的八个秘诀

  《修心八颂》,八条让人远离烦恼的办法。主要是改变思维过程,有些还是挺有用的。

  第十二章 只为一颗心

  纯问答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西藏喇嘛出的书感兴趣,因为都会带一些哲理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了解作者如何阐述“忙什么”这个标题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书中的感兴趣点: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3-4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别人说你不好,不论这件事是你的错还是别人诽谤你,其实都是在帮你。如果是你的错,那别人是在更多一次提醒你,你犯错了,应该及时改正,这时你的确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你的错,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帮你练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能力,同样应该感谢他。再进一步推论思维,在你生命中说你不好的,应该就是你的父母以及你身边最亲的人,所以,你应该充分感谢他们,不应该有任何一丝丝的怨恨情绪。对待恩将仇报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在帮你修心。

  就凭这一段话,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非常好的。

  评分:

  8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