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2018-06-06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沈从文与我》是一本由黄永玉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一):黄永玉91了

  黄永玉最近新写了一本书,《沈从文与我》。黄永玉和沈从文都是凤凰人。黄永玉对沈从文很欣赏。他说,沈从文身上,有智慧。这种智慧,以后不会再有。他有很神奇的归纳力和记忆力。黄永玉的性格,可以用他的一本书的名字来形容,即《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沈和黄,一个是老实人,一个则很调皮。黄永玉说他见过五色旗,后来变成青天白日旗。他年轻时在湖南,见到太多死亡和杀戮。说谎,装病。做了太多。不以为然态度说,对待魔鬼要采取魔鬼的手段。对说谎的人说谎,算什么呢?(说的太好了)

  有一天,黄永玉写了一部新的文章。到沈从文家里去,问了一句张兆和,说婶婶觉得我写的怎么样?张兆和讲了一个好,又说,你的文章撒开了,但是我不知道你如何收回,但你到底收回来了。

  文革上,沈和黄都被整得不轻。有一天,俩人在路上碰到,就这样目不斜视的擦肩而过。就在分开的一瞬间,黄听到一句话:要从容。(听了这个段子眼睛湿润了)

  沈从文的从容从哪里来呢?钱钟书评价沈:看起来善良温和。不想做的事,刀架脖子也不会做。沈对黄的影响:要不停的工作,不停的劳动。说自己做梦都在写小说

  这个91岁的老头,每天在干什么。上午写长篇。一天一两句,或一天好几页。下午画画。学张泽端。要想出去玩一玩,估计要到100岁以后呢。现在《非诚勿扰》每期必看。小时候都是背着书流浪。碰到身边没有书,看电话本里的日用百科常识。最近在看的是《罗马史》。他兴冲冲的讲,凯撒说,人生三件大事:阅读思维,交谈。

  从民国一路流浪过来的浪荡汉子。画很好,书写的也还行。91了还在努力工作的老头。喏。就是这样一个老头。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二):绝不能随波逐流

  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关系,而沈从文与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便已经是一同闯荡“外面的世界”的至交——如黄永玉所言,在他们共同的故乡凤凰小城,风光秀美,而因交通不便,即使是在日本侵华期间,也仅仅听过一次战机的轰鸣。可这里的少年却总很难抵挡来自“山的另一边”的诱惑。也或许,再美的故乡,也只是为乡愁提供的契机。少年征服得了远方,却永远只能让故乡的美好,留在想象之中。

  可这种早已注定的情感,终究会成为一个人沉着应对生活的依托。就像是黄永玉写的沈从文,即便是在那段人所共知的“最艰难时光”里,这位被迫敛羽的大作家,背负着无理屈辱,却仍旧诚诚恳恳地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个草木皆兵的年代,即使是最亲密朋友也无法相互交心,共勉渡难,可一次,沈、黄叔侄二人擦身而过,沈从文头也不歪,嘴里说的一句“要从容啊”却让黄永玉感念至今。从容地生活,不虚度也不刻意,即便是身体精神同时漂泊异乡,也绝不能随波逐流。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三):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

  文/友竹

  “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沈从文在写给黄永玉的一封信里如此说,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想到了之前读过的他给一位青年记者的信。

  在看黄永玉这本《沈从文与我》之前,曾经读过一本精致的小书——《边城集》,而正是在《边城集》里读到了前文中那封信,标题曰“凡事理解和爱出发”。单看这标题,我们就能大致了解沈老的行事和为人原则了。

  那封信写于他在革命大学进行了10个月的学习思想改造之后,于《光明日报》正式发表检讨之时。据说,在已发现的沈从文书信中,那是写得最慢、最长的一封(大约写了四个月的时间),并且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还只是“文革”时被抄后的残存部分。信中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文艺创作、文史研究甚至青年人前途方面看法

  跟写给黄永玉的信一样,尽管那时的沈从文自身正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内心煎熬和痛楚,仍坚定无比地告诉读者:一个人的本质总是要从善良发展的。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生命会慢慢地日益丰富起来。因为在个人以外,还有千万种不同哀乐,在各种不同情形存在发生。黄永玉在书里记录过表叔的一次谈话:“……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沈从文的谦虚随和是人所共知的,众多论及他与太太爱情故事的文章里也一再提及“这个湘西来的乡下人”。而他自己也一直在文学创作里将个人情愫与故乡湘西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深深觉得故乡土地人民可爱”,由于“一点个人对于家乡的黍离之思”……

  也因此,他爱过、歌颂过的那几条河流,那些气息声音,那些永存的流动着的情感会永远铭刻在万千读者心中。更因此,他那句伤感预言“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不会应验,反而应验的是那句“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

  五十年代初当被通知自己那些呕心沥血作品过时”并且禁止发行时,谁会想到他和他的作品几十年后在人间方兴未艾境况呢!连多年对手聂绀弩老先生都对黄永玉发出感叹:对沈从文认识得太迟了……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青年……那么成熟头脑技巧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无疑是受人瞩目的,他是家乡的骄傲,也是众多文学从业者心中永恒标杆。因此,当他因种种压力不得不放弃小说而走上古代服饰研究之路时,才令人扼腕叹息。但是,黄永玉认为如果要给沈从文加一个形容词,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在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方式上,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

  因为平常,他才能在面对命运之河的急转方向之时保持从容,以潇洒的态度对待苦难。据黄永玉回忆,两人在文革高潮时同被批斗,一次偶然碰面,沈从文起先装作没看见他,后又回头叮嘱他“要从容啊”。这几个字不仅令小一辈的黄永玉心酸,也令读者动容。黄永玉认为表叔对他说的四个字,就像是家乡土地通过沈从文的嘴巴对漂泊在外的两代人的关照,叮咛和鼓励

  这对表叔侄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历史关联:同是湘西人,同为非党艺术家,同在十二三岁的年纪离开故土去漂泊、去“翻阅另一本大书”。两人来往频繁惺惺相惜。在黄永玉笔下,表叔永远平常、坚韧从容不迫;在沈从文笔下,永玉则聪敏能干开阔明朗。是人都会犯错,只有神仙才最终完美。不管外界如何评说,这本书的确向读者传达出了两个生命之间感人互动,因为他们对彼此由衷地欣赏和支持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四):温情的湘西叔侄

  沈从文是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和他这个人一样,充满异域风情温润绵软,他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和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多次沉浮,历经坎坷,最终沉浸在古代文化历史的研究中,并有所成就,他由小说家变身一个学者,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学问的研究中,是浑沌社会的一种自我保护,是文人作家的不放弃。

  经历了如此生活阅历的作家,我们都很想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故事,而他经历的传奇性不亚于他写的任何一部小说,14岁远走他乡入伍当兵,后来弃戎从文,辗转多个地方,经历了抗战和文革,却始终用他隐忍的性格存于生活的漩涡中,而他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有着相濡以沫浪漫美丽。而想知道更多的关于沈从文的故事,读这本由黄永玉写的《沈从文与我》再恰当不过了,虽然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亲密,而因为同乡祖辈父辈关系都很不错的这对叔侄,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追求,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共同的爱好话题,所以他们之间更彼此了解。看到黄永玉在书中细数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趣事,比如如何携妻儿一家投奔沈从文,接站时候细节尴尬;沈从文年纪大了之后如何在欢呼雀跃之时呈现出老小孩的状态,用树叶吹出各种鸟叫,也有严厉批评黄永玉不认真木刻的情景……这些诸多细节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沈从文,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大文豪。而他创作的投入,黄永玉多次提到,满屋子都是书、图片纸条椅子上也是,书睡在椅子上,沈从文睡在水上……黄永玉的语言亲切的、幽默的、饱含温情的,他把对从文表叔的感情诉诸笔多,让我们看到了来自湘西世界里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历史勾连。

  不论他是有名的文豪,还是有名的画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有情有义,在沈从文叔侄身上我们看到了彼此的鼓励与扶持,看到了流淌在他们身上的精神和气质,也看到了他们作为平常人普通故事。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五):艺术大师和文学大师的相会

  看到沈从文的字眼,就兴奋,我能算是沈从文先生的粉儿么?沈从文自1948年选择留在大陆起,直至1988年其去世,四十年的时间,把工作重心从文学创作转移到文物研究。对中国文学史来说,1949年后中国少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但对于文物研究而言,何其幸也!(网摘)

  两位大师,虽说大名早已听说,然对他们还并不是很多的了解,这主要是从日常的生活角度来说。

  黄永玉先生,首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当然,那套身价不菲的1980年版猴票,也会让国人联系起来。没想到,黄永玉先生和沈从文先生,竟然有着叔侄的关系,莫非黄永玉先生的艺术素质有着先人某种的流传。

  当然黄永玉先生的成长,阅读之中也能够体会到,可以说深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两人近三十年的通信,竟然被保留住几大捆,无疑能感觉出沈先生对黄先生的关心热爱。其在香港大学的展览无疑受到了沈先生的间接关照。当然还有其全家来到北京,也有沈先生的书信劝说。而初到北京短居在沈先生的家中,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各种影响。

  沈从文先生的藏书,非常之多,相信黄永玉先生也借机饱读了大量的精品图书。只可惜几十年珍藏的图书,最终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被论斤贱卖。太可惜啦!

  沈从文先生,竟然还和江青、康生有过交集呀,这江青曾是沈先生的学生,那时是否还有意与沈先生么。偷偷量过沈先生的衣服尺寸,莫非有织衣服之打算

  看着沈从文先生和黄永玉先生周围和邻居有钱钟书先生、李苦禅先生、张仃先生、李可染先生等等那么多的名人,真的是好羡慕呀。如果我的人生道路上,也有如此众多的人脉,那该有多好呀。

  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1969年被送到湖北咸宁改造,手头没有任何的资料完全记忆完成了21万字的服装史。其早在1964年就已完成了初稿,只是由于时代所迫未能发表。还有那段日本古代皇太子钞票上的着装疑问,看着沈先生的回答,读来有趣。让我产生了阅读《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兴趣

  图书,穿插着黄永玉先生的漫画作品,还有沈从文先生的老照片,让读者能更加体会两位大师的为人处世与生活习惯,更好地去了解两位大师。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沈从文的文笔还少了些,感觉看不过瘾哦。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六):留在想象之中

  这本《沈从文与我》便是这样一本用来纪念文集。选编者十分用心,上编是黄永玉所撰写的有关沈从文的回忆文章,而下编收录的则是沈从文所写的有关黄永玉的文字。前者狷狂激越,后者沉稳淡泊,所表达的却是共通的才情与相互的勉励。

  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关系,而沈从文与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便已经是一同闯荡“外面的世界”的至交——如黄永玉所言,在他们共同的故乡凤凰小城,风光秀美,而因交通不便,即使是在日本侵华期间,也仅仅听过一次战机的轰鸣。可这里的少年却总很难抵挡来自“山的另一边”的诱惑。也或许,再美的故乡,也只是为乡愁提供的契机。少年征服得了远方,却永远只能让故乡的美好,留在想象之中。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七):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

  评《沈从文与我》

  在我们看来,沈从文是一位大文学家,《边城》里的凤凰古城之美,在他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按他的自我评价,他只是一个愿意做点事情普通人,一个不太容易和大家相处的社会成员。在我们看来,黄永玉也是一个木刻方面的行家,一位饱经沧桑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行者,而他自己说,自己只是对于表叔(沈从文)充满崇敬,自己也不辍努力的一个“后进”。在《沈从文与我》书中,沈从文与黄永玉只是两个普通的亲人,他们之间用相互尊重个体、共同探讨人生来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或是初次见面的匆忙招呼,或者对于革命运动的探讨,或是对于生活种种的共鸣,都是叔侄二人在人生中的一些联接,都是相互之间在如梦人生之中的一次交集。

  在动荡战争年代,学会生存和忍耐;在热烈的革命年代,学会热情与进步。也许,文人的辛酸便是他们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不匹配,他们显得那么幼稚那么苍白那么无力。他们只是想踏踏实实地做一点点的事情,他们也许只是在某个行业中做出一点点的贡献,他们的缺点就是对于智慧的相信,而不够尊重权力。那个社会对于伟大理想的包容性如此之差,以至于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成了反动派。这个社会对于青年一代所形成的情绪、愿望和动力,缺乏伟大思想家的引导和归纳,许多人活力充沛而常常不知如何有效发挥,结果便终不免依然一个个消耗结束于近乎周期性的悲剧宿命中。

  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知也。那么,知其可为而无力为之,是悲么?思想的形成自然需要它所需要的土壤,但思想形成之后却无法给予这个社会一种文明的滋养,是一种浪费么?人生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在最终形成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社会的判断之后,能否在认知方面给予后辈更多的启示和引导?简简单单的一些道理,也许正是掣肘于一些明明白白的约束之中,沉默的大多数们选择了沉默,后来的人们仍然在思想的囚笼中苦苦挣扎。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每个挑战自我的士兵,都能找到自己的沙场和故乡,在人生的抉择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归宿么?我们把对于生活百味的感悟,对于亲朋好友的爱,对于社会的顺从与包容,对于人生的追求与执着,都只能一一洒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人生如梦。

  2015.5.27

  :书中第4页倒数第二行中,“黄永玉”应为“黄玉书”,请编者修改。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八):画家与作家《沈从文与我》

  画家与作家《沈从文与我》

  在近代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文化名人之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密切联系,有的是亲属,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事,五花八门,如果顺藤摸瓜,抓住一个基本上就可以拉出来一大串。

  作家沈从文和画家黄永玉就是表叔侄,他们都来自小城湘西,都是土家族。严格来讲黄永玉是沈从文的晚辈,已经不能算是近代,应该称为现代了。这样的亲属关系在当时并不罕见,比如徐志摩和金庸,比如冯友兰和冯沅君兄妹等等,不胜枚举。

  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人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而当年的北京和上海一共才有多少人,其中文化人又有多少,这个圈子和今天比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些人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交集。

  沈从文和黄永玉都没有接受过太正规的教育,都是自己摸索着走出了一条路。很了不起,黄永玉虽然是画家,其实我更喜欢他的文字,他也总是说自己第一是文章,的确在画家中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的确不多见,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黄永玉和陈丹青。

  看过黄永玉好几本书了,越看越觉得这个老头挺可爱的,很随性,很有趣。这本书是专门讲他的表叔沈从文的,两个人虽然都是文化名人,还有亲属关系,但是他们的交往也并不是很频繁,毕竟写作和画画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圈。两者更多的是靠书信来往,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资料都被毁掉了。

  解放以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一心研究文物,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躲避政治,沈从文天生从骨子里就喜欢文物,这也是事实。所以研究文物并不是无奈之举,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兴趣,所以沈从文才在个领域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沈从文留下的东西太少了,只有一本《中国古代服饰史》,有点可惜。

  书里面除了有黄永玉对沈从文珍贵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珍贵的图片,包括沈从文的墓碑,巴金留下沈从文和张兆和结婚时候的请柬,等等。里面还有很多黄永玉的精彩插画。所以这本书更是让热感觉珍贵。穿越近百年的历史,连接两位文化高峰,保持众多图片资料,使得这本书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九):沈从文与我

  看题目时我以为通篇讲述沈老和黄永玉之间的一切,读着读着才发现和我想象的有所不同。其实是黄永玉眼中的沈老,沈老眼中的黄永玉,我这里讲的有点拗口。

  我是看完《务虚笔记》看的这本,这本书排版看着很舒服,《务虚笔记》排版非常紧凑,读着有点累,但从内容来说,《务虚笔记》比这本可读性强多了。

  如果喜欢沈老,想要看看别人眼中的沈老看看这本书也不错。

  从书中我知道沈老写小说很认真,十次、二十次地改。文字音节上,用法上,一而再地变换写法,薄薄的一片文章,改三百回根本不算一回事。

  钱钟书这样说沈老:“从文这个人,你不要一位他总是温文尔雅,骨子里很硬,不想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我知道了沈老喜欢音乐,喜欢莫扎特,喜欢巴赫,他说:“音乐,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还想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沈老写的,我很喜欢其中的《来的是谁》,可惜沈老没能写完。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十):两位文化人的之间的传奇故事

  无论是说起沈从文,还是提及黄永玉,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史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他们的大名。

  这位创作了《边城》、《长河》等的小说家沈从文从湘西的凤凰城走出来,给我们描绘了一副迷人的“乡下人”的生活场景,耳畔听到的是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不是都市里汽笛声和喧闹的嘈杂声……特别是那篇《边城》,更是“牧歌”式小说的杰出代表。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沈从文搁下了写小说的笔,搞起了文物研究,而且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就。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文字秀丽,图片精美,作为学术著作让人叹为观止。

  黄永玉现在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我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位文化人。他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现在还陆续在《收获》杂志上连载。这部以黄先生儿时的经历为蓝本的自传体小说,读来别有风味,背景还是这座凤凰城。养育了他的这方山水,家乡的吊脚楼和石板小路一直萦绕于他的心里,不能忘怀。小说最早发表于十几年前的《芙蓉》杂志,写到二十多万字的时候,作者搁了笔。后来经作家李辉不断督促,黄先生才重新提笔续写,2009年在《收获》开始连载,至今未断。在我看来,绝对创了《收获》杂志上的连载之最了。

  两人都是从凤凰城出来的,查其亲缘关系,其实两人关系很近。沈从文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所以黄永玉称沈从文为表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密切。这里面有一个故事绝对让人感兴趣。黄永玉父母的相识相爱,沈从文起了一个特性作用。黄永玉父亲写给他母亲的情书竟然是沈从文代写的!这一点,沈从文在《一个传奇的本事》中曾经提及。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可能,如果没有沈从文所代写的情书,可以没有这段姻缘,也就没有黄永玉了。

  在此书编者李辉先生看来,写过沈从文的文章中,黄永玉的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是最好的。诚如斯言,这片散文写得摇曳多姿,想象丰富,让人读后感触颇多。沈从文对黄永玉有提携之功,这个“黄永玉”的名字都是沈先生帮助起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文学情怀的关联,一种对故乡的那份深深地眷念。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一种文化情怀和亲友之间的情谊,别有一番生命的气象。

  顺便提及一下李辉先生。他是这本书的编者,他和沈从文和黄永玉这两位文化人都有交集,写过专著《传奇黄永玉》。作为穿线人,编辑这些一本书,也是在情理之中。上月份我去上海的时候,在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一次纪念巴金活动中,偶遇李辉先生,也算是一件幸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